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1
七零年代炮灰女配[穿书] 作者:溜溜猪
分卷阅读81
看见何小丽拉着付鸥往何家跑,他也跟着来了。
他也大概听说过这个事情,只是他比较谨慎,没有到处去说,谁知道何小丽竟然就付出行动了,真是让他这个大男人刮目相看。
要说种稻子,他也种了四个季度,年年早稻培苗,插秧,双抢,到晚稻收割,他都有份,现在不需要老农亲自指导,王有志也能独自种一季的稻子。
王有志来大河村时间最久,也是最想先回城的那个,他想立功的心情比谁都迫切,他都二十二了,如果有机会,当然想回城。
即使回不去,按目前的形式,他一个村会计,也当到头了,如果有机会,他还是想冲出去的。
当看到何小丽在复习的时候,其实他也暗暗的在复习,在准备,如果有机会,他想在金融方面进行进修,而不是一直做一个农村会计,管管分粮、记账、分猪肉,这远不是他的志向。
“既然这样,给你们试试也不是不可以,但我有个要求。”何直说:“不能耽误自己的工作,种子的事情你们自己想办法,我一个庄稼汉,弄不来那些。”
种子……确实是个难题。
早稻的生长周期是108110天,并且口感太差,尽管如此,庄户人家能够吃到白米,都要叫一声阿弥陀佛了,所以早稻一定要种好,才能给晚稻米起一个好头。
大河村这边,有两季的稻子栽种时间,所以早稻要二月底或者三月初的时候就要插秧了,再往前算,培苗就得一月底开始。
介于春节期间通讯都比较困难,所以要买种子,必须尽早就要准备了,所以何小丽,才会火急火燎的来跟大队长何直“请示”,毕竟他不松口,这事知青们要是自己干了,可就是了不得的大事情。
本着说干就干的心情,几个知青分路行动,付鸥骑着自行车去县城的种子店看看,有没有这种种子,若有,买够能种两亩地的就可以了,毕竟知青点后面那块地,开辟出来也就只有不到两亩。
结果没有找到种子,这种种子,还没有在新蔡当地推广。
于是付鸥和王有志给在城里的同学写信,特别是付鸥,他的同学大部分留在了西安,西安好歹也是大城市吧,总归多一点希望,信寄出去以后,各人都带着期望盼着。
眼看着就要过年,别说过年,就是平时,火车票也很难买到,他们很难说出去大城市再找一找,目前来说,希望就只能在外地的同学身上。
如果二月份以前找不到种子,再多的准备工作也是白搭。
三个人干的热火朝天,连余敏和刘恩慈的积极性都被带动了,有点空的时候,五个知青就在光脚挖地,弄得过来过去的人都看他们。
以为知青点自己也有菜地了,而且那么大一片,大家都羡慕不已。
听说几个知青是准备种试验田,大家的意见又是一边倒。
“早几年时候的事儿,这些小孩子是不知道,当时牛皮吹上天,结果呐?”
“就是,几个小年轻不知道天高地厚!”
“不知道买种子的钱,会不会花公家的……”
这种议论不是没有,但随着时间过去,发现议论也不顶用的时候,干脆的,也不说了,反正出工也不要他们出,种地也是他们自己种,爱咋咋。
就这样等了一个礼拜,还没有音讯,大家渐渐都有些急了。
村民忘记议论这件事情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村里要收甘蔗了,起码有一个礼拜好忙,甘蔗太重,太多,没有那么多车可以运的情况下,需要人力去挑,去背,除了熬糖的师傅跟帮工,其他的人,都要去地里帮工。
要分红糖了,咋能不高兴呢!!!!
第57章
摆在眼前的事情就是队里要收甘蔗,到了这个季节,几乎就是全民皆忙。
全队上下,哪怕是十来岁的小孩子,都要征用。
这又是好一场农忙!
数十万斤的甘蔗,要从地里收上来,送到制作蔗糖的地方,压榨出来,澄清、提纯等数道工序,一点不差,分毫不离的做出来,是需耗费大量的人工、劳力。这也是是一年之中最集中也是最大的一次劳动壮举,整片整片的甘蔗田里,都是密密麻麻的人、板车……
学校也会在农忙期间放假,所以这次学校便在收甘蔗前头提前放了假,何小丽本指望着上课能躲过去农忙,结果还是要加入到其中。
这也是新蔡县这一带的蔗糖的产出,除大河村,附近几个大队历年来如此,将近数万斤的红糖,都在这里诞生。
这个过程,简直是大河村的盛事,因往年,即便产了红糖,也是孙有才家里贪了村民该分的大半,能分到村民手里的便寥寥无几了。
今天想着终归是有个盼头了,何直上来了,且他做事公正,除了要交公的那些,其他的,几乎都是分到村民手里的。
所以这个分糖就要看收糖和做事的时候记的分,分值越高的,分的也就越多。
当然,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除外,他们不用下地,也有权利分到一个平均值。
所以各家各户,有丁出丁,有力出力,除了队里不要的太小太瘦弱的孩子,几乎都参与进来。
连何小丽都被叫到地里砍甘蔗,像她这样的,只能记六个工分,分糖的时候,跟何建设这样的孩子差不多的比例。
弯着腰一根根的把甘蔗砍下来的时候,她的心里是充满怨念的。
但你说我不稀罕这糖,我不去干着活,也是不行的,毕竟队里能出动的劳力都出动了,你若是不去,那就是缺乏社会主义积极性。
如今她也怕,怕自己被扣个大帽子,连老师的工作都要丢,左右也不能一个人闲着,所以也参与进来。
反正学校也提前停了课,老师纷纷回到各个村里,帮着砍甘蔗,装车,运输,一板车一板车的甘蔗从地里源源不断的运出去,熟练的村民,把甘蔗略加清洗,斩断,压出汁水出来,剩下的工序,就是炼糖师傅们去做了。
因为需要数日不间断的炼糖,中间的过程是不能断的,村里的六个师傅只能轮班的休,一班带着几个小学徒才后面帮忙,等到十日过后,也就是腊月十四那天,大河村一千多斤的红糖,差不多都炼好了。
会计王有志也是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将这一坛坛的红糖过称,记录好,算好要交上去的数,其他的才是按比例分了。
最后算出来,能分的大概是八百来斤,刚好队里有七百多口人,先把按平均数分出来的那些撇出去。
其次就是按共分等量分。
因为每个人做的事情不一样,计算的工分也不一样,要是一个不平均,短了谁,到时候人家意见大了,你也不好过。
所以这里面比熬糖的师傅更忙的,恐怕就是
分卷阅读81
欲望文
分卷阅读81
看见何小丽拉着付鸥往何家跑,他也跟着来了。
他也大概听说过这个事情,只是他比较谨慎,没有到处去说,谁知道何小丽竟然就付出行动了,真是让他这个大男人刮目相看。
要说种稻子,他也种了四个季度,年年早稻培苗,插秧,双抢,到晚稻收割,他都有份,现在不需要老农亲自指导,王有志也能独自种一季的稻子。
王有志来大河村时间最久,也是最想先回城的那个,他想立功的心情比谁都迫切,他都二十二了,如果有机会,当然想回城。
即使回不去,按目前的形式,他一个村会计,也当到头了,如果有机会,他还是想冲出去的。
当看到何小丽在复习的时候,其实他也暗暗的在复习,在准备,如果有机会,他想在金融方面进行进修,而不是一直做一个农村会计,管管分粮、记账、分猪肉,这远不是他的志向。
“既然这样,给你们试试也不是不可以,但我有个要求。”何直说:“不能耽误自己的工作,种子的事情你们自己想办法,我一个庄稼汉,弄不来那些。”
种子……确实是个难题。
早稻的生长周期是108110天,并且口感太差,尽管如此,庄户人家能够吃到白米,都要叫一声阿弥陀佛了,所以早稻一定要种好,才能给晚稻米起一个好头。
大河村这边,有两季的稻子栽种时间,所以早稻要二月底或者三月初的时候就要插秧了,再往前算,培苗就得一月底开始。
介于春节期间通讯都比较困难,所以要买种子,必须尽早就要准备了,所以何小丽,才会火急火燎的来跟大队长何直“请示”,毕竟他不松口,这事知青们要是自己干了,可就是了不得的大事情。
本着说干就干的心情,几个知青分路行动,付鸥骑着自行车去县城的种子店看看,有没有这种种子,若有,买够能种两亩地的就可以了,毕竟知青点后面那块地,开辟出来也就只有不到两亩。
结果没有找到种子,这种种子,还没有在新蔡当地推广。
于是付鸥和王有志给在城里的同学写信,特别是付鸥,他的同学大部分留在了西安,西安好歹也是大城市吧,总归多一点希望,信寄出去以后,各人都带着期望盼着。
眼看着就要过年,别说过年,就是平时,火车票也很难买到,他们很难说出去大城市再找一找,目前来说,希望就只能在外地的同学身上。
如果二月份以前找不到种子,再多的准备工作也是白搭。
三个人干的热火朝天,连余敏和刘恩慈的积极性都被带动了,有点空的时候,五个知青就在光脚挖地,弄得过来过去的人都看他们。
以为知青点自己也有菜地了,而且那么大一片,大家都羡慕不已。
听说几个知青是准备种试验田,大家的意见又是一边倒。
“早几年时候的事儿,这些小孩子是不知道,当时牛皮吹上天,结果呐?”
“就是,几个小年轻不知道天高地厚!”
“不知道买种子的钱,会不会花公家的……”
这种议论不是没有,但随着时间过去,发现议论也不顶用的时候,干脆的,也不说了,反正出工也不要他们出,种地也是他们自己种,爱咋咋。
就这样等了一个礼拜,还没有音讯,大家渐渐都有些急了。
村民忘记议论这件事情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村里要收甘蔗了,起码有一个礼拜好忙,甘蔗太重,太多,没有那么多车可以运的情况下,需要人力去挑,去背,除了熬糖的师傅跟帮工,其他的人,都要去地里帮工。
要分红糖了,咋能不高兴呢!!!!
第57章
摆在眼前的事情就是队里要收甘蔗,到了这个季节,几乎就是全民皆忙。
全队上下,哪怕是十来岁的小孩子,都要征用。
这又是好一场农忙!
数十万斤的甘蔗,要从地里收上来,送到制作蔗糖的地方,压榨出来,澄清、提纯等数道工序,一点不差,分毫不离的做出来,是需耗费大量的人工、劳力。这也是是一年之中最集中也是最大的一次劳动壮举,整片整片的甘蔗田里,都是密密麻麻的人、板车……
学校也会在农忙期间放假,所以这次学校便在收甘蔗前头提前放了假,何小丽本指望着上课能躲过去农忙,结果还是要加入到其中。
这也是新蔡县这一带的蔗糖的产出,除大河村,附近几个大队历年来如此,将近数万斤的红糖,都在这里诞生。
这个过程,简直是大河村的盛事,因往年,即便产了红糖,也是孙有才家里贪了村民该分的大半,能分到村民手里的便寥寥无几了。
今天想着终归是有个盼头了,何直上来了,且他做事公正,除了要交公的那些,其他的,几乎都是分到村民手里的。
所以这个分糖就要看收糖和做事的时候记的分,分值越高的,分的也就越多。
当然,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除外,他们不用下地,也有权利分到一个平均值。
所以各家各户,有丁出丁,有力出力,除了队里不要的太小太瘦弱的孩子,几乎都参与进来。
连何小丽都被叫到地里砍甘蔗,像她这样的,只能记六个工分,分糖的时候,跟何建设这样的孩子差不多的比例。
弯着腰一根根的把甘蔗砍下来的时候,她的心里是充满怨念的。
但你说我不稀罕这糖,我不去干着活,也是不行的,毕竟队里能出动的劳力都出动了,你若是不去,那就是缺乏社会主义积极性。
如今她也怕,怕自己被扣个大帽子,连老师的工作都要丢,左右也不能一个人闲着,所以也参与进来。
反正学校也提前停了课,老师纷纷回到各个村里,帮着砍甘蔗,装车,运输,一板车一板车的甘蔗从地里源源不断的运出去,熟练的村民,把甘蔗略加清洗,斩断,压出汁水出来,剩下的工序,就是炼糖师傅们去做了。
因为需要数日不间断的炼糖,中间的过程是不能断的,村里的六个师傅只能轮班的休,一班带着几个小学徒才后面帮忙,等到十日过后,也就是腊月十四那天,大河村一千多斤的红糖,差不多都炼好了。
会计王有志也是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将这一坛坛的红糖过称,记录好,算好要交上去的数,其他的才是按比例分了。
最后算出来,能分的大概是八百来斤,刚好队里有七百多口人,先把按平均数分出来的那些撇出去。
其次就是按共分等量分。
因为每个人做的事情不一样,计算的工分也不一样,要是一个不平均,短了谁,到时候人家意见大了,你也不好过。
所以这里面比熬糖的师傅更忙的,恐怕就是
分卷阅读81
欲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