听完侃侃之言,高起潜看了一眼恭敬地坐在下首的王允成,心中顿时升了一阵恨意:这个二五崽,胸中就没有半分忠义可言。你平日里投到咱家门下却也罢了,偏偏选在这个骨节眼上。
朝中已经有言官在说怪话,说卢象升之所以全军覆没,他高起潜和陈新甲难辞其咎。
天雄军之败,首先是因为分兵之后,兵力不足,这才被二十倍于己之敌包围而无力突围逃生。先是昌平分兵,接着是陈新甲分兵。
最关键的是川军整个地投到他高某人的门下,这支川军可是天雄军的精华,所部占卢象升手下主力战兵的六成以上。如果王允成部尚在卢象升麾下,就算不至于绝地反击获得贾庄之战的胜利,可全师而退也不是什么难事。
所以,接纳了王允成的高起潜罪责当排第一。
也因为有这个歪歪理,一时间,群情汹涌,人人喊打。
高起潜听到京城传来的消息之后,顿时有些坐不住了。
自己表面上看起来,在皇帝心目中的分量,还是地位好象都比陈新甲高上许多。可自家事自家最是清楚,自己说穿了不过是皇帝家奴,其地位是建立在皇帝宠信上面。如今,自己已经有失去圣眷的趋势。而文官们有天生拿内侍当敌人,一旦咬上自己,不死也得掉下两块肉来。
相比之下,陈新甲是文官,上头又有杨嗣昌照应。以皇帝如今对杨阁老的信任,估计这家伙也不会有什么事。
而自己,麻烦就大了。
这一切,全因这个混蛋。
作为一个知兵的统帅,高起起潜自然知道,即便川军没有投入自己门下,在贾庄战场上,估计也就死个精光的下场。
他心中悔啊:咱家已经位极人臣,权势不可谓不大,怎么还想着要扩充实力,接着招入了王允成这个丧门星。
高起潜的心意,手下人如何不知道。对王允成的态度也恶劣其实,尤其是那些受过鞭挞的小太监们,这些日子更是对往允成诸多刁难。
王允成也敏锐地察觉到高公公对自己态度的变化,等到大军开到德州驻扎下来之后,第一时间就跑过来解释。
中军节帐中进进出出的小太监们人人都忍不住横他一眼,那高锦更是命人连一杯茶也不给他上,言语中也满是刻薄的挖苦。
高起潜也不看王允成,只不住把玩着手中那把齐刀,上面清晰地刻着一行小字“齐建邦长法化。”
王允成却一脸镇定地坐在那里,神情自若。
高起潜虽然把玩着刀币眼角余光却一刻也没离开王允成,见此情形,恶向胆边生,突然拍案而起,一刀朝王允成投去,正住他的额头,顿时将血都打了出来。
又高声骂道:“肮脏货,你嫌咱家还不够麻烦,竟说出如此荒唐之言?我关宁军自入卫京畿以来,通州,通州大溃;鸡泽,鸡泽大溃。如今,贼厮鸟却要叫某带兵直趋济南,与那岳托沙场较量。且不说我关宁如今还否有这样的心志,且不说那建奴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这沙场征战,态势瞬息万变,谁知道又会有什么反复。”
“就算咱家顺利解了济南之围,哪又如何?说不定着关宁军又付出如何的死伤,如今,关宁军那群白眼狼见咱家有麻烦,同我已经离心离德。但凡部队有所损伤,这群混帐东西就会闹出什么事来,到时候,朝中有心人借机发难,咱家又能如何?”
“打仗打仗……仗是那么好打的?”高起潜愤怒得一张青白的脸涨得通红:“滚下去,给咱家滚下去!”
当初王允成投奔高起潜的时候,高公公直将他当成一个宝。如今,察觉这个王允成已经变成一个大麻烦之后,高起潜直恨不得这人立即就死在自己面前。
王允正站起来,只恭敬地站在那里,也不去擦额头,任由鲜血一滴滴落到地上的毡毯上:“公公之患,患在这一月来没有丝毫拿得出手的战绩。如今关宁乃是天下第一大镇,坐拥这么多剽悍之士,却无寸箭之功,无论公公得天子怎么样的信重,可在天下人面前,说话却要软上几分。”
“试问,若是公公这一月来同建奴像模像样地打上几场,就算丢些人马,死些士卒,对陛下对朝廷也有个交代。只可惜,关宁军那群人各有各心,盘算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不肯为公公效死。所以,末将以为,这群人都不值得信任。惟独末将对公公一片赤诚,愿为公公流干最后一滴血。若公公依旧如此待我,末将无话可说。”
这话说得很是无礼,高锦等人面色大变,同时骂道:“狂悖之徒,打将出去!”就要动手。
高起潜突然叫了一声:“住手!”
他背着手在大帐里走了几步,良久才道:“确实,自洪老亨来德州之后,关宁诸将纷纷想其示好。却想不到咱家往日是给他们的好处。对那群白眼狼,咱家已经失望了。倒是你这个混帐东西,对某还算有几分忠心。说吧,你究竟想做什么?”
高起潜打仗不成,可他这几十年能够够一个小太监成长成司礼监首席秉笔,但就把握人心和朝廷政争上,已经磨练得炉火纯青了。
最近,朝堂中又有大变。
孙承宗满门殉国之后,朝野大震。有鉴于河北已经急剧恶化的局势,崇祯皇帝急调洪承酬和孙传庭的陕军参战。
这已经是明帝王最后能够调动的敢战野战军团了,不过,等孙洪二人一到京城,却引发了一场政治大风波。事情发生在孙传庭身上,他以前本是陕西总督,这次进京,朝廷升孙传庭为兵部右待郎兼右佥都御史,指挥各路援军,地位和权力尚在洪承畴之上。
可问题是孙传庭和杨嗣昌以前就因为政见不和势成水火,杨阁老自然不想看到孙总督手握军权,对自己的地位造成威胁。
因此,在孙传庭抵达京郊后,杨嗣昌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让天子降旨不准他入京朝见,而洪承畴则在京郊受到慰劳,并奉旨进殿拜见崇祯帝。
孙传庭对此不平待遇自然大为不满,说了许多皇帝是昏君的话。
他本是东林出身,东林党人最大的毛病是喜欢张嘴乱说话,且只图自己痛快,全然不考虑后果。
这些话传到崇祯皇帝耳朵里,自然令天子极不高兴。
而就在这个时候,杨嗣昌又向皇帝提出任洪承畴为蓟辽总督,并主张将陕西军全部留下,用于守卫蓟辽。毕竟,表面上看来,这一时期的大明朝内患已经得到初步的平定。而建奴已经成为明朝最大的威胁,关宁军好象也不太好使。倒是陕西秦军,兵强马壮,这些年算是在战场上磨练出来了。
崇祯皇帝听到杨阁老的提议,深以为然。
孙传庭对此极力反对,认为“秦军不可留也。留则贼势张,无益于边,是代贼撤兵也。”杨嗣昌对孙传庭的意见置之不理,孙传庭对此不胜忧郁重重,在京城勾留了数日,突然病倒了,双耳再听不到声音。
一个聋子自然无法带兵打仗,也没办法做官。
没无奈之下,孙传庭只能交出兵权,在京城休养。
如此一来,各路援军,整个明朝黄河以北的军队都归洪承畴节制。
高起潜在战场上的表现实在是太拙劣,战后搞好不好还要被追究责任,别说官职,性命能否保住都成问题。而洪承畴就战后出任蓟辽总督,全面主持关宁军军务事已经是扳上钉钉的事情。没有节操的关宁军诸将自然要跑去洪总制那里讨好,也没有人再来烧高公公这口冷灶了。
这个时候,还真的只有王允成一人跑自己这里来表忠心。若是就这么叉出去,今后还会有人来投效自己吗?
听到高起潜问,王允成道:“高公公想必也看得清楚,如今济南被围。而多尔衮和多铎两路大军正在向岳托部靠拢。以我军现在的兵力和志气,这一仗是必败无疑的。就算有洪亨九坐镇,也扭转不过这个局势。况且,秦军现在还在河北,急切之间也赶不过来……”
“……末将听人说,孙元那贼子如今已经入了天子的法眼,究其原因,还不是在打了两场胜仗,而这两场胜仗却是我大明唯一拿得出手的战绩,这让陛下和朝廷总算能够对百姓有个交代。”
“……但这两场胜利,末将觉得水分颇多。比如夜袭一战,建奴主力都去了通州,留在黄村的偏师兵力不足,又要分出一大半去追击卢总督。宁乡军面队的建奴自然不多,在加上孙元本就能打,侥幸斩了些人头罢了。”
“至于泊头镇之战,更是不值一提。听人说,泊头镇的守军都是孔有德的兵,和咱们大明的军队也没有区别。拿下那里,也算不得什么。就算换末将去,也有信心赢下这一场……”
“……这点战绩,若是放在平日,也没什么了不起。再说,孙元的斩获中,未必就没有浮夸和杀良冒功。可陛下就信了,朝廷就信了。至于为何如此,还不是因为我大明朝连战连败,民心士气都已跌到最低,实在是太需要好消息了。”
王允成的声音大起来:“所以,末将以为,孙元能做的高公公一样能做。譬如这场济南之战,虽说肯定打不赢建奴。可要获取功勋,却是不难。”
“不难?”高起潜一呆:“怎么说?”
朝中已经有言官在说怪话,说卢象升之所以全军覆没,他高起潜和陈新甲难辞其咎。
天雄军之败,首先是因为分兵之后,兵力不足,这才被二十倍于己之敌包围而无力突围逃生。先是昌平分兵,接着是陈新甲分兵。
最关键的是川军整个地投到他高某人的门下,这支川军可是天雄军的精华,所部占卢象升手下主力战兵的六成以上。如果王允成部尚在卢象升麾下,就算不至于绝地反击获得贾庄之战的胜利,可全师而退也不是什么难事。
所以,接纳了王允成的高起潜罪责当排第一。
也因为有这个歪歪理,一时间,群情汹涌,人人喊打。
高起潜听到京城传来的消息之后,顿时有些坐不住了。
自己表面上看起来,在皇帝心目中的分量,还是地位好象都比陈新甲高上许多。可自家事自家最是清楚,自己说穿了不过是皇帝家奴,其地位是建立在皇帝宠信上面。如今,自己已经有失去圣眷的趋势。而文官们有天生拿内侍当敌人,一旦咬上自己,不死也得掉下两块肉来。
相比之下,陈新甲是文官,上头又有杨嗣昌照应。以皇帝如今对杨阁老的信任,估计这家伙也不会有什么事。
而自己,麻烦就大了。
这一切,全因这个混蛋。
作为一个知兵的统帅,高起起潜自然知道,即便川军没有投入自己门下,在贾庄战场上,估计也就死个精光的下场。
他心中悔啊:咱家已经位极人臣,权势不可谓不大,怎么还想着要扩充实力,接着招入了王允成这个丧门星。
高起潜的心意,手下人如何不知道。对王允成的态度也恶劣其实,尤其是那些受过鞭挞的小太监们,这些日子更是对往允成诸多刁难。
王允成也敏锐地察觉到高公公对自己态度的变化,等到大军开到德州驻扎下来之后,第一时间就跑过来解释。
中军节帐中进进出出的小太监们人人都忍不住横他一眼,那高锦更是命人连一杯茶也不给他上,言语中也满是刻薄的挖苦。
高起潜也不看王允成,只不住把玩着手中那把齐刀,上面清晰地刻着一行小字“齐建邦长法化。”
王允成却一脸镇定地坐在那里,神情自若。
高起潜虽然把玩着刀币眼角余光却一刻也没离开王允成,见此情形,恶向胆边生,突然拍案而起,一刀朝王允成投去,正住他的额头,顿时将血都打了出来。
又高声骂道:“肮脏货,你嫌咱家还不够麻烦,竟说出如此荒唐之言?我关宁军自入卫京畿以来,通州,通州大溃;鸡泽,鸡泽大溃。如今,贼厮鸟却要叫某带兵直趋济南,与那岳托沙场较量。且不说我关宁如今还否有这样的心志,且不说那建奴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这沙场征战,态势瞬息万变,谁知道又会有什么反复。”
“就算咱家顺利解了济南之围,哪又如何?说不定着关宁军又付出如何的死伤,如今,关宁军那群白眼狼见咱家有麻烦,同我已经离心离德。但凡部队有所损伤,这群混帐东西就会闹出什么事来,到时候,朝中有心人借机发难,咱家又能如何?”
“打仗打仗……仗是那么好打的?”高起潜愤怒得一张青白的脸涨得通红:“滚下去,给咱家滚下去!”
当初王允成投奔高起潜的时候,高公公直将他当成一个宝。如今,察觉这个王允成已经变成一个大麻烦之后,高起潜直恨不得这人立即就死在自己面前。
王允正站起来,只恭敬地站在那里,也不去擦额头,任由鲜血一滴滴落到地上的毡毯上:“公公之患,患在这一月来没有丝毫拿得出手的战绩。如今关宁乃是天下第一大镇,坐拥这么多剽悍之士,却无寸箭之功,无论公公得天子怎么样的信重,可在天下人面前,说话却要软上几分。”
“试问,若是公公这一月来同建奴像模像样地打上几场,就算丢些人马,死些士卒,对陛下对朝廷也有个交代。只可惜,关宁军那群人各有各心,盘算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不肯为公公效死。所以,末将以为,这群人都不值得信任。惟独末将对公公一片赤诚,愿为公公流干最后一滴血。若公公依旧如此待我,末将无话可说。”
这话说得很是无礼,高锦等人面色大变,同时骂道:“狂悖之徒,打将出去!”就要动手。
高起潜突然叫了一声:“住手!”
他背着手在大帐里走了几步,良久才道:“确实,自洪老亨来德州之后,关宁诸将纷纷想其示好。却想不到咱家往日是给他们的好处。对那群白眼狼,咱家已经失望了。倒是你这个混帐东西,对某还算有几分忠心。说吧,你究竟想做什么?”
高起潜打仗不成,可他这几十年能够够一个小太监成长成司礼监首席秉笔,但就把握人心和朝廷政争上,已经磨练得炉火纯青了。
最近,朝堂中又有大变。
孙承宗满门殉国之后,朝野大震。有鉴于河北已经急剧恶化的局势,崇祯皇帝急调洪承酬和孙传庭的陕军参战。
这已经是明帝王最后能够调动的敢战野战军团了,不过,等孙洪二人一到京城,却引发了一场政治大风波。事情发生在孙传庭身上,他以前本是陕西总督,这次进京,朝廷升孙传庭为兵部右待郎兼右佥都御史,指挥各路援军,地位和权力尚在洪承畴之上。
可问题是孙传庭和杨嗣昌以前就因为政见不和势成水火,杨阁老自然不想看到孙总督手握军权,对自己的地位造成威胁。
因此,在孙传庭抵达京郊后,杨嗣昌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让天子降旨不准他入京朝见,而洪承畴则在京郊受到慰劳,并奉旨进殿拜见崇祯帝。
孙传庭对此不平待遇自然大为不满,说了许多皇帝是昏君的话。
他本是东林出身,东林党人最大的毛病是喜欢张嘴乱说话,且只图自己痛快,全然不考虑后果。
这些话传到崇祯皇帝耳朵里,自然令天子极不高兴。
而就在这个时候,杨嗣昌又向皇帝提出任洪承畴为蓟辽总督,并主张将陕西军全部留下,用于守卫蓟辽。毕竟,表面上看来,这一时期的大明朝内患已经得到初步的平定。而建奴已经成为明朝最大的威胁,关宁军好象也不太好使。倒是陕西秦军,兵强马壮,这些年算是在战场上磨练出来了。
崇祯皇帝听到杨阁老的提议,深以为然。
孙传庭对此极力反对,认为“秦军不可留也。留则贼势张,无益于边,是代贼撤兵也。”杨嗣昌对孙传庭的意见置之不理,孙传庭对此不胜忧郁重重,在京城勾留了数日,突然病倒了,双耳再听不到声音。
一个聋子自然无法带兵打仗,也没办法做官。
没无奈之下,孙传庭只能交出兵权,在京城休养。
如此一来,各路援军,整个明朝黄河以北的军队都归洪承畴节制。
高起潜在战场上的表现实在是太拙劣,战后搞好不好还要被追究责任,别说官职,性命能否保住都成问题。而洪承畴就战后出任蓟辽总督,全面主持关宁军军务事已经是扳上钉钉的事情。没有节操的关宁军诸将自然要跑去洪总制那里讨好,也没有人再来烧高公公这口冷灶了。
这个时候,还真的只有王允成一人跑自己这里来表忠心。若是就这么叉出去,今后还会有人来投效自己吗?
听到高起潜问,王允成道:“高公公想必也看得清楚,如今济南被围。而多尔衮和多铎两路大军正在向岳托部靠拢。以我军现在的兵力和志气,这一仗是必败无疑的。就算有洪亨九坐镇,也扭转不过这个局势。况且,秦军现在还在河北,急切之间也赶不过来……”
“……末将听人说,孙元那贼子如今已经入了天子的法眼,究其原因,还不是在打了两场胜仗,而这两场胜仗却是我大明唯一拿得出手的战绩,这让陛下和朝廷总算能够对百姓有个交代。”
“……但这两场胜利,末将觉得水分颇多。比如夜袭一战,建奴主力都去了通州,留在黄村的偏师兵力不足,又要分出一大半去追击卢总督。宁乡军面队的建奴自然不多,在加上孙元本就能打,侥幸斩了些人头罢了。”
“至于泊头镇之战,更是不值一提。听人说,泊头镇的守军都是孔有德的兵,和咱们大明的军队也没有区别。拿下那里,也算不得什么。就算换末将去,也有信心赢下这一场……”
“……这点战绩,若是放在平日,也没什么了不起。再说,孙元的斩获中,未必就没有浮夸和杀良冒功。可陛下就信了,朝廷就信了。至于为何如此,还不是因为我大明朝连战连败,民心士气都已跌到最低,实在是太需要好消息了。”
王允成的声音大起来:“所以,末将以为,孙元能做的高公公一样能做。譬如这场济南之战,虽说肯定打不赢建奴。可要获取功勋,却是不难。”
“不难?”高起潜一呆:“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