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军事文选 作者:《陈毅传》编写组

    第 42 章

    [10]平沼,日本首相平沼骐一郎。近卫内阁于一九三九年四月总辞职后,平沼

    奉命组织新内阁。

    [11]戚继光的话,此活引自戚继光《练兵实记》杂集卷四,系戚继光登坛口授,

    由其西路副总兵官李超、东路副总兵官胡守仁同辑。

    论游击故争①

    (一九三九年九月十五日)

    (一)

    同志们,现在来谈游击战争问题,我只想从历史的叙述帮助同志们能进

    一步了解抗日游击运动,以便加强其领导。因此,不是一般来谈游击战争。

    为尔后说明方便起见,我首先把几个军事用语作一番解释。

    游击运动,是指从开始组织和发动游击战争直至巨大发展的斗争过程,

    包括广大人民的参加,包括斗争涉及到军事政治诸方面而言。

    游击战争,是指一种革命和反抗的武装斗争方式,特别是农村中广大群

    众在反抗暴虐压迫时所通常采用的方式,可称之为农村斗争的最高方式。

    游击战术,则仅仅规定关于军事斗争的部分,关于斗争的动作部分。

    游击动作,则更是单个的来说明如何使用武器而着重于技术方面。

    游击根据地,应该包括若干游击基点,实际是会集若干游击基点始能成

    为游击根据地。所谓根据地,是指该地敌人难于侵犯,已经大部或者全部结

    束了流动性,处于比较稳固的局面,已经成为一个后方地区。

    游击基点,仅是一种依托,作为游击队进攻时之跳板。

    游击区域,是指该地敌我势力并存,你来我往,常不相下,完全处在敌

    我争夺的局面,而且常常是敌人力量大而我们力量小。假如我们力量大敌人

    力量小,则已经可成为收复区域或者根据地,那就不成其为游击区了!

    同志们,我为什么用迂儒式的讲解来打搅你们,麻烦你们,实在因为许

    多刊物上关于游击战争的解释误会太多。在我们使用名词时不能不审慎,因

    为一个名词代表一个确定的概念,这是我们做学问讲战术的人首先应该遵照

    的条件。

    (二)

    承认上面解释是合理的,我们可以来说明:第一,游击运动在中国历史

    上是屡见不鲜的。所谓游击是“来路货”[1]的说法,完全是不正确的。游击

    战争这种斗争方式在远古时代已为被压迫群众所发明、所创造,更是屡屡采

    用。我们设想,在农业社会环境中,广大农民受着剥削压迫到忍无可忍的时

    候,只有铤而走险,以自己劣势武器集合成为无组织的军队,所谓乌合之众

    来与压迫者搏战,这种战争要避免敌人的聚歼,必然采用流动滋扰的各种办

    法,而且逐渐使自己进步,走入正规。这说明游击运动一般产生于农业国家

    或者半殖民地国家。在先进的工业社会,人民有了更好的反抗武器,如罢课、

    罢市、罢工、武装暴动之类,一般也用不着游击战争,也难以掀起游击运动。

    明白这一点,则知道游击战争只能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之下才能产生,其作用

    也受着限制,这可以纠正许多人中间那种游击万能以及诅咒游击的观点。第

    二,既然游击战争,其战术,其动作,其技能,其政治性质等,都受着一定

    的社会的政治经济条件所限制,则领导游击战争的人,他就要善于运用自己

    所处的具体环境,自己能抓住的各种条件来组织游击进行斗争。凡在农村的

    斗争环境,广大人民的反抗情绪愈大,则愈容易进行游击战争以至提高到游

    击运动。因此,游击运动常常是由极简单粗疏而日益走向最高的发展阶段,

    ① 这是陈毅在新四军第一支队干部会议上的报告节录。原文刊载于一九三九年九月十五日出版的《抗敌》

    杂志第一卷第五号。

    凡不积极去发展和扩大的,凡不积极去纠正自己的弱点、从斗争中补救自己

    的弱点的,必然走向失败。游击战争要求不断发展,要求走向主力,凡停顿、

    保守的等于自杀。第三,游击战争是军事问题,同时也更是政治问题。因为

    游击战争是依靠广大人民的反抗情绪,离开了政治领导和动员,决然不能发

    第 42 章

    恋耽美

章节目录

陈毅军事文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np只为原作者《陈毅传》编写组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陈毅传》编写组并收藏陈毅军事文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