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之女 作者:我想吃肉
分节阅读13
。
李伯安如果没嫡子,也该过继其弟的嫡子为嗣,这又涉及到欺骗祖宗、刻薄弟弟。
李伯安登台很正常,官没了,亲生儿子的世子位也没了,皇帝横插杠子,亲自过问了过继事宜。太子又折条臂膀。
——————————————————————————————————————
郑□党对此很是庆幸。
然而,让郑靖业万万想不到的是,季繁却以此为突破口,请求恢复旧制。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爵位的承袭越来越困难,让人不得不铤而走险。好好的个家族,因为没有嫡子,祖宗拼命换回来的爵位就收回了,大家子就少了份俸禄,实在对不起这些有功之臣。
季师的顿悟
惊愕之后,郑靖业肚里偷笑,依旧在他的坐位上坐得挺直。世有三公与皇帝“坐而论政”的说法,表示皇帝对大臣的尊重。故而宰相是有个坐儿的,这个待遇,皇子诸王都没有。 后来这官制改而又改,但是这个尊重大臣的规定还是变,不过人数上直有所增减而已。
眼看着这个老家伙跳到坑里,郑靖业心里如何不畅快?
季繁直在操办这件事情郑靖业是知道的,季繁自入朝以来,还真没办过什么大事。原因也简单,郑靖业本来就是撺掇着皇帝把这老头儿弄来当活招牌的,没打算让他干啥实事,也就没分给他具体任务。郑靖业已经挖下了坑让季繁跳,不意季繁的行动力实在成问题。
这也不怪季繁,名士有名士的做法,官吏有官吏的门道。初时看着花团狂锦簇,谁知道里面团烂泥?先是没僚属,招聘人手吧,都是要靠推荐的,全都是使得不顺手的人。再说议政,他又没个具体业务,也就是个备咨询,事事发表点意见就是不让他插手去办。御史骂人还有个职责所在呢,他就是个看戏的。
季繁要真是个傻子,他也不可能混到现在这样大的名头。即使老了,脑子久不动有些锈了,磨了这些时日也醒过味儿来了。
明白过来也晚了!
季繁骑虎难下。终于明白了政治的条潜规则:有些不想执行的规定,也不说废除,就这么拖拖拖,拖到不了了之。正如民间对于女子的要求还是希望三从四德什么的,但是如果你穿上男装带个奴婢上街,大家也睁只眼闭只眼。
其实世家找他诉苦,也不是把宝押在了他的身上,明摆着的,皇帝连自家人的爵位承袭都压下去了,他还管你什么世家!这位皇帝与以往的皇帝都不同,自古皇帝不长寿,活过五十岁的都算是烧了高香了,在位能超过二十年的都是神人。这位倒好,从小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上马能砍人,下马能骂人,活到如今六十岁了,还有心情抱着如花似玉的小老婆。
登基三十余载,开疆拓土、保境安民,文治武功样样行,朝中也有许心腹。个人在个位子上呆得越久,他在这个位子上的威信就越高,就能办出许破空这个位子界限的事儿来。他,扛得住!
可是季繁开始进京就昏了头,先插了只脚进去,跟世家走得太近,还tmd答应了人家。他初时是没有料到郑靖业会荐他为官,现在爬到墙上下不来了,为了名士的名头记,他也要提上提的,总不能言而无信,季繁还要这个脸皮。他心里对这些让他出头的人也是恨得不行,挖坑的郑靖业倒让他给忘了。
要么就是把世家的要求暂缓,要么就是克扣军饷、赈灾款、皇帝的用度……反正,必与项有冲突。季繁也光棍了起来。反正他只是要给世家个交待,或者说,种姿态。那他就上书呗,办事的又不是他!
季繁在下面说得动情,朝上立着的大半的人面露惨色。是啊,人家努力工作换来的爵位,万老婆命不好生不出儿子来,庶子也是子,凭什么不让人家袭爵啊?这不白干了么?很人家的爵位在建国之初可真是拿命拼来的。
皇帝是不可能答应的!答应了岂不是打自己的脸?还要掏自己的腰包。不干,坚决不干!皇帝的手抚上份折子,这是前两天递上来的,对于京畿地区收成的担忧——今年冬天没下雪。
混蛋!群大老爷们儿见识还比不过个丫头!国以民为本,懂不?!
季繁心里也是大怒,群王八蛋,让我出头,你们怎么不跟着附和啊?郑靖业咳嗽声:“复不复旧制,不过圣人句话的事,为臣子却要为君分忧的,这笔钱要从哪里出?”起身向皇帝躬身道,“臣惶恐,户部那里现无这笔款子的。”
郑靖业敬业啊,国家去年收入少,花销少,今年又有什么样的预算说了出来,最重要的是,郑靖业表示:“诸王年岁渐长,亦需营建府邸,分派封地。”
你们说吧,从哪里扣出这笔发俸禄的钱来,从哪里拨出合计得有几十万的封户出来。克扣军饷?截留赈灾款?让皇帝儿子没饭吃?你说你说你说。
郑靖业上台之后对皇帝来说个大的好处就是,他挡住了许人对于魏静渊政策的反弹。谁也不敢说,你别给大头兵发工资了,会造反的,也不能说不管灾民的死活,他们造不造反另说,你说不赈灾那就是不恤民,名声就臭了。至于皇帝儿子,你自己掂量着看。如果谁有好的主意,欢迎提出。
郑琰的县君,大半由此功劳而来,先时郑靖业就是拖拖拖的,用各种借口拖下来,也有点“养匪自重”的意思,使皇帝少不了他,再额外捞些好处。此时既是被东宫惦记上了,少不了先糊这些破事,好专心办了太子。
皇帝笑了:“都不要吵了,刚过完年就嚷嚷,不成话。”让季繁把计划写写递上来,看看可行性。
又次郑靖业帮皇帝挡了灾,在皇帝心里,他真是个大大的好人。
郑靖业回去把闺女看了好几圈儿。心说,这丫头要是个儿子就好了,要是再大几岁就好了。
————————————————————————————————————————
皇帝高兴了,郑靖业略有遗憾,季繁这里就开了锅了。季繁突然觉得,在京里再呆下去就没意思了,郑靖业的话让他遍体生寒,老先生几十年的精明全回来了,走!赶紧走!再不走,几十年的名声就全交待了!
季繁悟了,就算是国库有钱,皇帝也不愿意发,也总有各种理由搪塞,最常用的理由就是用之于民!如果今天这话被添油加醋传出去,个不顾百姓死活、只管谄媚世家的名声砸下来,季繁就不要活了!
如今朝廷上寒门出身的官员也不少,许人只是门第不如世家,家财丝毫不少的。也就是说,能量也是不小的,他们绝对乐得看见许世家子弟因为袭爵的原因荫封不够级别或者干脆没了荫封的优惠,出头之日来了!他们绝对会乐意把这消息散播出去,借民间舆论压压这些拦路虎。即使没有这些人,他那个肚子坏水的得意门生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赶紧的识相滚蛋,说不定郑靖业还不至于赶尽杀绝,要是晚了……
季繁个哆嗦,他得承认,他老了,让他安心养老去吧。
退休报告还没打上去,撺掇着他出头的人不好意思再缩着了,堆的人跑到季繁家里去慰问。郑靖业却是个做事偏要做绝的人,他老人家轻轻巧巧就把这事儿捅到皇帝跟前儿去了。
众所周知的事实就是,这时候朝廷人才半在世家,也必须承认世家子弟的教养确实不坏,皇帝给太子选的人马,大半出自世家。季繁为他们出头,他们自然也要回报。太子也指望着借季繁的身份压压郑靖业,能搞臭郑靖业最好。
郑靖业又不是傻子,在皇帝面前感叹:“臣原以为,他是海内名士,入朝为官也是为朝廷张目,不想他老人家派天真烂漫。人本高洁,不相信人心鬼蜮,叫人卖了还在替人数钱呢。”
皇帝原也当季繁是摆设的,此时点头:“原也怪不得你。”
郑靖业摇头:“臣这师父是死乞白赖拜的,算是要胁着当了人家弟子的,自季师入京,就不乐见我,也有这个缘故的。总想着,当时办得不地道,说出去也不好听,也该回馈二,他又是海内名士,对陛下许有益处,两下便宜,臣也算是沾了个光,还了师恩,报效圣人,彼此便宜。谁料……”长吁短叹,“先生入京,我就有些怵着见他,后来先生入仕,想登门拜访,又怕惊了他那里的客人。这回,是非去不可了。故此想向圣人讨纸手书,好作敲门砖,否则还真怕被打出来。打出来也没什么,那是师傅,要是被旁人看到,臣未免脸上无光,咳咳,宰相叫打出来了,也丢圣人的脸,他那里日日有不少与臣同朝为官的登门请教。”
“他那有什么客?”皇帝因郑靖业把季繁的提议拍回,心情大好。
郑靖业摇头:“圣人,写吧。”
郑靖业带着皇帝安抚的小纸条到了季繁家里,季繁家门口堵着堆的车马呢。郑靖业不客气地进门,客气地见季繁,身边还带着几个皇帝好心好意给郑靖业护航的内官,以期让他家宰相不会丢脸被赶出来。
至于内官回去会跟皇帝说他在季繁家里见到了什么人,那还真不是郑靖业能控制得了的,不是么?
师徒再见面,感慨万千。郑靖业依旧恭谨得可以,交待了皇帝的差使之后,马上执弟子礼。
季繁叹道:“冬春之季,冷暖交替,老夫不中用了,风邪入体,你可要小心才是,饮姜汤。”
郑靖业道:“谨遵命。”
接着季繁表示出了要致仕的意思,郑靖业劝阻无效,只得道:“先生刚置下的家业,还有这些僚属,他们可是指望着您吃饭的……”
“无妨,都是他们送的,再还回去罢了,”冷笑,“人也是般。”
郑靖业不说话了。
“思玄就留在京中吧。”
这点郑靖业是非常感谢的,答得就诚恳得了。季繁终于忍不住道:“八十老娘倒绷孩儿。这满朝上下,没个好相与的,你当慎之再慎,不要走魏静渊的老路!今天的话,记住了。东宫那里,你要仔细,不要结怨。”
给这老东西当了几十年学生,就今天这几句话像个人样儿啊!郑靖业热泪盈眶。
季繁算是跑得快的了,没两天就写了致仕的折子上去。皇帝看,得,老头儿都八十了,真不好再支使人家的老胳膊老腿儿啦!看你还敢不敢胡说八道了,不对,就是出去了再胡说八道也没人信啦。
皇帝假惺惺地表示,你是海内名士,不留在朝里实在是个损失,但是你说你年纪大了,我也确实不好意思再让你累着了,你回家吧,不过,工资照发。
郑靖业还跟季繁来的时候样,带着全家老小去送行,吃喝玩乐的东西送了十几车。顾益纯也带着顾鼐来了,季繁左看右看,说声:“你们要相互扶持。”把顾益纯给扔下了。
郑靖业乐了,决定过几天再给老师送点儿好点的。
顾益纯又对郑靖业道:“不要与李俊太计较了。”
郑靖业也认真点头答应了。
————————————————————————————————————————
郑靖业知道,经此事,季繁他老人家绝不会再与自己作对了,不用再担心被人从道义上压制,郑靖业的心情奇爽无比。
这份好心情直持续到被他师兄和儿子分别质问。顾益纯问得很不客气:“季师何来去匆匆?”
郑靖业答得非常直白:“好过师徒相残。”他本来有狠的手段的,比如留季繁段时间,让太子与季繁走得再近点,两处与急着恢复世袭的人牵扯得再深点,到时候皇帝的震怒可想而知,那能勺烩了。
后来还是收手了,毕竟是顾益纯的老师。再者,季繁是他推荐的,真坏了事儿,他要负个连带的责任,到时候就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了。赶紧的,送老先生回去。
饶是如此,郑靖业还是借季繁坑了太子把。皇帝肯定已经知道太子做的好事了,结交名士没关系,太子结交大臣就有点问题了,如果是安慰提出了与他皇帝爹对着干的建议的大臣。
小子,你爹会怀疑你的眼光的。
顾益纯冷笑道:“你还算顾及了师徒情份了!”他也就这么气上气,郑靖业出手有狠,他也是知道的——不死不休。昔年同窗,恃才傲物,给了郑靖业难看。郑靖业二话不说,在人家最得意的书法上头把人砸得从此不敢碰笔,拿筷子手都哆嗦,吃饭都要用勺子,那是心理阴影。
如今这般,真是给面子了。
“你有心情看外面,且把眼睛往家里看看。”
郑靖业听顾益纯这么说,大概是不会再深究了“怎么?”
“大郎有些儿不大对劲儿。”这说的是郑德兴。顾益纯对于郑德兴与顾鼐的互动也有察觉,本来觉得郑德兴教养还行,不过也确实差了几分火候,与顾鼐相处下,熏陶熏陶也是好的,没想到熏陶了个乱七八糟,倒有些像邯郸学步了。
郑靖业心中有数,还不及跟孙子谈话,儿子又来了。郑琇最近不厌其烦说的就是东宫,他总觉得父亲这样硬扛着不好:“父亲便是为东宫好,也不能失之严厉,免得东宫误会。就是劝谏,也有不同的劝法。”
郑靖业乐了:“你倒长进了!顿板子没白敲!”
发迹之后,最难的就是子女教育。郑家算是不错的了,郑靖业基本上算是十项全能,除了生孩子他什么都能做了。但是,郑琇还是想要劝谏他,郑德兴还是傻乎乎地学个皮毛。
创业容易守业难呐!
世家,在传承方面真是值得敬佩了。
郑靖业不是没考虑过教育问题,他知道自己的行事有些刚硬,那是有倚仗的,是因为知道自己能对付得了后续发展。但是子孙不行,儿孙不傻,比起自己却要差着些,蠢人发狠是自寻死路,不如教得柔和些。还有就是,个性好点,为人规矩点,少惹祸!
指导思想是好的,至少郑家子孙到现在没走了大褶,没像于家似的鸡飞狗跳。但是,这切是建立在郑靖业能够镇得住场面的基础上的。教育方针,从现在开始要变上变了。
幸而郑琇也不全是派天真,毕竟做了官,在皇帝身边看到的黑暗事情了,郑靖业也常与他分析些案例,最后都让郑靖业给说中了。郑琇由初时的不解,到后来的习惯,脑袋也不那么四四方方的了,却还是担心父亲扛上太子。
没有个干掉过太子or准备干掉太子的人可以被人们称为好人,即使那个太子再矬再不堪再250,不管你成功还是失败,你都不是好人。干掉皇帝,还能说推翻□为人民,太子,代表的是正统传承,虽然太子比不上皇帝,但是这意义竟是不好搞。
郑靖业深觉,此时跟儿子说这个绝不是个好时机。正要开口,却听到外面守门的小厮的声音:“六郎、七娘,相公正与大郎说话。”
闺女就是贴心,来得可真巧。郑靖业咳嗽声:“阿琰么?进来说话。”
郑琰进得屋来,向父亲、哥哥敛衽而礼。郑靖业道:“你的功课如何了?”又问垂手而立的郑瑞,“你妹妹回来学女红,你回来做什么?”
郑瑞小声道:“有些事儿不大妥当。”
郑琇板起脸问弟弟:“有什么事要现在急着回来,晚上不能说?真有急事,怎么把侄子们撂到外头?你惹祸了?”
他脑子还算清楚,下子就问了许种可能。郑靖业稳坐钓鱼台,心道,不是什么大事儿。
“你儿子快要傻掉啦!”郑琰笑眯眯地对她大哥道。
郑琇:“……”
羡字作何解
“咳咳。”两声企鹅家好友上线提示音传入耳中,郑琰马上把表情变得很正经,这声音好耳熟,她爹在咳嗽。
郑琇进来之前郑靖业就在拾掇他桌子上摆的那盆水仙花,到现在,还是在拾掇。这盆花是郑靖业精心养的,放在色泽古朴的紫砂盆里,堆各色彩石子,漫进半盆清水。每天检查检查有没有枯叶、要不要换点水,怡然自得。
郑琰见她爹还在悠哉悠哉地摸着水仙叶子,腹诽声“老狐狸”,闭上嘴,坐那儿悠哉悠哉地在手边的博山炉上熏袖口儿,博山炉冒出来的青烟吞进袖子里又慢慢溢出来。
郑琇把目光放到郑瑞身上,给这位小兄弟很大的压力。郑瑞心里暗叫声倒霉,事情是他发现的,他也觉得自己该尽尽小叔叔的责任,现在他后悔了,这是什么情形啊。我就不该过来!
郑琇看着幼弟那张囧脸,狠狠抽了抽嘴角:“说吧,究竟是怎么回事?”
郑瑞好想哭,磕磕绊绊地道:“就是大郎,天天跟顾家小子混在起,德安、德平几个尚且要靠后。人家干什么他干什么,人家到哪儿他到哪儿,活脱脱个小影子。”他忍住了没用‘小跟班’这个词。
郑靖业终于抬起头来,目光灼灼,郑琰唯恐天下不乱地道:“还是个走了形的影子。”
靠!死丫头,这会儿来添油加醋了,刚才你干什么去了?
郑靖业的眉头终于皱了起来,郑琇的眉头皱得比他还深。郑靖业道:“你们两个年纪虽然不大,却是侄儿们的长辈,留心是应该的,这样很好。二郎、郎可有异常?”
兄妹二人齐齐摇头,郑靖业颔首:“六郎且不必去读书,到屋里呆着,我许还要叫你。七娘去你母亲那里。”
两个小的起身告辞,临出门儿,郑琇从袖子里摸出个纸团儿砸到她大哥怀里,拍拍手,施施然走了。
郑琇抱着团废纸,眼神有些发直,郑靖业眼扫过来,他才看向怀里,慢慢展开纸团。皱皱巴巴的纸上写着行字: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郑琰心里有数,自家爹不是什么善茬,手狠的事儿办得不止桩。最要命的是,他还聪明!想要对聪明的人施加影响,你就得自己也展现点本来出来,不然当靠撒娇使泼,那是点用处也没有的,得让他认同了你的智商才行。
在这世上混,必须有自己的实力。郑琰需要磨炼自己,不能事事都拿“宰相的女儿”这个身份当通行证,宰相又不是皇帝,皇帝的女儿也有不是盘菜的时候。实力最重要。
如果她事事都以“我要告诉我爹”、“我要告诉我娘”、“不知圣人/贵妃会怎么想”来压制别人,那她也就是朵菟丝花了,人家想让你攀的时候你算个人物,人家不鸟你了,你算个p。或者再惨点,你的靠山倒掉了,你这货平日尽沾人家的光,出了事儿点忙也帮不上,丢人不丢人?
光借势压人有个p用,不过是老虎面前的那只狐狸罢了,没了靠山,你算个p!得自己成了老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次两次借力打力还能说你“有急智”会利用资源,十次八次,你的评价就只剩下“狐假虎威”了。
郑琰觉得,眼下是新旧两股势力拉锯的时候,昨天还是宰相,今天就成罪人,那个倒霉的改革先驱魏静渊,凭良心说办的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儿,还不是叫咬死了?谁tmd的都靠不住,还是靠自己最实在!md!我定是掉进错误的模式了,最坑爹的是这个模式还不是我自己选的。
郑琰必须锻炼自己,当她爹的帮手,也让她爹适应有这么个小帮手。每个机会都不能错过,这是全家的大事。
照郑琰看来郑靖业皱眉,是孙子的教育问题,郑琇皱眉,估计的是着急自家融不进高尚的社交圈子、学不会高尚的生活方式。
可她爹是点也不鸟世家的。从她爹的经历来分析,这位先生是听到“族”字就想抽人的——童年阴影太过严重。如果听到“世族”那就是想砍人——郑靖业对逼顾益纯娶个母夜叉的世家不感冒到了极点。在他老人家眼里,这些货都不是好人!他是不会想去“学”的。
郑琇则不同,从他的日常行止来看,他是极力想做个被大数人认同、被上流社会接受的人。他希望自家可以跻身荣耀圈,成为其中的员。
所以,郑琰的废纸团就砸进了郑琇的怀里。郑琇的感受也很重要,全家人对她的感观都很重要。如果她不能从平常就表现出比同龄人高的能力来,有什么事大家都不会想到她的,她也就无从锻炼她目前唯的优势——心理年龄与穿越知识,时间久了,这点优势都会在日常生活中消磨怠尽。
穿越者胜在意识超前点,同样的,这些知识都是空降来的,点也不本土化,许办法都是需要变通之后再使用的,如果不从小磨合,到最后两者之间依然有缝隙,死到临头再生搬硬套,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这是非常可怕的。
所以她不怕进宫、不怕见人,反正她还小,做错什么年龄是最好的掩护。等到长大了,也就会拿捏分寸了。
————————————————————————————————————————
郑琇拎着皱巴巴的纸条愣,郑靖业瞥了他眼,郑琇恭敬地双手奉上。字是郑琰的字,郑靖业眼就认出来了,郑琰师从顾益纯,又是郑靖业亲自开蒙的。有句话顾益纯是说对了,郑琰是所有孩子里最像他的,什么都像,连写出来的字都从骨子里像。
笔迹略显稚嫩,郑靖业却能眼看出这里面透着的味儿来,股郑靖业的味儿。捏着纸条左看右看,平放到书案上,拿起镇纸来慢慢地压抹着,弄得比较平了之后压着纸条的眉头,郑靖业大笑三声。
郑琇忧道:“大郎这般模样,父亲怎么还在发笑?”
分节阅读13
欲望文
分节阅读13
。
李伯安如果没嫡子,也该过继其弟的嫡子为嗣,这又涉及到欺骗祖宗、刻薄弟弟。
李伯安登台很正常,官没了,亲生儿子的世子位也没了,皇帝横插杠子,亲自过问了过继事宜。太子又折条臂膀。
——————————————————————————————————————
郑□党对此很是庆幸。
然而,让郑靖业万万想不到的是,季繁却以此为突破口,请求恢复旧制。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爵位的承袭越来越困难,让人不得不铤而走险。好好的个家族,因为没有嫡子,祖宗拼命换回来的爵位就收回了,大家子就少了份俸禄,实在对不起这些有功之臣。
季师的顿悟
惊愕之后,郑靖业肚里偷笑,依旧在他的坐位上坐得挺直。世有三公与皇帝“坐而论政”的说法,表示皇帝对大臣的尊重。故而宰相是有个坐儿的,这个待遇,皇子诸王都没有。 后来这官制改而又改,但是这个尊重大臣的规定还是变,不过人数上直有所增减而已。
眼看着这个老家伙跳到坑里,郑靖业心里如何不畅快?
季繁直在操办这件事情郑靖业是知道的,季繁自入朝以来,还真没办过什么大事。原因也简单,郑靖业本来就是撺掇着皇帝把这老头儿弄来当活招牌的,没打算让他干啥实事,也就没分给他具体任务。郑靖业已经挖下了坑让季繁跳,不意季繁的行动力实在成问题。
这也不怪季繁,名士有名士的做法,官吏有官吏的门道。初时看着花团狂锦簇,谁知道里面团烂泥?先是没僚属,招聘人手吧,都是要靠推荐的,全都是使得不顺手的人。再说议政,他又没个具体业务,也就是个备咨询,事事发表点意见就是不让他插手去办。御史骂人还有个职责所在呢,他就是个看戏的。
季繁要真是个傻子,他也不可能混到现在这样大的名头。即使老了,脑子久不动有些锈了,磨了这些时日也醒过味儿来了。
明白过来也晚了!
季繁骑虎难下。终于明白了政治的条潜规则:有些不想执行的规定,也不说废除,就这么拖拖拖,拖到不了了之。正如民间对于女子的要求还是希望三从四德什么的,但是如果你穿上男装带个奴婢上街,大家也睁只眼闭只眼。
其实世家找他诉苦,也不是把宝押在了他的身上,明摆着的,皇帝连自家人的爵位承袭都压下去了,他还管你什么世家!这位皇帝与以往的皇帝都不同,自古皇帝不长寿,活过五十岁的都算是烧了高香了,在位能超过二十年的都是神人。这位倒好,从小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上马能砍人,下马能骂人,活到如今六十岁了,还有心情抱着如花似玉的小老婆。
登基三十余载,开疆拓土、保境安民,文治武功样样行,朝中也有许心腹。个人在个位子上呆得越久,他在这个位子上的威信就越高,就能办出许破空这个位子界限的事儿来。他,扛得住!
可是季繁开始进京就昏了头,先插了只脚进去,跟世家走得太近,还tmd答应了人家。他初时是没有料到郑靖业会荐他为官,现在爬到墙上下不来了,为了名士的名头记,他也要提上提的,总不能言而无信,季繁还要这个脸皮。他心里对这些让他出头的人也是恨得不行,挖坑的郑靖业倒让他给忘了。
要么就是把世家的要求暂缓,要么就是克扣军饷、赈灾款、皇帝的用度……反正,必与项有冲突。季繁也光棍了起来。反正他只是要给世家个交待,或者说,种姿态。那他就上书呗,办事的又不是他!
季繁在下面说得动情,朝上立着的大半的人面露惨色。是啊,人家努力工作换来的爵位,万老婆命不好生不出儿子来,庶子也是子,凭什么不让人家袭爵啊?这不白干了么?很人家的爵位在建国之初可真是拿命拼来的。
皇帝是不可能答应的!答应了岂不是打自己的脸?还要掏自己的腰包。不干,坚决不干!皇帝的手抚上份折子,这是前两天递上来的,对于京畿地区收成的担忧——今年冬天没下雪。
混蛋!群大老爷们儿见识还比不过个丫头!国以民为本,懂不?!
季繁心里也是大怒,群王八蛋,让我出头,你们怎么不跟着附和啊?郑靖业咳嗽声:“复不复旧制,不过圣人句话的事,为臣子却要为君分忧的,这笔钱要从哪里出?”起身向皇帝躬身道,“臣惶恐,户部那里现无这笔款子的。”
郑靖业敬业啊,国家去年收入少,花销少,今年又有什么样的预算说了出来,最重要的是,郑靖业表示:“诸王年岁渐长,亦需营建府邸,分派封地。”
你们说吧,从哪里扣出这笔发俸禄的钱来,从哪里拨出合计得有几十万的封户出来。克扣军饷?截留赈灾款?让皇帝儿子没饭吃?你说你说你说。
郑靖业上台之后对皇帝来说个大的好处就是,他挡住了许人对于魏静渊政策的反弹。谁也不敢说,你别给大头兵发工资了,会造反的,也不能说不管灾民的死活,他们造不造反另说,你说不赈灾那就是不恤民,名声就臭了。至于皇帝儿子,你自己掂量着看。如果谁有好的主意,欢迎提出。
郑琰的县君,大半由此功劳而来,先时郑靖业就是拖拖拖的,用各种借口拖下来,也有点“养匪自重”的意思,使皇帝少不了他,再额外捞些好处。此时既是被东宫惦记上了,少不了先糊这些破事,好专心办了太子。
皇帝笑了:“都不要吵了,刚过完年就嚷嚷,不成话。”让季繁把计划写写递上来,看看可行性。
又次郑靖业帮皇帝挡了灾,在皇帝心里,他真是个大大的好人。
郑靖业回去把闺女看了好几圈儿。心说,这丫头要是个儿子就好了,要是再大几岁就好了。
————————————————————————————————————————
皇帝高兴了,郑靖业略有遗憾,季繁这里就开了锅了。季繁突然觉得,在京里再呆下去就没意思了,郑靖业的话让他遍体生寒,老先生几十年的精明全回来了,走!赶紧走!再不走,几十年的名声就全交待了!
季繁悟了,就算是国库有钱,皇帝也不愿意发,也总有各种理由搪塞,最常用的理由就是用之于民!如果今天这话被添油加醋传出去,个不顾百姓死活、只管谄媚世家的名声砸下来,季繁就不要活了!
如今朝廷上寒门出身的官员也不少,许人只是门第不如世家,家财丝毫不少的。也就是说,能量也是不小的,他们绝对乐得看见许世家子弟因为袭爵的原因荫封不够级别或者干脆没了荫封的优惠,出头之日来了!他们绝对会乐意把这消息散播出去,借民间舆论压压这些拦路虎。即使没有这些人,他那个肚子坏水的得意门生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赶紧的识相滚蛋,说不定郑靖业还不至于赶尽杀绝,要是晚了……
季繁个哆嗦,他得承认,他老了,让他安心养老去吧。
退休报告还没打上去,撺掇着他出头的人不好意思再缩着了,堆的人跑到季繁家里去慰问。郑靖业却是个做事偏要做绝的人,他老人家轻轻巧巧就把这事儿捅到皇帝跟前儿去了。
众所周知的事实就是,这时候朝廷人才半在世家,也必须承认世家子弟的教养确实不坏,皇帝给太子选的人马,大半出自世家。季繁为他们出头,他们自然也要回报。太子也指望着借季繁的身份压压郑靖业,能搞臭郑靖业最好。
郑靖业又不是傻子,在皇帝面前感叹:“臣原以为,他是海内名士,入朝为官也是为朝廷张目,不想他老人家派天真烂漫。人本高洁,不相信人心鬼蜮,叫人卖了还在替人数钱呢。”
皇帝原也当季繁是摆设的,此时点头:“原也怪不得你。”
郑靖业摇头:“臣这师父是死乞白赖拜的,算是要胁着当了人家弟子的,自季师入京,就不乐见我,也有这个缘故的。总想着,当时办得不地道,说出去也不好听,也该回馈二,他又是海内名士,对陛下许有益处,两下便宜,臣也算是沾了个光,还了师恩,报效圣人,彼此便宜。谁料……”长吁短叹,“先生入京,我就有些怵着见他,后来先生入仕,想登门拜访,又怕惊了他那里的客人。这回,是非去不可了。故此想向圣人讨纸手书,好作敲门砖,否则还真怕被打出来。打出来也没什么,那是师傅,要是被旁人看到,臣未免脸上无光,咳咳,宰相叫打出来了,也丢圣人的脸,他那里日日有不少与臣同朝为官的登门请教。”
“他那有什么客?”皇帝因郑靖业把季繁的提议拍回,心情大好。
郑靖业摇头:“圣人,写吧。”
郑靖业带着皇帝安抚的小纸条到了季繁家里,季繁家门口堵着堆的车马呢。郑靖业不客气地进门,客气地见季繁,身边还带着几个皇帝好心好意给郑靖业护航的内官,以期让他家宰相不会丢脸被赶出来。
至于内官回去会跟皇帝说他在季繁家里见到了什么人,那还真不是郑靖业能控制得了的,不是么?
师徒再见面,感慨万千。郑靖业依旧恭谨得可以,交待了皇帝的差使之后,马上执弟子礼。
季繁叹道:“冬春之季,冷暖交替,老夫不中用了,风邪入体,你可要小心才是,饮姜汤。”
郑靖业道:“谨遵命。”
接着季繁表示出了要致仕的意思,郑靖业劝阻无效,只得道:“先生刚置下的家业,还有这些僚属,他们可是指望着您吃饭的……”
“无妨,都是他们送的,再还回去罢了,”冷笑,“人也是般。”
郑靖业不说话了。
“思玄就留在京中吧。”
这点郑靖业是非常感谢的,答得就诚恳得了。季繁终于忍不住道:“八十老娘倒绷孩儿。这满朝上下,没个好相与的,你当慎之再慎,不要走魏静渊的老路!今天的话,记住了。东宫那里,你要仔细,不要结怨。”
给这老东西当了几十年学生,就今天这几句话像个人样儿啊!郑靖业热泪盈眶。
季繁算是跑得快的了,没两天就写了致仕的折子上去。皇帝看,得,老头儿都八十了,真不好再支使人家的老胳膊老腿儿啦!看你还敢不敢胡说八道了,不对,就是出去了再胡说八道也没人信啦。
皇帝假惺惺地表示,你是海内名士,不留在朝里实在是个损失,但是你说你年纪大了,我也确实不好意思再让你累着了,你回家吧,不过,工资照发。
郑靖业还跟季繁来的时候样,带着全家老小去送行,吃喝玩乐的东西送了十几车。顾益纯也带着顾鼐来了,季繁左看右看,说声:“你们要相互扶持。”把顾益纯给扔下了。
郑靖业乐了,决定过几天再给老师送点儿好点的。
顾益纯又对郑靖业道:“不要与李俊太计较了。”
郑靖业也认真点头答应了。
————————————————————————————————————————
郑靖业知道,经此事,季繁他老人家绝不会再与自己作对了,不用再担心被人从道义上压制,郑靖业的心情奇爽无比。
这份好心情直持续到被他师兄和儿子分别质问。顾益纯问得很不客气:“季师何来去匆匆?”
郑靖业答得非常直白:“好过师徒相残。”他本来有狠的手段的,比如留季繁段时间,让太子与季繁走得再近点,两处与急着恢复世袭的人牵扯得再深点,到时候皇帝的震怒可想而知,那能勺烩了。
后来还是收手了,毕竟是顾益纯的老师。再者,季繁是他推荐的,真坏了事儿,他要负个连带的责任,到时候就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了。赶紧的,送老先生回去。
饶是如此,郑靖业还是借季繁坑了太子把。皇帝肯定已经知道太子做的好事了,结交名士没关系,太子结交大臣就有点问题了,如果是安慰提出了与他皇帝爹对着干的建议的大臣。
小子,你爹会怀疑你的眼光的。
顾益纯冷笑道:“你还算顾及了师徒情份了!”他也就这么气上气,郑靖业出手有狠,他也是知道的——不死不休。昔年同窗,恃才傲物,给了郑靖业难看。郑靖业二话不说,在人家最得意的书法上头把人砸得从此不敢碰笔,拿筷子手都哆嗦,吃饭都要用勺子,那是心理阴影。
如今这般,真是给面子了。
“你有心情看外面,且把眼睛往家里看看。”
郑靖业听顾益纯这么说,大概是不会再深究了“怎么?”
“大郎有些儿不大对劲儿。”这说的是郑德兴。顾益纯对于郑德兴与顾鼐的互动也有察觉,本来觉得郑德兴教养还行,不过也确实差了几分火候,与顾鼐相处下,熏陶熏陶也是好的,没想到熏陶了个乱七八糟,倒有些像邯郸学步了。
郑靖业心中有数,还不及跟孙子谈话,儿子又来了。郑琇最近不厌其烦说的就是东宫,他总觉得父亲这样硬扛着不好:“父亲便是为东宫好,也不能失之严厉,免得东宫误会。就是劝谏,也有不同的劝法。”
郑靖业乐了:“你倒长进了!顿板子没白敲!”
发迹之后,最难的就是子女教育。郑家算是不错的了,郑靖业基本上算是十项全能,除了生孩子他什么都能做了。但是,郑琇还是想要劝谏他,郑德兴还是傻乎乎地学个皮毛。
创业容易守业难呐!
世家,在传承方面真是值得敬佩了。
郑靖业不是没考虑过教育问题,他知道自己的行事有些刚硬,那是有倚仗的,是因为知道自己能对付得了后续发展。但是子孙不行,儿孙不傻,比起自己却要差着些,蠢人发狠是自寻死路,不如教得柔和些。还有就是,个性好点,为人规矩点,少惹祸!
指导思想是好的,至少郑家子孙到现在没走了大褶,没像于家似的鸡飞狗跳。但是,这切是建立在郑靖业能够镇得住场面的基础上的。教育方针,从现在开始要变上变了。
幸而郑琇也不全是派天真,毕竟做了官,在皇帝身边看到的黑暗事情了,郑靖业也常与他分析些案例,最后都让郑靖业给说中了。郑琇由初时的不解,到后来的习惯,脑袋也不那么四四方方的了,却还是担心父亲扛上太子。
没有个干掉过太子or准备干掉太子的人可以被人们称为好人,即使那个太子再矬再不堪再250,不管你成功还是失败,你都不是好人。干掉皇帝,还能说推翻□为人民,太子,代表的是正统传承,虽然太子比不上皇帝,但是这意义竟是不好搞。
郑靖业深觉,此时跟儿子说这个绝不是个好时机。正要开口,却听到外面守门的小厮的声音:“六郎、七娘,相公正与大郎说话。”
闺女就是贴心,来得可真巧。郑靖业咳嗽声:“阿琰么?进来说话。”
郑琰进得屋来,向父亲、哥哥敛衽而礼。郑靖业道:“你的功课如何了?”又问垂手而立的郑瑞,“你妹妹回来学女红,你回来做什么?”
郑瑞小声道:“有些事儿不大妥当。”
郑琇板起脸问弟弟:“有什么事要现在急着回来,晚上不能说?真有急事,怎么把侄子们撂到外头?你惹祸了?”
他脑子还算清楚,下子就问了许种可能。郑靖业稳坐钓鱼台,心道,不是什么大事儿。
“你儿子快要傻掉啦!”郑琰笑眯眯地对她大哥道。
郑琇:“……”
羡字作何解
“咳咳。”两声企鹅家好友上线提示音传入耳中,郑琰马上把表情变得很正经,这声音好耳熟,她爹在咳嗽。
郑琇进来之前郑靖业就在拾掇他桌子上摆的那盆水仙花,到现在,还是在拾掇。这盆花是郑靖业精心养的,放在色泽古朴的紫砂盆里,堆各色彩石子,漫进半盆清水。每天检查检查有没有枯叶、要不要换点水,怡然自得。
郑琰见她爹还在悠哉悠哉地摸着水仙叶子,腹诽声“老狐狸”,闭上嘴,坐那儿悠哉悠哉地在手边的博山炉上熏袖口儿,博山炉冒出来的青烟吞进袖子里又慢慢溢出来。
郑琇把目光放到郑瑞身上,给这位小兄弟很大的压力。郑瑞心里暗叫声倒霉,事情是他发现的,他也觉得自己该尽尽小叔叔的责任,现在他后悔了,这是什么情形啊。我就不该过来!
郑琇看着幼弟那张囧脸,狠狠抽了抽嘴角:“说吧,究竟是怎么回事?”
郑瑞好想哭,磕磕绊绊地道:“就是大郎,天天跟顾家小子混在起,德安、德平几个尚且要靠后。人家干什么他干什么,人家到哪儿他到哪儿,活脱脱个小影子。”他忍住了没用‘小跟班’这个词。
郑靖业终于抬起头来,目光灼灼,郑琰唯恐天下不乱地道:“还是个走了形的影子。”
靠!死丫头,这会儿来添油加醋了,刚才你干什么去了?
郑靖业的眉头终于皱了起来,郑琇的眉头皱得比他还深。郑靖业道:“你们两个年纪虽然不大,却是侄儿们的长辈,留心是应该的,这样很好。二郎、郎可有异常?”
兄妹二人齐齐摇头,郑靖业颔首:“六郎且不必去读书,到屋里呆着,我许还要叫你。七娘去你母亲那里。”
两个小的起身告辞,临出门儿,郑琇从袖子里摸出个纸团儿砸到她大哥怀里,拍拍手,施施然走了。
郑琇抱着团废纸,眼神有些发直,郑靖业眼扫过来,他才看向怀里,慢慢展开纸团。皱皱巴巴的纸上写着行字: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郑琰心里有数,自家爹不是什么善茬,手狠的事儿办得不止桩。最要命的是,他还聪明!想要对聪明的人施加影响,你就得自己也展现点本来出来,不然当靠撒娇使泼,那是点用处也没有的,得让他认同了你的智商才行。
在这世上混,必须有自己的实力。郑琰需要磨炼自己,不能事事都拿“宰相的女儿”这个身份当通行证,宰相又不是皇帝,皇帝的女儿也有不是盘菜的时候。实力最重要。
如果她事事都以“我要告诉我爹”、“我要告诉我娘”、“不知圣人/贵妃会怎么想”来压制别人,那她也就是朵菟丝花了,人家想让你攀的时候你算个人物,人家不鸟你了,你算个p。或者再惨点,你的靠山倒掉了,你这货平日尽沾人家的光,出了事儿点忙也帮不上,丢人不丢人?
光借势压人有个p用,不过是老虎面前的那只狐狸罢了,没了靠山,你算个p!得自己成了老虎,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次两次借力打力还能说你“有急智”会利用资源,十次八次,你的评价就只剩下“狐假虎威”了。
郑琰觉得,眼下是新旧两股势力拉锯的时候,昨天还是宰相,今天就成罪人,那个倒霉的改革先驱魏静渊,凭良心说办的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儿,还不是叫咬死了?谁tmd的都靠不住,还是靠自己最实在!md!我定是掉进错误的模式了,最坑爹的是这个模式还不是我自己选的。
郑琰必须锻炼自己,当她爹的帮手,也让她爹适应有这么个小帮手。每个机会都不能错过,这是全家的大事。
照郑琰看来郑靖业皱眉,是孙子的教育问题,郑琇皱眉,估计的是着急自家融不进高尚的社交圈子、学不会高尚的生活方式。
可她爹是点也不鸟世家的。从她爹的经历来分析,这位先生是听到“族”字就想抽人的——童年阴影太过严重。如果听到“世族”那就是想砍人——郑靖业对逼顾益纯娶个母夜叉的世家不感冒到了极点。在他老人家眼里,这些货都不是好人!他是不会想去“学”的。
郑琇则不同,从他的日常行止来看,他是极力想做个被大数人认同、被上流社会接受的人。他希望自家可以跻身荣耀圈,成为其中的员。
所以,郑琰的废纸团就砸进了郑琇的怀里。郑琇的感受也很重要,全家人对她的感观都很重要。如果她不能从平常就表现出比同龄人高的能力来,有什么事大家都不会想到她的,她也就无从锻炼她目前唯的优势——心理年龄与穿越知识,时间久了,这点优势都会在日常生活中消磨怠尽。
穿越者胜在意识超前点,同样的,这些知识都是空降来的,点也不本土化,许办法都是需要变通之后再使用的,如果不从小磨合,到最后两者之间依然有缝隙,死到临头再生搬硬套,很难达到预期效果,这是非常可怕的。
所以她不怕进宫、不怕见人,反正她还小,做错什么年龄是最好的掩护。等到长大了,也就会拿捏分寸了。
————————————————————————————————————————
郑琇拎着皱巴巴的纸条愣,郑靖业瞥了他眼,郑琇恭敬地双手奉上。字是郑琰的字,郑靖业眼就认出来了,郑琰师从顾益纯,又是郑靖业亲自开蒙的。有句话顾益纯是说对了,郑琰是所有孩子里最像他的,什么都像,连写出来的字都从骨子里像。
笔迹略显稚嫩,郑靖业却能眼看出这里面透着的味儿来,股郑靖业的味儿。捏着纸条左看右看,平放到书案上,拿起镇纸来慢慢地压抹着,弄得比较平了之后压着纸条的眉头,郑靖业大笑三声。
郑琇忧道:“大郎这般模样,父亲怎么还在发笑?”
分节阅读13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