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 作者:君朝西
分卷阅读888
凰涅天下 作者:君朝西
分卷阅读888
遥远的将来。
孔子在《论语》中,把“中、庸”看成是至高无上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
而“致中和”,就是“中、庸”的最高境界。
“中、庸”达到了“致中和”,就能成圣人了。
但是,名可秀讲“中、庸”,是要给天下读书人、乃至普通人讲出一个能够达到的道德境界,不是建一座空中楼阁。太高太远了,只能想象,做不到,那就是虚幻的。名可秀要建的,是大家都能上去的。
当然,上去的层次是有高低的。比较高的层次,如范仲淹、胡瑗、石介、孙复、司马光、周敦颐、张载这样的,那就是道德典范了,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下一层次的,如王安石、邵雍、程颢、程颐,也是值得人们学习的诚意正心和心怀大仁的君子。这样的君子又要多一些,如杨时、尹焞、胡安国、邵伯温、谯定等人都是。在讲经台上的稷下学者们,虽然学术上有分歧,但在道德修养上,都是值得读书人学习的——“稷下学者”资格,首先是评德,再评学问,即使学者们在某些道德上有瑕疵,但总体上论,还是堪为人师表的,夫子们也不是完人呐。
这样从下到上建起层次,都有作代表的道德标范人物,这样大家修心养性的道德目标就有了,也不觉得崇高遥远不可及了。
名可秀很形象地将“中、庸”这条修心养性的道德之路比喻成登山的石级:从山脚到山巅,有九十九级。
山巅是大德之人和圣人才能登顶处。贤人可到达山巅之下八十级处。君子可到达六十级以上。一般人也可修道至山腰,登临四五十级处,从这里观山下也是好风景。
名可秀讲,登不上山顶不可耻!——不是人人都能做圣人。
可耻的是那些一步不动、甘心躺在山脚下的人!——以利己为荣,以不讲道德为荣。
更可耻的是那些自己在山脚下,却嘲笑轻装上山的人!——嘲笑克制私欲的人是傻子。
尤其可耻的是,自己躺在山脚、还要把别人拉在山脚的人!——用利欲诱使别人一起堕落。
殿内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在名可秀的论述下,圣人至高无上的中庸道德不再是那么遥远的事,每个人都能做到“中节”而“用”,然后持续不懈地修心养性,“往山上攀登”,就能成为更高的有德者。
鼓声敲响,第六日的上午场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全场起立,恭送台上的稷下学者们先行离场。
午膳和短暂的休息后,下午场开始了。
因为明日就是论辩时间,名可秀没有时间多讲中庸的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便以五句为总纲,综论中庸精神。
一篇《中庸》三千五百多字,名可秀要用一个总纲、十几个字来简化中庸,让人们一读中庸,就先想到这十几个字,然后就有了纲绳了,思路清晰了,理解了这十几个字,就把握到了中庸的精髓了,而不会从根本思想上对中庸产生谬解。至于文中每个文句的理解,那就要细读《中庸正义》了。即使个别文句理解错了,或者理解不到深义,也不要紧,有这个总纲在,就等于世界观正确了,方法论也对了,那么道路的方向就不会错,至于在路上摔倒、跌跤,磕得头破血流什么的,那就是某些文句没有理解透彻,摔一摔就好了,磕痛了就知道“改而止”了。
名可秀将这五句总纲作为中庸精神,其中包涵了修心养性、齐家、治世、平天下的道理,也包含儒家治学、为学的思想观,是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她讲的第一句是:率(suǒ)性谓道。
这中《中庸》开篇的第二句话“率性之谓道”,名可秀已经讲得很清楚,这就是承认人性的至善和人性中天然具有的私。一方面要以修至善为目标,克制私欲,减少恶,与人为善;另一方面也要承认人性中有私和*,这些私和*只要不泛滥,就并不是恶的。因为有*,所以人类要进步,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发展,等等。
这个就是名可秀为中庸立下的世界观。她之前已花了将近一天的时间专门阐发这个世界观,在论总纲就不再详论。
接着说第二句:中(zhòng)节致和。
“中节”已经讲过,“中”和“庸”都要“发而皆中节”,就是要做到有分寸,中用。
《中庸》里讲怎么用“中、庸”治国呢,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舜拿着“过”和“不及”的两个极端,仔细审度,选择那适合中庸的道理,给百姓做榜样,这就是他为人处世和治国的高明。
所以二程讲“中是不偏”,也即不偏不倚,表示既不“过”,也不是“不及”,用这个意思在这里表述是可以的。但是,不偏不倚容易让人误解为走中端,或者让人误解为平均,这就谬误了。
我们讲治国有阶层,精英阶层掌握了知识和权力,承担着智慧的传承和文化进化的责任,所以要占据多一些的利益,庶民则占据少一些的利益,这就是“执中”,利益要平衡,而不是从利益中间各一切,大家均分。均分,就是使贡献大的和贡献小的得到一样的利益,这样执了平均这个极端了,不是用中。
所以,“中、庸”在治国的方法上也是讲分寸。
精英阶层占的利益要多一些,但是不能过分,过分了,庶民阶层没活路了,国家也要乱。
治平天下同样如此。
大宋可以帮助外邦推翻苛政,同时得到合适的利益——这是应当的,大宋出力要得到补偿,白出力这对国内百姓就不公平了,因为耗费了国内的资源。如果长期做这种帮助外邦的无偿好事,就是削弱自己的国力,对自己有国家和国民不仁。但是,我们取的这个利益不能过分,过分了,正义的战争就变成了不正义,利益拿取过分也会造成外邦的人心不稳和经济薄弱,埋下贫富分化的隐患。这就不达到“致中和”了,不是我们平天下的目的。
名可秀道,这个天下太大,九洲四海呀,大宋不可能以一国之力达到“致中和”。我们要保持华夏强大的实力和“中国”的地位,同时也要促进这个世界的共同发展,一国秀、两国秀,只是一木秀、双木秀,达不到万木秀,以及“万物育焉”的境界。
天下,是目前我们能看到的世界。而我们的眼界,目前只能看到我们这个世界,
分卷阅读888
分卷阅读888
分卷阅读888
凰涅天下 作者:君朝西
分卷阅读888
遥远的将来。
孔子在《论语》中,把“中、庸”看成是至高无上的道德标准,也是他解决一切问题的最高智慧。
而“致中和”,就是“中、庸”的最高境界。
“中、庸”达到了“致中和”,就能成圣人了。
但是,名可秀讲“中、庸”,是要给天下读书人、乃至普通人讲出一个能够达到的道德境界,不是建一座空中楼阁。太高太远了,只能想象,做不到,那就是虚幻的。名可秀要建的,是大家都能上去的。
当然,上去的层次是有高低的。比较高的层次,如范仲淹、胡瑗、石介、孙复、司马光、周敦颐、张载这样的,那就是道德典范了,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下一层次的,如王安石、邵雍、程颢、程颐,也是值得人们学习的诚意正心和心怀大仁的君子。这样的君子又要多一些,如杨时、尹焞、胡安国、邵伯温、谯定等人都是。在讲经台上的稷下学者们,虽然学术上有分歧,但在道德修养上,都是值得读书人学习的——“稷下学者”资格,首先是评德,再评学问,即使学者们在某些道德上有瑕疵,但总体上论,还是堪为人师表的,夫子们也不是完人呐。
这样从下到上建起层次,都有作代表的道德标范人物,这样大家修心养性的道德目标就有了,也不觉得崇高遥远不可及了。
名可秀很形象地将“中、庸”这条修心养性的道德之路比喻成登山的石级:从山脚到山巅,有九十九级。
山巅是大德之人和圣人才能登顶处。贤人可到达山巅之下八十级处。君子可到达六十级以上。一般人也可修道至山腰,登临四五十级处,从这里观山下也是好风景。
名可秀讲,登不上山顶不可耻!——不是人人都能做圣人。
可耻的是那些一步不动、甘心躺在山脚下的人!——以利己为荣,以不讲道德为荣。
更可耻的是那些自己在山脚下,却嘲笑轻装上山的人!——嘲笑克制私欲的人是傻子。
尤其可耻的是,自己躺在山脚、还要把别人拉在山脚的人!——用利欲诱使别人一起堕落。
殿内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在名可秀的论述下,圣人至高无上的中庸道德不再是那么遥远的事,每个人都能做到“中节”而“用”,然后持续不懈地修心养性,“往山上攀登”,就能成为更高的有德者。
鼓声敲响,第六日的上午场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全场起立,恭送台上的稷下学者们先行离场。
午膳和短暂的休息后,下午场开始了。
因为明日就是论辩时间,名可秀没有时间多讲中庸的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便以五句为总纲,综论中庸精神。
一篇《中庸》三千五百多字,名可秀要用一个总纲、十几个字来简化中庸,让人们一读中庸,就先想到这十几个字,然后就有了纲绳了,思路清晰了,理解了这十几个字,就把握到了中庸的精髓了,而不会从根本思想上对中庸产生谬解。至于文中每个文句的理解,那就要细读《中庸正义》了。即使个别文句理解错了,或者理解不到深义,也不要紧,有这个总纲在,就等于世界观正确了,方法论也对了,那么道路的方向就不会错,至于在路上摔倒、跌跤,磕得头破血流什么的,那就是某些文句没有理解透彻,摔一摔就好了,磕痛了就知道“改而止”了。
名可秀将这五句总纲作为中庸精神,其中包涵了修心养性、齐家、治世、平天下的道理,也包含儒家治学、为学的思想观,是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她讲的第一句是:率(suǒ)性谓道。
这中《中庸》开篇的第二句话“率性之谓道”,名可秀已经讲得很清楚,这就是承认人性的至善和人性中天然具有的私。一方面要以修至善为目标,克制私欲,减少恶,与人为善;另一方面也要承认人性中有私和*,这些私和*只要不泛滥,就并不是恶的。因为有*,所以人类要进步,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发展,等等。
这个就是名可秀为中庸立下的世界观。她之前已花了将近一天的时间专门阐发这个世界观,在论总纲就不再详论。
接着说第二句:中(zhòng)节致和。
“中节”已经讲过,“中”和“庸”都要“发而皆中节”,就是要做到有分寸,中用。
《中庸》里讲怎么用“中、庸”治国呢,说:“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舜拿着“过”和“不及”的两个极端,仔细审度,选择那适合中庸的道理,给百姓做榜样,这就是他为人处世和治国的高明。
所以二程讲“中是不偏”,也即不偏不倚,表示既不“过”,也不是“不及”,用这个意思在这里表述是可以的。但是,不偏不倚容易让人误解为走中端,或者让人误解为平均,这就谬误了。
我们讲治国有阶层,精英阶层掌握了知识和权力,承担着智慧的传承和文化进化的责任,所以要占据多一些的利益,庶民则占据少一些的利益,这就是“执中”,利益要平衡,而不是从利益中间各一切,大家均分。均分,就是使贡献大的和贡献小的得到一样的利益,这样执了平均这个极端了,不是用中。
所以,“中、庸”在治国的方法上也是讲分寸。
精英阶层占的利益要多一些,但是不能过分,过分了,庶民阶层没活路了,国家也要乱。
治平天下同样如此。
大宋可以帮助外邦推翻苛政,同时得到合适的利益——这是应当的,大宋出力要得到补偿,白出力这对国内百姓就不公平了,因为耗费了国内的资源。如果长期做这种帮助外邦的无偿好事,就是削弱自己的国力,对自己有国家和国民不仁。但是,我们取的这个利益不能过分,过分了,正义的战争就变成了不正义,利益拿取过分也会造成外邦的人心不稳和经济薄弱,埋下贫富分化的隐患。这就不达到“致中和”了,不是我们平天下的目的。
名可秀道,这个天下太大,九洲四海呀,大宋不可能以一国之力达到“致中和”。我们要保持华夏强大的实力和“中国”的地位,同时也要促进这个世界的共同发展,一国秀、两国秀,只是一木秀、双木秀,达不到万木秀,以及“万物育焉”的境界。
天下,是目前我们能看到的世界。而我们的眼界,目前只能看到我们这个世界,
分卷阅读888
分卷阅读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