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女 如菊 作者:肉书屋

    丑女 如菊第61部分阅读

    对梅子道:“你有没有觉得,这木耳没有上一回的厚实。”

    梅子连连点头道:“咋没觉得哩?早就发现了。长明哥说了,怕是夏天不好长木耳哩,还是春天好一些,不晓得秋天咋样。反正往后咱们春天就多种些,夏天再看吧——要是不好吃,就不种了,一年只种一季。”

    菊花点头。勤劳致富不是那么容易的,花多少年摸索是小事,只要能摸索出成果就是最大的成功;要是花多少年还摸索不出来,那才要哭哩。

    不过,这木耳就算不能大量生产,好歹能种出来了,这也是个不小的进步,余下的就慢慢地摸索,如何让木耳长得更多更快。

    看完了木耳,菊花稍稍打量了一下梅子家的后院,见猪栏、菜园、果树,井井有条,笑着对梅子道:“梅子,瞧你把家里收拾的这样好,比你娘还能干哩。那会儿还说你不会过日子,这不是蛮好的么!”

    梅子听了一边得意地笑,一边说道:“哪里好了?跟你家比还差的远哩。菊花,你咋种了那么多菜哩,还都长的好;瞧我这葫芦,就不晓得咋回事,好端端地死了。”

    菊花“扑哧”一声笑道:“你急啥?头一年馥己当家过日子,能这样就不错了。我家有我爹娘照管着,能样么?就这样的,我上回还撒了那么些辣椒种,出了怕有上万棵辣椒秧子哩。我娘到处栽,到底还是没栽完,后来叫我扯回家当菜苗炒着吃了。葫芦死了就死了,明年再种呗。你想吃的话就上我家去摘一两个来,我娘就种了两棵葫芦,都来不及吃哩——这东西说长起来就长起来了,要是不摘了吃,很快就老了。只好养老葫芦做水瓢。”

    说起这事,梅子也是笑个不停,她也栽了好多哩,瞧那墙根下都是辣椒。不过她是不会嫌多的——ˉ养红辣椒晒干了磨粉多好,腌菜要用的,腌辣椒片儿也是能卖些钱的。

    两人说笑着就去了菊花家的鱼塘。

    菊花扛了两根竹篙过来,冲着地里的郑长河大叫道:“爹,来帮我捞些菱角菜!”

    郑长河跟杨氏同时抬起头来,见菊花扛着竹篙站在塘埂上,想起晌午的时候,闺女说过鱼塘里的菱角菜夫多了,弄得那水都不清了,怕鱼儿不喜,要捞些起来,郑长河便丢下锄头过来帮忙。

    捞了两大筐,堆得高高的,鱼塘里的菱角菜总算是松了好些,不过还是把水面遮得严严实实的,因为捞走了一些,剩下的仿佛放开了手脚,全部都舒展开来。

    郑长河看了看池塘,对菊花道:“爹先帮你把这担挑回去,你俩在家掐。回头爹再过来捞一担。这塘里的菱角菜还是有些多。”

    菊花点点头道:“嗳!那我们先回去了。我去喊小秀也过来掐些,不然我跟梅子掐不完哩,喂猪也可惜。”

    梅子急忙道:“咋能喂猪哩?炒了吃多好。今儿掐不完,明儿再掐么。”

    菊花见她着急的样子,笑道:“你甭着急,我不拿它喂猪就是了。今儿掐不完,就明儿再掐。这时候的菱角菜刚开花,嫩的很,炒着吃是好。”

    梅子这才满意地点头,她还想着要不要叫她婆婆也来掐些回去哩,想想还是算了,跑来跑去的也耽误工夫,还不如自己掐好了送些把她,也省得她为了这点菱角菜耽误了家里的活计。嗯,也送些给她娘,虽然娘把家里安排的井井有条,不需自己操心,不过送些过去也算自己一片孝心么!

    郑长河把担子挑到屋侧面的一棵槐树下——这里阴凉,也方便几个娃儿掐菱角菜——转身又去捞了一担送回来。

    菊花端了几根小板凳,和梅子、小秀、小翠坐在树荫下掐菱角菜。见郑长河送回了第二担,便问道:“爹,塘里松泛了些吧?”

    郑长河笑道:“嗳!这下瞧上去好多了。先前看了我都嫌挤得慌。花儿,爹去忙了,有啥事就叫一声。”

    菊花忙答应了,郑长河这才转身又去了地里。

    这里几人边干活边说话。

    小秀羡慕地对梅子说道:“梅子姐姐,你那鸭子喂的真好,怕是快要下蛋了哩!”

    梅子一听说起这个,高兴地点头道:“嗳!这边喂鸭子就是好——宽敞哩。我就要有咸鸭蛋吃了。”

    菊花见小秀羡慕的样子,微笑道:“等明年我家要是孵了小鸭子,就送几只你喂。要是不够,梅子的鸭子应该也能孵小鸭了。

    梅子点头道:“明年肯定是能孵小鸭了。小秀,你家的猫儿生了小猫了?送一只把我好么?”

    小秀抿嘴笑道:“嗳!反正养大些了都是要送人的,不然喂那么些猫,也麻烦。菊花要么?”

    菊花正要开口要哩,听了她这话,忙道:“要,我那天在家发现了老鼠哩。真是奇怪了,原先倒不常见,这老鼠也晓得咱日子过好了,才来打秋风?”

    梅子几人听了大笑起来。

    小秀乐道:“原先你家是老房子,那老鼠藏得可深了,你不容易发现哩。如今刚盖的新房,又是砖墙,那墙角也不容易打通,它想进屋偷吃的,可不就被你发现了。”

    菊花听了有道理,叫小秀等小猫断了奶就送过来。

    几人说笑着,太阳偏西,不再那么炽烈,白日的炎热就过去了,一阵凉风吹来,带着几丝清爽,树上的蝉儿都歇了声音,不再声嘶力竭地嘶鸣。

    梅子叹道:“这边要比村里凉快好些哩。晚上也不热,早上也凉爽。”

    小秀和小翠同时点头道:“嗯,我爹也说这边风水好哩,还说往后咱家肯定能发达了。”

    这话引得梅子双眼放光,菊花听得暗自好笑。

    第二百三十零章 稻花香里说丰年

    不过,菊花也没反驳,因为风水讲究的其实还是一种自然的和谐。地理环境适合人居住,自然环境符合生态发展循环,那居住在这里的人身心舒泰,就算不能万事如意,遇到坎坷肯定也更容易想开看开。

    人们常说某个地方风水不好,剔除迷信的因素外,其实就是说那个地方有些环境因素不妥当,不适合人们选择它的目的要求。

    说起这个话题,难免又扯上村里闺女的出嫁问题。梅子觉得自己嫁给李长明真是没嫁错,所以说哩,日子还是要自己好好过,不然嫁给谁都没用哩。

    不过,她可没将这话说出来,只是在心里偷偷地乐呵!

    小秀轻声道:“金香也定亲了哩,定的是下塘集那边的。”

    梅子和菊花听了一愣,急忙问道:“是真的么?李叔咋舍得把她嫁出去哩?”

    小翠瞅了姐姐一眼,见她没吱声,便插嘴道:“我爹说,是长雨做生意的时候,先认得了那个男娃,觉得很不错,才回来跟他二叔说的,然后就定下了。”

    小秀又轻声道:“听说那家子的爹死了,娘带着个小闺女再嫁了,丢下三个男娃一个女娃在家。不过,他们兄妹都争气的很,老大娶了自个的表妹;老二也没花一两银子就娶了个媳妇,等日子过好了,把妹妹也体面地嫁出去了,就剩下这个小的,还好些人求哩。”

    菊花听后,惊讶地“嗳哟”了一声,说道:“这家子我晓得——我听我娘说过哩。”说着,将杨氏前年说的,那家老二的岳母慧眼挑女婿的事告诉了她们。

    梅子和小秀姐妹俩听了,不住地赞叹——这样的岳母真的很少见哩,那家子也真有福气,如今又被李家慧眼挑中老三了。

    小翠微笑道:“我爹说长雨很是赞那老三哩,这门亲事是长雨先相准的。”

    梅子想·老二的岳母和长雨是有眼光的,我也是有眼光的哩——长明哥可是不比旁人差。瞧,当初连娘也说他家不好,如今可不是好了·婆婆都勤快好多哩!

    小秀想,挑女婿要有眼光,也不晓得爹娘能帮自己挑个啥样的女婿。忽地,她眼前浮现刘三顺那笑眯眯的圆脸,忍不住脸就红了起来。可是,心里还是忍不住想起爹曾经说过,三顺哥栽秧是最快的·如今又琢磨养鱼,实在是个勤劳肯干的好男娃,刘胖子真是好福气哩!

    一时间,几人都静默下来,连菊花也想起骄阳似火的日子里,张槐跟哥哥和爹娘一起挥洒汗水打麦子的情景。

    她想,庄稼人找女婿,凭借的是勤劳肯干和诚实·这要是在城市里,只怕恰好会被人舍弃吧。因为要在城里崛起,没有相当灵敏的反应和精准的眼光·那是不成的,纵然不需要八面玲珑,那也是要有些眼色的。

    种田人有自己选人的标准,也有自己种田的一套标准。

    在水稻抽穗扬花的日子里,郑长河与青木常常查看稻田,比往常更加的精心。因为今年的秧苗可是比往年栽得早,他们也是心里没底,自然要更加用心伺候了。

    看着稻子怀苞,看着它抽穗扬花,又看着它渐渐的由青变黄成熟起来·那心里的忐忑不安就慢慢地变成喜悦。这中间,连菊花也经常跟着去看。

    说实话,菊花并不太懂这些,她又不是学农的,即便前世出身农村,但一个女孩子·谁会管怎样种田呢?她顶多就知道一个结果,比如今年庄稼好不好之类的。后来,读书越来越忙,就更不可能管这些了。

    她喜欢去田间查看,不过是喜欢看那田野里一片绿色罢了,也想重头学习这种植的诀窍。

    这廿傍晚,趁着杨氏在家的工夫,她跟着青木一起到秧田看水。

    这时节秧田不能少水,但水也不能太深了,等稻子渐渐结实饱满后,那水更要少一些,快要收割之前,就要把水放干了,不然稻子根部软烂,容易倒塌。

    青木扛着锄头一边走着,一边跟妹妹细细地说着这些。真是难得,妹妹对种稻子也是很用心的,他当然要认真地跟她说了。

    转了一圈,有的田沟给堵上,有的又扒开,为的是调整水田的水量。等调整合适了,才回家。

    兄妹俩正转悠着,抬眼见远处的田埂上张槐也正忙碌着,不禁笑了起来。他弯腰的架势,好像也在为秧田放水。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也就是近两年吧——这些小辈比老人更加认真地琢磨起种植和养殖来,充分地发挥他们脑子灵活的优势,也不会对父辈的经验不屑一顾,不过更加爱动脑子了。

    真要是追根究底起来,这现象还是从郑家开始的。套用一句教科书上的话来说,菊花灌输给家人并不多的一点商品意识,慢慢地打破了乡村传统的小农意识。

    张槐忙了半天,乍一回头,才看见远处的青木和菊花。他便扛着锄头朝他们走来。

    还未到近前,远远地看着菊花穿淡绿花布衣裳,和青木一起,站在一片青绿的秧田中间,说狸出的和谐。

    他不紧不慢地走过来,柔润的目光扫过菊花身上,顿了顿,似乎在问“你咋跑到田畈里来了哩”,又看看郑家的稻田,对青木说道:“看样子今年收成不错,瞧这稻穗抽的多齐整。”

    青木欣喜地点头道:“只要把这一季收进仓,心里就踏实了;第二季咱就当试种好了,种不好也不要紧,明年再来么。”

    菊花一直瞧着张槐从连绵的绿色田野间走到近前,用温煦的目光注视自己,心里生出淡淡的欢悦,仿若这田野里随风而动的稻禾,轻灵自如、随意舒展!

    她听了青木的话暗笑,哥哥以前不过是没有拓展思维罢了,心中只要存了这个念头,咋能种不好哩?晚稻还不是一样的种?就有些差别,凭着老爹几十年的种田经验,想必也能应付得了。

    张槐见菊花含笑的样子·微笑不语,心道,菊花妹妹真是越来越出息了,一个女娃儿居然关心起种稻子来。不过·瞧她那样子,好像不是阄着玩,定能提些好想法的。

    菊花见两人对着稻子指指点点,议论着秧田的水土、稻穗的饱满等问题,便蹲下身子,细看那秧田里的稻禾。

    刚抽穗扬花的稻子,迤是一片墨绿·微风吹来,腾起一道道细浪。稻田里浅浅的一层水,下面长着细小绒绒的一层水草,跟垫子似的——这时候是不方便用耙子推掉它们了——两只小青蛙坐在秧苗下,鼓着眼睛,似乎在搜寻虫子。它们仰头,透过对于它们来说,好似原始森林一般的稻禾·看着上面撒漏的天光。

    浅水里游动着一些寸来长的小鱼儿,欢快活泼;还有浑身裹着泥的田螺那泥一丝丝的,是壳上长满了青苔沾上的;也有更加细小的水虫·偶尔也能见到小小的泥鳅和小虾。

    菊花满足地叹口气,多么喜人的一副生态环境!

    这情景在记忆的深处被勾动出来。

    前世小的时候,也是五六月的季节,她掐了好些青绿微微泛白的栀子花骨朵,傍晚的时候,插在秧田里。

    第二天一早,就能看到完全盛开的栀子花,一副鲜活嫩艳的模样,散发着素雅的芳香,仿若刚从枝头采下来的。若是放在家里·用器具养着,虽然也开了花,却总觉得缺少一种灵气。老人们说这是少了天露的缘故。

    那时候,她就喜欢蹲在秧田边,和小伙伴们把一支支的栀子花骨朵插进有着浅水的秧田。鼻端闻着细细的青苗香气,沁人心脾;若是仔细去闻·好像又闻不见了,只剩下未开的栀子花香味,淡淡的,不及开花后芬芳。以至于长大后,她体味最深的一句词是“稻花香里说丰年”。

    那泥土也是软软的,有着细细的水草、活泼欢快的小鱼儿、浑身裹着泥的田螺,青蛙自是不必说——它们是随处可见的。

    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秧田里不再有这些细细的水草,倒是长些粗壮的草类;小鱼虾更是踪影全无——经常打农药和除草剂的水田,已经不再适合它们生存;青蛙虽然也有,可是她总觉得它们少了些灵气,多了些烦躁。

    田沟里,再也不会跟往年一样,随便用一只小筲箕一兜,就能兜些小鱼虾回来蒸了喂猫——那些活泼欢快的小鱼儿,只能在鱼塘里见到了;再后来,鱼塘里的鱼也好像都变了,被养殖的变了模样。

    当然,人们也享受到了文明带来的丰厚成果。首先就是稻子的产量提高了许多,可是,好像米饭的香味没那么浓烈了;人们也不用费心地栽秧割稻了——栽秧用抛秧技术,割稻打稻有各种机械相助,拖拉机轰隆隆开进了水田,用耙子推秧草更是成了传说中古老的活动。

    有一次,她不知在什么地方看到一句话,说是文明的发展同时伴随着毁灭,她深以为然!

    张槐和青木说了会话,眼角瞥见菊花蹲在秧田边,瞅着面前的墨绿稻禾出神,忽地又伸手去兜水田里的小鱼儿,不禁微笑起来。

    青木也发现妹妹跟小娃儿似的逗弄那些小鱼,轻笑了一声——他妹妹总是跟人不一样,女娃儿不都是喜欢清清爽爽地呆在家里么,偏她得了空闲就喜欢往田里地里转悠。

    张槐含笑问菊花道:“菊花,你瞧这稻子今年收成好么?”

    菊花微微瞪了他一眼道:“我咋晓得哩?我又没种过稻子,都是我爹跟哥哥在管着。这话该我问你才对,你这么大了,也该会种田了。得经常多动脑子想想,不能跟着老辈的做法,死搬硬套。他们好的经验,要学过来;自己也要有些想法和创新才对。”

    第二百三十一章 猪的零食

    张槐不料一句话引出她一大篇话来,瞧瞧忍笑的青木,摸摸鼻子讪讪地说道:“菊花妹妹说的对,我跟你哥眼下不就在琢磨这两季稻子的种植么!我托长雨买了几本农耕方面的书籍,上面就有描述南方人如何种稻子的经验。不过,他们那儿的气候炎热,有的地方甚至都能种三季稻子,跟咱们这边是不能比的,也不能照搬。”

    菊花点头道:“是不能照搬,要因地制宜么。”

    青木笑问菊花:“你蹲那干啥哩?我瞧你看稻子看得呆住了,有啥想法么?”

    张槐听了连连点头,期盼地望着菊花,他刚才其实就是想问菊花看稻子看出啥来了。

    菊花微笑道:“我没看稻子。

    嗯,是在看稻子,也在看稻田里的小鱼儿和青蛙哩,瞧它们好开心悠闲的样儿,我瞧着也喜欢。回头割完稻子,把鸭子赶过来,肯定能吃得饱饱的。”

    青木和张槐听了,先是愕然,然后一齐笑了起来。

    菊花纳闷地问道:“咋了?不对么?割完稻子,这稻田里虫子、青蛙,田沟里的小鱼虾,可是多的很,我到时候还要把鸡也放进来吃一饱哩。”

    张槐笑得止不住,咧着一嘴的白牙,好一会才对她道:“没啥不对。就是听你前边说的有些……有些田园诗意的味道,跟着话头一转,就要赶鸭子来吃人家了,听起来有些怪怪的。”

    菊花听了也忍不住笑起来,看见哥哥还在笑便没好气地说道:“天生万物,循环轮转,无非是你吃我,我吃它罢了,这也不算稀奇。不是有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麻虾,麻虾吃泥巴,么!要是不这么吃来吃去的,哪样东西多了都是灾难哩!当然,吃光了也是不成的。”

    青木终于止住笑,对她道:“这法子不错。还跟去年似的,拿麻绳把鸡脚缠住,放到稻田里,到时候也容易找回来。鸭子就随它们去了我觉得只要你一唤它们都呼啦啦地跟着你跑——肯定丢不了。”

    菊花自信地说道:“那是当然了。这稻子割完了十来亩田,挨个地把鸡鸭放进来吃一圈,肯定能抵得过在家喂好些天的。田里这些东西叫‘活食,,正经的喂鸭子,应该放在秧田里,它们用扁嘴巴在田里到处戳,对秧苗也是有好处的。当然了,要在稻苗还未抽穗的时候,抽穗了就不能放进来了。”

    青木诧异地问道:“你听谁说的?我咋不晓得哩?”

    菊花见他和张槐都不相信地望着自己有些心虚,心道说漏了嘴了。

    算了,还是甭这么干了。虽然前世确实有人把鸭子放在还未抽穗的秧田里,但是不是对稻田有好处,自己也是不能确定的,不过是从理论上推断,好像行得通。

    她便不好意思地解释道:“我是这么想的:鸭子又不吃草,所以不怕它啃秧苗。它们的扁嘴巴在秧田里到处戳,不是能把水草给戳起来么?它们还吃水虫、田螺、小鱼和泥鳅等于是帮稻田清理了一遍。咱们用秧耙子推秧草,人必须要下田,踩得田里多了许多坑,总是不好;鸭子的脚是扁扁的,就不会留下坑。”

    她诌了一大篇话,说得有些口干,再瞧瞧两个爱动脑子的乡村少年,皱着眉头想她这番话的可行性。

    她不忍他们为自己的奇思妙-想费神,便笑道:“我也就是瞎想的,家里也没几只鸭子,就甭费那心思了。还是等稻子割完了,再放进来吃几天吧。”

    张槐看着她微笑,一副洞悉她小心思的神情,为了给她捧场,便道:“听你说的好像有些道理,要不明年咱就试试。试试又不是啥大不了的事情。就像你说的,鸭子又不会啃秧苗,想来也不会出大问题的。”

    菊花乐呵呵地说道:“那就在一块田里试,不然要是出了问题还赖我这主意不好。嗳哟!瞧我这臭嘴——肯定不能出问题的。”

    庄稼人对这“吉言”可是看重的很,自己没说“吉言”就罢了,反而说起倒霉话来,要是张叔听了该说她“小娃儿嘴巴没个遮拦”!

    张槐见她一副后悔失言的模样,笑道:“不就是说了一句话么,田种的好不好,哪里是一句话能决定的哩?”

    说完瞧瞧天色,日头早就落了下去,田野里不再热烘烘的,微风送来清凉的气息,村子上空已经腾起袅袅的炊烟,便对两人道:“该回去了,要吃晚饭了哩。田畈里蚊子也多,菊花你不该跟着来哩——叮一头包。”

    他看看山边,心道,等秋天的时候,自己就能和青木菊花同出同归了,现在却要分开往两个方向走。

    菊花点点头,田埂上小业子飞舞,这时傺她又不嫌弃这衣衫累赘了,亏得浑身裹得紧紧的,要是露胳膊露腿,那肯定惨不忍睹!

    青木走了两步,顺嘴问道:“咋今儿是你来看秧田,张叔哩?”

    张槐跟在菊花身后,说道:“我爹和我娘都在割草哩。”想想叉补充道:“就是打猪草。不过不光割野菜,也割青草。”

    青木诧异地问道:“你家才五头猪,橡子果儿不够吃么?”

    张槐摇头道:“不是。我是为了攒肥。当然了,也是为了喂猪。

    常割些青草让猪嚼,等于是喂它们吃零食了,其他的猪食也不少喂。它们嚼一半,糟蹋一半,到晚上连同猪粪全部清理出来,倒进沤粪池。等这稻子割了,就全部弄到田里来,不然种两季稻子,地肥跟不上可不成哩。”

    青木眼睛一亮道:“这法子好哩。我本来就准备割青草沤肥的,这么的让猪糟蹋一遍就更好了。冬天地好养,等秋收后,把稻草铡碎了,丢田里烂到明春就成了;可是这早稻割完了,立马要翻田插秧,用稻草就不行了,得早早地另外准备好肥料才行。”

    菊花也觉得这法子好,不过她有些怀疑地问道:“那你家的粪池可不得挖好大才够用?”

    张槐笑道:“沤粪池过一段廿子就要清理一回,再烧些稻草枯叶,掺和在土坷垃一块,混合在一起,才好用,不然就这么的弄下田也是不成的。”

    青木呵呵笑道:“这就跟土粪差不多了。往常咱没肥料用的时候,不就是烧些草木灰,掺和些土坷垃,用来种麦子么。槐子这么的一折腾,多了猪粪和青肥哩,只有更好!”

    这真是“虾有虾路,鳖有鳖道”,菊花想,本来种两季稻最大的困难就是怕地肥跟不上——要是种了两年,那田废了,可不是要哭么——如今这么捣腾,倒也是个办法。

    张槐又对菊花和青木道:“我这么弄也没多长时候,倒是觉得这法子不错。肥料啥的就不说了,那猪整天嚼巴青草,也是有好处的——我觉得它们精神了许多哩,比往常吃了睡、睡了吃要神气些,整天哼哼叫的欢。”

    这回菊花猛地被点醒了——这不就是增加了猪的活动量么!有人为了猪肉更加美味,特地把猪散养,放在野外,整天跑跑,啃啃青草啥的,那猪确实精神好多,比一个劲地催肥的猪,味道又不同。

    她回头对张槐笑道:“槐子哥,你这‘零食,喂得好哩。就是地方不够,不然的话,划好大一块地方,把猪放在里面,那是最好的了。这么让它们嚼些青草,也是个法子。”

    张槐点点头道:“我见它们常嚼巴青草,变这么精神了,还想着等搬家后,把老屋基场改做养猪场哩。后来又想,这么怕是不好,到时候清理起来太麻烦哩。难道要把地面每天都刮一层?要是不刮的话,用不了几天,那猪场肯定就不能进人了。所以我就想,算了,还是勤快点,割些青草回来,让它们嚼草吧!”

    青木听得大感兴趣,停住脚步——前面张槐就要跟他们分路了——问道:“那它们整天嚼青草,总能抵些饱,是不是就能少喂些猪食哩?”

    张槐也站住了,笑道:“我反正是没少喂,要不咋说这青草是给它们当零食哩。它们吃饱了猪食,再吃青草也就是嚼着玩。我见那猪都是嚼巴几下,有些野菜是吞进去了,有些草渣就吐出来了。反正倒一堆草进猪栏,随它们不停地挑拣着拱来拱去地嚼巴,‘哼哼,地忙个不停,嚼累了才歇一会。”

    菊花笑道:“这才好哩——就是找些事让它们忙,不然这些家伙吃了睡睡了吃,就没那么欢实精神了。”

    青木也点头笑道:“是这么回事。不过我想你减少些猪食应该没啥大不了的——它们吃不饱自然就多吃青草了。”

    张槐笑嘻嘻地说道:“我不是怕这些家伙不乐意么。咱要吃它们的肉,自然要将就它们些。再说,我还想多攒些肥哩,要是猪都把青草给吃了,那还攒啥?我不过就是想把草丢猪栏里,让它们帮着多踩踩,这样烂起来也快些。”

    菊花和青木听了忍俊不禁!

    说笑了几句,三人分手各自回家。

    路上,青木就跟菊花说道:“这法子不错。咱也常常的割些青草丢猪栏里吧。就像槐子说的,让猪帮着踩踩,顺便让它们嚼巴青草,动动嘴。”

    菊花笑道:“好当然好了,就是事情又多了。咱家的田地比槐子哥家多哩,怕是要更忙了。”

    第二百三十二章 青木退学(粉红110加更)

    吃晚饭的时候,青木把张家割草喂猪顺便攒肥的措施跟郑长河说了。夏天的晚饭,郑家基本上是在院子里吃了。有了一张小方桌,四人各据一方,吃完了还要闲聊一会。

    郑长河听了点头道:“前儿见你张叔割草,他跟我说了缘故。回头咱也割些回来喂猪。不过要往山边去了,田野里不够割哩。他娘,咱俩早上去割。菊花就不要出去了,早上就在家煮饭吧。”

    菊花听了点头,看着院子角落里新笋长开的嫩竹,冲得比竹子还高;那棵桂花树却没见长多少,还是老样子。

    清风穿林渡野,携带着清新的气息灌入庭院,有花香,有草味,还有些莫名的味道,总之,只要张开你的胸怀,凝聚你的五感,就能接收到大自然散发出的丰富气息。

    夜色降临,是一个没有月的黑夜,虽然有漫天的星斗,不至于伸手不见五指,但跟有月亮的夜晚还是不能比的。

    菊花洗完澡,又在青木的帮助下做了面膜,便懒懒地歪在竹床上,瞧着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对郑长河道:“爹,其实我还喜欢挖野菜哩——清早上出去,又不热。唉!就是没空闲,要不然趁着挖野菜,也能到处转转。”

    郑长河听了笑道:“闺女,这割草跟往常的挖野菜可不一样哩,割草是要往草棵子里钻的,说不定就能碰见蛇。你喜欢挖野菜,等下午太阳落山了·在镜湖和小清河边挖就是了。其实猪多吃些野菜也是好的。”

    青木对菊花道:“往后你肯定能有多些空闲,因为过几天我就要回来哩,不再每天都上学了。

    只在一个月中抽出几天的空闲,去跟夫子请教学问就行。”

    菊花听了大吃一惊,问道:“为啥哩?你才上了两年的学·应该还有好多的书都没学吧?”

    郑长河也急忙问是咋回事。

    青木安慰道:“没啥事。你们甭担心。是夫子说,我跟槐子、长云这几个人,读书不为求取功名,所以不需要跟小石头和张杨似的,把所有经书全部细细学过,只要选择那些精妙-的经学典籍学了就成。往后,还是要靠自己在家多读书,也要多看些杂学书籍·有不懂的就去问他。”

    菊花听了松了口气·道:“说是这么说,我想等冬天闲的时候,还是要去听夫子讲课才好。”

    青木笑道:“怕是不成,等秋天的时候,咱就要建作坊哩。”

    菊花拍了下头,说道:“嗳哟!忘了这茬了。唉!你说你念这点书也是受罪。不过夫子说的也对,你们就在家多看些书也是一样的。如今咱有条件了,这书可不能舍不得买。买回来你不时地看一些,有不懂的就去请教夫子,只怕比在学堂学得还好哩。”

    青木点头道:“我就是这么想的。咱认了字·有了底子,像那些史书、医书、游记、农工方面的书籍,都要看看,这样的话,能见多识广不说,很多内容都是跟咱庄稼人的生活相关的,多了解些总不错。不然还跟往常一样,是个睁眼瞎!”

    兄妹俩说着话,郑长河也听不太懂·只说道:“爹也听不大明白。不过你自个要想好了,要是还能上一年学的话,就再上一年才好,爹又不是干不动了。不然这么学了个不上不下的,又撂下了,那不是把先前的工夫都白费了么?家里的活计虽然多,也还撑得过去。前年家里那么难,你都在上学哩,如今咱这日子比前些年可是好过多了,反而不上了,爹想着,咱可不能光想着挣钱哩。”

    菊花听了不禁对老爹刮目相看,她安慰道:“爹,哥哥不是为了家里忙不过来才不上学的,是因为他不用考秀才,所以夫子安排他读的书跟杨子他们不一样。他自个在家读这些书,有不懂的才去问夫子,这样也便宜些。”

    青木觉得菊花说的比自己更明白,便说是这么回事,夫子开了张书单,让他们照着书单上的书籍买来读。

    听了兄妹俩的话,郑长河这才放下心来,随即就高兴了——儿子不用每天都去学堂,家里自然就宽松许多。

    于是,一家人又讨论了会夏收的事,直到睡眼朦胧了,才去休息。

    方家的农具作坊办得热闹的很,把下塘集上的铁匠和木匠都招收进去了,不仅制造打稻机,顺带也制作那些农具。

    因为宋掌柜觉得在下塘集这个地方,打稻机肯定卖的少,还是要运到临湖州和清辉去卖给那些大户豪门才好;但这些常用农具却有极大市场的,所以他就把这块捡起来了。

    方家既然涉足这一行当,当然要全面一些才好。否则的话,说是农具作坊遘主锄头、钉耙也不制作,那不是笑话么!

    材料这块,除了铁料要从别的地方运来,木料自然是要就地采购了。

    青木和张槐却跟李耕田说,这山上的树木不能卖。橡子树就不必说了,除非死了,不然肯定是要留着长橡子果儿的,就是死了,那树还能长木耳哩;其他的如柳树、槐树都能种木耳,也不能卖;山上其他的树木,村里还是要留一些才好,往后总能用上,要是卖了的话,难道用的时候再去买不成?

    李耕田听了觉得有理,可不能为了这点钱自断后路,要晓得一棵树成材得好些年哩。等秋天的时候村里就要建作坊了,完全不必为了这点钱眼红干傻事。

    于是,这些村庄里,就清南村一根树木也没卖。宋掌柜连连称奇。

    抽穗后的稻田一天一个样,由青变黄,稻穗儿也渐渐地弯曲、下垂,沉甸甸地随风荡来荡去,很快就到了成熟的时候。

    于是,庄稼人就紧张起来,几乎是“磨刀霍霍向稻田”。

    菊花家有十来亩稻田,自然是更加的紧张。

    每天,青木和爹娘几乎天不亮就下田了,拼命地割稻,等太阳出来晒一个上午后,再用打稻机把稻谷打出来。

    菊花也紧张了,她想着去年因为有张家、赵家和刘家来帮忙,自家才顺利地把稻子收了回来;今年他们这些人家虽然田地仍然比郑家少,但今年是要种双季稻的,割完稻子紧跟着就要抢栽晚稻,只怕他们没有多少空闲来帮手。

    光割稻的话,爹娘和哥哥三个人肯定能应付;割完稻子,还要犁田、耙田、栽秧,这要忙到啥时候?

    她就决定割稻的时候下田帮忙——她前世是割过稻的,每年暑假,她都会帮着家里忙“双抢”;不过并没有栽过秧,因为栽秧可是需要些技巧的,不是说栽就能栽。她在读书,也没机会学习。

    结果,她把这想法说出来后,青木皱着眉头道:“你能割多少稻子哩?回头累病了更麻烦。家里不得人煮饭么?这时候吃饭也是很要紧的,吃的好自然就干活松快,吃不好也累不下来。”

    菊花忙道:“我不过是清早帮着割,早饭煮起来也简单;上午再割一会,快到晌午的时候就回来煮饭,耽误不了。下午事多一些,就不出去了。”

    杨氏和郑长河都不同意,杨氏白了她一眼,说道:“家里也有好多的事,也不轻省哩。你这样忙完田里忙家里,那不是比我们干得还多?你又不是捡来的,要这么折腾你?”

    她这话逗得一家人都笑了。

    青木认真地对菊花道:“你甭着急,哥心里有数儿。家里的猪和鸡都不能大意了,得照应好才成。那一头猪的收入可是比一亩田稻子不差哩。”

    正是吃早饭的时候,郑长河三口两口把一个玉米窝窝头塞下肚,点点头对菊花道:“凡事都有个轻重,你只管把家里照顾好——这都不容易哩其他的你不用管,有我跟你娘、你哥撑着。”

    菊花没办法,想了想觉得人最重要,可不能累病了,爹娘年纪大了,这么累怕是不成,便又道:“那咱们就花钱请人来帮工?也省得把爹娘累垮了。”

    唉!还是逐渐向地主阶级迈进吧!

    青木摇摇头,说道:“田是死的,人是活的,咱干不下来,难道还要拼命不成?你想,一亩田除掉税负,要是再扣除请人的钱,那还能剩多少?以往是田少,家里穷,没法子;如今要让我选的话,这么种田,我宁可少种些,多喂一头猪伺候着,也不愿这么折腾。”

    郑长河点头道:“说得是哩。咱能种多少就种多少,又没人在后边逼着咱一定要把这十几亩田都栽上晚稻,少栽几亩就是了。”

    杨氏也道:“先把稻子收回来要紧,晚稻能栽几亩就栽几亩,可不能拼命。”

    青木又对菊花道:“这是头一年试试种两季稻成不成。等忙过了,心里有数了,明年就晓得要种几亩合适了。你放心好了,槐子和赵三叔肯定先忙完,到时候也会来帮忙的。”

    菊花只得作罢,不过她心里想着,再也不能买田地了,爹娘都不乐意花钱雇人,买田不是找死么,往后再慢慢地劝他们。

    于是,菊花仍然搞她的后勤。家里事情也确实很多,洗衣、做饭、喂猪、晒谷子,忙得脚不沾地。有时走得急了,还绊脚。

    第二百三十三章 人情

    骄阳似火的盛夏,菊花一边坐在门口剥豆荚,一边看着外●火辣辣的太阳,晒得这青山绿水好像都恹恹的。她心里想道,也不知那打稻机好不好用,如果老是坏的话,还不如用掼桶哩。

    小秀送了一只花白小猫给菊花,毛绒绒的一团,如今长大一些了,老喜欢歪在菊花的腿脚边蹭。小猫咪这会儿瞧着屋檐下的燕子窝,全身的毛都炸了起来,龇牙咧嘴地做戒备状态,发出稚嫩的低吼。

    菊花抬头一瞧,一只燕子正堵在燕巢门口,脆声鸣叫,那悠闲自得的样子,仿佛因为高高在上,丝毫不把下面这家伙放在眼里。

    因她时常会喂些东西给这家燕子吃,所以燕子也不怕郑家人,人鸟相处十分和谐,真正的当他们是邻居了。

    菊花见小猫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有些好笑的踢了它一脚,嘴里说道:“人家住那么高,你上得去么?就上去了也够不着。人家还会飞哩。”

    小猫被她踢了个筋斗,也觉没意思,这才把炸了的毛松下来,冲着菊花细细地叫了一声“喵——”,又撒娇地凑上来往她身上爬。

    菊花看看纜|乳|芟屡孔诺拇蠛诠罚鹊弥蓖律嗤罚丫辉倬8约喝鼋浚疵呕ぴ海苡行┑5钡难樱徽庑∶ㄈ词潜群诠返背趸挂ず颐u饭皇遣煌摹∶ㄈ鼋扛侨肆恍?br /gt;

    菊花却从不纵容它。这可不比城里,又不是养宠物。农家人喂猫狗那可都是要干活的·不然主人不喜。

    她拎着小猫脖子上的皮毛,把它从自己的身上扯下来,呵斥道:“这么大了,连一只老鼠也没抓住,养你啥用?快去转一圈。”也不管它听不听得懂·就要把它扔了出去。

    这小东西两只前爪弓起来,那爪尖就勾着她的衣裳——它还不想下来哩。菊花气得腾出另外一只手,把它扯下来,扔老远,嘴里骂道:“扯坏了我的衣裳,晌午甭想吃饭!”

    小猫咪被她这么使劲一扔,并没有被摔得七死八活——猫儿轻灵着哩,好像会轻功似的·打了个旋·“噗”的一声闷响·站得稳稳的,屁事

    丑女 如菊第61部分阅读

    欲望文

章节目录

丑女 如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np只为原作者肉书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肉书屋并收藏丑女 如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