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钗黛 作者:允
第26节
方姨娘答应一声,站着看林海没别的吩咐,才忧心忡忡地走了。
一路回房,张靖早已等在门口,见了她便急急问道:“姨娘,林伯父怎么说?”
方姨娘看见张靖整个人已经瘦脱了形,两眼却亮晶晶满怀期盼地看着自己,心里一叹,摇摇头。
张靖的眼神就黯淡下去,低着头道:“他…还是嫌弃薛大哥么?薛大哥自打进了学就一直用功得很,就算资质差些,熟能生巧,以后一定也会有出息的。”
方姨娘道:“他不是嫌弃薛家哥儿,是嫌弃薛家的家教。”
张靖闻言猛然抬头道:“薛家是紫薇舍人之后,家里也是书香继世,家教怎么不好了?别的不说,你看薛大姐姐那般端庄识礼,就知道薛伯母的为人了。”她久在深闺,林海不欲她知道外面那些腌臜龌蹉,不许人往里头传一句话,因此竟还不知关于宝钗的种种传闻。
方姨娘见她一脸懵懂,踟蹰半晌,才屏退左右,招手叫她道:“你是个实诚孩子,不知道外头人心险恶,薛家姐儿她…她看着好,其实立心不正,难免要走邪道,你不要轻易被她骗了。”
张靖愕然道:“宝姐姐她怎么心怀奸诈了?”
方姨娘实在不想拿这些事同未出嫁的女儿家说嘴,然而不说似又说服不了张靖,反复思量,才道:“薛家姐儿…她和我们姑爷有些不清不楚的,先是借故住在贾府,现在又一路追到苏州去了。”
张靖豁然起身,喜道:“宝姐姐也去了苏州?”
方姨娘见她模样,越发叹道:“傻孩子,你怎么还不明白?她是那样寡廉鲜耻的人,她母亲教出这样的女儿,家风可知,再说就算她母亲、哥哥都是好的,她这样心机手段,又是大龄不嫁的,你嫁到她家里,难免要吃她的亏,你懂么?”
张靖这才明白林海的顾虑所在,脸色煞白,讷讷道:“姨娘,宝姐姐她…事情不是这样的。”
方姨娘见她还不肯信,也懒怠多说,吩咐丫鬟们将她送回房去,一面又打发人照林海的吩咐去请太医。
这头还没着落,前面林海的小厮又来传话道:“老爷说要请亲家老爷吃饭,让姨娘吩咐厨房置办些清淡的酒菜,老爷还说,让姨娘准备十万两银票,预备着要用。”
方姨娘听见这样大数字,吓了一跳,倒也不加细问,只道:“我知道了,你回老爷,说小花园里桂花开了一些,我叫厨房蒸一尾鲥鱼,再烫一壶酒,他们两个刚好在亭子里赏花饮酒。”
那小厮束手听了,一一记住,过去回话不提。
今年京中似格外炎热,且又闷沉,虽已是早秋,天气却比夏天还更难熬。白日街上,行人稀少,官吏丁民,非是必须,绝不出门。
街上尚且如此,大理寺监中就更不消说了。男犯们还可乍着胆子,坦胸露乳,聊以解暑,女犯们却只好苦苦捱押,热不堪言。
今次新来的人犯大多是富贵出身,就越发地受不住这暑热了,看监的东婆子才当值两日,已经亲眼看见三个在狱中中暑的,她见这三人都是娇生惯养的大家闺秀,难免动了几分恻隐之心,那三人中一个丹凤眼看出她的心思,忙不迭地就凑上来说好话,几句话说得东婆子心花怒放,索性开了牢门,把这几人挪到靠外头风凉一些的隔间去了。
谁知新来的典狱是个只认钱不认人的,见新收押了官家女眷,正是要好生磋磨她们以便收受贿赂的时候,见这东婆子先把人犯挪开了,少不了将她臭骂一顿,反而把那三人与从前就关在狱里的一干老犯挪到一起去了。
那几个关押已久的老婆子疯疯癫癫,全不能以常理揣测,这三个人一进去,就有一个牙都掉光了的老婆子冲过去,抓着三人里最年轻的那个龇牙咧嘴地笑。
那人尖叫一声,“来人”“救命”喊个不住,外头看守的仆妇们却只是无动于衷,还是她身旁一个凤眼娥眉的女人站出来,一把推开那疯婆子,顷刻间又被另外几个老婆子给扭住,那几个疯婆子几人对那女人一个,立时就占了上风,那女人被扭打不过,大声道:“你们快来呀!不过是几个疯婆子,咱们三个年轻力壮的一齐上,难道还怕了她们不成?”一面说,一面已经又挨了几下,那年轻的女人迟疑着看身边的人,身边那贵妇打扮的人却瑟缩在一旁,一步也不敢过去,年轻女人就也站着不动了,不忍看见堂姐被打,还伸手捂住了眼睛。
凤姐见一个嫂子、一个堂妹都这么不争气,简直气得要吐血,然而此刻懊悔也已经晚了,她已经被人按在地上,挨了几下拳脚以后,忽然不知哪一个领头,又扒起她的衣裳来。
凤姐勉强抵挡几下,反倒惹来更多拳脚,求饶的话在口边转来转去,就是说不出来,稍一迟疑间,外衣已经被人剥去,她乘着一人不备,钻了出来,赶紧冲着外头道:“我们家还没定罪,未必就在这里关一辈子了,你…你不要欺人太甚,不然等我父亲放出去,你就等着吃不了兜着走罢!”
那典狱见她还说大话,嗤笑一声,道:“管你父亲是谁,进了牢门,就是我管,交十两银子,放你去隔壁,不然,哼哼。”
凤姐大怒,指着她道:“你敢!”话未说完,后头疯婆子们又饿狼扑羊一般把她扑到,凤姐吓得魂飞魄散,又叫她妹妹道:“你是死人么?就看人家这样对我?”
谁知她得意时候固然人人趋奉,落难之时,却是个个只顾自保,连这向来要好的堂妹,也只是站在墙角,不敢向她多看一眼的。
凤姐眼见嫡亲家人都靠不住,自己帮忙出头,反而遭此大辱,又气又急之下,竟当真吐出一口鲜血来,彻底晕了过去。
☆、第168章
京中皆知,押在大理寺的,不是重犯要犯,便是高官显达,因在此处的多半是圣意未定、裁决未知,死灰复燃,也未可知,因此内外门子胥吏,待人都还留着余地,那看守的人看见凤姐吐了血,你看我我看你,个个都看典狱,典狱虽笃定王家再无翻身之日,被这许多人看着,也难免有些心虚,挥一挥手,命人将那凤姐的嫂子和妹妹放出来,却将凤姐单独关在一间——狱中的门道,单人一处倒未必是好事,盖因单间往往偏僻孤苦,许多人在里面受不住这极致的空虚寂寞,心志极易动摇,这典狱看着是照顾凤姐,其实特地将她家人隔开,正是恼她前时出言无状,要给她些教训。
这里头的门路,凤姐都不知道,更别提王府众人了,任人将凤姐抬到那头,单独关押,凤姐昏昏沉沉地给关了进去,醒来时只觉四周昏暗异常,一时也不知日月时辰,起身想要问问身边的人,谁知四面都没人在,再走一步,才见自己这里是一个密闭的屋子,里头有许多湿透的稻草,门边有个小窗,凤姐走到窗边向外一看,隐约见得到远处的母亲与姐妹们,想要叫喊,又恐惹来看守的人责骂,身上本来穿着的锦绣衣裳,早已被人剥得七零八落,身上只罩着一件腌臜的外袍,监中潮湿闷热,这袍子又是油腻不透风的料子,立时就将她额上憋出了汗来,挑剔地拨弄了一下地上的稻草,见这东西还算干净,才略用脚拨出一块来,慢慢坐在上面,回想被捉拿那一日的兵荒马乱,至今依旧愤愤不平,又不知她父亲现在何处,生死如何,免不了又有些惶惑,然而又觉不能就此自暴自弃,因此低落片刻,便强打精神,自己盘算家中亲眷,看看可以向谁求助。
谁知家中平日里看似赫赫扬扬,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仔细一算,真正亲近的却依旧还是那么几家——薛家只富不贵,一个薛蟠又没甚么出息,早是指望不上的;贾家早与自家交恶,只剩面子情分罢了,未必肯施援手,且他家里自身尚且难保,遑论保住王家了;母亲、嫂子的娘家至今仍未有人来看望,其心也可想而知。
凤姐越想起这些亲戚,就越觉烦闷,兼之口内干渴,刚想要张口叫平儿端杯水,又立刻反应过来,苦笑着摇摇头,立时又顿住了——不单母亲、嫂子的娘家,连平儿也不曾来探望过她。
凤姐仔细回忆起入狱这几天的遭遇,起先是薛蟠买通看守,送进来了些衣服用品,后来是父亲的几个老下属,连王夫人也派人打点了些点心饮食进来,独独平儿,既无一言,又无一物,前几日凤姐无暇他顾,如今细想起来,一颗心立时就冷了下去,连牢房中的闷热也忘了,起身来回踱了几步,又觉头晕眼热,只得坐下,揣摩平儿用心——起初她还想着平儿许是事忙,或是因人微势小,不得入内,然而又想起自己存了那许多银两田地在平儿处,便是用钱砸也该砸进来了,况且连薛蟠都能进来,如平儿这等才干,不至于被拦在门外,再往深想,那念头越发不堪,凤姐却自己停住,不愿意再往坏处想了。
她自己不觉,转眼间半日却已经过去了,有牢头前来送饭,凤姐看见又是冷饭剩菜,顿时没了胃口,那牢头见她连动也不肯动一下,想起自己到底是收过她家亲戚钱的,便把饭往地上一扔,道:“我劝你不要耍性子,好赖吃一点饭,你在我们这里用的还算是好东西了,要是发去刑部,有你哭的时候!”
凤姐再看一眼送来的饭菜,米虽是发黄陈米,还是冷饭,却至少是煮熟了的,菜虽只一味咸菜,却也算干净,勉强捧起碗筷吃了一口,这饭菜竟如砂石一般,入口粗粝难当,扒了几筷子,实在吃不下,就把东西一丢,赌气般坐在另一头,看也不看这边一眼。
那牢头见她脾气不改,冷笑一声,收了东西径直走了,凤姐又饿又热,抱着膝盖坐在地上,思绪纷纷,总逃不了家族前程与平儿两处,想了一夜,也得不出个结果,只是心中怨怼惶惑益发深了。
早晨狱卒送饭,却比前几日更差,乃是一大碗黑黄发臭的稀粥——那典狱、牢头、狱卒皆知王家豪富,个个都想从她们身上榨一大笔,因此前些时候虽然打点过,却故意过不几日就要磋磨一下她们,最好这些女眷熬捱不住,再同外头亲戚要钱,她们好大赚一笔。
凤姐前几日没发现门道,这会子却看出来了,还不及想出个法子来,那头王子腾夫人早熬不住,千方百计求来纸笔,写了几封书信,这些书信早上便被人送出去,到了下午,贾府、薛家就又有人过来,打通关节之外,又额外替王子腾夫人、王仁之妻及凤姐各带了一盒点心,一盒熟菜,并马桶、青盐等物。
凤姐既喜于贾、薛两家肯出面帮忙,又越发恼怒起平儿的不懂事来,且又疑心她卷了自己的钱跑了,那一颗心儿七上八下,一时想着平儿,一时想着家里,一时再又想到自己做的那些事,有许多都留着了证据,因此时喜时忧,不必细表。
☆、第169章
王家之祸,牵连甚广,从诸姻亲故旧,至于门下家人奴才,无不分寸大乱,奔走纷纷,然后细究起来,竟还是明哲保身的最多,认真出力帮衬的,倒是这些年渐渐不大起眼了的贾政——他为人颇有几分迂阔,这时候却不开亲戚道义,且又顾虑王夫人、宝玉两个,因此四处奔忙求告,倒像是当做他自家的事一样。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贾政现下只有个闲散爵位,家中出仕者寥寥,奔波十数日,也只有林海一个给了个准话,偏偏林海又是几近致休、在家闲居的人,看在亲戚面上,拿了一大笔钱出来给贾政打点,再多却不能了。
贾政累得数夜不眠,那一日早上起来,呆呆坐了一会,发现再也无人可去拜访,又添愁闷,连衣裳也懒得穿,就趿着鞋子在窗口站着,见庭前桂花已开,想到宝玉折桂无门,好容易做个官,日后恐怕又难免受亲舅舅的牵连,偌大一府,除了宝玉,目下又再无可以指望的人,不由长长一叹,连那素日的一点追名逐利之心都淡了,一时起兴,吩咐小厮道:“叫厨房置些酒菜,去看看大老爷可在不在?若在,且向他说‘我们弟兄两个竟是好二年未见了,眼看中秋将至,不知兄长肯否稍移金步,来此一聚,也好稍叙天伦’。”
那小厮听见是叫他去请贾赦,口内答应着,出门时候却磨磨蹭蹭,走到一半,忽见前头林之孝匆匆进来,这小厮就站住行礼,林之孝扯住他问:“老爷在书房么?”
这人忙道:“在后头正堂呢。”
林之孝就丢开他,一头过去,这小厮见他模样,思量贾政大约没空再请贾赦了,便在原地站住等候,果然过了一会见王夫人跟前的一个婆子出来道:“老爷问可请了大老爷没有?若是大老爷应了,且在前厅安置一下,老爷一会再出去,若是没有,就不必了。”
这人就笑道:“还没呢,正好省了我的事。”被那婆子白了一眼也不在意,一时也还不往贾政跟前去,就笑嘻嘻妈妈长妈妈短地与这婆子聊了一会天,又见前面引进一个人来,乍看有几分眼熟,倒像是谁房里的人一般,细看之下,那一股雍容富贵,却又不像是丫鬟出身,便自己笑了一下,谁知那婆子却讶然道:“哟,这不是平姑娘么?”话说到一半又停住,立在当场,不住地用眼上下打量平儿。
平儿比先侍奉贾琏时候已大不同了,虽还是从前那副和善面孔,却仿佛一股无形的威严,她又比先瘦了许多,越发透出一股子锐气,看着不像是大户人家的丫头,倒像是中等人家常管事的太太,或是那些做生意的掌柜娘子。
平儿听见人叫,略停住脚,扫了那人一眼,笑道:“原来是张妈妈,妈妈一向可好?恕我有急事,不能和妈妈叙旧了。”
张妈妈见平儿神情打扮,猜她多半为的是凤姐之事,倒也不大好再耽搁,只笑道:“姑娘有空常来走走。”
平儿淡淡一笑,微一颔首,匆匆向前,不久到了外书房,贾政早已穿着家常衣服在那等着,见来的是个年轻女子,迟疑了一下,还是伸手虚迎道:“你是…”
平儿对他行了半礼,笑道:“我是王家大姑娘的房里人,跟着她贴身侍奉的。”
贾政略迟疑一会,才明白“王家大姑娘”说的是凤姐,又听平儿语出怪异,微微蹙眉道:“是你在门口口出狂言,说我家有大祸临头?”
平儿微带歉意地道:“我怕见不到二老爷,所以在门口放肆了些,既见了二老爷,自然不敢再做那等狂态了。”
贾政听她还是旧时称呼,心内微叹,颇有世事无常之感,又见她举止端庄温婉,比之迎春几个都不遑多让,心生好感,只是到底男女大防,不可小视,且又觉得这小小奴婢,未必能有多少见识,因虚一抬手,道:“平姑娘有话请讲。”却略略扬转了头,端起老爷架子,不肯直视平儿。
平儿见他古板模样,倒生出几分亲切来,微笑道:“其实我在门口说的,也不全是虚话,贵府上前些年才遭遇大变,至今宁府大爷还流放在外,家中官爵未复,人口凋零,许多事情都要靠着亲戚周济,若再受王家牵连,只怕连宫里娘娘都保不住府上。”
贾政蹙眉道:“这话人尽皆知,不必你说。”
平儿道:“这话当然人尽皆知,然而人人能想到这些,却不是人人都敢到这里来,和老爷说这些话的。”
贾政道:“你来寻我,左不过是为了要救你家主子,我与他王家既联络有亲,能帮的地方,自然会帮,帮不上的,也只能如此,不用你多说。”
平儿笑道:“贾二老爷这话又说错了,我若只是为了请老爷搭救我们姑娘,一开始就不必点明利害了,我既对老爷这样坦诚,自然不单单是为了王家,也是为了贾家。”
贾政挑眉道:“此话怎讲?”
平儿却看他一眼,微笑道:“我从郊外赶来,一路滴水未进,不知老爷可否赐杯茶水?”
贾政踟蹰片刻,见平儿始终不卑不亢,才一挥手,命人上茶,想了想,又叫人搬了个小脚凳来,平儿却不肯坐,依旧站着,啜一口茶,方慢慢道:“二老爷与我们老爷的情分,世人皆知,然而我们老爷与府上的恩怨,却也早已传遍京城,二老爷这样四处奔走搭救,京中一半人都以为是情理之中,另一半人,却未免觉得二老爷不是故作姿态,就是与我们老爷有什么首尾,所以存心回护,甚至有人觉得,二老爷是‘王子腾党’,所以才这么卖力。”
贾政猛然站起,怒道:“什么‘王子腾党’?你莫胡说八道!”须知今上最忌讳结党营私之事,他若是被扣上朋党的罪名,只怕贾府这辈子都翻不了身了。
平儿微微一笑,道:“二老爷别急,这不是我说的,这是外头议论着说的,我们老爷的事,你们当官儿的不敢议论,平民百姓,却没有这么多顾忌,当初贵府将我们姑娘休弃离家,闹得沸沸扬扬,许多人都以为两府从此必然结仇,连府上以后的许多不顺,也都说成是我们王家为了报复而施的手段,忽然又见贵府上为了王家的事这么出力,难免多想。”
贾政恼道:“我们早已分家,那边府里做的事,与我府中早就无关,再说便是外面议论,也该是议论王家趋利避害,看见我们家没落,故意要甩了这门穷亲戚,怎么倒像是我们的错似的了?”
平儿不慌不忙地道:“二老爷说的确实在理,可惜如今外面的流言太盛,什么样的话都有,‘王子腾党’的说法也早已传开,二老爷再怎么有权有势,也堵不了外面悠悠众口。”
贾政倏然明白过来,冷笑道:“这流言不会是你传出去的罢?”
平儿一笑,并不答话,却道:“今上的脾气,只怕老爷也知道,那最是眼睛里揉不了沙子的人,这流言这样盛,一来二去的,传到圣上耳朵里,只怕于府上没有好处。”
贾政气哼哼地道:“你越说越不像了——这等不入流的市井流言怎么会传到圣上耳朵里?”
平儿笑道:“我若没有记错,贵府上与忠顺亲王府里,一向不大和睦吧?”
贾政脸上变色道:“和忠顺王爷又有什么干系?”
平儿道:“我碰巧认得几个忠顺亲王府里的人,听见他们也都在议论此事呢,那几个都是王爷的亲近人,这些话说多了,难免要传一两句到王爷耳朵里,忠顺王爷再和皇上提那么一句…”
贾政白了脸道:“清者自清!人家若有心要对付我,我怎么做都是错,只好凭自己的心做事罢!”
平儿摇头道:“二老爷这话说错了,若你无错,人家怎么对付你,你都立于不败之地。若你做错了,再怎么遮掩,迟早也有人要报到圣上那里去,到时候…”
贾政道:“听你的意思,倒像是有什么好主意?”
平儿笑道:“好主意谈不上,不过能让贵府免于牵连罢了。”
贾政盯着自己眼前的地砖慢慢道:“你说。”
平儿又喝了一口茶,慢慢道:“圣上正是要励精图治、有所作为的时候,却忽然选在这种时候,这样大张旗鼓地将王家查抄,还查得这样彻底,只怕是心中早就有了想法,一直在等待时机罢了。既是如此,现在交给大理寺复审,也不过是个虚话,其实定罪已是既成之事了。”
贾政心中一跳,道:“然后呢?”
平儿微笑着抬头,道:“我们老爷官越做越大,到现在外面都有‘王子腾党’的说法了,二老爷觉得,这样的人,还能活着么?”
☆、第170章
贾政的脸色已经不能用青白二字来形容了。他的额上已经沁出大颗的汗珠,嘴唇微张,什么都没说,已经开始剧烈颤抖。
平儿看着他,淡淡笑着,一语不发。
好一会,贾政才一下倒入身后的椅子里,颓然道:“依你之见,该当如何呢?”虽是问着平儿,眼神却不在她身上,不等她回答,又摇头道:“你的意思,无非是叫我出面告发他罢了,我…做不出这种事。”
平儿道:“二老爷猜错了,我不是来劝你告发他的。”
贾政疑惑地看她,慢慢道:“不告发,还有什么法子?”
平儿微笑道:“我们老爷是一定活不了了,但是我们家几位爷们,连同哥儿姐儿们能不能活命,却还在两可之间。”
贾政的脸色越发地惨淡了,他的身子晃了晃,闭上眼,长叹道:“圣上忌惮的,只是你家老爷一人,若是他死了…圣上为了自己的名声,也要给王家留个后的。”
平儿笑道:“正是。圣上爱名声,所以才会迟迟不定罪,若是老爷不能体察圣意,依旧四处钻营,惹恼了皇上,只怕满门祸事,就在眼前,若是老爷能主动伏法,免去圣上的许多为难,只怕还能留下些余泽给子孙后辈。”
贾政睁眼道:“而我若是能劝他自尽,不但能救下这些后辈,还能释去圣上的疑心,一举两得。”
平儿颔首道:“二老爷是明白人。”
贾政又道:“只是这样一来,我却成了小人。”
平儿盯着他道:“二老爷平生自诩向道,不知你是单求虚名,还是当真以君子自律?若是真君子,必然不会因为顾及自己的名声,而坐视我们老爷断送一大家子的性命。”
贾政苦笑道:“我现在才明白,你为的究竟还是你主子,只不过你的主人不是你家老爷罢了。”
平儿也苦笑道:“若是能够救下我家老爷,那自然是最好,可惜形势逼人。”
贾政凝视她道:“你放心,王子腾既是我家亲眷,也是我的好友,我自然会照拂他的家人。”
平儿一笑,道:“有二老爷相助,这事一定能成,我这里先代我家主子谢过二老爷了。”
贾政微微点头,平儿见话已说完,便自告辞,她来时所乘一辆青布马车一直在门口候着,林之孝送她出门,平儿不慌不忙地与一路上遇见的旧相识们见过,至门口含笑登车,进到车里,却立刻变成一副愁容,从怀里取出一根五凤朝阳的金簪,拿在手中反复看了几眼,眼泪簌簌而下,又赶紧忍住,挑起帘子向外一看,见离贾家已经远了,方向车门一倾身问道:“王五,牢里头怎样?”
那赶车的身子向后一斜,靠着车门轻声道:“贾府二太太和薛家太太都送了许多东西进去,且大理寺又是那样所在,应当吃不了大苦头。”
平儿点头道:“几处官府都打点了么?”
王五道:“刑部的付侍郎不肯收钱,其余倒都收了。”
平儿道:“姑娘的事还要靠他,你再去打听打听,一定要知道他的喜好。”
王五点点头,迟疑一下,还是道:“平姑娘,咱们的钱…不多了。”王家的案子牵扯太大,打点所需花销不菲,便是平儿坐拥凤姐的泰半私房,也经不住这样花费。
平儿蹙眉道:“还有多少钱?”才问出口,心里已经默默算出一个数目,又道:“把城东的宅子也卖了罢。你去取五千银子,分别存到几家钱庄里,把银票给我。付侍郎那里你打听了他的喜好,先不要忙着送礼,我来筹划。另外再备出银子打点大理寺,我想…设法见她一面,不,还是先不要见了,留着钱预备以后花罢。”
王五一一应下,继续驾车向城外赶去,平儿在车里又叹了一声,伸手揉了揉眼睛,因暂时放下一段心事,心中稍微懈怠了些,竟就靠着车壁沉沉睡去。
凤姐在狱中又熬了许多天,那典狱早将王府诸人身份一一打探清楚,因王子腾夫人、王仁之妻等几个都是有丈夫、有品级的诰命,罪名未定,难免高看一眼,如凤姐这等被休还家、没有靠山,且还背负许多罪状的人,则怠慢得很,又不喜凤姐的刚强性子,竟格外作践得她连奴婢且不如了。
凤姐起先还盼着有人前来相救,咬牙隐忍,谁知日复一日的,境况只见凄凉,不见半点好转,那心里渐渐就生出些许怨恨来——她头一个恨的却还不是家里那些亲戚,而是平儿,盖因贾家、薛家之流,虽未必能帮上许多忙,至少还肯替她们在牢里打点,王夫人甚至还买通狱卒,派周瑞家的进来与她们见过一面,然而平儿占了偌大家私,手下得用的掌柜、仆从也不少,却至今无一言一物递进,难免令凤姐心寒。再想起从前两人情好之时,平儿的种种忠心体贴,对比今日,越发觉得知人知面不知心,怨恨之外,又生出几分自怨自艾,且心内也渐渐知道此次家中的事无法善了,慢慢地绝了出去的指望。
谁知那一日正在心里痛骂平儿,忽然听见平素得东西最多的一个牢头奔进来,悄悄向王子腾夫人那边说了些什么,那里顿时一片哭声,凤姐隐约觉得不妙,隔着栅栏扬声道:“母亲,发生什么事了?”
王子腾夫人哭得声嘶力竭,许久才道:“你父亲…去了。”
凤姐只觉如有五雷轰顶,整个人都怔在当地,半晌之后,才猛然叫出一声“父亲”,泪如泉涌,一半是因父女天性,一半却是因为彻底失去靠山,心内惶恐。
一时监牢中哭声一片,王家众人皆知前途不妙,个个惊慌失措,只有凤姐哭了一会便冷静下来,重新盘算自己的前程——她身处监牢,并不知王仁早将所有事情都推到她头上,只当父亲既死,皇上顾忌名声,未必追究家人,于悲痛中又渐渐松了一口气,谁知等了许久,等来的却是王仁等几位兄弟贬职为民,子孙永不录用,自己被流放的消息。
☆、第171章
凤姐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心情。她固然知道王仁不可靠,母亲总是更偏爱兄长,也知道大多事情都是自己经手,自己获罪理所当然,却从未想过自己与王仁的境遇竟是如此天差地别。
判决下来之后,王子腾夫人并凤姐的几位妯娌早都陆续放出去,家仆们大半被官卖,剩下的也或流或放,不到半月,这监中已经渐渐再没有凤姐熟悉的人。
凤姐不知道为什么单单只剩下自己,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她只是惴惴不安地等待着、彷徨着,从前她所倚仗的一切都已经烟消云散,她觉得自己好像是一只掉光了所有羽毛的凤凰,或是行将就木的老虎,她失去了自己的梧桐,失去了自己巢穴,从前的风光像是一场虚幻的美梦,她从头至尾都只是这阴冷潮湿的牢房中的一个小小囚徒,如蝼蚁般艰难挣扎着,却终不免于被黑暗吞噬的命运。
王子腾夫人倒是没有忘了凤姐,然而王家已经没有余钱来为她打点,所有的帮助,只不过是请这些狱卒吃了几顿酒饭,务求她们不要再加磋磨,王夫人、薛姨妈派人送过来的东西都被典狱收走,大约亲戚们也厌烦了这样无穷无尽的耗费,凤姐在里面能收到的东西越来越少,能听到的消息也越来越少,她像是被人遗忘一样,独自待在监牢一隅,监中无日月,她只好靠着在墙上刻划来计算着日子,开始还不觉得,等她入狱满三个月时,天忽然就开始冷了,好几个没人接济的犯人病死在牢中,凤姐靠着薛姨妈送进来的几件旧衣,一面庆幸自己还有人记挂,一面又越发惶恐,生怕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就成为了这些拖出去的人中的一个。
然而与流放相比,她更愿意待在这里,至少这里还是她熟悉的京城,在外边还有她认识的亲人。凤姐常常在想为什么自己的判决已经下来,却迟迟无人前来发配,她偶尔也会幻想,是不是家中某位人物怜惜自己,或是从前在哪里结下过什么善缘,有人打通了什么关节,所以自己还得以在监牢中苟延残喘,但是无论她怎么想,也想不起自己曾与什么人有过这样过硬的交情,除了平儿。
凤姐忽然觉得有些悲凉,她从以前就清楚地知道,无论是王夫人,还是薛姨妈,甚至是自己的亲身母亲,都不会全心全意、毫无保留地爱护自己,这些人虽是她的至亲,待她的心,却未必及得上平儿的细致真诚,是以许多性命攸关的大事,她宁可交付给平儿,也不愿叫母亲她们知道半点。她的心事,肯吐露给平儿,却从来也不会对母亲她们说一个字。可是她全心全意信赖的平儿,却从她入狱以来,就不曾见过她一面,也不曾派人送来只言片语。凤姐先还安慰自己,许是监牢看管森严,平儿一介民女,送东西进来不方便,然而自从判决下来以后,监中看管懈怠了许多,被关押的家奴们都曾陆续有人探视、赎买,平儿却依旧没有半点消息。
凤姐对平儿从来都很有信心,然而这信心全是基于功名权势之上,凤姐清楚地知道只要王家权势尚在,即便是平儿被放了良,也逃不出她的手掌心,可是功名利禄一朝成空,她所倚仗的一切早已消散,平儿什么都不需要做,已然脱出了凤姐的掌控,成为了真真正正的良民,与王家再无瓜葛。
凤姐偶尔会生出极龌蹉的心思,恨不能平儿替自己做过的事一一告发,叫她无法在外面逍遥自在,她也常常会想要不要将平儿手里握有自己私房的事告诉母亲和兄长们,让这些人去向平儿讨债。
然而最终她什么也没做,依旧只是独守在监牢中,满怀怨怼,却绝不肯牵连平儿——这决然不是因她对平儿还有几分微薄的喜爱,她只是,难得的,宅心仁厚了一次。凤姐也绝不肯承认,她最私心里,竟还悄悄地对平儿存了那么些微的指望,她指望这平儿,看在她们十数年的感情面上,看在主仆相得的情分上,看在…朝夕相对、耳鬓厮磨的亲密上,好赖对自己心存那么一点点怜惜。
幸而凤姐的指望并未成空,天还没冷到受不住时,狱卒将她带到狱神庙中,庙里神像后面摆着一张小桌,桌边坐着一个人,即使在昏暗的灯光中凤姐也一眼认出那正是令她朝思暮想、心神不定的平儿,有那么一瞬她想扑进平儿的怀里大哭,然而到最后她却只是猛然站住,扬着脸冷哼一声,道:“你终于舍得来了。”她不知自己为何如此冲动,对着狱卒和其他许多人,她都能暂时收敛,委曲求全,以求得最有利于己的结果,然而对着平儿,她却偏偏一点脾气都忍不住。
平儿看见凤姐进来时便已经站起,眼圈发红,听凤姐责怪,也只是略一低头,忍住泪道:“姑娘…受苦了。”
凤姐听她用的依旧是旧时称呼,反而松了一口气,眼光向平儿身上一扫,一眼就看出她既憔悴且瘦削,再扫一眼,又看见了小桌上摆着的几样小菜,有肉有饭,都用小炉子烤着,热热地散出勾死人的香气。
凤姐不自觉地咽下一口口水,脚尖微挪,还不大好意思开口说要吃,平儿倒是体贴地道:“姑娘饿了罢?先坐下用饭。”服侍凤姐坐下,熟练地替她布好碗筷,又对那看管的狱卒婆子笑道:“劳烦婶婶们了,我切了几斤羊肉,还有些烧酒,婶婶若不嫌弃,不如拿酒就着羊肉,也好暖暖身子。”
那两个管狱的婆子听见,知道她想说体己话,笑嘻嘻道:“可不许太久了。”两人相携出去,就在神像之前饮酒用菜,十分惬意。
凤姐听那两个大吃大嚼,再看一眼自己面前的菜色,就又有些不高兴了:“为什么她们有羊肉有酒,我这里只得这几个菜?”
平儿笑着倒了一碗鸡汤给她,那汤炖得久了,汤汁黏稠,香浓得尤如肉化开了一般,撩得凤姐肚内馋虫直叫,连吞了好几口口水,眼睛直盯着平儿手里的碗,根本半点也挪不开。
平儿轻声道:“我怕姑娘在里头吃的不好,骤然吃了大荤的胃里不舒服,姑娘明日就要启程了,若这时候身子不适,恐怕不好。”
凤姐惊道:“明日就要启程,去哪里?”
平儿道:“发往岭南,任凭州县处置。”
凤姐一怔,定定看向平儿。她出身官家,自然知道本朝流放人犯,多半是往北地边塞,填充军奴,如贾珍便被发往辽东效力,自己能改去岭南,必是动用了大人情、大干系,以平儿的身份,还未必疏通得了,在心里将自己认识的人梳理了一遍,迟疑着问:“我哥哥…替我打点过了?”问的是王仁,眼角却不住去看平儿。
平儿犹豫一下,才点了点头,道:“岭南虽然有些瘴气,比起塞外到底要好多了,况且那里我也熟些…”
凤姐敏锐地捕捉到她话里的意思,挑眉道:“你…陪我去?”
平儿道:“那是自然。”
凤姐见她答得理所应当,又是一怔,连饭也忘了吃,盯着平儿看个不住,平儿给她看得不自在,催促道:“我托人以拜祭狱神的名义带姑娘出来的,不能久留,姑娘还是先趁着用了饭罢。”
凤姐听说,才拿起筷子,先喝一口鸡汤,这汤是用人参煨的,若是从前,凤姐一定嫌弃汤里有苦味,此刻却觉得滋味甘美,龙肝凤髓亦不可及。
平儿见她用得欢畅,忙不迭地在一旁布菜盛饭,一面又急急叮嘱道:“我带了一件旧棉衣,还有些药丸碎银,姑娘把衣服贴肉穿着,银钱自己贴身收好,不要叫她们看见,这些人眼里见不得好东西,若看见了,只怕就要拿去。”说着从边上拿出一个小包袱,从里面拿出一件缝得极细密的棉衣,又将地上两个火盆点燃,待凤姐用了饭,四周已经暖洋洋的,平儿才将棉衣展开,对凤姐道:“我服侍姑娘更衣。”她说这话时并无它意,凤姐却不知怎地红了脸,再低头看自己身上,她的好衣裳都叫人剥了去,这一身还是那东婆子舍给她的一件破衣,外头罩着王子腾夫人走时给她留的一件夹袄,穿了许久,外头固然又脏又破,里衬却比外头还要难以见人。
凤姐看见自己这模样,想起自己入狱以来,便未曾沐浴过,脸由红又变得白了,捏着自己的衣角,半晌才道:“我…不冷。”
☆、第172章
平儿见凤姐不知又犯了什么犟,急得直道:“眼见要飘雪的天了,怎么还不冷?姑娘不要嫌弃这衣裳旧,这也是我亲手做的…”看凤姐眼色,忽然明白了她的顾虑所在,刚想要笑,不及笑出来,却只觉一阵鼻酸,忍了许久的眼泪竟不知不觉就落下来,想要再劝凤姐,犹豫一下,却什么也没说,只是走到外头,向那两个吃酒的婆子赔笑道:“二位婶婶能否通融下,容我陪着我们姑娘在这留到晚上?”一面说,一面从袖子里递出两个银饼,那两人掂了掂分量,对视一眼,其中一个道:“酒要没了,你再打点来,免得我们在这里坐着无趣。”
平儿笑道:“那是自然。”走出门去,吩咐外头等候的人几句,不多时那人自己拎了个食盒,又带着一个卖水的力夫进来,将两桶热水卸在门口。
那两个看守的婆子经的事多了,一见这模样,就知平儿的打算,其中一人哼道:“偏是这些个小姐事多!你叫她快点,今晚按例要有人来查她,可不要被撞见了。”
平儿一迭声应下,亲拎着热水走到神像后面,嘱咐下人在门口守住,对那两个狱卒一告罪,才匆匆走到神像后头,却见凤姐怔怔站着,仰头看那神像。
平儿道:“如今不比从前,委屈姑娘就在这里擦一擦罢。”说话间就上前替凤姐去解衣裳,凤姐被她一碰便全身哆嗦了一下,推开她道:“平儿,你说世上是否真有神佛之事?”
平儿一怔,再去够凤姐的衣襟,却又被她闪开,凤姐凝望着那神像的背影道:“平儿,若世上真有神佛,我…大约是罪大恶极罢。”
平儿道:“那些事情,没有姑娘,别人也会做的,好像我们那位大爷,若没有姑娘,难道他就不收钱、不害人了么?”
凤姐摇头道:“可是许多事情,若没有我,他的确是做不到的。”
平儿心里一紧,盯着凤姐反复看了几眼,小心道:“世上若真有神佛,为何如大爷那样的人,反而只是削职为民,姑娘反倒要流放到那蛮荒之地去?世上若真有神佛,为何薛家大爷打死了人依旧逍遥在外,而那石呆子与人无冤,却死于非命?”
凤姐怔忡无语,平儿怕她再想下去,连这沐浴更衣之事,都不肯在庙里做了,明日就要启程,一路天寒地冻,若不替凤姐好好打理一番,只怕她这娇惯身子捱不得几日,快手快脚地替凤姐去了鞋袜,卷起裤脚,先将小腿以下热热地擦了一遍,拿姜片滚过,又去脱她的裤子。
这事素日两人都是习惯的,这会子凤姐却生出几分羞赧来,两手捂着腰道:“我自己来…”话未说完,便被平儿取笑道:“姑娘连怎么浸湿手巾都不会罢,还是我来。”一言未毕,已经将凤姐那一条旧棉裤脱得干净,一眼望见大腿上头有几处淤青,心里一紧,手不知不觉地就抚上去,凤姐两腿一抖,不等平儿问起,就道:“我…自己撞的。”
平儿把头一偏,强笑道:“离了我们这些人,姑娘连路都不会走了,可是笑话。”
凤姐哼了一声,并不回话。
平儿随手在自己身上一翻,并未翻到膏药等物,只好用手巾蘸了热水细细替凤姐擦过,将姜片挤碎,汁水涂抹在淤青处,来回擦拭,以求稍化瘀青。
凤姐那里其实已经不大疼了,只是被平儿拂过的地方舒服得很,便不大阻止她,谁知那姜汁初抹上去还只是有些温热,过了一会,便辣地烫起来,凤姐给这汁水激得两腿一紧,不自觉地伸手搭在平儿肩上。平儿正半蹲着替她揉那淤青的地方,见她一动,忙道:“痛了?”
凤姐摇摇头,一脸古怪地看着平儿,因见她满脸纯是关心爱护之色,又不大好启齿,只轻声道:“有点冷,你快点擦完了事。”
平儿听了,忙将自己一件外衣解下,叫凤姐在腰间围住,又重新绞了帕子,替凤姐擦了腿,她倒是备了许多好衣裳,只因怕牢里的人欺负凤姐,且又知道王夫人、薛姨妈等都有打点,因此先只带了一件不起眼的大棉衣来,防着凤姐久不出牢门,一朝出来,受不住风吹,等明日上路了,买通押解的狱卒,再给她换上好衣裳,谁知现下看来,凤姐在牢里过得竟比她想的还要差许多,倒是她失策了。
平儿看一眼凤姐的旧棉裤,鼻头又一阵阵发酸,忙低头掩饰住,又将自己身上一条半旧的葱绿撒花棉裤脱下来,递给凤姐:“我竟只顾着带了件棉衣,忘了其他了,姑娘先穿这个,别的衣裳也先穿我的,明日我带着东西,姑娘再换好的。”说着又去解自己的上衣,解到一半,想起还没替凤姐擦洗,又去解凤姐的衣裳,拿帕子蘸水替她将背上、胸前都一一擦过,擦拭时候看见凤姐那两点娇红,难免脸上薄红,将那两片草草应付过去,再要去擦腰间时,手却被凤姐捉住,平儿抬头一看,只见凤姐两眼直直盯着自己,再顺着她的眼光向下一看,见自己前襟大开,方才她替凤姐擦过的那位置已然大半落入凤姐眼中,两颊一红,低声道:“姑娘…凤儿,今日匆忙,若你想,明儿晚上设法买通了看守再说罢。”
凤姐手一抖,松开她道:“我…我什么也不想,只想快些离开这破地方。”又催她道:“你快点。”
平儿胡乱擦过一遍,将自己的贴身小衣解开,脱衣之时略一犹豫,道:“姑娘,你…背转身好不好?”
不必她说,凤姐也早转过身去,不肯再看她,然而人身子虽然转过去,心却总还留在平儿身上,听见背后悉悉索索的更衣声,眼前不自觉地就浮现出平儿的模样——她已经有好几个月未曾见过这具身体,却依旧不必费心就能清楚得记起平儿身上的每一处细节。
凤姐的脸烧红了,腿上抹了姜汁的地方又辣地发起烫来,好像姜汁渗入肌肤,逆着气血流淌的方向升起来了似的,她努力不去想平儿的身体,然而越是努力不去想,想的就越多。
唯有此刻,凤姐才清楚地意识到,之前所有的猜疑、揣测、怨怼、痛恨,都只是源于她对平儿的思念。她恨平儿,不是因为她真的将微弱的脱罪希望寄在平儿身上,而是因为她想平儿,她想见一见平儿,听平儿说说话,然后让平儿抱一抱她,亲一亲她,好像从前无数个夜晚一样。
平儿将衣裳递过去,却发现凤姐只是怔着不说话,只好伸手戳一戳凤姐的肩头,凤姐吓了一跳,慌忙转身,一眼就看见平儿赤身地站在自己面前,这惊吓越发大了,不说自己起了邪念,反倒恼平儿道:“外头还有人呢,你这样赤条条的,像什么样子?快把衣裳穿上!”说了这句,见平儿红着脸还只是看自己,一低头,才发现自己也同平儿一样,顿时从脸上红到了脖子上,一把抢过平儿手里的贴身小衣,急着要穿,却穿不上,一跺脚道:“你是死人么?还不来帮忙?”
平儿被她一训斥,才从恍惚中惊醒,慌慌张张来替凤姐穿衣,情急之中,几次碰到凤姐身上,入手的肌肤已不如从前那般细腻滑嫩,却依旧勾得她心里一阵一阵的骚动。
平儿也从头红到了脚,胡乱替凤姐穿了衣裳,自己去将她那一套旧衣穿上,又脱了自己的鞋子,蹲下身替凤姐套鞋子的时候看见她脚上起了一层薄茧,又忍不住伸手碰了碰,一捏,一揉,凤姐被她捏得全身一个机灵,抬起脚向后一退,撞上了桌子,平儿赶紧拉住她,两手相交之时,两人俱是一震,你看我,我看你,都想快点推开对方,以免自己在这神庙之内、外人之侧,做出什么不恭敬的事来,然而两人这久违的牵手时刻又是如此温馨,哪怕两人心里都想了无数遍要分开,却依旧都连小指头也没动一下。
直到外头的狱卒吃饱喝足,再四催促,两人才终于松开对方的手,凤姐一步三回头地向外挪去,平儿跟在她身后,有无数话想要叮嘱,到了嘴边,却只是道:“等我。”
凤姐摸了摸自己身上的衣服,用力点点头,大步跨出了庙门。
☆、第173章
贾政的家书只比朝廷邸报早了一日到达元和县衙。然而宝玉已先于家书得知王家的消息,将父亲的信展开细读,果然见里面说的都不是什么新文,只不过信后破例有了几句叮咛,叫他谨慎小心,万不可行差踏错,叫人捉住把柄,为官任上,若是有百姓欠税,万不可强行逼迫,宁可拖延期限,家中替他在部里求情,也不可在这节骨眼上激出民愤,闹出什么事情,至于其余盗贼等事,按例办理即可,切不可标新立异,授人以柄,女色上也须小心谨慎,不要闹出事来惹人笑话。
宝玉从前不懂贾政之心,总觉父亲既迂腐,又固执,便是后来自己勤奋进学,私心里也难免有几分不大愿听从贾政的意思,如今当了几个月的官,才觉出父亲的一切拳拳爱子之心来,叹息一声,捏着书信,信步走入后院,县衙地方不及贾府远甚,一入内院就是花园,花园之后有一间三进的屋子,本是县令起居之所,如今让给黛玉和宝钗在住,宝玉倒住在侧屋。
宝玉一进花园,就看见那小亭子里宝钗伴着黛玉在赏花,时值秋冬之交,黛玉略染上了些咳嗽,被宝钗拘在屋子里大半个月了,难得出来,却是一脸忧色,宝钗搂着她肩膀,让她轻轻靠在自己身上,低着头正说些什么,看见宝玉进来,黛玉还有些不大好意思似的,将宝钗轻轻一推,宝钗也站直了身子,含笑道:“可是姨父的信到了?”
宝玉颔首道:“与琏二哥打听到的消息一般无二,不过多嘱咐了我几句,叫我随分从时,不要惹人话柄。”
宝钗道:“舅舅虽然过身,圣上看似放过了王家,却难免要清理一二门徒,你是他嫡亲外甥,自然要避些嫌疑。”
宝玉点头道:“我省得,我进来只是想问问宝姐姐,我们当真没法子救救凤姐姐了么?她一个孤弱女子,流放在外,我…实在不大忍心。”
宝钗笑道:“我知道你这人惯是怜惜女孩子的,你放心,你风姐姐虽然流放,却未必会受苦,有平儿在呢。”
宝玉奇道:“平儿自己也是个弱质女子,家里也无甚倚仗,凤姐姐遭难,她至多帮忙送些衣裳物件,又帮得上什么大忙?”
宝钗道:“亏你做了这么久官,这些门道怎么一点也不知?圣旨说是流放,到苏州也是流放,到辽东也是流放,凤姐姐不过是个女子,上头判了她就是了,哪会管她流去哪里?到了地方,也是交州县看管,你自己也是县官,县衙里也有周边府县流来的人犯,他们中那些阔绰的过得如何,你还不知?”
宝玉讷讷道:“那是男子,且都是些不入流的轻罪,凤姐姐这样的,多半是要放到关外的,北方苦寒,她一个女儿家,哪里捱得过来?再说官面上的打点,动辄上千,只一个衙门里,便可花销上万了,所谓树倒猢狲散,王家倒了,就算平儿还肯守着凤姐姐,她又去哪里得那样一注银子来打点关节?”
宝钗笑道:“平儿对凤姐姐的心,你不必怀疑,银钱上她不大趁手倒许是真的,所以我已托琏二哥替我们捎去了一万银子,我瞧琏二哥的样子,大约自己还要添补一点,再有林家、贾府的接济,至少凤姐姐一路的盘费、到了地方的住处打点都是够了。”
宝玉跺脚道:“你们怎么也不早和我说?早说了,我也托他带一笔钱表表心意才好。”
宝钗笑道:“你那点子俸禄,添补税上的亏空还未必够呢,就不要来凑热闹了,再说我们也把你算进去了的。”
宝玉还想再说,宝钗因见黛玉病容越盛,催他道:“我听说知府发了剿匪公文?你上回审那几个山上的住户不是有些消息么?这时候不去表功,还等什么时候?”急急把他打发出去,又回头来对黛玉道:“外面风大,先回去罢。”看黛玉缓缓点头,就拿披风把她裹住,丫鬟们卷起亭子四面的帘子,簇拥着黛玉、宝钗二人进去。
宝钗进了屋子只顾忙着叫人拿热水来给黛玉擦过脸,又端着药来看黛玉喝,等她喝完,又亲拿往日不肯轻易给的蜜饯果子之类的喂进她口里,黛玉就着她手挑了一颗蜜枣含住,抬起头来,盯着宝钗只是看,宝钗笑嘻嘻抚自己的脸道:“做什么这样看我?”
黛玉慢慢嚼着枣子,咽下去,才道:“你心里若不舒服,只管发出来就是,不必装成这个样子哄我。”
宝钗笑道:“我心里唯一不舒服的,就是你身子实在太弱,我若要哄你,也只哄你好生喝药、吃饭,别的再不必的。”
黛玉道:“早知你看了信会这样,我就不该把家书给你看的,毕竟我们离得这样远,我父亲在京里再说了什么,你在这里也听不见。”
宝钗听她提起林海,那脸上的笑就带上了几分勉强,打发走几个丫鬟,在黛玉身边坐下,握着她手道:“你也说了,我们离得这样远,林姑父在京里再说什么,也伤不到我一分一毫,所以我才一点儿也不介意,你不要担心。”
黛玉看她一眼,道:“你不介意,那前几日做什么要特地去外头睡?别拿我的病做借口,往常我若生了病,你恨不能时刻要守在我身边才好的,这会子倒讲究起那些个忌讳起来了,说出来谁信呢。”
宝钗见她把话头都堵死了,讪讪道:“你把话都说尽了,还叫我要说什么?我们两这样子,外头名声是不大好,叫人误会成是我和宝玉有什么,总比叫人知道是我和你有什么好罢?林姑父是你父亲,听见这些传闻,自然会担心你,叮嘱那么些话,也是情理之中。我既没法子使他改变主意,也没法子告诉他真相,就是在这里愁死了,也未必有什么结果,还不如一心过好自己的日子,照顾好你。”
黛玉听她一言,又赌起气来,道:“你这人就是这样,有什么话,宁可憋在心里,也不肯说出来叫我分担,上回我没带你去扫墓,你明明好几夜都睡不着,却总和我说好好好,这回我父亲来信骂你,你心里不知道怎么委屈呢,偏在我面前又是这么个样儿,人都说我心思重,我有话倒还肯对你说出来,你心里的事,却一点也不肯告诉我!”
宝钗失笑道:“扫墓那都是多久的事了,你这时候还拿出来说嘴,还好意思说有话都肯对我说?”黛玉见她冥顽不灵,剜她一眼,气得道:“你别顾左右而言他!你只和我说,你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一行说,那眼泪就扑簌簌落下来了,她自这次卧病以来,还是头次落泪,边哭还边咳嗽,宝钗要去替她顺背时,又被她推开,只好束着手叹着气道:“你一定要我说,我也不知道说什么。林姑父那样说我,叫你对付我,我自然是难过的,然而难过之后,细想想也没什么,毕竟林姑父他远在京城,管不到这里,而我们两的相处,也要比那些个虚名要重要多了。”
黛玉道:“你前些时候自己还在意这些虚名,这会子又说不重要,我不信。”
宝钗喟然道:“全不在乎,那是假的,只是世事总难两全,先顾着紧要的那头才是真的。你看看凤姐姐和平儿那样,再看看我们,便知道如我们这般,朝夕相对,衣食无忧,已经是极好的结局了。”
黛玉怔了怔,道:“凤姐姐和平儿?”她往常见宝钗对凤姐和平儿之间颇为关注,还只当是姨表姊妹的情分,如今细品宝钗的言辞,却分明大有同病相怜之意,那眉头不自觉地皱起来,又问:“她们…也和我们一样?”
宝钗道:“虽不敢笃定,然而只怕不离十。”
黛玉眨眨眼道:“我和她们来往不多,看不大出来,不过若她们真是这样关系…我也不觉得我们比她们要好多少,毕竟她们从一开始就一直在一起,凤姐姐也不必假装嫁人。”
宝钗道:“你当她们两个的事,王府里不知道么?全都在装聋作哑罢了。凤姐姐得意的时候还好,失了势,还不知他们在背后怎么议论呢。王家抄了家,林姑父和贾家看在亲戚面上,出了几万银子,其余打点花销,全是王仁向平儿要的。”
黛玉听她一语,把自己那点心事倒先放在一边,站起身来道:“怪不得你说平儿姐姐银钱不趁手,我还想凤姐姐给了那么些钱,就算不全够,也不至于这么不足罢?原来是这么个理。”
宝钗道:“所以我等这时候才叫琏二哥送钱过去,若送早了,平儿手里有钱,一定不肯委屈了凤姐姐,必要替她打点的,一打点,就露了痕迹,王仁又更该和她要钱了。若送晚了,平儿又没法替凤姐姐买通关节,减免罪名。”
黛玉听她一说,也不觉叹道:“如此我们两个,的确是比她们好多了。”因知道这世上竟还有另外一对苦命女子,对凤姐和平儿顿时便觉得亲近许多,踟蹰一会,问宝钗道:“宝姐姐,你说我们能设法叫凤姐姐判到苏州来么?”
☆、第174章
黛玉话一出口,便知自己犯了蠢,然而宝钗毕竟是经历一世的人,她私心里总祈望着宝钗能有什么叫人意想不到的法子,因此虽然知道自己问的是傻话,却还是看着宝钗,两眼一眨不眨。
宝钗苦笑道:“若是犯了别的事倒也罢了,王家的案子是入了皇上眼的,哪是你想叫她去哪就去哪的?”
黛玉早知此理,却依旧失望地哦了一声,垂首不语,宝钗最见不得她悒郁模样,忙安慰道:“你放心,风口浪尖上我们帮不了她,等过几年风平浪静了,我们再想法子把她召回来就是。”
黛玉却道:“我本还想原来世上不止我们两个,身为女子,却相爱恋,以为这许是老天给我们的征兆呢,现在想来,征兆是征兆,却不是好兆。”
宝钗眉心一跳,上前握住她手道:“你是这些日子病了,拘在家里无事可做,所以才这样胡思乱想,她们不过恰好遇见这样的事而已,哪有什么征兆不征兆的。再说你我认识的人就这么些,已经出了我们这两对,那别人家里,我们不知道的那些,还不知道有多少呢,你不要担心,老天既肯叫我们在一起,总是有他的道理的。”
黛玉低着头只顾捏宝钗的衣角,见她衣角上缝线开了,拿起来对着日光看了半晌,径自叫紫鹃拿了针线、剪子,将线头挑开,再细细缝好,宝钗见她这般,倒想起别的事来,唤来莺儿道:“冬天的衣裳量了有好些时候了罢?怎么还不见送来?”
莺儿道:“咱们没带针线上人,衣裳都是叫外头做的。今冬比以往要冷,大家都在赶大衣裳,还有许多针线上的人改去做织户了,人手不够,便拖了日子,青雀已经去催过,说是三日之内能有。”
宝钗挑眉道:“针线上人改去做织户了?”
莺儿点头道:“今年好多人来本地买丝绸,种地的看织户们赚得多,都投到作坊里去了,地倒荒着呢。”
黛玉道:“地荒着,交粮的时候要怎么办?”
莺儿道:“我依稀听说荒地可以减税的,也不知是不是,反正他们总不会吃亏吧。”
黛玉反倒越发忧心了:“荒地减税,然而朝廷考成并不会少,大家都不种地,本县赋税收不上来,宝玉岂不是要受牵连?”
宝钗也担忧道:“不知新荒的地有多少,要叫宝玉派人去看看才是。”抬眼见黛玉又露出颦颦之态,只觉这样对坐发愁也不是办法,想了一想,笑道:“你满心里只有宝玉,遇见他的事就只顾苦思冥想,却一点也不想着我。”
黛玉听这话稀奇,看她道:“我怎么不想着你了?”
宝钗就道:“苏州有这样多名胜,我竟一处也没去过,你这地主也不带我去见识见识,说起来我来这里这么久,除了去过几家铺子,连城门往哪开都不知道呢。”
黛玉道:“那容易,你看什么时候得空,我带你出去走走就是了。近的就去虎丘,远的去馆娃宫,都是好地方。”
宝钗道:“今天就去怎样?虎丘在城外,估摸着来不及,我们只坐着轿子,往街上走走就好。”
黛玉本也无事,便一口应承。两个人换了衣服,吩咐传轿,那外头人回说衙门里只有一乘暖轿,要去叫外头的轿子就恐怕不暖和,宝钗道:“不必麻烦,我和她乘一顶轿子就是。”扶了黛玉上轿,两人都穿着大衣裳,乘坐一顶两人小轿,竟还有余地,宝钗固然心疼黛玉之瘦削,黛玉却也牵着宝钗的手道:“你整天还只顾着说我,你自己也不对着镜子看看你瘦了多少,挨着都硌人了。”
宝钗笑道:“隔着大毛衣裳,你都能硌到,也是稀奇。”
黛玉白她一眼,道:“谁和你说现在!”伸手要掐宝钗,又收回来,愤愤道:“算了,穿得这样厚,掐也掐不到。”
宝钗故意一层一层挽起袖子,露出一截白藕似的手臂道:“这样你掐得到了罢?”被黛玉一拍,作势在她手臂上一弹,又替她把袖子放下去,道:“冷呢。”
宝钗一笑,从侧面搂住黛玉,将下巴压在她肩上,轻声道:“从这一路去,前头就是你家的别院罢。”因她们两个临时起意,出来只带着莺儿、紫鹃并两个轿夫,并无林家老仆跟随,因此竟不认路。
黛玉撩起帘子看了一会,道:“路有些眼熟,也说不好。我虽回来过,却都是回的老宅,这边倒不大记得了。其实连老宅的路我也记不大住了,只知道母亲的坟在城外,离虎丘不是很远,家里以前在那边有园子,这里既卖了,园子大约也早卖了吧。”
宝钗问道:“是虎丘西那处无名园么,边上有座绣楼的?”
黛玉点点头,侧过头问宝钗:“你怎么知道?”
宝钗笑而不答,却指着外头街道景物一一问黛玉。黛玉多半不记得,敷衍着答了几句,忽然指着前头道:“是了,就是这里,我还记得这两个不一样的石狮子。”说话间就叫轿夫停住,掀起帘子细看,那门前还是旧时模样,只是门上匾额换了,从前的林府,如今号做“薛宅”,宅门紧闭,门口又人影全无,看着颇有几分凄凉。
黛玉不忍多看,转头看宝钗,强笑道:“你说可不是巧,怎么我家的宅子,卖的也是个姓薛的?”
宝钗笑道:“天注定你要归姓薛的人管,人是如此,连房子宅邸也是。”
黛玉横她一眼,因到了旧家门前,少不得下来走了一周,见那门口连个通报的人也没有,看着不像是兴旺之家,不由蹙了眉头,在石狮子前站一站,伸手摸了摸那狮子的脑袋,宝钗隔着几步就喊:“那上头冰,别碰。”却依旧是叫黛玉碰着了,宝钗就一跺脚,几步过来,强行把黛玉的手捉住,在她手心里塞了一个暖炉,又叫莺儿道:“你去敲敲门,说我们是旧主人,旧地重游,想入内一观,不知主人可否通融。”
黛玉惊道:“这样敲门,也太冒失了。”
宝钗笑道:“有县太爷夫人在,不冒失,一点也不冒失。”莺儿早笑嘻嘻上前敲门,等门开了,对里面说了几句,等了不过一眨眼的工夫,那门就开了,有两个大仆人迎出来,和莺儿又说了些什么,莺儿过来道:“这家主人说请我们尽管进去,不必客气。”
宝钗就携了黛玉的手要入内,被黛玉一把甩开,黛玉微恼道:“宝钗,你素来是有分寸的,怎么今天这么糊涂?已是人家的宅子,我们怎好再上门叨扰?”
宝钗笑道:“我们是兴之所至,请求登门,主人家也是兴之所至,许我们拜访,有什么叨扰不叨扰的?”只顾拉着黛玉的手进去,黛玉扭她不过,只得不情不愿地跟宝钗走到里面,却见一应陈设,都还是旧时模样,亭台阁榭,鱼池水馆,也与记忆里不差分毫,顿时挑了眉,叫紫鹃道:“你去问问此间主人,说我想见他一面,当面致谢。”
紫鹃脆生生应下,笑着出去,回来时却满脸古怪,看了黛玉半晌才道:“这家主人说姑娘既开了口,自然是要见的,请姑娘先移步去正堂稍待,待他叫人收拾一番再说。”
黛玉满心不解,牵着宝钗去了正堂,那里却已经摆出一桌筵席,上面都是时令鲜果、羊肉等物,桌边早有丫鬟候着,有个衣服华丽的婆子在旁站着,要让钗黛二人坐下。
黛玉连连推辞道:“贸然进来,已是打扰,怎敢再受酒饭?”
那婆子笑道:“这是我们太太的吩咐,我们做下人的,只好听从罢了,姑娘只当是可怜可怜我们,就留下来坐一坐又怎地?”
黛玉给她说得心软,就顺着坐下,那婆子又指使丫鬟们流水般前来布菜,添到黛玉碗中的全是她素日爱吃之物。黛玉越发不解了,转头问宝钗道:“你可知道父亲把这里卖给谁了?怎么这样客气?”
宝钗只是抿嘴笑,莺儿也一路只是笑,黛玉见她两个笑容,越发追问道:“到底怎么了?这处到底卖给谁了?”
莺儿便道:“姑娘就告诉二奶奶罢。”
宝钗才笑对黛玉道:“这里是我买下来的。”
☆、第175章
凤姐启程的时候天果然飘起了雪。却还不是再北边撒盐似的那种大雪,而是薄薄的,落地即化成水的小雪。
凤姐戴着镣铐,一脚高一脚低地跟在押解的公差后面走着,天又冷,路又难走,她又戴不惯镣铐,一路慢吞吞捱出了城,远远地就看见平儿穿着一身棉布衣裳站在路口。她随身带着一个十来岁的小丫头,一个四十许的健壮婆子,另外还有王五带两个男仆,主仆五人,雇了两辆大车,一车放行李,一车坐人,又有家里自养的五匹大骡子,王五并那两个男仆骑了三匹,还牵着两匹,额外却还有一乘暖轿。
凤姐看见那轿子,就知道是给自己雇的了,只拿眼看公差。那两个公差早受过嘱咐,因此出城时并不狠催凤姐,待见这里果然有人在等,又见那两匹骡子分明是给自己备的,早笑迷了眼,却还拿腔作势地道:“送行要快,时间须耽误不得。”
平儿就对王五使个眼色,王五上来赔笑说话,顺带着袖了几块碎银出来,又说些一路同行的话,那两人收了钱,方过来将凤姐身上的镣铐开了,平儿先扶着她进车里将那旧衣换过,拿一件狐裘将凤姐裹住,又在她怀里递了个暖炉,要打发她去坐轿的时候,凤姐偏偏道:“我不爱坐轿子,一晃一晃的,招人头疼,我就和你一道坐车罢。”
平儿道:“这车不比从前咱们家的车,颠得很,篷子也不暖和,不如轿子好,横竖也雇下来了,姑娘还是去那头罢。”
凤姐就把眼一瞪,道:“你莫非见我被流放,所以不把我放在眼里了?我说的话都不听了么?”
平儿见她作态,只好暂且应下,预备再劝,谁知凤姐不知哪一道脾气发作,迫着平儿把轿夫打发回去,执意要她与自己同座——凤姐昨日看着还有几分声气低微,今日又趾高气扬起来,嫌弃车里太挤,强把那丫鬟和婆子一道打发到车厢外头,和车夫坐在一处。
平儿只得吩咐王五到下个驿站再多雇一辆车,自己坐在里头,她想凤姐遭逢此难,心情抑郁在所难免,自己只能倍加体谅,不可再多添她的烦恼,因此比之从前,倒要更低眉顺眼,且时时处处以凤姐为先。陪凤姐说了会子话,见她把脚斜搭在凳上,便替凤姐换了鞋子,松了衣裳,让她靠着车壁坐着,再脱袜子时,凤姐却把脚一收道:“我睡一会子,你捏了脚,我就睡不着了。”怕平儿执拗,忙忙地把眼睛一闭,向后一倒,假装睡了。
平儿道:“姑娘要睡,我把铺盖垫上,姑娘好生躺着睡一觉岂不是好?何必这么个模样,一会若是车颠了,别把头磕着。”
凤姐闭着眼道:“那你快铺。”忽然想起什么,睁开眼睛笑道:“这车这么小,你铺了铺盖,你要坐哪里?”
平儿道:“我就去外头和她们说话。”
凤姐就把眼一眯,下巴一扬,道:“不许你出去。”
平儿眨眨眼道:“那我陪姑娘睡。”说这话时候分明两眼含笑,面上却是一本正经的样子,凤姐久不见她这副俏皮的模样,看得呆了一呆,立刻又闭上眼,道:“我是真困了,要睡,你莫多想。”
平儿笑道:“我也知道姑娘是真困了,要睡,没有多想。”口虽如此,那眼睛里却满是戏谑,凤姐恨得啐她一口,道:“快去!”
平儿就叫外头停车,开门出去,从后面的车里拿东西进来,将整个车上都铺得软软和和,打发凤姐睡下,自己和衣躺在一边。
凤姐见许多东西都是家中用惯了的,难免感伤,又见平儿并不更衣,牵她的袖子道:“你怎么还穿着衣裳?不热么?”
平儿笑道:“一路有什么事,他们难免要来问我,若你想吃什么用什么了,只怕也要我去做,脱了衣裳,不多时就要穿上,来来去去麻烦。”
凤姐听了才作罢。她起先说睡只是托词,这会子却当真困倦了,只是终于能与平儿一路,又有些舍不得就这样睡过去了,便扯着平儿的手道:“你这些时候怎么样?钱都够么?”
平儿敛了笑,慢慢道:“就那样罢。钱不多不多,也够姑娘过了,姑娘别担心。”
凤姐道:“你钱够花,打点又顺利,做什么不早点来看我?你不知我在牢里多苦。”
平儿握住她的手道:“是我考虑不周,委屈了你,以后不会了。”
凤姐忽然侧过身,看着她半真半假地抱怨道:“我一直不见你,还以为你背弃了我,要自己带钱跑了呢。那时候我就想,你若真跑了,我一定把事情都推到你头上!”
平儿道:“推到我头上,你就没事了么?若是这么样,你怎地不早说?”
凤姐一怔,立刻白她一眼,道:“你以为那些人是傻子?你一个家生奴才,做得下这许多事情?再说各处送礼办事的人证都在,还有许多我给出去的官凭,我倒是把事情都推到你头上,也要人家肯信才行!”又道:“你不必这么忙着表忠心,我知道你的心,你肯替我这样打点,已经很好了。”
后面这句话却说得客气,平儿听得心里不是滋味,就伸手拍她道:“快睡罢。”
凤姐两眼已是睁不开了,只还挂念别的事,还问道:“你说我哥哥替我打点的流放的事?算他还有点良心,他花了多少钱你都给他,我不要欠他的。”
平儿嗯了一声,拍着她的手道:“我都给他。”
凤姐又道:“怎地除了你,再没有别人来送我了?我母亲她们都知道我是今日走么?”
平儿道:“她们才从牢里放出去,家里事情多,大约赶不及吧。”
凤姐恼道:“她们出去都好有几个月了,再多的事也该落定了罢?怎么连这点空都没有?”
平儿见她着恼,忙安慰道:“她们知道我陪着你,都打发人送了东西来,我替你收着,等到了地方给你看。”
凤姐却又睁了眼道:“她们送的什么?”
平儿讷讷道:“左不过是些成药、补品,还有路上的衣食之物,我和她们说,送些东西表表心意就是。”
凤姐听了方才作罢,迷迷糊糊地躺了一会,平儿以为她睡着了,正想偷偷起身出去,却听凤姐又道:“平儿,他们都骗我,你不会骗我的,对不对?”
平儿吓了一跳,好一会才道:“我总是一心一意对姑娘好的。”
凤姐道:“你不要叫我姑娘,我不是什么姑娘了,你和从前那样,叫我凤儿。”
平儿半晌没作声,凤姐就又微恼道:“怎么,你嫌我是罪人,不乐意和我亲近?”
平儿忙道:“不是…我,我只是想,若这么叫你,怕别人知道了咱们两的事。”
第26节
恋耽美
第26节
方姨娘答应一声,站着看林海没别的吩咐,才忧心忡忡地走了。
一路回房,张靖早已等在门口,见了她便急急问道:“姨娘,林伯父怎么说?”
方姨娘看见张靖整个人已经瘦脱了形,两眼却亮晶晶满怀期盼地看着自己,心里一叹,摇摇头。
张靖的眼神就黯淡下去,低着头道:“他…还是嫌弃薛大哥么?薛大哥自打进了学就一直用功得很,就算资质差些,熟能生巧,以后一定也会有出息的。”
方姨娘道:“他不是嫌弃薛家哥儿,是嫌弃薛家的家教。”
张靖闻言猛然抬头道:“薛家是紫薇舍人之后,家里也是书香继世,家教怎么不好了?别的不说,你看薛大姐姐那般端庄识礼,就知道薛伯母的为人了。”她久在深闺,林海不欲她知道外面那些腌臜龌蹉,不许人往里头传一句话,因此竟还不知关于宝钗的种种传闻。
方姨娘见她一脸懵懂,踟蹰半晌,才屏退左右,招手叫她道:“你是个实诚孩子,不知道外头人心险恶,薛家姐儿她…她看着好,其实立心不正,难免要走邪道,你不要轻易被她骗了。”
张靖愕然道:“宝姐姐她怎么心怀奸诈了?”
方姨娘实在不想拿这些事同未出嫁的女儿家说嘴,然而不说似又说服不了张靖,反复思量,才道:“薛家姐儿…她和我们姑爷有些不清不楚的,先是借故住在贾府,现在又一路追到苏州去了。”
张靖豁然起身,喜道:“宝姐姐也去了苏州?”
方姨娘见她模样,越发叹道:“傻孩子,你怎么还不明白?她是那样寡廉鲜耻的人,她母亲教出这样的女儿,家风可知,再说就算她母亲、哥哥都是好的,她这样心机手段,又是大龄不嫁的,你嫁到她家里,难免要吃她的亏,你懂么?”
张靖这才明白林海的顾虑所在,脸色煞白,讷讷道:“姨娘,宝姐姐她…事情不是这样的。”
方姨娘见她还不肯信,也懒怠多说,吩咐丫鬟们将她送回房去,一面又打发人照林海的吩咐去请太医。
这头还没着落,前面林海的小厮又来传话道:“老爷说要请亲家老爷吃饭,让姨娘吩咐厨房置办些清淡的酒菜,老爷还说,让姨娘准备十万两银票,预备着要用。”
方姨娘听见这样大数字,吓了一跳,倒也不加细问,只道:“我知道了,你回老爷,说小花园里桂花开了一些,我叫厨房蒸一尾鲥鱼,再烫一壶酒,他们两个刚好在亭子里赏花饮酒。”
那小厮束手听了,一一记住,过去回话不提。
今年京中似格外炎热,且又闷沉,虽已是早秋,天气却比夏天还更难熬。白日街上,行人稀少,官吏丁民,非是必须,绝不出门。
街上尚且如此,大理寺监中就更不消说了。男犯们还可乍着胆子,坦胸露乳,聊以解暑,女犯们却只好苦苦捱押,热不堪言。
今次新来的人犯大多是富贵出身,就越发地受不住这暑热了,看监的东婆子才当值两日,已经亲眼看见三个在狱中中暑的,她见这三人都是娇生惯养的大家闺秀,难免动了几分恻隐之心,那三人中一个丹凤眼看出她的心思,忙不迭地就凑上来说好话,几句话说得东婆子心花怒放,索性开了牢门,把这几人挪到靠外头风凉一些的隔间去了。
谁知新来的典狱是个只认钱不认人的,见新收押了官家女眷,正是要好生磋磨她们以便收受贿赂的时候,见这东婆子先把人犯挪开了,少不了将她臭骂一顿,反而把那三人与从前就关在狱里的一干老犯挪到一起去了。
那几个关押已久的老婆子疯疯癫癫,全不能以常理揣测,这三个人一进去,就有一个牙都掉光了的老婆子冲过去,抓着三人里最年轻的那个龇牙咧嘴地笑。
那人尖叫一声,“来人”“救命”喊个不住,外头看守的仆妇们却只是无动于衷,还是她身旁一个凤眼娥眉的女人站出来,一把推开那疯婆子,顷刻间又被另外几个老婆子给扭住,那几个疯婆子几人对那女人一个,立时就占了上风,那女人被扭打不过,大声道:“你们快来呀!不过是几个疯婆子,咱们三个年轻力壮的一齐上,难道还怕了她们不成?”一面说,一面已经又挨了几下,那年轻的女人迟疑着看身边的人,身边那贵妇打扮的人却瑟缩在一旁,一步也不敢过去,年轻女人就也站着不动了,不忍看见堂姐被打,还伸手捂住了眼睛。
凤姐见一个嫂子、一个堂妹都这么不争气,简直气得要吐血,然而此刻懊悔也已经晚了,她已经被人按在地上,挨了几下拳脚以后,忽然不知哪一个领头,又扒起她的衣裳来。
凤姐勉强抵挡几下,反倒惹来更多拳脚,求饶的话在口边转来转去,就是说不出来,稍一迟疑间,外衣已经被人剥去,她乘着一人不备,钻了出来,赶紧冲着外头道:“我们家还没定罪,未必就在这里关一辈子了,你…你不要欺人太甚,不然等我父亲放出去,你就等着吃不了兜着走罢!”
那典狱见她还说大话,嗤笑一声,道:“管你父亲是谁,进了牢门,就是我管,交十两银子,放你去隔壁,不然,哼哼。”
凤姐大怒,指着她道:“你敢!”话未说完,后头疯婆子们又饿狼扑羊一般把她扑到,凤姐吓得魂飞魄散,又叫她妹妹道:“你是死人么?就看人家这样对我?”
谁知她得意时候固然人人趋奉,落难之时,却是个个只顾自保,连这向来要好的堂妹,也只是站在墙角,不敢向她多看一眼的。
凤姐眼见嫡亲家人都靠不住,自己帮忙出头,反而遭此大辱,又气又急之下,竟当真吐出一口鲜血来,彻底晕了过去。
☆、第168章
京中皆知,押在大理寺的,不是重犯要犯,便是高官显达,因在此处的多半是圣意未定、裁决未知,死灰复燃,也未可知,因此内外门子胥吏,待人都还留着余地,那看守的人看见凤姐吐了血,你看我我看你,个个都看典狱,典狱虽笃定王家再无翻身之日,被这许多人看着,也难免有些心虚,挥一挥手,命人将那凤姐的嫂子和妹妹放出来,却将凤姐单独关在一间——狱中的门道,单人一处倒未必是好事,盖因单间往往偏僻孤苦,许多人在里面受不住这极致的空虚寂寞,心志极易动摇,这典狱看着是照顾凤姐,其实特地将她家人隔开,正是恼她前时出言无状,要给她些教训。
这里头的门路,凤姐都不知道,更别提王府众人了,任人将凤姐抬到那头,单独关押,凤姐昏昏沉沉地给关了进去,醒来时只觉四周昏暗异常,一时也不知日月时辰,起身想要问问身边的人,谁知四面都没人在,再走一步,才见自己这里是一个密闭的屋子,里头有许多湿透的稻草,门边有个小窗,凤姐走到窗边向外一看,隐约见得到远处的母亲与姐妹们,想要叫喊,又恐惹来看守的人责骂,身上本来穿着的锦绣衣裳,早已被人剥得七零八落,身上只罩着一件腌臜的外袍,监中潮湿闷热,这袍子又是油腻不透风的料子,立时就将她额上憋出了汗来,挑剔地拨弄了一下地上的稻草,见这东西还算干净,才略用脚拨出一块来,慢慢坐在上面,回想被捉拿那一日的兵荒马乱,至今依旧愤愤不平,又不知她父亲现在何处,生死如何,免不了又有些惶惑,然而又觉不能就此自暴自弃,因此低落片刻,便强打精神,自己盘算家中亲眷,看看可以向谁求助。
谁知家中平日里看似赫赫扬扬,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仔细一算,真正亲近的却依旧还是那么几家——薛家只富不贵,一个薛蟠又没甚么出息,早是指望不上的;贾家早与自家交恶,只剩面子情分罢了,未必肯施援手,且他家里自身尚且难保,遑论保住王家了;母亲、嫂子的娘家至今仍未有人来看望,其心也可想而知。
凤姐越想起这些亲戚,就越觉烦闷,兼之口内干渴,刚想要张口叫平儿端杯水,又立刻反应过来,苦笑着摇摇头,立时又顿住了——不单母亲、嫂子的娘家,连平儿也不曾来探望过她。
凤姐仔细回忆起入狱这几天的遭遇,起先是薛蟠买通看守,送进来了些衣服用品,后来是父亲的几个老下属,连王夫人也派人打点了些点心饮食进来,独独平儿,既无一言,又无一物,前几日凤姐无暇他顾,如今细想起来,一颗心立时就冷了下去,连牢房中的闷热也忘了,起身来回踱了几步,又觉头晕眼热,只得坐下,揣摩平儿用心——起初她还想着平儿许是事忙,或是因人微势小,不得入内,然而又想起自己存了那许多银两田地在平儿处,便是用钱砸也该砸进来了,况且连薛蟠都能进来,如平儿这等才干,不至于被拦在门外,再往深想,那念头越发不堪,凤姐却自己停住,不愿意再往坏处想了。
她自己不觉,转眼间半日却已经过去了,有牢头前来送饭,凤姐看见又是冷饭剩菜,顿时没了胃口,那牢头见她连动也不肯动一下,想起自己到底是收过她家亲戚钱的,便把饭往地上一扔,道:“我劝你不要耍性子,好赖吃一点饭,你在我们这里用的还算是好东西了,要是发去刑部,有你哭的时候!”
凤姐再看一眼送来的饭菜,米虽是发黄陈米,还是冷饭,却至少是煮熟了的,菜虽只一味咸菜,却也算干净,勉强捧起碗筷吃了一口,这饭菜竟如砂石一般,入口粗粝难当,扒了几筷子,实在吃不下,就把东西一丢,赌气般坐在另一头,看也不看这边一眼。
那牢头见她脾气不改,冷笑一声,收了东西径直走了,凤姐又饿又热,抱着膝盖坐在地上,思绪纷纷,总逃不了家族前程与平儿两处,想了一夜,也得不出个结果,只是心中怨怼惶惑益发深了。
早晨狱卒送饭,却比前几日更差,乃是一大碗黑黄发臭的稀粥——那典狱、牢头、狱卒皆知王家豪富,个个都想从她们身上榨一大笔,因此前些时候虽然打点过,却故意过不几日就要磋磨一下她们,最好这些女眷熬捱不住,再同外头亲戚要钱,她们好大赚一笔。
凤姐前几日没发现门道,这会子却看出来了,还不及想出个法子来,那头王子腾夫人早熬不住,千方百计求来纸笔,写了几封书信,这些书信早上便被人送出去,到了下午,贾府、薛家就又有人过来,打通关节之外,又额外替王子腾夫人、王仁之妻及凤姐各带了一盒点心,一盒熟菜,并马桶、青盐等物。
凤姐既喜于贾、薛两家肯出面帮忙,又越发恼怒起平儿的不懂事来,且又疑心她卷了自己的钱跑了,那一颗心儿七上八下,一时想着平儿,一时想着家里,一时再又想到自己做的那些事,有许多都留着了证据,因此时喜时忧,不必细表。
☆、第169章
王家之祸,牵连甚广,从诸姻亲故旧,至于门下家人奴才,无不分寸大乱,奔走纷纷,然后细究起来,竟还是明哲保身的最多,认真出力帮衬的,倒是这些年渐渐不大起眼了的贾政——他为人颇有几分迂阔,这时候却不开亲戚道义,且又顾虑王夫人、宝玉两个,因此四处奔忙求告,倒像是当做他自家的事一样。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贾政现下只有个闲散爵位,家中出仕者寥寥,奔波十数日,也只有林海一个给了个准话,偏偏林海又是几近致休、在家闲居的人,看在亲戚面上,拿了一大笔钱出来给贾政打点,再多却不能了。
贾政累得数夜不眠,那一日早上起来,呆呆坐了一会,发现再也无人可去拜访,又添愁闷,连衣裳也懒得穿,就趿着鞋子在窗口站着,见庭前桂花已开,想到宝玉折桂无门,好容易做个官,日后恐怕又难免受亲舅舅的牵连,偌大一府,除了宝玉,目下又再无可以指望的人,不由长长一叹,连那素日的一点追名逐利之心都淡了,一时起兴,吩咐小厮道:“叫厨房置些酒菜,去看看大老爷可在不在?若在,且向他说‘我们弟兄两个竟是好二年未见了,眼看中秋将至,不知兄长肯否稍移金步,来此一聚,也好稍叙天伦’。”
那小厮听见是叫他去请贾赦,口内答应着,出门时候却磨磨蹭蹭,走到一半,忽见前头林之孝匆匆进来,这小厮就站住行礼,林之孝扯住他问:“老爷在书房么?”
这人忙道:“在后头正堂呢。”
林之孝就丢开他,一头过去,这小厮见他模样,思量贾政大约没空再请贾赦了,便在原地站住等候,果然过了一会见王夫人跟前的一个婆子出来道:“老爷问可请了大老爷没有?若是大老爷应了,且在前厅安置一下,老爷一会再出去,若是没有,就不必了。”
这人就笑道:“还没呢,正好省了我的事。”被那婆子白了一眼也不在意,一时也还不往贾政跟前去,就笑嘻嘻妈妈长妈妈短地与这婆子聊了一会天,又见前面引进一个人来,乍看有几分眼熟,倒像是谁房里的人一般,细看之下,那一股雍容富贵,却又不像是丫鬟出身,便自己笑了一下,谁知那婆子却讶然道:“哟,这不是平姑娘么?”话说到一半又停住,立在当场,不住地用眼上下打量平儿。
平儿比先侍奉贾琏时候已大不同了,虽还是从前那副和善面孔,却仿佛一股无形的威严,她又比先瘦了许多,越发透出一股子锐气,看着不像是大户人家的丫头,倒像是中等人家常管事的太太,或是那些做生意的掌柜娘子。
平儿听见人叫,略停住脚,扫了那人一眼,笑道:“原来是张妈妈,妈妈一向可好?恕我有急事,不能和妈妈叙旧了。”
张妈妈见平儿神情打扮,猜她多半为的是凤姐之事,倒也不大好再耽搁,只笑道:“姑娘有空常来走走。”
平儿淡淡一笑,微一颔首,匆匆向前,不久到了外书房,贾政早已穿着家常衣服在那等着,见来的是个年轻女子,迟疑了一下,还是伸手虚迎道:“你是…”
平儿对他行了半礼,笑道:“我是王家大姑娘的房里人,跟着她贴身侍奉的。”
贾政略迟疑一会,才明白“王家大姑娘”说的是凤姐,又听平儿语出怪异,微微蹙眉道:“是你在门口口出狂言,说我家有大祸临头?”
平儿微带歉意地道:“我怕见不到二老爷,所以在门口放肆了些,既见了二老爷,自然不敢再做那等狂态了。”
贾政听她还是旧时称呼,心内微叹,颇有世事无常之感,又见她举止端庄温婉,比之迎春几个都不遑多让,心生好感,只是到底男女大防,不可小视,且又觉得这小小奴婢,未必能有多少见识,因虚一抬手,道:“平姑娘有话请讲。”却略略扬转了头,端起老爷架子,不肯直视平儿。
平儿见他古板模样,倒生出几分亲切来,微笑道:“其实我在门口说的,也不全是虚话,贵府上前些年才遭遇大变,至今宁府大爷还流放在外,家中官爵未复,人口凋零,许多事情都要靠着亲戚周济,若再受王家牵连,只怕连宫里娘娘都保不住府上。”
贾政蹙眉道:“这话人尽皆知,不必你说。”
平儿道:“这话当然人尽皆知,然而人人能想到这些,却不是人人都敢到这里来,和老爷说这些话的。”
贾政道:“你来寻我,左不过是为了要救你家主子,我与他王家既联络有亲,能帮的地方,自然会帮,帮不上的,也只能如此,不用你多说。”
平儿笑道:“贾二老爷这话又说错了,我若只是为了请老爷搭救我们姑娘,一开始就不必点明利害了,我既对老爷这样坦诚,自然不单单是为了王家,也是为了贾家。”
贾政挑眉道:“此话怎讲?”
平儿却看他一眼,微笑道:“我从郊外赶来,一路滴水未进,不知老爷可否赐杯茶水?”
贾政踟蹰片刻,见平儿始终不卑不亢,才一挥手,命人上茶,想了想,又叫人搬了个小脚凳来,平儿却不肯坐,依旧站着,啜一口茶,方慢慢道:“二老爷与我们老爷的情分,世人皆知,然而我们老爷与府上的恩怨,却也早已传遍京城,二老爷这样四处奔走搭救,京中一半人都以为是情理之中,另一半人,却未免觉得二老爷不是故作姿态,就是与我们老爷有什么首尾,所以存心回护,甚至有人觉得,二老爷是‘王子腾党’,所以才这么卖力。”
贾政猛然站起,怒道:“什么‘王子腾党’?你莫胡说八道!”须知今上最忌讳结党营私之事,他若是被扣上朋党的罪名,只怕贾府这辈子都翻不了身了。
平儿微微一笑,道:“二老爷别急,这不是我说的,这是外头议论着说的,我们老爷的事,你们当官儿的不敢议论,平民百姓,却没有这么多顾忌,当初贵府将我们姑娘休弃离家,闹得沸沸扬扬,许多人都以为两府从此必然结仇,连府上以后的许多不顺,也都说成是我们王家为了报复而施的手段,忽然又见贵府上为了王家的事这么出力,难免多想。”
贾政恼道:“我们早已分家,那边府里做的事,与我府中早就无关,再说便是外面议论,也该是议论王家趋利避害,看见我们家没落,故意要甩了这门穷亲戚,怎么倒像是我们的错似的了?”
平儿不慌不忙地道:“二老爷说的确实在理,可惜如今外面的流言太盛,什么样的话都有,‘王子腾党’的说法也早已传开,二老爷再怎么有权有势,也堵不了外面悠悠众口。”
贾政倏然明白过来,冷笑道:“这流言不会是你传出去的罢?”
平儿一笑,并不答话,却道:“今上的脾气,只怕老爷也知道,那最是眼睛里揉不了沙子的人,这流言这样盛,一来二去的,传到圣上耳朵里,只怕于府上没有好处。”
贾政气哼哼地道:“你越说越不像了——这等不入流的市井流言怎么会传到圣上耳朵里?”
平儿笑道:“我若没有记错,贵府上与忠顺亲王府里,一向不大和睦吧?”
贾政脸上变色道:“和忠顺王爷又有什么干系?”
平儿道:“我碰巧认得几个忠顺亲王府里的人,听见他们也都在议论此事呢,那几个都是王爷的亲近人,这些话说多了,难免要传一两句到王爷耳朵里,忠顺王爷再和皇上提那么一句…”
贾政白了脸道:“清者自清!人家若有心要对付我,我怎么做都是错,只好凭自己的心做事罢!”
平儿摇头道:“二老爷这话说错了,若你无错,人家怎么对付你,你都立于不败之地。若你做错了,再怎么遮掩,迟早也有人要报到圣上那里去,到时候…”
贾政道:“听你的意思,倒像是有什么好主意?”
平儿笑道:“好主意谈不上,不过能让贵府免于牵连罢了。”
贾政盯着自己眼前的地砖慢慢道:“你说。”
平儿又喝了一口茶,慢慢道:“圣上正是要励精图治、有所作为的时候,却忽然选在这种时候,这样大张旗鼓地将王家查抄,还查得这样彻底,只怕是心中早就有了想法,一直在等待时机罢了。既是如此,现在交给大理寺复审,也不过是个虚话,其实定罪已是既成之事了。”
贾政心中一跳,道:“然后呢?”
平儿微笑着抬头,道:“我们老爷官越做越大,到现在外面都有‘王子腾党’的说法了,二老爷觉得,这样的人,还能活着么?”
☆、第170章
贾政的脸色已经不能用青白二字来形容了。他的额上已经沁出大颗的汗珠,嘴唇微张,什么都没说,已经开始剧烈颤抖。
平儿看着他,淡淡笑着,一语不发。
好一会,贾政才一下倒入身后的椅子里,颓然道:“依你之见,该当如何呢?”虽是问着平儿,眼神却不在她身上,不等她回答,又摇头道:“你的意思,无非是叫我出面告发他罢了,我…做不出这种事。”
平儿道:“二老爷猜错了,我不是来劝你告发他的。”
贾政疑惑地看她,慢慢道:“不告发,还有什么法子?”
平儿微笑道:“我们老爷是一定活不了了,但是我们家几位爷们,连同哥儿姐儿们能不能活命,却还在两可之间。”
贾政的脸色越发地惨淡了,他的身子晃了晃,闭上眼,长叹道:“圣上忌惮的,只是你家老爷一人,若是他死了…圣上为了自己的名声,也要给王家留个后的。”
平儿笑道:“正是。圣上爱名声,所以才会迟迟不定罪,若是老爷不能体察圣意,依旧四处钻营,惹恼了皇上,只怕满门祸事,就在眼前,若是老爷能主动伏法,免去圣上的许多为难,只怕还能留下些余泽给子孙后辈。”
贾政睁眼道:“而我若是能劝他自尽,不但能救下这些后辈,还能释去圣上的疑心,一举两得。”
平儿颔首道:“二老爷是明白人。”
贾政又道:“只是这样一来,我却成了小人。”
平儿盯着他道:“二老爷平生自诩向道,不知你是单求虚名,还是当真以君子自律?若是真君子,必然不会因为顾及自己的名声,而坐视我们老爷断送一大家子的性命。”
贾政苦笑道:“我现在才明白,你为的究竟还是你主子,只不过你的主人不是你家老爷罢了。”
平儿也苦笑道:“若是能够救下我家老爷,那自然是最好,可惜形势逼人。”
贾政凝视她道:“你放心,王子腾既是我家亲眷,也是我的好友,我自然会照拂他的家人。”
平儿一笑,道:“有二老爷相助,这事一定能成,我这里先代我家主子谢过二老爷了。”
贾政微微点头,平儿见话已说完,便自告辞,她来时所乘一辆青布马车一直在门口候着,林之孝送她出门,平儿不慌不忙地与一路上遇见的旧相识们见过,至门口含笑登车,进到车里,却立刻变成一副愁容,从怀里取出一根五凤朝阳的金簪,拿在手中反复看了几眼,眼泪簌簌而下,又赶紧忍住,挑起帘子向外一看,见离贾家已经远了,方向车门一倾身问道:“王五,牢里头怎样?”
那赶车的身子向后一斜,靠着车门轻声道:“贾府二太太和薛家太太都送了许多东西进去,且大理寺又是那样所在,应当吃不了大苦头。”
平儿点头道:“几处官府都打点了么?”
王五道:“刑部的付侍郎不肯收钱,其余倒都收了。”
平儿道:“姑娘的事还要靠他,你再去打听打听,一定要知道他的喜好。”
王五点点头,迟疑一下,还是道:“平姑娘,咱们的钱…不多了。”王家的案子牵扯太大,打点所需花销不菲,便是平儿坐拥凤姐的泰半私房,也经不住这样花费。
平儿蹙眉道:“还有多少钱?”才问出口,心里已经默默算出一个数目,又道:“把城东的宅子也卖了罢。你去取五千银子,分别存到几家钱庄里,把银票给我。付侍郎那里你打听了他的喜好,先不要忙着送礼,我来筹划。另外再备出银子打点大理寺,我想…设法见她一面,不,还是先不要见了,留着钱预备以后花罢。”
王五一一应下,继续驾车向城外赶去,平儿在车里又叹了一声,伸手揉了揉眼睛,因暂时放下一段心事,心中稍微懈怠了些,竟就靠着车壁沉沉睡去。
凤姐在狱中又熬了许多天,那典狱早将王府诸人身份一一打探清楚,因王子腾夫人、王仁之妻等几个都是有丈夫、有品级的诰命,罪名未定,难免高看一眼,如凤姐这等被休还家、没有靠山,且还背负许多罪状的人,则怠慢得很,又不喜凤姐的刚强性子,竟格外作践得她连奴婢且不如了。
凤姐起先还盼着有人前来相救,咬牙隐忍,谁知日复一日的,境况只见凄凉,不见半点好转,那心里渐渐就生出些许怨恨来——她头一个恨的却还不是家里那些亲戚,而是平儿,盖因贾家、薛家之流,虽未必能帮上许多忙,至少还肯替她们在牢里打点,王夫人甚至还买通狱卒,派周瑞家的进来与她们见过一面,然而平儿占了偌大家私,手下得用的掌柜、仆从也不少,却至今无一言一物递进,难免令凤姐心寒。再想起从前两人情好之时,平儿的种种忠心体贴,对比今日,越发觉得知人知面不知心,怨恨之外,又生出几分自怨自艾,且心内也渐渐知道此次家中的事无法善了,慢慢地绝了出去的指望。
谁知那一日正在心里痛骂平儿,忽然听见平素得东西最多的一个牢头奔进来,悄悄向王子腾夫人那边说了些什么,那里顿时一片哭声,凤姐隐约觉得不妙,隔着栅栏扬声道:“母亲,发生什么事了?”
王子腾夫人哭得声嘶力竭,许久才道:“你父亲…去了。”
凤姐只觉如有五雷轰顶,整个人都怔在当地,半晌之后,才猛然叫出一声“父亲”,泪如泉涌,一半是因父女天性,一半却是因为彻底失去靠山,心内惶恐。
一时监牢中哭声一片,王家众人皆知前途不妙,个个惊慌失措,只有凤姐哭了一会便冷静下来,重新盘算自己的前程——她身处监牢,并不知王仁早将所有事情都推到她头上,只当父亲既死,皇上顾忌名声,未必追究家人,于悲痛中又渐渐松了一口气,谁知等了许久,等来的却是王仁等几位兄弟贬职为民,子孙永不录用,自己被流放的消息。
☆、第171章
凤姐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心情。她固然知道王仁不可靠,母亲总是更偏爱兄长,也知道大多事情都是自己经手,自己获罪理所当然,却从未想过自己与王仁的境遇竟是如此天差地别。
判决下来之后,王子腾夫人并凤姐的几位妯娌早都陆续放出去,家仆们大半被官卖,剩下的也或流或放,不到半月,这监中已经渐渐再没有凤姐熟悉的人。
凤姐不知道为什么单单只剩下自己,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她只是惴惴不安地等待着、彷徨着,从前她所倚仗的一切都已经烟消云散,她觉得自己好像是一只掉光了所有羽毛的凤凰,或是行将就木的老虎,她失去了自己的梧桐,失去了自己巢穴,从前的风光像是一场虚幻的美梦,她从头至尾都只是这阴冷潮湿的牢房中的一个小小囚徒,如蝼蚁般艰难挣扎着,却终不免于被黑暗吞噬的命运。
王子腾夫人倒是没有忘了凤姐,然而王家已经没有余钱来为她打点,所有的帮助,只不过是请这些狱卒吃了几顿酒饭,务求她们不要再加磋磨,王夫人、薛姨妈派人送过来的东西都被典狱收走,大约亲戚们也厌烦了这样无穷无尽的耗费,凤姐在里面能收到的东西越来越少,能听到的消息也越来越少,她像是被人遗忘一样,独自待在监牢一隅,监中无日月,她只好靠着在墙上刻划来计算着日子,开始还不觉得,等她入狱满三个月时,天忽然就开始冷了,好几个没人接济的犯人病死在牢中,凤姐靠着薛姨妈送进来的几件旧衣,一面庆幸自己还有人记挂,一面又越发惶恐,生怕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就成为了这些拖出去的人中的一个。
然而与流放相比,她更愿意待在这里,至少这里还是她熟悉的京城,在外边还有她认识的亲人。凤姐常常在想为什么自己的判决已经下来,却迟迟无人前来发配,她偶尔也会幻想,是不是家中某位人物怜惜自己,或是从前在哪里结下过什么善缘,有人打通了什么关节,所以自己还得以在监牢中苟延残喘,但是无论她怎么想,也想不起自己曾与什么人有过这样过硬的交情,除了平儿。
凤姐忽然觉得有些悲凉,她从以前就清楚地知道,无论是王夫人,还是薛姨妈,甚至是自己的亲身母亲,都不会全心全意、毫无保留地爱护自己,这些人虽是她的至亲,待她的心,却未必及得上平儿的细致真诚,是以许多性命攸关的大事,她宁可交付给平儿,也不愿叫母亲她们知道半点。她的心事,肯吐露给平儿,却从来也不会对母亲她们说一个字。可是她全心全意信赖的平儿,却从她入狱以来,就不曾见过她一面,也不曾派人送来只言片语。凤姐先还安慰自己,许是监牢看管森严,平儿一介民女,送东西进来不方便,然而自从判决下来以后,监中看管懈怠了许多,被关押的家奴们都曾陆续有人探视、赎买,平儿却依旧没有半点消息。
凤姐对平儿从来都很有信心,然而这信心全是基于功名权势之上,凤姐清楚地知道只要王家权势尚在,即便是平儿被放了良,也逃不出她的手掌心,可是功名利禄一朝成空,她所倚仗的一切早已消散,平儿什么都不需要做,已然脱出了凤姐的掌控,成为了真真正正的良民,与王家再无瓜葛。
凤姐偶尔会生出极龌蹉的心思,恨不能平儿替自己做过的事一一告发,叫她无法在外面逍遥自在,她也常常会想要不要将平儿手里握有自己私房的事告诉母亲和兄长们,让这些人去向平儿讨债。
然而最终她什么也没做,依旧只是独守在监牢中,满怀怨怼,却绝不肯牵连平儿——这决然不是因她对平儿还有几分微薄的喜爱,她只是,难得的,宅心仁厚了一次。凤姐也绝不肯承认,她最私心里,竟还悄悄地对平儿存了那么些微的指望,她指望这平儿,看在她们十数年的感情面上,看在主仆相得的情分上,看在…朝夕相对、耳鬓厮磨的亲密上,好赖对自己心存那么一点点怜惜。
幸而凤姐的指望并未成空,天还没冷到受不住时,狱卒将她带到狱神庙中,庙里神像后面摆着一张小桌,桌边坐着一个人,即使在昏暗的灯光中凤姐也一眼认出那正是令她朝思暮想、心神不定的平儿,有那么一瞬她想扑进平儿的怀里大哭,然而到最后她却只是猛然站住,扬着脸冷哼一声,道:“你终于舍得来了。”她不知自己为何如此冲动,对着狱卒和其他许多人,她都能暂时收敛,委曲求全,以求得最有利于己的结果,然而对着平儿,她却偏偏一点脾气都忍不住。
平儿看见凤姐进来时便已经站起,眼圈发红,听凤姐责怪,也只是略一低头,忍住泪道:“姑娘…受苦了。”
凤姐听她用的依旧是旧时称呼,反而松了一口气,眼光向平儿身上一扫,一眼就看出她既憔悴且瘦削,再扫一眼,又看见了小桌上摆着的几样小菜,有肉有饭,都用小炉子烤着,热热地散出勾死人的香气。
凤姐不自觉地咽下一口口水,脚尖微挪,还不大好意思开口说要吃,平儿倒是体贴地道:“姑娘饿了罢?先坐下用饭。”服侍凤姐坐下,熟练地替她布好碗筷,又对那看管的狱卒婆子笑道:“劳烦婶婶们了,我切了几斤羊肉,还有些烧酒,婶婶若不嫌弃,不如拿酒就着羊肉,也好暖暖身子。”
那两个管狱的婆子听见,知道她想说体己话,笑嘻嘻道:“可不许太久了。”两人相携出去,就在神像之前饮酒用菜,十分惬意。
凤姐听那两个大吃大嚼,再看一眼自己面前的菜色,就又有些不高兴了:“为什么她们有羊肉有酒,我这里只得这几个菜?”
平儿笑着倒了一碗鸡汤给她,那汤炖得久了,汤汁黏稠,香浓得尤如肉化开了一般,撩得凤姐肚内馋虫直叫,连吞了好几口口水,眼睛直盯着平儿手里的碗,根本半点也挪不开。
平儿轻声道:“我怕姑娘在里头吃的不好,骤然吃了大荤的胃里不舒服,姑娘明日就要启程了,若这时候身子不适,恐怕不好。”
凤姐惊道:“明日就要启程,去哪里?”
平儿道:“发往岭南,任凭州县处置。”
凤姐一怔,定定看向平儿。她出身官家,自然知道本朝流放人犯,多半是往北地边塞,填充军奴,如贾珍便被发往辽东效力,自己能改去岭南,必是动用了大人情、大干系,以平儿的身份,还未必疏通得了,在心里将自己认识的人梳理了一遍,迟疑着问:“我哥哥…替我打点过了?”问的是王仁,眼角却不住去看平儿。
平儿犹豫一下,才点了点头,道:“岭南虽然有些瘴气,比起塞外到底要好多了,况且那里我也熟些…”
凤姐敏锐地捕捉到她话里的意思,挑眉道:“你…陪我去?”
平儿道:“那是自然。”
凤姐见她答得理所应当,又是一怔,连饭也忘了吃,盯着平儿看个不住,平儿给她看得不自在,催促道:“我托人以拜祭狱神的名义带姑娘出来的,不能久留,姑娘还是先趁着用了饭罢。”
凤姐听说,才拿起筷子,先喝一口鸡汤,这汤是用人参煨的,若是从前,凤姐一定嫌弃汤里有苦味,此刻却觉得滋味甘美,龙肝凤髓亦不可及。
平儿见她用得欢畅,忙不迭地在一旁布菜盛饭,一面又急急叮嘱道:“我带了一件旧棉衣,还有些药丸碎银,姑娘把衣服贴肉穿着,银钱自己贴身收好,不要叫她们看见,这些人眼里见不得好东西,若看见了,只怕就要拿去。”说着从边上拿出一个小包袱,从里面拿出一件缝得极细密的棉衣,又将地上两个火盆点燃,待凤姐用了饭,四周已经暖洋洋的,平儿才将棉衣展开,对凤姐道:“我服侍姑娘更衣。”她说这话时并无它意,凤姐却不知怎地红了脸,再低头看自己身上,她的好衣裳都叫人剥了去,这一身还是那东婆子舍给她的一件破衣,外头罩着王子腾夫人走时给她留的一件夹袄,穿了许久,外头固然又脏又破,里衬却比外头还要难以见人。
凤姐看见自己这模样,想起自己入狱以来,便未曾沐浴过,脸由红又变得白了,捏着自己的衣角,半晌才道:“我…不冷。”
☆、第172章
平儿见凤姐不知又犯了什么犟,急得直道:“眼见要飘雪的天了,怎么还不冷?姑娘不要嫌弃这衣裳旧,这也是我亲手做的…”看凤姐眼色,忽然明白了她的顾虑所在,刚想要笑,不及笑出来,却只觉一阵鼻酸,忍了许久的眼泪竟不知不觉就落下来,想要再劝凤姐,犹豫一下,却什么也没说,只是走到外头,向那两个吃酒的婆子赔笑道:“二位婶婶能否通融下,容我陪着我们姑娘在这留到晚上?”一面说,一面从袖子里递出两个银饼,那两人掂了掂分量,对视一眼,其中一个道:“酒要没了,你再打点来,免得我们在这里坐着无趣。”
平儿笑道:“那是自然。”走出门去,吩咐外头等候的人几句,不多时那人自己拎了个食盒,又带着一个卖水的力夫进来,将两桶热水卸在门口。
那两个看守的婆子经的事多了,一见这模样,就知平儿的打算,其中一人哼道:“偏是这些个小姐事多!你叫她快点,今晚按例要有人来查她,可不要被撞见了。”
平儿一迭声应下,亲拎着热水走到神像后面,嘱咐下人在门口守住,对那两个狱卒一告罪,才匆匆走到神像后头,却见凤姐怔怔站着,仰头看那神像。
平儿道:“如今不比从前,委屈姑娘就在这里擦一擦罢。”说话间就上前替凤姐去解衣裳,凤姐被她一碰便全身哆嗦了一下,推开她道:“平儿,你说世上是否真有神佛之事?”
平儿一怔,再去够凤姐的衣襟,却又被她闪开,凤姐凝望着那神像的背影道:“平儿,若世上真有神佛,我…大约是罪大恶极罢。”
平儿道:“那些事情,没有姑娘,别人也会做的,好像我们那位大爷,若没有姑娘,难道他就不收钱、不害人了么?”
凤姐摇头道:“可是许多事情,若没有我,他的确是做不到的。”
平儿心里一紧,盯着凤姐反复看了几眼,小心道:“世上若真有神佛,为何如大爷那样的人,反而只是削职为民,姑娘反倒要流放到那蛮荒之地去?世上若真有神佛,为何薛家大爷打死了人依旧逍遥在外,而那石呆子与人无冤,却死于非命?”
凤姐怔忡无语,平儿怕她再想下去,连这沐浴更衣之事,都不肯在庙里做了,明日就要启程,一路天寒地冻,若不替凤姐好好打理一番,只怕她这娇惯身子捱不得几日,快手快脚地替凤姐去了鞋袜,卷起裤脚,先将小腿以下热热地擦了一遍,拿姜片滚过,又去脱她的裤子。
这事素日两人都是习惯的,这会子凤姐却生出几分羞赧来,两手捂着腰道:“我自己来…”话未说完,便被平儿取笑道:“姑娘连怎么浸湿手巾都不会罢,还是我来。”一言未毕,已经将凤姐那一条旧棉裤脱得干净,一眼望见大腿上头有几处淤青,心里一紧,手不知不觉地就抚上去,凤姐两腿一抖,不等平儿问起,就道:“我…自己撞的。”
平儿把头一偏,强笑道:“离了我们这些人,姑娘连路都不会走了,可是笑话。”
凤姐哼了一声,并不回话。
平儿随手在自己身上一翻,并未翻到膏药等物,只好用手巾蘸了热水细细替凤姐擦过,将姜片挤碎,汁水涂抹在淤青处,来回擦拭,以求稍化瘀青。
凤姐那里其实已经不大疼了,只是被平儿拂过的地方舒服得很,便不大阻止她,谁知那姜汁初抹上去还只是有些温热,过了一会,便辣地烫起来,凤姐给这汁水激得两腿一紧,不自觉地伸手搭在平儿肩上。平儿正半蹲着替她揉那淤青的地方,见她一动,忙道:“痛了?”
凤姐摇摇头,一脸古怪地看着平儿,因见她满脸纯是关心爱护之色,又不大好启齿,只轻声道:“有点冷,你快点擦完了事。”
平儿听了,忙将自己一件外衣解下,叫凤姐在腰间围住,又重新绞了帕子,替凤姐擦了腿,她倒是备了许多好衣裳,只因怕牢里的人欺负凤姐,且又知道王夫人、薛姨妈等都有打点,因此先只带了一件不起眼的大棉衣来,防着凤姐久不出牢门,一朝出来,受不住风吹,等明日上路了,买通押解的狱卒,再给她换上好衣裳,谁知现下看来,凤姐在牢里过得竟比她想的还要差许多,倒是她失策了。
平儿看一眼凤姐的旧棉裤,鼻头又一阵阵发酸,忙低头掩饰住,又将自己身上一条半旧的葱绿撒花棉裤脱下来,递给凤姐:“我竟只顾着带了件棉衣,忘了其他了,姑娘先穿这个,别的衣裳也先穿我的,明日我带着东西,姑娘再换好的。”说着又去解自己的上衣,解到一半,想起还没替凤姐擦洗,又去解凤姐的衣裳,拿帕子蘸水替她将背上、胸前都一一擦过,擦拭时候看见凤姐那两点娇红,难免脸上薄红,将那两片草草应付过去,再要去擦腰间时,手却被凤姐捉住,平儿抬头一看,只见凤姐两眼直直盯着自己,再顺着她的眼光向下一看,见自己前襟大开,方才她替凤姐擦过的那位置已然大半落入凤姐眼中,两颊一红,低声道:“姑娘…凤儿,今日匆忙,若你想,明儿晚上设法买通了看守再说罢。”
凤姐手一抖,松开她道:“我…我什么也不想,只想快些离开这破地方。”又催她道:“你快点。”
平儿胡乱擦过一遍,将自己的贴身小衣解开,脱衣之时略一犹豫,道:“姑娘,你…背转身好不好?”
不必她说,凤姐也早转过身去,不肯再看她,然而人身子虽然转过去,心却总还留在平儿身上,听见背后悉悉索索的更衣声,眼前不自觉地就浮现出平儿的模样——她已经有好几个月未曾见过这具身体,却依旧不必费心就能清楚得记起平儿身上的每一处细节。
凤姐的脸烧红了,腿上抹了姜汁的地方又辣地发起烫来,好像姜汁渗入肌肤,逆着气血流淌的方向升起来了似的,她努力不去想平儿的身体,然而越是努力不去想,想的就越多。
唯有此刻,凤姐才清楚地意识到,之前所有的猜疑、揣测、怨怼、痛恨,都只是源于她对平儿的思念。她恨平儿,不是因为她真的将微弱的脱罪希望寄在平儿身上,而是因为她想平儿,她想见一见平儿,听平儿说说话,然后让平儿抱一抱她,亲一亲她,好像从前无数个夜晚一样。
平儿将衣裳递过去,却发现凤姐只是怔着不说话,只好伸手戳一戳凤姐的肩头,凤姐吓了一跳,慌忙转身,一眼就看见平儿赤身地站在自己面前,这惊吓越发大了,不说自己起了邪念,反倒恼平儿道:“外头还有人呢,你这样赤条条的,像什么样子?快把衣裳穿上!”说了这句,见平儿红着脸还只是看自己,一低头,才发现自己也同平儿一样,顿时从脸上红到了脖子上,一把抢过平儿手里的贴身小衣,急着要穿,却穿不上,一跺脚道:“你是死人么?还不来帮忙?”
平儿被她一训斥,才从恍惚中惊醒,慌慌张张来替凤姐穿衣,情急之中,几次碰到凤姐身上,入手的肌肤已不如从前那般细腻滑嫩,却依旧勾得她心里一阵一阵的骚动。
平儿也从头红到了脚,胡乱替凤姐穿了衣裳,自己去将她那一套旧衣穿上,又脱了自己的鞋子,蹲下身替凤姐套鞋子的时候看见她脚上起了一层薄茧,又忍不住伸手碰了碰,一捏,一揉,凤姐被她捏得全身一个机灵,抬起脚向后一退,撞上了桌子,平儿赶紧拉住她,两手相交之时,两人俱是一震,你看我,我看你,都想快点推开对方,以免自己在这神庙之内、外人之侧,做出什么不恭敬的事来,然而两人这久违的牵手时刻又是如此温馨,哪怕两人心里都想了无数遍要分开,却依旧都连小指头也没动一下。
直到外头的狱卒吃饱喝足,再四催促,两人才终于松开对方的手,凤姐一步三回头地向外挪去,平儿跟在她身后,有无数话想要叮嘱,到了嘴边,却只是道:“等我。”
凤姐摸了摸自己身上的衣服,用力点点头,大步跨出了庙门。
☆、第173章
贾政的家书只比朝廷邸报早了一日到达元和县衙。然而宝玉已先于家书得知王家的消息,将父亲的信展开细读,果然见里面说的都不是什么新文,只不过信后破例有了几句叮咛,叫他谨慎小心,万不可行差踏错,叫人捉住把柄,为官任上,若是有百姓欠税,万不可强行逼迫,宁可拖延期限,家中替他在部里求情,也不可在这节骨眼上激出民愤,闹出什么事情,至于其余盗贼等事,按例办理即可,切不可标新立异,授人以柄,女色上也须小心谨慎,不要闹出事来惹人笑话。
宝玉从前不懂贾政之心,总觉父亲既迂腐,又固执,便是后来自己勤奋进学,私心里也难免有几分不大愿听从贾政的意思,如今当了几个月的官,才觉出父亲的一切拳拳爱子之心来,叹息一声,捏着书信,信步走入后院,县衙地方不及贾府远甚,一入内院就是花园,花园之后有一间三进的屋子,本是县令起居之所,如今让给黛玉和宝钗在住,宝玉倒住在侧屋。
宝玉一进花园,就看见那小亭子里宝钗伴着黛玉在赏花,时值秋冬之交,黛玉略染上了些咳嗽,被宝钗拘在屋子里大半个月了,难得出来,却是一脸忧色,宝钗搂着她肩膀,让她轻轻靠在自己身上,低着头正说些什么,看见宝玉进来,黛玉还有些不大好意思似的,将宝钗轻轻一推,宝钗也站直了身子,含笑道:“可是姨父的信到了?”
宝玉颔首道:“与琏二哥打听到的消息一般无二,不过多嘱咐了我几句,叫我随分从时,不要惹人话柄。”
宝钗道:“舅舅虽然过身,圣上看似放过了王家,却难免要清理一二门徒,你是他嫡亲外甥,自然要避些嫌疑。”
宝玉点头道:“我省得,我进来只是想问问宝姐姐,我们当真没法子救救凤姐姐了么?她一个孤弱女子,流放在外,我…实在不大忍心。”
宝钗笑道:“我知道你这人惯是怜惜女孩子的,你放心,你风姐姐虽然流放,却未必会受苦,有平儿在呢。”
宝玉奇道:“平儿自己也是个弱质女子,家里也无甚倚仗,凤姐姐遭难,她至多帮忙送些衣裳物件,又帮得上什么大忙?”
宝钗道:“亏你做了这么久官,这些门道怎么一点也不知?圣旨说是流放,到苏州也是流放,到辽东也是流放,凤姐姐不过是个女子,上头判了她就是了,哪会管她流去哪里?到了地方,也是交州县看管,你自己也是县官,县衙里也有周边府县流来的人犯,他们中那些阔绰的过得如何,你还不知?”
宝玉讷讷道:“那是男子,且都是些不入流的轻罪,凤姐姐这样的,多半是要放到关外的,北方苦寒,她一个女儿家,哪里捱得过来?再说官面上的打点,动辄上千,只一个衙门里,便可花销上万了,所谓树倒猢狲散,王家倒了,就算平儿还肯守着凤姐姐,她又去哪里得那样一注银子来打点关节?”
宝钗笑道:“平儿对凤姐姐的心,你不必怀疑,银钱上她不大趁手倒许是真的,所以我已托琏二哥替我们捎去了一万银子,我瞧琏二哥的样子,大约自己还要添补一点,再有林家、贾府的接济,至少凤姐姐一路的盘费、到了地方的住处打点都是够了。”
宝玉跺脚道:“你们怎么也不早和我说?早说了,我也托他带一笔钱表表心意才好。”
宝钗笑道:“你那点子俸禄,添补税上的亏空还未必够呢,就不要来凑热闹了,再说我们也把你算进去了的。”
宝玉还想再说,宝钗因见黛玉病容越盛,催他道:“我听说知府发了剿匪公文?你上回审那几个山上的住户不是有些消息么?这时候不去表功,还等什么时候?”急急把他打发出去,又回头来对黛玉道:“外面风大,先回去罢。”看黛玉缓缓点头,就拿披风把她裹住,丫鬟们卷起亭子四面的帘子,簇拥着黛玉、宝钗二人进去。
宝钗进了屋子只顾忙着叫人拿热水来给黛玉擦过脸,又端着药来看黛玉喝,等她喝完,又亲拿往日不肯轻易给的蜜饯果子之类的喂进她口里,黛玉就着她手挑了一颗蜜枣含住,抬起头来,盯着宝钗只是看,宝钗笑嘻嘻抚自己的脸道:“做什么这样看我?”
黛玉慢慢嚼着枣子,咽下去,才道:“你心里若不舒服,只管发出来就是,不必装成这个样子哄我。”
宝钗笑道:“我心里唯一不舒服的,就是你身子实在太弱,我若要哄你,也只哄你好生喝药、吃饭,别的再不必的。”
黛玉道:“早知你看了信会这样,我就不该把家书给你看的,毕竟我们离得这样远,我父亲在京里再说了什么,你在这里也听不见。”
宝钗听她提起林海,那脸上的笑就带上了几分勉强,打发走几个丫鬟,在黛玉身边坐下,握着她手道:“你也说了,我们离得这样远,林姑父在京里再说什么,也伤不到我一分一毫,所以我才一点儿也不介意,你不要担心。”
黛玉看她一眼,道:“你不介意,那前几日做什么要特地去外头睡?别拿我的病做借口,往常我若生了病,你恨不能时刻要守在我身边才好的,这会子倒讲究起那些个忌讳起来了,说出来谁信呢。”
宝钗见她把话头都堵死了,讪讪道:“你把话都说尽了,还叫我要说什么?我们两这样子,外头名声是不大好,叫人误会成是我和宝玉有什么,总比叫人知道是我和你有什么好罢?林姑父是你父亲,听见这些传闻,自然会担心你,叮嘱那么些话,也是情理之中。我既没法子使他改变主意,也没法子告诉他真相,就是在这里愁死了,也未必有什么结果,还不如一心过好自己的日子,照顾好你。”
黛玉听她一言,又赌起气来,道:“你这人就是这样,有什么话,宁可憋在心里,也不肯说出来叫我分担,上回我没带你去扫墓,你明明好几夜都睡不着,却总和我说好好好,这回我父亲来信骂你,你心里不知道怎么委屈呢,偏在我面前又是这么个样儿,人都说我心思重,我有话倒还肯对你说出来,你心里的事,却一点也不肯告诉我!”
宝钗失笑道:“扫墓那都是多久的事了,你这时候还拿出来说嘴,还好意思说有话都肯对我说?”黛玉见她冥顽不灵,剜她一眼,气得道:“你别顾左右而言他!你只和我说,你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一行说,那眼泪就扑簌簌落下来了,她自这次卧病以来,还是头次落泪,边哭还边咳嗽,宝钗要去替她顺背时,又被她推开,只好束着手叹着气道:“你一定要我说,我也不知道说什么。林姑父那样说我,叫你对付我,我自然是难过的,然而难过之后,细想想也没什么,毕竟林姑父他远在京城,管不到这里,而我们两的相处,也要比那些个虚名要重要多了。”
黛玉道:“你前些时候自己还在意这些虚名,这会子又说不重要,我不信。”
宝钗喟然道:“全不在乎,那是假的,只是世事总难两全,先顾着紧要的那头才是真的。你看看凤姐姐和平儿那样,再看看我们,便知道如我们这般,朝夕相对,衣食无忧,已经是极好的结局了。”
黛玉怔了怔,道:“凤姐姐和平儿?”她往常见宝钗对凤姐和平儿之间颇为关注,还只当是姨表姊妹的情分,如今细品宝钗的言辞,却分明大有同病相怜之意,那眉头不自觉地皱起来,又问:“她们…也和我们一样?”
宝钗道:“虽不敢笃定,然而只怕不离十。”
黛玉眨眨眼道:“我和她们来往不多,看不大出来,不过若她们真是这样关系…我也不觉得我们比她们要好多少,毕竟她们从一开始就一直在一起,凤姐姐也不必假装嫁人。”
宝钗道:“你当她们两个的事,王府里不知道么?全都在装聋作哑罢了。凤姐姐得意的时候还好,失了势,还不知他们在背后怎么议论呢。王家抄了家,林姑父和贾家看在亲戚面上,出了几万银子,其余打点花销,全是王仁向平儿要的。”
黛玉听她一语,把自己那点心事倒先放在一边,站起身来道:“怪不得你说平儿姐姐银钱不趁手,我还想凤姐姐给了那么些钱,就算不全够,也不至于这么不足罢?原来是这么个理。”
宝钗道:“所以我等这时候才叫琏二哥送钱过去,若送早了,平儿手里有钱,一定不肯委屈了凤姐姐,必要替她打点的,一打点,就露了痕迹,王仁又更该和她要钱了。若送晚了,平儿又没法替凤姐姐买通关节,减免罪名。”
黛玉听她一说,也不觉叹道:“如此我们两个,的确是比她们好多了。”因知道这世上竟还有另外一对苦命女子,对凤姐和平儿顿时便觉得亲近许多,踟蹰一会,问宝钗道:“宝姐姐,你说我们能设法叫凤姐姐判到苏州来么?”
☆、第174章
黛玉话一出口,便知自己犯了蠢,然而宝钗毕竟是经历一世的人,她私心里总祈望着宝钗能有什么叫人意想不到的法子,因此虽然知道自己问的是傻话,却还是看着宝钗,两眼一眨不眨。
宝钗苦笑道:“若是犯了别的事倒也罢了,王家的案子是入了皇上眼的,哪是你想叫她去哪就去哪的?”
黛玉早知此理,却依旧失望地哦了一声,垂首不语,宝钗最见不得她悒郁模样,忙安慰道:“你放心,风口浪尖上我们帮不了她,等过几年风平浪静了,我们再想法子把她召回来就是。”
黛玉却道:“我本还想原来世上不止我们两个,身为女子,却相爱恋,以为这许是老天给我们的征兆呢,现在想来,征兆是征兆,却不是好兆。”
宝钗眉心一跳,上前握住她手道:“你是这些日子病了,拘在家里无事可做,所以才这样胡思乱想,她们不过恰好遇见这样的事而已,哪有什么征兆不征兆的。再说你我认识的人就这么些,已经出了我们这两对,那别人家里,我们不知道的那些,还不知道有多少呢,你不要担心,老天既肯叫我们在一起,总是有他的道理的。”
黛玉低着头只顾捏宝钗的衣角,见她衣角上缝线开了,拿起来对着日光看了半晌,径自叫紫鹃拿了针线、剪子,将线头挑开,再细细缝好,宝钗见她这般,倒想起别的事来,唤来莺儿道:“冬天的衣裳量了有好些时候了罢?怎么还不见送来?”
莺儿道:“咱们没带针线上人,衣裳都是叫外头做的。今冬比以往要冷,大家都在赶大衣裳,还有许多针线上的人改去做织户了,人手不够,便拖了日子,青雀已经去催过,说是三日之内能有。”
宝钗挑眉道:“针线上人改去做织户了?”
莺儿点头道:“今年好多人来本地买丝绸,种地的看织户们赚得多,都投到作坊里去了,地倒荒着呢。”
黛玉道:“地荒着,交粮的时候要怎么办?”
莺儿道:“我依稀听说荒地可以减税的,也不知是不是,反正他们总不会吃亏吧。”
黛玉反倒越发忧心了:“荒地减税,然而朝廷考成并不会少,大家都不种地,本县赋税收不上来,宝玉岂不是要受牵连?”
宝钗也担忧道:“不知新荒的地有多少,要叫宝玉派人去看看才是。”抬眼见黛玉又露出颦颦之态,只觉这样对坐发愁也不是办法,想了一想,笑道:“你满心里只有宝玉,遇见他的事就只顾苦思冥想,却一点也不想着我。”
黛玉听这话稀奇,看她道:“我怎么不想着你了?”
宝钗就道:“苏州有这样多名胜,我竟一处也没去过,你这地主也不带我去见识见识,说起来我来这里这么久,除了去过几家铺子,连城门往哪开都不知道呢。”
黛玉道:“那容易,你看什么时候得空,我带你出去走走就是了。近的就去虎丘,远的去馆娃宫,都是好地方。”
宝钗道:“今天就去怎样?虎丘在城外,估摸着来不及,我们只坐着轿子,往街上走走就好。”
黛玉本也无事,便一口应承。两个人换了衣服,吩咐传轿,那外头人回说衙门里只有一乘暖轿,要去叫外头的轿子就恐怕不暖和,宝钗道:“不必麻烦,我和她乘一顶轿子就是。”扶了黛玉上轿,两人都穿着大衣裳,乘坐一顶两人小轿,竟还有余地,宝钗固然心疼黛玉之瘦削,黛玉却也牵着宝钗的手道:“你整天还只顾着说我,你自己也不对着镜子看看你瘦了多少,挨着都硌人了。”
宝钗笑道:“隔着大毛衣裳,你都能硌到,也是稀奇。”
黛玉白她一眼,道:“谁和你说现在!”伸手要掐宝钗,又收回来,愤愤道:“算了,穿得这样厚,掐也掐不到。”
宝钗故意一层一层挽起袖子,露出一截白藕似的手臂道:“这样你掐得到了罢?”被黛玉一拍,作势在她手臂上一弹,又替她把袖子放下去,道:“冷呢。”
宝钗一笑,从侧面搂住黛玉,将下巴压在她肩上,轻声道:“从这一路去,前头就是你家的别院罢。”因她们两个临时起意,出来只带着莺儿、紫鹃并两个轿夫,并无林家老仆跟随,因此竟不认路。
黛玉撩起帘子看了一会,道:“路有些眼熟,也说不好。我虽回来过,却都是回的老宅,这边倒不大记得了。其实连老宅的路我也记不大住了,只知道母亲的坟在城外,离虎丘不是很远,家里以前在那边有园子,这里既卖了,园子大约也早卖了吧。”
宝钗问道:“是虎丘西那处无名园么,边上有座绣楼的?”
黛玉点点头,侧过头问宝钗:“你怎么知道?”
宝钗笑而不答,却指着外头街道景物一一问黛玉。黛玉多半不记得,敷衍着答了几句,忽然指着前头道:“是了,就是这里,我还记得这两个不一样的石狮子。”说话间就叫轿夫停住,掀起帘子细看,那门前还是旧时模样,只是门上匾额换了,从前的林府,如今号做“薛宅”,宅门紧闭,门口又人影全无,看着颇有几分凄凉。
黛玉不忍多看,转头看宝钗,强笑道:“你说可不是巧,怎么我家的宅子,卖的也是个姓薛的?”
宝钗笑道:“天注定你要归姓薛的人管,人是如此,连房子宅邸也是。”
黛玉横她一眼,因到了旧家门前,少不得下来走了一周,见那门口连个通报的人也没有,看着不像是兴旺之家,不由蹙了眉头,在石狮子前站一站,伸手摸了摸那狮子的脑袋,宝钗隔着几步就喊:“那上头冰,别碰。”却依旧是叫黛玉碰着了,宝钗就一跺脚,几步过来,强行把黛玉的手捉住,在她手心里塞了一个暖炉,又叫莺儿道:“你去敲敲门,说我们是旧主人,旧地重游,想入内一观,不知主人可否通融。”
黛玉惊道:“这样敲门,也太冒失了。”
宝钗笑道:“有县太爷夫人在,不冒失,一点也不冒失。”莺儿早笑嘻嘻上前敲门,等门开了,对里面说了几句,等了不过一眨眼的工夫,那门就开了,有两个大仆人迎出来,和莺儿又说了些什么,莺儿过来道:“这家主人说请我们尽管进去,不必客气。”
宝钗就携了黛玉的手要入内,被黛玉一把甩开,黛玉微恼道:“宝钗,你素来是有分寸的,怎么今天这么糊涂?已是人家的宅子,我们怎好再上门叨扰?”
宝钗笑道:“我们是兴之所至,请求登门,主人家也是兴之所至,许我们拜访,有什么叨扰不叨扰的?”只顾拉着黛玉的手进去,黛玉扭她不过,只得不情不愿地跟宝钗走到里面,却见一应陈设,都还是旧时模样,亭台阁榭,鱼池水馆,也与记忆里不差分毫,顿时挑了眉,叫紫鹃道:“你去问问此间主人,说我想见他一面,当面致谢。”
紫鹃脆生生应下,笑着出去,回来时却满脸古怪,看了黛玉半晌才道:“这家主人说姑娘既开了口,自然是要见的,请姑娘先移步去正堂稍待,待他叫人收拾一番再说。”
黛玉满心不解,牵着宝钗去了正堂,那里却已经摆出一桌筵席,上面都是时令鲜果、羊肉等物,桌边早有丫鬟候着,有个衣服华丽的婆子在旁站着,要让钗黛二人坐下。
黛玉连连推辞道:“贸然进来,已是打扰,怎敢再受酒饭?”
那婆子笑道:“这是我们太太的吩咐,我们做下人的,只好听从罢了,姑娘只当是可怜可怜我们,就留下来坐一坐又怎地?”
黛玉给她说得心软,就顺着坐下,那婆子又指使丫鬟们流水般前来布菜,添到黛玉碗中的全是她素日爱吃之物。黛玉越发不解了,转头问宝钗道:“你可知道父亲把这里卖给谁了?怎么这样客气?”
宝钗只是抿嘴笑,莺儿也一路只是笑,黛玉见她两个笑容,越发追问道:“到底怎么了?这处到底卖给谁了?”
莺儿便道:“姑娘就告诉二奶奶罢。”
宝钗才笑对黛玉道:“这里是我买下来的。”
☆、第175章
凤姐启程的时候天果然飘起了雪。却还不是再北边撒盐似的那种大雪,而是薄薄的,落地即化成水的小雪。
凤姐戴着镣铐,一脚高一脚低地跟在押解的公差后面走着,天又冷,路又难走,她又戴不惯镣铐,一路慢吞吞捱出了城,远远地就看见平儿穿着一身棉布衣裳站在路口。她随身带着一个十来岁的小丫头,一个四十许的健壮婆子,另外还有王五带两个男仆,主仆五人,雇了两辆大车,一车放行李,一车坐人,又有家里自养的五匹大骡子,王五并那两个男仆骑了三匹,还牵着两匹,额外却还有一乘暖轿。
凤姐看见那轿子,就知道是给自己雇的了,只拿眼看公差。那两个公差早受过嘱咐,因此出城时并不狠催凤姐,待见这里果然有人在等,又见那两匹骡子分明是给自己备的,早笑迷了眼,却还拿腔作势地道:“送行要快,时间须耽误不得。”
平儿就对王五使个眼色,王五上来赔笑说话,顺带着袖了几块碎银出来,又说些一路同行的话,那两人收了钱,方过来将凤姐身上的镣铐开了,平儿先扶着她进车里将那旧衣换过,拿一件狐裘将凤姐裹住,又在她怀里递了个暖炉,要打发她去坐轿的时候,凤姐偏偏道:“我不爱坐轿子,一晃一晃的,招人头疼,我就和你一道坐车罢。”
平儿道:“这车不比从前咱们家的车,颠得很,篷子也不暖和,不如轿子好,横竖也雇下来了,姑娘还是去那头罢。”
凤姐就把眼一瞪,道:“你莫非见我被流放,所以不把我放在眼里了?我说的话都不听了么?”
平儿见她作态,只好暂且应下,预备再劝,谁知凤姐不知哪一道脾气发作,迫着平儿把轿夫打发回去,执意要她与自己同座——凤姐昨日看着还有几分声气低微,今日又趾高气扬起来,嫌弃车里太挤,强把那丫鬟和婆子一道打发到车厢外头,和车夫坐在一处。
平儿只得吩咐王五到下个驿站再多雇一辆车,自己坐在里头,她想凤姐遭逢此难,心情抑郁在所难免,自己只能倍加体谅,不可再多添她的烦恼,因此比之从前,倒要更低眉顺眼,且时时处处以凤姐为先。陪凤姐说了会子话,见她把脚斜搭在凳上,便替凤姐换了鞋子,松了衣裳,让她靠着车壁坐着,再脱袜子时,凤姐却把脚一收道:“我睡一会子,你捏了脚,我就睡不着了。”怕平儿执拗,忙忙地把眼睛一闭,向后一倒,假装睡了。
平儿道:“姑娘要睡,我把铺盖垫上,姑娘好生躺着睡一觉岂不是好?何必这么个模样,一会若是车颠了,别把头磕着。”
凤姐闭着眼道:“那你快铺。”忽然想起什么,睁开眼睛笑道:“这车这么小,你铺了铺盖,你要坐哪里?”
平儿道:“我就去外头和她们说话。”
凤姐就把眼一眯,下巴一扬,道:“不许你出去。”
平儿眨眨眼道:“那我陪姑娘睡。”说这话时候分明两眼含笑,面上却是一本正经的样子,凤姐久不见她这副俏皮的模样,看得呆了一呆,立刻又闭上眼,道:“我是真困了,要睡,你莫多想。”
平儿笑道:“我也知道姑娘是真困了,要睡,没有多想。”口虽如此,那眼睛里却满是戏谑,凤姐恨得啐她一口,道:“快去!”
平儿就叫外头停车,开门出去,从后面的车里拿东西进来,将整个车上都铺得软软和和,打发凤姐睡下,自己和衣躺在一边。
凤姐见许多东西都是家中用惯了的,难免感伤,又见平儿并不更衣,牵她的袖子道:“你怎么还穿着衣裳?不热么?”
平儿笑道:“一路有什么事,他们难免要来问我,若你想吃什么用什么了,只怕也要我去做,脱了衣裳,不多时就要穿上,来来去去麻烦。”
凤姐听了才作罢。她起先说睡只是托词,这会子却当真困倦了,只是终于能与平儿一路,又有些舍不得就这样睡过去了,便扯着平儿的手道:“你这些时候怎么样?钱都够么?”
平儿敛了笑,慢慢道:“就那样罢。钱不多不多,也够姑娘过了,姑娘别担心。”
凤姐道:“你钱够花,打点又顺利,做什么不早点来看我?你不知我在牢里多苦。”
平儿握住她的手道:“是我考虑不周,委屈了你,以后不会了。”
凤姐忽然侧过身,看着她半真半假地抱怨道:“我一直不见你,还以为你背弃了我,要自己带钱跑了呢。那时候我就想,你若真跑了,我一定把事情都推到你头上!”
平儿道:“推到我头上,你就没事了么?若是这么样,你怎地不早说?”
凤姐一怔,立刻白她一眼,道:“你以为那些人是傻子?你一个家生奴才,做得下这许多事情?再说各处送礼办事的人证都在,还有许多我给出去的官凭,我倒是把事情都推到你头上,也要人家肯信才行!”又道:“你不必这么忙着表忠心,我知道你的心,你肯替我这样打点,已经很好了。”
后面这句话却说得客气,平儿听得心里不是滋味,就伸手拍她道:“快睡罢。”
凤姐两眼已是睁不开了,只还挂念别的事,还问道:“你说我哥哥替我打点的流放的事?算他还有点良心,他花了多少钱你都给他,我不要欠他的。”
平儿嗯了一声,拍着她的手道:“我都给他。”
凤姐又道:“怎地除了你,再没有别人来送我了?我母亲她们都知道我是今日走么?”
平儿道:“她们才从牢里放出去,家里事情多,大约赶不及吧。”
凤姐恼道:“她们出去都好有几个月了,再多的事也该落定了罢?怎么连这点空都没有?”
平儿见她着恼,忙安慰道:“她们知道我陪着你,都打发人送了东西来,我替你收着,等到了地方给你看。”
凤姐却又睁了眼道:“她们送的什么?”
平儿讷讷道:“左不过是些成药、补品,还有路上的衣食之物,我和她们说,送些东西表表心意就是。”
凤姐听了方才作罢,迷迷糊糊地躺了一会,平儿以为她睡着了,正想偷偷起身出去,却听凤姐又道:“平儿,他们都骗我,你不会骗我的,对不对?”
平儿吓了一跳,好一会才道:“我总是一心一意对姑娘好的。”
凤姐道:“你不要叫我姑娘,我不是什么姑娘了,你和从前那样,叫我凤儿。”
平儿半晌没作声,凤姐就又微恼道:“怎么,你嫌我是罪人,不乐意和我亲近?”
平儿忙道:“不是…我,我只是想,若这么叫你,怕别人知道了咱们两的事。”
第26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