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竟然跑了,准确的说,是皇太极正率五六万步卒向沈阳方向狂奔而去!
张斌收到消息的时候,皇太极已经率军跑出去二十多里了。
皇太极这是想干什么,难道他想凭借这五六万步卒去阻挡关宁铁骑吗?
这个几乎是不可能的,他要有火枪和火炮还差不多,如果没有足够的火枪和火炮,数量相差不大的步卒遇到骑兵绝对干不过,就算他手下全是重甲步卒都没用,因为关宁铁骑也披了轻甲,互砍起来,一点都不吃亏。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皇太极想回沈阳汇合城中的三万重甲步卒,然后再跟关宁铁骑干,八九万重甲步卒对五万轻甲骑兵,还有那么一点赢的可能性。
不过,这样一来,沈阳城就等于不设防了,自己只要随便派个上万精锐去偷袭,绝对能一举拿下这座雄城。
当然,这些都是后面的事,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不要派关宁铁骑前去截击皇太极,如果能趁他这五六万步卒在城外,冲上去一举将其歼灭,那建奴基本就完蛋了,就算皇太极跑了,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张斌考虑了很久,最后还是没有通知关宁铁骑前去截击,因为辽阳城到沈阳城总共也就一百二十余里,他这收到消息的时候皇太极已经跑出去二十多里了,等他再派快马通知关宁铁骑,人家恐怕都跑到一半了,再等关宁铁骑集结起来冲上去,人家估计都快到了,到时候,在自己这边步卒就无法及时支援的情况下,城中的建奴再出来冲出来,来个前后夹击,关宁铁骑就危险了。
这或许是皇太极的一个策略,破釜沉舟,舍命干掉关宁铁骑,他还有苟延残喘的机会。
这个时候自己已经占据绝对优势,根本就没有必要冒任何危险,稳打稳扎才是王道,所以,张斌并没有急着采取行动,他只是通知关宁铁骑暂停行动,等他摸清皇太极的意图,再决定接下来怎么干。
那么,皇太极到底想干什么呢?
皇太极什么都没干,他率六万步卒一溜烟跑回沈阳后根本就没有率军出城去找关宁铁骑!
这一下,所有人都被他弄蒙了,他这样大费周章,率军跑回沈阳,竟然什么都不干,这到底是为那般啊?
其实,很简单,因为他感觉自己不行了,他之所以率军匆匆赶回沈阳,是回去安排后事!
这个时候,历史的轨迹就偏移的比较厉害了,历史上皇太极虽然病的很厉害,但是,那时候他接连获取大胜,眼看着就要攻取山海关,灭掉大明了,正是志得意满之时,所以,他并没有感觉到自己不行了,也没有安排什么后事,属于猝然而逝。
而现在就大不一样了,因为他初逢大败,张斌又率大军进逼辽阳城,而且还派关宁铁骑到处清剿,断他后金的根基,他心情极差,这样一来,不但他的病情恶化的更快了,他自己也能明显感觉到自己不行了,所以,他才匆匆赶回沈阳安排后事。
他回沈阳的第一件事,就是确定汗位继承人,这个时候,他的长子豪格还在大明京城,大明朝廷会怎么处置还不知道呢,反正回来继承汗位是不可能的了。
那么,到底选谁呢?
这会儿他总共有十个儿子,除去豪格和三个夭折的,现在沈阳城中还有六个,如果按年龄大小排序,他应该将汗位传给四子叶布舒,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他的选择倒是和历史上一样,他选择的继承人同样是九子福临!
这又是为什么呢?
难道是因为福临这名字起的好,能给后金又或者螨清带来福气吗?
当然不是,因为福临的身份和其他人不一样,他是皇太极的嫡子,而其他人都是皇太极的庶子。
他的母亲是皇太极册封的福晋之一,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
皇太极总共册封了五个福晋,其中有三个是科尔沁大领主博尔济吉特氏后裔,分别是大福晋哲哲,侧福晋海兰珠和侧福晋布木布泰,大福晋哲哲是布木布泰的姑姑,侧福晋海兰珠是布木布泰的姐姐,而且,她们两人都没有给皇太极生儿子,所以,这个福临便成了唯一的选择。
话说皇太极不是使劲压迫蒙元诸部吗,怎么立的福晋又这么多蒙元诸部的呢?
其实,皇太极压迫的主要是蒙元察哈尔部,每次抽壮丁抽的也是察哈尔部下面各个部族,而对于科尔沁部他采用的是联姻笼络,双方是合作关系,而不是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
当然,这个时候这些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蒙元察哈尔部各部族已经叛离了,他自己也快要不行了,怎么让自己的儿子顺利继承汗位才是最重要的。
话说这会儿他都把多尔衮、多铎和阿济格这三个最具威胁的对手丢辽阳了,只要立个遗诏,他死之后,福临自然能继承他的汗位,为什么他还要担心福临继承不了自己的汗位呢?
如果是豪格在,他自然不用担心什么继承汗位的问题,因为豪格已经三十多岁了,完全可以自立了,但是这九子福临比豪格小了将近三十岁,也就是说,这会儿他才三四岁,根本就没办法亲政,如果多尔衮他们没被张斌弄死在辽阳,绝对会回来抢他的汗位,所以,他必须指定几个人辅佐自己的儿子处理政务,防止多尔衮夺了他儿子的汗位。
他选来选去,最后选定了四个宗亲、四个大臣总共八个人辅佐自己的儿子处理政务,四个宗亲分别是代善、齐尔哈朗、萨哈廉、巴布海,四个大臣分别是索尼、鳌拜、苏克萨哈和遏必隆。
这里面最走运的莫过于巴布海了,他原本只是个甲喇额真,宗族里面地位最低的一个,皇太极为了坑张斌,特意将他擢升为梅勒额真,让他去找张斌求和。
皇太极原本想着,这么个没用的东西,估计跑过去还没见着张斌就被人家给剁了,结果,张斌却突然改变主意了,不但亲自接见了巴布海,还把他放回来,让他带话。
紧接着,皇太极为了突出他这个联络人的地位,又故意将他擢升为镶黄旗固山额真,代旗主,结果,白升了,崇祯压根没上当。
如果皇太极命还长的话,这家伙迟早被撸下去,但偏偏皇太极感觉自己时日无多了,所以,他这个毫无野心的废物反而成了统领镶黄旗的最佳人选。
所谓阴差阳错莫过如此,巴布海是莫名其妙的走上了人生的巅峰,皇太极却突如其来的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安排好后事,他这气一泄没过几天便断气了,一代枭雄就这么毫无征兆的与世长辞!
张斌收到消息的时候,皇太极已经率军跑出去二十多里了。
皇太极这是想干什么,难道他想凭借这五六万步卒去阻挡关宁铁骑吗?
这个几乎是不可能的,他要有火枪和火炮还差不多,如果没有足够的火枪和火炮,数量相差不大的步卒遇到骑兵绝对干不过,就算他手下全是重甲步卒都没用,因为关宁铁骑也披了轻甲,互砍起来,一点都不吃亏。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皇太极想回沈阳汇合城中的三万重甲步卒,然后再跟关宁铁骑干,八九万重甲步卒对五万轻甲骑兵,还有那么一点赢的可能性。
不过,这样一来,沈阳城就等于不设防了,自己只要随便派个上万精锐去偷袭,绝对能一举拿下这座雄城。
当然,这些都是后面的事,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不要派关宁铁骑前去截击皇太极,如果能趁他这五六万步卒在城外,冲上去一举将其歼灭,那建奴基本就完蛋了,就算皇太极跑了,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张斌考虑了很久,最后还是没有通知关宁铁骑前去截击,因为辽阳城到沈阳城总共也就一百二十余里,他这收到消息的时候皇太极已经跑出去二十多里了,等他再派快马通知关宁铁骑,人家恐怕都跑到一半了,再等关宁铁骑集结起来冲上去,人家估计都快到了,到时候,在自己这边步卒就无法及时支援的情况下,城中的建奴再出来冲出来,来个前后夹击,关宁铁骑就危险了。
这或许是皇太极的一个策略,破釜沉舟,舍命干掉关宁铁骑,他还有苟延残喘的机会。
这个时候自己已经占据绝对优势,根本就没有必要冒任何危险,稳打稳扎才是王道,所以,张斌并没有急着采取行动,他只是通知关宁铁骑暂停行动,等他摸清皇太极的意图,再决定接下来怎么干。
那么,皇太极到底想干什么呢?
皇太极什么都没干,他率六万步卒一溜烟跑回沈阳后根本就没有率军出城去找关宁铁骑!
这一下,所有人都被他弄蒙了,他这样大费周章,率军跑回沈阳,竟然什么都不干,这到底是为那般啊?
其实,很简单,因为他感觉自己不行了,他之所以率军匆匆赶回沈阳,是回去安排后事!
这个时候,历史的轨迹就偏移的比较厉害了,历史上皇太极虽然病的很厉害,但是,那时候他接连获取大胜,眼看着就要攻取山海关,灭掉大明了,正是志得意满之时,所以,他并没有感觉到自己不行了,也没有安排什么后事,属于猝然而逝。
而现在就大不一样了,因为他初逢大败,张斌又率大军进逼辽阳城,而且还派关宁铁骑到处清剿,断他后金的根基,他心情极差,这样一来,不但他的病情恶化的更快了,他自己也能明显感觉到自己不行了,所以,他才匆匆赶回沈阳安排后事。
他回沈阳的第一件事,就是确定汗位继承人,这个时候,他的长子豪格还在大明京城,大明朝廷会怎么处置还不知道呢,反正回来继承汗位是不可能的了。
那么,到底选谁呢?
这会儿他总共有十个儿子,除去豪格和三个夭折的,现在沈阳城中还有六个,如果按年龄大小排序,他应该将汗位传给四子叶布舒,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他的选择倒是和历史上一样,他选择的继承人同样是九子福临!
这又是为什么呢?
难道是因为福临这名字起的好,能给后金又或者螨清带来福气吗?
当然不是,因为福临的身份和其他人不一样,他是皇太极的嫡子,而其他人都是皇太极的庶子。
他的母亲是皇太极册封的福晋之一,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
皇太极总共册封了五个福晋,其中有三个是科尔沁大领主博尔济吉特氏后裔,分别是大福晋哲哲,侧福晋海兰珠和侧福晋布木布泰,大福晋哲哲是布木布泰的姑姑,侧福晋海兰珠是布木布泰的姐姐,而且,她们两人都没有给皇太极生儿子,所以,这个福临便成了唯一的选择。
话说皇太极不是使劲压迫蒙元诸部吗,怎么立的福晋又这么多蒙元诸部的呢?
其实,皇太极压迫的主要是蒙元察哈尔部,每次抽壮丁抽的也是察哈尔部下面各个部族,而对于科尔沁部他采用的是联姻笼络,双方是合作关系,而不是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
当然,这个时候这些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蒙元察哈尔部各部族已经叛离了,他自己也快要不行了,怎么让自己的儿子顺利继承汗位才是最重要的。
话说这会儿他都把多尔衮、多铎和阿济格这三个最具威胁的对手丢辽阳了,只要立个遗诏,他死之后,福临自然能继承他的汗位,为什么他还要担心福临继承不了自己的汗位呢?
如果是豪格在,他自然不用担心什么继承汗位的问题,因为豪格已经三十多岁了,完全可以自立了,但是这九子福临比豪格小了将近三十岁,也就是说,这会儿他才三四岁,根本就没办法亲政,如果多尔衮他们没被张斌弄死在辽阳,绝对会回来抢他的汗位,所以,他必须指定几个人辅佐自己的儿子处理政务,防止多尔衮夺了他儿子的汗位。
他选来选去,最后选定了四个宗亲、四个大臣总共八个人辅佐自己的儿子处理政务,四个宗亲分别是代善、齐尔哈朗、萨哈廉、巴布海,四个大臣分别是索尼、鳌拜、苏克萨哈和遏必隆。
这里面最走运的莫过于巴布海了,他原本只是个甲喇额真,宗族里面地位最低的一个,皇太极为了坑张斌,特意将他擢升为梅勒额真,让他去找张斌求和。
皇太极原本想着,这么个没用的东西,估计跑过去还没见着张斌就被人家给剁了,结果,张斌却突然改变主意了,不但亲自接见了巴布海,还把他放回来,让他带话。
紧接着,皇太极为了突出他这个联络人的地位,又故意将他擢升为镶黄旗固山额真,代旗主,结果,白升了,崇祯压根没上当。
如果皇太极命还长的话,这家伙迟早被撸下去,但偏偏皇太极感觉自己时日无多了,所以,他这个毫无野心的废物反而成了统领镶黄旗的最佳人选。
所谓阴差阳错莫过如此,巴布海是莫名其妙的走上了人生的巅峰,皇太极却突如其来的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安排好后事,他这气一泄没过几天便断气了,一代枭雄就这么毫无征兆的与世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