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钗黛 作者:允
第24节
黛玉道:“这些是我姨娘给的,宝玉也在我这放了一千,说是先赔我被夏金桂要去的那些。”
宝钗蹙眉道:“现在拿给你,以后没钱了,还不是靠你的嫁妆?”伸手把箱子边上一个包袱打开,果然见里面除了几件衣裳,还有银票、地契、珠宝等物并十来锭金子,细数了一数,怕不值几万两!不由又笑道:“我还当你嫁妆本都花完了,原来却是个财主。”
黛玉笑道:“你眼里我就那么傻么?贴他家归贴他家,自己的钱总还要收着的,再说还有上回跟着你买卖田地的赚头呢。”又道:“正好你来了,这些东西以后你替我收着罢,要做买卖也好,要买房屋田地也好,只要够我吃的,其他都由你。”
宝钗道:“怎么,你现在不嫌弃我总克扣你的月例了?”
黛玉扬脸笑道:“我现在是贾家的少奶奶,你不给我,自然有人给我。”
宝钗就把她脸狠命一掐,道:“你的月例我给你,以后吃的喝的我来出,不许拿他家的一分钱!那一千两也退回去,我再另外给他五千,当做谢谢他替我养你这么些时候了。”
黛玉听她出手阔绰,但笑而已。
两人在内缠绵久时,外头宝玉、贾琏也言谈甚欢——贾琏本来因宝玉多少有些夺了他爵位的意思,心里酸溜溜的不是滋味,然而入内见宝玉时,听见小厮都唤宝玉“老爷”,方猛然想起宝玉如今已是一地父母,自己要在江南一带做生意,少不得要这些地方官的照拂,且毕竟是同宗兄弟,当下立刻就换了一副脸孔,亲亲热热地同宝玉见了面,略述寒温,自己说起要同路之事。
宝玉本来得了黛玉嘱咐,务必要留住贾琏,还在思量如何开口,忽然听他自己提了,大喜过望,拉着贾琏不住说话,在京中时,弟兄两个虽住得近,却还未觉得如何亲近,到了外面,旅途寂寞,才想起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觉得兄弟情分的可贵来。
且宝玉努力读书,贾琏发奋从商,皆是为的振奋家声,这一来一去,又更有话说,不知不觉就聊到薄暮时分,贾琏才不好意思道:“我们只顾着两个说话,倒把弟妹和薛大妹妹忘了,同路之事,我还是要先同薛家妹妹商量一声。”忽然想起宝钗与宝玉那点传闻,又尴尬起来,讪笑道:“弟弟觉得如何呢?”
宝玉道:“她自然是千肯万肯的,哥哥不必担心。”
贾琏心里一突,压低声音道:“我有几句话,不知该不该说。”
宝玉奇道:“自己兄弟,有什么不能说的?”
贾琏咳嗽一声,道:“弟弟如今已经做官了,眼看前途大好,还是…不要被这些儿女情长耽误了。”
宝玉眨眨眼才想明白他话里的意思,笑道:“哥哥想错了,我,咳,我的意思是,宝姐姐和颦儿她们两个感情好,我们一起走,她们路上也有个伴,不是…为的那件事。我…我和她已经没什么了,哥哥放心。”
贾琏狐疑地看他一眼,凑近道:“你若是有那些想法,宁可我带你去外头楼子里逛逛,大家逢场作戏,消解消解也就是了,万不可动了真格。不然落了我的后尘,那才是冤枉。咱们府里现如今也就一个你可以指望,你不要自毁前程。”
宝玉哭笑不得,只好答应道:“哥哥真不必为我担心,我和她真的已经没什么了。也不要再说去那些地方的话,朝廷不许官员嫖宿,哥哥又不是不知道。”
贾琏反复打量宝玉,见他一脸诚恳,不像是胡乱敷衍,方点点头道:“你自己知道其中利害就好。”心里却有些懊恼,自悔不该仓促提出同行,如今改口倒好像不信宝玉的话似的。又打定主意,一定要留神看好宝玉,万不可叫他犯了糊涂。
☆、第154章
贾琏与宝玉直聊至点灯时分,方想起向驿丞要房间,然而他已非官身,这里又是个大驿,一时竟没有住处,宝玉笑道:“我正好有两间房,哥哥今夜就同我住,宝姐姐同颦儿住便是了。”
贾琏蹙眉道:“你们夫妻不住一间?”
宝玉笑道:“她女人家,有时有些不方便,所以要了两间上房。”
贾琏踟蹰道:“让她们两个住一起,不大好罢?”
宝玉咳嗽一声,道:“旅居在外,难免要将就些儿的,她两个都是明理的,不会有什么的。”把贾琏敷衍过去,又唤茗烟去传话,不多时茗烟就回来,笑道:“奶奶说既如此,晚饭她也不下来了,爷们自便罢。”
晚饭早都不知过去多久了,她这时候才来说这个,听得贾琏不住把眼看宝玉,宝玉知他误会,唯苦笑而已。
当夜兄弟两个一间,贾琏聊兴大发,扯着宝玉秉烛夜谈,大吐苦水。
宝玉听他说了一晚上夏金桂如何苛刻,如何在府中称王称霸、作威作福,邢夫人如何自私自利、只顾自己搂钱,贾赦又是如何糊涂混沌、每日以歌舞酒席度日,暗自纳罕——贾琏素日并非多话之人,怎么这么一会子工夫,就与自己这般掏心掏肺来了?然而他毕竟已非昔日的宝玉,耳中听着,口里应着,并不主动搭话。
次日早起,两队人同路而行,宝玉骑马、贾琏骑一头大青驴在前,贾琏又不住同宝玉说起府中如何艰难,贾政如何兢兢业业、力挽颓势,王夫人又如何竭力补贴家用。宝玉夜里没睡好,正是疲累之时,再听他说这些经济世务,越发地困顿,听着听着,脑袋一点,险些从马上跌下来,吓得几个大仆人慌忙牵住他的马,连声问:“外面日头晒,二爷不如去奶奶车里坐着罢。”
宝玉思忖宝钗、黛玉两人正是久别重逢,倒不好前去打扰,正推拒呢,后面黛玉已经叫紫鹃来道:“奶奶说请二爷去车内坐一坐,她有话同二爷说。”
宝玉方向贾琏歉意一笑,扶着李贵下马,到车上坐着去了。
不过一日不见,黛玉整个人都变了似的,眼角眉梢都带着一股说不出的妩媚之意,倒比她刚嫁入贾府时更像是新妇,与前些时候的憔悴焦虑全然不同。
宝钗则眉眼舒展,神态安详,懒懒倚在座上,见宝玉进来,向他含笑一礼,宝玉也向她见过,靠着侧面车壁坐了。
黛玉便道:“我瞧琏二哥和你说了一日夜的话了,他究竟想要什么,你可打听清了?”
宝玉苦笑道:“他无非是想要拉着我照拂他生意罢了,他也是病急乱投医了,我在苏州,他去扬州,地方都不一样,怎么照拂得来?”
黛玉横他道:“你这呆子,他说是去扬州,只是因为扬州的路熟些罢了,又不是定死的路线,既遇见了你,自然也大可以改了地方,跟了你到苏州去,毕竟有了官面上的路子,做买卖要容易得多了。你倒是答应了他,以后他带着宝姐姐在苏州住下来,大家一起才好。”
宝玉愣愣道:“我做县令,和他跑买卖能有多大关系?难道我还能靠着县令的威权,强迫别人高买低卖不成?我可不做这样的事。”
宝钗笑道:“知道你不是那些贪官、庸官,不会叫你做那些徇私枉法的事的,但是你想一趟买卖,上下税费、往来人情、胥吏打点,哪样不要倚仗官府?他一个外地人,贸贸然过去,没个靠山,还不知被人怎么坑害呢,有你在,至少受了欺负,有地方出头,仅此一项,就省了不少钱了。”
宝玉原不知道这里头的勾当,听宝钗一说,就直起身子道:“我都要上任了,这些事却一点也不知——宝姐姐和我详细说说罢。”
宝钗笑道:“我又没做过官儿,也没跑过商路,许多细务都不知道,你问我还不如问你父亲和林姑父给你寻的几个幕友。”
宝玉发愁道:“我每回去问,他们只是说叫我不要担心,一切有他们,不肯和我说就里。”
宝钗道:“你都会了,要他们也就没用了,再说了,他们里面许多门道,也不大好放在台面上,你日后遇见事情了,一件一件地学起来就是。”
宝玉道:“那宝姐姐至少也与我说个大概,我心里也好有个底。”
宝钗挑眉道:“你父亲、林姑父没同你说么?”
宝玉摇头。
宝钗看黛玉,黛玉道:“二舅舅自己都未必熟悉这些东西,怎么会和他说?我父亲…他还生着宝玉的气,所以也没教。”
宝钗只好同宝玉道:“此次苏州析出四县,你知道罢?”
宝玉点点头道:“昭文、元和、震泽、新阳四县,元和是由长洲县析出来的。与长洲、吴县一道附郭。”
宝钗道:“外头有句俗话,叫做‘三生不幸,知县附郭’,说的就是附郭的县令,处处要受府城牵制,举动不得自由,你如今还是国中唯一的三县附郭,比之别府,又要更受牵制,毕竟一城之内,不但有知府、同知、府城诸僚属,还有两个与你平级的县衙,且你的辖地,原本还是从其中一个大县里分出来的,治下吏民必然多受长洲县令影响,治理起来,就更要掣肘了。”
宝玉惊道:“我本以为附郭的县令会清闲许多,且又是苏州这样的好地方,原来竟不好么?”
宝钗笑道:“你别急,附郭的县令既有不好处,也有好处——你想你与上官同处一城,凡有政绩,自然都被人看在眼里,再则一般首县都是富庶地方,民风相对淳朴,一般不会有大事,安安稳稳地熬着,虽无大功,也无大过。”
宝玉这才稍稍心安,拱手道:“除了这个,还有别的么?”
宝钗笑道:“细务上无非钱粮刑谷,这个有林姑父和姨父给你的幕友打点,你毋须忧虑。倒是上官同僚之间,必得好好相处,毋以大家子傲视他人,尤其是知府。”
宝玉点头受教。黛玉见他两个言谈相得,自己插不上话,便亲从小炉子上端了茶炉,替宝钗、宝玉两个泡茶,这回不同昨日,她料理得极其精致,用一盏小小紫砂,冲泡两遍,滤出极清澈的两杯绿茶,用白瓷小盏端上来,宝玉连忙接过,见里面细长的茶叶根根竖直,叶片上披着白毫,毛茸茸煞是可爱,低头一嗅,只觉清香扑鼻,再一尝,不似往日喝的茶那么浓郁,然而细品之后,又觉鲜醇甘厚,回味无穷,不由得问黛玉道:“这茶我倒没见过,是什么茶?”
黛玉笑而不语,宝钗代她答道:“亏你还要去苏州府呢,这是太湖名茶‘吓煞人香’,先帝赐名‘碧螺春’。”
宝玉笑道:“我不大懂,光看着颦儿泡茶好看了——这茶我听说春天里的最好,是林姑父给的么?”
黛玉抿嘴一笑,看宝钗一眼,道:“是她叫人带的,巴巴儿地搜了这么些,也泡不了几次。”口内抱怨,语气却甚是甜蜜,宝玉也就一笑,略喝了一杯茶,出去继续听贾琏聊些生意买卖去了。
☆、第155章
宝玉既得了宝钗、黛玉吩咐,听贾琏时便留神揣摩,果然见他处处都是试探恳求之意,便也半遮半掩地应下,又故意问:“哥哥怎么和宝姐姐一处走来?”
贾琏道:“因我要做生意,正好她也要去扬州投奔叔父,所以就托我顺路护送。”
宝玉道:“怎么以前没听说宝姐姐在那边还有个叔父?”
贾琏笑道:“说是一个在外做生意的叔叔,膝下也有一儿一女,也是兄妹,薛大妹妹想要出来见识游玩,姨太太不放心,就叫她跟着叔叔。”
宝玉点头道:“既是在外做生意的,怕行踪未必一定,不如先派人去扬州问问,同他们知会一声,这里再过去方不显唐突。”
贾琏笑道:“我省得,已经派了她家人过去了。”
宝玉听见,方不再多言,转而依照宝钗所授,谈论些玄而又玄的故事,又说起路边风景,只口不提生意的事情。
贾琏本以为宝玉年轻面嫩,诸事上又不通,见他允了照拂自己,立时就要商量细务,却见宝玉忽然转了口风,心内讶异,暗忖宝玉到底是出息了,连官架子都已经摆出来,面上却愈恭敬,真正将宝玉当做个大人来对待了。
黛玉与宝玉既等到宝钗,便转从水路而下,宝玉没出过远门,黛玉还恐他不习惯坐船,谁知他有贾琏并沿路的亲朋故旧、同年同僚并当地官府陪伴照料,闲暇时再向宝钗等人讨教些官面上的事务,心思全不在乘船上,竟是一点儿不适也没有。
黛玉见了,才将一颗心全放在宝钗身上,每日与她观景、对弈、吟诗、泡茶,又有那耳鬓厮磨、情好交接之事,不必细表,如是过了十数日,派去扬州的家人飞快来报道:“二老爷过身了!二爷和二姑娘正扶灵往金陵去呢!”
宝钗特地再问一遍:“你可确定?”
那人磕头道:“小人还特地去四处打听过了,的确是咱们家二老爷,二爷的名讳年纪也对得上。”
贾琏就不大高兴,再送宝钗去金陵自然不费什么事,难的是那里正办着丧事,他这做亲戚的,去了少不得要帮衬一二,帮衬来帮衬去的,就把时间耽误了,再说他本来是听说薛家曾开过这样商路,心里未尝没有倚仗宝钗叔父的意思,如今人不在了,于他也没什么用处了,与其送宝钗回去,不如留在这里,靠着宝玉这个现成的堂弟来得要强得多。只是他心里虽是这样想,毕竟面上不好开口,就只问宝钗的意思,宝钗道:“他们回家料理事务,一定忙乱得很,我还是先不要去添乱,先在这里素服设祭,再派人去金陵致祭便是。”
贾琏听了才安下心来,殷勤道:“我替你去置办素服,未知是几服的族亲?”
宝钗道:“緦麻即可。”
贾琏便记在心里,下去替她置办东西去了。
黛玉等他走了,才推宝钗一把道:“你既知道叔父的丧期,怎么前些时候不同我说?咱们…还那样了的。”
宝钗道:“我只知道他大约是这些日子,这时候应当是病着,谁知这两日就没了呢?再说…我说,缌麻,是按着在室女的服,其实出嫁的是不必服的。”最后一句说得格外轻,黛玉却一字一字听得极分明姐姐,猛然抬头看宝钗,宝钗也正看她,两人对视之中,不知不觉地就四手相握,黛玉只觉全身上下,都似沐浴在春风中一般欢喜,宝钗一说出口,则也觉得心里放下了一块大石,彼此凝视久时,宝钗方又道:“…前几日你抱我,我推却了,也是为的这事,毕竟是我同族叔父,小时候也和我极亲近的,如今…唉!”长叹一声,颇有物是人非之感。
黛玉抓着她手摩挲以示抚慰,口内还笑道:“守不守的,横竖我是无所谓的,我只怕你熬不住。”
宝钗白她一眼,道:“十八个月我都熬过来了,区区几日,有什么熬不得的?咱们今晚就分床睡。”
黛玉一面笑,一面掐她脸道:“哟哟,分床睡这话居然还能从你嘴里说出来,真是太阳打水底下出来了。”又故意凑近她道:“若是分床,我们一路上可都分开,不然反复折腾被褥,叫人看见了说闲话。”
宝钗嗔道:“至多再十余日就到苏州了,谁怕谁呢?果然唤来莺儿,将两人铺盖分开,莺儿笑道:“姑娘糊涂了,如今是夏天,你同宝二奶奶两个只得一床被子,还要怎么分?”
宝钗倏然红了脸,大声道:“作死的丫头,你再另铺一床不就是了?非要纠些字眼,一些儿事不会办。”
莺儿吐吐舌头,紫鹃扯着她,两个笑嘻嘻地去铺陈去了。
黛玉就一面笑,一面在自己脸颊上一划,对着宝钗比了个鬼脸,且又道:“你自己说错了话,老羞成怒,还好意思责备人家,我为你的丫鬟一哭。”恨得宝钗一把上前,把她按在榻上,挠得连连求饶才罢。
一行人抵达苏州,已是七月末,县衙中诸差役早得了消息,打点起官轿,在城外迎接,宝钗因宝玉年轻,恐怕众人不服,特地留神看过仪仗,又叫林海所推荐的一个师爷来仔细询问无误,才对宝玉点点头,宝玉正要吩咐起行,忽然远处又来了两乘官轿,却是长洲、吴县两县县令。
宝钗见那两人都是四十许的年纪,一人面白微须,面上一片浩然之色,状甚严谨,便知是吴县县令陆世楠,另一人面目黧黑,高高瘦瘦,逢人便笑,却是长洲县令李华。
这两人都是科举出身,陆世楠乃是三甲同进士,李华是先帝时的举人,资历都比宝玉要老,宝玉慌忙前去见礼,那陆世楠一脸倨傲,一副官腔官调,颇以前辈自居,李华虽不如他那般傲气,却也未见十分重视宝玉。
见过之后,惯例是接风洗尘之筵,宝玉不大爱这些应酬,且又是面对两位老前辈,心内发虚,寻个借口走到车边问宝钗,黛玉跺脚道:“呆子!连我也知道这顿饭必是要去的,你还这样蝎蝎螫螫的,越发叫人看轻你了!”
宝钗轻咳一声,摇摇黛玉的手臂道:“你若怕应付不来,便把琏二哥带上,他是老于此道的人,有事也好提点着你。再说还有李贵呢,你家里那几个仆人见的世面不比外面的小官儿少,你带他们去,他们都明白怎么做的。”
宝玉才如得了圣旨一般,打发衙役并一众婆子小厮护送黛玉、宝钗回去,自己带着贾琏、李贵并几个幕友赴宴去了。
江南富庶,县衙建得也算是精致了,然而宝钗之心,只恨不能将黛玉供在那仙宫、瑶池才好,一入内衙,便蹙了眉头,转头对黛玉道:“门面这样简陋,漫说与你家比,我看只怕连寻常县衙都不如。”
黛玉失笑道:“你当我是什么人了?哪有那么娇气?”四下一扫,道:“我倒觉得打扫得不是很干净。”
宝钗立刻就命召来县衙里的杂役婆子,吩咐她们再打扫一遍,那婆子道:“打扫动静大,怕是惊动二位。”
宝钗冷笑道:“太太吩咐打扫,你们不说赶紧动手,反而推三阻四的,究竟是怕惊动了我们,还是根本就不想呢?”
那婆子见她说得刻薄,赶紧去叫人去了。
黛玉等她一走,才问宝钗道:“也不是什么大事,何苦这样冷声冷气的?”
宝钗道:“如今你也是县令夫人了,便要拿出县令夫人的派头来,不然他们这些人最是会欺软怕硬的,本来宝玉年轻面嫩,已是压服不住了,你再这样软,只怕里面人都要欺到你头上了。”
黛玉低头道:“我宁可不做这个县令夫人。”又道:“以后他们喊我太太就算了,你可不许。”
宝钗见她说了半天,关心的竟是这事,略怔了一怔,点头道:“好。”两手裹住黛玉的手,郑重道:“你即便是太太,也是我薛家的太太,和他贾家没关系。”
黛玉脸上飞红,轻声道:“无论怎样,你也只是我的夫人,和其他所有人无关。”
☆、第156章
宝钗还未看人将内衙打点完呢,就听前面人纷纷喊老爷,又听贾琏在那慌慌张张道:“我不是你们老爷,后面的才是。”知道众人见贾琏年长稳重,将他当成宝玉了,不免一笑,和黛玉道:“贾琏这厮学问不行,在外行走,却也有几分样子。”
黛玉道:“世事洞明皆学问,贾琏于这世路学问,比宝玉要通不知多少了。”
宝钗道:“各有各的好罢了。”说话间贾琏已经和前面澄清,一路入内,黛玉、宝钗便一掀帘子进去,隔着帘子问他筵席的情形。
贾琏皱眉道:“府城共去了一名同知,一名通判,其他两县的人倒是都到了,就是同知和陆县令坐不一会就走了,连他属下也陆陆续续走了。我看坐着没意思,就叫宝玉推说不适,先回来了。”筵席之间,自然以那同知为首,贾琏这等白丁只能忝居末座,想起自己从前也捐了个同知在身上,却活活叫自己给折腾掉了,难免感慨。
宝钗便问:“宝玉呢?怎么不见他人?”
贾琏努努嘴道:“路上接了个状子,把人叫进来在前头问呢。”
宝钗讶然道:“这都没开衙,怎么就接案子了?”
贾琏道:“是个老太婆,拦住轿子鸣冤的,约莫是说她儿子不见了,多半是被人谋了性命,问她可有证据,又拿不出,只顾着哭,我想这城里三个县衙,一个府衙,若真有天大的冤屈,为什么不去府衙鸣冤,偏要到咱们这里?别是人家下的套子,专等着宝玉去钻呢。可惜我的话宝玉又不肯听,我就来后头找你们,你们劝劝或许有用——都是自家人,你们也不必特地避嫌,直接跟我到前头去就是了。”
宝钗道:“我去看看罢。”挑帘子出来,黛玉也道:“我还没见过问案是什么样呢,我跟你去。”
宝钗笑道:“又不是堂审,有什么好看的?”虽如此说,却一手挽住她,贾琏在前带路,一路转到偏厅,果然听见里面不住传来妇人哭声,入内一看,只见宝玉一身便服坐在椅子上,一个年老的婆子跪在地上,一行哭,一行说,一个人在旁站着,将她的话转成官话,见黛玉与宝钗进来,慌忙背过身去,头垂得低低的,不敢抬起半分。
宝玉见她们两来,满面欢喜道:“宝姐姐,你们来的正好,我头一天上任,断案之类的,也不大懂,你们同我参详参详。”
黛玉听他当着贾琏与下属的面说这话,免不了白他一眼,宝玉得了她的眼色,立刻便知内里,反而却笑对那旁边的人道:“这位薛姑娘是我的好友,是个有决断的,日后你们待她就要如待我一样。”又对宝钗道:“这是本县典史王成。”
宝钗见宝玉竟不避讳,索性也大方起来,直接问道:“你是哪里人,从前是做什么的?”
那王成不敢抬头,只低着脑袋道:“下官是本地人,从前是长洲的县尉,主掌缉盗事,如今在这里做典史,老爷没来之前,衙内诸事,都是下官暂理。”
宝钗笑道:“原来是典史老爷,妾身是金陵人士,姓薛,日后还请多多关照。”
王成连连道:“岂敢岂敢。”因见有女眷在,倒不好停留,便作势要和宝玉告辞——他是故意要叫宝玉留他,盖因揣度宝玉不通方言,审案还要倚仗他,谁知宝玉客客气气与他作别,等他走远了,便凑到黛玉身边道:“林妹妹,这个人刚才在哄我!他欺我听不懂吴语,其实我跟你这些时候,已听得懂三四成了,好几处他都没同我说。”
宝钗咳嗽一声,站在他与黛玉身前,又看一眼贾琏,贾琏笑道:“我也没见过审案,留我听听可好?说不定我还能出些主意呢。”
宝玉笑道:“都是自家兄弟,有什么不好的?”唤人重新沏茶,那老婆子不通官话,见典史走了,越发不敢说话,黛玉便亲去扶她起来,用吴语问了几句,那老太婆见有人懂吴语,反而有些畏缩似的,战战兢兢回了几句,黛玉打发她出去等着,转头对三人道:“她说她儿子一个月前拿了一百两银子出去做买卖,本是同表弟约好在前头一个镇子见面的,谁知表弟在那等了三天也不见人,报给里正,派人沿路搜寻几日,并无踪迹,问附近乡镇也没人听说,于是报了官,官府因没见尸首,也不大理会,一拖二拖的,拖到而今,这婆子听说有新县令上任,就来鸣冤了。”
宝玉道:“奇怪,这道与王成说的一样了——方才我分明听见他们两个说‘在外辛苦’以及‘新老爷生得秀气’等话,拉拉杂杂一大堆,不大像是案子的事。”
贾琏道:“都是一地乡亲,又是先去告过状的,王成早知道内情,和她聊聊家常,再转述案情,也不为怪。”
黛玉冷笑道:“她一个民人家的婆子,怎么知道你几时上任,又那么凑巧在回衙的路上截住你?再说你带着那二三十个衙役,一个两个都是白拿钱不干事的么?就放任这婆子靠近你,若是刺客怎么办?”
宝玉失笑道:“我这小小县令,怎么会有刺客来杀我?你多心了。”
宝钗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小心些总是没错的。”又责备道:“你也是,人家遇见路上来鸣冤的,都是避之唯恐不及,怎么你倒一下就接了,这人一定是告状无门、走投无路,才来寻你,说明此案一定有棘手之处,令其他几个衙门都推脱搪塞,你新官上任,就办这样的案,办得好了,显得府衙和其他两县无能,白惹人忌恨,办得不好,人家正是要看你笑话的时候,怕不落井下石呢!”
宝玉笑道:“宝姐姐说的在理,只是我也有我的想头,一则她当时正好冲到我的轿子前,避无可避,二则街上那么多人,又多半都是认识她的,我是刚到任的新官,正是要安民的时候,遇见状子,却不肯接,难免寒了吏民的心,第三嘛,我相信以宝姐姐和林妹妹的才能,无论此案破与不破,一定都能妥为处置的。”
宝钗抿嘴一笑,并不接口,倒是黛玉飞他一眼,笑道:“什么是破与不破?事还没办,你就先已经觉得我们办不成了?”
宝玉连忙作揖道:“我那不过是嘴上留个余地罢了,我心里是极信你二人,不,你二人中任何一个,都能将案子办得漂漂亮亮,不留一丝把柄。”
黛玉哼道:“算你有几分识人之明——不过这案子官面上的处置我们虽知道,具体在外经办,还要找个贴心的人,这些衙役是靠不住的,你看李贵或是茗烟之流,谁素日比较勤快,耐得脏乱的,叫他们先沿路打听打听案情经过,是否与那老婆子说的相符,连她儿子当日走得何路,附近有几户人家,都一一报来。”
宝玉就一拱手,笑道:“遵命。”正要叫人,贾琏道:“我横竖也要去寻铺子、找织户,不如顺便就替你们去跑了这一趟。”
宝玉道:“若是哥哥肯去,那是最好不过的,一应开销,哥哥都从库里出罢。”
贾琏摆手道:“那能值得几个钱呢?只当是我贺你新上任罢。不过有一样,我要使唤你的人手,我家里带来的除了旺儿,都是夏家的人,用起来不方便。”
宝玉才知他醉翁之意,原在人手,笑道:“我的仆从同哥哥的仆从都是一样的,不单这件,以后有什么事,哥哥也只管吩咐他们去做就是。”
贾琏大喜,作揖道:“那便多谢弟弟了。”脚步轻快,一刻也等不得地就出去了。
☆、第157章
宝钗见贾琏出去,对宝玉道:“状子既是告到你这里来,少不得要派几个衙役去外头看看,咱们兵分两路,明面上慢悠悠查访,暗地里再叫琏二哥细细打探。”
宝玉道:“那我叫王成去?”
宝钗摇头道:“若是平时,他自然是最好不过的,现今却有更重要的事要倚仗他。”
宝玉好奇地道:“是什么事?”
宝钗道:“如今是收夏税的时候,钱粮不足,你这县令是要受牵连的,闹得不好,上头还要打你板子,你不知么?”
宝玉一听“板子”两字,吓得魂飞魄散,连忙道:“江南富庶,这些胥吏又是久在此地当差的,收税的事交给他们,应当不会有什么差错罢?”
宝钗笑道:“可见你是个呆子了,你知道这次为何要将长洲析成两县么?”
宝玉道:“说是人口太多,税赋太繁——啊,我明白了。”
宝钗见他还不算太笨,点头微笑道:“江南历来是天下税赋最重之地,粮多政繁,吏民以抗税为习,且人口又实在太多,便是析县之后,你这一县也足以当得外省一个首县的丁口了,遑论税赋。历代江南知县多不能善终,也是为的这赋税的缘故。”
宝玉发愁道:“我本以为来这里是个好差事,谁知却是摊上了一个大大的苦差!怪不得那些人都不大理我,我这官儿都做不长呢,谁肯把我当回事?”
宝钗道:“你以为林姑父和你父亲千辛万苦,把你外放到这里,只是为了让你丢官去职么?你也太小看他们了。”
宝玉忙道:“宝姐姐这么说,一定是有主意了,快和我说说。”又连忙从边上拿起一盏茶要敬给宝钗,却被黛玉从旁截去,黛玉亲手把茶端给宝钗,宝钗笑着接过,本来不渴,因是黛玉的好意,到底轻轻抿了一口,才道:“今上年富力强,一心要做圣主,早些时候没有大动,只不过是因登基时日尚短,且乃父尚在,不敢轻易动作,怕伤国本,到如今海晏河清,国力有余,正是有所作为的时候。而江南为天下赋税之冠,又是文风昌盛、人口繁茂之地,不管要做什么,都必须稳住江南士民之心,因此一二年之内,必然不会如以往那样苛责县令,急催赋税,说不定还会减免江南税赋——析县而治,为的也不过是要平乱安民,这是其一。”
宝玉拱手道:“愿再闻其详。”
宝钗正是逸兴遄飞,指点江山的时候,也不卖关子,端起茶盏喝一口,又道:“苏州立功的地方多——这地方税赋一贯是笔烂账,办得不好,大家只会说这里民情险恶,不会过多苛责于你,办得好了,那就是大功一件,比之其他那些边远地方,无论好与不好,都无从考评要好得多了。再说如今朝中越来越重漕运,江南之地,又是漕运最繁忙的所在,漕务办得好了,都不必经由知府,漕运总督直接上奏一本,一个好前程跑不了了。再又说,这几年太湖水匪猖獗——你不要慌,水匪打不到你头上来——治理好水匪了,也有功劳,若你连这也做不到,这里还有甄家与林、贾两家那么多亲朋故旧帮衬呢,这里商户既多,文风又盛,你就和当地这些士人商贾都多多来往,喝喝酒、吟吟诗、捞捞钱,熬到卸任,也跑不了一个名利双收。”
宝玉听得脸上变色,慨然叹道:“我从不知做个县令还有这么多门道,岳父和父亲为了我,真是费尽了心思。”
黛玉道:“你既知道他们的良苦用心,就自己踏实办差,凡事以牧民安邦为务,那些个儿女情长的东西,都不要想了。”
宝玉道:“我哪里又想那些儿女情长的事了?”
黛玉道:“你一路上长吁短叹,见着长得周正些的人就要去看一眼,为的不就是要寻柳湘莲么?”
宝玉红着脸道:“我早绝了那个心了,你莫乱说。以后,以后我还要娶妻生子,不,纳妾生子,光宗耀祖呢。”
黛玉道:“若是别人,你纳妾生子也就算了,柳湘莲那个脾气,你若当真做了这事,只怕他一辈子都不会再见你了,你要想好。”
宝钗拉她的手道:“黛儿,宝玉早立志再不提这些情分短长的事了,你别逗他。”
黛玉吐吐舌头,道:“我不过看在打小的情分上,提点他一句,毕竟世上柳湘莲只得一个。”
宝玉苦笑道:“再怎么只得一个,我们也走到如今这田地了,说这些有什么用呢?”
宝钗见他面色惨淡,劝道:“天不早了,你早些去安歇,明日开衙升堂,白着脸可不行。”
宝玉默然无语,低头一路转出去了。
宝钗等他一走,就戳黛玉的脸道:“你素日对别人都好,怎么遇见宝玉,就管不住自己的嘴呢?告诉他这些事,除了白惹他懊恼一阵,又有什么用?”
黛玉道:“我想我们两个是已经在一处了的,宝玉替我们这样奔忙,也该叫他得个好结果才好。”
宝钗急得跺脚道:“祖宗,他是朝廷命官,贾府的命根子、未来的承嗣之子,他和柳湘莲也像咱们这样了,那才是没个好结果呢!”
黛玉不服气道:“人都说积德行善,才有好报,做的是什么类,报的也是什么类,我因此才想多替人牵线搭桥,积我两的阴鸷,本朝南风这样盛,说不得他们真能在一起呢!”
宝钗道:“胡闹,你把他们两个凑一处,阎罗殿里不记成我们的罪过就不错了,还积阴德呢!”这句话一说出口,立刻就后悔了,看黛玉时,果然她已经红了眼圈,啜泣道:“我就知道,你心里还总以为我们两个不是正途对不对?你总觉得和我在一处是逆天背伦对不对?你打从心眼里就不信两个女的该在一起,侥幸和我在一处了,你心里其实内疚得很,觉得自己对不起薛林两家祖宗,对不对?”
宝钗慌忙道:“我哪有这样想?只是世人多诽谤,我们两个女人,躲在后宅也就罢了,宝玉他动静都有许多人关注,和我们怎么能比?”搂住黛玉,轻声细语,百般哄劝,黛玉只是不听,又推开她道:“你若和我在一处,总觉得悖天逆伦,那我们趁早分开,免得越陷越深,大家伤心!”
宝钗喟然叹道:“我和你早如丝麻交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也分不开了,哪里来的越陷越深呢?”
黛玉抽泣道:“丝麻交缠,快刀一斩,也就断了,有什么分不开的?你连比方都打得这样不好,一定是厌倦得很,连敷衍都不肯敷衍了!”
宝钗急得在原地打转道:“我的祖宗,我的小姑奶奶,我的好黛儿,你素日不是小性儿的人,怎地这时候又和我抠起这些字眼来了?我待你的心你还不知道么?我只恨现在没个刀子,不然我把心掏出来给你看看,你就知道我待你有多诚了!”见黛玉还在哭,一拍手道:“你若还不信,那我这就出去,和所有人说,我同你才是一起的,宝玉也好,任谁也好,都与我们无关,管他什么世人,什么礼教,了不起我们逃入深山,再也不回京城了,好不好?”一面说,一面作势就要冲出去,黛玉忙拉住她道:“你自己作死,不要拖着我!”口虽如此说,眼泪却渐渐止了,两手紧紧扯住宝钗的手,唯恐宝钗当真出去。
宝钗见黛玉止了哭,也就停住,将她揽入怀中,柔声安慰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最见不得你哭,你一哭,我这心都乱了,说不准就一个发昏,做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所以你不要哭,好不好?”
黛玉见她神情惶急,心内甜蜜,面上故意道:“我知道你嘴上这么说,其实可嫌弃我了。”
宝钗不知她是戏谑,以为她还生气,忙道:“天可怜见,我若有一丝半点的嫌弃你,叫我嫁给个流脓生疮的破落户去,一辈子过得比上辈子还惨,而且永远也见不到你。”
黛玉横她一眼,道:“你都嫌弃我了,永远也见不到我怎能算是惩罚呢?”
宝钗道:“那你来说,你说罚什么,我就发什么誓。”
黛玉慢条斯理道:“我们苏州,民情险恶,说出来的东西,自然也不是好东西,怎么配得上薛大姑娘你呢?你还是去找你的宝玉,叫他教你怎么哄女孩子,发些不痛不痒的誓罢。”
宝钗此刻方知黛玉是戏弄她,却也正色道:“是我自己口无遮拦,以后再不会凭一己之见,胡乱怪罪当地人了。”
黛玉见自己随口一言,便得她如此郑重对待,那心里越发甜腻起来,又见她急得都出汗了,便用自己的帕子替她擦一擦,宝钗闻着她身上淡淡茶香,又见她这般温柔体贴,不禁就握住她的手笑道:“其实我可喜欢苏州了,没来之前,就打听了许多苏州的事情。苏州这地方,物产又丰富,又有你这样水灵灵又温柔又细气的苏州小娘鱼,说起吴语来,软得要将人魂儿都勾掉了,把我这样的,早都比到不知哪里去了——我大约是因为这个,嫉妒得昏了头,所以才说了那样话罢。”
一番话说得黛玉脸都红了,拿帕子往她身上一丢,轻啐道:“昏说乱话的,没个正经!”虽是嗔怪,那样轻软的吴语调调,却是娇柔入骨,媚态横生,勾得宝钗意荡神驰,酥倒在地。
☆、第158章
宝玉得了宝钗的话,就如同得了圣旨一般,火速将几个幕友请来,一一问话——他天性洒脱,虽因家中之事,勉强自己读书上进,其实心中到底是不大愿意的,因此于那几个幕友不过泛泛之交,并不知其人短长,此刻听宝钗说起,方惊觉这牧民之事并非小可,不是他接了案子,叫来一群人讨论一番便可完事的,谁人主钱,谁人管库,谁人写文书,都有说法,处处都要仔细小心,因此等人到了,先小心将这老婆子状告的案子说了,欲探各人所长,那些清客们知道他的意思,也使足了劲来出主意。
几人讨论至半夜才散,宝玉已大略知道众人性情,却又添了一桩心事——他父亲聘的两个幕友,才智皆是平庸,性情也颇古板,说起事来,一味的只是迂腐,宝玉实在与他们说不到一处去,林海推荐的两个,一个才情高远,于事皆有见地,只是性情倨傲,且与几个同僚又不大合得来,另一个如笑面虎一般,满嘴没句实话,宝玉向他请教问题,总要再四追问,才能得他一句半真半假的说话,这话还往往玄之又玄,须得宝玉自己费心参详。
宝玉忧愁满腹,一夜未眠,次日大早起来,见自己一脸憔悴,不得已自己一路去黛玉处,在门口先叫人通报过,那里面黛玉宝钗两个正是好梦正酣时候,忽被紫鹃叫起,说是宝玉来了,宝钗先匆匆披衣起来,又推黛玉,黛玉正是睡眼惺忪时候,闭着眼道:“你去打发他就完了,我横竖在里面,他又不进来,看不见的。”宝钗怜她昨夜辛苦,便吩咐人将床帐放下,自己趿了鞋子出去问宝玉有何贵干,谁知却是宝玉见自己容颜憔悴,来求些脂粉遮掩,宝钗听得又好气,又好笑道:“官服那样繁琐,你穿着那样大衣裳,又高坐公堂之上,有几人看得到你脸色好不好?再说了,你是这里的县太爷,哪个敢在公堂上盯着你看呢?”
宝玉讷讷道:“昨日你还说叫我早些睡,免得脸色不好看。”
宝钗道:“那是昨日,你既都这样了,也不必太过计较。”见他还怔愣着不肯走,伸手把他一推道:“快去罢,回来跟我们说说这案子。”
宝玉被她一推,赶忙又道:“宝姐姐,你…你到屏风后头听听罢,我怕我头一日升堂,这里面又有这么多门道,万一给人欺了哄了,可怎么办呢?”
宝钗一怔,道:“公堂这样地方,我这平白无故的,怎好去得?”
宝玉连连作揖道:“我没做过官儿,也没管过事,心里总觉得不踏实,你想若是单单闹个笑话也就算了,丢的只是我自己的人,若是那些大小事务处置不好,却是干系一县生民,求宝姐姐替我在后面看看,不肖你出主意,只要你坐在那里,我就安心了。”
宝钗见他竟是当真安心要做个好官,定定看他一眼,笑道:“没想到你还有这样心肠。”
宝玉叹道:“我上任这一路,看见沿路的那些民夫、脚力、庄户,才知外面的民生艰难,又远比我从前在京城看到的那些民人更甚,然而照那些夫子们说起,便是那些民夫、脚力、庄户,也已经算得上是中等之家了,不知下等之家,更要是什么样子了。我侥幸托生富贵,打小锦衣玉食,衣锦绣,食粱肉,每日最大的难处,就是父亲要抽查我的功课,我竟还不知足,一生蹉跎,至如今一无所长,却反而侥幸做了一地父母,我心里知道自己这官儿实在是名不副实,不求有什么功劳,但求少犯些过错,叫下民少受乱政之苦,便阿弥陀佛了,宝姐姐也是有大慈悲大悲悯的人,一定也不忍心看见本县吏民因我年少不懂政务而受苦罢?”
宝钗叹道:“你能想到这些,心已经比天下的一多半官儿好了,我只怕你以后当官当久了,这些初心,都渐渐忘了——你别急着发誓,路遥方知马力,日后如何,只看你的所作所为了。”
宝玉对她郑重一礼,道:“愿宝姐姐日久能见我之心。”
宝钗一笑,道:“你先去前头,我等下就来。”将他打发走了,自己转身回去,本以为这会子黛玉已经又睡过去了,谁知她虽闭着眼睛,却在床上翻来翻去,只是不睡。
宝钗见黛玉眉头眼睛鼻子都皱在一处了,忍不住伸手捏她一把,坐在床头,黛玉自发地就寻了她腿上柔软的地方靠住,又埋怨道:“打发他走了?快上来睡罢。”
宝钗道:“他托我去替他撑个场面,我先起来,你还睡罢。”又拍一拍她头道:“你刚才怎么不睡?”黛玉惯常晚睡,因此早上是最困顿的时候,宝钗与她同卧之时,偶尔见她醒来,往往也不过数息的辰光就又睡过去了,不知今天怎地竟不睡了。
黛玉给她拍得舒服,一面闭着眼伸手扯着她的手让她给自己挠挠,一面道:“我夜里做了个梦,梦见你走了,早上忽见你起身这样久还不回来,睡不着。”
宝钗笑道:“傻瓜,我再也不走啦。”黛玉就嘟嘴道:“那你留下来陪我。”
宝钗道:“宝玉头一天升堂,我还是去替他看看罢,等一会升了堂我就回来,咱们一道用汤包好不好?”
黛玉不情不愿地道:“那你早些回来。”
宝钗嗯了一声,轻轻拍着她哄她睡了,才起身洗漱更衣,到前头去见宝玉。宝玉早穿了官服在那里踱来踱去,见了宝钗就问:“宝姐姐,我衣裳穿得对罢?”
宝钗左右一打量,道:“甚好。”宝玉面上便绽出一点喜色,急匆匆就要出去,宝钗一把拉住他道:“你可想好了那几个师爷分别做什么?”
宝玉蹙眉道:“我看林姑父,咳,岳父推荐的那两人还有些才干,叫他们做事,另外两个参赞就是了。”
宝钗摇头道:“你重用两人而轻视另外两个,这不是摆明了要挑事么?他们算不得你的下属,也不是你家的奴才,见你这样对他们,别说不受待见的那两个了,只怕受重用的那两位心里也要有想法。”
宝玉道:“那要怎么办?我看父亲请的那两人木讷得很,人又迂腐,一点也不变通。”
宝钗失笑道:“迂腐的不正好替你去写文书、应答往来?官场里这些礼节上的东西最是讲究,一个字用错,就要得罪人,找个一板一眼的人替你把关,最放心不过了。”
宝玉讪讪道:“既如此,那叫他们两个去写文书罢?”
宝钗摇头叹气道:“你自己不喜欢迂腐的人,便觉得他们一无是处了对不对?你想你父亲也是为官多年的,就算再迂阔,基本的为官道理还是知道的,为什么要特地选这两个人,还叫你大老远从京城带过来,诸般礼敬?林姑父既知道你这边缺人手,要真看见你父亲选的人不好,为什么不推荐四个,而只推荐两个?”
宝玉挠挠头道:“那…那还有什么,需要这样的人呢?”
宝钗笑道:“钱粮府库,哪里都最好有一个方正的人看着,你瞧那两人谁更古板些,叫他们去管账,那是再不错的。”
宝玉嗯了一声,道:“那那位笑面虎似的,就叫他管刑名吧?他那模样,谁的话也都套的出来。那位最傲气的,还是留着做我的幕友,凡事替我出出主意。”
宝钗见他举一反三,点头笑道:“可以。琏二哥从前就管过府里的大小事务,县衙里的一些内务,你尽可以都交给他,生意上的事叫他派个掌柜去做就好了,不必亲自出面。”
宝玉道:“他想做丝绸布匹生意,自己留在这里看货,叫夏家的人带去京里卖,那头的进货叫嫂子管,这么看来,倒是可以把府里的事都托给他。”
宝钗颔首道:“这里原本的那些小吏衙役们你也不要小瞧了,选他们中可用的尽管用,他们见你肯重用一二人,就不会联手来欺哄你,反过来要自己窝里斗了。”
宝玉道:“我省得。”整整衣冠,安心出去了。
☆、第159章
宝玉早已命人搬来一个屏风,宝钗便在后面坐着,听前面宝玉升堂——宝玉将此事想得千难万险,然而他毕竟是一县之长,诸吏员、衙役面上倒都还恭敬,又有四个幕友帮衬,大面上都还过得去。等这边开了衙,那告状的老婆子张氏方从外进来,正经递了一回状纸。
宝玉早知其中经过,却依旧正正经经接过状子,仔细看了一眼,那刑名师爷早将一应干系打听来告诉宝玉,宝玉便依惯例将状子收了,发叫一个本地捕快,本地惯例要设限追比,宝玉恐捕快急着结案,胡乱拿人填塞,先自免了,只叫他带着一班衙役查访——县衙中一应捕役、兵丁、钱粮,皆未大变,因此人心安稳,领了命就下去,并不曾有任何异议。
宝玉好容易熬过了这一阵,退堂之后,一面转到后面,一面笑道:“多亏了宝姐姐…”话说到一半,却见屏风之后空空如也,哪里有宝钗的人影?
宝玉瞠目结舌,怔怔往后面去,到后头只见黛玉已经起来,穿着家常鞋子披着衣裳在吸汤包。宝钗坐在她边上,因见黛玉胃口好,满面都是笑容,见宝玉来了,也笑道:“我才叫人出去买的汤包,你来了正好,免得还要给你单送一份,都凉了。”唤人给宝玉搬来一个小绣墩,宝玉就挨着坐下,埋怨道:“宝姐姐是几时走的?这么放我一个人在那里,也不怕我出了纰漏么?”
宝钗笑道:“你自己一人,不是也安安稳稳地过了么?”
宝玉一怔,宝钗已经伸筷子夹了一个汤包给他,道:“县太爷辛苦了,快来尝尝这汤包,虽不是金陵正宗,却也鲜美得很。”
黛玉听她说金陵才是汤包正宗,从桌子下面伸手在她腿上掐了一把,正好这头吸完汤汁,又用筷子把皮与馅刁到宝钗碗里,宝钗瞪她一眼,黛玉就嘻嘻一笑,伸手又拿了个包子,咬开一个小洞,低头一啜一吐,那汤包便如活的一般一动一动。
宝钗见她没个正形,伸手在她脸上一掐,黛玉吐吐舌头,这回连皮带馅地都含到口里。
宝玉看黛玉吃得有趣,也伸筷子一夹,预备要看这汤包有何不同,谁知这包子皮薄得很,他筷子一下去就戳破了,汁水四溅,沾满了三人的衣裳,这汤汁又烫,惊得三人都站起来,宝钗、宝玉皆问黛玉:“可烫着了没?”
黛玉却问宝钗:“宝姐姐怎样了?”
宝钗摇头道:“我没事。”伸手就去拉黛玉的手,将她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见只是衣裳上溅了几个点,才放下心来,黛玉却捏着衣角大不高兴道:“这身裙子是宝姐姐替我做的头一条。”
宝钗笑道:“一身裙子罢了,改日我替你做十身也得。”又问宝玉:“你没烫着吧?”
宝玉摇摇头,因是他毛手毛脚,脸上难免讪讪,讷讷道:“宝姐姐…我,我听说苏州这里的丝绸是极出名的,改日我替你们买些,你们看着裁衣裳也好,做帕子也好,总是个意头。”
宝钗道:“我正要和你说呢,你当官的俸禄又不多,家里给的终究有限,我们两的花销,都由我来出罢,黛玉的衣裳首饰,我来置办即可。”
宝玉知道她的意思不在体贴自己,而分明是意在防嫌,不免有几分尴尬,黛玉忙忙咽下一口包子道:“都是自己人,也没必要分得那样清,正好我也想和琏二哥那里凑个分子,不如就让我们代你出一点本金,权当你入了股,分的钱就算抵咱们的开销罢。”又对宝钗道:“你看我这主意好不好?”
宝钗在她额头上一戳道:“都听你的,如意了吧?”
黛玉知她是不满自己偏心宝玉,任她戳了一下,扬脸一笑,又赏脸地吃了一个汤包,宝钗方眉开眼笑,夹起黛玉拨到自己碗里的包子皮,一边笑看黛玉,一边慢慢吃了。
宝玉常见她二人如此,今日却不知为何,心中生出一股烦闷来,汤包也不必吃,就推辞出来,刚出二门,又被几个捕快拉过去,说是衙门里各房干事都凑了分子,休沐日要在松鹤楼替老爷接风。
宝玉见王成等几个有品级的不忙着请自己,倒是这底下的人在那里巴结,心内纳罕,倒也没有推辞,约过这一次,自己按品着装,去府衙拜过知府。知府倒甚是和蔼,拉着宝玉细问年庚等事,不一而足。从知府那里退出来,又见过同知、通判,再依次去长洲、吴县两处县衙回拜,好容易回了自己县衙,还不及更衣,忽然前面又报说有乡绅来求见,宝玉想自己乃是初初上任,倒不必太端着架子,又命人请进来,与一干乡绅云山雾罩地聊了一会,那一时又有当地的学正携本地的秀才、童生领袖来拜访,并各处里正、乡老带着一些德高望重的乡民来参见大老爷,如是种种,总是弄到薄暮时分才得空歇息,贾琏却又兴致冲冲地回来,见了宝玉就道:“查到了!”
宝玉大喜道:“哥哥查清楚那件案子了?”
贾琏眨眨眼,道:“薛大妹妹听说当地有个姓顾的绣娘,工夫极好,嘱咐我去请她来替我们做工,我这一日都去忙这个了,那件事竟还没查。”
宝玉跌足道:“人命关天,哥哥怎么还有闲心去跑生意?”
贾琏道:“我可不止跑生意,我拜访了当地所有士绅,委婉地告诉他们你是京城来的侯府公子,日后是要袭爵的。还说林海是你岳父,他们听了我这话,今日就该来拜访你了罢?”
宝玉一愣,道:“你…谁叫你和他们透露我们家里的?府里本来就是要避嫌的时候…”
贾琏笑道:“天高皇帝远的,谁知道你是哪个侯府,哪个公子,谁又知道咱们府里到底是没落了,还是将兴?”见他依旧满脸不赞同,朝里面努努嘴道:“林妹妹托我做的,我想她的话,你总是要听的。”
宝玉听说是黛玉发话,只好摸摸鼻子,白嘱咐贾琏一句道:“案子的事,哥哥也上点心。”
贾琏道:“我今日倒是经过那一带,叫人去看了看,那里十几里地都是野林子,住着三户人家,我想人要是真出了事,大约就是在那里了,明日大早我就去看看,另外我也打探了那张氏的儿子张四喜,那人分明是县里有名的泼皮,每日游手好闲,勒索乡邻,无恶不作,因他生得壮实,人都不敢惹他。后来王成到这里来,抓过他几次,着实打了几十板子,才叫他收敛了点,只是此后又在家好吃懒做的,渐渐的过不下去,就和他娘说要去外地跑货,那张氏连借带骗的凑了一百两,叫他带走,又不放心他,就叫他表弟一起去,约好那一日两人在甪直见面,谁知人又不见了。”
宝玉听他打探的明白,脸上才露出一点笑模样来,道:“劳烦哥哥了。”让贾琏进去歇息,自己在书房将就了一日。
贾琏见他不与黛玉同房,又见宝钗住在黛玉那里,也是新奇,一路又进去和宝钗说了今日之所见,宝钗听说请到了顾绣娘,连声道:“可签了死契?”
贾琏道:“她说还要想想,明日再去,依我说,不过一个绣娘,咱们再四的去,倒显得她多金贵似的,不如晾衣她几日,再派个小幺儿去就是了。”
宝钗还未答话,黛玉看他一眼道:“琏二哥不必多说了,这个人一定要请到,一定不许她再和别家做生意。”她发话便如宝玉发话一般,贾琏听了,也不好再说什么,应了一声,告辞出去。
宝钗就道:“你本不是这样的人,何必做出这么个样子呢?”
黛玉嘟嘴道:“这话你来说,他少不得要东问西问,白饶你多少口舌,不如拿我的面子压他一压,省却了多少大好时光。”
宝钗就逗她:“要这样多时光作甚?”
黛玉白她一眼,道:“你爱要不要!”一扭身子,摇摇摆摆进去了,宝钗与她腻了许多日,不但不觉平淡,反而更多出几分甜蜜,见她进去,也就忙忙跟进去,也不管人在不在,就笑着追上去牵住她的手,和她说起那些怎么也说不厌的缠绵话儿,做些怎么也做不厌的缠绵事儿来。
☆、第160章
贾琏为人,诸事若不上心还好,若上心,却办得极是妥帖的,从前黛玉南下,贾母头一个便想到他,为的也是他办事稳妥。他既答应了宝玉,次日果然起了大早,带着旺儿,晃悠悠将那张四喜所经过的路仔细走了一遍,又假装是过路的行商,夜里就在那野林子里的猎户家借宿。
宝玉下午得旺儿回来报信,说贾琏夜里不回,转而又担心起贾琏的安危来,想了一想,叫过李贵,叫他带着两三个壮仆,也扮作过路的人去同一家投宿,刚吩咐过这头,那边王成几个有品级的吏员结伴而来,见面各自一拜,纷纷喊:“老爷。”
宝玉忙将王成扶起,笑道:“王典史是为钱粮的事而来么?”
王成一怔,越发堆起笑道:“老爷也想到这事了?”他们做人属僚的,上官一换,祸福安危便大不一样,担心了一路,听说朝廷委了个不到二十的少年举人,自忖这人年少得意,恐怕锋芒太盛,不肯听信人言,且这等世家子弟,随身必自有亲近之人,未必肯重用他们这些属下,因此就存了个故意刁难的心思,好教宝玉知道下面这些人的厉害,以后总离不了自己,谁知宝玉有族兄及几个师爷扶助,初来便将事务料理停当,虽还不及细处,大面上已经有了样子了。
王成看宝玉不是易与之辈,怕他站稳根基,自己这些人越发没有立足之地了,因此便选了几件极难的钱粮之事,前来告诉宝玉。
宝玉本性聪明,又得宝钗几个提点,再见这几人神色,便知端地,再听王成的话,便微微笑道:“本来我也想找王典史说这事,没想到你自己来了,倒省得小幺儿再跑一趟。未知如今县里田地几何,丁口多少,每年赋税如何,又有无拖欠呢?”
王成见他反问起自己来,不免生出几分反客为主之感,斟酌一下,慢慢道:“长洲的丁口赋税之事,从前是长洲县的一位刘师爷管,后来他因病离开,又遇着析县,如今丁口土地,还未算清。”
宝玉立刻作色道:“马上就是征收夏税的时候了,连户数都没有,要怎么征收?王典史代了这么久的县衙事,这些方面,都没有考虑到么?”
王成心里一惊,不敢托大,拱手道:“下官自上任以来便与长洲县内交接清点,从未敢有懈怠,只是县内人口实繁,一时半会的,怕不能完备。”
宝玉笑道:“若是王典史一人忙不过来,我家人里倒是有些积年的老帐房,可以帮助清点。”
王成不意他一个贵家公子,随身竟带着老帐房,怔了一怔,推辞道:“这些本是属下分内之事,不敢劳烦老爷家仆。”
宝玉挑眉道:“方才典史还说时间紧,现在倒又来得及了么?”
王成讪讪道:“期限是紧,但既是公事,属下自当尽力而为。”
宝玉点头道:“既如此,钱粮之事就劳典史费心了,我那位钟师爷也是久于事务的,日后我衙内账房皆由他管,王典史若忙不过来,只管叫钟师爷帮忙就是。”
王成连连道:“若是那时,自然要劳烦师爷。敢问老爷还有何吩咐?”
宝玉笑道:“还有两件,也不是大事,头一个我想县里除了登记户籍丁口之外,另外再将历年欠税、逾期之户都列出来,我想一一前去查访,看到底是有意逃税,还是实在无能为力。若是实在无能为力的,我自然上奏朝廷蠲免,若是有意逃税,那休怪国法无情。第二件嘛,我想近日天气炎热,大家当差辛苦,每人赏赐一笔汤水费,按人头差役等次发放,此事还托典史和各位费心。”
王成听他说话,分明老于世故,与前两日不可相比,心内苦笑,连面上也不免带出几分颓唐,口中只唯唯诺诺而已。
这一拨人才走,宝玉便笑唤:“茗烟!”
茗烟一溜烟出来道:“二爷有事找我?”
宝玉道:“我叫你买的东西可都齐了吗?”
茗烟笑道:“二爷吩咐,奴才什么时候没办成过?席面已经齐备,只等二爷和奶奶了。”
宝玉蹙眉道:“你没请宝姐姐?”
茗烟怔忡道:“老爷还要叫宝姑娘?奶奶也在,怕不好罢?”
宝玉道:“罗唣什么?快去请宝姐姐来。”
茗烟见他动怒,吐吐舌头,溜肩勾背的跑到二门,求门上的婆子道:“妈妈劳烦通报一声,说我们二爷请宝姑娘去前面。”
那看门的几个婆子纷纷笑道:“宝姑娘不是早和太太去前头了?怎么还要你来叫?”一个人就扯着茗烟道:“茗小子,这位宝姑娘到底是什么来头,老爷口里总离不了她?你告诉大娘我,以后厨上有什么好吃的,都给你留着。”
茗烟嘿嘿一笑,道:“才来时老爷不就说了么?这位是我们奶奶的好友,也是我们爷的姨表姐妹。”
那婆子就一捶他道:“你这小狗崽子,别尽拿话哄我,老娘在这县衙里当差的时候,你都还不知道在哪呢!”
茗烟冷笑道:“妈妈既这么神通广大,自己自然就知道宝姑娘的来头了,何必来问我呢?”一拱手道:“我还要去前头当差,妈妈们先自便罢。”自己一路跑到前厅,果然见宝钗和黛玉说说笑笑地从里面出来,知道席面一时半会散不了,就寻了锄药几个在一旁自己乐呵去了。
宝玉在前厅等了一会,见宝钗、黛玉两个一道过来,忙迎上去笑道:“茗烟这小东西跑得倒快,我还以为你们两要过会才来呢。”
宝钗笑道:“你以为我们两过会才来,还是黛儿过会才来?”
宝玉道:“宝姐姐这话怎么说?”
黛玉冷笑道:“你不是特地叫茗烟和紫鹃传话,点名只要请我,不请宝姐姐么?这会儿又在装什么傻?”
宝玉跺脚道:“这天杀的狗奴才!我说你们两时时在一处的,他怎么只说告诉了颦儿呢。原来是他自作主张。看我不捶他!——宝姐姐恕罪,这事并非出自我意,求宝姐姐饶我这一遭。”
宝钗还不及答话,黛玉已经乜斜眼道:“原来这事只是茗烟的主意,所以你这里只摆了两份碗筷,也是他的意思么?”
宝玉低头一看,才见果然只有两副碗筷,分明知道是茗烟做的好事,却也无从辩驳,只好连连作揖道歉,宝钗看他模样,扯一扯黛玉的袖子,黛玉才道:“罢了罢了,你也不要做这副样子,叫人看见,像什么呢?”
宝钗吩咐莺儿去再上一副碗筷,又让宝玉坐,宝玉见她不计较,才自心安,又笑道:“宝姐姐,真叫你说着了,王成果然要拿钱粮的事来刁难我呢,我把这事丢给他了,还借着发赏钱的名义,叫他把衙内的人事拟成详单送来。”
宝钗笑道:“你正该这么办,你是他上官,他再不服你,也不能在明面上违逆,不管他丢过来什么难事,你只管交给他就是了,只不可逼迫太紧。”
宝玉笑道:“我明白了。”又问黛玉:“颦儿,你为何要将我家家世散出去?”
第24节
恋耽美
第24节
黛玉道:“这些是我姨娘给的,宝玉也在我这放了一千,说是先赔我被夏金桂要去的那些。”
宝钗蹙眉道:“现在拿给你,以后没钱了,还不是靠你的嫁妆?”伸手把箱子边上一个包袱打开,果然见里面除了几件衣裳,还有银票、地契、珠宝等物并十来锭金子,细数了一数,怕不值几万两!不由又笑道:“我还当你嫁妆本都花完了,原来却是个财主。”
黛玉笑道:“你眼里我就那么傻么?贴他家归贴他家,自己的钱总还要收着的,再说还有上回跟着你买卖田地的赚头呢。”又道:“正好你来了,这些东西以后你替我收着罢,要做买卖也好,要买房屋田地也好,只要够我吃的,其他都由你。”
宝钗道:“怎么,你现在不嫌弃我总克扣你的月例了?”
黛玉扬脸笑道:“我现在是贾家的少奶奶,你不给我,自然有人给我。”
宝钗就把她脸狠命一掐,道:“你的月例我给你,以后吃的喝的我来出,不许拿他家的一分钱!那一千两也退回去,我再另外给他五千,当做谢谢他替我养你这么些时候了。”
黛玉听她出手阔绰,但笑而已。
两人在内缠绵久时,外头宝玉、贾琏也言谈甚欢——贾琏本来因宝玉多少有些夺了他爵位的意思,心里酸溜溜的不是滋味,然而入内见宝玉时,听见小厮都唤宝玉“老爷”,方猛然想起宝玉如今已是一地父母,自己要在江南一带做生意,少不得要这些地方官的照拂,且毕竟是同宗兄弟,当下立刻就换了一副脸孔,亲亲热热地同宝玉见了面,略述寒温,自己说起要同路之事。
宝玉本来得了黛玉嘱咐,务必要留住贾琏,还在思量如何开口,忽然听他自己提了,大喜过望,拉着贾琏不住说话,在京中时,弟兄两个虽住得近,却还未觉得如何亲近,到了外面,旅途寂寞,才想起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觉得兄弟情分的可贵来。
且宝玉努力读书,贾琏发奋从商,皆是为的振奋家声,这一来一去,又更有话说,不知不觉就聊到薄暮时分,贾琏才不好意思道:“我们只顾着两个说话,倒把弟妹和薛大妹妹忘了,同路之事,我还是要先同薛家妹妹商量一声。”忽然想起宝钗与宝玉那点传闻,又尴尬起来,讪笑道:“弟弟觉得如何呢?”
宝玉道:“她自然是千肯万肯的,哥哥不必担心。”
贾琏心里一突,压低声音道:“我有几句话,不知该不该说。”
宝玉奇道:“自己兄弟,有什么不能说的?”
贾琏咳嗽一声,道:“弟弟如今已经做官了,眼看前途大好,还是…不要被这些儿女情长耽误了。”
宝玉眨眨眼才想明白他话里的意思,笑道:“哥哥想错了,我,咳,我的意思是,宝姐姐和颦儿她们两个感情好,我们一起走,她们路上也有个伴,不是…为的那件事。我…我和她已经没什么了,哥哥放心。”
贾琏狐疑地看他一眼,凑近道:“你若是有那些想法,宁可我带你去外头楼子里逛逛,大家逢场作戏,消解消解也就是了,万不可动了真格。不然落了我的后尘,那才是冤枉。咱们府里现如今也就一个你可以指望,你不要自毁前程。”
宝玉哭笑不得,只好答应道:“哥哥真不必为我担心,我和她真的已经没什么了。也不要再说去那些地方的话,朝廷不许官员嫖宿,哥哥又不是不知道。”
贾琏反复打量宝玉,见他一脸诚恳,不像是胡乱敷衍,方点点头道:“你自己知道其中利害就好。”心里却有些懊恼,自悔不该仓促提出同行,如今改口倒好像不信宝玉的话似的。又打定主意,一定要留神看好宝玉,万不可叫他犯了糊涂。
☆、第154章
贾琏与宝玉直聊至点灯时分,方想起向驿丞要房间,然而他已非官身,这里又是个大驿,一时竟没有住处,宝玉笑道:“我正好有两间房,哥哥今夜就同我住,宝姐姐同颦儿住便是了。”
贾琏蹙眉道:“你们夫妻不住一间?”
宝玉笑道:“她女人家,有时有些不方便,所以要了两间上房。”
贾琏踟蹰道:“让她们两个住一起,不大好罢?”
宝玉咳嗽一声,道:“旅居在外,难免要将就些儿的,她两个都是明理的,不会有什么的。”把贾琏敷衍过去,又唤茗烟去传话,不多时茗烟就回来,笑道:“奶奶说既如此,晚饭她也不下来了,爷们自便罢。”
晚饭早都不知过去多久了,她这时候才来说这个,听得贾琏不住把眼看宝玉,宝玉知他误会,唯苦笑而已。
当夜兄弟两个一间,贾琏聊兴大发,扯着宝玉秉烛夜谈,大吐苦水。
宝玉听他说了一晚上夏金桂如何苛刻,如何在府中称王称霸、作威作福,邢夫人如何自私自利、只顾自己搂钱,贾赦又是如何糊涂混沌、每日以歌舞酒席度日,暗自纳罕——贾琏素日并非多话之人,怎么这么一会子工夫,就与自己这般掏心掏肺来了?然而他毕竟已非昔日的宝玉,耳中听着,口里应着,并不主动搭话。
次日早起,两队人同路而行,宝玉骑马、贾琏骑一头大青驴在前,贾琏又不住同宝玉说起府中如何艰难,贾政如何兢兢业业、力挽颓势,王夫人又如何竭力补贴家用。宝玉夜里没睡好,正是疲累之时,再听他说这些经济世务,越发地困顿,听着听着,脑袋一点,险些从马上跌下来,吓得几个大仆人慌忙牵住他的马,连声问:“外面日头晒,二爷不如去奶奶车里坐着罢。”
宝玉思忖宝钗、黛玉两人正是久别重逢,倒不好前去打扰,正推拒呢,后面黛玉已经叫紫鹃来道:“奶奶说请二爷去车内坐一坐,她有话同二爷说。”
宝玉方向贾琏歉意一笑,扶着李贵下马,到车上坐着去了。
不过一日不见,黛玉整个人都变了似的,眼角眉梢都带着一股说不出的妩媚之意,倒比她刚嫁入贾府时更像是新妇,与前些时候的憔悴焦虑全然不同。
宝钗则眉眼舒展,神态安详,懒懒倚在座上,见宝玉进来,向他含笑一礼,宝玉也向她见过,靠着侧面车壁坐了。
黛玉便道:“我瞧琏二哥和你说了一日夜的话了,他究竟想要什么,你可打听清了?”
宝玉苦笑道:“他无非是想要拉着我照拂他生意罢了,他也是病急乱投医了,我在苏州,他去扬州,地方都不一样,怎么照拂得来?”
黛玉横他道:“你这呆子,他说是去扬州,只是因为扬州的路熟些罢了,又不是定死的路线,既遇见了你,自然也大可以改了地方,跟了你到苏州去,毕竟有了官面上的路子,做买卖要容易得多了。你倒是答应了他,以后他带着宝姐姐在苏州住下来,大家一起才好。”
宝玉愣愣道:“我做县令,和他跑买卖能有多大关系?难道我还能靠着县令的威权,强迫别人高买低卖不成?我可不做这样的事。”
宝钗笑道:“知道你不是那些贪官、庸官,不会叫你做那些徇私枉法的事的,但是你想一趟买卖,上下税费、往来人情、胥吏打点,哪样不要倚仗官府?他一个外地人,贸贸然过去,没个靠山,还不知被人怎么坑害呢,有你在,至少受了欺负,有地方出头,仅此一项,就省了不少钱了。”
宝玉原不知道这里头的勾当,听宝钗一说,就直起身子道:“我都要上任了,这些事却一点也不知——宝姐姐和我详细说说罢。”
宝钗笑道:“我又没做过官儿,也没跑过商路,许多细务都不知道,你问我还不如问你父亲和林姑父给你寻的几个幕友。”
宝玉发愁道:“我每回去问,他们只是说叫我不要担心,一切有他们,不肯和我说就里。”
宝钗道:“你都会了,要他们也就没用了,再说了,他们里面许多门道,也不大好放在台面上,你日后遇见事情了,一件一件地学起来就是。”
宝玉道:“那宝姐姐至少也与我说个大概,我心里也好有个底。”
宝钗挑眉道:“你父亲、林姑父没同你说么?”
宝玉摇头。
宝钗看黛玉,黛玉道:“二舅舅自己都未必熟悉这些东西,怎么会和他说?我父亲…他还生着宝玉的气,所以也没教。”
宝钗只好同宝玉道:“此次苏州析出四县,你知道罢?”
宝玉点点头道:“昭文、元和、震泽、新阳四县,元和是由长洲县析出来的。与长洲、吴县一道附郭。”
宝钗道:“外头有句俗话,叫做‘三生不幸,知县附郭’,说的就是附郭的县令,处处要受府城牵制,举动不得自由,你如今还是国中唯一的三县附郭,比之别府,又要更受牵制,毕竟一城之内,不但有知府、同知、府城诸僚属,还有两个与你平级的县衙,且你的辖地,原本还是从其中一个大县里分出来的,治下吏民必然多受长洲县令影响,治理起来,就更要掣肘了。”
宝玉惊道:“我本以为附郭的县令会清闲许多,且又是苏州这样的好地方,原来竟不好么?”
宝钗笑道:“你别急,附郭的县令既有不好处,也有好处——你想你与上官同处一城,凡有政绩,自然都被人看在眼里,再则一般首县都是富庶地方,民风相对淳朴,一般不会有大事,安安稳稳地熬着,虽无大功,也无大过。”
宝玉这才稍稍心安,拱手道:“除了这个,还有别的么?”
宝钗笑道:“细务上无非钱粮刑谷,这个有林姑父和姨父给你的幕友打点,你毋须忧虑。倒是上官同僚之间,必得好好相处,毋以大家子傲视他人,尤其是知府。”
宝玉点头受教。黛玉见他两个言谈相得,自己插不上话,便亲从小炉子上端了茶炉,替宝钗、宝玉两个泡茶,这回不同昨日,她料理得极其精致,用一盏小小紫砂,冲泡两遍,滤出极清澈的两杯绿茶,用白瓷小盏端上来,宝玉连忙接过,见里面细长的茶叶根根竖直,叶片上披着白毫,毛茸茸煞是可爱,低头一嗅,只觉清香扑鼻,再一尝,不似往日喝的茶那么浓郁,然而细品之后,又觉鲜醇甘厚,回味无穷,不由得问黛玉道:“这茶我倒没见过,是什么茶?”
黛玉笑而不语,宝钗代她答道:“亏你还要去苏州府呢,这是太湖名茶‘吓煞人香’,先帝赐名‘碧螺春’。”
宝玉笑道:“我不大懂,光看着颦儿泡茶好看了——这茶我听说春天里的最好,是林姑父给的么?”
黛玉抿嘴一笑,看宝钗一眼,道:“是她叫人带的,巴巴儿地搜了这么些,也泡不了几次。”口内抱怨,语气却甚是甜蜜,宝玉也就一笑,略喝了一杯茶,出去继续听贾琏聊些生意买卖去了。
☆、第155章
宝玉既得了宝钗、黛玉吩咐,听贾琏时便留神揣摩,果然见他处处都是试探恳求之意,便也半遮半掩地应下,又故意问:“哥哥怎么和宝姐姐一处走来?”
贾琏道:“因我要做生意,正好她也要去扬州投奔叔父,所以就托我顺路护送。”
宝玉道:“怎么以前没听说宝姐姐在那边还有个叔父?”
贾琏笑道:“说是一个在外做生意的叔叔,膝下也有一儿一女,也是兄妹,薛大妹妹想要出来见识游玩,姨太太不放心,就叫她跟着叔叔。”
宝玉点头道:“既是在外做生意的,怕行踪未必一定,不如先派人去扬州问问,同他们知会一声,这里再过去方不显唐突。”
贾琏笑道:“我省得,已经派了她家人过去了。”
宝玉听见,方不再多言,转而依照宝钗所授,谈论些玄而又玄的故事,又说起路边风景,只口不提生意的事情。
贾琏本以为宝玉年轻面嫩,诸事上又不通,见他允了照拂自己,立时就要商量细务,却见宝玉忽然转了口风,心内讶异,暗忖宝玉到底是出息了,连官架子都已经摆出来,面上却愈恭敬,真正将宝玉当做个大人来对待了。
黛玉与宝玉既等到宝钗,便转从水路而下,宝玉没出过远门,黛玉还恐他不习惯坐船,谁知他有贾琏并沿路的亲朋故旧、同年同僚并当地官府陪伴照料,闲暇时再向宝钗等人讨教些官面上的事务,心思全不在乘船上,竟是一点儿不适也没有。
黛玉见了,才将一颗心全放在宝钗身上,每日与她观景、对弈、吟诗、泡茶,又有那耳鬓厮磨、情好交接之事,不必细表,如是过了十数日,派去扬州的家人飞快来报道:“二老爷过身了!二爷和二姑娘正扶灵往金陵去呢!”
宝钗特地再问一遍:“你可确定?”
那人磕头道:“小人还特地去四处打听过了,的确是咱们家二老爷,二爷的名讳年纪也对得上。”
贾琏就不大高兴,再送宝钗去金陵自然不费什么事,难的是那里正办着丧事,他这做亲戚的,去了少不得要帮衬一二,帮衬来帮衬去的,就把时间耽误了,再说他本来是听说薛家曾开过这样商路,心里未尝没有倚仗宝钗叔父的意思,如今人不在了,于他也没什么用处了,与其送宝钗回去,不如留在这里,靠着宝玉这个现成的堂弟来得要强得多。只是他心里虽是这样想,毕竟面上不好开口,就只问宝钗的意思,宝钗道:“他们回家料理事务,一定忙乱得很,我还是先不要去添乱,先在这里素服设祭,再派人去金陵致祭便是。”
贾琏听了才安下心来,殷勤道:“我替你去置办素服,未知是几服的族亲?”
宝钗道:“緦麻即可。”
贾琏便记在心里,下去替她置办东西去了。
黛玉等他走了,才推宝钗一把道:“你既知道叔父的丧期,怎么前些时候不同我说?咱们…还那样了的。”
宝钗道:“我只知道他大约是这些日子,这时候应当是病着,谁知这两日就没了呢?再说…我说,缌麻,是按着在室女的服,其实出嫁的是不必服的。”最后一句说得格外轻,黛玉却一字一字听得极分明姐姐,猛然抬头看宝钗,宝钗也正看她,两人对视之中,不知不觉地就四手相握,黛玉只觉全身上下,都似沐浴在春风中一般欢喜,宝钗一说出口,则也觉得心里放下了一块大石,彼此凝视久时,宝钗方又道:“…前几日你抱我,我推却了,也是为的这事,毕竟是我同族叔父,小时候也和我极亲近的,如今…唉!”长叹一声,颇有物是人非之感。
黛玉抓着她手摩挲以示抚慰,口内还笑道:“守不守的,横竖我是无所谓的,我只怕你熬不住。”
宝钗白她一眼,道:“十八个月我都熬过来了,区区几日,有什么熬不得的?咱们今晚就分床睡。”
黛玉一面笑,一面掐她脸道:“哟哟,分床睡这话居然还能从你嘴里说出来,真是太阳打水底下出来了。”又故意凑近她道:“若是分床,我们一路上可都分开,不然反复折腾被褥,叫人看见了说闲话。”
宝钗嗔道:“至多再十余日就到苏州了,谁怕谁呢?果然唤来莺儿,将两人铺盖分开,莺儿笑道:“姑娘糊涂了,如今是夏天,你同宝二奶奶两个只得一床被子,还要怎么分?”
宝钗倏然红了脸,大声道:“作死的丫头,你再另铺一床不就是了?非要纠些字眼,一些儿事不会办。”
莺儿吐吐舌头,紫鹃扯着她,两个笑嘻嘻地去铺陈去了。
黛玉就一面笑,一面在自己脸颊上一划,对着宝钗比了个鬼脸,且又道:“你自己说错了话,老羞成怒,还好意思责备人家,我为你的丫鬟一哭。”恨得宝钗一把上前,把她按在榻上,挠得连连求饶才罢。
一行人抵达苏州,已是七月末,县衙中诸差役早得了消息,打点起官轿,在城外迎接,宝钗因宝玉年轻,恐怕众人不服,特地留神看过仪仗,又叫林海所推荐的一个师爷来仔细询问无误,才对宝玉点点头,宝玉正要吩咐起行,忽然远处又来了两乘官轿,却是长洲、吴县两县县令。
宝钗见那两人都是四十许的年纪,一人面白微须,面上一片浩然之色,状甚严谨,便知是吴县县令陆世楠,另一人面目黧黑,高高瘦瘦,逢人便笑,却是长洲县令李华。
这两人都是科举出身,陆世楠乃是三甲同进士,李华是先帝时的举人,资历都比宝玉要老,宝玉慌忙前去见礼,那陆世楠一脸倨傲,一副官腔官调,颇以前辈自居,李华虽不如他那般傲气,却也未见十分重视宝玉。
见过之后,惯例是接风洗尘之筵,宝玉不大爱这些应酬,且又是面对两位老前辈,心内发虚,寻个借口走到车边问宝钗,黛玉跺脚道:“呆子!连我也知道这顿饭必是要去的,你还这样蝎蝎螫螫的,越发叫人看轻你了!”
宝钗轻咳一声,摇摇黛玉的手臂道:“你若怕应付不来,便把琏二哥带上,他是老于此道的人,有事也好提点着你。再说还有李贵呢,你家里那几个仆人见的世面不比外面的小官儿少,你带他们去,他们都明白怎么做的。”
宝玉才如得了圣旨一般,打发衙役并一众婆子小厮护送黛玉、宝钗回去,自己带着贾琏、李贵并几个幕友赴宴去了。
江南富庶,县衙建得也算是精致了,然而宝钗之心,只恨不能将黛玉供在那仙宫、瑶池才好,一入内衙,便蹙了眉头,转头对黛玉道:“门面这样简陋,漫说与你家比,我看只怕连寻常县衙都不如。”
黛玉失笑道:“你当我是什么人了?哪有那么娇气?”四下一扫,道:“我倒觉得打扫得不是很干净。”
宝钗立刻就命召来县衙里的杂役婆子,吩咐她们再打扫一遍,那婆子道:“打扫动静大,怕是惊动二位。”
宝钗冷笑道:“太太吩咐打扫,你们不说赶紧动手,反而推三阻四的,究竟是怕惊动了我们,还是根本就不想呢?”
那婆子见她说得刻薄,赶紧去叫人去了。
黛玉等她一走,才问宝钗道:“也不是什么大事,何苦这样冷声冷气的?”
宝钗道:“如今你也是县令夫人了,便要拿出县令夫人的派头来,不然他们这些人最是会欺软怕硬的,本来宝玉年轻面嫩,已是压服不住了,你再这样软,只怕里面人都要欺到你头上了。”
黛玉低头道:“我宁可不做这个县令夫人。”又道:“以后他们喊我太太就算了,你可不许。”
宝钗见她说了半天,关心的竟是这事,略怔了一怔,点头道:“好。”两手裹住黛玉的手,郑重道:“你即便是太太,也是我薛家的太太,和他贾家没关系。”
黛玉脸上飞红,轻声道:“无论怎样,你也只是我的夫人,和其他所有人无关。”
☆、第156章
宝钗还未看人将内衙打点完呢,就听前面人纷纷喊老爷,又听贾琏在那慌慌张张道:“我不是你们老爷,后面的才是。”知道众人见贾琏年长稳重,将他当成宝玉了,不免一笑,和黛玉道:“贾琏这厮学问不行,在外行走,却也有几分样子。”
黛玉道:“世事洞明皆学问,贾琏于这世路学问,比宝玉要通不知多少了。”
宝钗道:“各有各的好罢了。”说话间贾琏已经和前面澄清,一路入内,黛玉、宝钗便一掀帘子进去,隔着帘子问他筵席的情形。
贾琏皱眉道:“府城共去了一名同知,一名通判,其他两县的人倒是都到了,就是同知和陆县令坐不一会就走了,连他属下也陆陆续续走了。我看坐着没意思,就叫宝玉推说不适,先回来了。”筵席之间,自然以那同知为首,贾琏这等白丁只能忝居末座,想起自己从前也捐了个同知在身上,却活活叫自己给折腾掉了,难免感慨。
宝钗便问:“宝玉呢?怎么不见他人?”
贾琏努努嘴道:“路上接了个状子,把人叫进来在前头问呢。”
宝钗讶然道:“这都没开衙,怎么就接案子了?”
贾琏道:“是个老太婆,拦住轿子鸣冤的,约莫是说她儿子不见了,多半是被人谋了性命,问她可有证据,又拿不出,只顾着哭,我想这城里三个县衙,一个府衙,若真有天大的冤屈,为什么不去府衙鸣冤,偏要到咱们这里?别是人家下的套子,专等着宝玉去钻呢。可惜我的话宝玉又不肯听,我就来后头找你们,你们劝劝或许有用——都是自家人,你们也不必特地避嫌,直接跟我到前头去就是了。”
宝钗道:“我去看看罢。”挑帘子出来,黛玉也道:“我还没见过问案是什么样呢,我跟你去。”
宝钗笑道:“又不是堂审,有什么好看的?”虽如此说,却一手挽住她,贾琏在前带路,一路转到偏厅,果然听见里面不住传来妇人哭声,入内一看,只见宝玉一身便服坐在椅子上,一个年老的婆子跪在地上,一行哭,一行说,一个人在旁站着,将她的话转成官话,见黛玉与宝钗进来,慌忙背过身去,头垂得低低的,不敢抬起半分。
宝玉见她们两来,满面欢喜道:“宝姐姐,你们来的正好,我头一天上任,断案之类的,也不大懂,你们同我参详参详。”
黛玉听他当着贾琏与下属的面说这话,免不了白他一眼,宝玉得了她的眼色,立刻便知内里,反而却笑对那旁边的人道:“这位薛姑娘是我的好友,是个有决断的,日后你们待她就要如待我一样。”又对宝钗道:“这是本县典史王成。”
宝钗见宝玉竟不避讳,索性也大方起来,直接问道:“你是哪里人,从前是做什么的?”
那王成不敢抬头,只低着脑袋道:“下官是本地人,从前是长洲的县尉,主掌缉盗事,如今在这里做典史,老爷没来之前,衙内诸事,都是下官暂理。”
宝钗笑道:“原来是典史老爷,妾身是金陵人士,姓薛,日后还请多多关照。”
王成连连道:“岂敢岂敢。”因见有女眷在,倒不好停留,便作势要和宝玉告辞——他是故意要叫宝玉留他,盖因揣度宝玉不通方言,审案还要倚仗他,谁知宝玉客客气气与他作别,等他走远了,便凑到黛玉身边道:“林妹妹,这个人刚才在哄我!他欺我听不懂吴语,其实我跟你这些时候,已听得懂三四成了,好几处他都没同我说。”
宝钗咳嗽一声,站在他与黛玉身前,又看一眼贾琏,贾琏笑道:“我也没见过审案,留我听听可好?说不定我还能出些主意呢。”
宝玉笑道:“都是自家兄弟,有什么不好的?”唤人重新沏茶,那老婆子不通官话,见典史走了,越发不敢说话,黛玉便亲去扶她起来,用吴语问了几句,那老太婆见有人懂吴语,反而有些畏缩似的,战战兢兢回了几句,黛玉打发她出去等着,转头对三人道:“她说她儿子一个月前拿了一百两银子出去做买卖,本是同表弟约好在前头一个镇子见面的,谁知表弟在那等了三天也不见人,报给里正,派人沿路搜寻几日,并无踪迹,问附近乡镇也没人听说,于是报了官,官府因没见尸首,也不大理会,一拖二拖的,拖到而今,这婆子听说有新县令上任,就来鸣冤了。”
宝玉道:“奇怪,这道与王成说的一样了——方才我分明听见他们两个说‘在外辛苦’以及‘新老爷生得秀气’等话,拉拉杂杂一大堆,不大像是案子的事。”
贾琏道:“都是一地乡亲,又是先去告过状的,王成早知道内情,和她聊聊家常,再转述案情,也不为怪。”
黛玉冷笑道:“她一个民人家的婆子,怎么知道你几时上任,又那么凑巧在回衙的路上截住你?再说你带着那二三十个衙役,一个两个都是白拿钱不干事的么?就放任这婆子靠近你,若是刺客怎么办?”
宝玉失笑道:“我这小小县令,怎么会有刺客来杀我?你多心了。”
宝钗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小心些总是没错的。”又责备道:“你也是,人家遇见路上来鸣冤的,都是避之唯恐不及,怎么你倒一下就接了,这人一定是告状无门、走投无路,才来寻你,说明此案一定有棘手之处,令其他几个衙门都推脱搪塞,你新官上任,就办这样的案,办得好了,显得府衙和其他两县无能,白惹人忌恨,办得不好,人家正是要看你笑话的时候,怕不落井下石呢!”
宝玉笑道:“宝姐姐说的在理,只是我也有我的想头,一则她当时正好冲到我的轿子前,避无可避,二则街上那么多人,又多半都是认识她的,我是刚到任的新官,正是要安民的时候,遇见状子,却不肯接,难免寒了吏民的心,第三嘛,我相信以宝姐姐和林妹妹的才能,无论此案破与不破,一定都能妥为处置的。”
宝钗抿嘴一笑,并不接口,倒是黛玉飞他一眼,笑道:“什么是破与不破?事还没办,你就先已经觉得我们办不成了?”
宝玉连忙作揖道:“我那不过是嘴上留个余地罢了,我心里是极信你二人,不,你二人中任何一个,都能将案子办得漂漂亮亮,不留一丝把柄。”
黛玉哼道:“算你有几分识人之明——不过这案子官面上的处置我们虽知道,具体在外经办,还要找个贴心的人,这些衙役是靠不住的,你看李贵或是茗烟之流,谁素日比较勤快,耐得脏乱的,叫他们先沿路打听打听案情经过,是否与那老婆子说的相符,连她儿子当日走得何路,附近有几户人家,都一一报来。”
宝玉就一拱手,笑道:“遵命。”正要叫人,贾琏道:“我横竖也要去寻铺子、找织户,不如顺便就替你们去跑了这一趟。”
宝玉道:“若是哥哥肯去,那是最好不过的,一应开销,哥哥都从库里出罢。”
贾琏摆手道:“那能值得几个钱呢?只当是我贺你新上任罢。不过有一样,我要使唤你的人手,我家里带来的除了旺儿,都是夏家的人,用起来不方便。”
宝玉才知他醉翁之意,原在人手,笑道:“我的仆从同哥哥的仆从都是一样的,不单这件,以后有什么事,哥哥也只管吩咐他们去做就是。”
贾琏大喜,作揖道:“那便多谢弟弟了。”脚步轻快,一刻也等不得地就出去了。
☆、第157章
宝钗见贾琏出去,对宝玉道:“状子既是告到你这里来,少不得要派几个衙役去外头看看,咱们兵分两路,明面上慢悠悠查访,暗地里再叫琏二哥细细打探。”
宝玉道:“那我叫王成去?”
宝钗摇头道:“若是平时,他自然是最好不过的,现今却有更重要的事要倚仗他。”
宝玉好奇地道:“是什么事?”
宝钗道:“如今是收夏税的时候,钱粮不足,你这县令是要受牵连的,闹得不好,上头还要打你板子,你不知么?”
宝玉一听“板子”两字,吓得魂飞魄散,连忙道:“江南富庶,这些胥吏又是久在此地当差的,收税的事交给他们,应当不会有什么差错罢?”
宝钗笑道:“可见你是个呆子了,你知道这次为何要将长洲析成两县么?”
宝玉道:“说是人口太多,税赋太繁——啊,我明白了。”
宝钗见他还不算太笨,点头微笑道:“江南历来是天下税赋最重之地,粮多政繁,吏民以抗税为习,且人口又实在太多,便是析县之后,你这一县也足以当得外省一个首县的丁口了,遑论税赋。历代江南知县多不能善终,也是为的这赋税的缘故。”
宝玉发愁道:“我本以为来这里是个好差事,谁知却是摊上了一个大大的苦差!怪不得那些人都不大理我,我这官儿都做不长呢,谁肯把我当回事?”
宝钗道:“你以为林姑父和你父亲千辛万苦,把你外放到这里,只是为了让你丢官去职么?你也太小看他们了。”
宝玉忙道:“宝姐姐这么说,一定是有主意了,快和我说说。”又连忙从边上拿起一盏茶要敬给宝钗,却被黛玉从旁截去,黛玉亲手把茶端给宝钗,宝钗笑着接过,本来不渴,因是黛玉的好意,到底轻轻抿了一口,才道:“今上年富力强,一心要做圣主,早些时候没有大动,只不过是因登基时日尚短,且乃父尚在,不敢轻易动作,怕伤国本,到如今海晏河清,国力有余,正是有所作为的时候。而江南为天下赋税之冠,又是文风昌盛、人口繁茂之地,不管要做什么,都必须稳住江南士民之心,因此一二年之内,必然不会如以往那样苛责县令,急催赋税,说不定还会减免江南税赋——析县而治,为的也不过是要平乱安民,这是其一。”
宝玉拱手道:“愿再闻其详。”
宝钗正是逸兴遄飞,指点江山的时候,也不卖关子,端起茶盏喝一口,又道:“苏州立功的地方多——这地方税赋一贯是笔烂账,办得不好,大家只会说这里民情险恶,不会过多苛责于你,办得好了,那就是大功一件,比之其他那些边远地方,无论好与不好,都无从考评要好得多了。再说如今朝中越来越重漕运,江南之地,又是漕运最繁忙的所在,漕务办得好了,都不必经由知府,漕运总督直接上奏一本,一个好前程跑不了了。再又说,这几年太湖水匪猖獗——你不要慌,水匪打不到你头上来——治理好水匪了,也有功劳,若你连这也做不到,这里还有甄家与林、贾两家那么多亲朋故旧帮衬呢,这里商户既多,文风又盛,你就和当地这些士人商贾都多多来往,喝喝酒、吟吟诗、捞捞钱,熬到卸任,也跑不了一个名利双收。”
宝玉听得脸上变色,慨然叹道:“我从不知做个县令还有这么多门道,岳父和父亲为了我,真是费尽了心思。”
黛玉道:“你既知道他们的良苦用心,就自己踏实办差,凡事以牧民安邦为务,那些个儿女情长的东西,都不要想了。”
宝玉道:“我哪里又想那些儿女情长的事了?”
黛玉道:“你一路上长吁短叹,见着长得周正些的人就要去看一眼,为的不就是要寻柳湘莲么?”
宝玉红着脸道:“我早绝了那个心了,你莫乱说。以后,以后我还要娶妻生子,不,纳妾生子,光宗耀祖呢。”
黛玉道:“若是别人,你纳妾生子也就算了,柳湘莲那个脾气,你若当真做了这事,只怕他一辈子都不会再见你了,你要想好。”
宝钗拉她的手道:“黛儿,宝玉早立志再不提这些情分短长的事了,你别逗他。”
黛玉吐吐舌头,道:“我不过看在打小的情分上,提点他一句,毕竟世上柳湘莲只得一个。”
宝玉苦笑道:“再怎么只得一个,我们也走到如今这田地了,说这些有什么用呢?”
宝钗见他面色惨淡,劝道:“天不早了,你早些去安歇,明日开衙升堂,白着脸可不行。”
宝玉默然无语,低头一路转出去了。
宝钗等他一走,就戳黛玉的脸道:“你素日对别人都好,怎么遇见宝玉,就管不住自己的嘴呢?告诉他这些事,除了白惹他懊恼一阵,又有什么用?”
黛玉道:“我想我们两个是已经在一处了的,宝玉替我们这样奔忙,也该叫他得个好结果才好。”
宝钗急得跺脚道:“祖宗,他是朝廷命官,贾府的命根子、未来的承嗣之子,他和柳湘莲也像咱们这样了,那才是没个好结果呢!”
黛玉不服气道:“人都说积德行善,才有好报,做的是什么类,报的也是什么类,我因此才想多替人牵线搭桥,积我两的阴鸷,本朝南风这样盛,说不得他们真能在一起呢!”
宝钗道:“胡闹,你把他们两个凑一处,阎罗殿里不记成我们的罪过就不错了,还积阴德呢!”这句话一说出口,立刻就后悔了,看黛玉时,果然她已经红了眼圈,啜泣道:“我就知道,你心里还总以为我们两个不是正途对不对?你总觉得和我在一处是逆天背伦对不对?你打从心眼里就不信两个女的该在一起,侥幸和我在一处了,你心里其实内疚得很,觉得自己对不起薛林两家祖宗,对不对?”
宝钗慌忙道:“我哪有这样想?只是世人多诽谤,我们两个女人,躲在后宅也就罢了,宝玉他动静都有许多人关注,和我们怎么能比?”搂住黛玉,轻声细语,百般哄劝,黛玉只是不听,又推开她道:“你若和我在一处,总觉得悖天逆伦,那我们趁早分开,免得越陷越深,大家伤心!”
宝钗喟然叹道:“我和你早如丝麻交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也分不开了,哪里来的越陷越深呢?”
黛玉抽泣道:“丝麻交缠,快刀一斩,也就断了,有什么分不开的?你连比方都打得这样不好,一定是厌倦得很,连敷衍都不肯敷衍了!”
宝钗急得在原地打转道:“我的祖宗,我的小姑奶奶,我的好黛儿,你素日不是小性儿的人,怎地这时候又和我抠起这些字眼来了?我待你的心你还不知道么?我只恨现在没个刀子,不然我把心掏出来给你看看,你就知道我待你有多诚了!”见黛玉还在哭,一拍手道:“你若还不信,那我这就出去,和所有人说,我同你才是一起的,宝玉也好,任谁也好,都与我们无关,管他什么世人,什么礼教,了不起我们逃入深山,再也不回京城了,好不好?”一面说,一面作势就要冲出去,黛玉忙拉住她道:“你自己作死,不要拖着我!”口虽如此说,眼泪却渐渐止了,两手紧紧扯住宝钗的手,唯恐宝钗当真出去。
宝钗见黛玉止了哭,也就停住,将她揽入怀中,柔声安慰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最见不得你哭,你一哭,我这心都乱了,说不准就一个发昏,做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所以你不要哭,好不好?”
黛玉见她神情惶急,心内甜蜜,面上故意道:“我知道你嘴上这么说,其实可嫌弃我了。”
宝钗不知她是戏谑,以为她还生气,忙道:“天可怜见,我若有一丝半点的嫌弃你,叫我嫁给个流脓生疮的破落户去,一辈子过得比上辈子还惨,而且永远也见不到你。”
黛玉横她一眼,道:“你都嫌弃我了,永远也见不到我怎能算是惩罚呢?”
宝钗道:“那你来说,你说罚什么,我就发什么誓。”
黛玉慢条斯理道:“我们苏州,民情险恶,说出来的东西,自然也不是好东西,怎么配得上薛大姑娘你呢?你还是去找你的宝玉,叫他教你怎么哄女孩子,发些不痛不痒的誓罢。”
宝钗此刻方知黛玉是戏弄她,却也正色道:“是我自己口无遮拦,以后再不会凭一己之见,胡乱怪罪当地人了。”
黛玉见自己随口一言,便得她如此郑重对待,那心里越发甜腻起来,又见她急得都出汗了,便用自己的帕子替她擦一擦,宝钗闻着她身上淡淡茶香,又见她这般温柔体贴,不禁就握住她的手笑道:“其实我可喜欢苏州了,没来之前,就打听了许多苏州的事情。苏州这地方,物产又丰富,又有你这样水灵灵又温柔又细气的苏州小娘鱼,说起吴语来,软得要将人魂儿都勾掉了,把我这样的,早都比到不知哪里去了——我大约是因为这个,嫉妒得昏了头,所以才说了那样话罢。”
一番话说得黛玉脸都红了,拿帕子往她身上一丢,轻啐道:“昏说乱话的,没个正经!”虽是嗔怪,那样轻软的吴语调调,却是娇柔入骨,媚态横生,勾得宝钗意荡神驰,酥倒在地。
☆、第158章
宝玉得了宝钗的话,就如同得了圣旨一般,火速将几个幕友请来,一一问话——他天性洒脱,虽因家中之事,勉强自己读书上进,其实心中到底是不大愿意的,因此于那几个幕友不过泛泛之交,并不知其人短长,此刻听宝钗说起,方惊觉这牧民之事并非小可,不是他接了案子,叫来一群人讨论一番便可完事的,谁人主钱,谁人管库,谁人写文书,都有说法,处处都要仔细小心,因此等人到了,先小心将这老婆子状告的案子说了,欲探各人所长,那些清客们知道他的意思,也使足了劲来出主意。
几人讨论至半夜才散,宝玉已大略知道众人性情,却又添了一桩心事——他父亲聘的两个幕友,才智皆是平庸,性情也颇古板,说起事来,一味的只是迂腐,宝玉实在与他们说不到一处去,林海推荐的两个,一个才情高远,于事皆有见地,只是性情倨傲,且与几个同僚又不大合得来,另一个如笑面虎一般,满嘴没句实话,宝玉向他请教问题,总要再四追问,才能得他一句半真半假的说话,这话还往往玄之又玄,须得宝玉自己费心参详。
宝玉忧愁满腹,一夜未眠,次日大早起来,见自己一脸憔悴,不得已自己一路去黛玉处,在门口先叫人通报过,那里面黛玉宝钗两个正是好梦正酣时候,忽被紫鹃叫起,说是宝玉来了,宝钗先匆匆披衣起来,又推黛玉,黛玉正是睡眼惺忪时候,闭着眼道:“你去打发他就完了,我横竖在里面,他又不进来,看不见的。”宝钗怜她昨夜辛苦,便吩咐人将床帐放下,自己趿了鞋子出去问宝玉有何贵干,谁知却是宝玉见自己容颜憔悴,来求些脂粉遮掩,宝钗听得又好气,又好笑道:“官服那样繁琐,你穿着那样大衣裳,又高坐公堂之上,有几人看得到你脸色好不好?再说了,你是这里的县太爷,哪个敢在公堂上盯着你看呢?”
宝玉讷讷道:“昨日你还说叫我早些睡,免得脸色不好看。”
宝钗道:“那是昨日,你既都这样了,也不必太过计较。”见他还怔愣着不肯走,伸手把他一推道:“快去罢,回来跟我们说说这案子。”
宝玉被她一推,赶忙又道:“宝姐姐,你…你到屏风后头听听罢,我怕我头一日升堂,这里面又有这么多门道,万一给人欺了哄了,可怎么办呢?”
宝钗一怔,道:“公堂这样地方,我这平白无故的,怎好去得?”
宝玉连连作揖道:“我没做过官儿,也没管过事,心里总觉得不踏实,你想若是单单闹个笑话也就算了,丢的只是我自己的人,若是那些大小事务处置不好,却是干系一县生民,求宝姐姐替我在后面看看,不肖你出主意,只要你坐在那里,我就安心了。”
宝钗见他竟是当真安心要做个好官,定定看他一眼,笑道:“没想到你还有这样心肠。”
宝玉叹道:“我上任这一路,看见沿路的那些民夫、脚力、庄户,才知外面的民生艰难,又远比我从前在京城看到的那些民人更甚,然而照那些夫子们说起,便是那些民夫、脚力、庄户,也已经算得上是中等之家了,不知下等之家,更要是什么样子了。我侥幸托生富贵,打小锦衣玉食,衣锦绣,食粱肉,每日最大的难处,就是父亲要抽查我的功课,我竟还不知足,一生蹉跎,至如今一无所长,却反而侥幸做了一地父母,我心里知道自己这官儿实在是名不副实,不求有什么功劳,但求少犯些过错,叫下民少受乱政之苦,便阿弥陀佛了,宝姐姐也是有大慈悲大悲悯的人,一定也不忍心看见本县吏民因我年少不懂政务而受苦罢?”
宝钗叹道:“你能想到这些,心已经比天下的一多半官儿好了,我只怕你以后当官当久了,这些初心,都渐渐忘了——你别急着发誓,路遥方知马力,日后如何,只看你的所作所为了。”
宝玉对她郑重一礼,道:“愿宝姐姐日久能见我之心。”
宝钗一笑,道:“你先去前头,我等下就来。”将他打发走了,自己转身回去,本以为这会子黛玉已经又睡过去了,谁知她虽闭着眼睛,却在床上翻来翻去,只是不睡。
宝钗见黛玉眉头眼睛鼻子都皱在一处了,忍不住伸手捏她一把,坐在床头,黛玉自发地就寻了她腿上柔软的地方靠住,又埋怨道:“打发他走了?快上来睡罢。”
宝钗道:“他托我去替他撑个场面,我先起来,你还睡罢。”又拍一拍她头道:“你刚才怎么不睡?”黛玉惯常晚睡,因此早上是最困顿的时候,宝钗与她同卧之时,偶尔见她醒来,往往也不过数息的辰光就又睡过去了,不知今天怎地竟不睡了。
黛玉给她拍得舒服,一面闭着眼伸手扯着她的手让她给自己挠挠,一面道:“我夜里做了个梦,梦见你走了,早上忽见你起身这样久还不回来,睡不着。”
宝钗笑道:“傻瓜,我再也不走啦。”黛玉就嘟嘴道:“那你留下来陪我。”
宝钗道:“宝玉头一天升堂,我还是去替他看看罢,等一会升了堂我就回来,咱们一道用汤包好不好?”
黛玉不情不愿地道:“那你早些回来。”
宝钗嗯了一声,轻轻拍着她哄她睡了,才起身洗漱更衣,到前头去见宝玉。宝玉早穿了官服在那里踱来踱去,见了宝钗就问:“宝姐姐,我衣裳穿得对罢?”
宝钗左右一打量,道:“甚好。”宝玉面上便绽出一点喜色,急匆匆就要出去,宝钗一把拉住他道:“你可想好了那几个师爷分别做什么?”
宝玉蹙眉道:“我看林姑父,咳,岳父推荐的那两人还有些才干,叫他们做事,另外两个参赞就是了。”
宝钗摇头道:“你重用两人而轻视另外两个,这不是摆明了要挑事么?他们算不得你的下属,也不是你家的奴才,见你这样对他们,别说不受待见的那两个了,只怕受重用的那两位心里也要有想法。”
宝玉道:“那要怎么办?我看父亲请的那两人木讷得很,人又迂腐,一点也不变通。”
宝钗失笑道:“迂腐的不正好替你去写文书、应答往来?官场里这些礼节上的东西最是讲究,一个字用错,就要得罪人,找个一板一眼的人替你把关,最放心不过了。”
宝玉讪讪道:“既如此,那叫他们两个去写文书罢?”
宝钗摇头叹气道:“你自己不喜欢迂腐的人,便觉得他们一无是处了对不对?你想你父亲也是为官多年的,就算再迂阔,基本的为官道理还是知道的,为什么要特地选这两个人,还叫你大老远从京城带过来,诸般礼敬?林姑父既知道你这边缺人手,要真看见你父亲选的人不好,为什么不推荐四个,而只推荐两个?”
宝玉挠挠头道:“那…那还有什么,需要这样的人呢?”
宝钗笑道:“钱粮府库,哪里都最好有一个方正的人看着,你瞧那两人谁更古板些,叫他们去管账,那是再不错的。”
宝玉嗯了一声,道:“那那位笑面虎似的,就叫他管刑名吧?他那模样,谁的话也都套的出来。那位最傲气的,还是留着做我的幕友,凡事替我出出主意。”
宝钗见他举一反三,点头笑道:“可以。琏二哥从前就管过府里的大小事务,县衙里的一些内务,你尽可以都交给他,生意上的事叫他派个掌柜去做就好了,不必亲自出面。”
宝玉道:“他想做丝绸布匹生意,自己留在这里看货,叫夏家的人带去京里卖,那头的进货叫嫂子管,这么看来,倒是可以把府里的事都托给他。”
宝钗颔首道:“这里原本的那些小吏衙役们你也不要小瞧了,选他们中可用的尽管用,他们见你肯重用一二人,就不会联手来欺哄你,反过来要自己窝里斗了。”
宝玉道:“我省得。”整整衣冠,安心出去了。
☆、第159章
宝玉早已命人搬来一个屏风,宝钗便在后面坐着,听前面宝玉升堂——宝玉将此事想得千难万险,然而他毕竟是一县之长,诸吏员、衙役面上倒都还恭敬,又有四个幕友帮衬,大面上都还过得去。等这边开了衙,那告状的老婆子张氏方从外进来,正经递了一回状纸。
宝玉早知其中经过,却依旧正正经经接过状子,仔细看了一眼,那刑名师爷早将一应干系打听来告诉宝玉,宝玉便依惯例将状子收了,发叫一个本地捕快,本地惯例要设限追比,宝玉恐捕快急着结案,胡乱拿人填塞,先自免了,只叫他带着一班衙役查访——县衙中一应捕役、兵丁、钱粮,皆未大变,因此人心安稳,领了命就下去,并不曾有任何异议。
宝玉好容易熬过了这一阵,退堂之后,一面转到后面,一面笑道:“多亏了宝姐姐…”话说到一半,却见屏风之后空空如也,哪里有宝钗的人影?
宝玉瞠目结舌,怔怔往后面去,到后头只见黛玉已经起来,穿着家常鞋子披着衣裳在吸汤包。宝钗坐在她边上,因见黛玉胃口好,满面都是笑容,见宝玉来了,也笑道:“我才叫人出去买的汤包,你来了正好,免得还要给你单送一份,都凉了。”唤人给宝玉搬来一个小绣墩,宝玉就挨着坐下,埋怨道:“宝姐姐是几时走的?这么放我一个人在那里,也不怕我出了纰漏么?”
宝钗笑道:“你自己一人,不是也安安稳稳地过了么?”
宝玉一怔,宝钗已经伸筷子夹了一个汤包给他,道:“县太爷辛苦了,快来尝尝这汤包,虽不是金陵正宗,却也鲜美得很。”
黛玉听她说金陵才是汤包正宗,从桌子下面伸手在她腿上掐了一把,正好这头吸完汤汁,又用筷子把皮与馅刁到宝钗碗里,宝钗瞪她一眼,黛玉就嘻嘻一笑,伸手又拿了个包子,咬开一个小洞,低头一啜一吐,那汤包便如活的一般一动一动。
宝钗见她没个正形,伸手在她脸上一掐,黛玉吐吐舌头,这回连皮带馅地都含到口里。
宝玉看黛玉吃得有趣,也伸筷子一夹,预备要看这汤包有何不同,谁知这包子皮薄得很,他筷子一下去就戳破了,汁水四溅,沾满了三人的衣裳,这汤汁又烫,惊得三人都站起来,宝钗、宝玉皆问黛玉:“可烫着了没?”
黛玉却问宝钗:“宝姐姐怎样了?”
宝钗摇头道:“我没事。”伸手就去拉黛玉的手,将她从头到脚打量了一遍,见只是衣裳上溅了几个点,才放下心来,黛玉却捏着衣角大不高兴道:“这身裙子是宝姐姐替我做的头一条。”
宝钗笑道:“一身裙子罢了,改日我替你做十身也得。”又问宝玉:“你没烫着吧?”
宝玉摇摇头,因是他毛手毛脚,脸上难免讪讪,讷讷道:“宝姐姐…我,我听说苏州这里的丝绸是极出名的,改日我替你们买些,你们看着裁衣裳也好,做帕子也好,总是个意头。”
宝钗道:“我正要和你说呢,你当官的俸禄又不多,家里给的终究有限,我们两的花销,都由我来出罢,黛玉的衣裳首饰,我来置办即可。”
宝玉知道她的意思不在体贴自己,而分明是意在防嫌,不免有几分尴尬,黛玉忙忙咽下一口包子道:“都是自己人,也没必要分得那样清,正好我也想和琏二哥那里凑个分子,不如就让我们代你出一点本金,权当你入了股,分的钱就算抵咱们的开销罢。”又对宝钗道:“你看我这主意好不好?”
宝钗在她额头上一戳道:“都听你的,如意了吧?”
黛玉知她是不满自己偏心宝玉,任她戳了一下,扬脸一笑,又赏脸地吃了一个汤包,宝钗方眉开眼笑,夹起黛玉拨到自己碗里的包子皮,一边笑看黛玉,一边慢慢吃了。
宝玉常见她二人如此,今日却不知为何,心中生出一股烦闷来,汤包也不必吃,就推辞出来,刚出二门,又被几个捕快拉过去,说是衙门里各房干事都凑了分子,休沐日要在松鹤楼替老爷接风。
宝玉见王成等几个有品级的不忙着请自己,倒是这底下的人在那里巴结,心内纳罕,倒也没有推辞,约过这一次,自己按品着装,去府衙拜过知府。知府倒甚是和蔼,拉着宝玉细问年庚等事,不一而足。从知府那里退出来,又见过同知、通判,再依次去长洲、吴县两处县衙回拜,好容易回了自己县衙,还不及更衣,忽然前面又报说有乡绅来求见,宝玉想自己乃是初初上任,倒不必太端着架子,又命人请进来,与一干乡绅云山雾罩地聊了一会,那一时又有当地的学正携本地的秀才、童生领袖来拜访,并各处里正、乡老带着一些德高望重的乡民来参见大老爷,如是种种,总是弄到薄暮时分才得空歇息,贾琏却又兴致冲冲地回来,见了宝玉就道:“查到了!”
宝玉大喜道:“哥哥查清楚那件案子了?”
贾琏眨眨眼,道:“薛大妹妹听说当地有个姓顾的绣娘,工夫极好,嘱咐我去请她来替我们做工,我这一日都去忙这个了,那件事竟还没查。”
宝玉跌足道:“人命关天,哥哥怎么还有闲心去跑生意?”
贾琏道:“我可不止跑生意,我拜访了当地所有士绅,委婉地告诉他们你是京城来的侯府公子,日后是要袭爵的。还说林海是你岳父,他们听了我这话,今日就该来拜访你了罢?”
宝玉一愣,道:“你…谁叫你和他们透露我们家里的?府里本来就是要避嫌的时候…”
贾琏笑道:“天高皇帝远的,谁知道你是哪个侯府,哪个公子,谁又知道咱们府里到底是没落了,还是将兴?”见他依旧满脸不赞同,朝里面努努嘴道:“林妹妹托我做的,我想她的话,你总是要听的。”
宝玉听说是黛玉发话,只好摸摸鼻子,白嘱咐贾琏一句道:“案子的事,哥哥也上点心。”
贾琏道:“我今日倒是经过那一带,叫人去看了看,那里十几里地都是野林子,住着三户人家,我想人要是真出了事,大约就是在那里了,明日大早我就去看看,另外我也打探了那张氏的儿子张四喜,那人分明是县里有名的泼皮,每日游手好闲,勒索乡邻,无恶不作,因他生得壮实,人都不敢惹他。后来王成到这里来,抓过他几次,着实打了几十板子,才叫他收敛了点,只是此后又在家好吃懒做的,渐渐的过不下去,就和他娘说要去外地跑货,那张氏连借带骗的凑了一百两,叫他带走,又不放心他,就叫他表弟一起去,约好那一日两人在甪直见面,谁知人又不见了。”
宝玉听他打探的明白,脸上才露出一点笑模样来,道:“劳烦哥哥了。”让贾琏进去歇息,自己在书房将就了一日。
贾琏见他不与黛玉同房,又见宝钗住在黛玉那里,也是新奇,一路又进去和宝钗说了今日之所见,宝钗听说请到了顾绣娘,连声道:“可签了死契?”
贾琏道:“她说还要想想,明日再去,依我说,不过一个绣娘,咱们再四的去,倒显得她多金贵似的,不如晾衣她几日,再派个小幺儿去就是了。”
宝钗还未答话,黛玉看他一眼道:“琏二哥不必多说了,这个人一定要请到,一定不许她再和别家做生意。”她发话便如宝玉发话一般,贾琏听了,也不好再说什么,应了一声,告辞出去。
宝钗就道:“你本不是这样的人,何必做出这么个样子呢?”
黛玉嘟嘴道:“这话你来说,他少不得要东问西问,白饶你多少口舌,不如拿我的面子压他一压,省却了多少大好时光。”
宝钗就逗她:“要这样多时光作甚?”
黛玉白她一眼,道:“你爱要不要!”一扭身子,摇摇摆摆进去了,宝钗与她腻了许多日,不但不觉平淡,反而更多出几分甜蜜,见她进去,也就忙忙跟进去,也不管人在不在,就笑着追上去牵住她的手,和她说起那些怎么也说不厌的缠绵话儿,做些怎么也做不厌的缠绵事儿来。
☆、第160章
贾琏为人,诸事若不上心还好,若上心,却办得极是妥帖的,从前黛玉南下,贾母头一个便想到他,为的也是他办事稳妥。他既答应了宝玉,次日果然起了大早,带着旺儿,晃悠悠将那张四喜所经过的路仔细走了一遍,又假装是过路的行商,夜里就在那野林子里的猎户家借宿。
宝玉下午得旺儿回来报信,说贾琏夜里不回,转而又担心起贾琏的安危来,想了一想,叫过李贵,叫他带着两三个壮仆,也扮作过路的人去同一家投宿,刚吩咐过这头,那边王成几个有品级的吏员结伴而来,见面各自一拜,纷纷喊:“老爷。”
宝玉忙将王成扶起,笑道:“王典史是为钱粮的事而来么?”
王成一怔,越发堆起笑道:“老爷也想到这事了?”他们做人属僚的,上官一换,祸福安危便大不一样,担心了一路,听说朝廷委了个不到二十的少年举人,自忖这人年少得意,恐怕锋芒太盛,不肯听信人言,且这等世家子弟,随身必自有亲近之人,未必肯重用他们这些属下,因此就存了个故意刁难的心思,好教宝玉知道下面这些人的厉害,以后总离不了自己,谁知宝玉有族兄及几个师爷扶助,初来便将事务料理停当,虽还不及细处,大面上已经有了样子了。
王成看宝玉不是易与之辈,怕他站稳根基,自己这些人越发没有立足之地了,因此便选了几件极难的钱粮之事,前来告诉宝玉。
宝玉本性聪明,又得宝钗几个提点,再见这几人神色,便知端地,再听王成的话,便微微笑道:“本来我也想找王典史说这事,没想到你自己来了,倒省得小幺儿再跑一趟。未知如今县里田地几何,丁口多少,每年赋税如何,又有无拖欠呢?”
王成见他反问起自己来,不免生出几分反客为主之感,斟酌一下,慢慢道:“长洲的丁口赋税之事,从前是长洲县的一位刘师爷管,后来他因病离开,又遇着析县,如今丁口土地,还未算清。”
宝玉立刻作色道:“马上就是征收夏税的时候了,连户数都没有,要怎么征收?王典史代了这么久的县衙事,这些方面,都没有考虑到么?”
王成心里一惊,不敢托大,拱手道:“下官自上任以来便与长洲县内交接清点,从未敢有懈怠,只是县内人口实繁,一时半会的,怕不能完备。”
宝玉笑道:“若是王典史一人忙不过来,我家人里倒是有些积年的老帐房,可以帮助清点。”
王成不意他一个贵家公子,随身竟带着老帐房,怔了一怔,推辞道:“这些本是属下分内之事,不敢劳烦老爷家仆。”
宝玉挑眉道:“方才典史还说时间紧,现在倒又来得及了么?”
王成讪讪道:“期限是紧,但既是公事,属下自当尽力而为。”
宝玉点头道:“既如此,钱粮之事就劳典史费心了,我那位钟师爷也是久于事务的,日后我衙内账房皆由他管,王典史若忙不过来,只管叫钟师爷帮忙就是。”
王成连连道:“若是那时,自然要劳烦师爷。敢问老爷还有何吩咐?”
宝玉笑道:“还有两件,也不是大事,头一个我想县里除了登记户籍丁口之外,另外再将历年欠税、逾期之户都列出来,我想一一前去查访,看到底是有意逃税,还是实在无能为力。若是实在无能为力的,我自然上奏朝廷蠲免,若是有意逃税,那休怪国法无情。第二件嘛,我想近日天气炎热,大家当差辛苦,每人赏赐一笔汤水费,按人头差役等次发放,此事还托典史和各位费心。”
王成听他说话,分明老于世故,与前两日不可相比,心内苦笑,连面上也不免带出几分颓唐,口中只唯唯诺诺而已。
这一拨人才走,宝玉便笑唤:“茗烟!”
茗烟一溜烟出来道:“二爷有事找我?”
宝玉道:“我叫你买的东西可都齐了吗?”
茗烟笑道:“二爷吩咐,奴才什么时候没办成过?席面已经齐备,只等二爷和奶奶了。”
宝玉蹙眉道:“你没请宝姐姐?”
茗烟怔忡道:“老爷还要叫宝姑娘?奶奶也在,怕不好罢?”
宝玉道:“罗唣什么?快去请宝姐姐来。”
茗烟见他动怒,吐吐舌头,溜肩勾背的跑到二门,求门上的婆子道:“妈妈劳烦通报一声,说我们二爷请宝姑娘去前面。”
那看门的几个婆子纷纷笑道:“宝姑娘不是早和太太去前头了?怎么还要你来叫?”一个人就扯着茗烟道:“茗小子,这位宝姑娘到底是什么来头,老爷口里总离不了她?你告诉大娘我,以后厨上有什么好吃的,都给你留着。”
茗烟嘿嘿一笑,道:“才来时老爷不就说了么?这位是我们奶奶的好友,也是我们爷的姨表姐妹。”
那婆子就一捶他道:“你这小狗崽子,别尽拿话哄我,老娘在这县衙里当差的时候,你都还不知道在哪呢!”
茗烟冷笑道:“妈妈既这么神通广大,自己自然就知道宝姑娘的来头了,何必来问我呢?”一拱手道:“我还要去前头当差,妈妈们先自便罢。”自己一路跑到前厅,果然见宝钗和黛玉说说笑笑地从里面出来,知道席面一时半会散不了,就寻了锄药几个在一旁自己乐呵去了。
宝玉在前厅等了一会,见宝钗、黛玉两个一道过来,忙迎上去笑道:“茗烟这小东西跑得倒快,我还以为你们两要过会才来呢。”
宝钗笑道:“你以为我们两过会才来,还是黛儿过会才来?”
宝玉道:“宝姐姐这话怎么说?”
黛玉冷笑道:“你不是特地叫茗烟和紫鹃传话,点名只要请我,不请宝姐姐么?这会儿又在装什么傻?”
宝玉跺脚道:“这天杀的狗奴才!我说你们两时时在一处的,他怎么只说告诉了颦儿呢。原来是他自作主张。看我不捶他!——宝姐姐恕罪,这事并非出自我意,求宝姐姐饶我这一遭。”
宝钗还不及答话,黛玉已经乜斜眼道:“原来这事只是茗烟的主意,所以你这里只摆了两份碗筷,也是他的意思么?”
宝玉低头一看,才见果然只有两副碗筷,分明知道是茗烟做的好事,却也无从辩驳,只好连连作揖道歉,宝钗看他模样,扯一扯黛玉的袖子,黛玉才道:“罢了罢了,你也不要做这副样子,叫人看见,像什么呢?”
宝钗吩咐莺儿去再上一副碗筷,又让宝玉坐,宝玉见她不计较,才自心安,又笑道:“宝姐姐,真叫你说着了,王成果然要拿钱粮的事来刁难我呢,我把这事丢给他了,还借着发赏钱的名义,叫他把衙内的人事拟成详单送来。”
宝钗笑道:“你正该这么办,你是他上官,他再不服你,也不能在明面上违逆,不管他丢过来什么难事,你只管交给他就是了,只不可逼迫太紧。”
宝玉笑道:“我明白了。”又问黛玉:“颦儿,你为何要将我家家世散出去?”
第24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