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养家日常 作者:曲流水
分卷阅读95
一批的名单中。
“不错,就是这些。”丁吏员点点头。
两人没说多久的话,在另一套院子办公的税务部的人也出来了,这次是联合下乡,不止农部。
张铭跟在一位年青吏员身后,两人相互看了看,笑了笑,趁着年青吏员和丁吏员说话的时候,两人凑在一起。
“你们那里忙吗?”张铭小声问道,“听说你下午迟迟才散值。”他是全年级第四名,季无病放弃机会后,他就报了县衙,顺利通过留下来了。
“嗯,很忙,要记录今年的水稻、黄豆等农作物平均亩产,还要计算的表格一大堆,上面府城又催得急,我已经连续加几天班了。没办法,上面要根据当地的亩产量来制定收税额度,只能我们加快速度。”穆子期摸摸自己的眼皮底下,幸好他工作效率快,晚上不用加班,要不然估计黑眼圈都出来了。
“真辛苦,我们现在还好,还没到税收的时候。”张铭有些同情,低声道,“我发现这里和学堂完全不同,多亏家里人跟我说过,带我的人又是邻居,要不然真难熬过。唉,以后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要进衙门。”最后一句话说得极低。
这就是实践活动的意义了,基本上种过田的年轻人都不会想回去种田,等回到学堂会更加努力念书。至于适不适合在官场上混,如果能提前了解的话,以后毕业能有个大概的认知。
“到下个月,你们就开始忙了。”穆子期低咳一声,声音太过喑哑,再压低音量都快听不到自己在说什么了。
至于加班的辛苦,穆子期并不放在眼里,他前世在政府机关部门做过一年,那时要干的活比现在要多得多。不过他很怀念电脑,如果有电脑的话,表格数字之类的,三下两下就能做完,不像现在,要拿算盘拨着,反复算几次,后面还要几个人一起校对。
两人没能交流多久,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县农部的杜部长和税务部的董副部长就出来了,他们穿着棉布长衫,身后跟着几个人。
“人都到齐了,我们现在就立即下乡。”农部的杜部长说话一向言简意赅,军队出身的他作风果断。
大家应了一声,分成两批,各自爬上一辆敞篷牛车。没错,作风就是如此简朴,谁让大夏的马匹极少呢,都供应在军队里了,各地的官员出差只好坐牛车或驴车。
穆子期坐在板车上,眼睁睁地看着杜部长和董副部长各自骑着一头毛驴嘀嗒嘀嗒地走在最前面。
“咳咳,这是你第一次跟着下乡,以后看多你就习以为常了。”丁吏员笑了笑,又问道,“会赶牛车不?会的话下次你来赶,可以少来一人。”
“我会。”穆子期收起自己的惊讶,点头道。大概是他们清溪村没见过官员下乡,他见识少的缘故吧?其实骑毛驴挺不错的。
是挺不错的,走在半路,穆子期就看到董副部长拿出一支笛子,悠悠然地吹起来。
“董大人以前是秀才出身,书香门第,就喜欢这个。”丁吏员又解释道,目光闪动,面上流露出佩服之色,“不过他的算学学得极好,当初我们一起进管理学院,他学了一年就结业,我学两年,现在你看差别就出来了。”自己的级别是科员,对方已经是正科了。
穆子期点点头,才来不到十天,他就隐隐感觉到县衙的派系斗争,总的来说就是旧文人与新文人之间的争斗,也许他这种概括太粗浅了,兴许是另一种利益之争。
想到学堂的老师们大都是受过正式的新式教育,穆子期认为新式教育肯定能取代八股文的科举,只是这个过程还需要时间。
一路听着悠扬的笛声,穆子期戴着草帽,眼睛看着路边色彩缤纷的野花,青翠欲滴的绿叶,听着牧童牵着水牛的欢笑声,再看正在田里辛苦劳作的村民……这一幅普普通通、似乎随处可见的画面却让他陷入了沉思。
唉,想起昨晚老叶氏在饭桌上念叨的事,穆子期再次感慨有一个强大国家的重要性,要不是有大夏庇佑,眼前这幅本该很平常的画面可能并不会出现。
自从那场席卷中原的自然灾害和瘟疫结束,大夏开始和大金偷偷摸摸通过商品买卖交流起来,尤其是去年,大夏的许多商品更是跟着水路四处销售。商路一通,逃到这里的灾民开始牵挂留在北边的亲朋好友,趁此机会,穆家把早就写好的信寄了出去。
这都快一年了,远在福省林县的族人没有半点音讯传回,也不知道那封信他们到底有没有收到。
一想到这里,穆子期就有些烦闷,路途远,不知道送信的人可不可靠,毕竟是由驿站统一发送的,人家早就声明,如果运气好就可以找到正主,找不到的话也没办法,毕竟那边不是大夏的领地,地址也不一定能找得到,不像大夏,哪条街哪几号都标得一清二楚。
无奈之下,他们三个月前又寄了一封信出去,要不是每次送信都要一两多的银钱,估摸着老叶氏会多寄几次。
没想多久,穆子期他们很快就开始工作了。还没到镇衙门,牛车就时不时停下,在路过村庄时,大家会分散到各家各户询问夏收的情况,毕竟纸面上的数据是会骗人的,要是他们的工作出现纰漏,处罚力度可是非常严厉。
穆子期该庆幸大夏官吏的薪水还是非常高的,大家又对成为公职人员十分热衷,有着光宗耀祖的传统思想,否则这么大的压力还真比不上去作坊干活或者教书育人来得轻松。
下乡检查的工作比他事先预计的辛苦一些,他们这一组人走遍五个镇,在抽查一些村庄时,还真查出了个别村长弄虚作假,填报的亩产数过于夸张,就差明着说是祥瑞了。
一连两个月,穆子期都在县衙里老老实实干活,因为处于变声期,他说的少干的多,久而久之,竟然意外地发现大家似乎都挺喜欢自己的,对待自己的态度越来越和善。
穆子期回去和老叶氏一说,她就笑道:“以前你的脾气有些急,容易发怒,会冲动,现在倒是变了一些,脾气比以前好多了。我看你在县衙做得不错,前些天那位姓丁的吏员来店里吃饺子时把你夸了一顿。依我看,在衙门上值,沉默点安静点,总比四处拉着人说是非好。”
她当时听完,心里高兴极了,二话不说就送上一斤自家种的荔枝。
“以后结业了去衙门工作挺好的。”说到这里,老叶氏就露出欢喜的笑容。
以前在老家,逼着大孙子上学,不也是为了科举考试,以后中进士当官吗?
穆子期默然,这段时间他时常会思考自己的未来,他以后到底想干什么?是想做官还是教书,或者到一个作坊去打拼?或者自己做生意?
处于一个正在发生剧烈变化的时代,没有背景的他该如何乘风破浪,带着家
分卷阅读95
欲望文
分卷阅读95
一批的名单中。
“不错,就是这些。”丁吏员点点头。
两人没说多久的话,在另一套院子办公的税务部的人也出来了,这次是联合下乡,不止农部。
张铭跟在一位年青吏员身后,两人相互看了看,笑了笑,趁着年青吏员和丁吏员说话的时候,两人凑在一起。
“你们那里忙吗?”张铭小声问道,“听说你下午迟迟才散值。”他是全年级第四名,季无病放弃机会后,他就报了县衙,顺利通过留下来了。
“嗯,很忙,要记录今年的水稻、黄豆等农作物平均亩产,还要计算的表格一大堆,上面府城又催得急,我已经连续加几天班了。没办法,上面要根据当地的亩产量来制定收税额度,只能我们加快速度。”穆子期摸摸自己的眼皮底下,幸好他工作效率快,晚上不用加班,要不然估计黑眼圈都出来了。
“真辛苦,我们现在还好,还没到税收的时候。”张铭有些同情,低声道,“我发现这里和学堂完全不同,多亏家里人跟我说过,带我的人又是邻居,要不然真难熬过。唉,以后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要进衙门。”最后一句话说得极低。
这就是实践活动的意义了,基本上种过田的年轻人都不会想回去种田,等回到学堂会更加努力念书。至于适不适合在官场上混,如果能提前了解的话,以后毕业能有个大概的认知。
“到下个月,你们就开始忙了。”穆子期低咳一声,声音太过喑哑,再压低音量都快听不到自己在说什么了。
至于加班的辛苦,穆子期并不放在眼里,他前世在政府机关部门做过一年,那时要干的活比现在要多得多。不过他很怀念电脑,如果有电脑的话,表格数字之类的,三下两下就能做完,不像现在,要拿算盘拨着,反复算几次,后面还要几个人一起校对。
两人没能交流多久,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县农部的杜部长和税务部的董副部长就出来了,他们穿着棉布长衫,身后跟着几个人。
“人都到齐了,我们现在就立即下乡。”农部的杜部长说话一向言简意赅,军队出身的他作风果断。
大家应了一声,分成两批,各自爬上一辆敞篷牛车。没错,作风就是如此简朴,谁让大夏的马匹极少呢,都供应在军队里了,各地的官员出差只好坐牛车或驴车。
穆子期坐在板车上,眼睁睁地看着杜部长和董副部长各自骑着一头毛驴嘀嗒嘀嗒地走在最前面。
“咳咳,这是你第一次跟着下乡,以后看多你就习以为常了。”丁吏员笑了笑,又问道,“会赶牛车不?会的话下次你来赶,可以少来一人。”
“我会。”穆子期收起自己的惊讶,点头道。大概是他们清溪村没见过官员下乡,他见识少的缘故吧?其实骑毛驴挺不错的。
是挺不错的,走在半路,穆子期就看到董副部长拿出一支笛子,悠悠然地吹起来。
“董大人以前是秀才出身,书香门第,就喜欢这个。”丁吏员又解释道,目光闪动,面上流露出佩服之色,“不过他的算学学得极好,当初我们一起进管理学院,他学了一年就结业,我学两年,现在你看差别就出来了。”自己的级别是科员,对方已经是正科了。
穆子期点点头,才来不到十天,他就隐隐感觉到县衙的派系斗争,总的来说就是旧文人与新文人之间的争斗,也许他这种概括太粗浅了,兴许是另一种利益之争。
想到学堂的老师们大都是受过正式的新式教育,穆子期认为新式教育肯定能取代八股文的科举,只是这个过程还需要时间。
一路听着悠扬的笛声,穆子期戴着草帽,眼睛看着路边色彩缤纷的野花,青翠欲滴的绿叶,听着牧童牵着水牛的欢笑声,再看正在田里辛苦劳作的村民……这一幅普普通通、似乎随处可见的画面却让他陷入了沉思。
唉,想起昨晚老叶氏在饭桌上念叨的事,穆子期再次感慨有一个强大国家的重要性,要不是有大夏庇佑,眼前这幅本该很平常的画面可能并不会出现。
自从那场席卷中原的自然灾害和瘟疫结束,大夏开始和大金偷偷摸摸通过商品买卖交流起来,尤其是去年,大夏的许多商品更是跟着水路四处销售。商路一通,逃到这里的灾民开始牵挂留在北边的亲朋好友,趁此机会,穆家把早就写好的信寄了出去。
这都快一年了,远在福省林县的族人没有半点音讯传回,也不知道那封信他们到底有没有收到。
一想到这里,穆子期就有些烦闷,路途远,不知道送信的人可不可靠,毕竟是由驿站统一发送的,人家早就声明,如果运气好就可以找到正主,找不到的话也没办法,毕竟那边不是大夏的领地,地址也不一定能找得到,不像大夏,哪条街哪几号都标得一清二楚。
无奈之下,他们三个月前又寄了一封信出去,要不是每次送信都要一两多的银钱,估摸着老叶氏会多寄几次。
没想多久,穆子期他们很快就开始工作了。还没到镇衙门,牛车就时不时停下,在路过村庄时,大家会分散到各家各户询问夏收的情况,毕竟纸面上的数据是会骗人的,要是他们的工作出现纰漏,处罚力度可是非常严厉。
穆子期该庆幸大夏官吏的薪水还是非常高的,大家又对成为公职人员十分热衷,有着光宗耀祖的传统思想,否则这么大的压力还真比不上去作坊干活或者教书育人来得轻松。
下乡检查的工作比他事先预计的辛苦一些,他们这一组人走遍五个镇,在抽查一些村庄时,还真查出了个别村长弄虚作假,填报的亩产数过于夸张,就差明着说是祥瑞了。
一连两个月,穆子期都在县衙里老老实实干活,因为处于变声期,他说的少干的多,久而久之,竟然意外地发现大家似乎都挺喜欢自己的,对待自己的态度越来越和善。
穆子期回去和老叶氏一说,她就笑道:“以前你的脾气有些急,容易发怒,会冲动,现在倒是变了一些,脾气比以前好多了。我看你在县衙做得不错,前些天那位姓丁的吏员来店里吃饺子时把你夸了一顿。依我看,在衙门上值,沉默点安静点,总比四处拉着人说是非好。”
她当时听完,心里高兴极了,二话不说就送上一斤自家种的荔枝。
“以后结业了去衙门工作挺好的。”说到这里,老叶氏就露出欢喜的笑容。
以前在老家,逼着大孙子上学,不也是为了科举考试,以后中进士当官吗?
穆子期默然,这段时间他时常会思考自己的未来,他以后到底想干什么?是想做官还是教书,或者到一个作坊去打拼?或者自己做生意?
处于一个正在发生剧烈变化的时代,没有背景的他该如何乘风破浪,带着家
分卷阅读95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