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唐 作者:午后方晴
第 155 章
听到这个名字,王画也懒得与他唧唧歪歪了。
当然,郑四郎说得也有道理。虽然王画抄来的《燕歌行》等诗篇,未必就比这首诗逊色。但这是在初唐,这时候的诗风还讲究绮丽的气氛,特别是上官仪与上官小婉的上官体,被所有民众认可。
严格来说这首诗,是属于乐府体裁里的一种——宫体诗。它始于简文帝萧纲做太子时,常与文人墨客在东宫相互唱和。其内容多是宫廷生活及男女私情,形式上则追求词藻靡丽,因其流行于东宫,时称“宫体”。但风格后来逐渐流于浮靡轻艳,成为艳情诗的代言人。这类诗歌的共同艺术特点是:注重词藻、对偶、声律。
但张若虚这首诗是一个例外,虽然也是宫体诗,但这首诗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清末王闿运评价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足见其非同凡响的崇高地位和悠悠不尽之深远影响。闻一多又将它赞为“诗中的诗,顶峰的顶峰”,意思是诗中第一。
放在盛唐诗风开始改变的时候,未必会有人全部认可这首诗真的超过了《燕歌行》、《梦游天姥山》等诗。但以现在唐人的观念,确实张若虚这首诗还是凌驾于王画以前抄袭的那些诗之上。
这时候王画也顾不是那一首诗好了。
他拉着张若虚的手说道:“张先生,何至如此?”
好歹你是我心中仰慕的对象之一吧,现在也是个兵曹,怎么与于杜两家一样,成了郑家的走狗?
第162章 青岗岭之战(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苦笑了一下,心想,我可不象你,还没有进入官场,先是狄相公向皇上推荐,后是吉相公拜访,好象还与几位皇太孙公主关系不薄。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兵曹,郑家邀请,敢不从命?
但没有解释。
王画看着他的神情,一想会意。他对李红说道:“回去,把瑶琴拿来。”
王画在制器上的本领不用说的,但他在诗画书琴上同样也有着很大的名气。只是他向世人弹奏的曲子,除了在翰林斋弹了一曲《阳关》,以及只有几位世子公主听到的改编版的《广陵散》外,并没有在其他场合弹奏。不过凭借一曲《阳关》,与张若虚一样,也隐然挤入唐朝古琴名家行列。
本来郑四郎还想说:“你就别磨蹭了,还是快点比试吧。”
但听到王画拿琴,已经响起泼天般的叫好,估计现在他说不让王画弹琴,嗯,有点危险。
而且他也不解。这一次请来张若虚,完全是瞎猫子碰到死老鼠了。其实张若虚在初唐时,不算是著名诗人,甚至《旧唐书》人物列传中将前面的曹元廓都列入进去,也没有将张若虚收入,只是在贺知章的列传中谈谈提到了张若虚。虽然他与贺知章、张旭、包融一起被誉为吴中四士,但在唐朝名气也远不如张旭与贺知章两人。
为什么出现这情况,还是这首诗。看一下,“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此诗一开始便立意高远,气势雄浑。然后从春江到海潮,从江树到花林,从月升到月落,从现实到梦境,张若虚给世人描绘出一副似幻似真的图景,苍茫深阔,静谧优美。“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四句,历来被认为包含了对人生和宇宙的哲理性思考。
正因为如此,在唐朝时被世人与宫体诗格格不入,也没有多少人喜欢。
不用奇怪,这好象几十年前流行军装,然后是喇叭裤,再到现在成熟的服装,有一个接受过程。与他相似的还有一个著名的例子,梵高。
之所以请他前来,也是因为王画写了许多“壮诗”,这才进入郑家的法眼。
好多人也没有听过张若虚这个名字,还在交头急耳的议论。要知道王画见到皇家的世子公主,都没有流露出这样的表情。至于张若虚本人也十分地纳闷。
不过他能感到这个少年的善意,由他去吧。
一会儿,李红一路小跑的将琴讨回来。
王画看了,心想,晕,现在不看到郑四郎有些着急了吗?现在要慢慢的,拖到武则天到来,这些郑家请来的人,才不敢睁着眼睛说瞎话。不然自己制作的瓷器自己清楚,虽然胜面很大,可这些人抹着良心,还会发生意外。到时候你哥哥救不回来,我还搭上一半瓷窑。
李红没有会意,自己慢慢拖吧。
对张若虚一拱手,说道:“小子听闻先生写下这首《春江花月夜》后,十分地仰慕。先生,今天可否听小子拂琴一曲?”
张若虚还了一礼,说道:“多谢二郎厚爱,有劳了。”
毕竟写现这首诗的人,人品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李红连忙将毛巾递来,但王画没有接,而是转过身去,说道:“各位乡亲,自从小子听到这位张兵曹写的《春江花月夜》后,就向往已久。因此今天小子特地为张先生拂琴一曲,各位可以配合一下,安静下来吗?”
现在这样闹腾腾的,也不适合弹琴,更况且他即将弹奏下面的这首曲子。
听到王画的话,四下里立即静下来。
王画才就着清澈的治河水洗脸洗手,这边李红早就焚好香了。
王画拉着张若虚的手,说道:“张先生,过来,请坐。”
将张若虚拉到他的身前,张若虚更是受宠若惊,这个传奇少年动作的意思,就是接下来这首曲子弹给他一人听的了。
王画弹奏的正是中国十大名曲之一——《春江花月夜》,但是很奇怪,张若虚这首诗直到明朝以后才渐渐被世人肯定。因此最早的曲子名字叫《夕阳箫鼓》,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当明清肯定张若虚这首诗时,这首曲子也失传了。后来到晚清又被一些音乐大师找出来一些残曲,名字却叫《浔阳琵琶》,直到民国,音乐家柳尧章、郑觐文将此曲改为丝竹合奏,同时根据《琵琶行》中的“春江花朝秋月夜”更名为《春江花月夜》,最后广为人知,成为中国的十大古曲之一,并且还是奥运会的开幕式选用的音乐。
这首曲子一共分为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台、水云深际、渔歌唱晚、回阑拍岸、桡鸣远籁、欸乃归舟、尾声。也正符合王画拖延时间的效果。
但王画坐下来后,多年养成的习惯,立即进入一种无喜无忧的状态。
在千万人的注视下,王画微微闭上了眼睛,双手搭在琴弦上,做了几次调试。开始弹奏了。
一阵悠扬谈雅的琴声响起,仿佛让人看到了夕阳辉映江面,波光粼粼,晚风和煦的景色。如果说《广陵散》激烈,《阳关》虽然雅正,可还带着一些淡淡的忧伤,那么这曲《春江花月夜》雅正中秀丽到了极致。
虽然正是一年中最热的辰光,可听到这首曲子,还是让人感到春天的那种酥薰薰的暖意,更象一首诗,更象一幅画,更象一叶小舟流动在江南那些秀丽的小河上,让人感到说不出的清丽淡雅,或者是一幅无边无际的山水长卷在眼前没有穷头地流动。
音乐永远是无疆界的。听着这美妙的乐声,所有人都陷入一种如梦如幻地境界中。
虽然看着太阳越升越高,郑四郎等少数几个人急得走来走去,可也不得不承认王画这首曲子弹得很好,也与他流传在外面的名声相符合。
时间在美妙的乐曲声中流失得很快,随着王画手指的拂动,这首曲子进入了第二段,那种静谧的气氛更加浓烈。就象是江是的晚风习习,岸边的花草婆娑起舞,水中倒影着傍晚的彩霞,恍惚在梦境一般。
然而郑四郎却更加焦急起来。不过也来不及了。
远处的黄沙道上扬起了一片尘烟!
然后一大队人马,以及许多旗幡伞盖出现在众人的眼前。其实除了后面的人群外,前面的人群,依然在看着王画弹奏,恍然不觉。
看到了王画,李裹儿十分地高兴,她从凤辇上跑下来,走到武则天面前,说道:“陛下,不是说比拼瓷器吗?怎么王家那个二郎,好象在弹琴。”
其实如果不是武则天上次将她打怕了,她都有可能跑过去,早点听王画弹奏什么曲子,居然让这么多人都如痴如醉。
武则天也难得出来散心,并且她还没有听过王画弹琴,嘴角带着笑意,对侍卫说道:“将速度放快一点,还有不要发出声响,以免打扰这个小家伙的弹奏。”
第 155 章
恋耽美
第 155 章
听到这个名字,王画也懒得与他唧唧歪歪了。
当然,郑四郎说得也有道理。虽然王画抄来的《燕歌行》等诗篇,未必就比这首诗逊色。但这是在初唐,这时候的诗风还讲究绮丽的气氛,特别是上官仪与上官小婉的上官体,被所有民众认可。
严格来说这首诗,是属于乐府体裁里的一种——宫体诗。它始于简文帝萧纲做太子时,常与文人墨客在东宫相互唱和。其内容多是宫廷生活及男女私情,形式上则追求词藻靡丽,因其流行于东宫,时称“宫体”。但风格后来逐渐流于浮靡轻艳,成为艳情诗的代言人。这类诗歌的共同艺术特点是:注重词藻、对偶、声律。
但张若虚这首诗是一个例外,虽然也是宫体诗,但这首诗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清末王闿运评价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足见其非同凡响的崇高地位和悠悠不尽之深远影响。闻一多又将它赞为“诗中的诗,顶峰的顶峰”,意思是诗中第一。
放在盛唐诗风开始改变的时候,未必会有人全部认可这首诗真的超过了《燕歌行》、《梦游天姥山》等诗。但以现在唐人的观念,确实张若虚这首诗还是凌驾于王画以前抄袭的那些诗之上。
这时候王画也顾不是那一首诗好了。
他拉着张若虚的手说道:“张先生,何至如此?”
好歹你是我心中仰慕的对象之一吧,现在也是个兵曹,怎么与于杜两家一样,成了郑家的走狗?
第162章 青岗岭之战(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苦笑了一下,心想,我可不象你,还没有进入官场,先是狄相公向皇上推荐,后是吉相公拜访,好象还与几位皇太孙公主关系不薄。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兵曹,郑家邀请,敢不从命?
但没有解释。
王画看着他的神情,一想会意。他对李红说道:“回去,把瑶琴拿来。”
王画在制器上的本领不用说的,但他在诗画书琴上同样也有着很大的名气。只是他向世人弹奏的曲子,除了在翰林斋弹了一曲《阳关》,以及只有几位世子公主听到的改编版的《广陵散》外,并没有在其他场合弹奏。不过凭借一曲《阳关》,与张若虚一样,也隐然挤入唐朝古琴名家行列。
本来郑四郎还想说:“你就别磨蹭了,还是快点比试吧。”
但听到王画拿琴,已经响起泼天般的叫好,估计现在他说不让王画弹琴,嗯,有点危险。
而且他也不解。这一次请来张若虚,完全是瞎猫子碰到死老鼠了。其实张若虚在初唐时,不算是著名诗人,甚至《旧唐书》人物列传中将前面的曹元廓都列入进去,也没有将张若虚收入,只是在贺知章的列传中谈谈提到了张若虚。虽然他与贺知章、张旭、包融一起被誉为吴中四士,但在唐朝名气也远不如张旭与贺知章两人。
为什么出现这情况,还是这首诗。看一下,“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此诗一开始便立意高远,气势雄浑。然后从春江到海潮,从江树到花林,从月升到月落,从现实到梦境,张若虚给世人描绘出一副似幻似真的图景,苍茫深阔,静谧优美。“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四句,历来被认为包含了对人生和宇宙的哲理性思考。
正因为如此,在唐朝时被世人与宫体诗格格不入,也没有多少人喜欢。
不用奇怪,这好象几十年前流行军装,然后是喇叭裤,再到现在成熟的服装,有一个接受过程。与他相似的还有一个著名的例子,梵高。
之所以请他前来,也是因为王画写了许多“壮诗”,这才进入郑家的法眼。
好多人也没有听过张若虚这个名字,还在交头急耳的议论。要知道王画见到皇家的世子公主,都没有流露出这样的表情。至于张若虚本人也十分地纳闷。
不过他能感到这个少年的善意,由他去吧。
一会儿,李红一路小跑的将琴讨回来。
王画看了,心想,晕,现在不看到郑四郎有些着急了吗?现在要慢慢的,拖到武则天到来,这些郑家请来的人,才不敢睁着眼睛说瞎话。不然自己制作的瓷器自己清楚,虽然胜面很大,可这些人抹着良心,还会发生意外。到时候你哥哥救不回来,我还搭上一半瓷窑。
李红没有会意,自己慢慢拖吧。
对张若虚一拱手,说道:“小子听闻先生写下这首《春江花月夜》后,十分地仰慕。先生,今天可否听小子拂琴一曲?”
张若虚还了一礼,说道:“多谢二郎厚爱,有劳了。”
毕竟写现这首诗的人,人品也不会差到哪里去的。
李红连忙将毛巾递来,但王画没有接,而是转过身去,说道:“各位乡亲,自从小子听到这位张兵曹写的《春江花月夜》后,就向往已久。因此今天小子特地为张先生拂琴一曲,各位可以配合一下,安静下来吗?”
现在这样闹腾腾的,也不适合弹琴,更况且他即将弹奏下面的这首曲子。
听到王画的话,四下里立即静下来。
王画才就着清澈的治河水洗脸洗手,这边李红早就焚好香了。
王画拉着张若虚的手,说道:“张先生,过来,请坐。”
将张若虚拉到他的身前,张若虚更是受宠若惊,这个传奇少年动作的意思,就是接下来这首曲子弹给他一人听的了。
王画弹奏的正是中国十大名曲之一——《春江花月夜》,但是很奇怪,张若虚这首诗直到明朝以后才渐渐被世人肯定。因此最早的曲子名字叫《夕阳箫鼓》,是一首琵琶独奏曲。当明清肯定张若虚这首诗时,这首曲子也失传了。后来到晚清又被一些音乐大师找出来一些残曲,名字却叫《浔阳琵琶》,直到民国,音乐家柳尧章、郑觐文将此曲改为丝竹合奏,同时根据《琵琶行》中的“春江花朝秋月夜”更名为《春江花月夜》,最后广为人知,成为中国的十大古曲之一,并且还是奥运会的开幕式选用的音乐。
这首曲子一共分为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台、水云深际、渔歌唱晚、回阑拍岸、桡鸣远籁、欸乃归舟、尾声。也正符合王画拖延时间的效果。
但王画坐下来后,多年养成的习惯,立即进入一种无喜无忧的状态。
在千万人的注视下,王画微微闭上了眼睛,双手搭在琴弦上,做了几次调试。开始弹奏了。
一阵悠扬谈雅的琴声响起,仿佛让人看到了夕阳辉映江面,波光粼粼,晚风和煦的景色。如果说《广陵散》激烈,《阳关》虽然雅正,可还带着一些淡淡的忧伤,那么这曲《春江花月夜》雅正中秀丽到了极致。
虽然正是一年中最热的辰光,可听到这首曲子,还是让人感到春天的那种酥薰薰的暖意,更象一首诗,更象一幅画,更象一叶小舟流动在江南那些秀丽的小河上,让人感到说不出的清丽淡雅,或者是一幅无边无际的山水长卷在眼前没有穷头地流动。
音乐永远是无疆界的。听着这美妙的乐声,所有人都陷入一种如梦如幻地境界中。
虽然看着太阳越升越高,郑四郎等少数几个人急得走来走去,可也不得不承认王画这首曲子弹得很好,也与他流传在外面的名声相符合。
时间在美妙的乐曲声中流失得很快,随着王画手指的拂动,这首曲子进入了第二段,那种静谧的气氛更加浓烈。就象是江是的晚风习习,岸边的花草婆娑起舞,水中倒影着傍晚的彩霞,恍惚在梦境一般。
然而郑四郎却更加焦急起来。不过也来不及了。
远处的黄沙道上扬起了一片尘烟!
然后一大队人马,以及许多旗幡伞盖出现在众人的眼前。其实除了后面的人群外,前面的人群,依然在看着王画弹奏,恍然不觉。
看到了王画,李裹儿十分地高兴,她从凤辇上跑下来,走到武则天面前,说道:“陛下,不是说比拼瓷器吗?怎么王家那个二郎,好象在弹琴。”
其实如果不是武则天上次将她打怕了,她都有可能跑过去,早点听王画弹奏什么曲子,居然让这么多人都如痴如醉。
武则天也难得出来散心,并且她还没有听过王画弹琴,嘴角带着笑意,对侍卫说道:“将速度放快一点,还有不要发出声响,以免打扰这个小家伙的弹奏。”
第 155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