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新的一天,求月票!求推荐票!
——————
下午,在左右两边战线的进入了最后收尾阶段,李岚结束了政府安排工作会议。
占领了索马里兰和邦特兰,自由联盟政府也需要尽快派遣得力的政府工作人员到两地,安抚人心,配合军方,执行武器收缴工作。下阶段,还要进行土地丈量工作,并且进行对城市乡镇人口进行规划。接下来的时间内,政府部门的工作,一点也不会比军方轻省。
结束了这场无聊,却很重要的会议后,李岚就回到了控制台,索马里的雨季已经过去了一个月了,依靠天气控制仪聚集起来的云层,也不能浪费。
他决定用场降雨,来庆祝第一步军事行动的成功。
这场降雨他已经准备了一个多月,持续时间超过四个月,也会普及整个索马里。不过,目前李岚只打算在占领区进行降雨,其他的地方,只有等一切都安定下来,属于他的地盘后,才会控制降雨。
民以食为天,今后在统一索马里之后,粮食种植也必须规范起来,在索马里兰大片的平原地区,都非常适合种植粮食,索马里兰本来就有好几条河流,只要有充足的雨水,经过一两年大雨的滋润,生态要改变也不是很难。
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只要李岚需要,随时都可以规划起两万平方公里左右的种植地,等于三千万亩的土地,一年下来,少说也可以收获几千万吨的粮食。对于一个人口只有上千万的国家,收获一年,足以让全国吃好几年了。
不过,李岚现在想的可不单单只有自给,他还想尽快创造农业外贸,索马里非常适合种植咖啡和香料,以往。这些东西都是索马里重要的经济来源,索马里的乳香和香薰,一直都很受欢迎。而这一二十年来,每年也只有很少量的一点出口,全都是依靠畜牧业在支撑着。
在保持畜牧业的同时,李岚也想要重新打造优良的香料和咖啡种植,整个索马里六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只要有雨水,适合种植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科技工业经济建设,李岚看向了高端产业。农业方面。雨季种植水稻。旱季则是香料和咖啡。有可能,李岚还想培养一下,试一试在原邦特兰的非洲最东北角位置,能不能种植龙涎香。毕竟龙涎香仅有的地点。距离非洲东北角并不远。气候、土壤差距不是很大。
畜牧业方面,李岚现在走的是骆驼奶路线,这个被阿拉伯世界称为“沙漠白金”骆驼奶,比牛奶的营养价值高出好几倍,而且味道方面,也丝毫不比牛奶差。至于价格和销路,和牛奶完全不同,骆驼奶不但贵,且产量也小。每年流入国际市场的骆驼奶并不很多。
李岚的想法也很简单,他要将索马里变成新西兰,新西兰是牛奶,而索马里则是骆驼奶。在非洲,衡量一个人的财富。都是看家中有多少头骆驼。而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在雨水的滋润下,随着牲畜食物的增加,畜牧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他的骆驼奶产业,绝非空谈。因为不管是阿拉伯世界,还是整个非洲,都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真正的把骆驼奶发展起来。
这主要局限于生活环境,养太多了根本负担不起,只能限定骆驼的数量,而在天气控制仪的帮助下,草木旺盛的领地,根本没有这样的局限。也不会担心,今年养这么多骆驼,到了明年要是没有吃的,那怎么养得活。对李岚来说,只要有骆驼,不管是单峰还是双峰的,他都可以大量的饲养。目前几万头的数量,根本不够看。
他要发展的是几十万、上百万的规模,如此规模下,每年可以创造十来万的挤奶工岗位。产业规模一形成,不管是外销到中东地区,还是世界其他的地方,都能够保持每年一定的产业量。
为了发展起真正的骆驼奶制品产业,国际骆驼奶价格变动方面,李岚早已经命人在每天收集。目前骆驼奶粉的国际价格,在每吨5500-6200美元之间。
如此高的价格,也让李岚看到了很好的前景。如果只是单一产业,或许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显得有些单薄。但要是结合乳香和咖啡以及香料,还有畜牧业的肉食类和海洋渔业,那这些个产业加起来,足可以给索马里创造很不错的经济收益。
当然,农业、渔业、畜牧业这些对李岚来说,虽然是不可或缺,但也不是真正的大头。他最关注的还是高端科技产业,以及军火贸易带来的利润。
目前,领地中的高科技产业,其实都在满足内需,属于索马里的国内网络已经开始架构,电脑、手机这些科技产品,已经大量的走进了索马里人的生活里。而关系到他们生活的家用电器,也一直都是抢手货。每天出场的产品,在放到销售架上不到一天的时间,就会被抢购一空。
电视机、洗衣机、冰箱、风扇、空调……等等一系列只要是能够在国外看到的家用电器,在领地中都有销售。并且也都是自己工厂生产的,而这些工厂都是来源于基地的其他建筑单位中的民用电器单位,生产这些民用产品的原材料,则是通过分基地的矿石精练厂提炼出来的原材料,经过各种原材料加工厂,再到生产工厂,注塑、电子产业加工、塑模、冶炼……等等一系列工作,都有了自己的产业方式。
这些其他建筑单位的工厂,都是李岚通过分基地建造。不过,民用科技是一颗很大的科技数,两年的时间来,在两个分基地车的工作下,也只是建立了一套很基础的产业链条。生产的规模,并不是很大。
为此,李岚还打算在一统索马里之后,鼓励那些退伍的红警士兵,集资筹建工厂,增加经济效益是小事,主要还是为了加快产业链的建设和完善。至于为什么选择那些退伍的红警士兵,李岚自然是有自己的私心。
毕竟不管怎么说,他也是一个华人,经济和军事,这是他必须牢牢掌握的。红警的士兵,外表只是一具皮囊,不管他们长啥样的,对李岚的忠诚都是无可挑剔。他们也是李岚最信任的人,没有之一。
索马里的一切都是他带来的,他可不想到时候每天都在这里和本地人扯皮。他要的是一个高度集权的索马里,所以,他需要红警士兵来帮他控制这个国家。只要那些退役的红警士兵能够进入到群众中,渗透到各行各业,那李岚对于索马里的掌控,将会变得很容易。
正所谓蛇无头不行,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而李岚的目的,就是要让那些退役的红警士兵起到这样的作用。他们每一个都具备很不错的文化水平,在人际交际方面,也都能够胜任。当他们融入这个社会,娶妻生子,那对于李岚统治索马里的名义,将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管是经济还是政权的稳固,都是接下来李岚要做的事情。有钱了,才能好办事,政权稳固了,也才没有后顾之忧。当然,最重要的是,还是基地的发展。
攻占了索马里兰和邦特兰,也就等于占领了半个索马里的土地,加上西南索马里亲近的态度,只要李岚稳固下来,那他将一跃成为索马里最大的势力。这个最大,包括了控制区和人口。
控制台外面,早已经是电闪雷鸣,豆大的雨水,也开始降落,不一会儿,整个八卦城,就被磅礴大雨所覆盖。朦胧的雨色,带来的清凉,拂去旱季长达几个月的燥热。大地,再一次被滋润充实,人工河流和池塘的水位,也都在快速的增加。原本被抽取得差不多苏鲁德山脉的山体水分,也再一次的饱满起来。
操作玩天启控制仪后,李岚就把注意力放在了基地强制任务上,第一个任务已经完成了50%,距离任务要求的时间还有三个月。
李岚只要在三个月内完成统一索马里的任务,占领剩余的索马里土地,那任务也就会完成,得到未知的奖励,也会开启新的任务。
下一个任务是什么?李岚并不清楚,万恶的基地需要他完成前面的任务,才会开启接下来的任务。
“助手,这阵子承受网络攻击的强度如何?”看了一眼任务列表后,李岚开口问道。
“攻击强度从一个月前到现在,强度每天都在增加,在多方的试探下,对方有一次攻入了我们的第一道防火墙。每天也有超过上万个网络目标,试图对基地的网络进行破解。”
“这些破解和攻击行为,对你有没有难度。”李岚道。
“他们是永远都无法攻破基地的安全网络的,因为按照现在地球网络科技水平,在百年内,破解的速度是无法赶超基地网络的安全修复速度。”
听完助手的回答,李岚只是耸耸肩,没有再说什么。
——————
下午,在左右两边战线的进入了最后收尾阶段,李岚结束了政府安排工作会议。
占领了索马里兰和邦特兰,自由联盟政府也需要尽快派遣得力的政府工作人员到两地,安抚人心,配合军方,执行武器收缴工作。下阶段,还要进行土地丈量工作,并且进行对城市乡镇人口进行规划。接下来的时间内,政府部门的工作,一点也不会比军方轻省。
结束了这场无聊,却很重要的会议后,李岚就回到了控制台,索马里的雨季已经过去了一个月了,依靠天气控制仪聚集起来的云层,也不能浪费。
他决定用场降雨,来庆祝第一步军事行动的成功。
这场降雨他已经准备了一个多月,持续时间超过四个月,也会普及整个索马里。不过,目前李岚只打算在占领区进行降雨,其他的地方,只有等一切都安定下来,属于他的地盘后,才会控制降雨。
民以食为天,今后在统一索马里之后,粮食种植也必须规范起来,在索马里兰大片的平原地区,都非常适合种植粮食,索马里兰本来就有好几条河流,只要有充足的雨水,经过一两年大雨的滋润,生态要改变也不是很难。
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只要李岚需要,随时都可以规划起两万平方公里左右的种植地,等于三千万亩的土地,一年下来,少说也可以收获几千万吨的粮食。对于一个人口只有上千万的国家,收获一年,足以让全国吃好几年了。
不过,李岚现在想的可不单单只有自给,他还想尽快创造农业外贸,索马里非常适合种植咖啡和香料,以往。这些东西都是索马里重要的经济来源,索马里的乳香和香薰,一直都很受欢迎。而这一二十年来,每年也只有很少量的一点出口,全都是依靠畜牧业在支撑着。
在保持畜牧业的同时,李岚也想要重新打造优良的香料和咖啡种植,整个索马里六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只要有雨水,适合种植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科技工业经济建设,李岚看向了高端产业。农业方面。雨季种植水稻。旱季则是香料和咖啡。有可能,李岚还想培养一下,试一试在原邦特兰的非洲最东北角位置,能不能种植龙涎香。毕竟龙涎香仅有的地点。距离非洲东北角并不远。气候、土壤差距不是很大。
畜牧业方面,李岚现在走的是骆驼奶路线,这个被阿拉伯世界称为“沙漠白金”骆驼奶,比牛奶的营养价值高出好几倍,而且味道方面,也丝毫不比牛奶差。至于价格和销路,和牛奶完全不同,骆驼奶不但贵,且产量也小。每年流入国际市场的骆驼奶并不很多。
李岚的想法也很简单,他要将索马里变成新西兰,新西兰是牛奶,而索马里则是骆驼奶。在非洲,衡量一个人的财富。都是看家中有多少头骆驼。而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在雨水的滋润下,随着牲畜食物的增加,畜牧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他的骆驼奶产业,绝非空谈。因为不管是阿拉伯世界,还是整个非洲,都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真正的把骆驼奶发展起来。
这主要局限于生活环境,养太多了根本负担不起,只能限定骆驼的数量,而在天气控制仪的帮助下,草木旺盛的领地,根本没有这样的局限。也不会担心,今年养这么多骆驼,到了明年要是没有吃的,那怎么养得活。对李岚来说,只要有骆驼,不管是单峰还是双峰的,他都可以大量的饲养。目前几万头的数量,根本不够看。
他要发展的是几十万、上百万的规模,如此规模下,每年可以创造十来万的挤奶工岗位。产业规模一形成,不管是外销到中东地区,还是世界其他的地方,都能够保持每年一定的产业量。
为了发展起真正的骆驼奶制品产业,国际骆驼奶价格变动方面,李岚早已经命人在每天收集。目前骆驼奶粉的国际价格,在每吨5500-6200美元之间。
如此高的价格,也让李岚看到了很好的前景。如果只是单一产业,或许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显得有些单薄。但要是结合乳香和咖啡以及香料,还有畜牧业的肉食类和海洋渔业,那这些个产业加起来,足可以给索马里创造很不错的经济收益。
当然,农业、渔业、畜牧业这些对李岚来说,虽然是不可或缺,但也不是真正的大头。他最关注的还是高端科技产业,以及军火贸易带来的利润。
目前,领地中的高科技产业,其实都在满足内需,属于索马里的国内网络已经开始架构,电脑、手机这些科技产品,已经大量的走进了索马里人的生活里。而关系到他们生活的家用电器,也一直都是抢手货。每天出场的产品,在放到销售架上不到一天的时间,就会被抢购一空。
电视机、洗衣机、冰箱、风扇、空调……等等一系列只要是能够在国外看到的家用电器,在领地中都有销售。并且也都是自己工厂生产的,而这些工厂都是来源于基地的其他建筑单位中的民用电器单位,生产这些民用产品的原材料,则是通过分基地的矿石精练厂提炼出来的原材料,经过各种原材料加工厂,再到生产工厂,注塑、电子产业加工、塑模、冶炼……等等一系列工作,都有了自己的产业方式。
这些其他建筑单位的工厂,都是李岚通过分基地建造。不过,民用科技是一颗很大的科技数,两年的时间来,在两个分基地车的工作下,也只是建立了一套很基础的产业链条。生产的规模,并不是很大。
为此,李岚还打算在一统索马里之后,鼓励那些退伍的红警士兵,集资筹建工厂,增加经济效益是小事,主要还是为了加快产业链的建设和完善。至于为什么选择那些退伍的红警士兵,李岚自然是有自己的私心。
毕竟不管怎么说,他也是一个华人,经济和军事,这是他必须牢牢掌握的。红警的士兵,外表只是一具皮囊,不管他们长啥样的,对李岚的忠诚都是无可挑剔。他们也是李岚最信任的人,没有之一。
索马里的一切都是他带来的,他可不想到时候每天都在这里和本地人扯皮。他要的是一个高度集权的索马里,所以,他需要红警士兵来帮他控制这个国家。只要那些退役的红警士兵能够进入到群众中,渗透到各行各业,那李岚对于索马里的掌控,将会变得很容易。
正所谓蛇无头不行,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而李岚的目的,就是要让那些退役的红警士兵起到这样的作用。他们每一个都具备很不错的文化水平,在人际交际方面,也都能够胜任。当他们融入这个社会,娶妻生子,那对于李岚统治索马里的名义,将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管是经济还是政权的稳固,都是接下来李岚要做的事情。有钱了,才能好办事,政权稳固了,也才没有后顾之忧。当然,最重要的是,还是基地的发展。
攻占了索马里兰和邦特兰,也就等于占领了半个索马里的土地,加上西南索马里亲近的态度,只要李岚稳固下来,那他将一跃成为索马里最大的势力。这个最大,包括了控制区和人口。
控制台外面,早已经是电闪雷鸣,豆大的雨水,也开始降落,不一会儿,整个八卦城,就被磅礴大雨所覆盖。朦胧的雨色,带来的清凉,拂去旱季长达几个月的燥热。大地,再一次被滋润充实,人工河流和池塘的水位,也都在快速的增加。原本被抽取得差不多苏鲁德山脉的山体水分,也再一次的饱满起来。
操作玩天启控制仪后,李岚就把注意力放在了基地强制任务上,第一个任务已经完成了50%,距离任务要求的时间还有三个月。
李岚只要在三个月内完成统一索马里的任务,占领剩余的索马里土地,那任务也就会完成,得到未知的奖励,也会开启新的任务。
下一个任务是什么?李岚并不清楚,万恶的基地需要他完成前面的任务,才会开启接下来的任务。
“助手,这阵子承受网络攻击的强度如何?”看了一眼任务列表后,李岚开口问道。
“攻击强度从一个月前到现在,强度每天都在增加,在多方的试探下,对方有一次攻入了我们的第一道防火墙。每天也有超过上万个网络目标,试图对基地的网络进行破解。”
“这些破解和攻击行为,对你有没有难度。”李岚道。
“他们是永远都无法攻破基地的安全网络的,因为按照现在地球网络科技水平,在百年内,破解的速度是无法赶超基地网络的安全修复速度。”
听完助手的回答,李岚只是耸耸肩,没有再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