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王双似乎忘了自己的使命,乃是提备刘禅等人突围,而尹籍之所以选择由南门突破,也是料定王双勇而少谋,难察大局。
待尹籍一行人赶到南门,城门猝然打开,张绍策马先冲,尹籍率领白耳精兵等一众精锐拥护刘禅在后。
刘禅听着城内惊天动地的喊杀声,早就吓得魂魄皆飞,对尹籍是惟命是从,哪有半分君主姿态。
在城南外,尚有数百兵马把守,他们忽然见得南门有蜀兵冲出,一时无备,乱作一团。
张绍纵马冲腾,环目瞪得斗大,倏然杀出,晋兵慌促来截,却抵不住如若恶兽般的张绍。
张绍狂舞蛇矛,左突右冲,奋勇突进,杀得晋兵七零八乱,尹籍见状,连忙喝令军士加紧冲突,欲要一举冲破。
哪知刘禅见得前方厮杀,吓得面无血色,惊呼叫道:“前方厮杀正是厉害,刀剑无眼,若孤有何损伤,这可如何是好呐?”
尹籍闻言,心头一紧,急急劝道:“大王不必多虑,晋贼无备,兼之辅汉神勇,晋贼锐气已挫,大王紧随我等之后便是!”
刘禅听了,又望向前方,此下前部白耳精兵已将晋兵杀得阵阵翻倒,刘禅见得血肉横飞,不禁打了一个哆嗦,牙关打颤。
尹籍见了,顾不得与刘禅好言细说,厉声喝道:“大王,这般时候,岂能再有迟疑,若是待晋贼发觉我等由此处突围,纷纷赶来,悔不及也!大王若想保住性命,便速速随我等而走!”
尹籍声若洪钟,震得刘禅连连变色。刘禅虽是苦不堪言,但被尹籍这一喝,也逼出了几分胆气。扯着嗓子叫了一声,策马便冲。
尹籍遂引后部精锐。护着刘禅突杀,此下拦阻的晋军兵马已大多被张绍引兵杀散,尹籍等人护着刘禅紧紧跟上。
这时,不少晋兵见得刘禅被众人护在垓心,又看他身穿黑锦龙袍,立马猜出了刘禅的身份,连忙纷纷大喝,发箭去射。
霎间间。乱箭从四处射来,刘禅哪里见过这般情景,吓得大哭大叫,狼狈躲避,不过在他四周,却都有白耳精兵守护,各个拨刀抵挡,将四处射来的乱箭一一挡下。
饶是如此,胆小的刘禅,却如同在鬼门关内走过几遭。大喊饶命,堂皇慌急,忽然间。一根冷箭从刘禅背后倏然射来,刘禅坐下的卢宝马,早通灵性,一声嘶鸣,马蹄子一转,竟是躲过了那根冷箭。
可是刘禅一时无备,平日里又少有锻炼,这一摇晃,竟从马上坠落下来。刘禅翻滚在地,痛得惨叫不绝。
尹籍听了顿时面色大变。急教兵士去救,张绍亦听得后方大乱。唯恐刘禅有失,连忙策马赶回。
与此同时,郭淮引兵杀到城内郡衙,来擒刘禅,郭淮骤马突入,郡衙内尚有百余精锐躲在四处暗放冷箭。
幸好郭淮早有提备,拨戟抵挡,身后将士亦纷纷前来守护,虽是如此,在数百暗箭下,郭淮亦是险象环生。
不过对于已渐渐习惯在刀口舔血的郭淮来说,并无丝毫惧色,待一轮乱箭射尽,郭淮剑目瞪大,厉声喝道。
“刘阿斗,事已至此,你纵是负隅顽抗,亦是无济于事也,你若肯速速投降,晋王定会许你侯爵之位,让你余生享尽荣华富贵!”
若是刘禅在此,大有可能听了郭淮这番话后,弃戈投降,不过,刘禅此下却早被尹籍等人带离,望南门突围了。
郭淮尚且不知,话音刚落,郡衙内的怒骂声顿起,冷箭飙飞不绝,突兀之间,郡衙楼阁上,一身穿黄龙锦袍汉子的声音一闪而过。
郭淮眼疾,一下子便是发觉,纵声一喝,声若惊雷,纵身飞跃,月牙戟如骤雨狂打,拨开箭矢,冲入郡衙之内,望楼阁杀了上去。
一众晋军将士见了,纷纷跟随突入,郭淮健步如飞,威风凛凛,浑身兵甲红得妖艳,剑目如射神光,赫然杀上楼阁。
陡然间,连道弓弩暴响骤起,郭淮面色一变,挪身就闪,到一红漆大柱后躲避,‘砰砰砰’的暴响不觉,红漆大柱上插满了箭矢,根根入木三分,足可见劲力之大,若是郭淮避之不及,恐怕此下已然一命呜呼。
这当然是尹籍早就设计好的陷阱,如此危急之时,尹籍却还能有这般布置,果非寻常之辈,若非郭淮心思缜密,兼身手了得,便是遭了他的暗算,死于非命!
就在这时,数十晋军将士杀了上来,霎时间,弓弩震响连起,七、八员晋兵避之不及,被射倒在地。
郭淮看得英眉直竖,忽地窜出,如若一头猎豹般冲了起来,弓弩迸发不绝,郭淮左闪右避,灵敏绝伦,看得那隐藏在四处的弓弩手心惊胆跳,急促射箭。
郭淮骤然爆发,径直冲突,弓弩射之不及,电光火石之间,只见郭淮几乎杀到了那正被数十兵士守护的黄袍汉子身前。
“刘阿斗,你要死还是要降!!!”
郭淮怒声大喝,月牙戟骤起,撞入人群之内,那数十蜀兵皆是死士,毫不退避,各舞兵器来杀。
郭淮舞戟拨打,遽然杀翻眼前蜀兵,此下晋军兵众纷纷杀到,将隐藏在各处的弓弩手大半擒住。
郭淮冲散人潮,一戟直刺,那黄袍汉子故作惊悚,慌促躲避,猛地跌倒在地,眼看郭淮月牙戟就要刺中,‘铮’的一声,月牙戟停住,郭淮冷眼俯视着黄袍汉子。
突兀之际,变故忽起,那本是慌促的黄袍汉子,眼中骤起杀光,郭淮面色惊变,一戟直刺。
就在戟刃刺到那黄袍汉子眉心的瞬间,从黄袍汉子的袖子内,忽然射出一根细小的弩箭。
千钧一发之际,郭淮挪身微侧,冷箭在郭淮护肩上擦出一道璀璨的火花,然后飞过,郭淮险险逃过一劫,心中大怒,一戟猛地刺出,随后带着几分怒色喝道:“刘阿斗,你休想逃得!!!”
以郭淮的才智,如何猜不得此处乃是一陷阱,那黄袍汉子绝非刘禅,郭淮引兵速速杀出,赶出郡衙时,正遇着策马赶来的姜维。(未完待续)
待尹籍一行人赶到南门,城门猝然打开,张绍策马先冲,尹籍率领白耳精兵等一众精锐拥护刘禅在后。
刘禅听着城内惊天动地的喊杀声,早就吓得魂魄皆飞,对尹籍是惟命是从,哪有半分君主姿态。
在城南外,尚有数百兵马把守,他们忽然见得南门有蜀兵冲出,一时无备,乱作一团。
张绍纵马冲腾,环目瞪得斗大,倏然杀出,晋兵慌促来截,却抵不住如若恶兽般的张绍。
张绍狂舞蛇矛,左突右冲,奋勇突进,杀得晋兵七零八乱,尹籍见状,连忙喝令军士加紧冲突,欲要一举冲破。
哪知刘禅见得前方厮杀,吓得面无血色,惊呼叫道:“前方厮杀正是厉害,刀剑无眼,若孤有何损伤,这可如何是好呐?”
尹籍闻言,心头一紧,急急劝道:“大王不必多虑,晋贼无备,兼之辅汉神勇,晋贼锐气已挫,大王紧随我等之后便是!”
刘禅听了,又望向前方,此下前部白耳精兵已将晋兵杀得阵阵翻倒,刘禅见得血肉横飞,不禁打了一个哆嗦,牙关打颤。
尹籍见了,顾不得与刘禅好言细说,厉声喝道:“大王,这般时候,岂能再有迟疑,若是待晋贼发觉我等由此处突围,纷纷赶来,悔不及也!大王若想保住性命,便速速随我等而走!”
尹籍声若洪钟,震得刘禅连连变色。刘禅虽是苦不堪言,但被尹籍这一喝,也逼出了几分胆气。扯着嗓子叫了一声,策马便冲。
尹籍遂引后部精锐。护着刘禅突杀,此下拦阻的晋军兵马已大多被张绍引兵杀散,尹籍等人护着刘禅紧紧跟上。
这时,不少晋兵见得刘禅被众人护在垓心,又看他身穿黑锦龙袍,立马猜出了刘禅的身份,连忙纷纷大喝,发箭去射。
霎间间。乱箭从四处射来,刘禅哪里见过这般情景,吓得大哭大叫,狼狈躲避,不过在他四周,却都有白耳精兵守护,各个拨刀抵挡,将四处射来的乱箭一一挡下。
饶是如此,胆小的刘禅,却如同在鬼门关内走过几遭。大喊饶命,堂皇慌急,忽然间。一根冷箭从刘禅背后倏然射来,刘禅坐下的卢宝马,早通灵性,一声嘶鸣,马蹄子一转,竟是躲过了那根冷箭。
可是刘禅一时无备,平日里又少有锻炼,这一摇晃,竟从马上坠落下来。刘禅翻滚在地,痛得惨叫不绝。
尹籍听了顿时面色大变。急教兵士去救,张绍亦听得后方大乱。唯恐刘禅有失,连忙策马赶回。
与此同时,郭淮引兵杀到城内郡衙,来擒刘禅,郭淮骤马突入,郡衙内尚有百余精锐躲在四处暗放冷箭。
幸好郭淮早有提备,拨戟抵挡,身后将士亦纷纷前来守护,虽是如此,在数百暗箭下,郭淮亦是险象环生。
不过对于已渐渐习惯在刀口舔血的郭淮来说,并无丝毫惧色,待一轮乱箭射尽,郭淮剑目瞪大,厉声喝道。
“刘阿斗,事已至此,你纵是负隅顽抗,亦是无济于事也,你若肯速速投降,晋王定会许你侯爵之位,让你余生享尽荣华富贵!”
若是刘禅在此,大有可能听了郭淮这番话后,弃戈投降,不过,刘禅此下却早被尹籍等人带离,望南门突围了。
郭淮尚且不知,话音刚落,郡衙内的怒骂声顿起,冷箭飙飞不绝,突兀之间,郡衙楼阁上,一身穿黄龙锦袍汉子的声音一闪而过。
郭淮眼疾,一下子便是发觉,纵声一喝,声若惊雷,纵身飞跃,月牙戟如骤雨狂打,拨开箭矢,冲入郡衙之内,望楼阁杀了上去。
一众晋军将士见了,纷纷跟随突入,郭淮健步如飞,威风凛凛,浑身兵甲红得妖艳,剑目如射神光,赫然杀上楼阁。
陡然间,连道弓弩暴响骤起,郭淮面色一变,挪身就闪,到一红漆大柱后躲避,‘砰砰砰’的暴响不觉,红漆大柱上插满了箭矢,根根入木三分,足可见劲力之大,若是郭淮避之不及,恐怕此下已然一命呜呼。
这当然是尹籍早就设计好的陷阱,如此危急之时,尹籍却还能有这般布置,果非寻常之辈,若非郭淮心思缜密,兼身手了得,便是遭了他的暗算,死于非命!
就在这时,数十晋军将士杀了上来,霎时间,弓弩震响连起,七、八员晋兵避之不及,被射倒在地。
郭淮看得英眉直竖,忽地窜出,如若一头猎豹般冲了起来,弓弩迸发不绝,郭淮左闪右避,灵敏绝伦,看得那隐藏在四处的弓弩手心惊胆跳,急促射箭。
郭淮骤然爆发,径直冲突,弓弩射之不及,电光火石之间,只见郭淮几乎杀到了那正被数十兵士守护的黄袍汉子身前。
“刘阿斗,你要死还是要降!!!”
郭淮怒声大喝,月牙戟骤起,撞入人群之内,那数十蜀兵皆是死士,毫不退避,各舞兵器来杀。
郭淮舞戟拨打,遽然杀翻眼前蜀兵,此下晋军兵众纷纷杀到,将隐藏在各处的弓弩手大半擒住。
郭淮冲散人潮,一戟直刺,那黄袍汉子故作惊悚,慌促躲避,猛地跌倒在地,眼看郭淮月牙戟就要刺中,‘铮’的一声,月牙戟停住,郭淮冷眼俯视着黄袍汉子。
突兀之际,变故忽起,那本是慌促的黄袍汉子,眼中骤起杀光,郭淮面色惊变,一戟直刺。
就在戟刃刺到那黄袍汉子眉心的瞬间,从黄袍汉子的袖子内,忽然射出一根细小的弩箭。
千钧一发之际,郭淮挪身微侧,冷箭在郭淮护肩上擦出一道璀璨的火花,然后飞过,郭淮险险逃过一劫,心中大怒,一戟猛地刺出,随后带着几分怒色喝道:“刘阿斗,你休想逃得!!!”
以郭淮的才智,如何猜不得此处乃是一陷阱,那黄袍汉子绝非刘禅,郭淮引兵速速杀出,赶出郡衙时,正遇着策马赶来的姜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