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的这道旨意一下,百官在寂静了片刻后,又一次如同炸开了锅一般。
都察院御史台第一个发难,发言的左都御史陈若晨也是言辞十分激烈,“陛下,此旨不妥,恳请陛下三思!易指挥使虽然战功卓著,但是毕竟年轻,不及而立之年便升任一镇总兵,恐怕难以服从!更兼,微臣听闻,易大人在镇羗所任千户时,便有过诛杀理念不同的同僚,不知此时可否属实?”
崇祯脸色铁青的看着这个不怕死的御史,这人言语之间不仅直指易飞,更是影射自己用人不明,实在是让他心中大恨。
还未等他思索如何回话,一边的左谕德翰林侍读黄道周却是愤而驳斥道,“如今国家艰难,更是多仗良将,更何况有志不在年高,岂不知甘罗十四为相乎!?”
“一战而灭建奴数千,可称良将!本官并不否认,但是易指挥使如何解释升为千户便行屠戮之事?”陈若晨呤哼一声,目光锐利的盯向了大殿中的易飞,对于皇帝刚刚册封的镇北将军明显不服,口口声声也只以原职称呼。
看着皇帝和文武百官的目光全部聚集于自己身上,易飞也是对这个没事找事的御史恨的牙齿痒痒的,自己并没有招惹于他。却是如此尖锐的为难于自己,难道是天生的看天下人都不顺眼?
“皇上容末将细细禀来。末将当时也是事急从权,卑职刚刚上任镇羗所之时,兵不过一百。而何有为陆秋安李天养何德伟等却是拥兵数百,更是处处截留朝廷所发之粮饷,言称朝廷十数年来粒粮未下。”
“末将初来乍到,却是对此不甚了了,因此并非过问。但见军户个个衣不蔽体,一片饿孚,暗地寻访之下才明,原来是何有为陆秋安李天养何德伟四人将军户之精田大部霸占兼并。”
“末将只是稍稍劝了四人退些田地于军户,但是四人却是勃然大怒,竟敢趁末将出城之时悍然发动兵变!数百乱军半个时辰便已经让镇羗所如同人间地狱,无数军户被杀被抢,更有众多妇女惨遭淫辱!”
“幸得镇抚官丁春阳心怀忠义,带领心腹家丁死死守住一座城门,这将等到末将率兵平叛!可恨神木城军户已经有近千人遇难,这些世受国恩,却不懂报国,只懂残民以逞之辈难道不该杀么?”易飞越说越是气氛,看着陈可震的眼神也是锐利起来。
陈可晨本为文官,哪里见过易飞这种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悍将的气势,被易飞瞪了一眼,顿时有些失态的后退两步,再也不敢发一声。
“易指挥使好大的官威!只是不知道四人皆为朝廷官员,杀此四人可有经过有司论罪?!还是易指挥使觉得自己便是王法了?!流寇出身,难免匪气难改!”看着同僚失态,另一个御史顿时跳了出来,更是句句诛心。
“李大人慎言!”温体仁原本平静的看着,但是此时也是忍不住横了一眼这个二愣子。
此话一出,不仅崇祯脸上挂不住,易飞也是一下涨红了脸,大声的反驳道,“末将自知出身草莽,但是自归顺大明来,数年剿灭流寇混十万等,更是与建奴大小十数战!上报效朝廷,下对的起自己良心!”
“避重就轻,易指挥使端的好口才!”李御史连连冷笑,对于易飞的恶感他是完全源自于这厮居然敢于治下公开收商税,自然不愿他再坐大。
听闻此话,易飞更是恨的浑身发抖,虽然不知道为何这些御史一再的针对于他,但是对于这些人,他已经再无言语对待,又不能当堂动武,只能低头不语。
“够了!”崇祯脸色都有些发青了,对于这些卖直的御史他心中也是十分的厌恶。
而且易飞的话也是勾起了他的回忆,当时为祸一时的混十万等确实是易飞所击杀,而易飞干出这种事,那自然是在流寇中再也无安身之地,过去的出身已经完全算不得什么了。
而关键的是,易飞确实如他所说的,曾经与建奴十数次血战,几次地方的捷报都是对起的武勇大为激赞!几乎都是身先士卒而行,与其他一触即溃的大明官兵相比,就算不论战功,这种拼死血战的精神足以证明他的忠诚,其为国尽忠之心更是无可怀疑。
看到皇帝发怒了,一众原本卯足了劲准备相互攻诘的官员顿时骇了一跳,整齐的跪下。
崇祯铁青着脸看着陈李二人,眼中闪烁着寒光,久久之后,嘴里才一字字的说道,“今日早朝毕,湖广巡抚卢象升镇北将军易飞留下!”
……
紫禁城,东暖阁。
怒气冲冲的崇祯回到东暖阁之后,渐渐的收敛了怒气,本来被这帮孙子每日不断的找事,已经练出了极好的养气工夫,这会儿起了大用。
“来人,宣卢象升易飞二人进见!”崇祯轻轻的抿了一口茶,稳定住了心情,这才吩咐道。
卢易二人本来就在不远处听候,此时很快随着一个小太监来到东暖阁。
进来就发现了气氛有些不对,崇祯此时摆出的则是准备用早膳的样子。几碟普通的小菜,数个馒头,再加上一碗稀粥便是他一日的早膳了。不说比之王公高官,甚至比起一般的大商贾都是颇为不如,十分的寒酸。
“两位爱卿来了,赐坐!来人,将朕的膳食分些过去!”崇祯微笑着的看着两人,一点也看不出刚刚铁青着脸的模样。
“陛下太苦着自己了。”卢象升不是一个擅于溜须拍马之人,但是看到崇祯如此的节俭,也是有些忍不住凄然泪下。
一旁的易飞虽然没说什么,甚至来自后世的他对于崇祯有一种天然的鄙夷,但是对于眼前这个节俭之人,他也是发自心底的感到心酸,这可是一国之君啊!虽然心中对于崇祯治国的本事看不上眼,但是对于他的品性却是深深的震憾。
片刻后,两份简单的早餐也是放于两人前,卢易二人整齐的行礼,“谢陛下赐。”
明人百姓中风气十分的开化,但是士大夫之间却是十分的严谨,讲究食不言寝不语。一顿饭在无声中快速的结束了,对于卢象升来说,这顿饭是十足的天家恩赐,因此不但心中感激,更是将饭食用的一干二净。
对于根本不鸟什么忠义礼的易飞,虽然也是吃的一干二净,但是大半却是饿着了。而且不吃干净还不行,因为这点东西还填不饱他的肚子,只能吃个小半饱而已。
等三人吃完了膳食,崇祯这才将话题引到正事上来,“两位爱卿都是屡破流寇的良臣,对于如何剿灭流寇,爱卿们有何良策教朕?”
卢象升有心看看易飞的斤量,将目光投在易飞身上,想先听听他的看法。而崇祯听惯了朝臣们各种各样有用,无用的策略,也是想听听易飞这个常胜良将的看法,也是将目光注意到了易飞身上。
“陛下不嫌末将粗鄙,末将就讲一下自己的想法。末将认为,对于流寇当剿抚并用,斩杀骨干,安抚从者。末将昔年被流寇裹胁,也是对流寇了解甚多。流寇一般分为老营,精兵,步卒三部分。其中老营为流寇精华,全数为骑兵,是他们的根本,而精兵则是从流民中挑选身强力壮者所建,而步卒则是老弱。”
“流寇作战时,以步卒为前驱,消耗官军兵力锐气,再以精兵攻击体力消耗过大而且兵力已经减少的官军,而老营则是等官军一旦败北,便骤马而追!官军之所以屡剿流寇而不灭,也是因官军少马军,而流寇则是驱步卒为先,能战便战,不能战,便逃之夭夭。”
“一场大战下来,死的多半是步卒精兵一类,而老营却是基本没什么损失,因此可以再次裹胁流民而来!官军看似大胜,但只要老营无损,那其实战果则不大,甚至是没有。”
“而末将击混十里之时,便是步军纠缠于流寇步卒精兵,另遣精骑突袭彼等老营!一旦老营覆没,流寇步卒精兵虽然人多势众,但却再也无威胁。”易飞侃侃而谈,听的崇祯不断点头,虽然许多文臣也是有过这方面的策略,但是对比而来,一个是纸上谈兵,一个是有实战经历,说服力当然不一样。
看到崇祯也是一幅认同的样子,易飞也是继续说道,“而仗打到这一部,便是基本上结束了。接下来,便是安抚了。为了防止流寇死灰复燃,对于老营人马一定不能放过,一来可以斩尽宵小,二来可以震慑裹胁而来的流民。”
“末将当时驻守镇羗所,而所城神木却是被何有为陆秋安李天养何德伟四个贼子一番兵变,人口锐减,末将在兵变之时当场阵斩了四人后,将其家产充公,赈济于流民,更是为他们划分田地,统入军户。”
“于是,号称十万众的混十万等,只是二千余老营被斩后,从者二三万流民便烟消云散了,再不复为患。”易飞最后总结着道。
“易飞,你可有表字?”一边的卢象升突然的问道。
“回大人,末将表字怀国。”易飞恭敬的回答道。
“怀国,怀国,心怀家国,不错!本官问你,二三万百姓赈济所需要不是个小数目!本官知道当时的镇羗所可谓一穷二白,你当时是如何做到的?”卢象升正色的问道。
剿抚并用卢象升也是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大明处处饥荒,大军粮饷都不足,更别说赈济了,因此对于刚刚接手一穷二白的镇羗所的易飞所用的办法,也是相当的感兴趣。
而崇祯也是目光炯炯的看着易飞,想听听其中是否有什么值得效仿的地方。毕竟这些年来,对于米饭短缺的状况,崇祯也是天天头疼着。
“末将将何有为四人的家产全部抄出,约有二千余石粮,天天以大锅煮粥,只维持他们最低的消耗。同时令他们开垦田地,以换取稀粥以活命。”易飞并非注意到崇祯二人诧异的眼神,理所当然的说道。
“二千余石粮,你全拿出来煮粥?那将士们如何过活?”卢象升急不可耐的问道。
“大人,兵是杀贼的东西,而当时镇羗所到处都是陈年老匪。末将便是带着他们不断的剿匪以补军粮,一来平靖地方,二来也可以以之练兵,一举两得。”易飞拱拱手道。
“年少可畏!”卢象升不住赞叹道,激赏的看了一眼易飞,“怀国的兵就是这么练出来的?”
“是的,末将清理了国之蛀虫,腾出了大量的田地钱物,再依戚少保练兵之法,分田地于良家子弟,招之入军,厉加训练,小成时四处剿匪以补充粮饷。如流民以开垦荒地,征收粮沫,地方安定,兵卫民,民养兵,并可守卫一地。”易飞回答道。
崇祯一时心中大动,易飞这套作法毫不稀奇,太祖高皇帝曾有言,屯田可以收地利,抒民力,足兵食,使国有所赖,边防之计莫善于此。更是得意语,‘吾养百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而如今的大明卫所日渐没落,原因也是易飞所说,各地军官豪强兼并田地,军户们无以为生。若是自己能够大力整顿各地卫所,再派得力之臣厉加训练一番,岂非可唾手可得近百万无需国家养活之兵?!
但是这个念头也只是一闪而逝,一个小小的卫所变动问题并不大,但是想如易飞这般几乎是强力打压所有卫所豪强却是十分危险之事。而卫所没落也不是到如今才出现的,太祖成祖时期卫所已经出现端倪,而雄才大略马上征战一生的的两位铁血大帝都未能解决,崇祯并不认为自己能够在这种困境下超越祖辈。
“易飞的成功只是个例,正好让他碰上那个谁兵变,让他一并名言正顺的一举铲除所有反对势力。也幸亏这些蛀虫们无能,这才能让这个将才有了施展的空间!”崇祯心中默默的思索着。
“卢爱卿一直于湖广征剿流寇,而天下流寇十之八九都是窜入湖广。如何彻底剿灭之,卢爱卿可有何高论?”崇祯清了清嗓子,温言向卢象升问道。
“陛下,流寇战力不强,但是却是贵于一个流字。虽然屡战屡败,但是却是向深山中一躲,等待官军退去,便可以逃过一劫!而今天下,灾害沉重,还请陛下能够减免赋税,以安民心。百姓有口饭吃,便不会背井离乡,成为流民。而没有流民补充,流寇就如无根之泙,旋即可灭!”虽然知道此言会让崇祯不喜,但是卢象升铿锵有力的道。
“减免赋税,粮饷何来?如今国家多事,外有奴虏,内有流寇,这些小民为何不能多担代一点?一旦天下清平,自然不会再加派赋税!”果然,崇祯的眉毛一下子拧了起来,原本气氛融洽的召见也是立即变得清冷起来。
不是崇祯不愿减免赋税,也不是不知道各地百姓苦不堪言,千里饱孚。但是如今大明风雨飘摇,九边明军的粮饷不足,已经让军心动荡。尤其是直面建奴的辽地,粮饷更是不可缺少,这些已经形成军阀基础的辽地,一旦粮饷供应不上,稍不留意便会出现兵变的现象!
而辽饷更是数目巨大,年耗银数百万两,米粮数十万石!除非能够下定决心放弃北方,否则辽地一旦兵变,大明的半壁江山就会不保!而这个简易明了的道理,人人都知,卢象升也并非不了解,却是如此说话,怎么能不让崇祯恼怒?!
崇祯皇帝脸上一抹无奈之色一闪而过,却是没有逃过正紧盯着他的充满希冀的卢象升的眼睛。卢象升心底叹了口气,崇祯虽然有中兴大明之心,却无中兴大明魄力,畏首畏尾,瞻前顾后,始终不敢动太大的动作。
要是生于太平年间,崇祯绝对会是一个守成的明君,但是在这乱世之中……卢象升不敢再想下去,赶紧将心中这些不敬的想法从心底驱散。
“东奴历次入寇,多数从宣大而来。朕想问问卢爱卿,宣大当如何经营?”虽然对于卢象升的不识事务很不喜,但是崇祯对于卢象升的能力和忠诚还是十分的信任的。
一旁的易飞目光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该来的还是要来了,原本以为改变了历史,但是历史的车轮也只是稍稍偏移了一点点方向,但是大方向却是丝毫未变!
崇祯皇帝如此相询,自然是为下一步卢象升总督宣大作衬垫,历史没有改变!卢象升总督宣大几乎已经成了必定的事实了!
不仅易飞明白,卢象升更是身子不能控制的抖动了一下,心中的激动可想而知,稍稍整理了一下思想,卢象升铿锵有力的道,“整军备,行屯田,备大战!不放贼奴一兵一卒过宣大!”
回答虽然简洁,但是同样有力,崇祯当下大喜,取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圣旨,由身后的王承恩当场念出。
卢象升跪倒于地,激动的听着圣旨中所说,收回湖广巡抚之职,升任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之语,更是对崇祯的信任满怀感激。
“卢爱卿,宣大之地便交于你了,朕甚为放心。盼你上任之后,与易爱卿为朕守好西疆!切切!”临了,崇祯又是温言安抚着。
“陛下隆恩,微臣敢不效死!只要一气尚存,决不放贼奴一兵一卒过宣大!”卢象升心中也是升起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动,只觉胸口热血一阵阵的上冲!
都察院御史台第一个发难,发言的左都御史陈若晨也是言辞十分激烈,“陛下,此旨不妥,恳请陛下三思!易指挥使虽然战功卓著,但是毕竟年轻,不及而立之年便升任一镇总兵,恐怕难以服从!更兼,微臣听闻,易大人在镇羗所任千户时,便有过诛杀理念不同的同僚,不知此时可否属实?”
崇祯脸色铁青的看着这个不怕死的御史,这人言语之间不仅直指易飞,更是影射自己用人不明,实在是让他心中大恨。
还未等他思索如何回话,一边的左谕德翰林侍读黄道周却是愤而驳斥道,“如今国家艰难,更是多仗良将,更何况有志不在年高,岂不知甘罗十四为相乎!?”
“一战而灭建奴数千,可称良将!本官并不否认,但是易指挥使如何解释升为千户便行屠戮之事?”陈若晨呤哼一声,目光锐利的盯向了大殿中的易飞,对于皇帝刚刚册封的镇北将军明显不服,口口声声也只以原职称呼。
看着皇帝和文武百官的目光全部聚集于自己身上,易飞也是对这个没事找事的御史恨的牙齿痒痒的,自己并没有招惹于他。却是如此尖锐的为难于自己,难道是天生的看天下人都不顺眼?
“皇上容末将细细禀来。末将当时也是事急从权,卑职刚刚上任镇羗所之时,兵不过一百。而何有为陆秋安李天养何德伟等却是拥兵数百,更是处处截留朝廷所发之粮饷,言称朝廷十数年来粒粮未下。”
“末将初来乍到,却是对此不甚了了,因此并非过问。但见军户个个衣不蔽体,一片饿孚,暗地寻访之下才明,原来是何有为陆秋安李天养何德伟四人将军户之精田大部霸占兼并。”
“末将只是稍稍劝了四人退些田地于军户,但是四人却是勃然大怒,竟敢趁末将出城之时悍然发动兵变!数百乱军半个时辰便已经让镇羗所如同人间地狱,无数军户被杀被抢,更有众多妇女惨遭淫辱!”
“幸得镇抚官丁春阳心怀忠义,带领心腹家丁死死守住一座城门,这将等到末将率兵平叛!可恨神木城军户已经有近千人遇难,这些世受国恩,却不懂报国,只懂残民以逞之辈难道不该杀么?”易飞越说越是气氛,看着陈可震的眼神也是锐利起来。
陈可晨本为文官,哪里见过易飞这种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悍将的气势,被易飞瞪了一眼,顿时有些失态的后退两步,再也不敢发一声。
“易指挥使好大的官威!只是不知道四人皆为朝廷官员,杀此四人可有经过有司论罪?!还是易指挥使觉得自己便是王法了?!流寇出身,难免匪气难改!”看着同僚失态,另一个御史顿时跳了出来,更是句句诛心。
“李大人慎言!”温体仁原本平静的看着,但是此时也是忍不住横了一眼这个二愣子。
此话一出,不仅崇祯脸上挂不住,易飞也是一下涨红了脸,大声的反驳道,“末将自知出身草莽,但是自归顺大明来,数年剿灭流寇混十万等,更是与建奴大小十数战!上报效朝廷,下对的起自己良心!”
“避重就轻,易指挥使端的好口才!”李御史连连冷笑,对于易飞的恶感他是完全源自于这厮居然敢于治下公开收商税,自然不愿他再坐大。
听闻此话,易飞更是恨的浑身发抖,虽然不知道为何这些御史一再的针对于他,但是对于这些人,他已经再无言语对待,又不能当堂动武,只能低头不语。
“够了!”崇祯脸色都有些发青了,对于这些卖直的御史他心中也是十分的厌恶。
而且易飞的话也是勾起了他的回忆,当时为祸一时的混十万等确实是易飞所击杀,而易飞干出这种事,那自然是在流寇中再也无安身之地,过去的出身已经完全算不得什么了。
而关键的是,易飞确实如他所说的,曾经与建奴十数次血战,几次地方的捷报都是对起的武勇大为激赞!几乎都是身先士卒而行,与其他一触即溃的大明官兵相比,就算不论战功,这种拼死血战的精神足以证明他的忠诚,其为国尽忠之心更是无可怀疑。
看到皇帝发怒了,一众原本卯足了劲准备相互攻诘的官员顿时骇了一跳,整齐的跪下。
崇祯铁青着脸看着陈李二人,眼中闪烁着寒光,久久之后,嘴里才一字字的说道,“今日早朝毕,湖广巡抚卢象升镇北将军易飞留下!”
……
紫禁城,东暖阁。
怒气冲冲的崇祯回到东暖阁之后,渐渐的收敛了怒气,本来被这帮孙子每日不断的找事,已经练出了极好的养气工夫,这会儿起了大用。
“来人,宣卢象升易飞二人进见!”崇祯轻轻的抿了一口茶,稳定住了心情,这才吩咐道。
卢易二人本来就在不远处听候,此时很快随着一个小太监来到东暖阁。
进来就发现了气氛有些不对,崇祯此时摆出的则是准备用早膳的样子。几碟普通的小菜,数个馒头,再加上一碗稀粥便是他一日的早膳了。不说比之王公高官,甚至比起一般的大商贾都是颇为不如,十分的寒酸。
“两位爱卿来了,赐坐!来人,将朕的膳食分些过去!”崇祯微笑着的看着两人,一点也看不出刚刚铁青着脸的模样。
“陛下太苦着自己了。”卢象升不是一个擅于溜须拍马之人,但是看到崇祯如此的节俭,也是有些忍不住凄然泪下。
一旁的易飞虽然没说什么,甚至来自后世的他对于崇祯有一种天然的鄙夷,但是对于眼前这个节俭之人,他也是发自心底的感到心酸,这可是一国之君啊!虽然心中对于崇祯治国的本事看不上眼,但是对于他的品性却是深深的震憾。
片刻后,两份简单的早餐也是放于两人前,卢易二人整齐的行礼,“谢陛下赐。”
明人百姓中风气十分的开化,但是士大夫之间却是十分的严谨,讲究食不言寝不语。一顿饭在无声中快速的结束了,对于卢象升来说,这顿饭是十足的天家恩赐,因此不但心中感激,更是将饭食用的一干二净。
对于根本不鸟什么忠义礼的易飞,虽然也是吃的一干二净,但是大半却是饿着了。而且不吃干净还不行,因为这点东西还填不饱他的肚子,只能吃个小半饱而已。
等三人吃完了膳食,崇祯这才将话题引到正事上来,“两位爱卿都是屡破流寇的良臣,对于如何剿灭流寇,爱卿们有何良策教朕?”
卢象升有心看看易飞的斤量,将目光投在易飞身上,想先听听他的看法。而崇祯听惯了朝臣们各种各样有用,无用的策略,也是想听听易飞这个常胜良将的看法,也是将目光注意到了易飞身上。
“陛下不嫌末将粗鄙,末将就讲一下自己的想法。末将认为,对于流寇当剿抚并用,斩杀骨干,安抚从者。末将昔年被流寇裹胁,也是对流寇了解甚多。流寇一般分为老营,精兵,步卒三部分。其中老营为流寇精华,全数为骑兵,是他们的根本,而精兵则是从流民中挑选身强力壮者所建,而步卒则是老弱。”
“流寇作战时,以步卒为前驱,消耗官军兵力锐气,再以精兵攻击体力消耗过大而且兵力已经减少的官军,而老营则是等官军一旦败北,便骤马而追!官军之所以屡剿流寇而不灭,也是因官军少马军,而流寇则是驱步卒为先,能战便战,不能战,便逃之夭夭。”
“一场大战下来,死的多半是步卒精兵一类,而老营却是基本没什么损失,因此可以再次裹胁流民而来!官军看似大胜,但只要老营无损,那其实战果则不大,甚至是没有。”
“而末将击混十里之时,便是步军纠缠于流寇步卒精兵,另遣精骑突袭彼等老营!一旦老营覆没,流寇步卒精兵虽然人多势众,但却再也无威胁。”易飞侃侃而谈,听的崇祯不断点头,虽然许多文臣也是有过这方面的策略,但是对比而来,一个是纸上谈兵,一个是有实战经历,说服力当然不一样。
看到崇祯也是一幅认同的样子,易飞也是继续说道,“而仗打到这一部,便是基本上结束了。接下来,便是安抚了。为了防止流寇死灰复燃,对于老营人马一定不能放过,一来可以斩尽宵小,二来可以震慑裹胁而来的流民。”
“末将当时驻守镇羗所,而所城神木却是被何有为陆秋安李天养何德伟四个贼子一番兵变,人口锐减,末将在兵变之时当场阵斩了四人后,将其家产充公,赈济于流民,更是为他们划分田地,统入军户。”
“于是,号称十万众的混十万等,只是二千余老营被斩后,从者二三万流民便烟消云散了,再不复为患。”易飞最后总结着道。
“易飞,你可有表字?”一边的卢象升突然的问道。
“回大人,末将表字怀国。”易飞恭敬的回答道。
“怀国,怀国,心怀家国,不错!本官问你,二三万百姓赈济所需要不是个小数目!本官知道当时的镇羗所可谓一穷二白,你当时是如何做到的?”卢象升正色的问道。
剿抚并用卢象升也是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大明处处饥荒,大军粮饷都不足,更别说赈济了,因此对于刚刚接手一穷二白的镇羗所的易飞所用的办法,也是相当的感兴趣。
而崇祯也是目光炯炯的看着易飞,想听听其中是否有什么值得效仿的地方。毕竟这些年来,对于米饭短缺的状况,崇祯也是天天头疼着。
“末将将何有为四人的家产全部抄出,约有二千余石粮,天天以大锅煮粥,只维持他们最低的消耗。同时令他们开垦田地,以换取稀粥以活命。”易飞并非注意到崇祯二人诧异的眼神,理所当然的说道。
“二千余石粮,你全拿出来煮粥?那将士们如何过活?”卢象升急不可耐的问道。
“大人,兵是杀贼的东西,而当时镇羗所到处都是陈年老匪。末将便是带着他们不断的剿匪以补军粮,一来平靖地方,二来也可以以之练兵,一举两得。”易飞拱拱手道。
“年少可畏!”卢象升不住赞叹道,激赏的看了一眼易飞,“怀国的兵就是这么练出来的?”
“是的,末将清理了国之蛀虫,腾出了大量的田地钱物,再依戚少保练兵之法,分田地于良家子弟,招之入军,厉加训练,小成时四处剿匪以补充粮饷。如流民以开垦荒地,征收粮沫,地方安定,兵卫民,民养兵,并可守卫一地。”易飞回答道。
崇祯一时心中大动,易飞这套作法毫不稀奇,太祖高皇帝曾有言,屯田可以收地利,抒民力,足兵食,使国有所赖,边防之计莫善于此。更是得意语,‘吾养百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而如今的大明卫所日渐没落,原因也是易飞所说,各地军官豪强兼并田地,军户们无以为生。若是自己能够大力整顿各地卫所,再派得力之臣厉加训练一番,岂非可唾手可得近百万无需国家养活之兵?!
但是这个念头也只是一闪而逝,一个小小的卫所变动问题并不大,但是想如易飞这般几乎是强力打压所有卫所豪强却是十分危险之事。而卫所没落也不是到如今才出现的,太祖成祖时期卫所已经出现端倪,而雄才大略马上征战一生的的两位铁血大帝都未能解决,崇祯并不认为自己能够在这种困境下超越祖辈。
“易飞的成功只是个例,正好让他碰上那个谁兵变,让他一并名言正顺的一举铲除所有反对势力。也幸亏这些蛀虫们无能,这才能让这个将才有了施展的空间!”崇祯心中默默的思索着。
“卢爱卿一直于湖广征剿流寇,而天下流寇十之八九都是窜入湖广。如何彻底剿灭之,卢爱卿可有何高论?”崇祯清了清嗓子,温言向卢象升问道。
“陛下,流寇战力不强,但是却是贵于一个流字。虽然屡战屡败,但是却是向深山中一躲,等待官军退去,便可以逃过一劫!而今天下,灾害沉重,还请陛下能够减免赋税,以安民心。百姓有口饭吃,便不会背井离乡,成为流民。而没有流民补充,流寇就如无根之泙,旋即可灭!”虽然知道此言会让崇祯不喜,但是卢象升铿锵有力的道。
“减免赋税,粮饷何来?如今国家多事,外有奴虏,内有流寇,这些小民为何不能多担代一点?一旦天下清平,自然不会再加派赋税!”果然,崇祯的眉毛一下子拧了起来,原本气氛融洽的召见也是立即变得清冷起来。
不是崇祯不愿减免赋税,也不是不知道各地百姓苦不堪言,千里饱孚。但是如今大明风雨飘摇,九边明军的粮饷不足,已经让军心动荡。尤其是直面建奴的辽地,粮饷更是不可缺少,这些已经形成军阀基础的辽地,一旦粮饷供应不上,稍不留意便会出现兵变的现象!
而辽饷更是数目巨大,年耗银数百万两,米粮数十万石!除非能够下定决心放弃北方,否则辽地一旦兵变,大明的半壁江山就会不保!而这个简易明了的道理,人人都知,卢象升也并非不了解,却是如此说话,怎么能不让崇祯恼怒?!
崇祯皇帝脸上一抹无奈之色一闪而过,却是没有逃过正紧盯着他的充满希冀的卢象升的眼睛。卢象升心底叹了口气,崇祯虽然有中兴大明之心,却无中兴大明魄力,畏首畏尾,瞻前顾后,始终不敢动太大的动作。
要是生于太平年间,崇祯绝对会是一个守成的明君,但是在这乱世之中……卢象升不敢再想下去,赶紧将心中这些不敬的想法从心底驱散。
“东奴历次入寇,多数从宣大而来。朕想问问卢爱卿,宣大当如何经营?”虽然对于卢象升的不识事务很不喜,但是崇祯对于卢象升的能力和忠诚还是十分的信任的。
一旁的易飞目光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该来的还是要来了,原本以为改变了历史,但是历史的车轮也只是稍稍偏移了一点点方向,但是大方向却是丝毫未变!
崇祯皇帝如此相询,自然是为下一步卢象升总督宣大作衬垫,历史没有改变!卢象升总督宣大几乎已经成了必定的事实了!
不仅易飞明白,卢象升更是身子不能控制的抖动了一下,心中的激动可想而知,稍稍整理了一下思想,卢象升铿锵有力的道,“整军备,行屯田,备大战!不放贼奴一兵一卒过宣大!”
回答虽然简洁,但是同样有力,崇祯当下大喜,取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圣旨,由身后的王承恩当场念出。
卢象升跪倒于地,激动的听着圣旨中所说,收回湖广巡抚之职,升任兵部左侍郎,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之语,更是对崇祯的信任满怀感激。
“卢爱卿,宣大之地便交于你了,朕甚为放心。盼你上任之后,与易爱卿为朕守好西疆!切切!”临了,崇祯又是温言安抚着。
“陛下隆恩,微臣敢不效死!只要一气尚存,决不放贼奴一兵一卒过宣大!”卢象升心中也是升起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动,只觉胸口热血一阵阵的上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