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皇 作者:肉书屋
第 35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ap;ap;quot;收藏到我的浏览器ap;ap;quot; 功能 和 ap;ap;quot;加入书签ap;ap;quot; 功能!
“郭爱卿请讲,只要是关于耕之事,就正是我们现在需要的,说出来让众大臣听一听。”
“启奏圣上,微臣近ri遇到一个老年农夫,他向微臣献上一项事关老百姓农业耕种的改良技艺,yu献予朝廷。此法叫做畜耕之法,就是利用牛、马、骡子等牲畜来行耕种之事,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而且还能够提高耕种的速度和效率。微臣当时感到好奇,便让老人家试验了一翻,结果发现确实是可以推广于民间的耕种之法。只是这二天圣上一直忙碌,微臣便准备过几天再告诉圣上,但是现在一想,此法要是能够推广运用于民间,不是可以大大地缓解民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吗,所以这才斗胆向圣上进献此法。”
“哦,居然有如此先进的耕种之法,当真是闻所未闻呀,不过郭爱卿能不能详细地给大家说说此法是如何cao作的,让众位大臣来判断此法可行不可行?”
“微臣已经将此法记录了下来,就在这些纸上,请圣上和各位大人过目。”京北尹郭嘉说着,便从怀中取出了一叠纸张来,那正是戏志才从弘农郡带回来的竹纸。
随后,有内侍上前呈献了一份给刘辩,同时还分发了一些给大殿里面的群臣,大家的目光都投到了纸上,发现上面有着一幅幅详细的图画,不但记录下来了畜耕法的cao作过程,而且还记录下来了相关农具的结构图,只要将此图纸交给工人,不久就可以成批地制造这种农具了。
“一直以来。民间耕种都是采用人力之法,所以才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没有想到竟然还可以采用这种畜耕之法。当真是不错。”
“是呀,原本采用人耕之法,至少同时需要三个青壮年劳动力才行,而现在最多需要二人就行了。至少节约了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出来呀。”
“不仅如此呢,人力耕种,每人每天平均下来不过耕种亩地而已,如今采用畜耕之法,平均每天每人能够达到三亩左右。这样算来节省的就是一半以上的劳动力呀。”
“对呀,如果能够推广这种畜耕之法的话,那么只需要往年一半的劳动力,就能够完成今年的耕任务了,这样不是能够解决民间老百姓的问题了吗?”
“话虽如此,但是如今民间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都已经被征调了,剩余下来的不过五分之一左右,仍然不够呀。”
“是呀。虽然推广畜耕能够缓解劳动力。但是征调了三十万民夫后,司隶各郡县剩余下来的青壮年恐怕仍然不能完成今年的耕任务呀。”
“看来恐怕要从民夫中退一些人回去耕才是,不过应该不需要太多,有十万人应该就够了。”
“十万民夫足够了,但是问题是这十万人退回去后,先帝的陵寝修建工程如何能够保证呢?毕竟少了十万人。能够在二个月内完成整个工程吗?”
“是呀,现在看起来耕这一头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但是先帝陵寝的修建问题还不能够圆满解决,应该如何是好呢?”
众臣看着畜耕图。纷纷发表着自己的见解,不过他们还是赞成推广畜耕之法的,只是关于先帝陵寝的问题还不能有效地解决,仍然是一个难题。
“启奏圣上,微臣有一项建议,相信能够解决修建先帝陵寝的问题。”此时,新任的大鸿胪陈宫站了出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道。
“陈爱卿有何良策?说来大家听听。”
“这些ri子,微臣受圣上所托,一直在关注先帝的陵寝修建工程,所以微臣发现了一个问题,而经过微臣的调查了解,这个问题是一直存在的。如果能够想办法解决掉这个问题,微臣相信先帝的陵寝工程应该能够按时完工。”
“陈大人,具体说说。”
“是,圣上。微臣观察发现,虽然征调来修建先帝陵寝的民夫有三十万人,但是他们在干活的时候却并没有出全力,而是在临工的督促下不情不愿地做事情。微臣私下里找到一些民夫问了问,然后又调查了有关部门以往类似的工程进展,发现了根本原因在于,皇家征调民夫完全是义务的,没有半分工钱,而且生活也不好,所以民夫的怨言比较大。加上如今是耕之时,民夫们一个个担忧着家里耕的事情,因此就更没有心思做事情了。”
“哦,竟有此事,不知陈大人觉得应该如何解决呢?”
“既然民夫们心中有所担忧,圣上就应该为他们考虑考虑,一来可以挑选部分民夫回家耕,解决他们最大的后顾之忧。二来可以由朝廷发放给他们一定的工钱补助,对于工作干得好完成得快的,还有额外的奖励,这样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xg。三来可以改善民夫们的生活,他们每天干的本来就是体力活,如果吃不饱的话就不会有力气干活,改善生活可以让他们保持体力。微臣相信,有此三点,哪怕只有二十万民夫,在二个月内也一定能够完成先帝陵寝的修建工程,这样就能够解决朝廷目前面临的二个难题了。”
大鸿胪陈宫胸有成竹地面对众臣侃侃而谈,提出了解决目前问题的方法,部分大臣听得连连点头,觉得他的办法可行,不过也有一部分大臣听了紧皱眉头,并没有赞成他的提议。
“陈大人此法虽然好,不过仍然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皇家徭役,历来都是免费征调民夫完成的,这是皇家的特权,历来都没有皇家徭役发给民夫工钱的做法。如果要这么做,不但国库需要拿出一大笔资金来付民夫的工钱,而且有了这个先例后,以后皇家徭役怎么办?至于改善民夫的生活,这一点老臣倒是没有意见,不过也需要国库投入更多的经费才行。”
司空丁宫在三公之中,也是总体负责此项事务的最高官员,所以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反对大鸿胪陈宫所说的付给民夫工钱之举,因为如今的国库根本拿不出这笔钱来了。
“丁大人说的也有道理,不过圣上,微臣记得朝廷是拨了专款用于修建先帝陵寝的,而且每年下拨的钱财不在少数,相信若是拿出少数来做为民夫的酬劳,应该还是能行的吧。”大鸿胪陈宫笑了笑说道。
“启奏圣上,微臣有话要说,修建先帝陵寝是按照历朝历代的惯例而行,向民间征调民夫也是旧例,一向都没有给他们工钱的例子。而且用于先帝陵寝的财物也非常有限,大部分都是消耗在了材料上面,如果陈大人非要拿出一部分给民夫做工钱,那么材料就会短缺许多,有可能导致工期不能如期完成。所以,圣上如果同意陈大人的做法,就得从国库里面重新拨一大笔钱才行。同时,如果此次有了例子,那么以后朝廷征调民夫的话,恐怕都得照此执行,不然的话民夫恐怕会sao动呀。”
永乐少府樊陵是直接负责先帝陵寝工程的,从国库拨出来的所有钱物,都要从他的手里面经过,此时听了大鸿胪陈宫的话,心中不由得记恨上了他,同时他眼珠一转,拱手向刘辩要起钱来,因为他觉得这也是一个机遇,如果少帝真的拨下一大笔钱来,他自然可以从中得到大部分的。
“圣上,微臣觉得樊少府樊大人说得有理,如今天下动乱,朝廷多年来征讨黄巾及黄巾余贼,已经空虚了国库。如果这次更改了祖宗成法,那将会加重朝廷的负担,将国家陷于危急之中,实不可取也。望圣上仔细思量,不可再增添朝廷的难处了。”
阶下一名中年文官站了出来,拱手进言,刘辩一看,认得他是那什么何南尹许相,一向与永乐少府樊陵关系友好,后来董卓得势时他们二人皆飞黄腾达,皆因他们是最先投靠董卓的朝廷官员,怪不得此时见樊陵形势不好要站出来帮忙了。
“各位大人,如今少帝登基,朝廷再困难也应该比起当ri少帝为太子时赈济江南百姓的情况要好一些。微臣记得,当时少帝可是连自己的王袍也拿去典当了粮食的,结果帮助十余万江南百姓渡过了难关。我们洛阳一向是天下富庶之地,又是一国之都,难道说大家手里都有钱使而让国库空虚吗?圣上,如果国库实在空虚了,微臣认为倒是可以再向洛阳城内的富户借一借。”
看了看周围的大臣们的反应,太仆荀彧站了出来大声地说道,顿时周围的大臣们听了纷纷变了脸se,唯有一帮儒家士子一向甘守清贫,此时倒是毫不动容,但是大多数大臣们心中都有鬼,所以低下了头不敢看向刘辩,只在心中暗暗记恨太仆荀彧不知好歹。。。)
s
199、敲定此事(二更)
“太仆大人为国着想,此心可嘉,不过向富户借钱倒是不用了。各位爱卿也不必担心,国库里面并非空虚的,先帝曾经留下了一笔钱财,那都是他多年来省下来的,就是用于如今国难之时。不仅如此,上次上军校尉蹇硕伏诛,朕派人抄了他的家,从他的家中抄出了三十万金银,足够朝廷应着所需了。不过朕也由此知道了,咱们大汉的臣僚家中还是过得不错的,像蹇硕这样的可以说是富甲天下富可敌国了。当然,朕也不想追究大家的钱财是如何来的,只是希望大家心中能够多一些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不要走了像蹇硕那样,不然朕的国库又得发财了。”
刘辩扬手止住了一些大臣,坐在高高的金銮殿上,气势十足地指着下面的众臣开玩笑似的说道,但是却听得众多大臣背上出了一身汗,脸se也苍白了起来。
好在刘辩似乎只是开了个玩笑,说完之后就转移了话题,让大家讨论一下大鸿胪陈宫提出来的这个方案的可行xg,今天当朝就得定下来。
“各位爱卿,本宫想说几句。”此时,一直在玉帘之后默默不语的何太后突然出声了,此时文武百官纷纷垂手恭敬地立着,面向金銮殿上,聆听着何太后的懿旨:
“少帝新立,年纪尚幼,处理政事还不周全,须得各位大臣多多辅助。不过,今天本宫观少帝言行,心中颇为欣喜,因为少帝虽然年幼,但是思虑问题却并无偏颇,当然这也是众位大臣集思广益的结果。在处理修建先帝陵寝和安排民间耕这两件事情上面,少帝的做法颇为妥当,本宫认为可以施行,这样两件事情齐头并进,互相不误。当然,本宫不yu干预朝政。一切还得看众位大臣的意思,少帝若有想得不周全的地方,大家就帮忙周全周全。”
何太后这一发话。自然文武百官都不会反对了,而对于朝廷拨款的事情,经过了大臣们商议计算,规定了给予民夫的工钱数目。同时还决定用畜耕农具做为酬劳的一部分,这样算下来国库只需要再拨十五万两金银就足够了。
刘辩当即拍板定了下来,不过为了防止有关官员中饱私囊,刘辩派新任的三公司徒王允跟进此事,全程负责司徒王允放民夫的工钱问题。并且按时向刘辩汇报。
对于司徒王允,刘辩通过历史还是比较了解的,此人心中颇为忠直,在国难之时临死不逃,所以将这样的事情交给他去办,刘辩可以放一百二十个心。
“今ri大典就此结束,各位爱卿下来将朝会上的一切布置安排下去,务必保证耕和先帝陵寝两年事情不得耽误了。”
散朝之后。何太后命人将大将军何进、车骑将军何苗兄弟二人宣进宫去。当面向他们承说了厉害,直言余人可降而何氏不可降的道理,命令他们必须无条件支持少帝的任何决定,而大将军何进默然应允,只有车骑将军何苗口中称是但心中却不以为然。
刘辩没有去管何太后所做的事情,而是随后将四位辅政大臣召进宫去。他们是大将军何进、后将军袁隗、太傅蔡邕、太保陈耽,并在御房摆下御宴。招待他们一同进餐,向他们请教了许多治国之理。
三ri之后。在朝廷机器的高速运转之下,十万民夫已经挑选出来,送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而且还带回去了新式农具和畜耕之法,与邻里一起互相帮助忙碌着耕之事。
而另外二十万民夫则得到了前一段时间的工钱,而且得知朝廷已经想到办法解决了他们耕的烦恼后,个个热情高涨,加上生活得到了改善,民夫们干起活来干劲十足,工程的进展立即快了起来,而且还保证了工程的质量。
一时间,整个洛阳城,甚至是整个司隶各郡县的老百姓中,都在流传着少帝登基当ri解决了二件难事的故事,大家都对少帝充满了信心,觉得这么难的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以后大汉肯定能够恢复安定的局面的。
朝廷之中,大臣们各司其职,一切都非常有序,众多大臣工作起来非常热情,但是也有一些例外的,因为刘辩有意地疏远了一些朝臣,他们都是在历史上变节之人,也包括了所有的中常侍,现在刘辩基本上不用到他们了,只要他们不弄些事情出来,就不管他们。
当然,刘辩也知道这些人是不会安稳地,所以一直派出绿八哥在宫廷之中四处潜藏,收集着一些可疑的信息,同时让灰鹰在高空中监控着整个皇宫,特别是一些他不放心的地方,如董太后的宫中,如渤海王刘协的寝宫,如那些中常侍中黄门太监的住处。
数ri之后,那些被疏远的大臣和宦官们竟然都悄悄地聚焦到了董太后所住的未央宫去了,他们借着为董太后祝寿的理由,其实想要谋求自己的利益。
“恭请太皇太后圣安。”
中常侍赵忠、张让、中黄门段圭、侯览、曹节、夏辉、郭胜、程旷,骠骑将军董重,永乐少府樊陵、河南尹许相、太尉张温、廷尉崔烈、司空丁宫等人齐齐跪在董太后的面前。
董太后虽然已经五十许了,但是一向注重保养,因此看起来不过四十左右,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只是她一向与先帝不和睦,虽然住在宫中,却少以露面,只有一些亲近的大臣时不时来向她请安。
现在先帝驾崩,少帝即位,何太后垂帘听政,而未央宫已经彻底冷清了下来,让董太后的心里也跟着冷了,只是没有想到这才没几天时间,就有这么多朝廷重臣前来向自己请安了,而且就连三公之中的太尉张温、司空丁宫也来了,让她倍觉兴奋。
“众位爱卿请起,大家都是朝廷重臣,政事繁忙,今ri如何得闲来看我这个糟老太婆呀?”董太后微笑着对大家说道,皇子刘协就坐在她的身边,津津有味地吃着一盘糯米糕。。。)
s
200、董后之谋
)
200、董后之谋
“太皇太后明鉴,臣等来请太皇太后作主。”
“休得胡说,如今新帝登基,一切自有朝廷辅助政大臣相助,更有各位爱卿协理,本宫乃妇人,如何作得这大汉的主呀?”
“太皇太后如何作不得主,那何太后能够垂帘听政,她不同样是一妇道人家吗?既然何太后都能够干政作主,太皇太后你贵为先帝之母,现在少帝年幼无知,更应该由你老人家出面作主。那何太后不过是屠家之女,懂何礼仪,有何见识,这大汉天下的事情她如何理会得来?太皇太后你老人家见过的世面比她吃过的饭还多,走过的桥比她走过的路还长,所以应该由您老人家来决定这朝廷大事,怎么能够由着何太后专权误事呢?”
“是呀,太皇太后明鉴,臣等都是大汉老臣了,并不是要争什么权夺什么利,而是不忍心看到大汉毁在了年幼无知的少帝和没有见识的何太后手里,这才冒死前来进谏,请太皇太后你老人家出来主持大局的,现在整个大汉也只有你老人家才能够担负起江山社稷大事了。”
“对,少帝年幼,一登基就大肆封赏身边的小人,将自己原来东宫的臣属均赏赐了九卿之位,更是将先帝流放的蔡邕任命了太傅,还有大将军何进也被任命为辅政大臣,这不是胡来吗?反倒是我们三公,现在倒是成了闲职了,似乎没我们什么事情了,真是让人担心呀。”
“不仅如此,少帝一登基就忘了根本,竟然将修建先帝陵寝的民夫抽调了十万人放还家去,而且还要改变祖宗成法,给这些为皇家服徭役的民夫工钱,岂不是乱了套了吗?而且现在天下混乱,国库空虚,少帝却不顾一切,花费大量的工钱在这些民夫身上,简直是胡闹,这样下去大汉天下早晚要被毁掉的,还请太皇太后你老人家出面管一管。”
“太皇太后,你老人家还不知道,那何进如今更是得势,将我们这些老臣视为眼中钉r中刺。(。)以前他就曾经不止一次向先帝和何太后进言,要杀了我们这些老臣,说我们祸乱后宫,可怜我们这些人,为了侍候皇家,不惜自残身体,连后代香火也没能留下,数十年来从没出半点差错,现在到了老来竟然还被诬蔑为阉贼,想起来就令人伤心呀,还请太皇太后你老人家为我们作主。”
一众旧臣宦官在董太后面前痛哭流涕,倾诉着他们遭遇的苦难和不安,极力地鼓动着董太后出面与何太后争权,让她来节制少帝和何太后,这样他们才能够重新掌握大权,恢复往ri的荣耀。
“哎,本宫想不到,先帝尸骨未寒,她们母子竟然就将大汉天下搞得乱七八糟了,实在是愧对列祖列宗呀,让先帝如何能够瞑目呀?那何氏,初始入宫的时候,什么都不懂,本宫也是看她老实听话,这才抬举她与先帝成配。没想到十多年过去了,她竟然完全变了一个人,不仅毒害了王美人,而且还独尊后宫。如今,她的儿子即了帝位,内外的大臣属僚多是她的心腹,加上大将军何进兄弟掌控兵权,已经成了气候。本宫虽然为了大汉天下,也想要节制她的权力,但是却深感有心无力,大家说如何才好呀?”
终于,董太后在大家的言语中动摇了,说出了她的心里话,先帝登基之后,她成为后宫之主,却因为与先帝不合而未能独揽大权,所以这些年表面上看起来她与世无争,但是事实上内心里面的权力却并没有消退,此时得到这么多旧臣属僚的支持,她心中感到时机已经到了,趁着少帝刚刚即位未稳,自己便可以与她们母子争上一争,说不定还能够打压她们母子,然后废了少帝另立皇子协呢。
董太后一边叹息着,一边看着旁边的皇子协,他才十岁的样子,还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才能无忧无虑地吃着糕点,不过自己这个祖母却不能不管他,无论怎么样都得拼一拼,为他拼一个将来。
“太皇太后英明,既然何太后能够垂帘听政,那太皇太后贵为先帝之母少帝祖母,为何不能垂帘听政呢?所以太皇太后同样也可以临朝,与何太后一起垂帘听政,这样既可以打压何太后的气焰,也可以在一些大事上面做出决断,不让少帝胡作非为,也不让她们母子乱了大汉天下。”张让立即上前说道。
“不错,太皇太后还得加封皇子协,可以加封皇子协为陈留王,这样他的封地就接近洛阳,免得有一天她们母子找个借口将皇子协发放到偏远的渤海郡去了,这样就无法威胁到她们的地位了。”
“太皇太后,臣以为还要加封国舅董将军大官,让他掌握军权,这样就可以对抗何进兄弟了,也才会有了保障太皇太后安危的势力,否则的话大将军何进兄弟手里有兵而咱们没有,他们要加害咱们的话随时都可以呀。”
“对对对,太皇太后还可以相信老臣们,只要重用老臣们,老臣等一定事事听从太皇太后的旨意,在朝廷上面与少帝所属及大将军何进等人分庭抗礼。只要我们能够干预军国大事,慢慢经营我们的势力,要不了多久就能够设计对付大将军何进,而只要何进兄弟一死,少帝及何太后就无人可以依靠了,到时候太皇太后可以让少帝让位于皇子协,从而彻底掌握大汉的权柄于手中。”
一翻密谋之后,众位宦官旧臣散去了,却根本不知道刘辩的耳目已经遍布宫中,将他们的兴奋神情看在了眼里,只是刘辩并没有采取行动,而是笑了笑,如同看戏一般任由他们表演,毕竟这是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事情,刘辩也不想将历史改变得太多了。
第二天,董太后果然临朝,一众旧臣宦官早就在金銮殿上玉帘之后为她设置了软座,与何太后并列在一起,彼此之间同样用帘子隔了开来。
上朝之时,文武百官果然全都震惊了,当然那些参与了此事的旧臣宦官例外,其次就是少帝刘辩没有任何反应,连何太后也是大为震惊,不过一时间却并没有多说什么。
“皇祖母圣安,母后圣安。”
刘辩在坐下龙椅之前,非常恭敬地向二宫娘娘问好,董太后与何太后都在玉帘内点头示意,而后朝会正式开始,司空丁宫第一个跳了出来:
“启奏圣上,皇子协已经年满十岁了,他知达礼,勤奋好学,颇有古人风范,微臣以为,先帝曾经封皇子协为渤海王,但是渤海之地远在青州,非常偏远,加上如今青州徐州一带黄巾余贼肆虐,殊为不便,还请圣上能够将皇子协的封地改一改。”
“嗯,丁大人的建议很有道理,不知道大人以为皇弟协分封在何处好一些呢?”刘辩早知道他们的伎俩,此时非常配合地问道。
“亦近不亦远,依微臣之见,莫如陈留之地便可。”司空丁宫没有想到少帝根本就没有反对,不过也许是因为今天他看到董太后在此,所以心中胆怯害怕了。
“不可。”刘辩还没有回答,后面的何太后已经说话了,“太子及皇子协的封地,乃是先帝亲口所封,如今先帝尸骨未寒,岂能轻易改变。而且皇子协年龄尚小,此时还无法管理自己的封地,所以更改封地与否根本没有任何的影响。本宫以为还是等到皇子协年龄稍长,能够自己管理自己的封地了,那时候如果青徐二州还有黄巾余贼肆虐的话,再行改封不迟。”
“这话我不同意。”刘辩知道,何太后一反对,董太后必定会站出来,果然如他所料那样,董太后接着开口了:
“皇子协年龄稚小,他的母亲又死得早,只能跟着我这个老太婆。当初先帝封给二个皇子封地的时候,并没有让他们自己去管理自己的封地之意,只不过是给他们一个王号而已。如今先帝走得早,以他对皇子协的疼爱,怎么会让他到那么偏远的地方去呢?本宫觉得丁大人的建议非常好,就在近处给皇子协另封一个封地,即使将来他长大了,去了自己的封地上,也能够有机会回来看我这个老太婆。可怜我的皇儿死得早,留下我这个孤老太婆一个人,身边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倒是皇子协孝顺懂事,天天在面前逗着老太婆开心,所以希望圣上能够答应本宫的这个要求。”
“既然皇祖母都开口了,那朕就答应了,即ri起封渤海王刘协为陈留王,以陈留为封地,等到陈留王十六岁后,就一切交由他自己管理,现在还是由朝廷代为管理。”
刘辩侧着头向后看去,看到何太后脸se有些难看,似乎还想说什么,他不yu两宫在朝廷上争吵,于是抢先应承了下来,并且当众宣布了此事,何太后果然不再言语了。
s
201、二宫之争
)
201、二宫之争
“那本宫就多谢圣上了。”董太后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笑容。
“皇祖母折煞朕了,不知道皇祖母可还满意,若是还有其他什么要求,还请一并提出来。”刘辩似乎真的有些害怕董太后一般,非常恭敬地问道。
“既然圣上问起,那本宫倒还真有一事要说。国舅董重为先帝之舅,在平定黄巾的过程中战功卓著,只是后来才带着骠骑将军之名因为身体有伤才在家休养至今。如今他身体已经完成康复了,所以也有心为国家出力,以他的功劳名望,如果担任御林军统领一职,当能守护洛阳城的安危。本宫也是听说御林军三军将士,只有三个中郎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者,依我看国舅董重正合此位。”
董太后的话,如同一石激起千重浪,在整个千秋万岁殿的大殿之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任是谁都听得出来,她这是要夺取军权了。
如果说她临朝听政,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她为皇子刘协争得近处的封地,只是为了她对皇子协的偏爱,那么她为国舅董重讨要御林军统领一职,就是l地抢夺兵权了,其影响至关重大,绝不是小事。
顿时,满朝文武纷纷小声地议论开了,特别是何太后所属一系,对于董太后明显想要夺权的做法极为不满,那是对他们的极大威胁。/
倒是原东宫所属,包括了御林军的三位中郎将在内,他们没有任何的反应,仿佛事情跟他们没有任何的关系一样,这是因为他们的心中对刘辩有着绝对的忠诚,即使刘辩让他们去接受国舅董重的指挥,他们也只会对董重阳奉y违的,因为他们只会听从一个人的指挥,那就是少帝刘辩。
“不行。”
果然,何太后顿时拂然而起,大声地喝道,她当然知道董太后若是掌握了兵权,肯定是要用来对付自己的兄长和弟弟的,这是她绝对不能接受的事情,所以她立即起来反对。
而下面的大将军何进,还有车骑将军何苗,二人的脸se都变得非常难看,他们当然明白他们的处境和地位,一切都是与何太后息息相关的,也是与他们手中的兵权息息相关的,若是打破了这一平衡,那么以后他们与董太后之间就胜负难料了。
“吼什么吼?这里是什么地方?是大汉朝廷之上,不是你那闹市屠市之上,岂能在此咆哮?何太后,你贵为太后,难道连这点礼仪也不知道吗?虽然你出身低微,没有学过礼仪,但是你进宫以后,本宫不是专门教导过你吗?即使你的儿子做了皇帝,你要垂帘听政,也应该要有一点起码的礼仪,如此大吼大叫成何体统?”
董太后顿时脸se一沉,开始向何太后发难了,而且是撕破了脸皮,毫不留情地讽刺她出身屠家,没有教养,顿时就得何太后的脸se更加地难看了,而刘辩在前面也有些讪讪地。
“母后教训得是,臣妾是鲁莽了。不过臣妾所说乃是实情,新帝刚刚登基,朝廷的内政已经得到了整顿,御林军负责洛阳城的治安,虽然是由大将军节制,但是却是直接向新帝负责的,已经没有必要再安排统领一职了。如果国舅真有为大汉出力的想法,我看倒是可以任命国舅为并州刺史,到那里去平定黄巾余贼,同样也是兵权在握的。”
何太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竟然忍下了董太后对她的发难,转而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不过谁都听得出来,她是想将国舅董重放逐出洛阳,因为并州乃是如今黄巾余贼最为势大的地方,国舅董重真去了并州,恐怕能不能回来都是一个问题了。
即使他能够活下来,而且还能够掌握一支军队,但是对于洛阳的局势来说却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也许到那个时候董太后一支早就废了,所以董太后他们当然不能答应了。
“何太后此言差矣,国舅董重早年曾经立下过汗马功劳,如今年事已高,如何还能够外出cao劳奔波,我看车骑将军何苗如此年轻,倒是可以外出领军作战,也许还能够立下更多的功劳,平定天下黄巾余贼也说不定。再说了,御林军是由原来的西园禁军改编而成的,这支禁军本是先帝亲自掌管的卫军,如今即使要负责洛阳城的安危,更不能缺少了一个统一的指挥。他们虽然直接向新帝负责,但是辩儿年幼,如何懂得军旅之事呢?既然他们只是挂名在大将军名下,那么也就是说大将军并不会直接指挥这支军队,如果没有统一的指挥,到时候各营之间出了问题怎么办?毕竟洛阳城乃是天子脚下,是整个大汉的国都,治安上面出不得半点问题,所以辩儿你觉得皇祖母的意思如何?”
论起道理来,何太后毕竟没有多少知识文化,是万万比不上出身于大家的董太后的,当然若是骂街的话,何太后肯定是要远远超过董太后的,因为她从小是在闹市上长大的。
若只是两宫娘娘在后宫争吵,恐怕何太后能够将董太后骂得狗血淋头,因为骂街这正是她擅长的。而虽然她进宫已经十多年了,多少也学到了一些东西,却还比不上董太后,所以说姜还是老的辣呀。
只是如今是在朝廷之上,何太后心中愤怒无比,却根本找不到话来辩驳董太后,此时听到她直接向少帝刘辩发问,心中一惊,不由得将希望寄托在了少帝刘辩身上,只要他提出反对,董太后恐怕也无法当着众大臣的面勉强他的。
“皇祖母言之有理,国舅爷劳苦功高,既然如今还有为国出力的心思,那朕就将御林军三军交给国舅爷统领。希望国舅爷能够辛苦一些,负责好整个洛阳城的安危,朕在此感谢国舅爷了。”
刘辩似乎真的已经吓住了一样,目光直直地望了望武将队列里面的甘宁、许褚、淳于琼三人,然后将目光投到了国舅董重的身上,有些嚅嚅不安地说道。
202、暗流汹涌
“臣多谢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国舅董重自然大喜,如今大将军何进的羽林军南北二营都不在洛阳城中,整个洛阳城'奇qisuu书网'都在御林军三军管辖之下,他掌控了御林军就相当于掌控了整个洛阳城,包括皇宫在内。
当然,虽然听说皇宫中还有一支大内侍卫,不过在他看来这一千大内侍卫根本挡不住三千御林军的,所以只要自己掌控了这支御林军,那么少帝刘辩还不是得乖乖地听董太后的话,包括何太后这个贱人在内,到时候还不是任由他们予取予求。
少帝刘辩的话顿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将军何进一系的大臣们面面相觑大惊失se,而那些投靠了董太后的旧臣宦官们则个个欣喜若狂,只有少帝刘辩一系的大臣则毫无表情,还有那些儒家士子们则皱着眉头,难以理解少帝为何会答应董太后。当然,另外还有一些大臣目光闪烁,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似乎是在考虑自己该站到哪一方。
除了少帝刘辩的心腹之人,其他大臣根本就不理解刘辩的想法,他们并不知道刘辩对御林军的掌控已经达到了任何人想象不到的地步,也不知道刘辩这一年多来的布置。
只要刘辩愿意,而今的洛阳城内外完全可以只有他一个的声音;若是他能够狠下心来,完全可以将大将军何进除去,将羽林军大部分控制在自己手中。
所以即使国舅董重现在得到了御林军的控制权,却也只是白欢喜一场,甘宁等人早在刘辩望过来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他们下来会主动向董重投诚,以得到他的信任,让他相信这些将领确实只听自己的指挥。
董重却不会明白,他得到了御林军的指挥权,却是给自己套上了枷琐,以后他的一举一动,包括董太后一系的旧臣宦官们,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传到刘辩的耳朵里面,而只要刘辩一声令下,这些御林军将士会在瞬间掉转枪头来对付他们的。
董太后不会知道,投靠董太后的那些旧臣宦官也不会知道,此时御林军的三名中郎将甘宁、许褚和淳于琼他们,在心中想的却是早点弄清楚他们家中的财物珍藏,好早点抄了他们的家。
这些家伙在刘辩的影响下,现在对于抄大臣的家已经形成了条件反she一般的习惯了,虽然说抄出来的绝大部分东西都交给了少帝刘辩,不过少帝从来不会亏待他们的,现在御林军将士一个个都是富得流油的了。
只是无论如何,这些御林军将士都不会因为钱财方面的原因背叛少帝刘辩的,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贫穷人家的子弟,对于少帝刘辩心中充满了无比的感激的,哪怕是要他们拿自己的生命去守护少帝刘辩,他们也不会有半点犹豫的。
退朝之后,何太后在宫中摔了很多东西,大将军何进与车骑将军何苗本来前去见她,但是在宫门外听了一会儿后又离开了。
至于少帝刘辩,回到宫中后闭门不出,许多大臣求见,但是他都没有见,包括大将军何进、后将军袁隗、太保陈耽、太傅蔡邕,连何太后传他去他也推说休息了没去。
“恭喜太皇太后,恭喜国舅爷。”
而与此相反的是,在未央宫中,一群大臣宦官围绕着董太后和国舅爷董重,谄媚的声音不断,而且人数比起上次还有增加,其中有一些是刚刚投靠过去的。
“呵呵,到底还是一个小孩子,经不得吓,我看少帝刚刚差点n裤子了。”
国舅爷董重志得意满,坐在董太后的旁边,高昂着头哈哈大笑着,话语当中对少帝刘辩也没有半点尊重的地方,似乎整个洛阳城整个皇宫甚至整个大汉都将由他说了算了。
“哼,你也不要得意忘形了,需知那何进手里还有五千羽林军,虽然他不在洛阳城内,但是你也不要小看了何进的羽林军,若是没有防备,羽林军进了洛阳城,你的这三千御林军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再说了,整个皇宫还在少帝亲自掌管的大内侍卫防卫之下,咱们现在都得小心着这些大内侍卫。我可是听一些小太监宫女说起,这些大内侍卫全都是高来高去的厉害人物,有他们在皇宫之中,恐怕你那三千御林军根本进不了皇宫的。”
董太后倒是没有得意忘形,她半闭着眼睛,静静地听着众人的话,半响之后才睁开眼睛瞪着董重喝道,顿时震得周围的旧臣宦官们出了一身冷汗,这才明白少帝虽然交出了御林军,但是整个皇宫还是在他的控制之下的,除非他们不顾一切命令御林军进攻皇宫,但是那样的话就是真正的逆反了。
“不管怎么说,如今咱们已经取得了一些胜利,那何太后根本不是太皇太后你老人家的对手,今天回去后不知道会气成什么样呢?还有少帝,毕竟年幼无知,以后也会糊弄他。臣等相信在太皇太后你老人家的带领下,一定能够慢慢地找到对付何进兄弟的办法,一旦对付了何进兄弟,到时候咱们就拥护皇子协登基为帝,大汉天下都在太皇太后你老人家的手里了。”
赵忠等人极力吹捧,董太后虽然年纪不小了,但是野心却仍然还在,所以表面上她没有多说什么,心里面却在憧憬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够像先朝的吕太后、窦太后一般,成为大汉皇权的幕后统治者。
“太皇太后,还有一件事情须得仔细,那御林军的三军将军,听说都是以前禁军之中提拔起来的,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服从国舅爷。万一他们不服从的话,国舅爷岂不是徒有虚名吗?”。
不过,中黄门夏辉却有些担忧,好在他们这些人都不知道甘宁三人与少帝刘辩之间的真正关系,否则的话他们就不会笑得出来了,当然他们以后也会想些办法对付他们三人的。
“哼,现在本将军才是御林军的最高统帅,这可是少帝今天亲自下的命令,他们三人要是只听从何进的话而不服从本将军,大不了本将军找个理由免了他们,重新任命几名心腹就是了,有什么麻烦的。”
董重倒是毫不在乎,毕竟他现在名正言顺,有着少帝刘辩的圣旨,若是有人不服从他的命令,他正想拿办几个人来杀j儆猴呢。
“就是,今天朝堂之上,太皇太后的天威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他们三个小小的中郎将敢不听话吗?何况今天在朝堂之中,他们三人没有提出任何的异议,可见他们对太皇太后老人家的威严是深为佩服的,应该不会不识抬举的。”
不过,也有人认为三名小小的中郎将,虽然是御林军统领,但是跟太皇太后和国舅爷比起来,还是根本不算什么的,他们识相的应该会主动投靠过来的。
“太皇太后,御林军的三名中郎将过来拜见您老人家了,就在外面侯着呢。”
正在这时,一名小太监快步走了进来,恭敬地向董太后禀报,顿时众人无
第 35 部分
欲望文
第 35 部分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ap;ap;quot;收藏到我的浏览器ap;ap;quot; 功能 和 ap;ap;quot;加入书签ap;ap;quot; 功能!
“郭爱卿请讲,只要是关于耕之事,就正是我们现在需要的,说出来让众大臣听一听。”
“启奏圣上,微臣近ri遇到一个老年农夫,他向微臣献上一项事关老百姓农业耕种的改良技艺,yu献予朝廷。此法叫做畜耕之法,就是利用牛、马、骡子等牲畜来行耕种之事,不但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而且还能够提高耕种的速度和效率。微臣当时感到好奇,便让老人家试验了一翻,结果发现确实是可以推广于民间的耕种之法。只是这二天圣上一直忙碌,微臣便准备过几天再告诉圣上,但是现在一想,此法要是能够推广运用于民间,不是可以大大地缓解民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吗,所以这才斗胆向圣上进献此法。”
“哦,居然有如此先进的耕种之法,当真是闻所未闻呀,不过郭爱卿能不能详细地给大家说说此法是如何cao作的,让众位大臣来判断此法可行不可行?”
“微臣已经将此法记录了下来,就在这些纸上,请圣上和各位大人过目。”京北尹郭嘉说着,便从怀中取出了一叠纸张来,那正是戏志才从弘农郡带回来的竹纸。
随后,有内侍上前呈献了一份给刘辩,同时还分发了一些给大殿里面的群臣,大家的目光都投到了纸上,发现上面有着一幅幅详细的图画,不但记录下来了畜耕法的cao作过程,而且还记录下来了相关农具的结构图,只要将此图纸交给工人,不久就可以成批地制造这种农具了。
“一直以来。民间耕种都是采用人力之法,所以才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没有想到竟然还可以采用这种畜耕之法。当真是不错。”
“是呀,原本采用人耕之法,至少同时需要三个青壮年劳动力才行,而现在最多需要二人就行了。至少节约了三分之一的劳动力出来呀。”
“不仅如此呢,人力耕种,每人每天平均下来不过耕种亩地而已,如今采用畜耕之法,平均每天每人能够达到三亩左右。这样算来节省的就是一半以上的劳动力呀。”
“对呀,如果能够推广这种畜耕之法的话,那么只需要往年一半的劳动力,就能够完成今年的耕任务了,这样不是能够解决民间老百姓的问题了吗?”
“话虽如此,但是如今民间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都已经被征调了,剩余下来的不过五分之一左右,仍然不够呀。”
“是呀。虽然推广畜耕能够缓解劳动力。但是征调了三十万民夫后,司隶各郡县剩余下来的青壮年恐怕仍然不能完成今年的耕任务呀。”
“看来恐怕要从民夫中退一些人回去耕才是,不过应该不需要太多,有十万人应该就够了。”
“十万民夫足够了,但是问题是这十万人退回去后,先帝的陵寝修建工程如何能够保证呢?毕竟少了十万人。能够在二个月内完成整个工程吗?”
“是呀,现在看起来耕这一头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但是先帝陵寝的修建问题还不能够圆满解决,应该如何是好呢?”
众臣看着畜耕图。纷纷发表着自己的见解,不过他们还是赞成推广畜耕之法的,只是关于先帝陵寝的问题还不能有效地解决,仍然是一个难题。
“启奏圣上,微臣有一项建议,相信能够解决修建先帝陵寝的问题。”此时,新任的大鸿胪陈宫站了出来,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道。
“陈爱卿有何良策?说来大家听听。”
“这些ri子,微臣受圣上所托,一直在关注先帝的陵寝修建工程,所以微臣发现了一个问题,而经过微臣的调查了解,这个问题是一直存在的。如果能够想办法解决掉这个问题,微臣相信先帝的陵寝工程应该能够按时完工。”
“陈大人,具体说说。”
“是,圣上。微臣观察发现,虽然征调来修建先帝陵寝的民夫有三十万人,但是他们在干活的时候却并没有出全力,而是在临工的督促下不情不愿地做事情。微臣私下里找到一些民夫问了问,然后又调查了有关部门以往类似的工程进展,发现了根本原因在于,皇家征调民夫完全是义务的,没有半分工钱,而且生活也不好,所以民夫的怨言比较大。加上如今是耕之时,民夫们一个个担忧着家里耕的事情,因此就更没有心思做事情了。”
“哦,竟有此事,不知陈大人觉得应该如何解决呢?”
“既然民夫们心中有所担忧,圣上就应该为他们考虑考虑,一来可以挑选部分民夫回家耕,解决他们最大的后顾之忧。二来可以由朝廷发放给他们一定的工钱补助,对于工作干得好完成得快的,还有额外的奖励,这样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xg。三来可以改善民夫们的生活,他们每天干的本来就是体力活,如果吃不饱的话就不会有力气干活,改善生活可以让他们保持体力。微臣相信,有此三点,哪怕只有二十万民夫,在二个月内也一定能够完成先帝陵寝的修建工程,这样就能够解决朝廷目前面临的二个难题了。”
大鸿胪陈宫胸有成竹地面对众臣侃侃而谈,提出了解决目前问题的方法,部分大臣听得连连点头,觉得他的办法可行,不过也有一部分大臣听了紧皱眉头,并没有赞成他的提议。
“陈大人此法虽然好,不过仍然有值得商榷的地方,皇家徭役,历来都是免费征调民夫完成的,这是皇家的特权,历来都没有皇家徭役发给民夫工钱的做法。如果要这么做,不但国库需要拿出一大笔资金来付民夫的工钱,而且有了这个先例后,以后皇家徭役怎么办?至于改善民夫的生活,这一点老臣倒是没有意见,不过也需要国库投入更多的经费才行。”
司空丁宫在三公之中,也是总体负责此项事务的最高官员,所以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反对大鸿胪陈宫所说的付给民夫工钱之举,因为如今的国库根本拿不出这笔钱来了。
“丁大人说的也有道理,不过圣上,微臣记得朝廷是拨了专款用于修建先帝陵寝的,而且每年下拨的钱财不在少数,相信若是拿出少数来做为民夫的酬劳,应该还是能行的吧。”大鸿胪陈宫笑了笑说道。
“启奏圣上,微臣有话要说,修建先帝陵寝是按照历朝历代的惯例而行,向民间征调民夫也是旧例,一向都没有给他们工钱的例子。而且用于先帝陵寝的财物也非常有限,大部分都是消耗在了材料上面,如果陈大人非要拿出一部分给民夫做工钱,那么材料就会短缺许多,有可能导致工期不能如期完成。所以,圣上如果同意陈大人的做法,就得从国库里面重新拨一大笔钱才行。同时,如果此次有了例子,那么以后朝廷征调民夫的话,恐怕都得照此执行,不然的话民夫恐怕会sao动呀。”
永乐少府樊陵是直接负责先帝陵寝工程的,从国库拨出来的所有钱物,都要从他的手里面经过,此时听了大鸿胪陈宫的话,心中不由得记恨上了他,同时他眼珠一转,拱手向刘辩要起钱来,因为他觉得这也是一个机遇,如果少帝真的拨下一大笔钱来,他自然可以从中得到大部分的。
“圣上,微臣觉得樊少府樊大人说得有理,如今天下动乱,朝廷多年来征讨黄巾及黄巾余贼,已经空虚了国库。如果这次更改了祖宗成法,那将会加重朝廷的负担,将国家陷于危急之中,实不可取也。望圣上仔细思量,不可再增添朝廷的难处了。”
阶下一名中年文官站了出来,拱手进言,刘辩一看,认得他是那什么何南尹许相,一向与永乐少府樊陵关系友好,后来董卓得势时他们二人皆飞黄腾达,皆因他们是最先投靠董卓的朝廷官员,怪不得此时见樊陵形势不好要站出来帮忙了。
“各位大人,如今少帝登基,朝廷再困难也应该比起当ri少帝为太子时赈济江南百姓的情况要好一些。微臣记得,当时少帝可是连自己的王袍也拿去典当了粮食的,结果帮助十余万江南百姓渡过了难关。我们洛阳一向是天下富庶之地,又是一国之都,难道说大家手里都有钱使而让国库空虚吗?圣上,如果国库实在空虚了,微臣认为倒是可以再向洛阳城内的富户借一借。”
看了看周围的大臣们的反应,太仆荀彧站了出来大声地说道,顿时周围的大臣们听了纷纷变了脸se,唯有一帮儒家士子一向甘守清贫,此时倒是毫不动容,但是大多数大臣们心中都有鬼,所以低下了头不敢看向刘辩,只在心中暗暗记恨太仆荀彧不知好歹。。。)
s
199、敲定此事(二更)
“太仆大人为国着想,此心可嘉,不过向富户借钱倒是不用了。各位爱卿也不必担心,国库里面并非空虚的,先帝曾经留下了一笔钱财,那都是他多年来省下来的,就是用于如今国难之时。不仅如此,上次上军校尉蹇硕伏诛,朕派人抄了他的家,从他的家中抄出了三十万金银,足够朝廷应着所需了。不过朕也由此知道了,咱们大汉的臣僚家中还是过得不错的,像蹇硕这样的可以说是富甲天下富可敌国了。当然,朕也不想追究大家的钱财是如何来的,只是希望大家心中能够多一些江山社稷和黎民百姓,不要走了像蹇硕那样,不然朕的国库又得发财了。”
刘辩扬手止住了一些大臣,坐在高高的金銮殿上,气势十足地指着下面的众臣开玩笑似的说道,但是却听得众多大臣背上出了一身汗,脸se也苍白了起来。
好在刘辩似乎只是开了个玩笑,说完之后就转移了话题,让大家讨论一下大鸿胪陈宫提出来的这个方案的可行xg,今天当朝就得定下来。
“各位爱卿,本宫想说几句。”此时,一直在玉帘之后默默不语的何太后突然出声了,此时文武百官纷纷垂手恭敬地立着,面向金銮殿上,聆听着何太后的懿旨:
“少帝新立,年纪尚幼,处理政事还不周全,须得各位大臣多多辅助。不过,今天本宫观少帝言行,心中颇为欣喜,因为少帝虽然年幼,但是思虑问题却并无偏颇,当然这也是众位大臣集思广益的结果。在处理修建先帝陵寝和安排民间耕这两件事情上面,少帝的做法颇为妥当,本宫认为可以施行,这样两件事情齐头并进,互相不误。当然,本宫不yu干预朝政。一切还得看众位大臣的意思,少帝若有想得不周全的地方,大家就帮忙周全周全。”
何太后这一发话。自然文武百官都不会反对了,而对于朝廷拨款的事情,经过了大臣们商议计算,规定了给予民夫的工钱数目。同时还决定用畜耕农具做为酬劳的一部分,这样算下来国库只需要再拨十五万两金银就足够了。
刘辩当即拍板定了下来,不过为了防止有关官员中饱私囊,刘辩派新任的三公司徒王允跟进此事,全程负责司徒王允放民夫的工钱问题。并且按时向刘辩汇报。
对于司徒王允,刘辩通过历史还是比较了解的,此人心中颇为忠直,在国难之时临死不逃,所以将这样的事情交给他去办,刘辩可以放一百二十个心。
“今ri大典就此结束,各位爱卿下来将朝会上的一切布置安排下去,务必保证耕和先帝陵寝两年事情不得耽误了。”
散朝之后。何太后命人将大将军何进、车骑将军何苗兄弟二人宣进宫去。当面向他们承说了厉害,直言余人可降而何氏不可降的道理,命令他们必须无条件支持少帝的任何决定,而大将军何进默然应允,只有车骑将军何苗口中称是但心中却不以为然。
刘辩没有去管何太后所做的事情,而是随后将四位辅政大臣召进宫去。他们是大将军何进、后将军袁隗、太傅蔡邕、太保陈耽,并在御房摆下御宴。招待他们一同进餐,向他们请教了许多治国之理。
三ri之后。在朝廷机器的高速运转之下,十万民夫已经挑选出来,送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而且还带回去了新式农具和畜耕之法,与邻里一起互相帮助忙碌着耕之事。
而另外二十万民夫则得到了前一段时间的工钱,而且得知朝廷已经想到办法解决了他们耕的烦恼后,个个热情高涨,加上生活得到了改善,民夫们干起活来干劲十足,工程的进展立即快了起来,而且还保证了工程的质量。
一时间,整个洛阳城,甚至是整个司隶各郡县的老百姓中,都在流传着少帝登基当ri解决了二件难事的故事,大家都对少帝充满了信心,觉得这么难的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以后大汉肯定能够恢复安定的局面的。
朝廷之中,大臣们各司其职,一切都非常有序,众多大臣工作起来非常热情,但是也有一些例外的,因为刘辩有意地疏远了一些朝臣,他们都是在历史上变节之人,也包括了所有的中常侍,现在刘辩基本上不用到他们了,只要他们不弄些事情出来,就不管他们。
当然,刘辩也知道这些人是不会安稳地,所以一直派出绿八哥在宫廷之中四处潜藏,收集着一些可疑的信息,同时让灰鹰在高空中监控着整个皇宫,特别是一些他不放心的地方,如董太后的宫中,如渤海王刘协的寝宫,如那些中常侍中黄门太监的住处。
数ri之后,那些被疏远的大臣和宦官们竟然都悄悄地聚焦到了董太后所住的未央宫去了,他们借着为董太后祝寿的理由,其实想要谋求自己的利益。
“恭请太皇太后圣安。”
中常侍赵忠、张让、中黄门段圭、侯览、曹节、夏辉、郭胜、程旷,骠骑将军董重,永乐少府樊陵、河南尹许相、太尉张温、廷尉崔烈、司空丁宫等人齐齐跪在董太后的面前。
董太后虽然已经五十许了,但是一向注重保养,因此看起来不过四十左右,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只是她一向与先帝不和睦,虽然住在宫中,却少以露面,只有一些亲近的大臣时不时来向她请安。
现在先帝驾崩,少帝即位,何太后垂帘听政,而未央宫已经彻底冷清了下来,让董太后的心里也跟着冷了,只是没有想到这才没几天时间,就有这么多朝廷重臣前来向自己请安了,而且就连三公之中的太尉张温、司空丁宫也来了,让她倍觉兴奋。
“众位爱卿请起,大家都是朝廷重臣,政事繁忙,今ri如何得闲来看我这个糟老太婆呀?”董太后微笑着对大家说道,皇子刘协就坐在她的身边,津津有味地吃着一盘糯米糕。。。)
s
200、董后之谋
)
200、董后之谋
“太皇太后明鉴,臣等来请太皇太后作主。”
“休得胡说,如今新帝登基,一切自有朝廷辅助政大臣相助,更有各位爱卿协理,本宫乃妇人,如何作得这大汉的主呀?”
“太皇太后如何作不得主,那何太后能够垂帘听政,她不同样是一妇道人家吗?既然何太后都能够干政作主,太皇太后你贵为先帝之母,现在少帝年幼无知,更应该由你老人家出面作主。那何太后不过是屠家之女,懂何礼仪,有何见识,这大汉天下的事情她如何理会得来?太皇太后你老人家见过的世面比她吃过的饭还多,走过的桥比她走过的路还长,所以应该由您老人家来决定这朝廷大事,怎么能够由着何太后专权误事呢?”
“是呀,太皇太后明鉴,臣等都是大汉老臣了,并不是要争什么权夺什么利,而是不忍心看到大汉毁在了年幼无知的少帝和没有见识的何太后手里,这才冒死前来进谏,请太皇太后你老人家出来主持大局的,现在整个大汉也只有你老人家才能够担负起江山社稷大事了。”
“对,少帝年幼,一登基就大肆封赏身边的小人,将自己原来东宫的臣属均赏赐了九卿之位,更是将先帝流放的蔡邕任命了太傅,还有大将军何进也被任命为辅政大臣,这不是胡来吗?反倒是我们三公,现在倒是成了闲职了,似乎没我们什么事情了,真是让人担心呀。”
“不仅如此,少帝一登基就忘了根本,竟然将修建先帝陵寝的民夫抽调了十万人放还家去,而且还要改变祖宗成法,给这些为皇家服徭役的民夫工钱,岂不是乱了套了吗?而且现在天下混乱,国库空虚,少帝却不顾一切,花费大量的工钱在这些民夫身上,简直是胡闹,这样下去大汉天下早晚要被毁掉的,还请太皇太后你老人家出面管一管。”
“太皇太后,你老人家还不知道,那何进如今更是得势,将我们这些老臣视为眼中钉r中刺。(。)以前他就曾经不止一次向先帝和何太后进言,要杀了我们这些老臣,说我们祸乱后宫,可怜我们这些人,为了侍候皇家,不惜自残身体,连后代香火也没能留下,数十年来从没出半点差错,现在到了老来竟然还被诬蔑为阉贼,想起来就令人伤心呀,还请太皇太后你老人家为我们作主。”
一众旧臣宦官在董太后面前痛哭流涕,倾诉着他们遭遇的苦难和不安,极力地鼓动着董太后出面与何太后争权,让她来节制少帝和何太后,这样他们才能够重新掌握大权,恢复往ri的荣耀。
“哎,本宫想不到,先帝尸骨未寒,她们母子竟然就将大汉天下搞得乱七八糟了,实在是愧对列祖列宗呀,让先帝如何能够瞑目呀?那何氏,初始入宫的时候,什么都不懂,本宫也是看她老实听话,这才抬举她与先帝成配。没想到十多年过去了,她竟然完全变了一个人,不仅毒害了王美人,而且还独尊后宫。如今,她的儿子即了帝位,内外的大臣属僚多是她的心腹,加上大将军何进兄弟掌控兵权,已经成了气候。本宫虽然为了大汉天下,也想要节制她的权力,但是却深感有心无力,大家说如何才好呀?”
终于,董太后在大家的言语中动摇了,说出了她的心里话,先帝登基之后,她成为后宫之主,却因为与先帝不合而未能独揽大权,所以这些年表面上看起来她与世无争,但是事实上内心里面的权力却并没有消退,此时得到这么多旧臣属僚的支持,她心中感到时机已经到了,趁着少帝刚刚即位未稳,自己便可以与她们母子争上一争,说不定还能够打压她们母子,然后废了少帝另立皇子协呢。
董太后一边叹息着,一边看着旁边的皇子协,他才十岁的样子,还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才能无忧无虑地吃着糕点,不过自己这个祖母却不能不管他,无论怎么样都得拼一拼,为他拼一个将来。
“太皇太后英明,既然何太后能够垂帘听政,那太皇太后贵为先帝之母少帝祖母,为何不能垂帘听政呢?所以太皇太后同样也可以临朝,与何太后一起垂帘听政,这样既可以打压何太后的气焰,也可以在一些大事上面做出决断,不让少帝胡作非为,也不让她们母子乱了大汉天下。”张让立即上前说道。
“不错,太皇太后还得加封皇子协,可以加封皇子协为陈留王,这样他的封地就接近洛阳,免得有一天她们母子找个借口将皇子协发放到偏远的渤海郡去了,这样就无法威胁到她们的地位了。”
“太皇太后,臣以为还要加封国舅董将军大官,让他掌握军权,这样就可以对抗何进兄弟了,也才会有了保障太皇太后安危的势力,否则的话大将军何进兄弟手里有兵而咱们没有,他们要加害咱们的话随时都可以呀。”
“对对对,太皇太后还可以相信老臣们,只要重用老臣们,老臣等一定事事听从太皇太后的旨意,在朝廷上面与少帝所属及大将军何进等人分庭抗礼。只要我们能够干预军国大事,慢慢经营我们的势力,要不了多久就能够设计对付大将军何进,而只要何进兄弟一死,少帝及何太后就无人可以依靠了,到时候太皇太后可以让少帝让位于皇子协,从而彻底掌握大汉的权柄于手中。”
一翻密谋之后,众位宦官旧臣散去了,却根本不知道刘辩的耳目已经遍布宫中,将他们的兴奋神情看在了眼里,只是刘辩并没有采取行动,而是笑了笑,如同看戏一般任由他们表演,毕竟这是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事情,刘辩也不想将历史改变得太多了。
第二天,董太后果然临朝,一众旧臣宦官早就在金銮殿上玉帘之后为她设置了软座,与何太后并列在一起,彼此之间同样用帘子隔了开来。
上朝之时,文武百官果然全都震惊了,当然那些参与了此事的旧臣宦官例外,其次就是少帝刘辩没有任何反应,连何太后也是大为震惊,不过一时间却并没有多说什么。
“皇祖母圣安,母后圣安。”
刘辩在坐下龙椅之前,非常恭敬地向二宫娘娘问好,董太后与何太后都在玉帘内点头示意,而后朝会正式开始,司空丁宫第一个跳了出来:
“启奏圣上,皇子协已经年满十岁了,他知达礼,勤奋好学,颇有古人风范,微臣以为,先帝曾经封皇子协为渤海王,但是渤海之地远在青州,非常偏远,加上如今青州徐州一带黄巾余贼肆虐,殊为不便,还请圣上能够将皇子协的封地改一改。”
“嗯,丁大人的建议很有道理,不知道大人以为皇弟协分封在何处好一些呢?”刘辩早知道他们的伎俩,此时非常配合地问道。
“亦近不亦远,依微臣之见,莫如陈留之地便可。”司空丁宫没有想到少帝根本就没有反对,不过也许是因为今天他看到董太后在此,所以心中胆怯害怕了。
“不可。”刘辩还没有回答,后面的何太后已经说话了,“太子及皇子协的封地,乃是先帝亲口所封,如今先帝尸骨未寒,岂能轻易改变。而且皇子协年龄尚小,此时还无法管理自己的封地,所以更改封地与否根本没有任何的影响。本宫以为还是等到皇子协年龄稍长,能够自己管理自己的封地了,那时候如果青徐二州还有黄巾余贼肆虐的话,再行改封不迟。”
“这话我不同意。”刘辩知道,何太后一反对,董太后必定会站出来,果然如他所料那样,董太后接着开口了:
“皇子协年龄稚小,他的母亲又死得早,只能跟着我这个老太婆。当初先帝封给二个皇子封地的时候,并没有让他们自己去管理自己的封地之意,只不过是给他们一个王号而已。如今先帝走得早,以他对皇子协的疼爱,怎么会让他到那么偏远的地方去呢?本宫觉得丁大人的建议非常好,就在近处给皇子协另封一个封地,即使将来他长大了,去了自己的封地上,也能够有机会回来看我这个老太婆。可怜我的皇儿死得早,留下我这个孤老太婆一个人,身边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倒是皇子协孝顺懂事,天天在面前逗着老太婆开心,所以希望圣上能够答应本宫的这个要求。”
“既然皇祖母都开口了,那朕就答应了,即ri起封渤海王刘协为陈留王,以陈留为封地,等到陈留王十六岁后,就一切交由他自己管理,现在还是由朝廷代为管理。”
刘辩侧着头向后看去,看到何太后脸se有些难看,似乎还想说什么,他不yu两宫在朝廷上争吵,于是抢先应承了下来,并且当众宣布了此事,何太后果然不再言语了。
s
201、二宫之争
)
201、二宫之争
“那本宫就多谢圣上了。”董太后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笑容。
“皇祖母折煞朕了,不知道皇祖母可还满意,若是还有其他什么要求,还请一并提出来。”刘辩似乎真的有些害怕董太后一般,非常恭敬地问道。
“既然圣上问起,那本宫倒还真有一事要说。国舅董重为先帝之舅,在平定黄巾的过程中战功卓著,只是后来才带着骠骑将军之名因为身体有伤才在家休养至今。如今他身体已经完成康复了,所以也有心为国家出力,以他的功劳名望,如果担任御林军统领一职,当能守护洛阳城的安危。本宫也是听说御林军三军将士,只有三个中郎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者,依我看国舅董重正合此位。”
董太后的话,如同一石激起千重浪,在整个千秋万岁殿的大殿之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任是谁都听得出来,她这是要夺取军权了。
如果说她临朝听政,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她为皇子刘协争得近处的封地,只是为了她对皇子协的偏爱,那么她为国舅董重讨要御林军统领一职,就是l地抢夺兵权了,其影响至关重大,绝不是小事。
顿时,满朝文武纷纷小声地议论开了,特别是何太后所属一系,对于董太后明显想要夺权的做法极为不满,那是对他们的极大威胁。/
倒是原东宫所属,包括了御林军的三位中郎将在内,他们没有任何的反应,仿佛事情跟他们没有任何的关系一样,这是因为他们的心中对刘辩有着绝对的忠诚,即使刘辩让他们去接受国舅董重的指挥,他们也只会对董重阳奉y违的,因为他们只会听从一个人的指挥,那就是少帝刘辩。
“不行。”
果然,何太后顿时拂然而起,大声地喝道,她当然知道董太后若是掌握了兵权,肯定是要用来对付自己的兄长和弟弟的,这是她绝对不能接受的事情,所以她立即起来反对。
而下面的大将军何进,还有车骑将军何苗,二人的脸se都变得非常难看,他们当然明白他们的处境和地位,一切都是与何太后息息相关的,也是与他们手中的兵权息息相关的,若是打破了这一平衡,那么以后他们与董太后之间就胜负难料了。
“吼什么吼?这里是什么地方?是大汉朝廷之上,不是你那闹市屠市之上,岂能在此咆哮?何太后,你贵为太后,难道连这点礼仪也不知道吗?虽然你出身低微,没有学过礼仪,但是你进宫以后,本宫不是专门教导过你吗?即使你的儿子做了皇帝,你要垂帘听政,也应该要有一点起码的礼仪,如此大吼大叫成何体统?”
董太后顿时脸se一沉,开始向何太后发难了,而且是撕破了脸皮,毫不留情地讽刺她出身屠家,没有教养,顿时就得何太后的脸se更加地难看了,而刘辩在前面也有些讪讪地。
“母后教训得是,臣妾是鲁莽了。不过臣妾所说乃是实情,新帝刚刚登基,朝廷的内政已经得到了整顿,御林军负责洛阳城的治安,虽然是由大将军节制,但是却是直接向新帝负责的,已经没有必要再安排统领一职了。如果国舅真有为大汉出力的想法,我看倒是可以任命国舅为并州刺史,到那里去平定黄巾余贼,同样也是兵权在握的。”
何太后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竟然忍下了董太后对她的发难,转而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不过谁都听得出来,她是想将国舅董重放逐出洛阳,因为并州乃是如今黄巾余贼最为势大的地方,国舅董重真去了并州,恐怕能不能回来都是一个问题了。
即使他能够活下来,而且还能够掌握一支军队,但是对于洛阳的局势来说却是远水救不了近火,也许到那个时候董太后一支早就废了,所以董太后他们当然不能答应了。
“何太后此言差矣,国舅董重早年曾经立下过汗马功劳,如今年事已高,如何还能够外出cao劳奔波,我看车骑将军何苗如此年轻,倒是可以外出领军作战,也许还能够立下更多的功劳,平定天下黄巾余贼也说不定。再说了,御林军是由原来的西园禁军改编而成的,这支禁军本是先帝亲自掌管的卫军,如今即使要负责洛阳城的安危,更不能缺少了一个统一的指挥。他们虽然直接向新帝负责,但是辩儿年幼,如何懂得军旅之事呢?既然他们只是挂名在大将军名下,那么也就是说大将军并不会直接指挥这支军队,如果没有统一的指挥,到时候各营之间出了问题怎么办?毕竟洛阳城乃是天子脚下,是整个大汉的国都,治安上面出不得半点问题,所以辩儿你觉得皇祖母的意思如何?”
论起道理来,何太后毕竟没有多少知识文化,是万万比不上出身于大家的董太后的,当然若是骂街的话,何太后肯定是要远远超过董太后的,因为她从小是在闹市上长大的。
若只是两宫娘娘在后宫争吵,恐怕何太后能够将董太后骂得狗血淋头,因为骂街这正是她擅长的。而虽然她进宫已经十多年了,多少也学到了一些东西,却还比不上董太后,所以说姜还是老的辣呀。
只是如今是在朝廷之上,何太后心中愤怒无比,却根本找不到话来辩驳董太后,此时听到她直接向少帝刘辩发问,心中一惊,不由得将希望寄托在了少帝刘辩身上,只要他提出反对,董太后恐怕也无法当着众大臣的面勉强他的。
“皇祖母言之有理,国舅爷劳苦功高,既然如今还有为国出力的心思,那朕就将御林军三军交给国舅爷统领。希望国舅爷能够辛苦一些,负责好整个洛阳城的安危,朕在此感谢国舅爷了。”
刘辩似乎真的已经吓住了一样,目光直直地望了望武将队列里面的甘宁、许褚、淳于琼三人,然后将目光投到了国舅董重的身上,有些嚅嚅不安地说道。
202、暗流汹涌
“臣多谢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国舅董重自然大喜,如今大将军何进的羽林军南北二营都不在洛阳城中,整个洛阳城'奇qisuu书网'都在御林军三军管辖之下,他掌控了御林军就相当于掌控了整个洛阳城,包括皇宫在内。
当然,虽然听说皇宫中还有一支大内侍卫,不过在他看来这一千大内侍卫根本挡不住三千御林军的,所以只要自己掌控了这支御林军,那么少帝刘辩还不是得乖乖地听董太后的话,包括何太后这个贱人在内,到时候还不是任由他们予取予求。
少帝刘辩的话顿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大将军何进一系的大臣们面面相觑大惊失se,而那些投靠了董太后的旧臣宦官们则个个欣喜若狂,只有少帝刘辩一系的大臣则毫无表情,还有那些儒家士子们则皱着眉头,难以理解少帝为何会答应董太后。当然,另外还有一些大臣目光闪烁,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似乎是在考虑自己该站到哪一方。
除了少帝刘辩的心腹之人,其他大臣根本就不理解刘辩的想法,他们并不知道刘辩对御林军的掌控已经达到了任何人想象不到的地步,也不知道刘辩这一年多来的布置。
只要刘辩愿意,而今的洛阳城内外完全可以只有他一个的声音;若是他能够狠下心来,完全可以将大将军何进除去,将羽林军大部分控制在自己手中。
所以即使国舅董重现在得到了御林军的控制权,却也只是白欢喜一场,甘宁等人早在刘辩望过来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他们下来会主动向董重投诚,以得到他的信任,让他相信这些将领确实只听自己的指挥。
董重却不会明白,他得到了御林军的指挥权,却是给自己套上了枷琐,以后他的一举一动,包括董太后一系的旧臣宦官们,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传到刘辩的耳朵里面,而只要刘辩一声令下,这些御林军将士会在瞬间掉转枪头来对付他们的。
董太后不会知道,投靠董太后的那些旧臣宦官也不会知道,此时御林军的三名中郎将甘宁、许褚和淳于琼他们,在心中想的却是早点弄清楚他们家中的财物珍藏,好早点抄了他们的家。
这些家伙在刘辩的影响下,现在对于抄大臣的家已经形成了条件反she一般的习惯了,虽然说抄出来的绝大部分东西都交给了少帝刘辩,不过少帝从来不会亏待他们的,现在御林军将士一个个都是富得流油的了。
只是无论如何,这些御林军将士都不会因为钱财方面的原因背叛少帝刘辩的,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贫穷人家的子弟,对于少帝刘辩心中充满了无比的感激的,哪怕是要他们拿自己的生命去守护少帝刘辩,他们也不会有半点犹豫的。
退朝之后,何太后在宫中摔了很多东西,大将军何进与车骑将军何苗本来前去见她,但是在宫门外听了一会儿后又离开了。
至于少帝刘辩,回到宫中后闭门不出,许多大臣求见,但是他都没有见,包括大将军何进、后将军袁隗、太保陈耽、太傅蔡邕,连何太后传他去他也推说休息了没去。
“恭喜太皇太后,恭喜国舅爷。”
而与此相反的是,在未央宫中,一群大臣宦官围绕着董太后和国舅爷董重,谄媚的声音不断,而且人数比起上次还有增加,其中有一些是刚刚投靠过去的。
“呵呵,到底还是一个小孩子,经不得吓,我看少帝刚刚差点n裤子了。”
国舅爷董重志得意满,坐在董太后的旁边,高昂着头哈哈大笑着,话语当中对少帝刘辩也没有半点尊重的地方,似乎整个洛阳城整个皇宫甚至整个大汉都将由他说了算了。
“哼,你也不要得意忘形了,需知那何进手里还有五千羽林军,虽然他不在洛阳城内,但是你也不要小看了何进的羽林军,若是没有防备,羽林军进了洛阳城,你的这三千御林军能够起到什么作用?再说了,整个皇宫还在少帝亲自掌管的大内侍卫防卫之下,咱们现在都得小心着这些大内侍卫。我可是听一些小太监宫女说起,这些大内侍卫全都是高来高去的厉害人物,有他们在皇宫之中,恐怕你那三千御林军根本进不了皇宫的。”
董太后倒是没有得意忘形,她半闭着眼睛,静静地听着众人的话,半响之后才睁开眼睛瞪着董重喝道,顿时震得周围的旧臣宦官们出了一身冷汗,这才明白少帝虽然交出了御林军,但是整个皇宫还是在他的控制之下的,除非他们不顾一切命令御林军进攻皇宫,但是那样的话就是真正的逆反了。
“不管怎么说,如今咱们已经取得了一些胜利,那何太后根本不是太皇太后你老人家的对手,今天回去后不知道会气成什么样呢?还有少帝,毕竟年幼无知,以后也会糊弄他。臣等相信在太皇太后你老人家的带领下,一定能够慢慢地找到对付何进兄弟的办法,一旦对付了何进兄弟,到时候咱们就拥护皇子协登基为帝,大汉天下都在太皇太后你老人家的手里了。”
赵忠等人极力吹捧,董太后虽然年纪不小了,但是野心却仍然还在,所以表面上她没有多说什么,心里面却在憧憬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够像先朝的吕太后、窦太后一般,成为大汉皇权的幕后统治者。
“太皇太后,还有一件事情须得仔细,那御林军的三军将军,听说都是以前禁军之中提拔起来的,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服从国舅爷。万一他们不服从的话,国舅爷岂不是徒有虚名吗?”。
不过,中黄门夏辉却有些担忧,好在他们这些人都不知道甘宁三人与少帝刘辩之间的真正关系,否则的话他们就不会笑得出来了,当然他们以后也会想些办法对付他们三人的。
“哼,现在本将军才是御林军的最高统帅,这可是少帝今天亲自下的命令,他们三人要是只听从何进的话而不服从本将军,大不了本将军找个理由免了他们,重新任命几名心腹就是了,有什么麻烦的。”
董重倒是毫不在乎,毕竟他现在名正言顺,有着少帝刘辩的圣旨,若是有人不服从他的命令,他正想拿办几个人来杀j儆猴呢。
“就是,今天朝堂之上,太皇太后的天威大家是有目共睹的,他们三个小小的中郎将敢不听话吗?何况今天在朝堂之中,他们三人没有提出任何的异议,可见他们对太皇太后老人家的威严是深为佩服的,应该不会不识抬举的。”
不过,也有人认为三名小小的中郎将,虽然是御林军统领,但是跟太皇太后和国舅爷比起来,还是根本不算什么的,他们识相的应该会主动投靠过来的。
“太皇太后,御林军的三名中郎将过来拜见您老人家了,就在外面侯着呢。”
正在这时,一名小太监快步走了进来,恭敬地向董太后禀报,顿时众人无
第 35 部分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