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入住东宫最后在李二的拍板下定了下来,现在的东宫也确实是最好的选择了,孙思邈要就近的查看兕子的病情,就不可能住到皇宫外面去,但是让他住在后宫之中,这位老神医却又是万万不肯的。≤于是在孙思邈开出一张调养的药方之后,就随着李承乾一起去他这段时间的住所,稍作歇息了。
李宽却是没有离去,他即将离开的时候被李二叫住了,这些日子他的表现让里尔很是满意,李宽在这些时日里表现出了对兕子的关心,李二是看在眼里,在心底很受用。毕竟他在几年前做的事情不管怎样都成了一块心病,这让他担心自己的儿女会布上上一辈的后尘,这也是他将李恪打发出京城的原因之一了,之所以留下李宽还有李泰,也有深意在其中蕴含着,李泰是出于一种偏爱,这个胖皇子还未表现出丝毫的混帐,喜欢舞文弄墨的他很的李二欢心。再加上,这个胖家伙还未到就藩的年龄,所以留了下来。至于李宽,则是有两个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因为兕子的身体,从御医不看好这位小公主的病情开始,李二有想起了李宽。他也是年少多病,甚至也曾被御医判定早夭的,但是现在却是所有的皇子皇女中最健康的,身手最好的,所以在这一方面李二保存了一丝希望。而李宽也没有辜负,还真的将这个小妹妹的身体调养的不错。
至于第二个原因,这就是李二现在叫住李宽的缘由了。只从贞观元年以来,大唐除了北击突厥之外。就少有战事,哪怕四周外敌虎视。但是李二还是一直克制着,从未妄动刀兵。不仅仅是因为那些异族未曾大肆侵犯。主要的原因还是大唐的国力不足,不够支撑一场庞大的战争。这几年休养生息颇有成效,大唐百姓渐渐的能够吃饱穿暖,虽然在大灾之年还是会有百姓流离失所,但是比起刚刚接手大唐的时候,局面无疑是好了很多。所以李二的雄心开始燃烧起来,希冀给那些虎视眈眈的异族一个教训。但是在对麾下将士进行查阅的时候,李二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唐堪称猛将如云。智将若雨,但是这些人大多已经年过不惑,甚至有些年过半百,大唐的将领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当初随着他一起打天下的那些麾下猛将,秦琼已经不堪再上战场征伐,杜如晦更是已经逝去。房玄龄,长孙无忌这些已经转为文职,朝堂已经离不了他们,所以不可能再去统兵作战。年轻一点的就只剩下侯君集。李世绩这两人,而其余的像是程咬金,尉迟恭,屈突通。段志玄,刘弘基,张大亮这些人虽然还在当打之年。可是却多是猛将,缺乏智谋。而作为大唐军方第一人的李靖。这位虽然战功卓著,但是其出身让李二无法完全相信他。
这样算来。大唐军中缺乏将领,缺一个能让李二完全放心的将领。当然其中还有另一个更加隐秘的原因:虽有无数的猛将率兵驻守四方,可是皇室能完全放心的下么?天下兵马之中只有江夏王李孝恭了,至于李二自己的堂叔李神通,不说也罢。所以为了防止大将拥兵自重,甚至心中起一些小心思,李二除了在军中大量的安插五蠡司马之外,还要有一个完全信得过的人去军中,代他坐镇。
于是已经间露出些许峥嵘的李宽进入了李二的考察范围之内,并且早在那一次深入草原的战争之中,李二就开始观察起来。之后的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李二都对李宽的行动做了大量的调查,最后在李宽这一次回京的时候做出了决定:让李宽进入军队中,成为皇室在军方的代表。
这个代表不仅仅是代表皇室的颜面,还有代表皇室对军队的统治,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能在军中站稳跟脚之外,还要建立起大量的军功。虽然李二也有心让李承乾去做这样的事情,但是在思虑之后还是放弃了,太子还是留在朝中好了。去了军中不一定镇得住那些桀骜不驯的武将呢,太子虽然也是勤练武艺,可是身手却是平平,这一点和自己的两个年岁接近的兄弟相差了很远。李宽就不说了,一身强悍的身手是得到了武将集团的肯定了的,至于李恪,这家伙虽然平时不声不响,但是一身武艺却是不容小嘘,特别是一身剑术,比起李二也差得不远了,而且不仅仅武艺,就连诗词歌赋,经典策论这个三皇子也是出类拔萃。这让李二很是怀疑两朝皇室的血脉真的如此的厉害,让李恪如此的天资过人?还是说李承乾没有真的用心学?
不过哪怕李恪如此的优秀,还是被李二弄到了吴越之地,让他在那里呆着,免得在这长安城中搞的几兄弟面和心离,底下小动作不断。将他打发出去,这也是一种表态。是在告诉他,那个位置是万万不会传给他的,主要原因大家不说都清楚,李家如何会将江山传给一个拥有前隋皇室血统的皇子手中?
当然这些事儿都是谁都不会明说的,大家都是在各自的动作中自己揣摩,能理会多少,那就是个人的本事了,只是作为势弱的一方,要是领会错误,那么对不起了,你就要为自己的愚笨付出代价,或者这个代价是你无论如何都承受不起的,但是那只能怪自己没有那个眼力,怨不得别人。政治这东西就是这样,披着一块遮羞布,让别人猜这块遮羞布下的**是怎样的。没有点头脑,还是不要掺和了。
李宽有这样的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要是步入朝堂,那就是那些老狐狸手中蹂躏的玩具,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所以当初他就没有想过要在朝堂上混出什么名堂,反而是军伍之中,没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比起尔虞我诈的朝堂,那里简直就是纯洁的天堂,一帮子都不愿意动脑子的军中武夫,相处起来很是简单,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当然除了来至上级的指派之外,同一级别都是这样的规矩。
这也是军中武将这样喜欢相互之间比划拳头的原因所在了,只要自己的拳头大,拳头硬,那么你们这些别的杂碎全都要统统趴下。这样的生活让这些不喜欢动脑子的家伙很喜欢,同时也非常的附和李宽的心思。
“宽儿,朕希望,你能在军中有所作为,皇室对于军队的掌控,不能有丝毫的瑕疵,朕在的时候还好说,要是朕不在了,这些将领恐怕单凭朝廷还压制不住!”李二难得的说出这样一番有些气馁的话来,倒不是说他对自己的没信心,而是他是从统筹全局的方面作为出发点的。对于治理国家他很是自信,有他在整个帝国是稳若泰山,但是他却对自己的子孙不是那么的有信心,李承乾虽然做得中规中矩,但是其中有多大的水分,李二很清楚,还有那一些不入流的事情,李二也是有一本帐的,只是这些事情还未被放到明面上,他也多次暗示,让李承乾有所收敛,只是在李二心中已经开始有一些别的心思了。所以要是将来军队真的出现了一些不可测的变故,那么就需要一个能镇得住三军的人来稳住局面了。他选择了李宽,这也是他所有的子女中暂时最不需要他操心的,而且这个家伙很多时候做出来的事情都是胆大包天,但是不得不说却又做得很漂亮。
“儿臣入军中?可以!”李宽想了想答应下来:“只是儿臣希望父皇答应一件事情!”李宽趁机提条件,当然这也是李宽的专利,他的其余的那些兄弟就没有这个胆量。
“你这小子,说吧,这一次又要怎样?”李二知道自己这个次子,哪一次让他做些事情不是要答应他几个条件是不可能的,而这小子提出来的那些事儿都不是不能接受,所以李二早就做好了准备。
“儿臣此次想要独掌一军,不需太多,千余人即可!”李宽说出了自己的条件。
“怎么,想要练出一支精兵来?”听到李宽的条件,李二就知道他在打什么主意了,这家伙是想要自己训练出一支像是玄甲卫一样的军队。
“父皇英明!”李宽从没有想过隐瞒自己的想法,他就是想要练出一支精锐部队,能上山打虎,能下海击蛟。这样的一支精锐才是他想要的,毕竟吐蕃远在高原之上,而倭国更是悬于海外,要是没有这样的队伍,恐怕还真的难以对付。
“朕准了,这样的一支队伍可以让你建立起来,可是朕要你的练兵之术!”李二也和自己儿子谈起了条件。有了这练兵之术,他就可以和自己手中的玄甲卫训练之术合并起来,练出更加精锐的部队,当然也是一种对李宽手中的这一支新军的一种防范。
“好!”李宽答应得很痛快,反正这些又不是什么机密的东西。(未完待续,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李宽却是没有离去,他即将离开的时候被李二叫住了,这些日子他的表现让里尔很是满意,李宽在这些时日里表现出了对兕子的关心,李二是看在眼里,在心底很受用。毕竟他在几年前做的事情不管怎样都成了一块心病,这让他担心自己的儿女会布上上一辈的后尘,这也是他将李恪打发出京城的原因之一了,之所以留下李宽还有李泰,也有深意在其中蕴含着,李泰是出于一种偏爱,这个胖皇子还未表现出丝毫的混帐,喜欢舞文弄墨的他很的李二欢心。再加上,这个胖家伙还未到就藩的年龄,所以留了下来。至于李宽,则是有两个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因为兕子的身体,从御医不看好这位小公主的病情开始,李二有想起了李宽。他也是年少多病,甚至也曾被御医判定早夭的,但是现在却是所有的皇子皇女中最健康的,身手最好的,所以在这一方面李二保存了一丝希望。而李宽也没有辜负,还真的将这个小妹妹的身体调养的不错。
至于第二个原因,这就是李二现在叫住李宽的缘由了。只从贞观元年以来,大唐除了北击突厥之外。就少有战事,哪怕四周外敌虎视。但是李二还是一直克制着,从未妄动刀兵。不仅仅是因为那些异族未曾大肆侵犯。主要的原因还是大唐的国力不足,不够支撑一场庞大的战争。这几年休养生息颇有成效,大唐百姓渐渐的能够吃饱穿暖,虽然在大灾之年还是会有百姓流离失所,但是比起刚刚接手大唐的时候,局面无疑是好了很多。所以李二的雄心开始燃烧起来,希冀给那些虎视眈眈的异族一个教训。但是在对麾下将士进行查阅的时候,李二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唐堪称猛将如云。智将若雨,但是这些人大多已经年过不惑,甚至有些年过半百,大唐的将领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当初随着他一起打天下的那些麾下猛将,秦琼已经不堪再上战场征伐,杜如晦更是已经逝去。房玄龄,长孙无忌这些已经转为文职,朝堂已经离不了他们,所以不可能再去统兵作战。年轻一点的就只剩下侯君集。李世绩这两人,而其余的像是程咬金,尉迟恭,屈突通。段志玄,刘弘基,张大亮这些人虽然还在当打之年。可是却多是猛将,缺乏智谋。而作为大唐军方第一人的李靖。这位虽然战功卓著,但是其出身让李二无法完全相信他。
这样算来。大唐军中缺乏将领,缺一个能让李二完全放心的将领。当然其中还有另一个更加隐秘的原因:虽有无数的猛将率兵驻守四方,可是皇室能完全放心的下么?天下兵马之中只有江夏王李孝恭了,至于李二自己的堂叔李神通,不说也罢。所以为了防止大将拥兵自重,甚至心中起一些小心思,李二除了在军中大量的安插五蠡司马之外,还要有一个完全信得过的人去军中,代他坐镇。
于是已经间露出些许峥嵘的李宽进入了李二的考察范围之内,并且早在那一次深入草原的战争之中,李二就开始观察起来。之后的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李二都对李宽的行动做了大量的调查,最后在李宽这一次回京的时候做出了决定:让李宽进入军队中,成为皇室在军方的代表。
这个代表不仅仅是代表皇室的颜面,还有代表皇室对军队的统治,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能在军中站稳跟脚之外,还要建立起大量的军功。虽然李二也有心让李承乾去做这样的事情,但是在思虑之后还是放弃了,太子还是留在朝中好了。去了军中不一定镇得住那些桀骜不驯的武将呢,太子虽然也是勤练武艺,可是身手却是平平,这一点和自己的两个年岁接近的兄弟相差了很远。李宽就不说了,一身强悍的身手是得到了武将集团的肯定了的,至于李恪,这家伙虽然平时不声不响,但是一身武艺却是不容小嘘,特别是一身剑术,比起李二也差得不远了,而且不仅仅武艺,就连诗词歌赋,经典策论这个三皇子也是出类拔萃。这让李二很是怀疑两朝皇室的血脉真的如此的厉害,让李恪如此的天资过人?还是说李承乾没有真的用心学?
不过哪怕李恪如此的优秀,还是被李二弄到了吴越之地,让他在那里呆着,免得在这长安城中搞的几兄弟面和心离,底下小动作不断。将他打发出去,这也是一种表态。是在告诉他,那个位置是万万不会传给他的,主要原因大家不说都清楚,李家如何会将江山传给一个拥有前隋皇室血统的皇子手中?
当然这些事儿都是谁都不会明说的,大家都是在各自的动作中自己揣摩,能理会多少,那就是个人的本事了,只是作为势弱的一方,要是领会错误,那么对不起了,你就要为自己的愚笨付出代价,或者这个代价是你无论如何都承受不起的,但是那只能怪自己没有那个眼力,怨不得别人。政治这东西就是这样,披着一块遮羞布,让别人猜这块遮羞布下的**是怎样的。没有点头脑,还是不要掺和了。
李宽有这样的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要是步入朝堂,那就是那些老狐狸手中蹂躏的玩具,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所以当初他就没有想过要在朝堂上混出什么名堂,反而是军伍之中,没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比起尔虞我诈的朝堂,那里简直就是纯洁的天堂,一帮子都不愿意动脑子的军中武夫,相处起来很是简单,谁的拳头大谁说了算,当然除了来至上级的指派之外,同一级别都是这样的规矩。
这也是军中武将这样喜欢相互之间比划拳头的原因所在了,只要自己的拳头大,拳头硬,那么你们这些别的杂碎全都要统统趴下。这样的生活让这些不喜欢动脑子的家伙很喜欢,同时也非常的附和李宽的心思。
“宽儿,朕希望,你能在军中有所作为,皇室对于军队的掌控,不能有丝毫的瑕疵,朕在的时候还好说,要是朕不在了,这些将领恐怕单凭朝廷还压制不住!”李二难得的说出这样一番有些气馁的话来,倒不是说他对自己的没信心,而是他是从统筹全局的方面作为出发点的。对于治理国家他很是自信,有他在整个帝国是稳若泰山,但是他却对自己的子孙不是那么的有信心,李承乾虽然做得中规中矩,但是其中有多大的水分,李二很清楚,还有那一些不入流的事情,李二也是有一本帐的,只是这些事情还未被放到明面上,他也多次暗示,让李承乾有所收敛,只是在李二心中已经开始有一些别的心思了。所以要是将来军队真的出现了一些不可测的变故,那么就需要一个能镇得住三军的人来稳住局面了。他选择了李宽,这也是他所有的子女中暂时最不需要他操心的,而且这个家伙很多时候做出来的事情都是胆大包天,但是不得不说却又做得很漂亮。
“儿臣入军中?可以!”李宽想了想答应下来:“只是儿臣希望父皇答应一件事情!”李宽趁机提条件,当然这也是李宽的专利,他的其余的那些兄弟就没有这个胆量。
“你这小子,说吧,这一次又要怎样?”李二知道自己这个次子,哪一次让他做些事情不是要答应他几个条件是不可能的,而这小子提出来的那些事儿都不是不能接受,所以李二早就做好了准备。
“儿臣此次想要独掌一军,不需太多,千余人即可!”李宽说出了自己的条件。
“怎么,想要练出一支精兵来?”听到李宽的条件,李二就知道他在打什么主意了,这家伙是想要自己训练出一支像是玄甲卫一样的军队。
“父皇英明!”李宽从没有想过隐瞒自己的想法,他就是想要练出一支精锐部队,能上山打虎,能下海击蛟。这样的一支精锐才是他想要的,毕竟吐蕃远在高原之上,而倭国更是悬于海外,要是没有这样的队伍,恐怕还真的难以对付。
“朕准了,这样的一支队伍可以让你建立起来,可是朕要你的练兵之术!”李二也和自己儿子谈起了条件。有了这练兵之术,他就可以和自己手中的玄甲卫训练之术合并起来,练出更加精锐的部队,当然也是一种对李宽手中的这一支新军的一种防范。
“好!”李宽答应得很痛快,反正这些又不是什么机密的东西。(未完待续,小说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