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唐 作者:午后方晴
第 669 章
王画看到的正是这个消息。
想了想,还是先发制人吧,于是又写了信给李红。提前说出来,省得让某些人用这个借口说他图谋不诡。
中原也开始渐渐平息。
王画信来得及时,李裹儿的手下终于停止了兑换行动。但就是这样,也兑换了一千两百多万缗飞钱,卷走了十钱交与朝廷。或者朝廷以每斗二十五文直接从他们手里将这些粮食拨出来。”
四千一百万石?大家吓了一跳,十八家的家主不在这里,否则李显都能跳下去,将他们活活掐死。这是想将国家往死里整啊。
立即吃下去,现在总算清楚了,国家粮食不足。当然吃下去,朝廷要管理,还要往外运调,等于亏损了三四文。可也不算过份,这笔粮食吃下去,国家少了动乱的一个隐患,再加上后面大量粮食调进来,粮价立即长久平稳下去。这才是国家根本。况且王画的二十文也补贴回来。主要就是有点亏损,后面还有许多铜矿在等着开采,这个损失与这些铜矿比较起来,还是损失么?
李显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不过头脑清楚起来,如果自己派官府调,成本更高。因此还是让王画派人调,不过不是调到洛阳,而是调到各州。
“第二件事,现在的市场主要是死了。没有交易,可朝廷自己就囤积了大量铜钱。”
李显原来还不大明白,现在也明白了,不看官仓里铜钱堆积如山,这不是好事。可不这样,难道朝廷自己去做生意,将铜钱放到民间去?因此听了李红的话,问道:“有何主意,快快道来。”
“现在棉布掉到每尺五文,想再掉,不如种粮食了。因此陛下可以采购一批棉布,边防士兵的衣服,官员的俸饷,以后都可以用棉布发放。等到棉布缓过劲来,这一进一出就为朝廷节约大笔开支。而且还使市场开始活跃起来,铜钱流向民间。反正朝廷即将得到大笔铜钱,不是吗?”
“也依你,”李显答道。如果真有大批铜矿,他也舍得。但没有这个铜矿,那又是两回事。
“第三件事,就是每确认一处铜矿,可向天下发放公告。让这个消息,使某些手中还囤积着大批铜钱的人,主动拿出铜钱出来交易。”
这也是一个办法。李显立即同意。
其实也听出来了,李红这三件事,都是为了辅助国家的。要么使经济回温,要么使粮价平稳。
但第四件事却是王画私人的,李红说道:“还有一件事,因为陛下没有过问,二郎没有说过。问题也不大,但有些逾制,所以想了想,还是托奴婢向陛下解释了一下。”
“什么事情?”
“陛下也知道的,二郎进粮的地方很远,虽说用了以货易货的方法,将粮价本钱压低。但还是没有办法将本钱压缩。于是在夷洲设立了一个造船的作坊。本来也想设在中原的,可这样一来,因为雇拥大量的工人,还有中原的树木都有主之人,船只成本提高。但二郎手中又没有这些钱。因此在一些岛国上抓了一批奴隶,在夷洲设立了一个造船的作坊。还请陛下宽恕。”
原来就是这件事,难怪王画手中有那么多大海船。虽然这件事是有点不好,周边许多国家都在抗议唐朝百姓野蛮,到他们国家抢掠,连百姓都抓。但除了大食、吐蕃、突厥,这些小国家谁将他们生死放在心上。
是有点逾制,可王画是为了国家,也不算过份。李显说道:“恕王卿无罪。不过这个夷洲在什么地方?”
提起大洋洲恐怕没有人清楚,但提起夷洲,还真有许多大臣知道。
张说答道:“启禀陛下,夷州在潮州与泉州东面的海域上。在三国时,东吴孙权曾派卫温与诸葛直率水军一万到达此处。但因为水土不服,官兵死伤十之八九,最后带数千夷洲百姓返回东吴。东吴太守沈莹根据带回来的夷人描述,在《临海水土志》里写过夷洲的情况。夷洲在监海郡东南二千里处,当地气候炎热,没有霜雪。四面皆山,人民各自不相往来。衣服风俗也因此各异,但人皆髡头,舅姑子父,男女卧息共一大床。交会之时,各不相避。”
忽然想起来李红还在这里,这个话题不能说。于是转了一下说:“居民喜欢将鱼内卤在陶罐中,部落中用木棍敲击中空的木头,招呼部民。打仗时将敌人头砍下来,挂在院中木杵上,几年都不摘下来,召显自己的战功。到了隋炀帝时,又派出陈稜率万余兵,前往夷州。但因为语言不通,陈稜与当地酋长谈判不顺利,刀枪相向,并带了数千当地居民返回隋朝。可应当有闽广之地的百姓与此处交往商贸。”
最后一句,张说说得不肯定,因为朝廷对这个就从来没有关心过。
李红不作声,她心中有数。张说的夷洲就是王画的小琉球,也有唐朝商人将它称为小琉球。有贸易往来,很少,大多在后来的高雄一带。让王画有意避开了。再往北走,因为这些原住民不开化,十分野蛮,也没有客商敢去。如果不是在海面上盯上了这块地方,以及捉捕奴隶业的兴起,造船厂再过十年都平安无事。
风俗这个沈太守说得相差无几。但有雪,中间有一个雪山常年不化。
但没有人关心,倒是李显想起了一件事问:“水土不服,一直很难解决。为什么钦州迁移了那么多百姓,都相安无事?”
“陛下,所谓水土不服,主要就是不同地区的气候,还有水质与饮食的改变,让人们身体不适应,因此出现麻诊与各种疾病。也不是很难办,多喝茶叶蜜水,就能减轻麻诊发作现象。然后多吃豆腐,使迁徙的人们立即适应当地水质。另外就是腹泻,要多备一些止泻的药物。还有多吃橙子、桔子、柚子。如果药物不足,可以用盐与苹果熬粥,每天两顿。还有人精神紧张,要劝导鼓励人们安心,使心情放松。其实水土不服,只是短时间,大多数人过了十几天后,适应了当地的气候与水土,就没有关系了。”
这是精神上调节,再补充维生素与微量元素。说起来不是很难,可维生素的作用,现在人们还没有远远意识到。
原因王画知道,但李红不知道,只知道这样做,水土不服的人比例就会占着很少。而且过了一段时间后,全部康复,只有极个别人无药可治,但这个比例可以忽视不计。
但唐休璟立即用笔记了下来。王画说朝廷对岭南管理疏散,固然因为这里太贫困,百姓又很少,无法分心。可主要原因就是水土不服,原来王画要说出来,大家还会忽信忽疑。可现在是几十万百姓的证明。一旦克服这一要素,对唐朝军事上的作用无法想像。
老唐一边记着一边在心里想,谁说杂学没有用的。现在谁说,我第一个打他的脑袋。
当然,这也是符合王画想法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否则公开挑衅那些老夫子威严,等着好看吧。
既然事情问完了,还得了一个水土不服的秘方,至于王画经营夷洲也好,小琉球也罢,连交州南边的林邑国,还是盛产水稻的地方,都没有人产生兴趣,那个会去管?李显说道:“李红,这回可以将那个锦囊拿出来了吧。”
都急死了。
李红拿了出来。于其说是锦囊,不如说是锦盒,一个红色的绣花小包,里面装着几十张图纸。
其实中国铜资源很少,而且大矿少,中小型矿多,最主要是其中大多数是伴生矿。现在开采无疑是一种严重浪费,就象后来的铜陵一样,铜冶炼过了,铜矿石不要了,倭国商人跑过来说,这些废矿石给我吧。结果人家还没有出中国的海域,黄金就出来了。
不过为了救急,王画不得不献出了一部分铜矿的所在。也不是很清楚,好在因为手下人在菲律宾找铜,积累了一些经验。派到各个可疑的地点,有的找到了,有的没有找到。王画将各个藏铜的地方让手下画了祥细的地图。大多数是后来中国有名的大型铜矿,包括黑龙江的多宝山铜矿、山西中条山铜矿、江西城门山铜矿、湖北铜录山铜矿、广东的大宝山铜矿、云南的特大型铜矿东川铜矿、大红山铜矿、易门铜矿、西藏的特大型玉龙铜矿、多霞松多铜矿、马拉松多铜矿。
李显看了后,想将它立即收起来。
第 669 章
恋耽美
第 669 章
王画看到的正是这个消息。
想了想,还是先发制人吧,于是又写了信给李红。提前说出来,省得让某些人用这个借口说他图谋不诡。
中原也开始渐渐平息。
王画信来得及时,李裹儿的手下终于停止了兑换行动。但就是这样,也兑换了一千两百多万缗飞钱,卷走了十钱交与朝廷。或者朝廷以每斗二十五文直接从他们手里将这些粮食拨出来。”
四千一百万石?大家吓了一跳,十八家的家主不在这里,否则李显都能跳下去,将他们活活掐死。这是想将国家往死里整啊。
立即吃下去,现在总算清楚了,国家粮食不足。当然吃下去,朝廷要管理,还要往外运调,等于亏损了三四文。可也不算过份,这笔粮食吃下去,国家少了动乱的一个隐患,再加上后面大量粮食调进来,粮价立即长久平稳下去。这才是国家根本。况且王画的二十文也补贴回来。主要就是有点亏损,后面还有许多铜矿在等着开采,这个损失与这些铜矿比较起来,还是损失么?
李显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不过头脑清楚起来,如果自己派官府调,成本更高。因此还是让王画派人调,不过不是调到洛阳,而是调到各州。
“第二件事,现在的市场主要是死了。没有交易,可朝廷自己就囤积了大量铜钱。”
李显原来还不大明白,现在也明白了,不看官仓里铜钱堆积如山,这不是好事。可不这样,难道朝廷自己去做生意,将铜钱放到民间去?因此听了李红的话,问道:“有何主意,快快道来。”
“现在棉布掉到每尺五文,想再掉,不如种粮食了。因此陛下可以采购一批棉布,边防士兵的衣服,官员的俸饷,以后都可以用棉布发放。等到棉布缓过劲来,这一进一出就为朝廷节约大笔开支。而且还使市场开始活跃起来,铜钱流向民间。反正朝廷即将得到大笔铜钱,不是吗?”
“也依你,”李显答道。如果真有大批铜矿,他也舍得。但没有这个铜矿,那又是两回事。
“第三件事,就是每确认一处铜矿,可向天下发放公告。让这个消息,使某些手中还囤积着大批铜钱的人,主动拿出铜钱出来交易。”
这也是一个办法。李显立即同意。
其实也听出来了,李红这三件事,都是为了辅助国家的。要么使经济回温,要么使粮价平稳。
但第四件事却是王画私人的,李红说道:“还有一件事,因为陛下没有过问,二郎没有说过。问题也不大,但有些逾制,所以想了想,还是托奴婢向陛下解释了一下。”
“什么事情?”
“陛下也知道的,二郎进粮的地方很远,虽说用了以货易货的方法,将粮价本钱压低。但还是没有办法将本钱压缩。于是在夷洲设立了一个造船的作坊。本来也想设在中原的,可这样一来,因为雇拥大量的工人,还有中原的树木都有主之人,船只成本提高。但二郎手中又没有这些钱。因此在一些岛国上抓了一批奴隶,在夷洲设立了一个造船的作坊。还请陛下宽恕。”
原来就是这件事,难怪王画手中有那么多大海船。虽然这件事是有点不好,周边许多国家都在抗议唐朝百姓野蛮,到他们国家抢掠,连百姓都抓。但除了大食、吐蕃、突厥,这些小国家谁将他们生死放在心上。
是有点逾制,可王画是为了国家,也不算过份。李显说道:“恕王卿无罪。不过这个夷洲在什么地方?”
提起大洋洲恐怕没有人清楚,但提起夷洲,还真有许多大臣知道。
张说答道:“启禀陛下,夷州在潮州与泉州东面的海域上。在三国时,东吴孙权曾派卫温与诸葛直率水军一万到达此处。但因为水土不服,官兵死伤十之八九,最后带数千夷洲百姓返回东吴。东吴太守沈莹根据带回来的夷人描述,在《临海水土志》里写过夷洲的情况。夷洲在监海郡东南二千里处,当地气候炎热,没有霜雪。四面皆山,人民各自不相往来。衣服风俗也因此各异,但人皆髡头,舅姑子父,男女卧息共一大床。交会之时,各不相避。”
忽然想起来李红还在这里,这个话题不能说。于是转了一下说:“居民喜欢将鱼内卤在陶罐中,部落中用木棍敲击中空的木头,招呼部民。打仗时将敌人头砍下来,挂在院中木杵上,几年都不摘下来,召显自己的战功。到了隋炀帝时,又派出陈稜率万余兵,前往夷州。但因为语言不通,陈稜与当地酋长谈判不顺利,刀枪相向,并带了数千当地居民返回隋朝。可应当有闽广之地的百姓与此处交往商贸。”
最后一句,张说说得不肯定,因为朝廷对这个就从来没有关心过。
李红不作声,她心中有数。张说的夷洲就是王画的小琉球,也有唐朝商人将它称为小琉球。有贸易往来,很少,大多在后来的高雄一带。让王画有意避开了。再往北走,因为这些原住民不开化,十分野蛮,也没有客商敢去。如果不是在海面上盯上了这块地方,以及捉捕奴隶业的兴起,造船厂再过十年都平安无事。
风俗这个沈太守说得相差无几。但有雪,中间有一个雪山常年不化。
但没有人关心,倒是李显想起了一件事问:“水土不服,一直很难解决。为什么钦州迁移了那么多百姓,都相安无事?”
“陛下,所谓水土不服,主要就是不同地区的气候,还有水质与饮食的改变,让人们身体不适应,因此出现麻诊与各种疾病。也不是很难办,多喝茶叶蜜水,就能减轻麻诊发作现象。然后多吃豆腐,使迁徙的人们立即适应当地水质。另外就是腹泻,要多备一些止泻的药物。还有多吃橙子、桔子、柚子。如果药物不足,可以用盐与苹果熬粥,每天两顿。还有人精神紧张,要劝导鼓励人们安心,使心情放松。其实水土不服,只是短时间,大多数人过了十几天后,适应了当地的气候与水土,就没有关系了。”
这是精神上调节,再补充维生素与微量元素。说起来不是很难,可维生素的作用,现在人们还没有远远意识到。
原因王画知道,但李红不知道,只知道这样做,水土不服的人比例就会占着很少。而且过了一段时间后,全部康复,只有极个别人无药可治,但这个比例可以忽视不计。
但唐休璟立即用笔记了下来。王画说朝廷对岭南管理疏散,固然因为这里太贫困,百姓又很少,无法分心。可主要原因就是水土不服,原来王画要说出来,大家还会忽信忽疑。可现在是几十万百姓的证明。一旦克服这一要素,对唐朝军事上的作用无法想像。
老唐一边记着一边在心里想,谁说杂学没有用的。现在谁说,我第一个打他的脑袋。
当然,这也是符合王画想法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否则公开挑衅那些老夫子威严,等着好看吧。
既然事情问完了,还得了一个水土不服的秘方,至于王画经营夷洲也好,小琉球也罢,连交州南边的林邑国,还是盛产水稻的地方,都没有人产生兴趣,那个会去管?李显说道:“李红,这回可以将那个锦囊拿出来了吧。”
都急死了。
李红拿了出来。于其说是锦囊,不如说是锦盒,一个红色的绣花小包,里面装着几十张图纸。
其实中国铜资源很少,而且大矿少,中小型矿多,最主要是其中大多数是伴生矿。现在开采无疑是一种严重浪费,就象后来的铜陵一样,铜冶炼过了,铜矿石不要了,倭国商人跑过来说,这些废矿石给我吧。结果人家还没有出中国的海域,黄金就出来了。
不过为了救急,王画不得不献出了一部分铜矿的所在。也不是很清楚,好在因为手下人在菲律宾找铜,积累了一些经验。派到各个可疑的地点,有的找到了,有的没有找到。王画将各个藏铜的地方让手下画了祥细的地图。大多数是后来中国有名的大型铜矿,包括黑龙江的多宝山铜矿、山西中条山铜矿、江西城门山铜矿、湖北铜录山铜矿、广东的大宝山铜矿、云南的特大型铜矿东川铜矿、大红山铜矿、易门铜矿、西藏的特大型玉龙铜矿、多霞松多铜矿、马拉松多铜矿。
李显看了后,想将它立即收起来。
第 669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