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杂货 作者:报纸糊墙
第82节
“五匹好绢布,可也不少。”
“不贵了,听闻那轧棉机上面还有ji,ng铁。”
“奈何家里没有这么多绢帛啊。”
“你们若是本地的,家里若是种了白叠花,秋里便拿那个白叠花来换,县衙门口都贴着公文呢。”
“……”
一行人进了城去,便见左右两条靠着城墙的街道上,摆满了各种摊子,卖浊酒的卖米醋的,卖箩筐的卖草鞋的,亦有卖柴草米面的,还有各种卖糕点小食的。
自从常乐县和晋昌城这条木轨道通了以后,这常乐县城着实比从前热闹了许多,不仅有许多晋昌城那边的商贾小贩来往常乐县做买卖,还有那往来于敦煌城与常乐县之间的行人货物,也比从前多了几成。
听闻敦煌那边现如今也打算要修木轨,待伊州那边那条木轨也通了,这常乐县还不知要热闹繁华成什么样。
第344章 吃得完
去年这轧棉机在羊绒作坊投入使用的时候,为了防止消息泄露,长安城那边的人听闻了以后,会影响这白叠布的价钱,于是罗用便与二娘说,叫她们羊绒作坊里的人要保守秘密,莫要将这个消息外传。
原本还以为即便如此,这世上总没有不透风的墙,这轧棉机的消息,多少肯定也会走漏一些,但没想到那些小娘子们的保密能力竟然出奇地好。
罗用觉得大抵是因为这些小娘子们都十分珍惜自己在羊绒作坊的这一份活计,怕丢工作。
然而罗用不知道的是,其实那羊绒作坊之中,也是一个小社会。从前这些小娘子们接触到的只有自己的父母家人,左右邻居,别人怎么过活她们也怎么过活,并未有过许多别的思想。
然后现在来到了这个羊绒作坊,干活的管事的,乃至于这羊绒作坊的大老板,全都是一介女流,于是渐渐的,有些人心中便也生出了一些大胆的想法,总有那不认命的,一心想要拼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不想过那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些女子的性格就会显得十分倔强并且激烈,羊绒作坊是她们目前最大的依靠,这一份工作就是她们眼下最大的依仗。
谁人若是做出了伤害羊绒作坊利益的事情,她们的反应往往会比罗二娘等人过激得多。这一次这个轧棉机的事情,与其说保密措施做得好,倒不如说是根本没有人敢泄密。
羊绒作坊并不是什么世外桃源,这里面也有压力,也有冲突,因为承载了太多人的希望,罗二娘有时候也会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
承担起了这一份重量之后,她便觉得自己的人生,与过去又有了几分不同。
待到今年白叠花收获的季节,她们便要把这个羊绒作坊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依旧进行羊绒加工,另一部分则进行白叠花,也就是棉花加工。
今年秋后她们还要招人,扩建作坊也在计划之中,地方就在挨着她们这个羊绒作坊旁边的一块空地上,到时候找人先把那边的作坊屋舍建好,再修好围墙,然后直接再将中间的围墙打通便可,施工期间对这边的作坊并无什么影响。
“二娘,那做凉拌菜的酱料快用完了,这两日我便叫他们再送一些过来?”
这一日清晨,罗二娘早起去食堂查看饭菜伙食,那管食堂的娘子便与她说。
“我去吧,一会儿便叫他们送来。”这两日刘活他们正在街上卖轧棉机,听闻很多人来买,她等一下正好也打算出去看看。
“哎。”那管事的娘子应了一声,又提起一个水桶要往那大大的陶釜之中加水。
“再加些粟米进去吧。”罗二娘探头往那陶釜之中看了看,言道。
“这也不少了。”那娘子笑嘻嘻道。
“多放些,吃得起。”罗二娘也笑。
“哎。”那娘子于是便又去瓮中掏米,她也想每日里都将这粟米粥熬得稠稠的,这不是想着要替她们羊绒作坊省点嘛,毕竟也不是光喝粥,还有各种炊饼小菜呢。
罗二娘在食堂里看过一圈,大致都还觉着满意,于是便出了食堂。外面天光见亮,有一些早起的小娘子们,这时候已经起来洗漱了,也有一些勤奋的,便要趁着开工前这一点时间认几个字。
县中蒙学里用的课本,二娘也曾买过几本放在那会客用的大堂之中,作坊里能识字的娘子们又抄了一些。
这人也分很多样,有些个小娘子每日里下工以后,也不爱与人闲谈笑闹,专门就爱坐在那大堂之中看书识字,一看便要看到大半夜。
二娘并不吝惜灯油,这些小娘子们将来若能学有所成,于她的羊绒作坊,也是一个助力。
二娘的胶底皮靴一步一步踩在打扫得很干净的水泥地面上,晨风吹起她的衣角,那布料干净整洁,空气中也透着清新。
二娘的步履轻快稳健,从那羊绒作坊出来,沿着旁边那条小路走过一段,路上遇着不少到作坊区来干活的城中百姓,一路与人打着招呼,很快便到了大街上。
天色这才刚亮,常乐县城的大街上便已十分热闹,尤其是刘活他们那个卖轧棉机的摊位上,更是里三圈外三圈围满了人,大多都是敦煌晋昌这一带的,其中也掺杂着不少胡人。
今年来往他们常乐县的胡商不少,常乐县中目前主要有三样东西最吸引他们,那就是针、白酒和茶叶。
“……”
“大伙儿都看看哈。”
“白叠花从这边放下去,手柄摇一下……”
“看到了吧,这些小铁钩?”
“这些小铁钩把花绒勾起来,再看着这边的刷子,刷子一扫,诶,你们看这个花绒就被扫出来了……”
“再看这花籽。”
“花籽都掉到这下面来了,看到没有?”
“不用的时候吧,这木斗一收,盖子一盖,你们看哈,这就是个木头箱子吧,搁炕头上,还能当个小桌啥的。”
“搬动的时候也方便,这儿还配了个带子,往肩膀上一挂就成了。”
“甚?再来一次?”
“莫有了,去年那白叠花多贵,还能留下这么一些今年给大伙儿做演示就很不错了,每天只能演示这一回,今日没看清楚的,明日再来。”
“那要实在不放心,你便等今年白叠花丰收后再买。”
“莫有了莫有了,今日的白叠花已经莫有了。”
“……”
这边一些人缠着刘活他们还要看演示,那边一些个财大气粗的,这时候早已经开始掏钱买货了。
那些个西域来的胡商,好多都是带了金银财宝过来的,其中难免也会有一些次品假货。罗用安排了有经验的吏员过来帮他们掌眼,公府那边俸禄照发,这边还能挣点外快,这些吏员也都挺乐意。
二娘见他们这边忙得很,便也没有上前去打招呼,径自去了那卖菜的铺子。
这菜铺子最早只有一名差役看着,现如今已是增到三名,又来了一个上了些岁数的吏员,另外一个是编外人员,乃是常乐县当地一个富户的亲戚,因为那个富户配合公府做过不少工作,对县中也算颇有贡献,前些时候他对罗用开了口,罗用便给他的这个亲戚安排了这么个活计,也算是有来有往。
这菜铺子里近来生意很好,主要是各种酱料卖得好,尤其是通了这条木轨道以后,晋昌城那边不少人都来买。
罗二娘进去的时候,他三人扫地的扫地,整理货物的整理货物,一边干活一边说话,相处得也是其乐融融。
甭管过去是拿刀的还是拿笔的还是扛锄头的,到了这里那就都是卖菜的。人到了这岁数,每天还能吃上安稳饭,不给儿孙添负担,再加上这铺子里每日都是人进人出热热闹闹的,他们瞅着就很高兴。
“二娘来了。”
“二娘今日怎的这般早就过来了?”
“可是要买什么物什?”这三人见着罗二娘,便与她打招呼。
“我那边拌凉菜的辣酱没有了,需得买些。”二娘笑道。
“那我这便与你送去?”那农户出身的老汉问道。
“不急。”二娘说道:“中午饭以前送过去便可,还有酱油也一并与我送一罐过去。”
“好嘞。”
“你们可吃过早饭了?”
“方才吃过了。”
“二娘可是还未吃?”
“县衙那边今日吃的r_ou_片炒馎饦,滋味可好了,你也去吃些吧。”
“众人方才言是还未吃饱,叫那厨娘再炒一锅呢,你这时候过去正好。”
自打开春以后,他们这里的羊r_ou_渐渐又变得很贵起来。
今日一早罗用馋r_ou_,于是便叫厨娘从仓库里搬了两坛子r_ou_罐头出来,又捞了些馎饦,放些菜蔬下去一块儿炒了,炒了好几大锅,这些人楞是没吃够,一个个那肚子里头就跟装了个无底洞一般。
罗二娘过去的时候,罗用捧着一碗炒馎饦正吃着,见她来了,便冲围在锅边正分馎饦那些个喊道:“喂,给我阿姊留一碗。”
“……”那几个大肚汉围在锅边你一碗我一碗地分着,对他们罗县令的喊话,硬是装作没听到,有些个面皮薄的,这时候耳朵都红了,耳朵红了那也不肯让馎饦。
“我来。”乔俊林这时候站起来,从一旁拿了个干净的空碗,几步走过去。
他也不欺负那些个头小的,专门拣几个长得最高最壮的,拖出来两三个,他自己就能挨着锅边了,然后很快就给罗二娘打了一大碗冒了尖的炒馎饦出来。
那几个大块头也不敢抱怨,缩缩脖子继续往锅边挤,争取在锅里的炒馎饦被抢空以前,还能再打一碗。
他们乔头儿向来这样,别人是柿子专拣软的捏,他是专门拣硬茬来碰,在他们这儿,块头大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好处。
“吃吧,阿姊,今日这炒馎饦好吃得很。”罗用笑眯眯对二娘说道。
“哎。”二娘笑了笑,接过乔俊林递过来的那一大碗炒馎饦,就着厨娘给她打的一碗馎饦汤,大口大口便吃了起来。
“阿姊你可吃得完?”
“吃得完吃得完!”
作者有话要说:
馎饦,大约就是面片。
第345章 希望
去年入冬那时候,羊r_ou_价贱,常乐县公府大收羊r_ou_,其中一部分像往年一样做成烟熏腊r_ou_,另一部分则做成r_ou_罐头。
这r_ou_罐头比腊r_ou_口感鲜嫩,滋味亦是颇佳,菜铺子那边每天都要开几坛子来卖,价钱不贵,但常乐百姓的消费能力毕竟还是低了些,真正吃得起的也就是少数商贾富户,以及一些往来食客。
“阿姊,你那边可要r_ou_罐头?我这里还有好些。”吃着早饭,罗用对二娘说道。
“要啊,如何会不要。”二娘咽下一口r_ou_片炒馎饦,爽快道。
这r_ou_片炒馎饦,加些酱油,再调些辣味,滋味确实是好,只可惜这r_ou_罐头也难得,白面也贵,她们那羊绒作坊就算是出了名的伙食好,也不敢经常吃。
那些小娘子看着虽比罗用他们这边这些个糙汉文静秀气得多,却也都是长身体的时候,成百上千个正在长身体的小娘子们,那吃起饭来……总之,能从罗用这边拿点不要钱的r_ou_罐头,二娘也是挺高兴。
一听说他们县里要给羊绒作坊送r_ou_罐头,这会儿正吃饭的这些个差役吏员,便有不少人面上现出了r_ou_疼不舍之色。
众人心中也都很清楚,那羊绒作坊那么多人,寻常送个三五坛子的,根本不够哪里,这回他们库房里的那些r_ou_罐头,至少也得没掉三五十坛。
二娘见他们r_ou_疼那样儿,也假装没看见,笑嘻嘻依旧吃自己的炒馎饦,待她吃饱了,罗用便领她去库房拿r_ou_罐头。
那库房打开来一看,好大一间屋子,一个个货架上满满当当摆满了r_ou_罐头,这还只是其中一间而已,罗用说另外还有两间呢。
“这般多?”方才见外面那些人一脸r_ou_疼那样儿,二娘还以为他们这边也没多少了呢。
“不多了,一直要吃到入冬去呢。”这边这几个库房里的r_ou_罐头,主要就是用来自己吃的,要用来卖的,便都放在菜铺子那边。
“今年入冬再多做一些。”二娘说着便要去抱货架上的r_ou_罐头。
“娘子莫要脏了衣裳,我们几个来搬便是。”后面过来的几名吏员忙道。
“与我阿姊搬五十坛,装了牛车送到羊绒作坊。”罗用对他们说了一声,复又对二娘言道:
“去年也想多做一些,奈何不够杜仲胶,我当时差点没把自己的鞋底都给抠下来。”
“今年这批杜仲胶可是快要到了?”二娘笑问。
早些时候罗用便与她说,去年卖白叠布的那些钱,他都让人换成了杜仲胶,从长安城一路运到他们常乐县来。
自打前些年,罗用他们在西坡村开始种起了杜种树,做起了杜仲胶,制出了胶底皮靴之后,不少地方的人便都纷纷种起了杜种树。
转眼好几年时间过去,现如今最早的那一批杜仲树,也已经种下去许多年了,中原许多地方都能产胶,尤其是在那秦岭一带,听闻许多世族大家在那边都有杜仲园,动辄就是大片大片的山头。
这两年在长安各地皆能买到杜仲胶,价钱也不似早年那般其贵无比,只依旧还是贵,贫民百姓买不起,至少也得是个小富之家,才能给家里的郎君置上那一双两双的胶底皮靴。
在他们陇西这边,杜仲胶的价钱更贵,这回他们做罐头用到的这些胶垫,也是罗用这些弟子们当初从常乐县带过来。
“前两日方才收到信件,言是已到了凉州城,预计要在那凉州城中歇息数日,再与赵家的商队一起过来。”罗用回答说。
“这条木轨,若能通到凉州城便好了。”二娘言道。
这条木轨若是能通到凉州城,那她这边作坊里的那许多存货,便不愁运输了,罗用他们做的那些烟熏腊r_ou_和r_ou_罐头,也能运到凉州城那边去卖。
每年入冬那时候,常乐县这边的r_ou_价比之凉州城那边还要低上许多,凉州城这几年人口增多,城中物价比之中原虽也不贵,但也绝对不会出现像常乐县这种入冬时节羊r_ou_贱如土的情况。
“早晚都会通的。”只要不打仗,只要不动荡,发展都是必然的。
然而在眼下这个年代,战争总是频频发生,想要不打仗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一天晚上,又有一批ji,ng铁经由这条木轨道从晋昌城那边运过来,白天的时候轨道上很忙,几乎没有什么空闲,所以罗用他们自己运货大多选在晚上。
罗用的那些弟子们打造器械,需要用到ji,ng铁的地方不少,陇西这边铁价颇贵,比河东不知贵了多少。
“这一批铁质可还好?”站台那边卸货的时候,罗用也过去看了看。
“只是寻常。”他的一名弟子摇头道。
“先用着吧。”罗用自己大致也懂一点,借着火把的照耀,略略看了一下今晚到的这一批货,品质确实不算好,价钱却不便宜。
“待伊吾那条木轨通了以后,我们几个便去伊吾那边看看。”罗用那名弟子言道。
“此事留待明年再说,今年多做一些轧棉机,这铁用来做轧棉机也够了。”罗用却说。
从伊吾到晋昌那么远,就算他们那边出了全力修路,至少也得大半年才能修好,那时候差不多该入秋了。
若是按照原来的历史,今年秋后伊州会有战事,突厥来犯,被郭孝恪领兵击退。那突厥人也不知道具体几月份来犯,罗用不希望自家弟子遭遇战事。
在遥远的阿拉伯半岛西面,阿普好容易才终于说服了他的部族,带着那些从战火中残存下来的部众,决定要穿越危机重重的大食国,长途跋涉前往那个阿普他们口中的东方国度。
这些人之所以迟迟不肯答应跟阿普一起去往大唐,一方面是因为路途艰辛危险,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听闻了,在那个遥远的东方国度,他们这些黑皮肤的人,会被当地人当成奇珍异兽贩卖。
阿普告诉他们,他的师父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官员,在那个东方国度,他的师父会帮助他们。
而且他还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两枚神奇的粮种,只要他们能种出这种粮食,并且把粮种献给那位东方的国王,他们就能在那个国家获得庇护,免受战火的侵袭,也不会再被人当成牲畜贩卖。
于是他们就在尼罗河边种起了番薯,往那两枚种子上面淋些清水,待它们发出绿芽,长到巴掌那么长,便割下来,cha在河边松软肥沃的土壤之中。
然后很快的,他们便看到那些藤条发出嫩芽,越抽越长,然后渐渐铺满了整个地面,几个月之后,他们从那片土地挖出了许多番薯,这番薯生吃甘甜脆爽,烤熟以后甜糯美味,部族里的男女老少大多很喜爱。
然而要离开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这一片土地,前往一个全然陌生的国度,对于许多人来说,依旧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若不是战争太过频繁,死伤太过惨烈,他们最终也许并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阿普和他的父亲带着族人,沿着他们几人回来时的那一条路行走,结果刚刚走到大食国边境,就被扣住了。
这一次,就算阿普拿出之前哈桑给他的那张羊皮纸也不管用,那些人不仅不肯放行,还捉了他们去做苦力。
直到数月之后,大食商贾哈桑用他从罗用那里换来的罐头方子,在大食国大办罐头工厂,大大地挣了一笔,并且逐渐成为国内的一个商业巨头。
这时候有人来奉承他,并跟哈桑说,他的一群家仆被另一个家族的势力扣押了,正在边境上做苦力,还告诉他阿普他们当时拿出那张羊皮纸的事情。
哈桑当然记得那张羊皮纸,他也有意要与罗用继续打好关系,那名东方少年很不寻常,也许他们将来还会有其他合作,这时候自己若是送他一个人情,将来在交易过程中就会很有利。
于是哈桑让人去与扣押阿普他们的那个家族势力交涉,那个家族对哈桑的家族原本并不友好,然而今时不同往日,哈桑的家族如今借着r_ou_罐头的生产,已经打入帝国上层,这时候若是因为一群奴隶便与他们起冲突,那是十分不明智的。
数日之后,阿普他们终于结束了这一段痛苦不堪长达数月的奴隶生活,哈桑的人找到他们,给了他们食物和衣服,并为他们请了医生。
经此一劫,原本所剩无多的部族人口又有了折损,有些人原本是满怀期待地跟随阿普启程,想要去往东方,结果却在这个绝望之地痛苦地死去了。
“我们真的能到东方吗?”当他们跟随哈桑的商队再一次启程的时候,族人们的心中充满了不确定。
“我们一定能到东方。”阿普坚定地告诉他们。
对于那些死去的族人,阿普心中十分地沉重哀伤。
然而他们的死去,却并不是因为他所选择的这一条道路是错误的,而是因为他们的部族太过弱小。
阿普的父亲已经年迈,前些时候便已将这部族首领之位禅让给他。
老首领告诉阿普,作为一个首领,他首先得要学会承受伤痛,因为一个软弱的首领,不能给他们的部族带来任何希望。
第346章 文化交流
这一年夏初,长安城派出来的几名医官抵达晋昌城,他们带来了出痘之牛,言是要与当地百姓种痘。
晋昌公府往辖下各县派发文书,让各地医官前往州府学习种痘,罗用他们这边也收到了,他不仅让县里的医官去,还安排了几名坊间医者,县城的下面乡镇的都有,县衙出盘缠,让他们去晋昌学习种痘。
说是去学习,其实差不多就是去晋昌城充当免费劳动力,什么时候晋昌百姓皆种完了牛痘,什么时候就轮到下面的乡镇小城了。
常乐百姓并不计较秩序先后,只要能种上牛痘他们就很高兴,去年长安城那边开春那时候开始推广种牛痘,入夏时节消息便传到了陇西这边。
几乎所有百姓都相信那牛痘能驱邪,也盼着自己能种痘的那一日。朝廷方面这一次倒是颇给力,从长安城派出许多医官到全国各地推广种痘,现如今连他们常乐县这种边陲之地也都到位了。
从那长安城到陇西最西面,一路推广种痘技术而来,这些医官们花了一年多时间,并不算慢。
然而罗用他们近日开始出售的轧棉机,却只花了短短月余时间,便被人送到了长安城中。
许多长安人这才终于明白了,去年秋里那棺材板儿之所以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往长安城运来那么多的白叠布,原来就是因为这个物什。
“那棺材板儿厉害啊,去年卖白叠布,今年卖这造布的物什,这一来一去,不知该挣了多少钱帛去?”
“这小小一个物什便要五匹好绢,着实不便宜。”
“那不如你自己造一个来,也好省下那五匹好绢帛”
“着实也是造不出来。”
“光是中间这根带勾的轧棍,你我就算花上十匹好绢,怕也造不出来。”
“罗用那些弟子厉害啊!”
“听闻皆是一些寻常商贾小贩出身。”
“……”
“前两日看那陈家三叔匆匆出城而去。”
“这两日出城的人多了,大抵都是往那陇西而去。”
“去那陇西作甚?”
“买地种白叠啊,还能作甚,现如今长安城中这股白叠风还未消散,白叠布的价钱一时应也下不来。”
“就眼下这三年五载的,肯定下不来。”
“就算长安城的白叠布价钱下来了,还有其他中原各地,河南河北,江南等地,听闻那《白叠之歌》流传甚广。”
“……”
长安城这些大家族们之所以看好白叠布的前景,纷纷前往陇西置产,另外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原因,那就是白叠布这东西比之麻布绢帛易得,生产成本低。
若是种麻,春天种植秋天收获,收回来以后还得沤麻洗麻搓麻,虽说天下百姓大多穿麻,但这麻布也并非十分易得之物。
而那种桑养蚕就更加麻烦,一批春蚕从蚕种开始伺候,要一直伺候到它们吐丝那时候,不知要耗费多少ji,ng神力气,还莫说那桑树的种植原本就要占用土地。
相对于麻布绢布,那白叠布着实方便不少,春天种植秋天收获,收回来那带籽的白叠花,只需放在那轧棉机里一轧,便能得到干净的花绒,直接便可用于纺线织布,而且织出来那白叠布品质颇佳,比之麻布绵柔细腻。
那常乐县的轧棉机一出来,很多长安人便都看到了这白叠布的好处,只可惜那白叠花听闻只在陇西适宜种植,于是一些有能力的家族,便纷纷前往陇西之地置办白叠园。
也有一些有识之士,言那白叠花未必只能在陇西种植,中原地区一些水土相当之地,应也能种。
具体哪一些地方能种,哪一些地方不能种,那便只能以后慢慢摸索验证。待到今年常乐白叠花开之时,各地商贾富户必定是纷纭而至,去往常乐县购买花种。
不知不觉,常乐县那边陲小城,竟也成了许多长安百姓的向往之地。
少女们向往那大片大片的白叠花地,男人们向往那些白叠花地所能创造出来的财富。
不管那些长安人如何向往,常乐县还是常乐县,今年虽然比往年热闹了几分,但县中百姓每日依旧还是要为了生活奔波劳碌。
前些时日,罗县令关了那豆腐作坊,将那做豆腐的手艺传给常乐百姓。
当时便有不少敦煌城那边的僧侣来学,还有少数几个云游四海的道士。
从前他们常乐县这个地方太小太穷,和尚道士俱都不怎么爱来,近来倒是多了不少,这些人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当地百姓的ji,ng神文化生活。
要论佛道,在他们常乐县这一带,佛教还是要稍微兴盛一些,毕竟敦煌那边就有那么多僧人,道士就少了,道士们大多喜欢那些人杰地灵的地方,不太来他们陇西,所以陇西百姓对那些道长们也没有多少感情。
不过近来坊间倒是也有传言,说这种牛痘之法的始创者孙思邈,便是一位颇有造诣的道长。对此,僧侣们表示不以为然,言那孙医者对佛法亦十分ji,ng通。
先是一些坊间传言,传着传者就升级成面对面的辩论,辩着辩着火气上来了,有些人忍不住就要动起手来。
这时候的和尚也不像后世那般安分守己那般服管,想想在这个年代就敢在天底下四处行走的,那肯定都得有点冒险ji,ng神有点血性吧。
道士那就更别提了,路见不平行侠仗义这种事他们干得多了。这两帮人碰在一起,那不得了。
这一日,罗用正与他那些弟子们商量着要不要在常乐县办个燕儿飞作坊的问题。
县尉郭凤来匆匆跑来,言道:“方才守门的差役来与我说,言是几位道长约了僧人们在城外相见。”
罗用一听,这是要约架啊:“多带几个人过去,都抓了,带到牢里关几天。”
“都抓了?”郭凤来还想着要不然抓一两个带头的关几天,意思意思就算了,毕竟那些个僧侣道人的,他也不太想得罪,再说那么多人关在牢里头,还得给他们提供伙食不是。
“凡是参与了的,一个都别叫他们跑了,放风的也一起抓回来。”敢在他常乐地界上寻衅斗殴,真当他这棺材板的名头是白叫的。
郭凤来得了命令,果真便带着三十余名差役出城去了,只可惜他们到底还是去晚了些,等他们赶到的时候,那些个僧人道人们,早就骑着马匹跑远了。
别以为僧人们不会骑马,这个年代的僧人会的多了去了,首先他们大多都是识字的,基本上都是好人家出身,而且这个年代的武僧也会上战场,那都是寻常事。
只是在像李世民那样的统治者眼里,僧人到底还是太过仁慈了一些,所以他从前对佛教比较抵触,担心佛教的盛行会影响军队战力,但他现在看问题的眼光和角度,与过去似是又有几分不同。
自那高昌之战以及金瓜现世之后,很多佛教徒对于这位中原皇帝的认可,也比从前高出许多。
在他们常乐县中,之后那几日,城中百姓时常会看到一些面上带伤的僧人道士,见到差役就避着走,就怕那棺材板县令寻他们秋后算账。
这个年代的民风着实开放,在几十年后的中原地区,甚至还流行起一种名叫“乞寒胡戏”的庆典,就是在初冬时节,一大群人光着身子相互泼水,唱歌跳舞取乐,场面豪放热闹,不少皇帝和皇子们都很爱看。
在这种大环境下,尤其是在这民风彪悍的陇西之地,和尚道士打一架,在当地人看来根本都不算什么,还有人觉得他们罗县令这回着实是有些太较真了。
罗用:……
第347章 匠人
这一年夏天,常乐县中又多出来一个燕儿飞作坊,一个打谷机作坊。
这么多作坊开起来的好处就是,常乐县当地人只要是勤快肯干些的,一般都能找到活计,作坊区那边每日上工下工许多人,主要以男子为主,其中也有一些女子。
在那针坊之中,甚至还出了一名女的炒铁匠人,听闻手艺很是ji,ng湛。
她每月的工钱加上食宿补贴,能拿三四百文,若是做工时间延长,有时候晚上再加一下班,还要另外算钱,比县里那些差役们挣得都多。
这件事在常乐县中也是一桩奇谈,这女子从前便只是一个寻常妇人,原本乃是农户出身,从小便要下地,十三四岁嫁到常乐县城,翁婆老迈,丈夫无甚能耐,下面又有小姑妯娌侄儿侄女,一大家子人那日子过得叮叮当当,隔三差五便要争吵。
这名女子先后生了四名儿女,家里头实在太穷了,她便出去给人挑担做工,前些年还与他丈夫一同去往那敦煌的千佛洞担过土,一走往往就是三两个月。
耶娘不在身边,子女难免就要受些委屈,每次回来往往又是一通争吵,与她那小姑还曾当街打过一回,那小姑打不过她,被打得哭着回家找自己耶娘告状,结果家里又是一通闹腾。
现如今这姑嫂二人可好了,这炒铁的女匠人拿了伙食补贴,不在针坊吃饭,她那小姑每天中午都要给她送饭过来。
倒也不能说她小姑市侩,从前他们家没钱的时候,她俩因为一块布头都能打起来,现在她这当嫂子的能挣钱了,对家里人也不赖,眼瞅着她这小姑到了该说亲的岁数,还与她买了那晋昌商贾运来的布料回去,叫她与自己做一身新衣裳。
总之对于那每月三四百文的工钱,城中百姓都是很羡慕的,只可惜炒铁那活计得要有手艺,还得讲点天赋,寻常男子想要学会都不算容易,更别提妇人们了,首先身体不够壮实的那就不行。
这个炒铁的女匠人着实厉害,好似天生便通了那一窍,仅仅只是看人炒过几回便会了,与那针坊的管事说那活计她也能做,针坊的管事叫她上手去炒一锅,第一锅只是寻常,第二锅便似模似样了,到后来越炒越好,工钱也是连连上涨。
从前城中这些妇人大多羡慕羊绒作坊里面那些小娘子,觉得自己早生了几年,没赶上好时候。
这会儿她们又很羡慕这个每月能挣三四百文的妇人,听闻从前她那翁婆待她也是一般,现如今可是大不一样,恨不能将她当了宝贝捧起来。
娃儿想要吃点什么穿点什么,她自己也能拿得出来,前两日还见她在街边买糕,那敦煌来的甜糕,一下便要了两斤,半点不觉r_ou_疼。
这阵子新开的燕儿飞作坊和打谷机作坊,也收妇人,一些需要技术的活计,也有妇人在学,整体表现得是要比男子差些,但也有那几个ji,ng进的,将来很可能也会成为匠人。
妇人们去学手艺,在这个时代也有一个男子们没有的好处,那就是不怕被改户籍,横竖她们的丈夫什么籍,她们便是什么籍。
作坊方面也有培养匠人的意愿,在罗用的弟子们开办的这几个作坊之中,都有专门让人练习技艺的场所,偶尔还会有人过去指点一二。
听闻他们常乐县这里的作坊愿教人手艺,这城里城外、晋昌敦煌不少人都来做工,眼下这场面是很热闹,只是不知道最后又能有多少人坚持下来,毕竟真正能做到持之以恒的人还是少数。
要说动力,那还是很充足的,寻常活计每月只得几十文,若是成了匠人,至少也是一二百文往上,若是掌握了一项关键技术,三四百文不在话下。
城中那些匠人们,时常放着作坊里的饭菜不吃,三五成群到街上去打牙祭,其他人看了,便很羡慕,每月挣不来几百文钱,是不敢这般花用的,更何况还有妻儿老小要养活。
“前些时候你不是回家去了,怎样了?”这一日,方才发了工钱,几名匠人相约到街上一间食铺去吃饭,席间,有人便问一个关外牧民出身的匠人道。
“就那样。”那匠人笑了笑,唇角的弧度却有几分勉强。
前些时候长安城的医官来他们这里种牛痘,这名匠人种上牛痘以后,当日便出关去了,一路骑马回到自己的部族,赶在胳膊上的伤口结痂愈合之前,取了脓汁给自己的妻儿种上了牛痘。
因为要赶着回来上工,并未多做停留,把方法教给了部族里的老人以后,便又带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这两年他每次回去,心情往往都很复杂。
他从小生在那个部族长在那个部族,从前便觉生活本就应该是那样的,并不以为有什么不足。
现如今在这常乐县中生活惯了,每日都有现成的饭菜,衣裳也穿得不错,作坊给他们提供的住宿条件也好,公共区域每日都有人洒扫,就连茅厕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每日都有热水洗澡,每月只需花上几文钱,城中一些替人洗衣的妇人们便会把他们的衣裳洗得干干净净,一两日便要换一身。
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了这么久,再回到自己的家乡,看着自己的儿女们挥着脏兮兮的爪子抢他买来的饴糖吃,常年不换的衣裳,常年不洗的头发……
他的妻子在面对他的时候,仿佛也有一些自惭形秽一般……
“待过些时日,我再回去一趟,把家里的妻儿老小都带来这边。”过了一会儿,这个牧民出身的匠人说道。
“这时节?”旁人吃惊道:“这时候羊群正在长r_ou_,你家的人若是都来了城里,那羊怎么办?”
“贱价卖了便是。”那人言道。
“你们部族轻易就肯放人?”陇西这边的人,就算是在关内生活的,对草原戈壁上的那些部族的情况,多少也都听说过一些,那些部族内部有宽厚的也有严苛的,但谁若是想要脱离自己的部族,那便很容易被人视作叛徒,独自一人进城打工,和把妻儿老小全都带到城里生活,那可是两回事。
“我们那里不少人都想到这里来当匠人。”包括族长家那几个儿孙。
“那倒是好办多了。”旁人亦道。
“那你哪一日回去?”
“待他们把牛痘都种好之后。”
“多少也带些钱帛回去。”
“我知。”
“莫要与人冲突,将来兴许还有回去那一日。”
“钱帛若是不够,我们借你一些。”
“那作坊里的工钱,也可先预支几月。”
“正是,先前有人妻子生病,便从作坊里预支了不少。”
“使些钱财,日后也与部族中人多多往来。”
“多谢诸位兄台!”
“与我几个无需见外!”
第348章 不想好了
从前罗大娘等人之所以到江南去开铺子,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他们看好江南那边的茶叶买卖前景。
现如今那陇西的白叠花一出来,又有那专门用来脱除白叠花籽的ji,ng巧器物,一时间中原许多商贾富户纷纷去往陇西置产,相较之下,江南这边就显得有几分冷清了。
当初与罗大娘她们同来的那些长安商贾里头,现如今也有心生悔意的,觉得自己当初若是不来江南,而是去往那凉州城便好了,即便不去凉州城,留在长安也是好的。
都说陇西那边要大变样了,吴县当地许多商贾富户们也都是这么想的,甚至在他们江南这边也有不少人动起了要去陇西置产的心思。
“大娘啊,你看咱在江南这买卖,做得不上不下的,不若还是早做决断,免得将来连口汤都喝不上啊。”
这一日,几名当初与罗大娘她们一起从长安城过来的商贾,相约来到阿姊食铺这边小坐,这才刚坐下来没多久,便有人说了这样的话。
自从上回燕儿那事情之后,罗大娘在吴县当地便很有一些声望,再加上他们河东商贾的拥护,罗用的那一层关系,以及那个被皇帝封了县主的罗四娘,江南这些从长安城过来的商贾们,现在便都以罗大娘马首是瞻。
“那白叠花是个好买卖,谁人不知,现如今中原那边多少人盯着,待我们千里迢迢从这江南赶去,必然也是太晚了。”
罗大娘也想去陇西,罗用和二娘都在那边呢,她若是也去了,她们姊弟三人便能重聚了。只是她去了陇西又能做什么,别看那陇西现在好像挺热闹,若是正经论起消费能力和市场基础,那还是不如江南,她的阿姊食铺,到底还是留在江南发展更有益处。
“那我们就干看着?”这些个从长安城过来的商贾们显然也是有些心急了,生怕自己赶不上这股东风。
“横竖都已赶不上趟了,不若还是留在江南好好发展吧。”罗大娘这些时日也是想了很多,这时候她心中早已有了定论。
“那白叠花虽是风头正盛,咱们这儿的茶叶不也挺好,今年春里亦有不少商贾前来收茶,再加上这里生产丝绸,江南鱼米之乡,将来总不会太差。”
罗大娘令人去街上的食铺买了些吃食回来,又从自己店里取了几样,斟上些许米酒,与这些商贾吃酒说话。
“不知又要等到何时?”一名商贾叹道。
像陇西现在那般大的动静,他们家世代经商,几辈子都不曾见过一回,真怕错过了这一茬,将来就再也没有这样的好机会了。
“不若你叫长安城那边的家人过去看看?”旁边有人提议道。
“哎,莫提了,不成器啊,叫他们守着长安那边的营生还成,叫他们去那陇西……眼下陇西是个什么情景,如何敢叫那些不成器的去凑那个热闹。”那人饮了一口清酒,叹气道。
“我那兄长前些时候便往那陇西去了,不知现在如何了。”席间又有人言道。
“若非带够了钱帛,这当口怕也别想在陇西置产。”
“那陇西的地价,原本十分低贱。”
“如今又怎能相同?”
“听闻那你家二娘在陇西置下许多房产土地?”
“她是买了不少。”
“哎呦,还是你们罗家的人看得长远啊,比不了比不了……”
“大娘你看,江南这地方,将来可是能有陇西那般前景?”
“你那兄弟罗三郎,可曾有过什么言语?”
“从前我与他提起江南,他道这江南也是个好地方,将来那海运若是兴盛起来,这江南地区的繁华,怕是连长安城都比不了。”
“海运?”
“哎呦那可远了去了……”
那大海里边多危险,海运这个东西,哪里又是轻易说发展便能发展起来的。
这些人吃吃酒说说话,倒也不是真的想要去陇西,就是没赶上陇西那边的飞速发展,错过一个好时机,心里感到十分惋惜。
待这些商贾们都走了,时间也是很晚了,吴县这地方的宵禁形同虚设,这城里头晚上也挺热闹,还有夜市。
沿街的铺子中挂着灯笼点着灯火,街边的水渠中映着辛辛点点的灯光,晚风中也带着淡淡的水汽,百姓们在街边乘凉的乘凉,行走的行走,各家食铺的生意往往也都比较不错。
吴县的这一家阿姊食铺,生意也已上了轨道,口碑很是不错,罗大娘现在每天不仅仅只是埋头做生意,她还很重视雇工的培养,现如今在吴县这间铺子里,她手底下也培养出来几个得力的。
待过些时候,她打算在扬州再开一间铺子,以她在这运河两岸的好名声,想来这一间铺子经营起来,应也不会十分困难,只是那钱帛还未到。
去岁夏末,罗大娘在吴县组织了一个运货的队伍,让他们运送一批枇杷罐头杨梅罐头去往长安城,陈继随行,这一路逆流而上,直到入冬后才终于抵达长安城。
这批货卖得很不错,所得钱帛再加上长安城那间铺子的收入,罗大娘便让陈继到南北杂货去换些货物运往吴县,另外就是铜钱金银,绢帛就不要往江南这边运了。
待这一笔钱财到了,罗大娘还准备在吴县这边置个果园。
陇西那边眼下虽然兴盛,但她们若是这时候再去投资,显然也是有些晚了。江南这边的房产地价虽然并不很便宜,但若是果真如罗用所说,将来这里也有不错的发展前景,那她眼下在江南置下产业,将来便能得利。
食铺和果园,本来便与她的营生相合,即便不能赶上像陇西那边那样的机遇,日积月累,仔细经营,将来总也不会太差。
罗大娘不知道的是,长安城那边很快便要启动一个大工程,圣人与诸位大臣商议,要在西都长安与东都洛阳之间修一条路。
长安与洛阳之间原本便有驿道水道,这几年又修了一条水泥路,现如今再修路,修的便是与那常乐县相同的木轨道了。
中原王朝与薛延陀那边刚刚结束了一场战事,皇帝便说要修路,然而这一次,朝中大臣却鲜有反对者,大多都持赞同意见。
一来是东都洛阳地位特殊,长安城与那边的联系越紧密越好,很多长安城这边的家族,在洛阳那边亦有经营,这条木轨道若是修起来,以后他们往来于长安和洛阳之间就很方便。
二来自然是为了运输,那河南道河北道沃土千里,南下又有江南鱼米之乡,每年光是往长安城运输税收,便要耗费许多人力物力,毕竟是逆流而上,运输着实不易,眼下虽已有了水泥路,再来一条木轨道却也没人嫌多。
第82节
恋耽美
第82节
“五匹好绢布,可也不少。”
“不贵了,听闻那轧棉机上面还有ji,ng铁。”
“奈何家里没有这么多绢帛啊。”
“你们若是本地的,家里若是种了白叠花,秋里便拿那个白叠花来换,县衙门口都贴着公文呢。”
“……”
一行人进了城去,便见左右两条靠着城墙的街道上,摆满了各种摊子,卖浊酒的卖米醋的,卖箩筐的卖草鞋的,亦有卖柴草米面的,还有各种卖糕点小食的。
自从常乐县和晋昌城这条木轨道通了以后,这常乐县城着实比从前热闹了许多,不仅有许多晋昌城那边的商贾小贩来往常乐县做买卖,还有那往来于敦煌城与常乐县之间的行人货物,也比从前多了几成。
听闻敦煌那边现如今也打算要修木轨,待伊州那边那条木轨也通了,这常乐县还不知要热闹繁华成什么样。
第344章 吃得完
去年这轧棉机在羊绒作坊投入使用的时候,为了防止消息泄露,长安城那边的人听闻了以后,会影响这白叠布的价钱,于是罗用便与二娘说,叫她们羊绒作坊里的人要保守秘密,莫要将这个消息外传。
原本还以为即便如此,这世上总没有不透风的墙,这轧棉机的消息,多少肯定也会走漏一些,但没想到那些小娘子们的保密能力竟然出奇地好。
罗用觉得大抵是因为这些小娘子们都十分珍惜自己在羊绒作坊的这一份活计,怕丢工作。
然而罗用不知道的是,其实那羊绒作坊之中,也是一个小社会。从前这些小娘子们接触到的只有自己的父母家人,左右邻居,别人怎么过活她们也怎么过活,并未有过许多别的思想。
然后现在来到了这个羊绒作坊,干活的管事的,乃至于这羊绒作坊的大老板,全都是一介女流,于是渐渐的,有些人心中便也生出了一些大胆的想法,总有那不认命的,一心想要拼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不想过那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些女子的性格就会显得十分倔强并且激烈,羊绒作坊是她们目前最大的依靠,这一份工作就是她们眼下最大的依仗。
谁人若是做出了伤害羊绒作坊利益的事情,她们的反应往往会比罗二娘等人过激得多。这一次这个轧棉机的事情,与其说保密措施做得好,倒不如说是根本没有人敢泄密。
羊绒作坊并不是什么世外桃源,这里面也有压力,也有冲突,因为承载了太多人的希望,罗二娘有时候也会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
承担起了这一份重量之后,她便觉得自己的人生,与过去又有了几分不同。
待到今年白叠花收获的季节,她们便要把这个羊绒作坊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依旧进行羊绒加工,另一部分则进行白叠花,也就是棉花加工。
今年秋后她们还要招人,扩建作坊也在计划之中,地方就在挨着她们这个羊绒作坊旁边的一块空地上,到时候找人先把那边的作坊屋舍建好,再修好围墙,然后直接再将中间的围墙打通便可,施工期间对这边的作坊并无什么影响。
“二娘,那做凉拌菜的酱料快用完了,这两日我便叫他们再送一些过来?”
这一日清晨,罗二娘早起去食堂查看饭菜伙食,那管食堂的娘子便与她说。
“我去吧,一会儿便叫他们送来。”这两日刘活他们正在街上卖轧棉机,听闻很多人来买,她等一下正好也打算出去看看。
“哎。”那管事的娘子应了一声,又提起一个水桶要往那大大的陶釜之中加水。
“再加些粟米进去吧。”罗二娘探头往那陶釜之中看了看,言道。
“这也不少了。”那娘子笑嘻嘻道。
“多放些,吃得起。”罗二娘也笑。
“哎。”那娘子于是便又去瓮中掏米,她也想每日里都将这粟米粥熬得稠稠的,这不是想着要替她们羊绒作坊省点嘛,毕竟也不是光喝粥,还有各种炊饼小菜呢。
罗二娘在食堂里看过一圈,大致都还觉着满意,于是便出了食堂。外面天光见亮,有一些早起的小娘子们,这时候已经起来洗漱了,也有一些勤奋的,便要趁着开工前这一点时间认几个字。
县中蒙学里用的课本,二娘也曾买过几本放在那会客用的大堂之中,作坊里能识字的娘子们又抄了一些。
这人也分很多样,有些个小娘子每日里下工以后,也不爱与人闲谈笑闹,专门就爱坐在那大堂之中看书识字,一看便要看到大半夜。
二娘并不吝惜灯油,这些小娘子们将来若能学有所成,于她的羊绒作坊,也是一个助力。
二娘的胶底皮靴一步一步踩在打扫得很干净的水泥地面上,晨风吹起她的衣角,那布料干净整洁,空气中也透着清新。
二娘的步履轻快稳健,从那羊绒作坊出来,沿着旁边那条小路走过一段,路上遇着不少到作坊区来干活的城中百姓,一路与人打着招呼,很快便到了大街上。
天色这才刚亮,常乐县城的大街上便已十分热闹,尤其是刘活他们那个卖轧棉机的摊位上,更是里三圈外三圈围满了人,大多都是敦煌晋昌这一带的,其中也掺杂着不少胡人。
今年来往他们常乐县的胡商不少,常乐县中目前主要有三样东西最吸引他们,那就是针、白酒和茶叶。
“……”
“大伙儿都看看哈。”
“白叠花从这边放下去,手柄摇一下……”
“看到了吧,这些小铁钩?”
“这些小铁钩把花绒勾起来,再看着这边的刷子,刷子一扫,诶,你们看这个花绒就被扫出来了……”
“再看这花籽。”
“花籽都掉到这下面来了,看到没有?”
“不用的时候吧,这木斗一收,盖子一盖,你们看哈,这就是个木头箱子吧,搁炕头上,还能当个小桌啥的。”
“搬动的时候也方便,这儿还配了个带子,往肩膀上一挂就成了。”
“甚?再来一次?”
“莫有了,去年那白叠花多贵,还能留下这么一些今年给大伙儿做演示就很不错了,每天只能演示这一回,今日没看清楚的,明日再来。”
“那要实在不放心,你便等今年白叠花丰收后再买。”
“莫有了莫有了,今日的白叠花已经莫有了。”
“……”
这边一些人缠着刘活他们还要看演示,那边一些个财大气粗的,这时候早已经开始掏钱买货了。
那些个西域来的胡商,好多都是带了金银财宝过来的,其中难免也会有一些次品假货。罗用安排了有经验的吏员过来帮他们掌眼,公府那边俸禄照发,这边还能挣点外快,这些吏员也都挺乐意。
二娘见他们这边忙得很,便也没有上前去打招呼,径自去了那卖菜的铺子。
这菜铺子最早只有一名差役看着,现如今已是增到三名,又来了一个上了些岁数的吏员,另外一个是编外人员,乃是常乐县当地一个富户的亲戚,因为那个富户配合公府做过不少工作,对县中也算颇有贡献,前些时候他对罗用开了口,罗用便给他的这个亲戚安排了这么个活计,也算是有来有往。
这菜铺子里近来生意很好,主要是各种酱料卖得好,尤其是通了这条木轨道以后,晋昌城那边不少人都来买。
罗二娘进去的时候,他三人扫地的扫地,整理货物的整理货物,一边干活一边说话,相处得也是其乐融融。
甭管过去是拿刀的还是拿笔的还是扛锄头的,到了这里那就都是卖菜的。人到了这岁数,每天还能吃上安稳饭,不给儿孙添负担,再加上这铺子里每日都是人进人出热热闹闹的,他们瞅着就很高兴。
“二娘来了。”
“二娘今日怎的这般早就过来了?”
“可是要买什么物什?”这三人见着罗二娘,便与她打招呼。
“我那边拌凉菜的辣酱没有了,需得买些。”二娘笑道。
“那我这便与你送去?”那农户出身的老汉问道。
“不急。”二娘说道:“中午饭以前送过去便可,还有酱油也一并与我送一罐过去。”
“好嘞。”
“你们可吃过早饭了?”
“方才吃过了。”
“二娘可是还未吃?”
“县衙那边今日吃的r_ou_片炒馎饦,滋味可好了,你也去吃些吧。”
“众人方才言是还未吃饱,叫那厨娘再炒一锅呢,你这时候过去正好。”
自打开春以后,他们这里的羊r_ou_渐渐又变得很贵起来。
今日一早罗用馋r_ou_,于是便叫厨娘从仓库里搬了两坛子r_ou_罐头出来,又捞了些馎饦,放些菜蔬下去一块儿炒了,炒了好几大锅,这些人楞是没吃够,一个个那肚子里头就跟装了个无底洞一般。
罗二娘过去的时候,罗用捧着一碗炒馎饦正吃着,见她来了,便冲围在锅边正分馎饦那些个喊道:“喂,给我阿姊留一碗。”
“……”那几个大肚汉围在锅边你一碗我一碗地分着,对他们罗县令的喊话,硬是装作没听到,有些个面皮薄的,这时候耳朵都红了,耳朵红了那也不肯让馎饦。
“我来。”乔俊林这时候站起来,从一旁拿了个干净的空碗,几步走过去。
他也不欺负那些个头小的,专门拣几个长得最高最壮的,拖出来两三个,他自己就能挨着锅边了,然后很快就给罗二娘打了一大碗冒了尖的炒馎饦出来。
那几个大块头也不敢抱怨,缩缩脖子继续往锅边挤,争取在锅里的炒馎饦被抢空以前,还能再打一碗。
他们乔头儿向来这样,别人是柿子专拣软的捏,他是专门拣硬茬来碰,在他们这儿,块头大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好处。
“吃吧,阿姊,今日这炒馎饦好吃得很。”罗用笑眯眯对二娘说道。
“哎。”二娘笑了笑,接过乔俊林递过来的那一大碗炒馎饦,就着厨娘给她打的一碗馎饦汤,大口大口便吃了起来。
“阿姊你可吃得完?”
“吃得完吃得完!”
作者有话要说:
馎饦,大约就是面片。
第345章 希望
去年入冬那时候,羊r_ou_价贱,常乐县公府大收羊r_ou_,其中一部分像往年一样做成烟熏腊r_ou_,另一部分则做成r_ou_罐头。
这r_ou_罐头比腊r_ou_口感鲜嫩,滋味亦是颇佳,菜铺子那边每天都要开几坛子来卖,价钱不贵,但常乐百姓的消费能力毕竟还是低了些,真正吃得起的也就是少数商贾富户,以及一些往来食客。
“阿姊,你那边可要r_ou_罐头?我这里还有好些。”吃着早饭,罗用对二娘说道。
“要啊,如何会不要。”二娘咽下一口r_ou_片炒馎饦,爽快道。
这r_ou_片炒馎饦,加些酱油,再调些辣味,滋味确实是好,只可惜这r_ou_罐头也难得,白面也贵,她们那羊绒作坊就算是出了名的伙食好,也不敢经常吃。
那些小娘子看着虽比罗用他们这边这些个糙汉文静秀气得多,却也都是长身体的时候,成百上千个正在长身体的小娘子们,那吃起饭来……总之,能从罗用这边拿点不要钱的r_ou_罐头,二娘也是挺高兴。
一听说他们县里要给羊绒作坊送r_ou_罐头,这会儿正吃饭的这些个差役吏员,便有不少人面上现出了r_ou_疼不舍之色。
众人心中也都很清楚,那羊绒作坊那么多人,寻常送个三五坛子的,根本不够哪里,这回他们库房里的那些r_ou_罐头,至少也得没掉三五十坛。
二娘见他们r_ou_疼那样儿,也假装没看见,笑嘻嘻依旧吃自己的炒馎饦,待她吃饱了,罗用便领她去库房拿r_ou_罐头。
那库房打开来一看,好大一间屋子,一个个货架上满满当当摆满了r_ou_罐头,这还只是其中一间而已,罗用说另外还有两间呢。
“这般多?”方才见外面那些人一脸r_ou_疼那样儿,二娘还以为他们这边也没多少了呢。
“不多了,一直要吃到入冬去呢。”这边这几个库房里的r_ou_罐头,主要就是用来自己吃的,要用来卖的,便都放在菜铺子那边。
“今年入冬再多做一些。”二娘说着便要去抱货架上的r_ou_罐头。
“娘子莫要脏了衣裳,我们几个来搬便是。”后面过来的几名吏员忙道。
“与我阿姊搬五十坛,装了牛车送到羊绒作坊。”罗用对他们说了一声,复又对二娘言道:
“去年也想多做一些,奈何不够杜仲胶,我当时差点没把自己的鞋底都给抠下来。”
“今年这批杜仲胶可是快要到了?”二娘笑问。
早些时候罗用便与她说,去年卖白叠布的那些钱,他都让人换成了杜仲胶,从长安城一路运到他们常乐县来。
自打前些年,罗用他们在西坡村开始种起了杜种树,做起了杜仲胶,制出了胶底皮靴之后,不少地方的人便都纷纷种起了杜种树。
转眼好几年时间过去,现如今最早的那一批杜仲树,也已经种下去许多年了,中原许多地方都能产胶,尤其是在那秦岭一带,听闻许多世族大家在那边都有杜仲园,动辄就是大片大片的山头。
这两年在长安各地皆能买到杜仲胶,价钱也不似早年那般其贵无比,只依旧还是贵,贫民百姓买不起,至少也得是个小富之家,才能给家里的郎君置上那一双两双的胶底皮靴。
在他们陇西这边,杜仲胶的价钱更贵,这回他们做罐头用到的这些胶垫,也是罗用这些弟子们当初从常乐县带过来。
“前两日方才收到信件,言是已到了凉州城,预计要在那凉州城中歇息数日,再与赵家的商队一起过来。”罗用回答说。
“这条木轨,若能通到凉州城便好了。”二娘言道。
这条木轨若是能通到凉州城,那她这边作坊里的那许多存货,便不愁运输了,罗用他们做的那些烟熏腊r_ou_和r_ou_罐头,也能运到凉州城那边去卖。
每年入冬那时候,常乐县这边的r_ou_价比之凉州城那边还要低上许多,凉州城这几年人口增多,城中物价比之中原虽也不贵,但也绝对不会出现像常乐县这种入冬时节羊r_ou_贱如土的情况。
“早晚都会通的。”只要不打仗,只要不动荡,发展都是必然的。
然而在眼下这个年代,战争总是频频发生,想要不打仗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一天晚上,又有一批ji,ng铁经由这条木轨道从晋昌城那边运过来,白天的时候轨道上很忙,几乎没有什么空闲,所以罗用他们自己运货大多选在晚上。
罗用的那些弟子们打造器械,需要用到ji,ng铁的地方不少,陇西这边铁价颇贵,比河东不知贵了多少。
“这一批铁质可还好?”站台那边卸货的时候,罗用也过去看了看。
“只是寻常。”他的一名弟子摇头道。
“先用着吧。”罗用自己大致也懂一点,借着火把的照耀,略略看了一下今晚到的这一批货,品质确实不算好,价钱却不便宜。
“待伊吾那条木轨通了以后,我们几个便去伊吾那边看看。”罗用那名弟子言道。
“此事留待明年再说,今年多做一些轧棉机,这铁用来做轧棉机也够了。”罗用却说。
从伊吾到晋昌那么远,就算他们那边出了全力修路,至少也得大半年才能修好,那时候差不多该入秋了。
若是按照原来的历史,今年秋后伊州会有战事,突厥来犯,被郭孝恪领兵击退。那突厥人也不知道具体几月份来犯,罗用不希望自家弟子遭遇战事。
在遥远的阿拉伯半岛西面,阿普好容易才终于说服了他的部族,带着那些从战火中残存下来的部众,决定要穿越危机重重的大食国,长途跋涉前往那个阿普他们口中的东方国度。
这些人之所以迟迟不肯答应跟阿普一起去往大唐,一方面是因为路途艰辛危险,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听闻了,在那个遥远的东方国度,他们这些黑皮肤的人,会被当地人当成奇珍异兽贩卖。
阿普告诉他们,他的师父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官员,在那个东方国度,他的师父会帮助他们。
而且他还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两枚神奇的粮种,只要他们能种出这种粮食,并且把粮种献给那位东方的国王,他们就能在那个国家获得庇护,免受战火的侵袭,也不会再被人当成牲畜贩卖。
于是他们就在尼罗河边种起了番薯,往那两枚种子上面淋些清水,待它们发出绿芽,长到巴掌那么长,便割下来,cha在河边松软肥沃的土壤之中。
然后很快的,他们便看到那些藤条发出嫩芽,越抽越长,然后渐渐铺满了整个地面,几个月之后,他们从那片土地挖出了许多番薯,这番薯生吃甘甜脆爽,烤熟以后甜糯美味,部族里的男女老少大多很喜爱。
然而要离开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这一片土地,前往一个全然陌生的国度,对于许多人来说,依旧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若不是战争太过频繁,死伤太过惨烈,他们最终也许并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阿普和他的父亲带着族人,沿着他们几人回来时的那一条路行走,结果刚刚走到大食国边境,就被扣住了。
这一次,就算阿普拿出之前哈桑给他的那张羊皮纸也不管用,那些人不仅不肯放行,还捉了他们去做苦力。
直到数月之后,大食商贾哈桑用他从罗用那里换来的罐头方子,在大食国大办罐头工厂,大大地挣了一笔,并且逐渐成为国内的一个商业巨头。
这时候有人来奉承他,并跟哈桑说,他的一群家仆被另一个家族的势力扣押了,正在边境上做苦力,还告诉他阿普他们当时拿出那张羊皮纸的事情。
哈桑当然记得那张羊皮纸,他也有意要与罗用继续打好关系,那名东方少年很不寻常,也许他们将来还会有其他合作,这时候自己若是送他一个人情,将来在交易过程中就会很有利。
于是哈桑让人去与扣押阿普他们的那个家族势力交涉,那个家族对哈桑的家族原本并不友好,然而今时不同往日,哈桑的家族如今借着r_ou_罐头的生产,已经打入帝国上层,这时候若是因为一群奴隶便与他们起冲突,那是十分不明智的。
数日之后,阿普他们终于结束了这一段痛苦不堪长达数月的奴隶生活,哈桑的人找到他们,给了他们食物和衣服,并为他们请了医生。
经此一劫,原本所剩无多的部族人口又有了折损,有些人原本是满怀期待地跟随阿普启程,想要去往东方,结果却在这个绝望之地痛苦地死去了。
“我们真的能到东方吗?”当他们跟随哈桑的商队再一次启程的时候,族人们的心中充满了不确定。
“我们一定能到东方。”阿普坚定地告诉他们。
对于那些死去的族人,阿普心中十分地沉重哀伤。
然而他们的死去,却并不是因为他所选择的这一条道路是错误的,而是因为他们的部族太过弱小。
阿普的父亲已经年迈,前些时候便已将这部族首领之位禅让给他。
老首领告诉阿普,作为一个首领,他首先得要学会承受伤痛,因为一个软弱的首领,不能给他们的部族带来任何希望。
第346章 文化交流
这一年夏初,长安城派出来的几名医官抵达晋昌城,他们带来了出痘之牛,言是要与当地百姓种痘。
晋昌公府往辖下各县派发文书,让各地医官前往州府学习种痘,罗用他们这边也收到了,他不仅让县里的医官去,还安排了几名坊间医者,县城的下面乡镇的都有,县衙出盘缠,让他们去晋昌学习种痘。
说是去学习,其实差不多就是去晋昌城充当免费劳动力,什么时候晋昌百姓皆种完了牛痘,什么时候就轮到下面的乡镇小城了。
常乐百姓并不计较秩序先后,只要能种上牛痘他们就很高兴,去年长安城那边开春那时候开始推广种牛痘,入夏时节消息便传到了陇西这边。
几乎所有百姓都相信那牛痘能驱邪,也盼着自己能种痘的那一日。朝廷方面这一次倒是颇给力,从长安城派出许多医官到全国各地推广种痘,现如今连他们常乐县这种边陲之地也都到位了。
从那长安城到陇西最西面,一路推广种痘技术而来,这些医官们花了一年多时间,并不算慢。
然而罗用他们近日开始出售的轧棉机,却只花了短短月余时间,便被人送到了长安城中。
许多长安人这才终于明白了,去年秋里那棺材板儿之所以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往长安城运来那么多的白叠布,原来就是因为这个物什。
“那棺材板儿厉害啊,去年卖白叠布,今年卖这造布的物什,这一来一去,不知该挣了多少钱帛去?”
“这小小一个物什便要五匹好绢,着实不便宜。”
“那不如你自己造一个来,也好省下那五匹好绢帛”
“着实也是造不出来。”
“光是中间这根带勾的轧棍,你我就算花上十匹好绢,怕也造不出来。”
“罗用那些弟子厉害啊!”
“听闻皆是一些寻常商贾小贩出身。”
“……”
“前两日看那陈家三叔匆匆出城而去。”
“这两日出城的人多了,大抵都是往那陇西而去。”
“去那陇西作甚?”
“买地种白叠啊,还能作甚,现如今长安城中这股白叠风还未消散,白叠布的价钱一时应也下不来。”
“就眼下这三年五载的,肯定下不来。”
“就算长安城的白叠布价钱下来了,还有其他中原各地,河南河北,江南等地,听闻那《白叠之歌》流传甚广。”
“……”
长安城这些大家族们之所以看好白叠布的前景,纷纷前往陇西置产,另外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原因,那就是白叠布这东西比之麻布绢帛易得,生产成本低。
若是种麻,春天种植秋天收获,收回来以后还得沤麻洗麻搓麻,虽说天下百姓大多穿麻,但这麻布也并非十分易得之物。
而那种桑养蚕就更加麻烦,一批春蚕从蚕种开始伺候,要一直伺候到它们吐丝那时候,不知要耗费多少ji,ng神力气,还莫说那桑树的种植原本就要占用土地。
相对于麻布绢布,那白叠布着实方便不少,春天种植秋天收获,收回来那带籽的白叠花,只需放在那轧棉机里一轧,便能得到干净的花绒,直接便可用于纺线织布,而且织出来那白叠布品质颇佳,比之麻布绵柔细腻。
那常乐县的轧棉机一出来,很多长安人便都看到了这白叠布的好处,只可惜那白叠花听闻只在陇西适宜种植,于是一些有能力的家族,便纷纷前往陇西之地置办白叠园。
也有一些有识之士,言那白叠花未必只能在陇西种植,中原地区一些水土相当之地,应也能种。
具体哪一些地方能种,哪一些地方不能种,那便只能以后慢慢摸索验证。待到今年常乐白叠花开之时,各地商贾富户必定是纷纭而至,去往常乐县购买花种。
不知不觉,常乐县那边陲小城,竟也成了许多长安百姓的向往之地。
少女们向往那大片大片的白叠花地,男人们向往那些白叠花地所能创造出来的财富。
不管那些长安人如何向往,常乐县还是常乐县,今年虽然比往年热闹了几分,但县中百姓每日依旧还是要为了生活奔波劳碌。
前些时日,罗县令关了那豆腐作坊,将那做豆腐的手艺传给常乐百姓。
当时便有不少敦煌城那边的僧侣来学,还有少数几个云游四海的道士。
从前他们常乐县这个地方太小太穷,和尚道士俱都不怎么爱来,近来倒是多了不少,这些人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当地百姓的ji,ng神文化生活。
要论佛道,在他们常乐县这一带,佛教还是要稍微兴盛一些,毕竟敦煌那边就有那么多僧人,道士就少了,道士们大多喜欢那些人杰地灵的地方,不太来他们陇西,所以陇西百姓对那些道长们也没有多少感情。
不过近来坊间倒是也有传言,说这种牛痘之法的始创者孙思邈,便是一位颇有造诣的道长。对此,僧侣们表示不以为然,言那孙医者对佛法亦十分ji,ng通。
先是一些坊间传言,传着传者就升级成面对面的辩论,辩着辩着火气上来了,有些人忍不住就要动起手来。
这时候的和尚也不像后世那般安分守己那般服管,想想在这个年代就敢在天底下四处行走的,那肯定都得有点冒险ji,ng神有点血性吧。
道士那就更别提了,路见不平行侠仗义这种事他们干得多了。这两帮人碰在一起,那不得了。
这一日,罗用正与他那些弟子们商量着要不要在常乐县办个燕儿飞作坊的问题。
县尉郭凤来匆匆跑来,言道:“方才守门的差役来与我说,言是几位道长约了僧人们在城外相见。”
罗用一听,这是要约架啊:“多带几个人过去,都抓了,带到牢里关几天。”
“都抓了?”郭凤来还想着要不然抓一两个带头的关几天,意思意思就算了,毕竟那些个僧侣道人的,他也不太想得罪,再说那么多人关在牢里头,还得给他们提供伙食不是。
“凡是参与了的,一个都别叫他们跑了,放风的也一起抓回来。”敢在他常乐地界上寻衅斗殴,真当他这棺材板的名头是白叫的。
郭凤来得了命令,果真便带着三十余名差役出城去了,只可惜他们到底还是去晚了些,等他们赶到的时候,那些个僧人道人们,早就骑着马匹跑远了。
别以为僧人们不会骑马,这个年代的僧人会的多了去了,首先他们大多都是识字的,基本上都是好人家出身,而且这个年代的武僧也会上战场,那都是寻常事。
只是在像李世民那样的统治者眼里,僧人到底还是太过仁慈了一些,所以他从前对佛教比较抵触,担心佛教的盛行会影响军队战力,但他现在看问题的眼光和角度,与过去似是又有几分不同。
自那高昌之战以及金瓜现世之后,很多佛教徒对于这位中原皇帝的认可,也比从前高出许多。
在他们常乐县中,之后那几日,城中百姓时常会看到一些面上带伤的僧人道士,见到差役就避着走,就怕那棺材板县令寻他们秋后算账。
这个年代的民风着实开放,在几十年后的中原地区,甚至还流行起一种名叫“乞寒胡戏”的庆典,就是在初冬时节,一大群人光着身子相互泼水,唱歌跳舞取乐,场面豪放热闹,不少皇帝和皇子们都很爱看。
在这种大环境下,尤其是在这民风彪悍的陇西之地,和尚道士打一架,在当地人看来根本都不算什么,还有人觉得他们罗县令这回着实是有些太较真了。
罗用:……
第347章 匠人
这一年夏天,常乐县中又多出来一个燕儿飞作坊,一个打谷机作坊。
这么多作坊开起来的好处就是,常乐县当地人只要是勤快肯干些的,一般都能找到活计,作坊区那边每日上工下工许多人,主要以男子为主,其中也有一些女子。
在那针坊之中,甚至还出了一名女的炒铁匠人,听闻手艺很是ji,ng湛。
她每月的工钱加上食宿补贴,能拿三四百文,若是做工时间延长,有时候晚上再加一下班,还要另外算钱,比县里那些差役们挣得都多。
这件事在常乐县中也是一桩奇谈,这女子从前便只是一个寻常妇人,原本乃是农户出身,从小便要下地,十三四岁嫁到常乐县城,翁婆老迈,丈夫无甚能耐,下面又有小姑妯娌侄儿侄女,一大家子人那日子过得叮叮当当,隔三差五便要争吵。
这名女子先后生了四名儿女,家里头实在太穷了,她便出去给人挑担做工,前些年还与他丈夫一同去往那敦煌的千佛洞担过土,一走往往就是三两个月。
耶娘不在身边,子女难免就要受些委屈,每次回来往往又是一通争吵,与她那小姑还曾当街打过一回,那小姑打不过她,被打得哭着回家找自己耶娘告状,结果家里又是一通闹腾。
现如今这姑嫂二人可好了,这炒铁的女匠人拿了伙食补贴,不在针坊吃饭,她那小姑每天中午都要给她送饭过来。
倒也不能说她小姑市侩,从前他们家没钱的时候,她俩因为一块布头都能打起来,现在她这当嫂子的能挣钱了,对家里人也不赖,眼瞅着她这小姑到了该说亲的岁数,还与她买了那晋昌商贾运来的布料回去,叫她与自己做一身新衣裳。
总之对于那每月三四百文的工钱,城中百姓都是很羡慕的,只可惜炒铁那活计得要有手艺,还得讲点天赋,寻常男子想要学会都不算容易,更别提妇人们了,首先身体不够壮实的那就不行。
这个炒铁的女匠人着实厉害,好似天生便通了那一窍,仅仅只是看人炒过几回便会了,与那针坊的管事说那活计她也能做,针坊的管事叫她上手去炒一锅,第一锅只是寻常,第二锅便似模似样了,到后来越炒越好,工钱也是连连上涨。
从前城中这些妇人大多羡慕羊绒作坊里面那些小娘子,觉得自己早生了几年,没赶上好时候。
这会儿她们又很羡慕这个每月能挣三四百文的妇人,听闻从前她那翁婆待她也是一般,现如今可是大不一样,恨不能将她当了宝贝捧起来。
娃儿想要吃点什么穿点什么,她自己也能拿得出来,前两日还见她在街边买糕,那敦煌来的甜糕,一下便要了两斤,半点不觉r_ou_疼。
这阵子新开的燕儿飞作坊和打谷机作坊,也收妇人,一些需要技术的活计,也有妇人在学,整体表现得是要比男子差些,但也有那几个ji,ng进的,将来很可能也会成为匠人。
妇人们去学手艺,在这个时代也有一个男子们没有的好处,那就是不怕被改户籍,横竖她们的丈夫什么籍,她们便是什么籍。
作坊方面也有培养匠人的意愿,在罗用的弟子们开办的这几个作坊之中,都有专门让人练习技艺的场所,偶尔还会有人过去指点一二。
听闻他们常乐县这里的作坊愿教人手艺,这城里城外、晋昌敦煌不少人都来做工,眼下这场面是很热闹,只是不知道最后又能有多少人坚持下来,毕竟真正能做到持之以恒的人还是少数。
要说动力,那还是很充足的,寻常活计每月只得几十文,若是成了匠人,至少也是一二百文往上,若是掌握了一项关键技术,三四百文不在话下。
城中那些匠人们,时常放着作坊里的饭菜不吃,三五成群到街上去打牙祭,其他人看了,便很羡慕,每月挣不来几百文钱,是不敢这般花用的,更何况还有妻儿老小要养活。
“前些时候你不是回家去了,怎样了?”这一日,方才发了工钱,几名匠人相约到街上一间食铺去吃饭,席间,有人便问一个关外牧民出身的匠人道。
“就那样。”那匠人笑了笑,唇角的弧度却有几分勉强。
前些时候长安城的医官来他们这里种牛痘,这名匠人种上牛痘以后,当日便出关去了,一路骑马回到自己的部族,赶在胳膊上的伤口结痂愈合之前,取了脓汁给自己的妻儿种上了牛痘。
因为要赶着回来上工,并未多做停留,把方法教给了部族里的老人以后,便又带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这两年他每次回去,心情往往都很复杂。
他从小生在那个部族长在那个部族,从前便觉生活本就应该是那样的,并不以为有什么不足。
现如今在这常乐县中生活惯了,每日都有现成的饭菜,衣裳也穿得不错,作坊给他们提供的住宿条件也好,公共区域每日都有人洒扫,就连茅厕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每日都有热水洗澡,每月只需花上几文钱,城中一些替人洗衣的妇人们便会把他们的衣裳洗得干干净净,一两日便要换一身。
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了这么久,再回到自己的家乡,看着自己的儿女们挥着脏兮兮的爪子抢他买来的饴糖吃,常年不换的衣裳,常年不洗的头发……
他的妻子在面对他的时候,仿佛也有一些自惭形秽一般……
“待过些时日,我再回去一趟,把家里的妻儿老小都带来这边。”过了一会儿,这个牧民出身的匠人说道。
“这时节?”旁人吃惊道:“这时候羊群正在长r_ou_,你家的人若是都来了城里,那羊怎么办?”
“贱价卖了便是。”那人言道。
“你们部族轻易就肯放人?”陇西这边的人,就算是在关内生活的,对草原戈壁上的那些部族的情况,多少也都听说过一些,那些部族内部有宽厚的也有严苛的,但谁若是想要脱离自己的部族,那便很容易被人视作叛徒,独自一人进城打工,和把妻儿老小全都带到城里生活,那可是两回事。
“我们那里不少人都想到这里来当匠人。”包括族长家那几个儿孙。
“那倒是好办多了。”旁人亦道。
“那你哪一日回去?”
“待他们把牛痘都种好之后。”
“多少也带些钱帛回去。”
“我知。”
“莫要与人冲突,将来兴许还有回去那一日。”
“钱帛若是不够,我们借你一些。”
“那作坊里的工钱,也可先预支几月。”
“正是,先前有人妻子生病,便从作坊里预支了不少。”
“使些钱财,日后也与部族中人多多往来。”
“多谢诸位兄台!”
“与我几个无需见外!”
第348章 不想好了
从前罗大娘等人之所以到江南去开铺子,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他们看好江南那边的茶叶买卖前景。
现如今那陇西的白叠花一出来,又有那专门用来脱除白叠花籽的ji,ng巧器物,一时间中原许多商贾富户纷纷去往陇西置产,相较之下,江南这边就显得有几分冷清了。
当初与罗大娘她们同来的那些长安商贾里头,现如今也有心生悔意的,觉得自己当初若是不来江南,而是去往那凉州城便好了,即便不去凉州城,留在长安也是好的。
都说陇西那边要大变样了,吴县当地许多商贾富户们也都是这么想的,甚至在他们江南这边也有不少人动起了要去陇西置产的心思。
“大娘啊,你看咱在江南这买卖,做得不上不下的,不若还是早做决断,免得将来连口汤都喝不上啊。”
这一日,几名当初与罗大娘她们一起从长安城过来的商贾,相约来到阿姊食铺这边小坐,这才刚坐下来没多久,便有人说了这样的话。
自从上回燕儿那事情之后,罗大娘在吴县当地便很有一些声望,再加上他们河东商贾的拥护,罗用的那一层关系,以及那个被皇帝封了县主的罗四娘,江南这些从长安城过来的商贾们,现在便都以罗大娘马首是瞻。
“那白叠花是个好买卖,谁人不知,现如今中原那边多少人盯着,待我们千里迢迢从这江南赶去,必然也是太晚了。”
罗大娘也想去陇西,罗用和二娘都在那边呢,她若是也去了,她们姊弟三人便能重聚了。只是她去了陇西又能做什么,别看那陇西现在好像挺热闹,若是正经论起消费能力和市场基础,那还是不如江南,她的阿姊食铺,到底还是留在江南发展更有益处。
“那我们就干看着?”这些个从长安城过来的商贾们显然也是有些心急了,生怕自己赶不上这股东风。
“横竖都已赶不上趟了,不若还是留在江南好好发展吧。”罗大娘这些时日也是想了很多,这时候她心中早已有了定论。
“那白叠花虽是风头正盛,咱们这儿的茶叶不也挺好,今年春里亦有不少商贾前来收茶,再加上这里生产丝绸,江南鱼米之乡,将来总不会太差。”
罗大娘令人去街上的食铺买了些吃食回来,又从自己店里取了几样,斟上些许米酒,与这些商贾吃酒说话。
“不知又要等到何时?”一名商贾叹道。
像陇西现在那般大的动静,他们家世代经商,几辈子都不曾见过一回,真怕错过了这一茬,将来就再也没有这样的好机会了。
“不若你叫长安城那边的家人过去看看?”旁边有人提议道。
“哎,莫提了,不成器啊,叫他们守着长安那边的营生还成,叫他们去那陇西……眼下陇西是个什么情景,如何敢叫那些不成器的去凑那个热闹。”那人饮了一口清酒,叹气道。
“我那兄长前些时候便往那陇西去了,不知现在如何了。”席间又有人言道。
“若非带够了钱帛,这当口怕也别想在陇西置产。”
“那陇西的地价,原本十分低贱。”
“如今又怎能相同?”
“听闻那你家二娘在陇西置下许多房产土地?”
“她是买了不少。”
“哎呦,还是你们罗家的人看得长远啊,比不了比不了……”
“大娘你看,江南这地方,将来可是能有陇西那般前景?”
“你那兄弟罗三郎,可曾有过什么言语?”
“从前我与他提起江南,他道这江南也是个好地方,将来那海运若是兴盛起来,这江南地区的繁华,怕是连长安城都比不了。”
“海运?”
“哎呦那可远了去了……”
那大海里边多危险,海运这个东西,哪里又是轻易说发展便能发展起来的。
这些人吃吃酒说说话,倒也不是真的想要去陇西,就是没赶上陇西那边的飞速发展,错过一个好时机,心里感到十分惋惜。
待这些商贾们都走了,时间也是很晚了,吴县这地方的宵禁形同虚设,这城里头晚上也挺热闹,还有夜市。
沿街的铺子中挂着灯笼点着灯火,街边的水渠中映着辛辛点点的灯光,晚风中也带着淡淡的水汽,百姓们在街边乘凉的乘凉,行走的行走,各家食铺的生意往往也都比较不错。
吴县的这一家阿姊食铺,生意也已上了轨道,口碑很是不错,罗大娘现在每天不仅仅只是埋头做生意,她还很重视雇工的培养,现如今在吴县这间铺子里,她手底下也培养出来几个得力的。
待过些时候,她打算在扬州再开一间铺子,以她在这运河两岸的好名声,想来这一间铺子经营起来,应也不会十分困难,只是那钱帛还未到。
去岁夏末,罗大娘在吴县组织了一个运货的队伍,让他们运送一批枇杷罐头杨梅罐头去往长安城,陈继随行,这一路逆流而上,直到入冬后才终于抵达长安城。
这批货卖得很不错,所得钱帛再加上长安城那间铺子的收入,罗大娘便让陈继到南北杂货去换些货物运往吴县,另外就是铜钱金银,绢帛就不要往江南这边运了。
待这一笔钱财到了,罗大娘还准备在吴县这边置个果园。
陇西那边眼下虽然兴盛,但她们若是这时候再去投资,显然也是有些晚了。江南这边的房产地价虽然并不很便宜,但若是果真如罗用所说,将来这里也有不错的发展前景,那她眼下在江南置下产业,将来便能得利。
食铺和果园,本来便与她的营生相合,即便不能赶上像陇西那边那样的机遇,日积月累,仔细经营,将来总也不会太差。
罗大娘不知道的是,长安城那边很快便要启动一个大工程,圣人与诸位大臣商议,要在西都长安与东都洛阳之间修一条路。
长安与洛阳之间原本便有驿道水道,这几年又修了一条水泥路,现如今再修路,修的便是与那常乐县相同的木轨道了。
中原王朝与薛延陀那边刚刚结束了一场战事,皇帝便说要修路,然而这一次,朝中大臣却鲜有反对者,大多都持赞同意见。
一来是东都洛阳地位特殊,长安城与那边的联系越紧密越好,很多长安城这边的家族,在洛阳那边亦有经营,这条木轨道若是修起来,以后他们往来于长安和洛阳之间就很方便。
二来自然是为了运输,那河南道河北道沃土千里,南下又有江南鱼米之乡,每年光是往长安城运输税收,便要耗费许多人力物力,毕竟是逆流而上,运输着实不易,眼下虽已有了水泥路,再来一条木轨道却也没人嫌多。
第82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