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开!”
路上的人实在太多,多到张同舟根本无法继续前行。他只能怒喝一声翻身下马,一路小跑着向着被人重重包围的“复仇者联盟”所在地赶去。
“哈哈,不知特使大人大清早地要去哪里?何必如此兴师动众呢?”
张同舟不知道唐安的用意之前,拱拱手打了个哈哈。处在愤怒状态的人最需要的就是柔和的安抚,而且自己好声好气地当和事佬,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这位唐大人应该会卖自己一个面子吧?
哪知他自以为天衣无缝的表演,唐安却根本不买账。冷冷瞥他一眼,道:“滚!”
唐安的嚣张态度不仅让张同舟愣了愣,甚至周遭围观的百姓都开始窃窃私语。
一个大唐来的外乡人,居然敢在大齐撒野,他吃了熊心豹子胆么?
张同舟脸上闪过一抹怒色,却终究不敢发作,反而陪笑道:“唐侯爷,这其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您看咱们是不是先放下武器,万事好商量嘛!”
唐安脸上的寒意有增无减,断然一挥手,道:“没什么好谈的!夏国胡人来势汹汹,是要攻下我大唐河山。大唐独木难支,因仰慕大齐仁义的名声,故而不远万里前来求援。哪知齐国欺名盗世,嘴上挂着仁义道德,实际上却见死不救阴险卑鄙!此次东行简直就是浪费我的时间和生命!滚开,别耽误我们回去救我们的同胞!”
“呵呵,这个……唐大人息怒,唐大人息怒。”
听了唐安一席话,张同舟总算明白他的怨气从何而来。
由于家族的地位,朝堂之上发生的一切张同舟有所耳闻,对于李玉模棱两可的态度,他也知之甚深。
大唐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好不容易拉下面子来求救,这边却连个准话儿都没有,恐怕换做谁也会心生不岔。
只是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位唐大人脾气居然这么火爆,选择了一种无比极端的方式来宣泄心中的不满,闹得街知巷闻满城风雨。
看看周遭百姓惊诧的面孔,张同舟知道,这事已经不是他所能控制的了。
“唐使这是说的哪里话,我大齐一向以仁为本,断然不会做出这等事来。”
轻轻擦了擦额头的汗渍,张同舟一边安慰着随时都有可能暴走的唐安,另一边悄然对属下嘱咐道:“快,去通知陛下,就说西城门出大事了,大唐使节团要强行硬闯城门回到大唐!”
……
根本无需汇报,李玉的御驾已经在往西城门赶了。
尽管空气中仍带着些许寒意,李玉却一个劲擦拭额头的汗水,看起来紧张极了。
这几天时间,他一直徘徊在出兵与否之间。
不可否认,唐安给出的条件很有诱惑力。出兵,便能成就仁义之名,不费吹灰之力而得辽阔山河。
几乎已经打定主意,他却又想到另一个问题:就算出兵,大唐就能打得赢么?若是败了,损失掉十万雄狮,那可是连他都承受不起的代价。他会被整个齐国唾骂,成为遗臭万年的昏君!
虽然他现在已经是了,可最起码,他还没有这种觉悟。
心乱如麻的李玉一筹莫展,而为了利益分成两派的臣子七嘴八舌地痛陈利弊,更是让他举棋不定。
他总以为再过几天就会想到两全之策,却没想过自己只想占便宜不想吹亏,无论多久也不会有一个理想的答案。
更何况,唐安也不会给他充足的时间。
一想到那个二愣子特使,李玉便气不打一处来——他怎么能如此冲动?怎么能如此粗暴?他难道不知道,大唐一行人这么一走,会让全天下怎么看待齐国朝廷怎么看待他这个皇帝么?
他们会认为齐国无德见死不救,那块小心翼翼维护的“仁义”招牌,将会成为全天下的笑柄!
更可怕的是,外国使臣愤然远离,甚至还要挥刀硬闯,对于以仁治国的大齐来说,简直就是莫大的耻辱!
他不会想唐安为何会选择这条路,只会觉得他让自己难堪,让大齐蒙羞!
悲哀的是,哪怕他现在满心愤怒,却在众目睽睽之下不敢动唐安分毫,反而要用怀柔的手段去安抚他,在民间维系住“仁义”的名声。
戴着面具的虚伪之人,才是让原本的强国衰弱至今的本源。
正想着该如何消解唐安的怒气,马车已然来到西城门。
见陛下亲临,百姓们大惊失措。身着甲胄的宫廷侍卫挥舞着冷冰冰的武器开到,在无比拥挤的街上硬生生地开辟出了一条路。
张同舟看到了皇帝的御撵,简直如同见到了救星,暗暗松了一口气。
方才他一直在和唐安磨嘴皮子,企图拖延时间。听到唐安列举了一条条大道理,瞧瞧人家视死如归的决心,再看看周遭百姓们态度的转变,连他自己都觉得臊得慌。如今陛下亲临,总算卸了他肩头的担子。无比恭敬地行了一礼过后,他便老老实实站到了一边,化身成了空气。
李玉下了御撵,故意摆出一副莫名其妙的模样,吃惊道:“寡人惊悉城门出了大事,不想竟然会是特使你引发的骚乱。这些天来寡人一直将特使奉为上宾,特使却这般让寡人难堪,所为何由?”
唐安根本没有下马的意思,也没了和他虚与委蛇的兴致,冷冷一笑,道:“唐某因何做出这种决定,陛下心里应该比谁都清楚。”
李玉眨眨眼,故作茫然道:“特使这话怎么说?”
“到现在了,陛下还有心情和我打哑谜么?”唐安嘴角牵起一丝不屑,对着周遭百姓朗声道:“各位齐国的乡亲,我乃大唐特使唐安。我们一行人千里迢迢来到大齐,乃是久仰大齐‘仁义’的名声,以为同为华夏子孙,齐国可救我大唐陷入危难之际,解救万民于水火——可是结果呢?”
不要低估百姓们的八卦能力。唐安他们因何前来,老百姓们早已知悉得一清二楚。原本见凤之瑶和柳倾歌比舞时,齐王对唐安如此重视,众人还道从事已是板上钉钉。可听唐安的意思……貌似出了什么岔子。
想到有机会探听到朝廷秘闻,百姓们的八卦之火又开始熊熊燃烧起来。
他们毫不怀疑唐安这番话的真实性,因为人家本来就占据劣势,又是抱着求人的目的前来,若非朝廷给出的答复不能令人满意,他们何须表现的如此极端?
唐安见众人瞪着一双双好奇的大眼睛看向自己,心中暗喜,表面却无比愤慨地道:“唐某已经把道理说得很清楚了:西域的胡人大举来袭,我大唐内忧外困独木难支,绝非夏国敌手。而夏国狼子野心,若是吞并了我大唐,下一步齐国必定也难以幸免!他们就像草原上的狼,凶狠,贪婪,永不满足!陛下一定要等到胡人大军兵临城下才会幡然醒悟么?他们会借助大唐的土地和财富休养生息,学习中原文化壮大自己,待到来日再战齐国之时,你们拿什么对抗如此强大的敌人!”
唐安这番话说的大义凛然,冷酷的眼眸扫视一周,发现百姓们眼中尽是惶恐。
身为“上国”之民,齐国人打从心底看不起夏国胡人。在他们眼中,那些人粗鄙野蛮不堪教化,是最劣等的民族。但同时,他们又异常惧怕这些野人,因为无论在文献还是在他们的想象中,胡人都是凶神恶煞茹毛饮血的怪物。
如果唐安不提及这些,他们很多人恐怕不会想到自己能过眼下的太平日子,是因为他们的西面有一个国家替他们承担了抵抗外族的痛苦。
而现在,这个国家已经快要倒下了。当他们发出求援信号时,身为邻国的齐国却选择了视而不见!
齐国朝廷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难道要放任一个友好的邻邦倒下,眼睁睁看着一个可怕的敌人崛起么?
糊涂!荒唐!
李玉被他说的脸上阵红阵白,见周遭百姓都向自己头来质疑和愤怒的目光,紧张道:“这个……唐使误会了……”
“误会?不见得吧。”唐安脸上嘲讽意味更重,他指了指随自己前来的这些弟兄,道:“这些人都是我的手足亲人,他们之所以选择放弃去战场而陪我来到这里,是因为想要为钟爱的国家出一份力。可是呢?他们没死在战场上,却把命留在了这里!”
说着,他遥遥指向西面,大声道:“就在那座皇宫里,有一群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丝毫不顾全大局!他们不希望我们借到雄兵,只希望我们和夏国继续厮杀下去,而齐国则可以坐享其成!他们天真的以为我们可以和夏国不断消耗,殊不知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我们怎么可能抛弃尊严跑到这里来借兵!!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他们悍然出动杀手,几次三番想要把我们杀个干净!!可怜我的那些兄弟,没有用鲜血换来几个胡人的头颅,却倒在了你们齐国内部的尔虞我诈上!!”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在百姓们心中,他们是儒家文化的继承者,理应本着“仁”字兼济天下。而且诚如这位大唐特使所说,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哪知道表面光鲜的朝廷居然会有如此可怕的一面——杀手?那是齐国该有的群体么?难道百姓们所以来的国之贤臣,就是这么一群鼠目寸光的东西?
许多人瞪着眼睛,难以置信地看向李玉,似是想从他面部表情的变化,来判断他们所信任的朝廷是不是真的如此黑暗。
唐安这番话,无异于打齐国朝廷的脸了。他们一直刻意营造的儒沐形象,在几句话间顷刻坍塌。
李玉面色大窘,却为了维护朝廷脸面,道:“唐使此言差矣,那些杀手绝非——”
“绝非朝廷的人,是么?”唐安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的话,道:“陛下,都不是三岁小儿了,有些话你知我知即可。不过我有一点想不明白——到底是我们的诚意不足,还是价码不够?我说过,只要齐国肯出兵解我大唐之危,粮草物资皆由我们承担。为了千千万万黎民百姓,我们陛下更是忍痛割让了东部大片土地,难道这些还不足以打动你们?齐国朝廷,什么时候变得如此贪婪无度了?”
百姓们震惊更甚。
发兵救援本就是仁义之举,就算不收取任何报酬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帮大唐,也就相当于帮齐国自己。可是没想到大齐朝廷竟会开出这等价码,将义举变成了赤裸裸的交易!
再看李玉时,百姓们难掩脸上的厌恶。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口口声声兼济天下的君主,竟然是个背信弃义心口不一的小人!
被一双双鄙夷的眼神盯着,李玉吞了口唾沫,心中把唐安骂了个遍——这种事能在大庭广众下说出来么?
不过透过唐安的态度,李玉却能明白一件事:这群人真的已经打定了离开齐国的主意!因为自己的犹豫不决,开疆拓土的功绩大片土地的诱惑,还有仁义之师助拳邻邦的好名声,都已经和他挥手作别了。
唐安说到动情处,“抽了抽鼻子”,带着颤音不比心酸道:“这么多年来,我们何曾和贵国有过纷争?我们知道,齐国的百姓和我们一样,都是热爱和平痛恨战争的人。我们从没想过侵略和占有,只想安稳太平地生活下去。我们拼命抵御着异族得威胁,从来没有抱怨过什么。可是在最危难的关头,难道想从我们所尊敬的齐国所要一点帮助,都要变成肮脏的利益交换么?”
李玉心中懊悔不迭,同时在唐安的雄辩之下节节败退,只能尴尬地笑笑:“特使……这话说的严重了,寡人从未说不出兵……”
见李玉妥协,还有百姓们同情中伴着愤怒的目光,唐安心中越发笃定。
做出这样的决定,对于他来说一点也不轻松。这番极端的动作无非产生两种结局:第一,李玉妥协;第二,激怒朝廷。
第一种结果自然皆大欢喜,可若是李玉震怒,他们恐怕也将难逃一死。
唐安是在赌。而赌资,便是听上去虚无缥缈,却被所有齐国人视若生命的名声。
齐国人对于“仁”的追求,已经到了一种近乎偏执的地步。而朝廷也正是用这种虚伪的东西,赢得了百姓的尊重。所以哪怕这个国度孱弱不堪,老百姓却依旧保持着强大的内心。
而现在,李玉的犹豫不决朝廷的左右摇摆,已经耗掉了唐安最后一层耐心。他可以等,但西域的将士们却不能等了。
他要用齐国伪仁的矛,攻击流传至今的仁义之盾!
路上的人实在太多,多到张同舟根本无法继续前行。他只能怒喝一声翻身下马,一路小跑着向着被人重重包围的“复仇者联盟”所在地赶去。
“哈哈,不知特使大人大清早地要去哪里?何必如此兴师动众呢?”
张同舟不知道唐安的用意之前,拱拱手打了个哈哈。处在愤怒状态的人最需要的就是柔和的安抚,而且自己好声好气地当和事佬,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这位唐大人应该会卖自己一个面子吧?
哪知他自以为天衣无缝的表演,唐安却根本不买账。冷冷瞥他一眼,道:“滚!”
唐安的嚣张态度不仅让张同舟愣了愣,甚至周遭围观的百姓都开始窃窃私语。
一个大唐来的外乡人,居然敢在大齐撒野,他吃了熊心豹子胆么?
张同舟脸上闪过一抹怒色,却终究不敢发作,反而陪笑道:“唐侯爷,这其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您看咱们是不是先放下武器,万事好商量嘛!”
唐安脸上的寒意有增无减,断然一挥手,道:“没什么好谈的!夏国胡人来势汹汹,是要攻下我大唐河山。大唐独木难支,因仰慕大齐仁义的名声,故而不远万里前来求援。哪知齐国欺名盗世,嘴上挂着仁义道德,实际上却见死不救阴险卑鄙!此次东行简直就是浪费我的时间和生命!滚开,别耽误我们回去救我们的同胞!”
“呵呵,这个……唐大人息怒,唐大人息怒。”
听了唐安一席话,张同舟总算明白他的怨气从何而来。
由于家族的地位,朝堂之上发生的一切张同舟有所耳闻,对于李玉模棱两可的态度,他也知之甚深。
大唐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好不容易拉下面子来求救,这边却连个准话儿都没有,恐怕换做谁也会心生不岔。
只是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位唐大人脾气居然这么火爆,选择了一种无比极端的方式来宣泄心中的不满,闹得街知巷闻满城风雨。
看看周遭百姓惊诧的面孔,张同舟知道,这事已经不是他所能控制的了。
“唐使这是说的哪里话,我大齐一向以仁为本,断然不会做出这等事来。”
轻轻擦了擦额头的汗渍,张同舟一边安慰着随时都有可能暴走的唐安,另一边悄然对属下嘱咐道:“快,去通知陛下,就说西城门出大事了,大唐使节团要强行硬闯城门回到大唐!”
……
根本无需汇报,李玉的御驾已经在往西城门赶了。
尽管空气中仍带着些许寒意,李玉却一个劲擦拭额头的汗水,看起来紧张极了。
这几天时间,他一直徘徊在出兵与否之间。
不可否认,唐安给出的条件很有诱惑力。出兵,便能成就仁义之名,不费吹灰之力而得辽阔山河。
几乎已经打定主意,他却又想到另一个问题:就算出兵,大唐就能打得赢么?若是败了,损失掉十万雄狮,那可是连他都承受不起的代价。他会被整个齐国唾骂,成为遗臭万年的昏君!
虽然他现在已经是了,可最起码,他还没有这种觉悟。
心乱如麻的李玉一筹莫展,而为了利益分成两派的臣子七嘴八舌地痛陈利弊,更是让他举棋不定。
他总以为再过几天就会想到两全之策,却没想过自己只想占便宜不想吹亏,无论多久也不会有一个理想的答案。
更何况,唐安也不会给他充足的时间。
一想到那个二愣子特使,李玉便气不打一处来——他怎么能如此冲动?怎么能如此粗暴?他难道不知道,大唐一行人这么一走,会让全天下怎么看待齐国朝廷怎么看待他这个皇帝么?
他们会认为齐国无德见死不救,那块小心翼翼维护的“仁义”招牌,将会成为全天下的笑柄!
更可怕的是,外国使臣愤然远离,甚至还要挥刀硬闯,对于以仁治国的大齐来说,简直就是莫大的耻辱!
他不会想唐安为何会选择这条路,只会觉得他让自己难堪,让大齐蒙羞!
悲哀的是,哪怕他现在满心愤怒,却在众目睽睽之下不敢动唐安分毫,反而要用怀柔的手段去安抚他,在民间维系住“仁义”的名声。
戴着面具的虚伪之人,才是让原本的强国衰弱至今的本源。
正想着该如何消解唐安的怒气,马车已然来到西城门。
见陛下亲临,百姓们大惊失措。身着甲胄的宫廷侍卫挥舞着冷冰冰的武器开到,在无比拥挤的街上硬生生地开辟出了一条路。
张同舟看到了皇帝的御撵,简直如同见到了救星,暗暗松了一口气。
方才他一直在和唐安磨嘴皮子,企图拖延时间。听到唐安列举了一条条大道理,瞧瞧人家视死如归的决心,再看看周遭百姓们态度的转变,连他自己都觉得臊得慌。如今陛下亲临,总算卸了他肩头的担子。无比恭敬地行了一礼过后,他便老老实实站到了一边,化身成了空气。
李玉下了御撵,故意摆出一副莫名其妙的模样,吃惊道:“寡人惊悉城门出了大事,不想竟然会是特使你引发的骚乱。这些天来寡人一直将特使奉为上宾,特使却这般让寡人难堪,所为何由?”
唐安根本没有下马的意思,也没了和他虚与委蛇的兴致,冷冷一笑,道:“唐某因何做出这种决定,陛下心里应该比谁都清楚。”
李玉眨眨眼,故作茫然道:“特使这话怎么说?”
“到现在了,陛下还有心情和我打哑谜么?”唐安嘴角牵起一丝不屑,对着周遭百姓朗声道:“各位齐国的乡亲,我乃大唐特使唐安。我们一行人千里迢迢来到大齐,乃是久仰大齐‘仁义’的名声,以为同为华夏子孙,齐国可救我大唐陷入危难之际,解救万民于水火——可是结果呢?”
不要低估百姓们的八卦能力。唐安他们因何前来,老百姓们早已知悉得一清二楚。原本见凤之瑶和柳倾歌比舞时,齐王对唐安如此重视,众人还道从事已是板上钉钉。可听唐安的意思……貌似出了什么岔子。
想到有机会探听到朝廷秘闻,百姓们的八卦之火又开始熊熊燃烧起来。
他们毫不怀疑唐安这番话的真实性,因为人家本来就占据劣势,又是抱着求人的目的前来,若非朝廷给出的答复不能令人满意,他们何须表现的如此极端?
唐安见众人瞪着一双双好奇的大眼睛看向自己,心中暗喜,表面却无比愤慨地道:“唐某已经把道理说得很清楚了:西域的胡人大举来袭,我大唐内忧外困独木难支,绝非夏国敌手。而夏国狼子野心,若是吞并了我大唐,下一步齐国必定也难以幸免!他们就像草原上的狼,凶狠,贪婪,永不满足!陛下一定要等到胡人大军兵临城下才会幡然醒悟么?他们会借助大唐的土地和财富休养生息,学习中原文化壮大自己,待到来日再战齐国之时,你们拿什么对抗如此强大的敌人!”
唐安这番话说的大义凛然,冷酷的眼眸扫视一周,发现百姓们眼中尽是惶恐。
身为“上国”之民,齐国人打从心底看不起夏国胡人。在他们眼中,那些人粗鄙野蛮不堪教化,是最劣等的民族。但同时,他们又异常惧怕这些野人,因为无论在文献还是在他们的想象中,胡人都是凶神恶煞茹毛饮血的怪物。
如果唐安不提及这些,他们很多人恐怕不会想到自己能过眼下的太平日子,是因为他们的西面有一个国家替他们承担了抵抗外族的痛苦。
而现在,这个国家已经快要倒下了。当他们发出求援信号时,身为邻国的齐国却选择了视而不见!
齐国朝廷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难道要放任一个友好的邻邦倒下,眼睁睁看着一个可怕的敌人崛起么?
糊涂!荒唐!
李玉被他说的脸上阵红阵白,见周遭百姓都向自己头来质疑和愤怒的目光,紧张道:“这个……唐使误会了……”
“误会?不见得吧。”唐安脸上嘲讽意味更重,他指了指随自己前来的这些弟兄,道:“这些人都是我的手足亲人,他们之所以选择放弃去战场而陪我来到这里,是因为想要为钟爱的国家出一份力。可是呢?他们没死在战场上,却把命留在了这里!”
说着,他遥遥指向西面,大声道:“就在那座皇宫里,有一群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丝毫不顾全大局!他们不希望我们借到雄兵,只希望我们和夏国继续厮杀下去,而齐国则可以坐享其成!他们天真的以为我们可以和夏国不断消耗,殊不知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我们怎么可能抛弃尊严跑到这里来借兵!!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他们悍然出动杀手,几次三番想要把我们杀个干净!!可怜我的那些兄弟,没有用鲜血换来几个胡人的头颅,却倒在了你们齐国内部的尔虞我诈上!!”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在百姓们心中,他们是儒家文化的继承者,理应本着“仁”字兼济天下。而且诚如这位大唐特使所说,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哪知道表面光鲜的朝廷居然会有如此可怕的一面——杀手?那是齐国该有的群体么?难道百姓们所以来的国之贤臣,就是这么一群鼠目寸光的东西?
许多人瞪着眼睛,难以置信地看向李玉,似是想从他面部表情的变化,来判断他们所信任的朝廷是不是真的如此黑暗。
唐安这番话,无异于打齐国朝廷的脸了。他们一直刻意营造的儒沐形象,在几句话间顷刻坍塌。
李玉面色大窘,却为了维护朝廷脸面,道:“唐使此言差矣,那些杀手绝非——”
“绝非朝廷的人,是么?”唐安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的话,道:“陛下,都不是三岁小儿了,有些话你知我知即可。不过我有一点想不明白——到底是我们的诚意不足,还是价码不够?我说过,只要齐国肯出兵解我大唐之危,粮草物资皆由我们承担。为了千千万万黎民百姓,我们陛下更是忍痛割让了东部大片土地,难道这些还不足以打动你们?齐国朝廷,什么时候变得如此贪婪无度了?”
百姓们震惊更甚。
发兵救援本就是仁义之举,就算不收取任何报酬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帮大唐,也就相当于帮齐国自己。可是没想到大齐朝廷竟会开出这等价码,将义举变成了赤裸裸的交易!
再看李玉时,百姓们难掩脸上的厌恶。
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口口声声兼济天下的君主,竟然是个背信弃义心口不一的小人!
被一双双鄙夷的眼神盯着,李玉吞了口唾沫,心中把唐安骂了个遍——这种事能在大庭广众下说出来么?
不过透过唐安的态度,李玉却能明白一件事:这群人真的已经打定了离开齐国的主意!因为自己的犹豫不决,开疆拓土的功绩大片土地的诱惑,还有仁义之师助拳邻邦的好名声,都已经和他挥手作别了。
唐安说到动情处,“抽了抽鼻子”,带着颤音不比心酸道:“这么多年来,我们何曾和贵国有过纷争?我们知道,齐国的百姓和我们一样,都是热爱和平痛恨战争的人。我们从没想过侵略和占有,只想安稳太平地生活下去。我们拼命抵御着异族得威胁,从来没有抱怨过什么。可是在最危难的关头,难道想从我们所尊敬的齐国所要一点帮助,都要变成肮脏的利益交换么?”
李玉心中懊悔不迭,同时在唐安的雄辩之下节节败退,只能尴尬地笑笑:“特使……这话说的严重了,寡人从未说不出兵……”
见李玉妥协,还有百姓们同情中伴着愤怒的目光,唐安心中越发笃定。
做出这样的决定,对于他来说一点也不轻松。这番极端的动作无非产生两种结局:第一,李玉妥协;第二,激怒朝廷。
第一种结果自然皆大欢喜,可若是李玉震怒,他们恐怕也将难逃一死。
唐安是在赌。而赌资,便是听上去虚无缥缈,却被所有齐国人视若生命的名声。
齐国人对于“仁”的追求,已经到了一种近乎偏执的地步。而朝廷也正是用这种虚伪的东西,赢得了百姓的尊重。所以哪怕这个国度孱弱不堪,老百姓却依旧保持着强大的内心。
而现在,李玉的犹豫不决朝廷的左右摇摆,已经耗掉了唐安最后一层耐心。他可以等,但西域的将士们却不能等了。
他要用齐国伪仁的矛,攻击流传至今的仁义之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