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杂货 作者:报纸糊墙
第95节
“她们若是也能挣得那许多钱财,便也能叫自家男人主内不主外。”
四娘这一路跟前跟后的,这时候在廊下坐下来,接过她阿姊递过来的小铁锤,一个一个地砸着核桃,下手那是又快又准,力道适中。
“啧,你是不知,这世间的男子即便是靠妇人养活,也没有几个安分的。”
“那倒是,之前有一个与我玩得好的……”
“他那还算是有谱的,你是不知……”
“……世间竟还有这般厚颜无耻之人?”
“多了去了,早前我在吴县的时候啊,我们那条街上……”
“哇……”
罗大娘这些年专与妇人打交道,各种八卦都不知听了有多少,就连还算见多识广的四娘,在她这里也是开了眼界了。
大娘如今专心养胎,铺子那边也不经常去了,四娘今日干脆就在这边待了一整天,陪她解闷,听她讲八卦,听得那也是津津有味。
待到暮鼓将起之时,四娘这才离了大娘他们那个院子,乘上自己的那一辆马车,出了大通坊。
这马车虽是她自己买来,车夫却是白以茅从白府中给她安排的,这车夫一天到晚什么事都不干,就光给她一个人赶车,早上她坐这辆马车出城去送吴高等人,后来遇到罗大娘,就坐到大娘那辆车上,这辆马车一直在后面跟着,之后便在罗大娘家的院子外头候着,最后又在天黑前,载着四娘回往白府。
四娘打开车窗,任由初冬的寒风灌进车中。
宫城方向,今日的闭门鼓一阵一阵响着,催促着那些还在外面行走的人快些回家。
眼下虽已入了冬,长安城中却并不显得冷清,她们这一路穿街过坊,看到许多富裕人家以及商铺,这时候陆续都在屋里屋外点上了高价买来的陇西出产的那种钍石灯笼,照得到处亮堂堂一片。
四娘自然也知晓,这种灯笼是罗用他们的作坊出产,待过些时候,就会有一大批灯罩与面巾、羊绒衫,一同被运来长安城,放在南北杂货销售。
届时必定又是十分忙碌了,四娘心中这般想着。
第402章 县城内外
长安城这边,吴高等人正跟随商队去往陇西,而在常乐县中,罗用他们这时候也正在为南北杂货这一家新店的开张做着规划。
常乐县城地方太小,即便前些年罗用在翻修城墙的时候就已经扩张过一次,随着城中聚集的商贾数量越来越多,又多出来一些大大小小的作坊,到了眼下,这座小城又显得有些逼仄狭窄起来。
尤其是在今年入冬以后,那些从各地来的买针的买白叠花的买红薯种子的各种商贾,再加上那许多赶着羊群到常乐县这边来卖活羊的牧民,这些往来的行人牲畜,常常使得这座小城中,原本就不算宽敞的街道显得拥堵不堪。
再经过一番考虑之后,罗用他们决定还是把这家新店的地址选在城外,就在距离木轨车站不远的一片荒地上。
待那水渠的事情忙完了,罗用打算把这片地方也圈起来,也就是在原来的老城区旁边,再扩建出一个城北新城区,这个新城区的面积到时候肯定也不会小,至少也要与老城区的面积相当。
届时城南这片老区,主要功能就是行政和居住,城北的新城区,则主要就是发展仓储以及大宗货物贸易。
像罐头作坊熏r_ou_作坊这些比较需要大片地方的作坊,届时也会把它们迁到城北去。
“烤羊杂烤羊杂,一文钱六串嘞,任挑任选啊!”
这天傍晚,罗用正打算到街上看看沼气灯的使用情况,一出县衙大门,就闻到阵阵烤羊杂的香味。
自从两年前他们县里开了几个卖烤羊杂的小贩,现在这常乐县里的烤羊杂生意,基本上就都被晋昌人给垄断了。
罐头作坊那边不要钱的羊下水,他们每天都安排人到那边蹲点去抢,还在城里租了院子,接了自家妇人过来,专门在那院子里洗羊杂串羊杂,外边这些在街上摆摊的,多是一些青壮男子。
这些晋昌人抱团,寻常零散小贩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别的不说,单论强羊下水那一个环节,就抢不过他们。
去年有几个晋昌人玩得野,自家明明用不了那许多羊下水,却非要霸占了去,用不完的,就在城外挖个坑埋了,这样一来别个摊位没了原材料来源,他们自家的生意自然就好做了。
后来有几个受害的摊主一状告到县尉郭凤来那里,郭凤来令人查明了情况,又将那些参与了这件事的晋昌商贩一个一个揪出来,当即将人驱逐出城,令他们那一整个冬天都不得到常乐县来做生意。
今年他们当中不少人又回来了,郭凤来听闻了,还特地过去敲打一番,道他们若是再犯,将来这常乐县城的大门就别想再进来了。
这件事情罗用也知晓,他对这些晋昌人倒也没有什么偏见,不管是哪里的人,这人一旦多了,难免也会出几个不好的。
就说他们常乐县当地人,从前也出现过欺负外地租客的事情,当时是黄县丞负责处理的这件事,他不仅让那户人家给租客退还了租金,还在他家大门口贴了个禁租三月的条子,之后欺客的事情也就很少听闻了。
罗用一路往大街上走,三不五时就能看到一个卖烤羊杂的摊子,不过在这边还不算多的,更多的摊位都集中在城门两边的墙根下。
那些摊贩在墙根下搭起了草棚子,又拉上了沼气灯,卖吃的用的什么都有,价钱大多比较低廉,俨然就是一个夜市的样子,每天晚上待城中那些作坊都下了工,不少人便要去夜市上逛逛。
有沼气灯的夜晚着实比过去热闹许多,只是这冬日里气温低,沼气产出速度慢,听闻这些时日已经有不少商户向吏员们反映,说是沼气灯比从前暗了许多,有时候点着点着就灭了。
入冬以后,县中主管沼气池的那些吏员们,早已在各个池子上盖了秸秆草席用于保温,又时常要填些羊粪马粪这些热量大的物什进去,初时还见成效,随着时间逐渐进入深冬,气温越来越低,现在已经不怎么好使了。
罗用这一日到街上看了看,灯光确实是比从前暗了不少,走着走着就能遇到一两个灭了的灯笼,显然是主人家还没来得及把它重新点燃。
“县令你看,是否要将那几口新池子开了?”跟随在罗用身后的一名吏员问道。
“开吧……”罗用想了想,又补充道:“今日就开。”
“喏。”那名吏员答应一声,这便退下了,匆匆回往县衙,叫上几个人,一同到沼气池那边去了。
秋里那时候,他们县里又新建了几个大型沼气池,主要就是防备着冬日里气温低,到时候这城里头没有沼气可用。
那几个沼气池里面现在都是存满了沼气的,若是将它们逐一开了,应也能够支撑一些时日,只是这才刚刚入冬,照眼前这情形看来,怕是坚持不到明年开春。
罗用这时候依旧走在街上,身后还跟着两名差役。从前乔俊林在的时候,罗用的安保问题一直都是乔俊林负责,有时候乔俊林自己有事,便从差役队伍里调人。
今年秋里,乔俊林与那些常乐书院的学子们同去西域,这个事才落到县尉郭凤来肩上,他给差役们安排了值班表,每日里都有两个人跟随罗用左右,不分白天黑夜,县令在哪里这两个人就要跟到哪里,待县令睡下了,他们便也歇在县衙里。
这时候罗用穿过大街,又登上城楼,两名差役亦跟随其后。
罗用等人方才上了城楼,便听身后的大街上一片哗然,回头一看,见是有一片街区的沼气灯灭了,有人很快便在屋里点起了油灯,不少人都从屋子里跑出来看究竟。
不多时,便听到有人喊:“来了来了,沼气又来了。”
于是人们又重新登上梯子点灯,这沼气灯一点起来,那火苗瞅着就比先前的大,不肖片刻,这片街区便又重新亮了起来,这回的灯光,较先前亮堂许多。
罗用他们就站在城墙上,看着城中的沼气灯灭了又亮,在他们身后的城墙外,则是大片的荒野,这时候寒风呼啸,远处的荒滩上隐隐也能看到零星火光。
那是牧民集聚的地方,因为罐头作坊和熏r_ou_作坊那两边每日的收购能力有限,不能将牧民们当日送过来的所有羊群购买下来,这些牧民只好和作坊约定好了交易的日子,然后便赶着羊群到城外去,选一片空地,用毛毡搭起帐篷,就在那边暂时居住下来。
城外没有什么生活设施,就连水源都成问题,这些牧民就这么住着,自然也称不上舒适,他们白日里若是没什么事,倒也喜欢到城里来逛逛。
尤其是那些牧民家的小孩,成群结队地在城里上跳下窜,有时候就会跟城里的孩子帮起冲突,有时候看他们之间玩得也挺好的。
打群架那是不敢,除非他们想到县衙大牢里去蹲两天,虽然说到目前为止,还没听说过有哪个小孩被抓进去的,那也不敢,城里头那些个作坊招工的时候可都不待见爱打架的。
绝大多数牧民家的小孩都很愿意留在县里的作坊干活,这城里头这般热闹,吃的用的什么都有,又有这么多同龄人玩伴,比起荒凉寂寞的草原戈壁,不知道要好了多少倍。
只可惜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如愿,有些是年龄太小找不到肯收的作坊,有些则是家里人不同意。
女孩子们还好一点,十二三岁还未出嫁的女孩子,若是送去罗二娘的羊绒作坊,吃得好穿得好,每月里还能得个几十文钱,让她们随便在作坊里干几年活,就比把她们草草嫁人得的好处多。
除了这些现实因素,不少父母确实也是为自家女儿着想,希望她留在城里过得好一点,而且羊绒作坊那边还有教人认字的女先生,这一点在这个年代实在是太难的了。
男孩儿们相对就难一点,无论是在一个部族还是在一个家庭中,男孩都比女孩更受重视,若是把男孩们都留在了城里,那么这个部族亦或是家庭,就等于失去了后生力量。
然而人心所向,用拦是很难拦得住的。听闻有一些开明一点的牧民家庭,近来已经开始考虑全家人一起进城生活的事情了,尤其是当他们看到最早那批进城的牧民,现如今的生活已经相当安稳富足。
“嗷呜!!!”风声中,隐约传来一两声狼嚎的声音。
这个年代猛兽还比较多,虎狼豹子都不算罕见,他们这一带没有大的狼群,只偶尔可以听到狼嚎,在野外行走的时候,不时也能看到狼留下的脚印和粪便,白日里不知躲在何处,大多都是夜里出来觅食。
希望那些牧民家的小孩不要大晚上出去乱跑才好……罗用也是有几分忧心。
待明年他们把新城区建起来,罐头作坊和熏r_ou_作坊搬迁过去,到时候这两个作坊的收购收容能力就能得到一个升级,就算当日收不完,至少也能在城中给牧民们划出一片暂时扎帐篷落脚的地方,相应的水气设施也会跟上。
“县令可是忧心有贼人藏在城外?”见罗用一直盯着那片牧民聚集的地方,一名差役如此问道。
“郭县尉可有安排?”罗用倒也没有否认,顺着他的话,如此问了一句。
这些牧民们就在县城外面扎堆,一来他们自身的安全是个问题,二来确实也怕有贼人混迹其中,常乐县这片地方,在很多外地的贼寇眼中就是一块香饽饽。
“县尉这两日已是安排了斥候过去,扮作小贩模样,到他们那边去兜售酒尾,没花多少工夫,便成功混迹与那些牧民之间,把他们那边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的。”其中一名差役对罗用说道。
他这么一说罗用倒也想起来了,郭凤来几日前便与他提过这件事,只不过他当时正忙着给在外面修水渠的杜构他们搜集物资,一时间也没怎么往心里去,毕竟这郭凤来一向也很称职,不需罗用c,ao心什么,很多事情他就是向罗用报备一声,罗用心里也有个数就行了。
“城中总共就这么多差役,他这回安排谁去?”常乐县这小地方,当地人之间大抵都认识,到时候这人来人往的,别被人当面戳破才好。
“作坊区那边有两个牧民出身的,早几年就进城了,现如今一家老小都在城中,他二人想当差役,郭县尉这回就将他二人寻过来,道是只要他二人听从县里的安排,今年冬天在县城外扮几个月卖酒的小贩,保证及时将城外的消息与他传回来,待到来年开春,便叫他们正式当上差役。”能被安排到罗用身边的,也都是差役队伍中比较核心比较靠谱的人物,所以消息相对也就比较灵通。
“这倒是不错。”罗用笑道。
“何止不错。”另一名差役也说:“这二人如今不仅挣着卖酒的那份钱,衙门这边还另发一份工钱,可把他们美坏了。”
罗用听着也觉有几分好笑,要不怎么说风水轮流转呢,从前是那两个牧民削尖了脑袋想进差役队伍,羡慕这些差役待遇好。
如今他二人仗着面生的长处,倒是得了一份好活计,虽说是斥候,但是就在这常乐县城外头,也没什么危险,收入着实不错,看得这些老差役们都眼热起来。
第403章 鱼丸罐头
罗用忧心城外那些牧民的安全以及生活状况,牧民们自己倒是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若说危险,草原戈壁之上可比这里危险得多,除了汲水略有些不便,其他都挺好的,很多人在卖完羊之后还不舍得走,就在这儿一直住着。
牧民们过日子大多不如汉人那般ji,ng细,这时候很多牧民卖了羊手头上有钱,花用起来也都比较爽快,于是不少小贩便挑了担子到他们那边去做买卖。
城里不少人都说,那些牧民每日里不干活,却懒得连饭都不肯做,很多人家都是直接从晋昌来的小贩那里买炊饼当饭,日日都是那般吃。
常乐县这边人口少作坊多,很多人都进作坊干活,本地的小贩数量也没有那么多,倒是敦煌晋昌一带不少人到他们这里来做买卖。
尤其是晋昌,因为离得近,那边城市比较大,人口多,挣钱的地方却没有那么多,于是现在不少晋昌人都到常乐县这边挣钱。
那些卖炊饼的晋昌人,相互间大多也都是熟识,今年秋里,常乐县这边收白叠花的时候,很多人家都是老老小小一起下地,一天到晚忙得连饭都来不及煮。
那时候便有一些晋昌人到他们这边来卖炊饼,一文钱三个,粗面的皮,馅料大抵便是羊r_ou_罐头加些时令的杂菜,那段时间常乐县这边刚好有一批羊r_ou_罐头清仓,价钱甚是低廉。
这时候时间已经入冬,他们便不用羊r_ou_罐头了,都用的新鲜羊r_ou_做馅料,再加些葱蒜豆干之类,调些常乐县里卖的酱料,一文钱三个,分量又足滋味又好,城外一些牧民很是喜爱,恨不得天天吃这个。
有些牧民还说,他们觉得晋昌人比常乐人更勤劳,更能吃苦。常乐人就呵呵了,这些连进作坊都嫌累的游牧民族,竟还好意思与他们说什么吃苦耐劳?
罗用有时候在街上行走,常常也能遇到那一堆堆,不知道都是一些从哪里来的人在那里打嘴仗,主要就是埋汰对方吹捧自己,有时候嚷嚷起来嗓门也是很大,不过一般只要不动手,罗用他们都不管。
最近有几个高昌人在城里宣称,有个从天竺回来的得道高僧,这时候正在他们高昌讲经布道,又把那高僧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很多人只当他们吹牛,并不当真。
有人对罗用说了这个事,言语间也是不信,只道那些高昌人整日里夸夸其谈,把他们高昌那个地方夸得跟佛门圣地一般。
罗用却说那高僧之事大抵属实,还说过些时候那高僧若是途经常乐县,让他们这些人务必要以礼相待。
他们这里说的那位高僧,便是玄奘法师了,算算时间,他这时候确实也该从印度回来了。
在原本的历史中,这一年当他千里迢迢从印度回往高昌,打算实现自己当年向麴文泰许下的诺言,报答他从前对自己的厚待,然而那时候高昌国却已覆灭,麴文泰也早已死了。
今时今日,高昌国依旧是不复存在,但好在高昌还是原来那个高昌,麴氏家族仍在,麴文泰也还在世,听闻他这些年一直都在种植金瓜,诵经静修,身体亦颇硬朗。
回忆起当年险些发生的那一场唐灭高昌之战,罗用不禁又想起了那个名叫陈继的青年,不知他现在如何了。
那时候,罗用将自己空间中一本书上的一句话裁剪下来,让陈继交予一名高昌僧人,假装成佛祖启示的模样,让当时的高昌王室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麴文泰之子麴智胜在最后关头奔赴长安城,决意投唐,化解了那一场灾难。
这一转眼,时间已是过去好几年。
去岁,罗大娘在写给罗用的一封信件里还提到了陈继,说这个人很是得用。
话说,前两年陈继与罗大娘等人一同去往江南开辟市场,因为陈继此人能够识文断字,又有武艺在身,也懂得跟人打交道,再加上大娘信任他的人品,于是渐渐的,他也成为了阿姊食铺的一名核心成员。
如今罗大娘回往长安城,他便依旧留在江南,倒是不管铺子,而是得大娘托付,与几名同为阿姊食铺员工的吴县子弟,一起到鄮县那边,办起了一个鱼丸罐头作坊。
当初大娘她们初到吴县当地,还比较不习惯当地的饮食,顿顿都是河鲜海鲜,吃得很是郁闷。
待时日久了,渐渐也就适应了,知晓了那海鲜的好处,用新鲜海鱼制成的鱼丸,亦是强过河鱼,为了能让这种鱼丸供应到内陆各家分店之中,罗大娘决定要在海边开鱼丸罐头作坊,这件事便交予陈继负责。
那鄮县所在,便是后世的宁波一带,唐开元年间置明州,唐初这时候还只是一个县而已,归越州管辖。
因鄮县那边渔产丰富,鱼价人工较之苏州当地低廉些许,驾船往来十分便利,于是他们就在鄮县沿海买下一片土地,从周边渔村那里收购海鱼,办作坊做鱼丸。
这作坊开办初期也很不容易,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进去,周边那些渔村的民风还比较彪悍,对他们这些外来人口不太友好,若不是罗大娘在江南当地有些口碑,这间作坊在当地怕是难以立足。
今年开春,陈继收到二娘与他寄来的一捆红薯藤,在作坊外的一片坡地上cha种下去,又常常剪了藤条赠与当地渔民,双方的关系这才改善了不少。
他们这一带没有什么良田,不是山就是海,种不了什么庄稼,这红薯倒是不错,随便在山坡上开一片坡地cha下去便能活。
今年秋里,不少人家都收获了红薯,于是他们对陈继等人就变得十分友好起来。
这个年代的很多地方都还很闭塞,他们对外来的人往往都充满了防备和敌意,甚至还存在着很多野蛮的行为和思想,杀人劫货的事情时有听闻。
鄮县当地倒不至于如此,而且在当地人真正接受了陈继等人以后,就把他们当成了自己人,在面对外人的时候,往往也十分维护。
在这样的年代这样的背景之下,很多外地商贾要到一个新的地方去经营发展,往往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但是一旦只要立足了,旁人便也很难动摇。
当初陈继等人到这边看地的时候,打听到这片坡地的主人一家目前正居住在鄮县城中,于是便寻了过去。
原本还当对方会开出高价,岂料那地主非但不要高价,还说罗家人若是要在那里开作坊,那块地白送他们都可以。
“听闻莱州当地,就是因为早些年有那杜郎君在那边开了个罐头作坊,这两年他们莱州的鱼罐头源源不断运往洛阳长安等地。”
“若说渔产,越州比之莱州亦是不差,我鄮县更是得天独厚,我知你主家罗氏一门皆是有能耐之人,尔等欲在此处兴办作坊,某亦欣喜,不过是块荒废之地,只管拿去用便是。”
陈继他们原本是在苏州南北这条海岸线上看中了几个地方,具体选哪一处还未定夺。
这时候听闻了这名乡绅的这一番话,心中便比较偏向鄮县这块地方,后来再经过一番了解和考查之后,最终便定在了这里。
陈继也不是个目光短浅爱贪小便宜的,自然没有白要别人土地的道理,最后他们还是在当地其他几位有名望的乡绅们的见证下,以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完成了这单土地交易。
这片坡地距离附近的村子并不很近,但也不远,从最近的一个村子步行到鱼丸作坊,约莫不到一刻钟的路程。
陈继他们就把鱼丸罐头作坊建在这片缓坡上,后面是一片山岭,前面就是大海,他们在海边建了一个渔港。
初时只有附近的村民划着渔村过来卖鱼,现在往来的渔船就多了,多的时候,一天能有二三十条渔船入港。
刚开始的时候这个作坊一日只能做出几十个鱼丸罐头,现在基本上每天都要做好几百罐,有时候收购的鱼多了,作坊里的工人忙不过来,作坊这边就会加了工价,吸引周边村子里的村民过来做几日临时工,这种时候他们往往也不怎么挑人,平日里不收的老人小孩都肯要。
附近七八岁以上的小孩,基本上都有在这个鱼丸作坊干活的经历,杀鱼洗鱼刮鱼r_ou_,烧火分拣装罐子什么的,随时都能上手,个个都是熟练工。
在这个鱼丸罐头作坊里干活,一日能挣好几文钱,他们作坊里就有一个杂货铺,油盐酱醋粮食布料,什么都有,还有一些糕饼麦芽糖之类的吃食,一般小孩挣了钱以后,便都拿去换了吃食。
他们这个作坊做出来的鱼丸罐头,前期主要供给阿姊食铺在江南这一片的分店,今年开春以后,汴州和洛阳的分店也都供上了。
今年夏里,一批运往长安的货物从他们这边发出,这片货物主要供给潼关的一家分店,以及长安城中的两个铺面。
因为赶上朝中正在调兵遣将,这批货物在路上走得并不顺利,足足比预计之中晚了一个多月。
长安城那边,铺子里的各位管事也是早有准备,待这批货到了以后,城中这一家新店和一家老店,很快便同时上架了这种海鱼丸。
这海鱼丸卖得颇贵,寻常的r_ou_丸鱼丸,一串便只要两文钱,这海鱼丸一粒便要卖到两文钱。
铺子里早就定做了串海鱼丸用的竹签子,比之寻常竹签子ji,ng致些,在手柄和鱼丸之间的位置,还雕了花纹。
用这竹签子串上五粒海鱼丸,便要十文钱,还有一种更长的竹签子,一签子能串十粒,那可就是足足二十文钱,寻常人家吃不起的。
这年头,普通百姓与人做工,一日也不过就是几文钱的工钱。
这时候若是有人拿着两串长长的海鱼丸走在大街上,左手二十文,右手二十文,整整四十文钱拿在手里随便啃,那就显得很有钱很阔气了。
不过也有一些人瞧不上那样的,嫌他们太过粗俗,丢人现眼。
那些个ji,ng细的,都是遣了家人奴婢,提上食盒,在里面装一个青瓷汤碗,到铺子里五个十个鱼丸的买回来,若是这般,铺子里的伙计便会再与他们打一两勺汤汁,这汤汁乃是用罐头里的原汤加上些许清水调料煮起来,滋味十分鲜美。
这一碗海鱼丸提回去,放在红泥小火炉上略微再煮一煮,撒些胡椒粉,再加一小勺米醋,那滋味!
这样式儿的吃法,一些个豪放派也是很瞧不上,并且嘲笑他们穷酸。
这长安城中,一年到头也是怪热闹,吃个鱼丸都要吵吵半天,吵着不过瘾,还写了诗词相互讥讽嘲笑,其中活跃在最前线的,便是那几个学院书院的学子们了。
这些年轻人促狭又有创意,就这吃鱼丸一事,写出了不少荒唐逗趣的诗词作品,在坊间广为传颂。
他们这般闹腾着,不少长者们看在眼中,也是觉得有些不像话。
这一日,朝中某位日理万机的大臣听人说起此事,便对旁人道:“自那罗助教走了之后,长安城这些学子们愈发清闲了。”
第404章 流行
生活在长安城那样的大都市之中,基本上只要有钱,天南海北的物什都能吃得着。
像常乐县这样的边陲之地就不行了,今年春天,阿枝他们刚到这里的时候,也是有几分不适应。
别的不说,这里的普通人家竟是连一把油纸伞都没有,因为当地既不产桐油也不产竹子。
个别大家族中兴许能有一两把油纸伞,那也是从中原那边过来的货物,ji,ng贵得很,难得拿出来用一用,不用的时候便让家里的仆从奴婢们小心收藏起来,生怕弄坏了。
阿枝这些年在长安城看惯了各种油纸伞,下雨天的时候,亦或是夏日里太阳正烈的时候,走到大街上便能看到许多油纸伞,折叠的直柄的,各种颜色各种花样的,别的不说,光看这些伞,便透出一股富足美好的气息。
自来到这常乐县,莫说油纸伞,就连雨水都是稀罕物。
这倒也没什么,最多就是偶尔下雨天戴草帽出门,水源更珍贵些,平日里需得节约使用。
阿枝现在最最怀念的,还是长安城中那各式的点心吃食,那春日里的樱桃酪,夏日里的冰沙和寒瓜,秋日里的各种果子,冬日里的罐头,还有那蜜芳斋的糕饼,南北杂货的甜品,街头巷尾卖各种吃食的摊位食铺,阿姊食铺中琳琅满目的各色小吃……
阿枝时常与常乐县一些妇人们一起坐在外面晒太阳做针线,一边干活一边与她们说那长安城中的各色吃食,把这些妇人和围观的小孩们听得直咽口水。
“那我们常乐县这里,莫非就没有什么物什是你们长安城那边没有的?”这日,有一个妇人听着听着,心里莫名就觉得有几分不痛快。
“自然也是有的。”阿枝笑道:“常乐县这边有白叠花啊,这白叠花多了,白叠布价钱便也低廉,这县里的人但凡能有一份工做,便没有买不起白叠布的,这在中原也是少见。”
中原盛产麻布和丝绸,种麻种桑都得是水土丰美的好田,许多人家为了养蚕出丝,都是将自家最好的永业田用来种植桑树,所以这时候的人常常又将永业田称作桑田,所谓沧海变桑田,也就是这个桑田。
要得丝绸,便要从种桑树开始,要得麻布,便要从种麻沤麻搓麻开始,这两样皆不是易得之物,如此,便使得这个年代的布料普遍都比较昂贵,很多人家在交了赋税之后,便很难再给自家人凑出几块布料来做衣裳。
这白叠花却是不同,直接从地里种出来,采了花絮之后,再用那轧棉机一轧,便能用来纺线了,陇西许多干涸盐碱之地都能种植,每年秋天收获颇多。
这就使得当地布价节节下降,从前他们这里的布价可是要比中原那边还要高出不少,现如今他们这里寻常白叠布的价钱,约莫只有中原那边普通麻布价钱的三分之二,再过一两年,价钱怕是还要更低。
“咱们这儿还有甜瓜。”旁边一个小孩给她补充道。
“还有葡萄!”另一个小孩也说。因为阿枝为人和善,又常常与这些小孩一些吃食,于是这些小孩对阿枝的印象都是很好的。
“对对,还有葡萄干。”阿枝笑嘻嘻地放下手里的针线,从怀里摸出一个巴掌大小的布口袋,从那里面抓出些许葡萄干,与现场的几个小孩分了,又与妇人们分了一些,大伙儿吃着葡萄干,又说起了闲话,很快便忘了刚刚那一茬。
其实倒也不是阿枝整日要与这些妇人们说那长安城如何如何,她也没当自己是个长安人,更没有瞧不起常乐人的意思,早先还是妇人们先找她问,想知晓那长安城究竟是个甚模样,让阿枝给她们说说。
只是这说着说着,不知不觉说得也是有些多了,倒是惹得一些人心里不痛快起来,如此便也罢了,以后少说一些便是。
阿枝从小便被卖到乔家做婢女,乔俊林母亲过世以后,他二人在新来的女主人手底下讨生活,也是不易,后来去到长安城,先是住在侯蔺那院子,后来又与罗家兄妹一起生活,后来又去了白府。
她的人生经历比之寻常人丰富许多,见识过形形色色的人,在面对一些情况的时候,应对起来也比一般妇人更灵活些许。
像今日这般情况,平白被人怼了一句,若是换了别的人,说不定就生气了,两人当场便要争吵起来,但是对于阿枝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事情,不值当生气。
也是现在的日子着实过得有些太舒心了,家里头就她跟衡致两个人,衡致手里有多少钱都交给她管,她虽也不是个贪财的,拿着这些钱,心里到底也是安稳,这舒心日子过得多了,不知不觉竟也开始有些没心没肺起来。
其实这常乐县,确实也有不少别处比不上的地方,就这三文钱一个月的沼气灯,说出去就连长安人怕是都要羡慕死了。
早前因为冬日里气温低,那些沼气池都不怎么产沼气了,罗用便让衡致他们造个锅炉,又让人到沼气池那片地方去布置管道,到时候在锅炉里烧石炭,将热气经由管道传导到各个沼气池周围,从而提高沼气池中的温度,促进沼气的产出,转眼时间已过去十来日,也不知进展得如何了。
这时候看看时候也不早了,阿枝便说自己要回去与衡致做饭去了。
妇人们留她再坐一会儿,她说不了,不仅要做饭,还要早早把热水烧上,衡致每回从那机器坊回来都是一身黑,又是灰尘又是油污的,说着便回往自家院子去了。
“你方才那般说话做什么?”
“好好说着话,平白便要恼起来。”
“阿枝也没说什么不好的。”
“……”待阿枝走了之后,有几个妇人小声埋怨劝说起来。
“我不也就是那么一说。”说话的妇人有几分心虚气弱的模样。
阿枝平日里待她们不错,身上有点吃食,常常也会分给她们和她们的小孩,虽说大伙儿也不是回回都吃阿枝的,有时候各自也会带点,但到底还是吃阿枝的更多。
再说阿枝好歹也是衡致的妻子,那衡致可是罗用的弟子,目前看来,似是最得力的一个,她平日里没与她们这些人摆架子就算是不错的了,她们哪里还有平白去寻人不痛快的道理。
几个妇人小声嘀咕了一番,然后又议论起那锅炉的事情来了。
听闻这些时日下来,那几个早前新开的沼气池也都消耗下去不少,照这么下去,他们这城里头可莫要没有沼气可用才好,早习惯了亮堂堂的沼气灯,哪里还受得了那黑漆漆的夜晚。
“说不得便要点几日油灯。”
“唉……莫不是要去买那油灯罩,那灯罩一个也要几文钱。”
“再看看吧。”
“那油灯烧起来也是费油,点上一晚,就能把一块羊脂皂给烧没咯。”
“正是,那般多的羊油,拿去铺子里也够换一块羊脂皂的了。”
“若实在舍不得,早些睡下便是。”
“……”
说到羊脂皂,他们常乐县这里的羊脂皂也便宜,主要羊脂这东西并不稀罕。
尤其是每年冬天这时候,只要是勤快点的人家,到罐头作坊外面捡些羊肚子里的边边角角回去,都能炼出一些羊油来,虽然大块的羊油肯定已经被罐头作坊的人提前挑走了。
城中百姓大多都是拿了羊油到铺子里去换羊脂皂,有专门做这营生的铺子。
铺子里的伙计用量具量过了客人拿来的羊油数量,再用刀具从柜台上的大块羊脂皂上面切下一小块作为交换,有时候切下来的大小不合适,还得去掉些许,亦或是再加一个添头。
说起来,这些年他们这地方的羊脂皂也是一年便宜过一年,现如今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能用得起了,用这羊脂皂洗洗手脸,洗洗衣裳,总归是比过去方便许多。
看看如今这城里头跑来跑去的这些个娃娃们,比他们从前小的时候,着实是干净得多了。
正说娃娃呢,那边就传来几个小孩争执的声音。
刚刚阿枝给那几个孩子分了些葡萄干,有个小孩吃得慢,到现在还没吃完,结果这会儿就被几个城外牧民的小孩给围住了,那些牧民的孩子别看年纪小,一个个凶得就跟那一头头的小野狼一般,这城里面的孩子在他们手底下还真讨不着好。
“哎!做甚呢!”这边正做针线的一个妇人见自家孩子受欺负,顿时一声怒吼,那声音中气十足,犹如闷雷一般,振得那些狼崽子们也有几分胆怯。
“看甚呢!还不撒手,看我不打死你个小兔崽子!”还不待他们有什么反应,那妇人放下手里的活计便要扑过去,十分凶悍的模样,吓得那些小崽子们一个个的撒腿就跑。
“下回还敢来抢!看我不打折你们的腿!个没教养的小……”那妇人骂骂咧咧地走过去,一把将自家小孩从地上拉起来,拍拍他裤子上的尘土。
看看自家儿子窝窝囊囊这个样子,也是气不打一处来,很想骂他几句,结果想想又给憋了回去:“行了,玩儿去吧。”
原本她也是不管不顾的,脾气上来的时候更是骂得凶。
前些时候,有一日她也是那般骂着,结果被阿枝给劝了几句,道是她整日里这般骂着,给她小孩胆儿都骂小了,出去更得挨欺负。
她觉得阿枝说得有道理,以后对着自家这些小孩,渐渐就把脾气给忍了下来。
这边这几个妇人就笑嘻嘻看着,这城里城外的小孩整日里打打闹闹的,她们也不甚在意。
听闻县令这几日倒是安排了一个吏员到城外的牧民聚集区,专门在那边给人讲律法,无外乎就是偷窃徒多久,抢劫徒多久,打架伤人徒多久,云云。
还真有一些牧民闲着没事整日坐在那里听讲,也有一些城里人特地过去听的,都是一些想进差役队伍的人,要不然谁有耐心听那个。
也有不少小孩在那边听讲的,毕竟这城里城外大大小小的男孩,个个都巴望着自己长大以后能在常乐县当差役呢。
到时候有吃有穿工钱又高,再娶一个羊绒作坊里的小娘子当妻子,他自己每月能挣三百文,妻子再整个一二百文的,两人一个月就有四五百文的进项,再加上年节福利,那实打实就是有钱人家的生活了。
常乐县城里的小男孩现在最流行的吹牛皮内容就是这个,等他们当上了差役以后,如何如何。
最近城外那些牧民的小孩也学会了,整天就幻想自己将来能当上差役,腰上挂一把大刀,威风凛凛地在城里巡逻,羊绒作坊里的小娘子们一个个都争着抢着想要嫁给他们,这么美好的未来,光是想想都高兴得不行,做梦都要笑醒了。
第405章 变动
为了尽快将那锅炉造出来,机器坊那边近来常常加班加点,衡致他们每天吃过晚饭以后,往往还要再回作坊干一两个时辰。
在从前没有沼气灯的时候,夜里赶工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就算点了再多的油灯蜡烛,照明状况往往也不甚理想。
现如今他们这机器坊,一个车间里只要挂上几盏沼气灯,就能把到处都照得亮堂堂一片。
相对于其他几个大作坊,机器坊占地小人数也少,他们单独用一个旧沼气池,那池子够大,入冬以后时常往里面灌些热水,每日里产出的沼气,便也够他们这一个作坊消耗。
城里的其他作坊大都都有独立的沼气池,并不与商铺民居混用,有些作坊因为有比较高的照明需求,白日里也要点灯。
若是遇上y雨天气,亦或是黄沙漫天的时候,绝大多数作坊都需要打开沼气灯补充照明。
这些作坊现在都已经习惯了在照明充足的条件下作业,若是突然停了沼气,怕也是要出一些乱子,所以近来他们都很担心这城里头会停了沼气。
然而事到临头,担心也是无用,等到了十二月的时候,那些沼气池终于还是支撑不住了,先是居民区停气,然后城里那些大大小小的作坊相继也都停了气,街上那些商铺多撑了三五日,后来终于也停了。
最后只剩下县衙、木轨车站、机器坊这些地方还亮着灯,还有城门口,城墙上,以及城中几条主干道上的公共照明,始终没停。
这沼气一停,罗用原本还担心城里的气氛变得萧条沉寂,倒是没想到,城中百姓为了省点灯油,到了晚上一个个就都往街上跑,显得这城里头更加热闹了。
街尾那家棺材铺的娘子为人慷慨热情,她家铺子里地方大,夜里点上两三盏油灯,罩上那钍石灯罩,照得整个铺面亮堂堂的,每日里招呼相熟的妇人们到她那里做针线说闲话,很多小孩也都跟着去。
妇人们成堆坐着,或是埋头干活,或是嬉笑闲聊,小孩们也是三五成群嘀嘀咕咕,凑在一起各自玩着,也有在那一口口新棺材上钻来钻去爬上爬下的,只要不损坏了物什,抑或是吵嚷哭闹起来,大人便也不管。
男人们喜欢聚在一起吃酒,寻常也不去那些太贵的酒肆,只拣那几家物美价廉的,亦或是与店家相熟的铺子,少少花上一点钱,便能有滋有味地在那儿坐上一二个时辰,有些小孩也爱去,就跟在大人身边蹭几口小菜。
十二月中旬,一群从长安来的僧人途经常乐县,这些僧人乃是为了迎请玄奘法师而来。
几个月以前,他们这些长安僧人便听闻玄奘法师已经从那天竺回来,时下正在高昌城中讲经布道。
僧人们知晓玄奘法师与那高昌国王交情颇深,再加上高昌现在也是比较有名的佛门之地,担心他在那里停留太久,甚至是被高昌人招揽,干脆就不回中原了。
于是长安城那边的各大寺庙,便有不少僧人联合起来,组成一个临时僧团,一同前去高昌城迎请法师。
事实上他们的担忧确实也是有必要的,罗用在书上看到的原历史是:玄奘法师于贞观十七年离开印度,贞观十九年正月抵达长安城。
这会儿都贞观十八年腊月了,他还在那高昌城待着呢,也不知道具体打算待到什么时候去。
中原来的僧人不食r_ou_,在这个一到冬天大家都集体吃羊r_ou_的年代里,不吃r_ou_就很麻烦了。
好在常乐县这里豆腐豆干豆皮豆卷之类的吃食不少,又有豆芽胡瓜菘菜之类的蔬菜,再加上几种米面粮食,倒也整治出来几道像样的素食。
罗用与长安各个寺庙的关系都还不错,前两年他们罗家出了一点事情,四娘杀了两名贼人,罗用为了她的名声考量,那段时间常常带她到各个寺庙行走,又教僧人们做豆腐之法,让他们传授给当地百姓。
这一次,这些僧人途经常乐县,罗用也是十分热情周到地接待了他们,又是准备素食,又帮他们安排住处。
这些僧人早前在长安城的时候,就听说罗用现在把常乐县这个地方治理得很好,当地百姓丰衣足食,经济发展蒸蒸日上,又有那《白叠之歌》做宣传,很多长安人都把常乐县这个地方想象成世外桃源一般。
又道这罗三郎爱民如子,早早便把那红薯种子分发给了当地百姓,又使他们家家户户都能点起沼气灯……
“这些事,就是长安城也是不及的。”有一个僧人如此夸赞罗用道。
“如何敢当。”罗用连忙推辞:“这常乐县人口少,治理起来总是容易些。”
“三郎莫要谦虚。”
“并非谦虚,此乃实情也。”
大娘早前也在信中与他提过,言是今年开春,在长安城那边,朝廷方面并没有把红薯种子分发给城中百姓,只是给了各地官府,还有一些官员,以及皇亲国戚。
不少长安百姓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道是他们身在天子脚下,道不如常乐县那边陲之地。罗用当时一听这个话,便觉有几分不妙,怎的如今这僧人又提这茬,莫非这般说话的人很多不成?
僧人们赶着要去高昌城迎请玄奘法师,只在常乐县中休整了一日,隔天便走了。
然而这些僧人们的到来,却给罗用带来了一个不太好的信号,长安百姓若是见天的说,身为长安人还不如常乐人这类的话,有些人听了肯定不高兴啊,莫说那长安县令,皇帝估计也不爱听。
长安城那边若是不想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很可能就会把罗用调任到别的地方上。
虽说罗用原本也没打算在常乐县这个地方扎根,但是眼下这时候,修水渠的事情才开了个头,南北杂货还未开张,城北的新区也在规划中,这么多事情没做完,突然就被调走了,那算是怎么回事呢。
罗用一时并不想离开常乐县,但是事已至此,也只能早作打算。
水渠该修还得修,城北新区的规划可能就要先放一放了,他们马上就要开张的这一家南北杂货新店,暂时还是先开在老城区比较稳妥。
罗用这边已经有了心理准备,长安城那边,果然也没让他失望。
从开春那时候便已埋下的隐患,到了冬天这时候,终于还是有人拿它做了文章。
近来,圣人因为那高血压的事情,好像又不怎么想要御驾亲征了,一些原本打着各种主意的家族,这时候便也不得不把那些计划搁置下来。
却也没有真正清静几日,有些人便又要开始闹幺蛾子,横竖在这朝堂之上,家族派系之间的争斗从来也没停过,这一回,有人又把矛头指向了罗用。
“小小一个常乐县,竟敢与长安城相比,那罗用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不过就是一些坊间闲话,陈右丞未免危言耸听。”
“那罗用乃是难得的良才啊。”
“虽有才干,然依我之见,此人分明就有反骨!”
“……”
“圣人明鉴。”
“……”
皇帝老儿在龙榻之上坐着,眼睁睁看着下面这些臣子们因为罗用的事情又吵起来。
这朝堂之上因为罗用的事情发生争吵,那也不是头一回了,只是这一次为罗用说话的那些人,不再像最初那般,仅仅只是出于惜才的心理,亦或是站在公道的角度,有些人现在分明也是与罗家有了往来,于是这回就站到了罗用那一边,还有一些人不欲与罗家人交恶,亦或是同样有心结交的,这时候便也跟着打太极和稀泥。
再看看这回挑事的那些人,他们又是打的什么主意呢。
坊间百姓都说罗用有大才干,他把那常乐县治理得比长安城还好,然后自己这个当皇帝的听了之后一生气,就把罗用给捋下去。
事情若是果真如他们所愿那般发展,那将来这天底下的人该得怎么评价他?
这些人莫不是真以为他老糊涂了不成?
又想除掉罗用这个眼中钉,又想让自己这个当皇帝的给他们背锅,倒是挺敢想。
待到下面这些臣子们吵得差不多了,皇帝便道:“罗用既有大才,便不能只叫常乐县那一方百姓受益,长安百姓也需要这般有才干的父母官啊,依我看,还是让他回长安来当县令吧。”
“至于此人心性,届时还要劳烦诸位爱卿仔细考查一番啊。”
你们这些人不是要算计我吗,来啊,互相伤害啊。
第406章 谋划
长安县天子脚下,各种势力盘根错节,长安县令哪里又是那么好当的。
皇帝老儿老j,i,an巨猾,罗用这次回往长安城,若他在这般错综复杂的形势之下,果然吃瘪,那皇帝也是比较乐意看到的。
坊间百姓不都说你罗用有才干,把常乐县治理得比长安城还好吗,然而就算你那么有才干,到了这长安城还是不行了吧,更别说我这个当皇帝的,治理的可是一整个国家啊。
罗用要是能把这个县令当好了,皇帝那儿也不亏啊,既然你们都说罗用有才干,我就把他调回长安城给你们当父母官了,你们看看,我这个皇帝果然很有胸襟吧。
这回让罗用回长安城,皇帝也是想好了,将来甭管罗用和各大家族怎么闹腾,他都不掺合了,他现在这个血压实在太高了,需得静养,不宜动怒。
没几日,圣人要调罗用回长安城当县令的消息便传开了,果然,长安百姓对李世民的好感度顿时上涨不少。
先前还有人怨皇帝不把红薯种子分与城中百姓,这会儿不少人又改口了,都说圣人体察民情,着实很难得,要说有什么不好,那大抵还是如今这位长安县令不够好。
长安县令:呵呵!
换那罗用回来给你们当县令,果然就那般好?且等着吧,有他哭鼻子的时候。
罗大娘这边,通过四娘与白家确认了这个消息之后,便安排了她铺子里的一名青壮,带上她的亲笔书信,快马加鞭奔赴常乐县而去。
朝廷这边突然要调罗用回来,事出突然,她这边早一日把消息传给罗用,罗用那边就能多一日的工夫做准备。
别的不说,光是那水渠的事情就是个问题,罗用在那常乐县中经营数年,这一次终于决定倾其财力,去修这一条水渠,如果说到时候调令下去了,罗用走了,那条水渠还未修完,结果下一任官员就接手了,那官员若是不能好好把这一条水渠修完,那罗用先前那番努力岂不是白费,那官员若是修完了,那么这一条水渠最后又要算作谁人功绩?
长安城这边虽然已经说了要调罗用回来,但是调令一时却并没有那么快下来。
这边要调罗用回长安城,那么原本的长安县令又该如何安排,常乐县那边,又该让谁去接罗用的班,这些都是需要好好讨论的问题,官员调动并非儿戏,这其中也会牵扯到利益争夺以及派系之斗。
最后,时任尚书左仆s,he的萧瑀推荐了一个人,他说丁敏此人曾在陇右道铺设水泥路,对那陇西之地颇为了解,再加上此人勤勉正直,刚好那陈皎一早就想回中原了,他建议让丁敏过去担任瓜州刺史,将那陈皎换回来。
丁敏此人,便是早些年在陇右道铺路的丁朝议,那一次铺完那条水泥路回京,他也是升了官的,只是这些年下来,却也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发展,之所以会这般,主要还是因为他的背后缺少一个强大的家族作为支撑。
萧瑀这个人刚正不阿,人品很好,但就是有些刚正过头,不太能容人,丁敏倒是刚好入了他的眼。
这一次萧瑀推荐丁敏去往瓜州,也是为他考量。如今陇右道能产白叠花,罗用他们又在那片铺了许多轨道,开了许多作坊,开发建设得很是不错,早已不是过去那般贫瘠模样,对于像丁敏这种在长安城跟别人拼身家完全拼不过的人来说,去那里当官,也算是一个十分不错的选择。
而陈皎的家族,则趁着这一次机会,在山南道那边给他谋了一个刺史的职位,顶替的是一个年纪大了马上就要退休的老刺史的缺。
对陈家人来说,陇西那边虽然不错,奈何陈皎背运,手底下管着一个像罗用那种特别能出风头的刺儿头不说,后来又多了个郭孝恪那样的顶头上司,再让他这么在那边待下去,也难有什么发展,不若还是调回中原,毕竟他们陈家也不算是特别强有力的一流世家,家族中真正有才干的青年子弟也不多,还是把陈皎弄回中原这边再培养培养,说不定将来也能有些成就。
至于那原本的长安县令,这两三年他虽然政绩平平,这一次调任,却是直接进了中书省,成了一名中书舍人,可见其背后的家族力量之大。
第95节
恋耽美
第95节
“她们若是也能挣得那许多钱财,便也能叫自家男人主内不主外。”
四娘这一路跟前跟后的,这时候在廊下坐下来,接过她阿姊递过来的小铁锤,一个一个地砸着核桃,下手那是又快又准,力道适中。
“啧,你是不知,这世间的男子即便是靠妇人养活,也没有几个安分的。”
“那倒是,之前有一个与我玩得好的……”
“他那还算是有谱的,你是不知……”
“……世间竟还有这般厚颜无耻之人?”
“多了去了,早前我在吴县的时候啊,我们那条街上……”
“哇……”
罗大娘这些年专与妇人打交道,各种八卦都不知听了有多少,就连还算见多识广的四娘,在她这里也是开了眼界了。
大娘如今专心养胎,铺子那边也不经常去了,四娘今日干脆就在这边待了一整天,陪她解闷,听她讲八卦,听得那也是津津有味。
待到暮鼓将起之时,四娘这才离了大娘他们那个院子,乘上自己的那一辆马车,出了大通坊。
这马车虽是她自己买来,车夫却是白以茅从白府中给她安排的,这车夫一天到晚什么事都不干,就光给她一个人赶车,早上她坐这辆马车出城去送吴高等人,后来遇到罗大娘,就坐到大娘那辆车上,这辆马车一直在后面跟着,之后便在罗大娘家的院子外头候着,最后又在天黑前,载着四娘回往白府。
四娘打开车窗,任由初冬的寒风灌进车中。
宫城方向,今日的闭门鼓一阵一阵响着,催促着那些还在外面行走的人快些回家。
眼下虽已入了冬,长安城中却并不显得冷清,她们这一路穿街过坊,看到许多富裕人家以及商铺,这时候陆续都在屋里屋外点上了高价买来的陇西出产的那种钍石灯笼,照得到处亮堂堂一片。
四娘自然也知晓,这种灯笼是罗用他们的作坊出产,待过些时候,就会有一大批灯罩与面巾、羊绒衫,一同被运来长安城,放在南北杂货销售。
届时必定又是十分忙碌了,四娘心中这般想着。
第402章 县城内外
长安城这边,吴高等人正跟随商队去往陇西,而在常乐县中,罗用他们这时候也正在为南北杂货这一家新店的开张做着规划。
常乐县城地方太小,即便前些年罗用在翻修城墙的时候就已经扩张过一次,随着城中聚集的商贾数量越来越多,又多出来一些大大小小的作坊,到了眼下,这座小城又显得有些逼仄狭窄起来。
尤其是在今年入冬以后,那些从各地来的买针的买白叠花的买红薯种子的各种商贾,再加上那许多赶着羊群到常乐县这边来卖活羊的牧民,这些往来的行人牲畜,常常使得这座小城中,原本就不算宽敞的街道显得拥堵不堪。
再经过一番考虑之后,罗用他们决定还是把这家新店的地址选在城外,就在距离木轨车站不远的一片荒地上。
待那水渠的事情忙完了,罗用打算把这片地方也圈起来,也就是在原来的老城区旁边,再扩建出一个城北新城区,这个新城区的面积到时候肯定也不会小,至少也要与老城区的面积相当。
届时城南这片老区,主要功能就是行政和居住,城北的新城区,则主要就是发展仓储以及大宗货物贸易。
像罐头作坊熏r_ou_作坊这些比较需要大片地方的作坊,届时也会把它们迁到城北去。
“烤羊杂烤羊杂,一文钱六串嘞,任挑任选啊!”
这天傍晚,罗用正打算到街上看看沼气灯的使用情况,一出县衙大门,就闻到阵阵烤羊杂的香味。
自从两年前他们县里开了几个卖烤羊杂的小贩,现在这常乐县里的烤羊杂生意,基本上就都被晋昌人给垄断了。
罐头作坊那边不要钱的羊下水,他们每天都安排人到那边蹲点去抢,还在城里租了院子,接了自家妇人过来,专门在那院子里洗羊杂串羊杂,外边这些在街上摆摊的,多是一些青壮男子。
这些晋昌人抱团,寻常零散小贩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别的不说,单论强羊下水那一个环节,就抢不过他们。
去年有几个晋昌人玩得野,自家明明用不了那许多羊下水,却非要霸占了去,用不完的,就在城外挖个坑埋了,这样一来别个摊位没了原材料来源,他们自家的生意自然就好做了。
后来有几个受害的摊主一状告到县尉郭凤来那里,郭凤来令人查明了情况,又将那些参与了这件事的晋昌商贩一个一个揪出来,当即将人驱逐出城,令他们那一整个冬天都不得到常乐县来做生意。
今年他们当中不少人又回来了,郭凤来听闻了,还特地过去敲打一番,道他们若是再犯,将来这常乐县城的大门就别想再进来了。
这件事情罗用也知晓,他对这些晋昌人倒也没有什么偏见,不管是哪里的人,这人一旦多了,难免也会出几个不好的。
就说他们常乐县当地人,从前也出现过欺负外地租客的事情,当时是黄县丞负责处理的这件事,他不仅让那户人家给租客退还了租金,还在他家大门口贴了个禁租三月的条子,之后欺客的事情也就很少听闻了。
罗用一路往大街上走,三不五时就能看到一个卖烤羊杂的摊子,不过在这边还不算多的,更多的摊位都集中在城门两边的墙根下。
那些摊贩在墙根下搭起了草棚子,又拉上了沼气灯,卖吃的用的什么都有,价钱大多比较低廉,俨然就是一个夜市的样子,每天晚上待城中那些作坊都下了工,不少人便要去夜市上逛逛。
有沼气灯的夜晚着实比过去热闹许多,只是这冬日里气温低,沼气产出速度慢,听闻这些时日已经有不少商户向吏员们反映,说是沼气灯比从前暗了许多,有时候点着点着就灭了。
入冬以后,县中主管沼气池的那些吏员们,早已在各个池子上盖了秸秆草席用于保温,又时常要填些羊粪马粪这些热量大的物什进去,初时还见成效,随着时间逐渐进入深冬,气温越来越低,现在已经不怎么好使了。
罗用这一日到街上看了看,灯光确实是比从前暗了不少,走着走着就能遇到一两个灭了的灯笼,显然是主人家还没来得及把它重新点燃。
“县令你看,是否要将那几口新池子开了?”跟随在罗用身后的一名吏员问道。
“开吧……”罗用想了想,又补充道:“今日就开。”
“喏。”那名吏员答应一声,这便退下了,匆匆回往县衙,叫上几个人,一同到沼气池那边去了。
秋里那时候,他们县里又新建了几个大型沼气池,主要就是防备着冬日里气温低,到时候这城里头没有沼气可用。
那几个沼气池里面现在都是存满了沼气的,若是将它们逐一开了,应也能够支撑一些时日,只是这才刚刚入冬,照眼前这情形看来,怕是坚持不到明年开春。
罗用这时候依旧走在街上,身后还跟着两名差役。从前乔俊林在的时候,罗用的安保问题一直都是乔俊林负责,有时候乔俊林自己有事,便从差役队伍里调人。
今年秋里,乔俊林与那些常乐书院的学子们同去西域,这个事才落到县尉郭凤来肩上,他给差役们安排了值班表,每日里都有两个人跟随罗用左右,不分白天黑夜,县令在哪里这两个人就要跟到哪里,待县令睡下了,他们便也歇在县衙里。
这时候罗用穿过大街,又登上城楼,两名差役亦跟随其后。
罗用等人方才上了城楼,便听身后的大街上一片哗然,回头一看,见是有一片街区的沼气灯灭了,有人很快便在屋里点起了油灯,不少人都从屋子里跑出来看究竟。
不多时,便听到有人喊:“来了来了,沼气又来了。”
于是人们又重新登上梯子点灯,这沼气灯一点起来,那火苗瞅着就比先前的大,不肖片刻,这片街区便又重新亮了起来,这回的灯光,较先前亮堂许多。
罗用他们就站在城墙上,看着城中的沼气灯灭了又亮,在他们身后的城墙外,则是大片的荒野,这时候寒风呼啸,远处的荒滩上隐隐也能看到零星火光。
那是牧民集聚的地方,因为罐头作坊和熏r_ou_作坊那两边每日的收购能力有限,不能将牧民们当日送过来的所有羊群购买下来,这些牧民只好和作坊约定好了交易的日子,然后便赶着羊群到城外去,选一片空地,用毛毡搭起帐篷,就在那边暂时居住下来。
城外没有什么生活设施,就连水源都成问题,这些牧民就这么住着,自然也称不上舒适,他们白日里若是没什么事,倒也喜欢到城里来逛逛。
尤其是那些牧民家的小孩,成群结队地在城里上跳下窜,有时候就会跟城里的孩子帮起冲突,有时候看他们之间玩得也挺好的。
打群架那是不敢,除非他们想到县衙大牢里去蹲两天,虽然说到目前为止,还没听说过有哪个小孩被抓进去的,那也不敢,城里头那些个作坊招工的时候可都不待见爱打架的。
绝大多数牧民家的小孩都很愿意留在县里的作坊干活,这城里头这般热闹,吃的用的什么都有,又有这么多同龄人玩伴,比起荒凉寂寞的草原戈壁,不知道要好了多少倍。
只可惜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如愿,有些是年龄太小找不到肯收的作坊,有些则是家里人不同意。
女孩子们还好一点,十二三岁还未出嫁的女孩子,若是送去罗二娘的羊绒作坊,吃得好穿得好,每月里还能得个几十文钱,让她们随便在作坊里干几年活,就比把她们草草嫁人得的好处多。
除了这些现实因素,不少父母确实也是为自家女儿着想,希望她留在城里过得好一点,而且羊绒作坊那边还有教人认字的女先生,这一点在这个年代实在是太难的了。
男孩儿们相对就难一点,无论是在一个部族还是在一个家庭中,男孩都比女孩更受重视,若是把男孩们都留在了城里,那么这个部族亦或是家庭,就等于失去了后生力量。
然而人心所向,用拦是很难拦得住的。听闻有一些开明一点的牧民家庭,近来已经开始考虑全家人一起进城生活的事情了,尤其是当他们看到最早那批进城的牧民,现如今的生活已经相当安稳富足。
“嗷呜!!!”风声中,隐约传来一两声狼嚎的声音。
这个年代猛兽还比较多,虎狼豹子都不算罕见,他们这一带没有大的狼群,只偶尔可以听到狼嚎,在野外行走的时候,不时也能看到狼留下的脚印和粪便,白日里不知躲在何处,大多都是夜里出来觅食。
希望那些牧民家的小孩不要大晚上出去乱跑才好……罗用也是有几分忧心。
待明年他们把新城区建起来,罐头作坊和熏r_ou_作坊搬迁过去,到时候这两个作坊的收购收容能力就能得到一个升级,就算当日收不完,至少也能在城中给牧民们划出一片暂时扎帐篷落脚的地方,相应的水气设施也会跟上。
“县令可是忧心有贼人藏在城外?”见罗用一直盯着那片牧民聚集的地方,一名差役如此问道。
“郭县尉可有安排?”罗用倒也没有否认,顺着他的话,如此问了一句。
这些牧民们就在县城外面扎堆,一来他们自身的安全是个问题,二来确实也怕有贼人混迹其中,常乐县这片地方,在很多外地的贼寇眼中就是一块香饽饽。
“县尉这两日已是安排了斥候过去,扮作小贩模样,到他们那边去兜售酒尾,没花多少工夫,便成功混迹与那些牧民之间,把他们那边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的。”其中一名差役对罗用说道。
他这么一说罗用倒也想起来了,郭凤来几日前便与他提过这件事,只不过他当时正忙着给在外面修水渠的杜构他们搜集物资,一时间也没怎么往心里去,毕竟这郭凤来一向也很称职,不需罗用c,ao心什么,很多事情他就是向罗用报备一声,罗用心里也有个数就行了。
“城中总共就这么多差役,他这回安排谁去?”常乐县这小地方,当地人之间大抵都认识,到时候这人来人往的,别被人当面戳破才好。
“作坊区那边有两个牧民出身的,早几年就进城了,现如今一家老小都在城中,他二人想当差役,郭县尉这回就将他二人寻过来,道是只要他二人听从县里的安排,今年冬天在县城外扮几个月卖酒的小贩,保证及时将城外的消息与他传回来,待到来年开春,便叫他们正式当上差役。”能被安排到罗用身边的,也都是差役队伍中比较核心比较靠谱的人物,所以消息相对也就比较灵通。
“这倒是不错。”罗用笑道。
“何止不错。”另一名差役也说:“这二人如今不仅挣着卖酒的那份钱,衙门这边还另发一份工钱,可把他们美坏了。”
罗用听着也觉有几分好笑,要不怎么说风水轮流转呢,从前是那两个牧民削尖了脑袋想进差役队伍,羡慕这些差役待遇好。
如今他二人仗着面生的长处,倒是得了一份好活计,虽说是斥候,但是就在这常乐县城外头,也没什么危险,收入着实不错,看得这些老差役们都眼热起来。
第403章 鱼丸罐头
罗用忧心城外那些牧民的安全以及生活状况,牧民们自己倒是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若说危险,草原戈壁之上可比这里危险得多,除了汲水略有些不便,其他都挺好的,很多人在卖完羊之后还不舍得走,就在这儿一直住着。
牧民们过日子大多不如汉人那般ji,ng细,这时候很多牧民卖了羊手头上有钱,花用起来也都比较爽快,于是不少小贩便挑了担子到他们那边去做买卖。
城里不少人都说,那些牧民每日里不干活,却懒得连饭都不肯做,很多人家都是直接从晋昌来的小贩那里买炊饼当饭,日日都是那般吃。
常乐县这边人口少作坊多,很多人都进作坊干活,本地的小贩数量也没有那么多,倒是敦煌晋昌一带不少人到他们这里来做买卖。
尤其是晋昌,因为离得近,那边城市比较大,人口多,挣钱的地方却没有那么多,于是现在不少晋昌人都到常乐县这边挣钱。
那些卖炊饼的晋昌人,相互间大多也都是熟识,今年秋里,常乐县这边收白叠花的时候,很多人家都是老老小小一起下地,一天到晚忙得连饭都来不及煮。
那时候便有一些晋昌人到他们这边来卖炊饼,一文钱三个,粗面的皮,馅料大抵便是羊r_ou_罐头加些时令的杂菜,那段时间常乐县这边刚好有一批羊r_ou_罐头清仓,价钱甚是低廉。
这时候时间已经入冬,他们便不用羊r_ou_罐头了,都用的新鲜羊r_ou_做馅料,再加些葱蒜豆干之类,调些常乐县里卖的酱料,一文钱三个,分量又足滋味又好,城外一些牧民很是喜爱,恨不得天天吃这个。
有些牧民还说,他们觉得晋昌人比常乐人更勤劳,更能吃苦。常乐人就呵呵了,这些连进作坊都嫌累的游牧民族,竟还好意思与他们说什么吃苦耐劳?
罗用有时候在街上行走,常常也能遇到那一堆堆,不知道都是一些从哪里来的人在那里打嘴仗,主要就是埋汰对方吹捧自己,有时候嚷嚷起来嗓门也是很大,不过一般只要不动手,罗用他们都不管。
最近有几个高昌人在城里宣称,有个从天竺回来的得道高僧,这时候正在他们高昌讲经布道,又把那高僧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很多人只当他们吹牛,并不当真。
有人对罗用说了这个事,言语间也是不信,只道那些高昌人整日里夸夸其谈,把他们高昌那个地方夸得跟佛门圣地一般。
罗用却说那高僧之事大抵属实,还说过些时候那高僧若是途经常乐县,让他们这些人务必要以礼相待。
他们这里说的那位高僧,便是玄奘法师了,算算时间,他这时候确实也该从印度回来了。
在原本的历史中,这一年当他千里迢迢从印度回往高昌,打算实现自己当年向麴文泰许下的诺言,报答他从前对自己的厚待,然而那时候高昌国却已覆灭,麴文泰也早已死了。
今时今日,高昌国依旧是不复存在,但好在高昌还是原来那个高昌,麴氏家族仍在,麴文泰也还在世,听闻他这些年一直都在种植金瓜,诵经静修,身体亦颇硬朗。
回忆起当年险些发生的那一场唐灭高昌之战,罗用不禁又想起了那个名叫陈继的青年,不知他现在如何了。
那时候,罗用将自己空间中一本书上的一句话裁剪下来,让陈继交予一名高昌僧人,假装成佛祖启示的模样,让当时的高昌王室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麴文泰之子麴智胜在最后关头奔赴长安城,决意投唐,化解了那一场灾难。
这一转眼,时间已是过去好几年。
去岁,罗大娘在写给罗用的一封信件里还提到了陈继,说这个人很是得用。
话说,前两年陈继与罗大娘等人一同去往江南开辟市场,因为陈继此人能够识文断字,又有武艺在身,也懂得跟人打交道,再加上大娘信任他的人品,于是渐渐的,他也成为了阿姊食铺的一名核心成员。
如今罗大娘回往长安城,他便依旧留在江南,倒是不管铺子,而是得大娘托付,与几名同为阿姊食铺员工的吴县子弟,一起到鄮县那边,办起了一个鱼丸罐头作坊。
当初大娘她们初到吴县当地,还比较不习惯当地的饮食,顿顿都是河鲜海鲜,吃得很是郁闷。
待时日久了,渐渐也就适应了,知晓了那海鲜的好处,用新鲜海鱼制成的鱼丸,亦是强过河鱼,为了能让这种鱼丸供应到内陆各家分店之中,罗大娘决定要在海边开鱼丸罐头作坊,这件事便交予陈继负责。
那鄮县所在,便是后世的宁波一带,唐开元年间置明州,唐初这时候还只是一个县而已,归越州管辖。
因鄮县那边渔产丰富,鱼价人工较之苏州当地低廉些许,驾船往来十分便利,于是他们就在鄮县沿海买下一片土地,从周边渔村那里收购海鱼,办作坊做鱼丸。
这作坊开办初期也很不容易,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进去,周边那些渔村的民风还比较彪悍,对他们这些外来人口不太友好,若不是罗大娘在江南当地有些口碑,这间作坊在当地怕是难以立足。
今年开春,陈继收到二娘与他寄来的一捆红薯藤,在作坊外的一片坡地上cha种下去,又常常剪了藤条赠与当地渔民,双方的关系这才改善了不少。
他们这一带没有什么良田,不是山就是海,种不了什么庄稼,这红薯倒是不错,随便在山坡上开一片坡地cha下去便能活。
今年秋里,不少人家都收获了红薯,于是他们对陈继等人就变得十分友好起来。
这个年代的很多地方都还很闭塞,他们对外来的人往往都充满了防备和敌意,甚至还存在着很多野蛮的行为和思想,杀人劫货的事情时有听闻。
鄮县当地倒不至于如此,而且在当地人真正接受了陈继等人以后,就把他们当成了自己人,在面对外人的时候,往往也十分维护。
在这样的年代这样的背景之下,很多外地商贾要到一个新的地方去经营发展,往往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但是一旦只要立足了,旁人便也很难动摇。
当初陈继等人到这边看地的时候,打听到这片坡地的主人一家目前正居住在鄮县城中,于是便寻了过去。
原本还当对方会开出高价,岂料那地主非但不要高价,还说罗家人若是要在那里开作坊,那块地白送他们都可以。
“听闻莱州当地,就是因为早些年有那杜郎君在那边开了个罐头作坊,这两年他们莱州的鱼罐头源源不断运往洛阳长安等地。”
“若说渔产,越州比之莱州亦是不差,我鄮县更是得天独厚,我知你主家罗氏一门皆是有能耐之人,尔等欲在此处兴办作坊,某亦欣喜,不过是块荒废之地,只管拿去用便是。”
陈继他们原本是在苏州南北这条海岸线上看中了几个地方,具体选哪一处还未定夺。
这时候听闻了这名乡绅的这一番话,心中便比较偏向鄮县这块地方,后来再经过一番了解和考查之后,最终便定在了这里。
陈继也不是个目光短浅爱贪小便宜的,自然没有白要别人土地的道理,最后他们还是在当地其他几位有名望的乡绅们的见证下,以一个相对合理的价格,完成了这单土地交易。
这片坡地距离附近的村子并不很近,但也不远,从最近的一个村子步行到鱼丸作坊,约莫不到一刻钟的路程。
陈继他们就把鱼丸罐头作坊建在这片缓坡上,后面是一片山岭,前面就是大海,他们在海边建了一个渔港。
初时只有附近的村民划着渔村过来卖鱼,现在往来的渔船就多了,多的时候,一天能有二三十条渔船入港。
刚开始的时候这个作坊一日只能做出几十个鱼丸罐头,现在基本上每天都要做好几百罐,有时候收购的鱼多了,作坊里的工人忙不过来,作坊这边就会加了工价,吸引周边村子里的村民过来做几日临时工,这种时候他们往往也不怎么挑人,平日里不收的老人小孩都肯要。
附近七八岁以上的小孩,基本上都有在这个鱼丸作坊干活的经历,杀鱼洗鱼刮鱼r_ou_,烧火分拣装罐子什么的,随时都能上手,个个都是熟练工。
在这个鱼丸罐头作坊里干活,一日能挣好几文钱,他们作坊里就有一个杂货铺,油盐酱醋粮食布料,什么都有,还有一些糕饼麦芽糖之类的吃食,一般小孩挣了钱以后,便都拿去换了吃食。
他们这个作坊做出来的鱼丸罐头,前期主要供给阿姊食铺在江南这一片的分店,今年开春以后,汴州和洛阳的分店也都供上了。
今年夏里,一批运往长安的货物从他们这边发出,这片货物主要供给潼关的一家分店,以及长安城中的两个铺面。
因为赶上朝中正在调兵遣将,这批货物在路上走得并不顺利,足足比预计之中晚了一个多月。
长安城那边,铺子里的各位管事也是早有准备,待这批货到了以后,城中这一家新店和一家老店,很快便同时上架了这种海鱼丸。
这海鱼丸卖得颇贵,寻常的r_ou_丸鱼丸,一串便只要两文钱,这海鱼丸一粒便要卖到两文钱。
铺子里早就定做了串海鱼丸用的竹签子,比之寻常竹签子ji,ng致些,在手柄和鱼丸之间的位置,还雕了花纹。
用这竹签子串上五粒海鱼丸,便要十文钱,还有一种更长的竹签子,一签子能串十粒,那可就是足足二十文钱,寻常人家吃不起的。
这年头,普通百姓与人做工,一日也不过就是几文钱的工钱。
这时候若是有人拿着两串长长的海鱼丸走在大街上,左手二十文,右手二十文,整整四十文钱拿在手里随便啃,那就显得很有钱很阔气了。
不过也有一些人瞧不上那样的,嫌他们太过粗俗,丢人现眼。
那些个ji,ng细的,都是遣了家人奴婢,提上食盒,在里面装一个青瓷汤碗,到铺子里五个十个鱼丸的买回来,若是这般,铺子里的伙计便会再与他们打一两勺汤汁,这汤汁乃是用罐头里的原汤加上些许清水调料煮起来,滋味十分鲜美。
这一碗海鱼丸提回去,放在红泥小火炉上略微再煮一煮,撒些胡椒粉,再加一小勺米醋,那滋味!
这样式儿的吃法,一些个豪放派也是很瞧不上,并且嘲笑他们穷酸。
这长安城中,一年到头也是怪热闹,吃个鱼丸都要吵吵半天,吵着不过瘾,还写了诗词相互讥讽嘲笑,其中活跃在最前线的,便是那几个学院书院的学子们了。
这些年轻人促狭又有创意,就这吃鱼丸一事,写出了不少荒唐逗趣的诗词作品,在坊间广为传颂。
他们这般闹腾着,不少长者们看在眼中,也是觉得有些不像话。
这一日,朝中某位日理万机的大臣听人说起此事,便对旁人道:“自那罗助教走了之后,长安城这些学子们愈发清闲了。”
第404章 流行
生活在长安城那样的大都市之中,基本上只要有钱,天南海北的物什都能吃得着。
像常乐县这样的边陲之地就不行了,今年春天,阿枝他们刚到这里的时候,也是有几分不适应。
别的不说,这里的普通人家竟是连一把油纸伞都没有,因为当地既不产桐油也不产竹子。
个别大家族中兴许能有一两把油纸伞,那也是从中原那边过来的货物,ji,ng贵得很,难得拿出来用一用,不用的时候便让家里的仆从奴婢们小心收藏起来,生怕弄坏了。
阿枝这些年在长安城看惯了各种油纸伞,下雨天的时候,亦或是夏日里太阳正烈的时候,走到大街上便能看到许多油纸伞,折叠的直柄的,各种颜色各种花样的,别的不说,光看这些伞,便透出一股富足美好的气息。
自来到这常乐县,莫说油纸伞,就连雨水都是稀罕物。
这倒也没什么,最多就是偶尔下雨天戴草帽出门,水源更珍贵些,平日里需得节约使用。
阿枝现在最最怀念的,还是长安城中那各式的点心吃食,那春日里的樱桃酪,夏日里的冰沙和寒瓜,秋日里的各种果子,冬日里的罐头,还有那蜜芳斋的糕饼,南北杂货的甜品,街头巷尾卖各种吃食的摊位食铺,阿姊食铺中琳琅满目的各色小吃……
阿枝时常与常乐县一些妇人们一起坐在外面晒太阳做针线,一边干活一边与她们说那长安城中的各色吃食,把这些妇人和围观的小孩们听得直咽口水。
“那我们常乐县这里,莫非就没有什么物什是你们长安城那边没有的?”这日,有一个妇人听着听着,心里莫名就觉得有几分不痛快。
“自然也是有的。”阿枝笑道:“常乐县这边有白叠花啊,这白叠花多了,白叠布价钱便也低廉,这县里的人但凡能有一份工做,便没有买不起白叠布的,这在中原也是少见。”
中原盛产麻布和丝绸,种麻种桑都得是水土丰美的好田,许多人家为了养蚕出丝,都是将自家最好的永业田用来种植桑树,所以这时候的人常常又将永业田称作桑田,所谓沧海变桑田,也就是这个桑田。
要得丝绸,便要从种桑树开始,要得麻布,便要从种麻沤麻搓麻开始,这两样皆不是易得之物,如此,便使得这个年代的布料普遍都比较昂贵,很多人家在交了赋税之后,便很难再给自家人凑出几块布料来做衣裳。
这白叠花却是不同,直接从地里种出来,采了花絮之后,再用那轧棉机一轧,便能用来纺线了,陇西许多干涸盐碱之地都能种植,每年秋天收获颇多。
这就使得当地布价节节下降,从前他们这里的布价可是要比中原那边还要高出不少,现如今他们这里寻常白叠布的价钱,约莫只有中原那边普通麻布价钱的三分之二,再过一两年,价钱怕是还要更低。
“咱们这儿还有甜瓜。”旁边一个小孩给她补充道。
“还有葡萄!”另一个小孩也说。因为阿枝为人和善,又常常与这些小孩一些吃食,于是这些小孩对阿枝的印象都是很好的。
“对对,还有葡萄干。”阿枝笑嘻嘻地放下手里的针线,从怀里摸出一个巴掌大小的布口袋,从那里面抓出些许葡萄干,与现场的几个小孩分了,又与妇人们分了一些,大伙儿吃着葡萄干,又说起了闲话,很快便忘了刚刚那一茬。
其实倒也不是阿枝整日要与这些妇人们说那长安城如何如何,她也没当自己是个长安人,更没有瞧不起常乐人的意思,早先还是妇人们先找她问,想知晓那长安城究竟是个甚模样,让阿枝给她们说说。
只是这说着说着,不知不觉说得也是有些多了,倒是惹得一些人心里不痛快起来,如此便也罢了,以后少说一些便是。
阿枝从小便被卖到乔家做婢女,乔俊林母亲过世以后,他二人在新来的女主人手底下讨生活,也是不易,后来去到长安城,先是住在侯蔺那院子,后来又与罗家兄妹一起生活,后来又去了白府。
她的人生经历比之寻常人丰富许多,见识过形形色色的人,在面对一些情况的时候,应对起来也比一般妇人更灵活些许。
像今日这般情况,平白被人怼了一句,若是换了别的人,说不定就生气了,两人当场便要争吵起来,但是对于阿枝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事情,不值当生气。
也是现在的日子着实过得有些太舒心了,家里头就她跟衡致两个人,衡致手里有多少钱都交给她管,她虽也不是个贪财的,拿着这些钱,心里到底也是安稳,这舒心日子过得多了,不知不觉竟也开始有些没心没肺起来。
其实这常乐县,确实也有不少别处比不上的地方,就这三文钱一个月的沼气灯,说出去就连长安人怕是都要羡慕死了。
早前因为冬日里气温低,那些沼气池都不怎么产沼气了,罗用便让衡致他们造个锅炉,又让人到沼气池那片地方去布置管道,到时候在锅炉里烧石炭,将热气经由管道传导到各个沼气池周围,从而提高沼气池中的温度,促进沼气的产出,转眼时间已过去十来日,也不知进展得如何了。
这时候看看时候也不早了,阿枝便说自己要回去与衡致做饭去了。
妇人们留她再坐一会儿,她说不了,不仅要做饭,还要早早把热水烧上,衡致每回从那机器坊回来都是一身黑,又是灰尘又是油污的,说着便回往自家院子去了。
“你方才那般说话做什么?”
“好好说着话,平白便要恼起来。”
“阿枝也没说什么不好的。”
“……”待阿枝走了之后,有几个妇人小声埋怨劝说起来。
“我不也就是那么一说。”说话的妇人有几分心虚气弱的模样。
阿枝平日里待她们不错,身上有点吃食,常常也会分给她们和她们的小孩,虽说大伙儿也不是回回都吃阿枝的,有时候各自也会带点,但到底还是吃阿枝的更多。
再说阿枝好歹也是衡致的妻子,那衡致可是罗用的弟子,目前看来,似是最得力的一个,她平日里没与她们这些人摆架子就算是不错的了,她们哪里还有平白去寻人不痛快的道理。
几个妇人小声嘀咕了一番,然后又议论起那锅炉的事情来了。
听闻这些时日下来,那几个早前新开的沼气池也都消耗下去不少,照这么下去,他们这城里头可莫要没有沼气可用才好,早习惯了亮堂堂的沼气灯,哪里还受得了那黑漆漆的夜晚。
“说不得便要点几日油灯。”
“唉……莫不是要去买那油灯罩,那灯罩一个也要几文钱。”
“再看看吧。”
“那油灯烧起来也是费油,点上一晚,就能把一块羊脂皂给烧没咯。”
“正是,那般多的羊油,拿去铺子里也够换一块羊脂皂的了。”
“若实在舍不得,早些睡下便是。”
“……”
说到羊脂皂,他们常乐县这里的羊脂皂也便宜,主要羊脂这东西并不稀罕。
尤其是每年冬天这时候,只要是勤快点的人家,到罐头作坊外面捡些羊肚子里的边边角角回去,都能炼出一些羊油来,虽然大块的羊油肯定已经被罐头作坊的人提前挑走了。
城中百姓大多都是拿了羊油到铺子里去换羊脂皂,有专门做这营生的铺子。
铺子里的伙计用量具量过了客人拿来的羊油数量,再用刀具从柜台上的大块羊脂皂上面切下一小块作为交换,有时候切下来的大小不合适,还得去掉些许,亦或是再加一个添头。
说起来,这些年他们这地方的羊脂皂也是一年便宜过一年,现如今基本上家家户户都能用得起了,用这羊脂皂洗洗手脸,洗洗衣裳,总归是比过去方便许多。
看看如今这城里头跑来跑去的这些个娃娃们,比他们从前小的时候,着实是干净得多了。
正说娃娃呢,那边就传来几个小孩争执的声音。
刚刚阿枝给那几个孩子分了些葡萄干,有个小孩吃得慢,到现在还没吃完,结果这会儿就被几个城外牧民的小孩给围住了,那些牧民的孩子别看年纪小,一个个凶得就跟那一头头的小野狼一般,这城里面的孩子在他们手底下还真讨不着好。
“哎!做甚呢!”这边正做针线的一个妇人见自家孩子受欺负,顿时一声怒吼,那声音中气十足,犹如闷雷一般,振得那些狼崽子们也有几分胆怯。
“看甚呢!还不撒手,看我不打死你个小兔崽子!”还不待他们有什么反应,那妇人放下手里的活计便要扑过去,十分凶悍的模样,吓得那些小崽子们一个个的撒腿就跑。
“下回还敢来抢!看我不打折你们的腿!个没教养的小……”那妇人骂骂咧咧地走过去,一把将自家小孩从地上拉起来,拍拍他裤子上的尘土。
看看自家儿子窝窝囊囊这个样子,也是气不打一处来,很想骂他几句,结果想想又给憋了回去:“行了,玩儿去吧。”
原本她也是不管不顾的,脾气上来的时候更是骂得凶。
前些时候,有一日她也是那般骂着,结果被阿枝给劝了几句,道是她整日里这般骂着,给她小孩胆儿都骂小了,出去更得挨欺负。
她觉得阿枝说得有道理,以后对着自家这些小孩,渐渐就把脾气给忍了下来。
这边这几个妇人就笑嘻嘻看着,这城里城外的小孩整日里打打闹闹的,她们也不甚在意。
听闻县令这几日倒是安排了一个吏员到城外的牧民聚集区,专门在那边给人讲律法,无外乎就是偷窃徒多久,抢劫徒多久,打架伤人徒多久,云云。
还真有一些牧民闲着没事整日坐在那里听讲,也有一些城里人特地过去听的,都是一些想进差役队伍的人,要不然谁有耐心听那个。
也有不少小孩在那边听讲的,毕竟这城里城外大大小小的男孩,个个都巴望着自己长大以后能在常乐县当差役呢。
到时候有吃有穿工钱又高,再娶一个羊绒作坊里的小娘子当妻子,他自己每月能挣三百文,妻子再整个一二百文的,两人一个月就有四五百文的进项,再加上年节福利,那实打实就是有钱人家的生活了。
常乐县城里的小男孩现在最流行的吹牛皮内容就是这个,等他们当上了差役以后,如何如何。
最近城外那些牧民的小孩也学会了,整天就幻想自己将来能当上差役,腰上挂一把大刀,威风凛凛地在城里巡逻,羊绒作坊里的小娘子们一个个都争着抢着想要嫁给他们,这么美好的未来,光是想想都高兴得不行,做梦都要笑醒了。
第405章 变动
为了尽快将那锅炉造出来,机器坊那边近来常常加班加点,衡致他们每天吃过晚饭以后,往往还要再回作坊干一两个时辰。
在从前没有沼气灯的时候,夜里赶工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就算点了再多的油灯蜡烛,照明状况往往也不甚理想。
现如今他们这机器坊,一个车间里只要挂上几盏沼气灯,就能把到处都照得亮堂堂一片。
相对于其他几个大作坊,机器坊占地小人数也少,他们单独用一个旧沼气池,那池子够大,入冬以后时常往里面灌些热水,每日里产出的沼气,便也够他们这一个作坊消耗。
城里的其他作坊大都都有独立的沼气池,并不与商铺民居混用,有些作坊因为有比较高的照明需求,白日里也要点灯。
若是遇上y雨天气,亦或是黄沙漫天的时候,绝大多数作坊都需要打开沼气灯补充照明。
这些作坊现在都已经习惯了在照明充足的条件下作业,若是突然停了沼气,怕也是要出一些乱子,所以近来他们都很担心这城里头会停了沼气。
然而事到临头,担心也是无用,等到了十二月的时候,那些沼气池终于还是支撑不住了,先是居民区停气,然后城里那些大大小小的作坊相继也都停了气,街上那些商铺多撑了三五日,后来终于也停了。
最后只剩下县衙、木轨车站、机器坊这些地方还亮着灯,还有城门口,城墙上,以及城中几条主干道上的公共照明,始终没停。
这沼气一停,罗用原本还担心城里的气氛变得萧条沉寂,倒是没想到,城中百姓为了省点灯油,到了晚上一个个就都往街上跑,显得这城里头更加热闹了。
街尾那家棺材铺的娘子为人慷慨热情,她家铺子里地方大,夜里点上两三盏油灯,罩上那钍石灯罩,照得整个铺面亮堂堂的,每日里招呼相熟的妇人们到她那里做针线说闲话,很多小孩也都跟着去。
妇人们成堆坐着,或是埋头干活,或是嬉笑闲聊,小孩们也是三五成群嘀嘀咕咕,凑在一起各自玩着,也有在那一口口新棺材上钻来钻去爬上爬下的,只要不损坏了物什,抑或是吵嚷哭闹起来,大人便也不管。
男人们喜欢聚在一起吃酒,寻常也不去那些太贵的酒肆,只拣那几家物美价廉的,亦或是与店家相熟的铺子,少少花上一点钱,便能有滋有味地在那儿坐上一二个时辰,有些小孩也爱去,就跟在大人身边蹭几口小菜。
十二月中旬,一群从长安来的僧人途经常乐县,这些僧人乃是为了迎请玄奘法师而来。
几个月以前,他们这些长安僧人便听闻玄奘法师已经从那天竺回来,时下正在高昌城中讲经布道。
僧人们知晓玄奘法师与那高昌国王交情颇深,再加上高昌现在也是比较有名的佛门之地,担心他在那里停留太久,甚至是被高昌人招揽,干脆就不回中原了。
于是长安城那边的各大寺庙,便有不少僧人联合起来,组成一个临时僧团,一同前去高昌城迎请法师。
事实上他们的担忧确实也是有必要的,罗用在书上看到的原历史是:玄奘法师于贞观十七年离开印度,贞观十九年正月抵达长安城。
这会儿都贞观十八年腊月了,他还在那高昌城待着呢,也不知道具体打算待到什么时候去。
中原来的僧人不食r_ou_,在这个一到冬天大家都集体吃羊r_ou_的年代里,不吃r_ou_就很麻烦了。
好在常乐县这里豆腐豆干豆皮豆卷之类的吃食不少,又有豆芽胡瓜菘菜之类的蔬菜,再加上几种米面粮食,倒也整治出来几道像样的素食。
罗用与长安各个寺庙的关系都还不错,前两年他们罗家出了一点事情,四娘杀了两名贼人,罗用为了她的名声考量,那段时间常常带她到各个寺庙行走,又教僧人们做豆腐之法,让他们传授给当地百姓。
这一次,这些僧人途经常乐县,罗用也是十分热情周到地接待了他们,又是准备素食,又帮他们安排住处。
这些僧人早前在长安城的时候,就听说罗用现在把常乐县这个地方治理得很好,当地百姓丰衣足食,经济发展蒸蒸日上,又有那《白叠之歌》做宣传,很多长安人都把常乐县这个地方想象成世外桃源一般。
又道这罗三郎爱民如子,早早便把那红薯种子分发给了当地百姓,又使他们家家户户都能点起沼气灯……
“这些事,就是长安城也是不及的。”有一个僧人如此夸赞罗用道。
“如何敢当。”罗用连忙推辞:“这常乐县人口少,治理起来总是容易些。”
“三郎莫要谦虚。”
“并非谦虚,此乃实情也。”
大娘早前也在信中与他提过,言是今年开春,在长安城那边,朝廷方面并没有把红薯种子分发给城中百姓,只是给了各地官府,还有一些官员,以及皇亲国戚。
不少长安百姓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道是他们身在天子脚下,道不如常乐县那边陲之地。罗用当时一听这个话,便觉有几分不妙,怎的如今这僧人又提这茬,莫非这般说话的人很多不成?
僧人们赶着要去高昌城迎请玄奘法师,只在常乐县中休整了一日,隔天便走了。
然而这些僧人们的到来,却给罗用带来了一个不太好的信号,长安百姓若是见天的说,身为长安人还不如常乐人这类的话,有些人听了肯定不高兴啊,莫说那长安县令,皇帝估计也不爱听。
长安城那边若是不想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很可能就会把罗用调任到别的地方上。
虽说罗用原本也没打算在常乐县这个地方扎根,但是眼下这时候,修水渠的事情才开了个头,南北杂货还未开张,城北的新区也在规划中,这么多事情没做完,突然就被调走了,那算是怎么回事呢。
罗用一时并不想离开常乐县,但是事已至此,也只能早作打算。
水渠该修还得修,城北新区的规划可能就要先放一放了,他们马上就要开张的这一家南北杂货新店,暂时还是先开在老城区比较稳妥。
罗用这边已经有了心理准备,长安城那边,果然也没让他失望。
从开春那时候便已埋下的隐患,到了冬天这时候,终于还是有人拿它做了文章。
近来,圣人因为那高血压的事情,好像又不怎么想要御驾亲征了,一些原本打着各种主意的家族,这时候便也不得不把那些计划搁置下来。
却也没有真正清静几日,有些人便又要开始闹幺蛾子,横竖在这朝堂之上,家族派系之间的争斗从来也没停过,这一回,有人又把矛头指向了罗用。
“小小一个常乐县,竟敢与长安城相比,那罗用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不过就是一些坊间闲话,陈右丞未免危言耸听。”
“那罗用乃是难得的良才啊。”
“虽有才干,然依我之见,此人分明就有反骨!”
“……”
“圣人明鉴。”
“……”
皇帝老儿在龙榻之上坐着,眼睁睁看着下面这些臣子们因为罗用的事情又吵起来。
这朝堂之上因为罗用的事情发生争吵,那也不是头一回了,只是这一次为罗用说话的那些人,不再像最初那般,仅仅只是出于惜才的心理,亦或是站在公道的角度,有些人现在分明也是与罗家有了往来,于是这回就站到了罗用那一边,还有一些人不欲与罗家人交恶,亦或是同样有心结交的,这时候便也跟着打太极和稀泥。
再看看这回挑事的那些人,他们又是打的什么主意呢。
坊间百姓都说罗用有大才干,他把那常乐县治理得比长安城还好,然后自己这个当皇帝的听了之后一生气,就把罗用给捋下去。
事情若是果真如他们所愿那般发展,那将来这天底下的人该得怎么评价他?
这些人莫不是真以为他老糊涂了不成?
又想除掉罗用这个眼中钉,又想让自己这个当皇帝的给他们背锅,倒是挺敢想。
待到下面这些臣子们吵得差不多了,皇帝便道:“罗用既有大才,便不能只叫常乐县那一方百姓受益,长安百姓也需要这般有才干的父母官啊,依我看,还是让他回长安来当县令吧。”
“至于此人心性,届时还要劳烦诸位爱卿仔细考查一番啊。”
你们这些人不是要算计我吗,来啊,互相伤害啊。
第406章 谋划
长安县天子脚下,各种势力盘根错节,长安县令哪里又是那么好当的。
皇帝老儿老j,i,an巨猾,罗用这次回往长安城,若他在这般错综复杂的形势之下,果然吃瘪,那皇帝也是比较乐意看到的。
坊间百姓不都说你罗用有才干,把常乐县治理得比长安城还好吗,然而就算你那么有才干,到了这长安城还是不行了吧,更别说我这个当皇帝的,治理的可是一整个国家啊。
罗用要是能把这个县令当好了,皇帝那儿也不亏啊,既然你们都说罗用有才干,我就把他调回长安城给你们当父母官了,你们看看,我这个皇帝果然很有胸襟吧。
这回让罗用回长安城,皇帝也是想好了,将来甭管罗用和各大家族怎么闹腾,他都不掺合了,他现在这个血压实在太高了,需得静养,不宜动怒。
没几日,圣人要调罗用回长安城当县令的消息便传开了,果然,长安百姓对李世民的好感度顿时上涨不少。
先前还有人怨皇帝不把红薯种子分与城中百姓,这会儿不少人又改口了,都说圣人体察民情,着实很难得,要说有什么不好,那大抵还是如今这位长安县令不够好。
长安县令:呵呵!
换那罗用回来给你们当县令,果然就那般好?且等着吧,有他哭鼻子的时候。
罗大娘这边,通过四娘与白家确认了这个消息之后,便安排了她铺子里的一名青壮,带上她的亲笔书信,快马加鞭奔赴常乐县而去。
朝廷这边突然要调罗用回来,事出突然,她这边早一日把消息传给罗用,罗用那边就能多一日的工夫做准备。
别的不说,光是那水渠的事情就是个问题,罗用在那常乐县中经营数年,这一次终于决定倾其财力,去修这一条水渠,如果说到时候调令下去了,罗用走了,那条水渠还未修完,结果下一任官员就接手了,那官员若是不能好好把这一条水渠修完,那罗用先前那番努力岂不是白费,那官员若是修完了,那么这一条水渠最后又要算作谁人功绩?
长安城这边虽然已经说了要调罗用回来,但是调令一时却并没有那么快下来。
这边要调罗用回长安城,那么原本的长安县令又该如何安排,常乐县那边,又该让谁去接罗用的班,这些都是需要好好讨论的问题,官员调动并非儿戏,这其中也会牵扯到利益争夺以及派系之斗。
最后,时任尚书左仆s,he的萧瑀推荐了一个人,他说丁敏此人曾在陇右道铺设水泥路,对那陇西之地颇为了解,再加上此人勤勉正直,刚好那陈皎一早就想回中原了,他建议让丁敏过去担任瓜州刺史,将那陈皎换回来。
丁敏此人,便是早些年在陇右道铺路的丁朝议,那一次铺完那条水泥路回京,他也是升了官的,只是这些年下来,却也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发展,之所以会这般,主要还是因为他的背后缺少一个强大的家族作为支撑。
萧瑀这个人刚正不阿,人品很好,但就是有些刚正过头,不太能容人,丁敏倒是刚好入了他的眼。
这一次萧瑀推荐丁敏去往瓜州,也是为他考量。如今陇右道能产白叠花,罗用他们又在那片铺了许多轨道,开了许多作坊,开发建设得很是不错,早已不是过去那般贫瘠模样,对于像丁敏这种在长安城跟别人拼身家完全拼不过的人来说,去那里当官,也算是一个十分不错的选择。
而陈皎的家族,则趁着这一次机会,在山南道那边给他谋了一个刺史的职位,顶替的是一个年纪大了马上就要退休的老刺史的缺。
对陈家人来说,陇西那边虽然不错,奈何陈皎背运,手底下管着一个像罗用那种特别能出风头的刺儿头不说,后来又多了个郭孝恪那样的顶头上司,再让他这么在那边待下去,也难有什么发展,不若还是调回中原,毕竟他们陈家也不算是特别强有力的一流世家,家族中真正有才干的青年子弟也不多,还是把陈皎弄回中原这边再培养培养,说不定将来也能有些成就。
至于那原本的长安县令,这两三年他虽然政绩平平,这一次调任,却是直接进了中书省,成了一名中书舍人,可见其背后的家族力量之大。
第95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