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不还,宁死不归!
这若是出自一个普通百姓的嘴里,那估计大家也就是一笑了之,不会有太多的感慨。
但是出自皇帝口中,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皇帝在古代那是自高无上的,是神一般的存在,御驾亲征,意味的东西真是太多了,可以这么说,多一个皇帝在,士兵的战斗力要提高几倍,这一点也没有夸张。
因为皇帝来此,充分的展现出朝廷对这一场战争的重视性,也充分的鼓舞了士气,堂堂皇帝,不顾危险,亲自来到前线督战,甚至表示与燕云将士共存亡,这皇帝都如此威武霸气,那么还有哪个士兵好意思屈居人后,可想而知,一旦开战,必定人人无所畏惧的往前冲,皇帝就在我后面,我不可能躲到皇帝身后去,而且,这可是表现的好机会啊。
想那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逢敌必战,逢战必胜,当之无愧的第一战神,他御驾亲征的次数恐怕是皇帝中最多的,只要有他在,蒙古士兵个个奋勇当先,勇者无惧,这就是御驾亲征的好处。
像宋徽宗那样,敌人都还没有打来,自己就先跑了,那士兵肯定会想,你丫扔下我们不管,我凭什么为你卖命,士气就会变得非常低落,这往往就是失败预兆。
这就是“跟我上”和“给我上”的根本区别,虽然只是一字之差。
当然,御驾亲征也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皇帝一旦出事,士气必定大受打击,甚至于一蹶不振,所以,关键还是得用成败来说话。
盟约已经烧毁了,战书已经发出了。
赵楷同时也昭告天下,大宋与西夏结盟,共同对抗金国。
这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国,因为这宣战日期都是事先定好的,所以同时间汴京也发出了公告,顿时举国震惊。
皇帝不是去洛阳祭祖了吗,怎么跑到燕云打战去了,而且是要对金国开战,大宋百姓都如同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
但是,由于前面船队失踪一事,导致百姓的仇金情绪非常高,再加上李奇他们的暗中操纵,不少有血性的百姓都非常赞成对金出兵,要好好教训下这女真人,不以为我汉人好欺负,另外,还有很多商人也非常赞成,特别是江南的商人,这朝廷打仗,什么都消耗的快,他们的货物就跟水一样往外流,能不高兴吗。
不过还是有一部分人不太赞成对金宣战,因为如今国泰民安,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没有必要改变,毕竟战争是残酷了,打赢了还好,万一打输了,那可就糟糕了,多年心血可能付诸一旦。
朝中也有很多保守势力,他们倒是想阻止,可问题在于,皇帝都跑去燕云了,你就算叫破喉咙,皇帝也听不到,况且盟约都烧毁了,想要挽回也已经晚了,当然,他们也不敢上燕云来嚷嚷,那里太危险了,只能坐在家里瑟瑟发抖。
不过,燕云地区的百姓,却非常支持赵楷出兵,虽然这些年来相安无事,但是金兵一直屯以重兵于此,这让燕云地区的百姓一直都是提心吊胆,与其天天担惊受怕,还不如主动求战,统一燕云,巩固长城防御,那样他们就不用在惧怕北方强国了,而且,皇帝都来了,他们还需要怕什么。
虽然此时金国还未得知,毕竟古代通讯可没有这么发达,但可想而知,金国一旦知道大宋竟然对他们宣战,肯定是非常惊讶,若是在后世的话,那非得去看看日历,这一年是不是愚人年。
这太不可思议了。
其实金国的统治者,特别是完颜宗望和完颜希尹等人,也知道宋金必有一战,但是他们却错误的估计了大宋军事实力,这绝对是一次极为失策的错误判断,他们预计大宋至少还得再过几年,才有实力跟他们一战,所以他们加紧灭亡西夏,争取在大宋能与他们一较高下前,先发制人。
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大宋会在今年就对他们宣战,而且来的如此之突然,一点预兆都没有。
此番失策,直接导致的是金军在燕云的兵力部署极为空虚。
因为金国才刚刚建国不久,而女真人又少,大部分是由汉人和契丹人组成的,所以这时期完颜晟得巩固内政,军事力量就显得非常重要,故此,此时完颜晟还不敢将重兵部署在燕云地区,上京黄龙府大定府还都部署重兵镇守,就防止契丹人造反,而燕云地区,包括与大宋交界一带,完颜晟就安排了两个军团,一个是云州的完颜宗翰部,一个就是平州的完颜宗望部,他们两个那就跟土皇帝似得。
原本这也足够了,但是这二人都认为,若是出兵燕云,很能取胜,因为宋军也屯以重兵在此,而且大肆修建堡垒,更关键的是,这燕云地区河道众多,不利于金军开展,要是再拖下去,就更难打了,于是他们就想迂回西夏进攻,因为他们以为弱宋是不敢进攻他们的,所以又从燕云抽调了一半的人马西征,再加上完颜宗翰一走,金军在燕云地区一共就剩下了四万多人马。
而宋军在燕云地区可是有二十万精锐,二十万打四万,这——,当然,宋朝是一个非常奇葩的国度,即便是这种悬殊的兵力,也经常被打的全军覆没,所以,还是不好说。
金军也没有怕,反正一直以来,他们就是以多打少,这种悬殊的兵力,在他们眼中是再正常不过了。
其实撕毁盟约之前,韩世忠这一路水师已经出动了,这赵楷一声令下,其余五路大军同时进兵,大战一触即发。
然而,最先一路,自然是檀州的张叔夜,根据宗泽的战略,首先要封关,因为从金军的兵力部署来看,乃是左右牵制,云州完颜宗翰牵制大宋的山后三州,而平州的完颜宗望则是牵制山前九州,你若集中兵力进攻云州,我们就集中兵力进攻燕山府,当初燕云大战,完颜宗望也是通过出兵燕云,导致李奇必须分兵镇守燕山府,也不敢贸然进攻,这才化解云州之危,促成了云桑之盟。
而完颜宗望的大本营在平州,平州要进燕云,必定要从古北口入关,所以,当时完颜宗望虽然被韩世忠的水师逼退,但还是派人坚守古北口,决不能能宋军占领了这里,那么他就掌握了主动权,随时可以进关。
而张叔夜这一路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夺古北口,防止平州援军入关,如此一来,他们便可以全力夺取山后云州新州等地。
不过,这宗泽只是把战略安排好了,至于具体去怎么打,他也没有说,因为他也不知道,如果他事事都算无遗漏,那还要张叔夜这些人干什么?
所以具体怎么去夺取古北口,那还得看张叔夜。
然而,因为一出檀州就是古北口,两地离得太近了,就两三日路程,故此张叔夜倒也没有急着出兵,立刻召集众将士,商量对策,要知道他也已经年过古稀了,在历史上,他也是死于靖康年间,不过是自杀而死的,他也知道,这是他最后一战,所以,他不想留下任何遗憾,下以决心,必夺古北口,这一生不能以失败结局呀,对众将士道:“古北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当年我曾在这里与完颜宗望打过一仗,可惜未能攻破这里,不知尔等有何良计,可助我攻取古北口。”
副先锋关胜就道:“副帅,这古北口不过就数千金军镇守,而我们有两万精锐,大可强攻取之。”
张叔夜皱眉道:“当初老夫也曾试图强攻,但是未能攻破,所以强攻绝非上上之策。”他们肯定是首站,因为他们离金军最近,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战,输赢直接影响整个战局,而张叔夜老持稳重,他知晓古北口地势险要,也在这里吃过败仗,知道贸然强攻,极可能会以失败告终,这只是下下之策。
这古北口乃是一个关口,陆上就一条道路可以通往关口,若不强攻,那还怎么打?一干将士均是沉默不语。
这时候,坐在最末端的一员小将突然站起来,道:“副帅若能给卑职一支先锋军,卑职便可大破金军。”
口气非常狂妄呀!
张叔夜举目望去,见此人面容俊雅,非常帅气,看上去是一表人才,不过说是小将,其实倒不是说这人的年纪,也有三十来岁了,只是官职比较小,都快坐到门口去了,也得亏这里只是一支先锋军,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滥竽充数,若是在中军大帐,此人非得去营地外面站岗去,站都没有资格,哪有坐的资格。
他老人家暗自一惊,我帐下还有这等人才,张口就要大破金军,这金军要真的这么好破,老夫的头发估计都还是黑的,不禁询问道:“你是?”
因为张叔夜是总参谋部的成员,没有统军的权力,虽然参与不过不少军演,但是他认识的都是一些大将,什么王贵傅选董先等已经有功绩的少将,岳飞他们就不用说了,但也不可能人人都叫得出名字,此人官职卑微,从他的军服来看,也就是一队长,手下最多五十人,所以他并不认识此人。
关胜等大将也是一脸古怪之色看着此人,这口气忒大了,十有八九是在吹牛。
那小将抱拳道:“卑职刘锜,乃是北部军区射日营的一名队长。”
这射日营就是弓箭手的营地。
显然这刘锜也知道张叔夜不认识他,干脆就自报家门。
没听过。
张叔夜还真没有听过,心里就想,你一名队长能坐在这里,肯定也就是箭术了得,强于其他队长,如果你真有这等能耐,宗知府不可能不提拔你呀。
但是张叔夜身边一位文官听到刘锜这名字,稍稍一愣,随即在张叔夜身旁小声道:“将军,此人乃是西北大将军刘仲武之子。”
这刘仲武将军,张叔夜倒是听过,在西北对夏对吐蕃作战,立下不少功劳,是一员名将,用一种惊讶的口吻道:“你是刘少保之子?”
这刘仲武已经去世了,宋徽宗追封其为少保。
刘锜点点头道:“正是。”说话的时候,面色稍显尴尬。
张叔夜就更纳闷,打量着刘锜,你堂堂将门之后,少保之后,怎么混到如此下场,看你年纪也不小了,三十多岁的人,还是一个小小队长,你要有能耐,就凭你的家世,肯定要比岳飞他们强多了,人家岳飞农家出身,如今也是殿帅,你再不济也得混商一个营的指挥使吧,这叫我怎么相信你啊!
这若是出自一个普通百姓的嘴里,那估计大家也就是一笑了之,不会有太多的感慨。
但是出自皇帝口中,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皇帝在古代那是自高无上的,是神一般的存在,御驾亲征,意味的东西真是太多了,可以这么说,多一个皇帝在,士兵的战斗力要提高几倍,这一点也没有夸张。
因为皇帝来此,充分的展现出朝廷对这一场战争的重视性,也充分的鼓舞了士气,堂堂皇帝,不顾危险,亲自来到前线督战,甚至表示与燕云将士共存亡,这皇帝都如此威武霸气,那么还有哪个士兵好意思屈居人后,可想而知,一旦开战,必定人人无所畏惧的往前冲,皇帝就在我后面,我不可能躲到皇帝身后去,而且,这可是表现的好机会啊。
想那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逢敌必战,逢战必胜,当之无愧的第一战神,他御驾亲征的次数恐怕是皇帝中最多的,只要有他在,蒙古士兵个个奋勇当先,勇者无惧,这就是御驾亲征的好处。
像宋徽宗那样,敌人都还没有打来,自己就先跑了,那士兵肯定会想,你丫扔下我们不管,我凭什么为你卖命,士气就会变得非常低落,这往往就是失败预兆。
这就是“跟我上”和“给我上”的根本区别,虽然只是一字之差。
当然,御驾亲征也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皇帝一旦出事,士气必定大受打击,甚至于一蹶不振,所以,关键还是得用成败来说话。
盟约已经烧毁了,战书已经发出了。
赵楷同时也昭告天下,大宋与西夏结盟,共同对抗金国。
这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全国,因为这宣战日期都是事先定好的,所以同时间汴京也发出了公告,顿时举国震惊。
皇帝不是去洛阳祭祖了吗,怎么跑到燕云打战去了,而且是要对金国开战,大宋百姓都如同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
但是,由于前面船队失踪一事,导致百姓的仇金情绪非常高,再加上李奇他们的暗中操纵,不少有血性的百姓都非常赞成对金出兵,要好好教训下这女真人,不以为我汉人好欺负,另外,还有很多商人也非常赞成,特别是江南的商人,这朝廷打仗,什么都消耗的快,他们的货物就跟水一样往外流,能不高兴吗。
不过还是有一部分人不太赞成对金宣战,因为如今国泰民安,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没有必要改变,毕竟战争是残酷了,打赢了还好,万一打输了,那可就糟糕了,多年心血可能付诸一旦。
朝中也有很多保守势力,他们倒是想阻止,可问题在于,皇帝都跑去燕云了,你就算叫破喉咙,皇帝也听不到,况且盟约都烧毁了,想要挽回也已经晚了,当然,他们也不敢上燕云来嚷嚷,那里太危险了,只能坐在家里瑟瑟发抖。
不过,燕云地区的百姓,却非常支持赵楷出兵,虽然这些年来相安无事,但是金兵一直屯以重兵于此,这让燕云地区的百姓一直都是提心吊胆,与其天天担惊受怕,还不如主动求战,统一燕云,巩固长城防御,那样他们就不用在惧怕北方强国了,而且,皇帝都来了,他们还需要怕什么。
虽然此时金国还未得知,毕竟古代通讯可没有这么发达,但可想而知,金国一旦知道大宋竟然对他们宣战,肯定是非常惊讶,若是在后世的话,那非得去看看日历,这一年是不是愚人年。
这太不可思议了。
其实金国的统治者,特别是完颜宗望和完颜希尹等人,也知道宋金必有一战,但是他们却错误的估计了大宋军事实力,这绝对是一次极为失策的错误判断,他们预计大宋至少还得再过几年,才有实力跟他们一战,所以他们加紧灭亡西夏,争取在大宋能与他们一较高下前,先发制人。
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大宋会在今年就对他们宣战,而且来的如此之突然,一点预兆都没有。
此番失策,直接导致的是金军在燕云的兵力部署极为空虚。
因为金国才刚刚建国不久,而女真人又少,大部分是由汉人和契丹人组成的,所以这时期完颜晟得巩固内政,军事力量就显得非常重要,故此,此时完颜晟还不敢将重兵部署在燕云地区,上京黄龙府大定府还都部署重兵镇守,就防止契丹人造反,而燕云地区,包括与大宋交界一带,完颜晟就安排了两个军团,一个是云州的完颜宗翰部,一个就是平州的完颜宗望部,他们两个那就跟土皇帝似得。
原本这也足够了,但是这二人都认为,若是出兵燕云,很能取胜,因为宋军也屯以重兵在此,而且大肆修建堡垒,更关键的是,这燕云地区河道众多,不利于金军开展,要是再拖下去,就更难打了,于是他们就想迂回西夏进攻,因为他们以为弱宋是不敢进攻他们的,所以又从燕云抽调了一半的人马西征,再加上完颜宗翰一走,金军在燕云地区一共就剩下了四万多人马。
而宋军在燕云地区可是有二十万精锐,二十万打四万,这——,当然,宋朝是一个非常奇葩的国度,即便是这种悬殊的兵力,也经常被打的全军覆没,所以,还是不好说。
金军也没有怕,反正一直以来,他们就是以多打少,这种悬殊的兵力,在他们眼中是再正常不过了。
其实撕毁盟约之前,韩世忠这一路水师已经出动了,这赵楷一声令下,其余五路大军同时进兵,大战一触即发。
然而,最先一路,自然是檀州的张叔夜,根据宗泽的战略,首先要封关,因为从金军的兵力部署来看,乃是左右牵制,云州完颜宗翰牵制大宋的山后三州,而平州的完颜宗望则是牵制山前九州,你若集中兵力进攻云州,我们就集中兵力进攻燕山府,当初燕云大战,完颜宗望也是通过出兵燕云,导致李奇必须分兵镇守燕山府,也不敢贸然进攻,这才化解云州之危,促成了云桑之盟。
而完颜宗望的大本营在平州,平州要进燕云,必定要从古北口入关,所以,当时完颜宗望虽然被韩世忠的水师逼退,但还是派人坚守古北口,决不能能宋军占领了这里,那么他就掌握了主动权,随时可以进关。
而张叔夜这一路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夺古北口,防止平州援军入关,如此一来,他们便可以全力夺取山后云州新州等地。
不过,这宗泽只是把战略安排好了,至于具体去怎么打,他也没有说,因为他也不知道,如果他事事都算无遗漏,那还要张叔夜这些人干什么?
所以具体怎么去夺取古北口,那还得看张叔夜。
然而,因为一出檀州就是古北口,两地离得太近了,就两三日路程,故此张叔夜倒也没有急着出兵,立刻召集众将士,商量对策,要知道他也已经年过古稀了,在历史上,他也是死于靖康年间,不过是自杀而死的,他也知道,这是他最后一战,所以,他不想留下任何遗憾,下以决心,必夺古北口,这一生不能以失败结局呀,对众将士道:“古北口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当年我曾在这里与完颜宗望打过一仗,可惜未能攻破这里,不知尔等有何良计,可助我攻取古北口。”
副先锋关胜就道:“副帅,这古北口不过就数千金军镇守,而我们有两万精锐,大可强攻取之。”
张叔夜皱眉道:“当初老夫也曾试图强攻,但是未能攻破,所以强攻绝非上上之策。”他们肯定是首站,因为他们离金军最近,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战,输赢直接影响整个战局,而张叔夜老持稳重,他知晓古北口地势险要,也在这里吃过败仗,知道贸然强攻,极可能会以失败告终,这只是下下之策。
这古北口乃是一个关口,陆上就一条道路可以通往关口,若不强攻,那还怎么打?一干将士均是沉默不语。
这时候,坐在最末端的一员小将突然站起来,道:“副帅若能给卑职一支先锋军,卑职便可大破金军。”
口气非常狂妄呀!
张叔夜举目望去,见此人面容俊雅,非常帅气,看上去是一表人才,不过说是小将,其实倒不是说这人的年纪,也有三十来岁了,只是官职比较小,都快坐到门口去了,也得亏这里只是一支先锋军,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滥竽充数,若是在中军大帐,此人非得去营地外面站岗去,站都没有资格,哪有坐的资格。
他老人家暗自一惊,我帐下还有这等人才,张口就要大破金军,这金军要真的这么好破,老夫的头发估计都还是黑的,不禁询问道:“你是?”
因为张叔夜是总参谋部的成员,没有统军的权力,虽然参与不过不少军演,但是他认识的都是一些大将,什么王贵傅选董先等已经有功绩的少将,岳飞他们就不用说了,但也不可能人人都叫得出名字,此人官职卑微,从他的军服来看,也就是一队长,手下最多五十人,所以他并不认识此人。
关胜等大将也是一脸古怪之色看着此人,这口气忒大了,十有八九是在吹牛。
那小将抱拳道:“卑职刘锜,乃是北部军区射日营的一名队长。”
这射日营就是弓箭手的营地。
显然这刘锜也知道张叔夜不认识他,干脆就自报家门。
没听过。
张叔夜还真没有听过,心里就想,你一名队长能坐在这里,肯定也就是箭术了得,强于其他队长,如果你真有这等能耐,宗知府不可能不提拔你呀。
但是张叔夜身边一位文官听到刘锜这名字,稍稍一愣,随即在张叔夜身旁小声道:“将军,此人乃是西北大将军刘仲武之子。”
这刘仲武将军,张叔夜倒是听过,在西北对夏对吐蕃作战,立下不少功劳,是一员名将,用一种惊讶的口吻道:“你是刘少保之子?”
这刘仲武已经去世了,宋徽宗追封其为少保。
刘锜点点头道:“正是。”说话的时候,面色稍显尴尬。
张叔夜就更纳闷,打量着刘锜,你堂堂将门之后,少保之后,怎么混到如此下场,看你年纪也不小了,三十多岁的人,还是一个小小队长,你要有能耐,就凭你的家世,肯定要比岳飞他们强多了,人家岳飞农家出身,如今也是殿帅,你再不济也得混商一个营的指挥使吧,这叫我怎么相信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