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田园记事 作者:南瓜老妖
分卷阅读56
[空间]田园记事 作者:南瓜老妖
分卷阅读56
是最好的食材,一顿饭下来动辄成千上万,老百姓轻易消费不起。但是因为在食材上的严格把关,一品楼名声越来越大,又在省城开了两家连锁店,办得红红火火。时常看见能看见各种达官贵人,名流明星出入。
胡晓雯被这好消息都要冲击的要乐疯了,她点头说:“好,没问题。”
胡辉说:“那我们谈一下价格吧。”
胡晓雯稍微冷静了一下说:“您要是一次性购买一百公斤以上,我可以给您按照九五折;两百公斤以上九折;三百公斤以上八五折。”
胡晓雯给出的价格非常实在,胡辉没什么可挑剔的,当场要了三百公斤,只是要求胡晓雯亲自送货上门。一品楼总店加上两个分店,一个店一百公斤的野生鱼,不过是试试水而已。
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眼看这边生意谈成了,刚才在旁边驻足的人也过来买鱼。这些人有专门跑到批发市场买菜的附近小区的居民,也有小饭店的采购。
摊位上的鱼池没敢多放鱼,只有一百多斤,一上午的功夫很快就卖完了。
胡晓雯下午开着车去一品楼送鱼。因为她没有多余的人手,自己也不会抄鱼,只能让一品楼厨房的员工自己捞。
一开始那员工还没有当回事,结果这野生鱼太过野性,捉不好捉,捉住了还活蹦乱跳,拼命的挣扎,弄得一品楼的员工狼狈不已。
员工狼狈了,厨房的主厨却乐得眉开眼笑的。这年头,开养殖场的越来越多,相对的纯野生鱼也越来越少见。
主厨专门为这鱼设计了新菜品。菜的价格并不固定,一品楼主推这道菜,然后让客人自己选多少斤的鱼,论斤卖。客人要是感兴趣,可以去现场看怎么捞鱼。捞鱼的场景太过斗智斗勇,让这些客人更是赞不绝口。
一百公斤的鱼,在一品楼主推之下,很快就消耗殆尽。胡辉又向胡晓雯要了第二批,这一批他要了六百公斤,足够一品楼一个星期的使用。
一边向一品楼供货,农产品批发市场上每天也能够卖掉两三百斤。每天来要货的多数是小饭店,还有就是附近的居民。
这些人知道野生鱼的数量不可能像养殖鱼那样多,胡晓雯的这一批野生鱼指不定哪一天就卖光了,这野生鱼是吃一顿少一顿。
当胡辉想起要问问胡晓雯还有多少鱼的时候,胡晓雯玉坠空间里就只剩下两千来斤了。
一听这话,胡辉问:“这批卖完还有吗?”
“没有了,至少今年没有了。”胡晓雯肯定的说。
胡辉也能理解,毕竟野生鱼跟养殖鱼不一样,不可能总是有:“那这样,明年你们村要是还能有,到时候给我打电话。”
最后剩下的这些胡辉一口气要走九百公斤,剩余的一百公斤,胡晓雯在批发市场摆了一天都卖掉了。
这次总共卖了三十多万,因为一品楼后来要走的货并没有从摊位上走,文利勤主动放弃了这两批的分成。
尽管这样,三个礼拜的时间他还是赚了三万多。他觉得赚钱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他凭借着胡晓雯给他留下的最后几十斤鱼成功跟一个大渔场老板搭上了线,有了一个稳定的供货渠道。
胡晓雯卖的这批鱼,选的都是三斤以上的。
因为桃溪村流域的水不太深,最深的地方也就三米多。水域浅就导致大鱼向着水域更深的地方游去,那样的环境更适合它们隐蔽和生存。
胡晓雯把这些鱼抓进来的时候,最大的也就六、七斤。在空间里边养了五个多月,就长到十斤上下。在空间里五个月,跟外界生长一年一样,这还是在没有刻意用灵雾去催发的情况下。
这么一想,每年光靠卖鱼,就能挣不少钱呢。不过就不知道这鱼长大了之后品质是什么样的,算是散养野生鱼,还是纯野生鱼?这个问题,只能等洒下去的鱼苗长大之后才能知道了。
胡晓雯揣着赚来的三十万,飞快的回到桃溪村签订了合同。
望着进入冬季,满山的枯枝落叶,胡晓雯豪情万丈。这两千多亩的土地,可是属于她的了!
第41章
估算了树木的整体价值,支付完了二十七万木材费用。时间已经来到了十一月下旬,距离来年春节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了。
好在现在农闲时节,请人来干活还是比较容易的。胡晓雯让表舅和大舅两个人牵头,各找了十个人,共计二十个人。
胡晓雯打算先把桃园这一面的山坡给整体开发出来。这一面加上桃园共计有五百多亩地,需要平整土地,修出一条道路,另外还需要拉几根电线杆过来。
关于灌溉用水,胡晓雯打算把贷款跑下来之后,就安装滴灌系统。这样只用在果园里边铺设好管道,就不用再为灌水而操心。
胡晓雯去问过了,滴灌系统一亩地是一千块钱,她一口气安装五百亩地,厂家可以给她一些优惠,整体安装下来就是四十五万。
她去跑贷款手续,大舅和表舅两个领着二十个人在荒山上干的热火朝天。他们先把这一面山坡的树木给砍伐了下来,把这些树拖到山脚下。
大舅跟胡晓雯说,这些树里边有几十棵胸围还不错,可以做成木板。胡晓雯想了一下,就让大舅留下一批,她打算在半山腰的位置上再盖一个工房。
之前桃园里的工房小了,不足以应付这么大的作业面积。这些木料可以到时候起一排木屋,直接省去胡晓雯购买建筑材料的功夫。
剩下的一大堆不好的,不成材的那些歪脖子树,就直接打电话给一家木料场,让他们给了两、三万块钱拉走了。
三道弯这边干得热热闹闹,桃溪村里边也不逞多让。
现在整个乡里都知道桃溪村正在轰轰烈烈的搞建设。这不光是因为胡晓雯平整土地从别村找了二十个人,还因为整个乡里的三个包工队都被叫到他们村里边干活。
胡晓雯给的承包款已经发放了下去,按照人头分,桃溪村村民每个人分到了三百块钱。而木材款就没有发下去,留作村子里改善旅游环境的资金。
过了一个夏天和秋天,现在的桃溪村开始把发展旅游当做是一项最重要的大事来办。为了村容村貌,这些房子就不能修的乱七八糟。
黄哲给仔细评估了这些需要修缮的人家,批了钱。这些钱并没有交到村民手里,而是专门立了一个账目存了进去。就因为怕这些拿到钱的人把这钱给挪作他用了。
他给这些人家修缮房屋估价,倒也不是都一样算钱。
有
分卷阅读56
分卷阅读56
分卷阅读56
[空间]田园记事 作者:南瓜老妖
分卷阅读56
是最好的食材,一顿饭下来动辄成千上万,老百姓轻易消费不起。但是因为在食材上的严格把关,一品楼名声越来越大,又在省城开了两家连锁店,办得红红火火。时常看见能看见各种达官贵人,名流明星出入。
胡晓雯被这好消息都要冲击的要乐疯了,她点头说:“好,没问题。”
胡辉说:“那我们谈一下价格吧。”
胡晓雯稍微冷静了一下说:“您要是一次性购买一百公斤以上,我可以给您按照九五折;两百公斤以上九折;三百公斤以上八五折。”
胡晓雯给出的价格非常实在,胡辉没什么可挑剔的,当场要了三百公斤,只是要求胡晓雯亲自送货上门。一品楼总店加上两个分店,一个店一百公斤的野生鱼,不过是试试水而已。
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眼看这边生意谈成了,刚才在旁边驻足的人也过来买鱼。这些人有专门跑到批发市场买菜的附近小区的居民,也有小饭店的采购。
摊位上的鱼池没敢多放鱼,只有一百多斤,一上午的功夫很快就卖完了。
胡晓雯下午开着车去一品楼送鱼。因为她没有多余的人手,自己也不会抄鱼,只能让一品楼厨房的员工自己捞。
一开始那员工还没有当回事,结果这野生鱼太过野性,捉不好捉,捉住了还活蹦乱跳,拼命的挣扎,弄得一品楼的员工狼狈不已。
员工狼狈了,厨房的主厨却乐得眉开眼笑的。这年头,开养殖场的越来越多,相对的纯野生鱼也越来越少见。
主厨专门为这鱼设计了新菜品。菜的价格并不固定,一品楼主推这道菜,然后让客人自己选多少斤的鱼,论斤卖。客人要是感兴趣,可以去现场看怎么捞鱼。捞鱼的场景太过斗智斗勇,让这些客人更是赞不绝口。
一百公斤的鱼,在一品楼主推之下,很快就消耗殆尽。胡辉又向胡晓雯要了第二批,这一批他要了六百公斤,足够一品楼一个星期的使用。
一边向一品楼供货,农产品批发市场上每天也能够卖掉两三百斤。每天来要货的多数是小饭店,还有就是附近的居民。
这些人知道野生鱼的数量不可能像养殖鱼那样多,胡晓雯的这一批野生鱼指不定哪一天就卖光了,这野生鱼是吃一顿少一顿。
当胡辉想起要问问胡晓雯还有多少鱼的时候,胡晓雯玉坠空间里就只剩下两千来斤了。
一听这话,胡辉问:“这批卖完还有吗?”
“没有了,至少今年没有了。”胡晓雯肯定的说。
胡辉也能理解,毕竟野生鱼跟养殖鱼不一样,不可能总是有:“那这样,明年你们村要是还能有,到时候给我打电话。”
最后剩下的这些胡辉一口气要走九百公斤,剩余的一百公斤,胡晓雯在批发市场摆了一天都卖掉了。
这次总共卖了三十多万,因为一品楼后来要走的货并没有从摊位上走,文利勤主动放弃了这两批的分成。
尽管这样,三个礼拜的时间他还是赚了三万多。他觉得赚钱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他凭借着胡晓雯给他留下的最后几十斤鱼成功跟一个大渔场老板搭上了线,有了一个稳定的供货渠道。
胡晓雯卖的这批鱼,选的都是三斤以上的。
因为桃溪村流域的水不太深,最深的地方也就三米多。水域浅就导致大鱼向着水域更深的地方游去,那样的环境更适合它们隐蔽和生存。
胡晓雯把这些鱼抓进来的时候,最大的也就六、七斤。在空间里边养了五个多月,就长到十斤上下。在空间里五个月,跟外界生长一年一样,这还是在没有刻意用灵雾去催发的情况下。
这么一想,每年光靠卖鱼,就能挣不少钱呢。不过就不知道这鱼长大了之后品质是什么样的,算是散养野生鱼,还是纯野生鱼?这个问题,只能等洒下去的鱼苗长大之后才能知道了。
胡晓雯揣着赚来的三十万,飞快的回到桃溪村签订了合同。
望着进入冬季,满山的枯枝落叶,胡晓雯豪情万丈。这两千多亩的土地,可是属于她的了!
第41章
估算了树木的整体价值,支付完了二十七万木材费用。时间已经来到了十一月下旬,距离来年春节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了。
好在现在农闲时节,请人来干活还是比较容易的。胡晓雯让表舅和大舅两个人牵头,各找了十个人,共计二十个人。
胡晓雯打算先把桃园这一面的山坡给整体开发出来。这一面加上桃园共计有五百多亩地,需要平整土地,修出一条道路,另外还需要拉几根电线杆过来。
关于灌溉用水,胡晓雯打算把贷款跑下来之后,就安装滴灌系统。这样只用在果园里边铺设好管道,就不用再为灌水而操心。
胡晓雯去问过了,滴灌系统一亩地是一千块钱,她一口气安装五百亩地,厂家可以给她一些优惠,整体安装下来就是四十五万。
她去跑贷款手续,大舅和表舅两个领着二十个人在荒山上干的热火朝天。他们先把这一面山坡的树木给砍伐了下来,把这些树拖到山脚下。
大舅跟胡晓雯说,这些树里边有几十棵胸围还不错,可以做成木板。胡晓雯想了一下,就让大舅留下一批,她打算在半山腰的位置上再盖一个工房。
之前桃园里的工房小了,不足以应付这么大的作业面积。这些木料可以到时候起一排木屋,直接省去胡晓雯购买建筑材料的功夫。
剩下的一大堆不好的,不成材的那些歪脖子树,就直接打电话给一家木料场,让他们给了两、三万块钱拉走了。
三道弯这边干得热热闹闹,桃溪村里边也不逞多让。
现在整个乡里都知道桃溪村正在轰轰烈烈的搞建设。这不光是因为胡晓雯平整土地从别村找了二十个人,还因为整个乡里的三个包工队都被叫到他们村里边干活。
胡晓雯给的承包款已经发放了下去,按照人头分,桃溪村村民每个人分到了三百块钱。而木材款就没有发下去,留作村子里改善旅游环境的资金。
过了一个夏天和秋天,现在的桃溪村开始把发展旅游当做是一项最重要的大事来办。为了村容村貌,这些房子就不能修的乱七八糟。
黄哲给仔细评估了这些需要修缮的人家,批了钱。这些钱并没有交到村民手里,而是专门立了一个账目存了进去。就因为怕这些拿到钱的人把这钱给挪作他用了。
他给这些人家修缮房屋估价,倒也不是都一样算钱。
有
分卷阅读56
分卷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