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57
(水浒同人)穿成潘金莲怎么破~ 作者:南方赤火
分卷阅读357
(水浒同人)穿成潘金莲怎么破~ 作者:南方赤火
分卷阅读357
里闲逛未归。”
潘小园头疼。原来包道乙也来京城掺和了。想来这师徒俩长期在北方出差,语言方面已经勉强过关,这次明教的暗桩任务,自然是当仁不让。
随即想起这道人又和公孙胜穿一条裤子。突然又记起,临从梁山出发前,公孙胜曾经给了自己一个锦囊,照吴用的说法,“若是有什么拱手无措、无法解决的难题,便可以拆开来略知一二,以图水落石出”。
眼下暂时还用不着,好奇。不知里面会是什么万能妙计。
方金芝已经将宋江的信快速浏览完毕,神色微微激动,小声快速地说了句什么。
照燕青的翻译,她说的是:“想不到梁山好汉都是如此深明大义之人,我等过去未曾及时结交,甚憾甚憾!”
潘小园也禁不住对宋江肃然起敬。他信里的意思,戴宗也曾经说过,不外乎点明当今朝廷穷兵黩武,意欲征讨开边,置百姓福祉于不顾。因此梁山邀请明教,等到时机成熟,不妨联合起事,以解大宋内忧外患之局,行替天行道之事。
换成通俗的话来讲,作为南北江湖扛把子,梁山和明教不能袖手旁观朝廷作死,必须摒弃前嫌,联合携手,拯救天下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这个联盟的意思,梁山和明教双方的领导层,也许都或多或少的有过。但如此坦率地开诚布公,今日是却是第一次。浅显一番话,不知是用如何文采飞扬的笔触写出来,让方金芝一读之下,深为动容。
燕青又翻译了她的一段话:“我明教起事之本意,也不过是因着皇帝在江南大征花石纲,弄得民怨四起,百姓民不聊生,因此我教主挺身而出,虽不敢说是替天行道,但起码是为民做主,以致一呼百应。非是为了个人名利、飞黄腾达。与梁山众好汉道虽不同,却是殊途同归。因此不管朝廷如何动作,倘若我们能一道轰轰烈烈做一番大事业,必将抑邪宏正,还百姓一个清平世界。”
潘小园衷心佩服。不愧是教主之女,政治素养太高,每句话都说得如此熨帖。她若是宋江,怕是一定要想方设法,当场和人家结拜了。
但她还是听出了几点弦外之音:第一,与梁山处处义气为先不同,明教自有一套行事规矩,以致和梁山偶有过节,但既然是“殊途同归”,想必梁山从此不会计较;第二,她这话里只提到“抑邪宏正”,“做一番事业”,并没有呼应宋江信里所说之“以解大宋内忧外患之局”。换言之,他们对于“大宋”这个政体,或许连认都不认。
但自己和燕青也并非梁山老大,对面的方金芝也不是教主,一番言论下来,也只能算是“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深入交换了意见”,并非“双方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的时机。
方金芝将信交予郑彪收好,让他退下,笑道:“宋寨主个美意,我会立刻派人回禀教主,再行定夺。两位寻来此处,许多辰光,不如等一歇吃杯茶?今年南方雨水勿多,勿有好茶,还请海涵——对了,以后若要联络贵寨,不晓得该向啥人打探?”
今日一行,本来只算是个投石问路,眼下的一番进展,已经算是十分顺利。方金芝也是见好就收,不再谈正事,转而询问其梁山的暗桩所在了。
既然明教暗桩已经暴露在梁山眼线之内,那么礼尚往来,梁山这边也不合适隐瞒。既已成了一根绳上蚂蚱,各是南北江湖老大,不太会做出“向官府告密”这种下三滥的事儿。
潘小园和燕青交换一下眼神,微笑道:“内城仙桥坊榆林巷的孙巧手点心铺,卖的红油抄手,十分有名。”
方金芝微微皱眉:“……红油抄手?”
听得燕青在旁边悄悄问:“好吃吗?没见卖过啊。”
潘小园分别给了他俩一个肯定的眼神。这个年代的中国还没有辣椒,“红油”更是无从提起。红油抄手乃是一种不存在的点心。以后谁要是进店就点红油抄手,那是肯定会立刻请进雅座的。
好在方金芝十分尊重点心铺的菜牌儿,认真记下了,笑道:“北方小吃个名目倒是怪哉。”
闲聊几句拉关系,无非是南北方江湖轶事。这时候燕青的口才渐渐引人注目,方金芝虽然少年老成,到底是喜欢新鲜事物的年轻姑娘,开始向他好奇地问话了。
“……八山十二寨?都是哪些?现在还有么?……混江龙李俊眼下在梁山伐?我小时候还看过伊一面……”
一个白衣侍女进门添茶,顺便轻声禀报:“阿拉个房客回来啦。”
潘小园和燕青对望一眼:他们还有“房客”?
方金芝件他俩疑惑,笑道:“两位可晓得我在此处是靠啥样营生个?”
潘小园一怔。不愧是圣女,如此落落大方。明教诸人在此落脚,便和梁山诸人一般,总需要个合法的身份。这花街柳巷的,她总不会是……
方金芝掩口笑道:“如今汴京个桃花枝姐妹们,流行用吴语唱词唱曲子。”
潘小园寻思片刻,恍然大悟。原来圣女在此设馆开班,教授吴侬软语呢。
京城里的风尘女子,但凡高雅有追求些的,免不得来向她讨教一二。
这个“外教”职业,一则完美解释了她的外地身份和口音,二则给她迅速建立一个遍布京城的关系网,但有风吹草动,满城的青楼就是传播消息的最快途径。
不得不说,比点心铺有效率多了。潘小园又服又不服,精神胜利地想,谁让自己没个当教主的爹呢。
那位房客,据方金芝说,原先乃是驻扎在白矾楼里的高级交际花,不幸前一阵子白矾楼小小失火,恰烧了她的一部分居室,于是只好先来“外教”这里借住几日。
更让人吃惊的是……
“这位姐妹虽然还勿是教众,但也是深明大义、志同道合个,晓得阿拉身份。大家侪是朋友,见见无妨个——清儿,把李姑娘请进来吃杯茶。”
潘小园微微感动。方金芝果然诚意非凡,身边的人一一介绍出来,连丫环也叫出名字,连“准教众”都叫过来相见了。
话音刚落,门外只听环佩叮当,一个女声柔声微笑:“这是说我呢?”
潘小园身为女子,听她说出第一个字,可耻的浑身一酥,犹如掉进了氤氲的温泉。等她说完短短五个字,微微停顿,潘小园居然无来由的,怅然若失。
门外接着说:“方姐姐又在笑话人了,奴一介闺阁女子,怎比得上你们各位豪杰深明大义——这是来客人了?听口音,是山东的?”
算是彻底明白了,所谓的“东京高级交际花”到底是个什么水准。方才自己经历的什么“潘家楼”艳女,全身上下的所有胭脂珠翠加起来,都不及她舌尖的一抹莺声。方金芝的吴侬软语已经够柔媚,和门外那个声音比起来,却
分卷阅读357
分卷阅读357
分卷阅读357
(水浒同人)穿成潘金莲怎么破~ 作者:南方赤火
分卷阅读357
里闲逛未归。”
潘小园头疼。原来包道乙也来京城掺和了。想来这师徒俩长期在北方出差,语言方面已经勉强过关,这次明教的暗桩任务,自然是当仁不让。
随即想起这道人又和公孙胜穿一条裤子。突然又记起,临从梁山出发前,公孙胜曾经给了自己一个锦囊,照吴用的说法,“若是有什么拱手无措、无法解决的难题,便可以拆开来略知一二,以图水落石出”。
眼下暂时还用不着,好奇。不知里面会是什么万能妙计。
方金芝已经将宋江的信快速浏览完毕,神色微微激动,小声快速地说了句什么。
照燕青的翻译,她说的是:“想不到梁山好汉都是如此深明大义之人,我等过去未曾及时结交,甚憾甚憾!”
潘小园也禁不住对宋江肃然起敬。他信里的意思,戴宗也曾经说过,不外乎点明当今朝廷穷兵黩武,意欲征讨开边,置百姓福祉于不顾。因此梁山邀请明教,等到时机成熟,不妨联合起事,以解大宋内忧外患之局,行替天行道之事。
换成通俗的话来讲,作为南北江湖扛把子,梁山和明教不能袖手旁观朝廷作死,必须摒弃前嫌,联合携手,拯救天下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这个联盟的意思,梁山和明教双方的领导层,也许都或多或少的有过。但如此坦率地开诚布公,今日是却是第一次。浅显一番话,不知是用如何文采飞扬的笔触写出来,让方金芝一读之下,深为动容。
燕青又翻译了她的一段话:“我明教起事之本意,也不过是因着皇帝在江南大征花石纲,弄得民怨四起,百姓民不聊生,因此我教主挺身而出,虽不敢说是替天行道,但起码是为民做主,以致一呼百应。非是为了个人名利、飞黄腾达。与梁山众好汉道虽不同,却是殊途同归。因此不管朝廷如何动作,倘若我们能一道轰轰烈烈做一番大事业,必将抑邪宏正,还百姓一个清平世界。”
潘小园衷心佩服。不愧是教主之女,政治素养太高,每句话都说得如此熨帖。她若是宋江,怕是一定要想方设法,当场和人家结拜了。
但她还是听出了几点弦外之音:第一,与梁山处处义气为先不同,明教自有一套行事规矩,以致和梁山偶有过节,但既然是“殊途同归”,想必梁山从此不会计较;第二,她这话里只提到“抑邪宏正”,“做一番事业”,并没有呼应宋江信里所说之“以解大宋内忧外患之局”。换言之,他们对于“大宋”这个政体,或许连认都不认。
但自己和燕青也并非梁山老大,对面的方金芝也不是教主,一番言论下来,也只能算是“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深入交换了意见”,并非“双方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的时机。
方金芝将信交予郑彪收好,让他退下,笑道:“宋寨主个美意,我会立刻派人回禀教主,再行定夺。两位寻来此处,许多辰光,不如等一歇吃杯茶?今年南方雨水勿多,勿有好茶,还请海涵——对了,以后若要联络贵寨,不晓得该向啥人打探?”
今日一行,本来只算是个投石问路,眼下的一番进展,已经算是十分顺利。方金芝也是见好就收,不再谈正事,转而询问其梁山的暗桩所在了。
既然明教暗桩已经暴露在梁山眼线之内,那么礼尚往来,梁山这边也不合适隐瞒。既已成了一根绳上蚂蚱,各是南北江湖老大,不太会做出“向官府告密”这种下三滥的事儿。
潘小园和燕青交换一下眼神,微笑道:“内城仙桥坊榆林巷的孙巧手点心铺,卖的红油抄手,十分有名。”
方金芝微微皱眉:“……红油抄手?”
听得燕青在旁边悄悄问:“好吃吗?没见卖过啊。”
潘小园分别给了他俩一个肯定的眼神。这个年代的中国还没有辣椒,“红油”更是无从提起。红油抄手乃是一种不存在的点心。以后谁要是进店就点红油抄手,那是肯定会立刻请进雅座的。
好在方金芝十分尊重点心铺的菜牌儿,认真记下了,笑道:“北方小吃个名目倒是怪哉。”
闲聊几句拉关系,无非是南北方江湖轶事。这时候燕青的口才渐渐引人注目,方金芝虽然少年老成,到底是喜欢新鲜事物的年轻姑娘,开始向他好奇地问话了。
“……八山十二寨?都是哪些?现在还有么?……混江龙李俊眼下在梁山伐?我小时候还看过伊一面……”
一个白衣侍女进门添茶,顺便轻声禀报:“阿拉个房客回来啦。”
潘小园和燕青对望一眼:他们还有“房客”?
方金芝件他俩疑惑,笑道:“两位可晓得我在此处是靠啥样营生个?”
潘小园一怔。不愧是圣女,如此落落大方。明教诸人在此落脚,便和梁山诸人一般,总需要个合法的身份。这花街柳巷的,她总不会是……
方金芝掩口笑道:“如今汴京个桃花枝姐妹们,流行用吴语唱词唱曲子。”
潘小园寻思片刻,恍然大悟。原来圣女在此设馆开班,教授吴侬软语呢。
京城里的风尘女子,但凡高雅有追求些的,免不得来向她讨教一二。
这个“外教”职业,一则完美解释了她的外地身份和口音,二则给她迅速建立一个遍布京城的关系网,但有风吹草动,满城的青楼就是传播消息的最快途径。
不得不说,比点心铺有效率多了。潘小园又服又不服,精神胜利地想,谁让自己没个当教主的爹呢。
那位房客,据方金芝说,原先乃是驻扎在白矾楼里的高级交际花,不幸前一阵子白矾楼小小失火,恰烧了她的一部分居室,于是只好先来“外教”这里借住几日。
更让人吃惊的是……
“这位姐妹虽然还勿是教众,但也是深明大义、志同道合个,晓得阿拉身份。大家侪是朋友,见见无妨个——清儿,把李姑娘请进来吃杯茶。”
潘小园微微感动。方金芝果然诚意非凡,身边的人一一介绍出来,连丫环也叫出名字,连“准教众”都叫过来相见了。
话音刚落,门外只听环佩叮当,一个女声柔声微笑:“这是说我呢?”
潘小园身为女子,听她说出第一个字,可耻的浑身一酥,犹如掉进了氤氲的温泉。等她说完短短五个字,微微停顿,潘小园居然无来由的,怅然若失。
门外接着说:“方姐姐又在笑话人了,奴一介闺阁女子,怎比得上你们各位豪杰深明大义——这是来客人了?听口音,是山东的?”
算是彻底明白了,所谓的“东京高级交际花”到底是个什么水准。方才自己经历的什么“潘家楼”艳女,全身上下的所有胭脂珠翠加起来,都不及她舌尖的一抹莺声。方金芝的吴侬软语已经够柔媚,和门外那个声音比起来,却
分卷阅读357
分卷阅读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