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荣华盛世 作者:紫月纱依
第15节
卫昭看到皇帝有所心动却迟迟不肯开口,拱手道:“请父皇准许儿臣的请求。”
卫明见状跟着劝道:“父皇,荣儿聪慧果敢,智勇双全,担得起世子之位。”
皇帝的视线在两个儿子脸上转来转去,片刻方沉声道:“准奏。”
“儿臣谢父皇恩典。”卫昭稽首谢恩,随即向卫明投去感激的一瞥。
卫夙缓缓点头,示意卫昭平身。太子和秦王兄友弟恭,他看了是极满意的。
卫昭出宫回府,卫崇荣已经把霍青月和霍莹莹安顿到了王府的偏院。霍青阳封了武安侯,皇帝肯定是要赐宅子的,可他人在灵州,短时间内回不来,工部的人多半不会太勤快的。
再说便是有了府邸,霍青月一个被扶余人掳走多年还带着个有一半异族血统的女儿的单身女子,在人生地不熟且霍青阳不在的情况下,如何在京城生活,所以卫昭直接把她们带回了王府。
卫昭听了卫崇荣的汇报,觉得很妥当,就没多问霍家母女的事,反而问道:“荣儿,那个拓跋先翰,你打算如何安置他?”先前在扶余,卫崇荣身边连个同龄的小伙伴都没有,拓跋先翰对他有救命之恩,又比他大不了几岁,他便让他跟着他,既是伙伴,也是随从。如今回到京城,就不能再那样随意了,拓跋先翰本事是有的,人尽其用才算是不浪费。
卫崇荣略加思忖,随即道:“先翰呐,先让他给我当伴读吧,他不会说汉话,也不识字,以后要帮我做点什么都不方便。”有些时候,他会觉得拓跋先翰很像前世的自己。
卫昭对卫崇荣的安排没有异议,只是问了一句:“他今年多大了?”扶余的孩子普遍早熟,要从外表判断他们的年龄,实在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卫昭早就放弃进行这样的努力了。
“十三岁,比我大四岁。”卫崇荣说着伸出右手,收起拇指,张开其余四个指头。
回京休整数日,卫崇荣开始回到宫学读书,带着个比他高了大半个头的伴读。大半年没有正经上课,虽然卫崇荣有抽空自己读书,还是比班上的同学落后了不少进度。
在宫学,卫崇荣最好的朋友是顾川,可他在家守孝,还没回来。卫崇荣跟其他人都是泛泛之交,没有特别熟悉的,他想找个人借笔记看看,看来看去选中了卫茂。
“三哥,你能帮我一个忙吗?”课间休息时,卫崇荣突然走到卫茂面前,把他吓了一跳。
卫茂愣了一瞬,醒过神来迅速摆出一副兄长的姿态,慢条斯理地说道:“什么事?你说。”
卫崇荣压根儿不跟他客气,开门见山道:“三哥,我想把你的笔记借来看看。”
卫茂又是一愣,他没听错吧,卫崇荣居然是来找他帮忙的,这个感觉真不错。卫茂坐直了身体,视线在卫崇荣身上来回扫荡,半晌方道:“我记的东西都放在东宫,明天给你带来行吗?”
卫崇荣笑着点了点头:“可以,谢谢三哥。”说完在卫茂惊诧的目光玩,中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卫茂掐着自己的脸,喃喃自语道,仿佛身处梦境一般。
第二天,卫茂给卫崇荣带来了他缺课期间的全部笔记。他把东西给了卫崇荣,漫不经心地道:“就是这些了,你拿回去慢慢看,有不懂的地方,随时可以来问我。”
卫崇荣双手接过笔记,大致翻看了下,发现记得特别齐全,旁边还写着自己的见解,全是卫茂亲笔所书,不由抬头冲他一笑:“谢谢三哥,我不会客气的。”
卫茂抬手挠了下脑袋,仍是感到困惑,不过卫崇荣向他求助,这种感觉真是太好了。
回家路上,拓跋先翰用扶余话对卫崇荣说:“小王爷,你是故意的?”
卫崇荣笑而不语,心里却是很高兴的。回京之前,卫昭再三嘱咐他,特殊时期,要和东宫的堂兄们搞好关系,万不可起了冲突,给他人可乘之机。
对此,卫崇荣深感为难,他和卫萱,那是从一开始就很好。他和卫兰、卫茂,却是第一次见面就不对盘,双方能保持井水不犯河水的局面,就算是很和谐了。要想改善,谈何容易。
但是太子全家出城迎接他们那日,卫茂认赌服输的表现给了卫崇荣不一样的感观。
卫昊不到四岁,再是顶着小皇叔的身份,卫茂要蒙他还不容易,可他没有那样做,而是兑现了承诺。所以卫崇荣准备尝试下,比起个性高傲、不易接触的卫兰,卫茂还是要更可爱些的。
卫崇荣找卫茂借笔记纯属一时兴起,他若肯借给他,他就此多个理由亲近他,他要是不肯,两人的关系不过是维持现状,对卫崇荣而言,没有任何损失。
卫崇荣没想到的是,卫茂竟是个表里如一的乖小孩,不仅答应借他笔记,还对他毫无保留。要知道,就是卫崇荣自己写的东西,除了卫昭,他再不可能全部给人看的。
拓跋先翰见卫崇荣只顾着发笑,也是忍俊不禁。卫崇荣回过神,用汉话问道:“你能听懂我们说的话吗?看来你学东西还挺快的。回府以后,我教你认字。”
拓跋先翰点头,缓缓道:“能听懂一些,大致意思能猜到,你能顺便教教莹莹吗?”他的汉话不是回到渝京才开学的,而是在庆佳的时候,就跟着霍青月和霍莹莹学了一些。
“莹莹啊……”卫崇荣说着拍了下自己的脑袋,“幸亏有你提醒,不然我就忘了,我得告诉蒙俊达一声,给她请个女先生回来,教她读书识字,琴棋书画等等。”
拓跋先翰愕然,愣愣道:“可以吗?”卫崇荣对霍莹莹这样好,他有些意外。
“当然可以了。”卫崇荣很认真地对拓跋先翰说道:“莹莹是武安侯的外甥女,眼下不过是在王府做客,请个女先生算什么,完全是应该的。”连拓跋先翰都有这样的错觉,他或许该再敲打下王府的下人了,霍青月和霍莹莹不是寄人篱下的寡母孤女,她们是霍青阳的亲人。不管霍青阳出身如何,他能十九岁就以军功封侯,前途不可限量,他的姐姐和外甥女是不该被怠慢的。
拓跋先翰了然一笑,是他先入为主了,却忘了霍莹莹的身份早已是今非昔比。
两人回到王府,卫崇荣首先找来蒙俊达,传达了自己的意思。蒙俊达立即表示,霍夫人和霍小姐都是王爷请来的贵客,他是万不敢轻待的,女先生他马上就去请,保证请来京城最好的。
当年,卫昭是想换掉蒙俊达这个长史的,不料他挨过一顿板子以后突然开了窍,办事又利索又妥当。卫昭瞧着还算满意,就放弃了换人的打算,让他一直干到了现在。
卫崇荣对蒙俊达一向是很放心的,事情交代完了就让他退下了。他让拓跋先翰把他的东西和卫茂的笔记拿回他的院子,他独自去了主院,准备给卫昭请安。
卫昭请旨回京的理由是生病,卫夙如何舍得让他继续操劳,东城大营的日常事务全部给了平郡王卫昌不说,还特许卫昭在家休养,除了初一、十五的大朝,年内都不用上朝。
除此之外,皇帝每旬打发太医上门,给卫昭请平安脉。鲁王内君孙野得了皇帝的旨意,也是有事没事就往秦王府跑,他的医术固然是在太医之上,就是为人……有点不大好相处。
卫崇荣走过穿堂,便听得屋内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算你还有自知之明,没有逞强留在灵州,你要真想着过了冬天再回来,我估计你就永远都回不来了……”
“四哥,你过来坐。”院子里的石凳上坐着个约莫五六岁的男孩子,看见卫崇荣朝他招了招手,示意他过去坐,那是鲁王夫夫的独生子卫若,也是他唯一的一个堂弟,今年六岁。
“若儿,你们来了多久了?”卫崇荣走过去,挨着卫若坐下。
卫若伸出手,蜷着大拇指、无名指和小指,竖着食指和中指。
卫崇荣汗颜,对屋内被孙野唠叨了两个时辰的卫昭表示深深的同情,不过他没有进去解救他的打算,因为鲁王内君话唠的功力实在非比寻常,就连他的宝贝儿子都无力抗拒,只能避其锋芒。
陪着卫若坐了会儿,卫崇荣感叹道:“我很好奇,三伯父平时的日子是怎么过的?”
卫若面无表情,吐出八个字:“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只有他夹在中间,是最可怜的。
卫崇荣把手搭在卫若肩膀上,轻轻拍了拍,满眼写着爱莫能助。
卫昭在家猫了一个冬天,直到开春才重新回到东城大营。很多人猜测,卫昭并不是真的生病了,而是韬光养晦,避免和东宫正面对上,就像他之前放弃封赏,只为儿子求一个世子之位。
对于这种说法,无论卫昭还是卫明,都是不予回应,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对宫学的孩子们来说,三月有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上林春猎。卫崇荣弓马娴熟,每年春猎都是名列前茅,赢得人咬牙切齿,却又对他无可奈何。
今年春猎,君情极为罕见地来了,据说是出于君华的强烈要求。
“荣哥哥,你带我去骑马好不好?爹爹不让我一个人骑。”卫崇荣还没想好要做什么,就被君华扯住了衣袖。
君华刚满五岁,长得玉雪可爱,眼珠子又黑又亮,就跟水晶葡萄似的,任谁看了也不忍心拒绝他提出的要求。卫崇荣向来宠着君华,自然不会不答应,当即带着他去到马棚选马。
“荣哥哥,我要那匹黑马,我要——”君华一到马棚,就看中了一匹高大的黑色骏马。
卫崇荣笑着摇了摇头,那匹马太高了,速度也快,骑着打猎不错,可是他们骑着玩,就有点浪费了。好在君华不是不讲理的孩子,卫崇荣细心给他说明了原因,他就同意另外选一匹马了。
他们正在慢慢选着,卫茂过来了,同样是一眼就看上了那匹黑马,他跟御马监的人说了声,把马牵走了。君华不高兴地嘟了嘟嘴:“漂亮马儿不见了……”
卫崇荣揉揉他的脑袋,笑着说:“等你再长大点,我带你骑我们家的‘流云’。”
君华很高兴,展颜笑了,笑得眉眼弯弯。最终,卫崇荣挑选了一匹性格温顺的白色母马。
第061章 转折
抱着君华上了马,卫崇荣控着马,在围场里跑了起来。他们的速度并不算快,但对君华来讲,已经算得上是很刺激的体验了,他指着眼前跑过的山鸡和野兔,兴奋地咯咯直叫。
只听“咻”的一声,一支箭矢从他们的面前掠过,死死地钉在了一只拼命逃跑的野兔身上。
卫崇荣抬眼一看,就见霍莹莹身着一袭红色骑装,手上还举着一张弓。很显然,刚才的那一箭是她射出来的,正中心口,分毫不差,不由轻轻拍了拍手,露出赞赏的笑容。
君华转过头,用亮晶晶的双眼看着卫崇荣:“荣哥哥,我们也去打小兔子!”
卫崇荣皱眉道:“小猴子,我们没带弓箭哎。”上林春猎,弓箭是管得很严格的,每支箭矢上面还有编号,每个人领箭的时候都要做登记,卫崇荣想着今天要陪君华玩,根本没去领箭。
君华眨了眨眼,扯着他的衣袖撒娇道:“没关系的,我们回去拿弓箭好了。”那个穿红衣服的姐姐好厉害,他也想要跟她一样,如果荣哥哥肯帮他的忙,他一定能赢过六皇子的。
卫崇荣被君华缠得没办法,只好带着他领取了弓箭。又因君华想要亲自拉弓射箭,卫崇荣特地选了最轻的弓,最短的箭。方便倒是方便了,就是不知道用起来效果如何。
皇家围场狩猎,不会真的让小皇子小公主们背着弓箭,漫山遍野去寻找猎物,自会有侍卫骑马在前面驱赶,把小动物们集中起来,让他们更加容易射中猎物。
以往,卫崇荣独自参加射猎,都是一骑绝尘,远远甩开众人。今天带着君华,就不能太过恣意妄为了,小家伙刚学射箭不久,固定靶勉强还能射中,骑在马背上射跑动的猎物,那就很难说了。
卫崇荣小心地控制着缰绳,不让马儿跑太快。君华拉开弓,朝着不远处一只正在悠闲地晒着太阳的锦鸡射过去一箭。他的准头还算不错,就是力道不足,箭矢在距离锦鸡一步的地方落了空。
幸运逃过一劫的锦鸡原地蹦了两下,竟然没有逃开。君华不服气,从背上抽出一支箭,再度张弓射去。卫崇荣闭上眼睛,不忍看到这一幕。果然,这一箭偏得更厉害,起码差了两三步。
意识到有人不射中自己决不罢休,锦鸡扑棱了两下翅膀,连滚带爬地逃走了。
君华放下手上的小弓,沮丧道:“荣哥哥,我是不是好笨,什么东西都射不到……”
卫崇荣见他一副不开心的样子,赶紧鼓励道:“我家小猴子是最聪明的,谁敢说你笨啊!射箭这个东西,多练习几次就会好了,你还小嘛,不要着急,慢慢来,我会教你的。”
君华仍然有些不高兴,嘟囔道:“爹爹跟我说过,荣哥哥和我一样大的时候,已经是宫学的第一名了,谁也比不过你。六皇子比我还要小一岁,我却连他都赢不了,好丢人哦!”
卫昊?!卫崇荣回想了下,之前他们从林子那边过来,的确是看到他拎着一只受伤的小白兔。可卫昊是被燕离抱着骑马的,他射到的那只小白兔,有没有燕离的帮忙很难说的。
卫崇荣想到这里,贴在君华耳边说道:“小猴子,不要紧,下次看到猎物,我们两个人一起拉弓,保证不会让你空手而归的。”小朋友第一次打猎,自信心还是需要保护的。
“嗯嗯。”见卫崇荣承诺要帮他,君华的表情多云转晴,重新露出笑脸。
安抚好了君华,卫崇荣勒紧马缰,重新出发,他看到前面有好几只小兔子在蹦来蹦去。
就在此时,卫崇荣听到身后传来一声马儿的长嘶,他扭头一看,脸色顿时就变了。
原来,卫茂骑的那匹黑马突然发了狂,抬起前蹄就跟疯了似的拼命往前冲,瞬间超过了他们。
卫茂吓得脸色苍白,冷汗淋漓,他抓紧缰绳,想要控制马儿降低速度。但是黑马神志不清,根本不听他的使唤,尖锐地嘶叫着向前冲去,速度越来越快,差点就把卫茂甩了下来。
“三哥,你不要慌,千万抓紧了,我想办法救你。”卫崇荣见情形不对,拍马追了上去。
只是他的马没有卫茂的好,黑马还发了疯,根本追不上,两人的差距越拉越大。眼看黑马就要跑出他的射程,卫崇荣不敢再耽搁,他夺过君华的弓,又从他背上抽了支箭,张弓射去。
随着“嗖”的一声,卫崇荣射出的箭射进了黑马的脖子。如果卫崇荣用的是自己平时惯用的弓,这支箭肯定已经没入了黑马的脖子,可惜这把弓是给君华选的,太轻了,石力不够。
黑马受到刺激,变得更加疯狂,卫茂双目紧闭,紧紧拉着缰绳,早已吓得魂飞魄散。
卫崇荣大呼不好,可他距离卫茂太远了,根本帮不到他,侍卫们也没来得及赶过来。
眼看卫茂就要坚持不住,被失控的黑马摔落在地,另一支箭带着破空之声飞速而来。
黑马中箭以后轰然倒地,卫茂跌坐在地上,脚软地根本站不起来。
卫崇荣带着君华匆匆赶到,他跳下马,跪在卫茂身边问道:“三哥,你怎么样了?”
卫茂不停喘着粗气,好半天才抬起头,看着卫崇荣问道:“你救了我?”
卫崇荣摇头,老实回道:“第一支箭是我射的,弓不称手,差点帮了倒忙。”
君华不明所以,只觉惊险刺激,补充了句:“那是我的弓。”卫崇荣揉揉君华的脑袋,用眼神示意他不要多话,卫茂已经够衰了,就不要再刺激他了,君华乖巧地点了点头。
卫茂长吁口气:“还是要谢你的,比那些侍卫动作快多了。”
卫崇荣拔出箭矢,看了看上面的编号,递给卫茂:“你派人打听下,谁是你真正的救命恩人。”他和君华赶到的时候,卫茂身边什么人都没有,估计他也没有看清,是谁救了他。
卫茂接过箭,半天没有说话。此时,侍卫们赶了过来,见两位小皇孙和昭阳侯的小世子都是平安无事,不由心下甚慰。同样是失责之罪,小主子们有没有出事,处理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见卫茂差不多缓过来了,卫崇荣扶着他站起来,让侍卫们把他送回去。卫茂把箭递给侍卫,叫他们打听箭的主人是谁,打听到了要迅速报给他知道。
发生了这样的事,今天的狩猎肯定不能再继续。卫萱闻言更是震惊,立即命人去查,是谁有这样大的胆子,竟敢谋害他的弟弟,被他查出来了,定然叫他不得好死。
稍时,御马监的人前来回报,发疯的马此前并无病痛症状,也没有其它异常。
卫萱蹙眉,语气很是不善:“你的意思是说,那匹马是无缘无故发疯的?”
马夫连连摇头,不停地磕头请罪。他其实也是觉得莫名其妙,可这种听起来就像是推卸责任的话,他是不敢在临淄王面前说的,说了只会罪加一等。
卫萱喝退了马夫,眉头紧锁,凝目深思。这件事他必须查个水落石出,否则的话,两位父亲那里是交待不过去的。对方针对的很可能不是卫茂,而是整个东宫。
射杀黑马的那支箭很快查出了主人是谁,不是别人,正是霍莹莹。
消息传开,包括卫崇荣在内的所有人都觉得难以置信。卫崇荣不怀疑霍莹莹的箭法,可是以她八岁的年龄,真的能有那样的力量吗,还是说霍家的人都是天生神力,与众不同。
质疑归质疑,箭矢上的编号做不得假,那支箭的确是霍莹莹领出去的。
确定是霍莹莹救了卫茂,皇后和太子内君都对她进行了重赏。卫茂更是亲自登了秦王府的门,对霍莹莹的救命之恩表示感激。面对诸多封赏,霍莹莹保持着惯有的冷静和沉默。
数日过后,黑马发疯的原因查出来了,说是御马监的人在喂食时不小心混进了一种野草,这种草和某种香料混合,就会引起马匹神智癫狂。皇帝大怒,处罚了御马监的相关负责人。
对于这个结果,卫崇荣是持怀疑态度的,御马监养着那么多马,喂食都是统一进行的,如果说是马草弄错了,发疯的不该只有一匹马,而是有很多匹才对。
还有就是那个所谓的香料,其他人他不清楚,卫茂他还能不了解吗,他是从来不带香囊、荷包一类的东西的,更不会在衣服上熏香,根本不具备这个引发条件。
卫崇荣很怀疑,在黑马身上做手脚的人想要针对的,其实不是卫茂,而是他。
因为过去几年的春猎,他每次挑选的都是性子最烈、速度最快的马匹,今年要不是带着君华,他肯定会选那匹黑马的。它的个头,它的气势,跟其他马比起来,完全不是一个境界。
只是,是谁要害他呢?卫崇荣想不明白。他一个尚未正式册封的郡王世子,应该不会碍到谁的眼吧?以前的话,他还能认为是卫茂跟他过不去。现如今,这个可能也没有了,且不说卫茂是不是真的有心跟他交好,就冲着他主动牵走那匹发疯的黑马这个举动,就知道这件事与他无关。
就在卫崇荣困惑不已的时候,拓跋先翰为他提供了一条很有用的线索。
狩猎那日,卫崇荣带着君华选马之前,他看到有人靠近过那匹黑马。当时,拓跋先翰以为那人是帮他的主子挑马的,并未在意。后来出了卫茂的事,他就留神去查了查那个人。
结果发现,那人和五皇子卫时有过接触。
卫时?!卫崇荣简直要怀疑自己的耳朵。他们两个,真的是前世无冤,今生无仇啊。
无论哪辈子,卫崇荣印象中的卫时,都是个标准的小透明。前世,卫时十一岁封了代王,随即就藩,在卫夙的六个儿子里面,算是待遇最差的。
卫时上面有四位兄长,长兄是太子暂且不论,二哥封了郑王,三哥封了鲁王,四哥封了秦王,封地一个比一个富庶,他完全没法比。再说就藩的时间,郑王卫旭早逝,秦王卫昭被俘,但他们从封王之日起,从未去过自己的藩地。鲁王卫晓倒是去就藩了,可他也是二十岁成亲以后再去的,不像卫旭,年仅十一岁就被卫夙打发去了封地。
今生,卫时封王的时间没变,封号也没变,但是皇帝的想法变了,没让他小小年纪就去就藩。
饶是如此,卫崇荣和卫时的接触也很少,偶尔在宫里遇上了,也不过是点头之交。要是追究上一辈的恩怨,更是只有卫时欠卫崇荣的,因为陷害卫昭被俘的人,就是卫时的舅舅李伉。
只是逝者已逝,而是还是战死的,皇帝后来从卫昭那里得知了真相,也没把这件事公开。
毕竟,李伉的英雄形象已经树立了很多年,卫昭没有证据,口说无凭。愣是把他拉下神坛,只会引起民众的反弹,觉得他是在给自己的战败寻找借口和替罪羊,哪怕他说的,全部都是事实。
卫崇荣不知道,卫萱是没有查到卫时,还是查到了更多的东西不便说出来。不过涉及到了自己的人身安全,卫崇荣把他知道的信息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卫昭,剩下的事情就不归他管了。
卫崇荣满心以为,卫昭会像以往那样,很快查清事情的缘由。毕竟,卫时只是个尚未开府的小皇子,且没有母族可以依仗,他在宫里做点什么,手脚不可能太干净。
岂料没过两日,卫昭就很严肃地告诉他,此事到此为止,以后再不要提起。
卫崇荣愕然,随即明白,这件事比他想象地还要复杂,卫萱查不下去,卫昭一样无可奈何。
春猎过后,卫崇荣进宫读书变得小心翼翼,宫学以外的地方,绝不随便乱走。
树欲静而风不止,他算是深深地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了。进入五十一年,皇帝的身体变得时好时坏,不管太子和秦王有多克制自己的举止,各种有理无理的说法还是不胫而走。
最开始,卫崇荣对卫夙的病并不在意。上辈子,太子和元康公主冤死,卫昭被俘自尽,君情以身殉国,皇帝照样撑到了永嘉五十四年,活了整整七十岁。
如今,巫蛊之祸没有发生,皇帝的儿子除了卫旭全部健在,北疆的失土如数收回,还开拓了灵州大片土地。卫崇荣怎么想,都觉得卫夙搞不好比原来还能多活几年。
他甚至因此暗暗同情过他的太子伯父,亏得他生得比较晚,是卫夙年近而立才生的儿子,不然依着卫夙的寿数,他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熬不过他,那就悲剧了。
不想卫夙的病情反反复复,竟是越来越严重了,孙野和上官翔对皇帝进行了会诊。两人的结论是相同的,就是皇帝没有致命绝症,而是年纪大了,寿数到了,药石罔效。
卫崇荣闻讯惊骇不已,这是什么道理。难道说,以前国事家事乱成一团麻的时候,皇帝是强撑着不敢死,而今心愿得偿,了无牵挂,反而撑不住了。
第062章 帝崩
皇帝病重,不能理事,朝中政事由太子全权处理,边关防务则是秦王在负责。
卫昭生怕刚刚收回的幽州和灵州局势不稳,不但连给霍青阳去了三封急信,要他务必小心谨慎,既要防范已经迁走的扶余人,也要留意已经归顺的那些,朝廷正值多事之秋,出不得半点疏漏。
除此之外,卫昭还将鹿鸣派往了朔州,牢牢盯着铁勒人的动向。卫斯雷这个人,他不是很信任得过,倘若给了他可乘之机,后果很难预料,所以要提前做好应对一切变化的准备。
论理,皇帝龙体不适,皇子皇孙们是应该轮流侍疾的,就像两年前那次一样。但是,卫夙除了卫昭,根本不召见其他皇子,更不要说是让他们侍疾了,压根儿就见不着皇帝的面。
太子卫明忙于政事,无暇分心也就罢了。鲁王卫晓身无实职,每天最主要的任务便是带孩子,空闲时间多的是,可他见到皇帝的次数,远远不及他家内君。
代王卫时尚未成年,还在宫学读书,他和卫兰是同班同学。皇帝并未传召他们侍疾,因而宫学的正常教学秩序没有受到影响。
卫昊和卫阳两位小皇子更是年幼,连进宫学读书的年龄都还不够,他们听说父皇生病了,都闹着要去请安,见不着皇帝,就在紫宸宫外哭个不停。
卫昊活泼开朗,卫阳酷肖皇帝,卫夙对两位老来子,一向是疼爱有加的。然而这一回,他只召见了他们一次,就派人告诉燕离和赵姬,仔细看好孩子,不得惊扰圣驾。
如此一来,卫昭就成了众矢之的,所有人都在猜测,皇帝频繁召见他,到底说了些什么。
要说皇帝偏爱秦王冷落东宫,大部分人都是承认的,可要说皇帝动了储君换人的心思,却又看着不像。毕竟,卫夙只是不大见太子的面,朝中大小事情都是全权交给了他的,并未让秦王插手。
再则说,卫夙虽然不大过问朝事了,可他偶尔身体情况好转,也会召见孙舒、姜澈、上官轩等朝中重臣,说的都是让他们辅佐太子一类的话,只字不提秦王。
除了卫昭,见驾机会最多的就是昭阳侯君情了。皇帝有时候会分开召见他们两个,遇上机会合适了,也会两个一起见。卫夙仍然不喜欢卫崇荣,每次召见卫昭都不会带上他。但他很喜欢君华,君情哪次进宫没有带上他,卫夙都会特意问起,为何不把君华带来。
面对皇帝的疑问,君情平静地解释道:“小猴子喜欢荣儿,进宫见不到他,自然不愿来了。”不管皇帝有多疼他,宫里的环境都是比较约束的,小孩子不喜欢也很正常。
卫夙皱眉,面露不满之色:“华儿马上就要读书了,你们怎么还是小猴子、小猴子的叫他,真是不像话。”再是聪明俊秀的孩子,配上这么个不伦不类的小名,都会让人觉得性子野得很。
君情抿了抿唇,笑意微露:“他本来就是小猴子嘛,这样叫着亲切。”
卫夙无奈地摇了摇头,揶揄道:“猴年生的叫做小猴子,下一个叫什么?小虎子吗?”明年恰好就是虎年,以君情简单粗暴的命名方式,他家二小子被叫做小虎子,是可以预见的。
君情微愕,右手不自觉地就放到了目前还未曾显山露水的腹部,回过神来才重新垂下去。尽管内心波涛汹涌,可他面上仍是不动声色,不叫皇帝看出自己的心潮起伏。
见君情久久不说话,卫夙叹气道:“罢了罢了,还是朕先给华儿起个字吧,指着你们两个,还不知会想出什么稀奇古怪的来,没得惹人笑话。”
皇帝赐字,那是何等的荣幸,君情稽首谢恩道:“陛下厚爱,微臣代华儿谢过了。”
卫夙摆了摆手,久病的憔悴神色显出几分笑意:“怀字代表想念,熙字寓意光明,华儿就字怀熙吧。”他顿了顿,接着问道:“二小子姓什么?名字你们有着落了吗?”
至此,君情终于明白,皇帝不是在跟他开玩笑,而是在很认真地讨论这个问题,不禁哑然,一时不知该说什么。他抬起头,直直看着皇帝,半晌方喃喃道:“陛下……”
卫夙半躺着,靠在靠枕上,接过君情的话说道:“你们两个,躲躲藏藏这些年,闹得也差不多了。你们不累啊,朕看着都累,不要再躲了,朕给你们赐婚,以后正大光明在一起。省得华儿见了辛儿,还要叫声长宁王,别不别扭……”皇帝等了好些年,一直不见姬辛和君情来找自己,终于忍不住了,自己把赐婚的话说了出来。
“可是……”君情没有露出卫夙期待中的惊喜表情,而是迟疑道:“我若是当了长宁王妃,那昭阳侯……”君情不是在乎名分的人,而昭阳侯的爵位是父亲唯一留给他的东西,他必须保住。
卫夙闻言轻笑道:“傻孩子,难道你当了长宁王妃,你就不是昭阳侯了么?”
长久以来,凡是有爵位继承的人家,都没有过嫡长子出嫁的先例。但这绝不意味着,已经承袭爵位的人下嫁他人就会失去爵位。只不过说,以往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罢了。
君情愣住了,只觉得脑袋乱哄哄的,有种转不过来的感觉。这一天,他受到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皇帝知道了他和姬辛的事情不说,还要给他赐婚,给他们的儿子赐名,真是太意外了。
卫夙见君情良久不语,自顾自地往下说道:“看你这个样子朕就知道,你们肯定是没想过的,也不指望你们了,朕干脆把二小子的名字也给取了吧,省得你们临时再抱佛脚。”
君情总算反应过来,呐呐道:“要是个闺女怎么办?”
卫夙扑哧笑了,随即说道:“就叫姬卉吧,不管是二小子还是二丫头,都能用得上。”
君情再度谢恩,心绪起伏不平,皇帝今天太奇怪了,怪得都有点不像是他了。
卫夙说话算话,没过几日就下了赐婚的旨意。只是赐婚的双方,着实让人惊讶,竟是长宁王和昭阳侯。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他们是不是听错了,这不可能是真的。
皇帝特意在圣旨里说了,昭阳侯虽然嫁入长宁王府,可他的爵位保留,日后可传给世子。
卫崇荣是听卫昭说起这桩婚事的,他当时的第一个想法就是,皇帝的身体状况已经很不乐观了,所以他才急着想要安排好一切。而君情,几乎可以算得上是他疼爱地最纯粹的孩子了。
正常情况下,亲王郡王这一级别的婚事,程序都是很繁琐的。从赐婚算起,到大婚当日,拖上两三年的大有人在。不过君情和姬辛情况特殊,皇帝要求少府在年内就把他们的婚事办妥。
较之其他人的惊讶或者悲伤,君华无疑是最兴奋的,他先是高兴地告诉卫崇荣,他要当哥哥了,后来又很激动地告诉他,他爹爹要嫁给他父王了,他们全家人从此可以生活在一起了。
长宁王和昭阳侯的婚礼由太子亲自主婚,其规格之高仅亚于当年太子大婚。遗憾的是,笼罩在皇帝病重的阴影下,原本喜庆的婚事,也透出了几分隐约的悲伤的气息。
卫昭基本已经不回王府了,他带着卫崇荣住在永福宫,比住在东宫的太子一家距离紫宸宫更近。无论哪一世,卫崇荣和卫夙的关系都说不上亲密,他对祖父的即将离世,并没有父亲和伯父那样发自内心的哀伤和不舍。他的难过,更多的是因为卫昭的难过而来。
每次从紫宸宫回来,卫昭的心情都会变得很低落,卫崇荣尝试过安慰他,发现效用不大也就放弃了。的确,安慰的语言在这个时候是显得最苍白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陪在卫昭身旁。
某日,卫崇荣下课回宫,竟然看到卫昭在弹琴,整个人都惊呆了。他从来不知道,卫昭还有这样一项技能,以前也没看他展示过。带着好奇的心情,卫崇荣驻足在了书房门口。
一刻钟后,秦王世子表示,他后悔了。因为卫昭的琴技,实在是突破下限的糟糕,他身为人子,都没法昧着良心说出一个好字。没有当场扭头就走,已经是他给予卫昭的最大鼓励了。
可就是这样一首曲不成调的曲子,卫崇荣听了会儿,愣是听出了些许忧伤的意味。为了不触及卫昭的痛处,卫崇荣没有问过他有关这首曲子的事,而卫昭后来,也没再弹过这首曲子。
新年到来的时候,皇帝的病情已经到了沉疴难起的地步。除夕大宴被取消,祭祖祭天均是太子代劳。孙野私下里告诉卫昭,皇帝不过是在挨日子罢了,能不能过了正月都很难说。
正月里头,卫夙不再是只见卫昭和君情,他挨着召见了他在京城的全部儿女,从小到大,一个一个来。皇帝在最后的清醒时刻见的人是太子,他交待给卫明很多事情,先是国事,再是家事。
卫夙说,他一生征伐不休,耗尽国力,但收回了北疆全部失土,还开拓了灵州,总算是不辜负太祖皇帝的遗训。眼下,边关初定,国库空虚,还得休养生息才能逐渐恢复国力。卫明登基以后,当以稳定为主,南疆的失土,暂且就不要管它了,安心把幽州和灵州拿稳了,就是功德无限。
卫明含着泪,一一应了。其实,就是卫夙不说,他也会这样做的。后宫诸多事宜,卫夙交待地很简单,他相信以卫明的胸襟和气量,会把弟弟们都照顾好的。
永嘉五十二年正月二十四,大衍皇朝第十任皇帝卫夙驾崩,享年六十八岁。
正月二十五,大行皇帝遗诏昭告天下,停灵元仪殿。
正月二十六,太子卫明登基为帝,以次年为泰安元年。
正月二十八,新皇给大行皇帝上谥号“纯”,庙号兴祖,而非卫崇荣记得的中宗。
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谓之祖宗者,其庙皆不毁。前世,卫夙至死没收回幽州,功绩比起前面几任皇帝,并无过人之处,因此不能称“祖”,而只能是“宗”。今生,卫昭收回了幽州,开拓了灵州,卫夙有了开疆辟土的功绩,尊其为“祖”,乃是顺理成章之事。
作者有话要说:
皇帝祖父下线了,太子伯父上线了,小攻小受也要长到可以谈恋爱的年纪了……
不过由于剧情发展的需要,我要插入两章番外,关于老皇帝的,姬清的,君临的……
第063章 卫夙
身为大衍皇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卫夙刚出生时也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皇子。
神宗皇帝诸子里头,卫夙排行第九,完全不占任何优势。卫夙的母亲和妃孙氏,在神宗皇帝的后宫里,也是属于不上不下的那种,既非宠冠六宫的宠妃,也不是被人遗忘的存在。
论出身,论情分,和妃比不过顾皇后,人家是齐国公府的嫡长女,自幼和神宗皇帝青梅竹马,还给皇帝生了对龙凤呈祥的双胞胎。而她不过是虢国公府不受重视的庶女,进宫纯属巧合,孙家人都不在乎她在宫中能取得怎样的地位,只要不犯下错误,连累孙家就好,何况她还无子,膝下只有三位公主。
拼美貌,拼宠爱,和妃又不及丽妃,那位出身低微,家里勉强算是世族,其实早已败落,连着几代无人出仕。可惜皇帝就是喜欢丽妃,觉得她长得好,会说话,懂得他的心思,只看她的封号,也能看出皇帝的想法。和妃倒也不是完全不得宠,不然她也生不出三位公主来,只是在神宗皇帝心里,她属于可有可无的类型,有她不多,无她不少,没什么值得让人牵挂的特殊地方。
原本,顾皇后生有嫡长子,其他皇子是不用再肖想太子之位的。然而,没等神宗皇帝正式册封大皇子卫凤为太子,他就在十岁那年一病没了,令帝后二人伤心欲绝、哀痛难逾。
尽管皇帝追封了早逝的爱子为孝真太子,可是大衍皇朝,终归是要有一位皇太子的。
立子以嫡,无嫡立长,这是自古以来的惯例。卫凤之后,神宗皇帝的二皇子和三皇子皆是早夭,丽妃所出的四皇子卫周也就成了事实上的皇长子。
卫夙两岁那年,神宗皇帝几经思虑,册封丽妃田氏为贵妃,令十二岁的四皇子入主东宫。
在未来的岁月中,如果丽贵妃母子不主动犯错,卫夙和九五之尊的位置,基本是无缘的。
显德九年,铁勒入燕州,占西北两郡,大衍不敌,双方议和,铁勒提出和亲,要求下降真公主。
铁勒可汗博雅阿图提出的要求传回渝京,朝廷上下,一片哗然,就像一锅沸腾的开水。
开国两百多年,大衍和铁勒时战时和,偶尔也有和亲的举动,但都是把宗室女甚至宫女以公主的名义嫁过去,卫家真正的公主,是从来没有和过亲的。
满朝文武,众说纷纭,有说要和铁勒血战到底的,绝不咽下这口窝囊气,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说是要打可以,要钱没钱,要人没人,拿什么去和铁勒的无敌铁骑硬拼。
神宗皇帝和群臣商量了三天三夜,得出的结论是,形势不如人,只能暂且答应铁勒的要求。如此一来,紧张的就是后宫的诸位娘娘了,谁都不想自己的宝贝女儿嫁到不毛之地去。
皇帝女儿不少,适婚的却不多,只有顾皇后所出的嫡长女卫凰,以及和妃的大女儿新安公主。
论年龄,十八岁的顾长公主显然比十五岁的新安公主更合适。但是,顾皇后仅有一子一女,儿子已经去了,就剩下女儿在身边,她还病得很重,素来心软的神宗皇帝根本没法对她开口。
就在这个时候,丽贵妃突然跳了出来,对皇帝进言道,顾皇后病重,把她唯一的女儿嫁去和亲,实在是太不人道了,不如让她为皇后分忧,让巴陵公主代替姐姐嫁过去。
丽贵妃的话说得倒是恳切,可她唯一的女儿巴陵公主年方十岁,远不到出嫁的年龄,就是和妃的二女儿南阳公主,也比巴陵公主大了三岁,无论谁代替卫凰和亲,都轮不到她。
丽贵妃说了这样的话,和妃哪里还能坐得住,她是个聪明的女人,她从一开始就看得出来,皇帝舍不得卫凰,所以她再是不舍,也主动在皇帝面前说出了让新安公主和亲铁勒的话。
于是,在卫夙三岁的时候,他最爱的大姐姐就被迫嫁去了异国他乡,姐弟两人终生不曾再见。卫夙对铁勒的痛恨,以及欲除之而后快的决心,就是在这个时候种下萌芽的。
新安公主远嫁两个月后,顾皇后薨逝,谥号“敬”。后宫不可一日无主,丽贵妃份位最高,又是太子生母,由她暂管凤印,统摄六宫乃是情理之中,并无人有异议。
倘若丽贵妃安分守己,做好她的本职工作,待孝敬皇后孝期一过,被册封为新后也是顺理成章。可惜丽贵妃太性急了,她还没当上皇后,就摆起了皇后的威风。更要命的是,她对其他低位嫔妃苛刻些也就罢了,她总喜欢跟和妃过不去,处处挑她的刺,寻她的麻烦。
神宗皇帝的确不是很宠和妃,可她毕竟是虢国公府的女儿,父兄在朝堂有一席之地,而且新安公主又和亲去了铁勒,皇帝不看僧面看佛面,对和妃的态度明显比过去亲近了许多。
丽贵妃对和妃的明显打压行为引起了皇帝的注意,他开始思考,她是否真的能够胜任皇后一职。以前顾皇后在的时候,宫里哪有这些事情,看来出身不够,的确是个致命伤。
作为皇帝,神宗皇帝勉强只能算是合格,可他的心思却是极细腻的。因他身体不好,经常就会担心,等他百年之后,年幼的卫夙等人会被人苛待。有一回,皇帝召丽贵妃侍寝,不经意就说起,他大行以后,希望丽贵妃和太子能善待宫里其他嫔妃和她们的皇子皇女。
但凡换个有脑筋的女人,就是心里再不爽,也会笑意盈盈地应承下来。皇帝说出这话,分明是有托孤和立后的想法,除了太后和新皇,谁需要照顾先皇的嫔妃和子女啊。
可丽贵妃听完这话,不仅没有答应,反而生起气来,她可不愿意照顾那些跟她争过宠的女人以及她们的孩子。神宗皇帝惊呆了,怒极反笑,只差没有发作而已,他不知道该说什么。
就是从那个时候起,皇帝动了要换太子的念头,他可以不立丽贵妃为皇后,但只要卫周登基,她母凭子贵,照样是高高在上的皇太后,他没办法,只能连太子一起换了。
神宗皇帝儿子生得多,可惜站住的没几个,大多还生母出身卑微,也就只有九皇子卫夙,算是正经的世家贵女所出。皇帝恨屋及乌,连带着对太子也没了好感,便开始关注卫夙。
感觉到皇帝的冷落,丽贵妃不思挽救,反倒出了个大昏招,坑死了自己和儿子。
丽贵妃对卫夙下毒,打算毒死他,直接从根源解决问题,从此一了百了。谁知卫夙运气不错,那块被人下了药的水晶芙蓉糕他没吃着,而是给了进宫找他玩的长宁王世子姬清。
姬清代卫夙受过,几乎小命不保,好容易救了回来,也是伤了筋脉,毁了习武根基。
事情败露,皇帝震怒不已,长宁王府人丁单薄,几乎代代都是单传,丽贵妃毁了姬清,是想要让姬家后继无人吗?再说丽贵妃的初衷,可是要除去卫夙的,他绝对不能再忍了。
显德十二年,卫周被废太子位,改封代王,立即就藩,丽贵妃贬为庶人,囚禁永巷。次年,卫周在封地自尽,年仅十七岁,庶人田氏闻讯,忧愤而亡。
显德十五年,神宗皇帝册封和妃孙氏为皇后。次年,卫夙元服,加封为皇太子。
皇帝多病,且性情软弱,朝政大权长期落入太后谢逸之手。谢逸并非皇帝生母,而是养母,他的亲生子乃是楚王。皇帝生怕太子年幼,日后钳制不住谢逸,想给他说一门得力的亲事。
不料卫夙听说,他父皇看中的人选是长宁王府的仙游县主姬扬,当场就拒绝了。
卫夙一直觉得,姬清、姬扬兄妹两个是生错了性别,哥哥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妹妹野蛮暴力,全无淑女形象。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姬扬是在六岁的时候,不过是说错了一句话,就被她暴打一顿,浑身痛得要命,却看不出一点挨打的痕迹。包括和妃在内,所有人都在夸赞姬扬,称她将门虎女,名不虚传,都没一个人在意受伤的他,只有姬清,给了他同情的一瞥。
由于卫夙的坚持,他和姬扬的婚事尚未正式提出就胎死腹中,几乎不被人知晓。
两年后,仙游县主嫁给君家少主的消息传出,天下皆惊。因为在所有人看来,姬家和君家,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家族。他们之间不要说联姻了,就是有所往来,都会让人感到奇怪的。
姬家自不用说,大衍开国两大异姓王之一,和永安王府姜家并称天下世族之首。
长宁王府以军功起家,无论儿女,都是精通兵法,弓马娴熟。姬家的历代县主,要么入宫为后,要么嫁入同样的世族人家,从来没有下嫁寒门的说法,一次例外也没有。
偏偏姬扬就开了这样一个先例,怎能不让人惊讶,并对此议论纷纷。当然,琅琊君家也不是普通人家,他们虽然没有世族的身份,却是大衍皇朝很特殊的一个存在,无人敢轻慢他们。
君家是以诗书传家的,他们家传的,不是一般的书,而是中原有史以来,历朝历国的史书。
如果没有君家先人的努力,神川皇朝之前的中原历史,很可能就在战火中烟消云散了。因此从神川皇朝到大衍皇朝,虽然君家的嫡系子弟从不出仕,可他们家的地位,却是绝对超然的。
君家少主君雅,才名闻达天下,他的师兄俞宗就曾说过,如果君雅愿意参加科举,他状元郎的头衔肯定是保不住的,可惜君雅就是不来考,神宗皇帝扼腕叹息之余也是无可奈何。
君雅娶了姬扬,姬扬嫁了君雅……
卫夙闻讯既是觉得好笑,又感到浑身轻松,不管怎么说,父皇是不能再逼他了。
在卫夙看来,他娶不娶姬扬和长宁王府是否支持他,根本没有必然联系。老长宁王已经去了,现在的姬家是姬清当家做主,他相信凭着他们两个人的交情,姬清会毫不犹豫站在他一边的。
显德二十二年,神宗皇帝驾崩,谥号“惠”,年仅十六岁的卫夙登基为帝。
就像先皇想到的那样,太皇太后谢逸牢牢地把持着朝局,根本不给小皇帝任何机会。卫夙年轻气盛,如何忍得下去,他不是先皇,也没有他那般软弱的性子,他是不会任由谢逸摆布的。
永嘉元年,卫夙为了打压谢家的气势,罢免了谢逸的侄儿谢宁中书令的职务,换成俞栋担任此职。同时他把侍中余宪和尚书令韦传也给撤职了,换上了桂儒和孙晏。
俞栋是前科状元郎俞宗的叔父,也是君家的学生,他虽不是卫夙的人,可也不是谢逸的,中立姿态站得很稳。至于桂儒和孙晏,前者是卫夙的老师,后者是他的舅舅,就都是自己人了。
谢逸冷眼看着小皇帝的举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是想着,哀家经营了几十年的朝堂,不是你撤换几个官员就能撼动的,要是那样容易的话,先皇早就成功了,哪里会轮得到他。
果然,新上任的三省长官就职不到半年,就纷纷被谢逸寻到了错处,俞栋下狱自杀,桂儒、孙晏免官回家。卫夙气得半死,却是无能为力,他发现在太皇太后面前,自己的力量太渺小了。
卫夙的危机没有就此解除,谢逸罢免了他的人仍不罢休,他动了换个皇帝的心思。
得知太皇太后传召楚王进京的消息,卫夙慌了。
谢逸不是他的亲祖母,可他却是楚王的生母,谁近谁远,显而易见。更重要的是,在皇帝有错的情况下,大衍皇朝的太后或者太皇太后,论律是有废立皇帝的权力的。
卫夙有错,这是事实,尽管上升不到废帝的高度,可要是谢逸铁了心,想把亲生儿子扶上位,小题大做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朝堂上下,从先皇登基起就是掌握在太皇太后手里。
卫夙不想坐以待毙,他赶在楚王抵京之前,打着巡视河工的旗号出宫了。他要去朔州,他要去找姬清,真的和太皇太后对持起来,只有姬清手上的兵权能帮到他。
出宫不久,卫夙就让影卫化妆成他的样子,代替自己巡视河工去了。他私下带着一行侍卫,改道向北,投奔姬清。不想太皇太后早有预料,提前派人在路上伏击了他。
侍卫们拼死力战,可惜力有不敌,渐渐被人包围。随着对方步步紧逼,包围圈越来越小,眼看就要被人突破。卫夙勉强维持着面上的平静神色,心里却多少有些开始慌乱了。
他不由自主在想,如果被太皇太后抓回宫去,自己会有什么下场。也许会像伯祖父齐怀王那样,直接被人废了,再赐上一杯鸩酒。齐怀王还有皇祖父这个弟弟,虽然赐死了他,却以帝礼治丧。他只有三个姐姐,真要是被人废了,只怕结局比齐怀王还要不如,天知道谢逸和楚王会如何对待他。
关键时刻,一道白色身影闯入卫夙的视线,只见他左突右挡,三两步就冲到了卫夙面前。
“快跟我走!”白衣人抓住卫夙的胳膊,带他飞身掠起,动作快得其他人根本来不及拦截。
卫夙隐隐觉得这个声音有些耳熟,可他还没想起是在哪里听过,就被人带着风驰电掣一般疾走了。一口气奔出二三十里,见身后没有追兵追来,白衣人放下卫夙,让他稍作喘息。
卫夙虽有习武,可不过是为了强身健体,并未修习过内功和轻功,陡然经历这么一回,确是有些吃不消。他在树下坐了会儿,直直盯着白衣人看了片刻,突然道:“你是阿清,对不对?”
由于年纪相当,卫夙打从会走路会说话起,就和长宁王世子姬清玩在一起,两人的关系非常亲密。但是那年姬清代替卫夙中毒之后,老长宁王把儿子送到昆仑山养伤驱毒。后来,老长宁王遭人暗算死于朔州,姬清下山后直接赶往朔州袭爵,并接掌军权。卫夙以前从未出过京城,所以他和姬清已有十余年未曾见过,彼此的联系都是靠的书信。
姬清勾唇笑笑,温言道:“陛下,你能走了么?此地距离朔州千余里,我们必须尽快到达,以免夜长梦多。”他笑起来的神态,还有说话的语气,都让卫夙感觉特别地熟悉。
卫夙一跃而起,兴奋道:“阿清,你的伤是如何治好的?我记得太医曾经说过,你不能再练武的。”为了这个事情,他当初难过了好久,为什么不是他吃了那块芙蓉糕,他是不用练武的。
“太医的话,通常只能听一半。”姬清说完,再度拖着卫夙掠起,到了他的藏马之处。
卫夙看着全身乌黑、四蹄雪白的高大骏马,不解地问道:“为何只有一匹马?”
姬清撇了撇嘴,笑问道:“陛下最长时间骑过多久的马?不超过半个时辰吧?”见他默然不语,继续说道:“此去朔州,我们路上不能耽搁,陛下一个人,是坚持不住的。”
姬清说完翻身上马,再把卫夙拉了上去。卫夙对姬清说的那番话,感到有些不服气,他有心想要反驳他,又觉得用事实来说话更有说服力,于是保持沉默。一个时辰后,他什么都不想说了。
一路疾驰两天两夜,打发了三拨伏兵和两拨追兵,姬清终于带着卫夙到了朔州大营。
下马的时候,卫夙已经感觉不到自己的腿是自己的了,他很想发誓,这辈子再也不要骑马了,可看到姬清完全如常的步伐,没好意思说出来,默默把话吞了下去。
他们刚刚走进营地,就有亲兵上前回话,姬清听完立即扔下卫夙,拔腿跑了。
卫夙莫名其妙,抬腿跟了过去,他尚未走进营帐,就听到姬清惊慌失措的声音:“大哥!”
大哥?!老长宁王有一子两女,姬清乃是长子,他哪里来的什么大哥,真是奇怪。
第064章 姬清
卫夙想要走进营帐,被看守的士兵伸手拦住,他们不认识他是谁,也不知道他的身份,不给进。
卫夙活了十八岁,从来没有想去哪里去不成的经历,不由有些新鲜,他没有发火,只是扬声唤道:“阿清!”士兵不过是尽忠职守,姬清把他带来这里,却不交代清楚,应该找他算账。
话音未落,两个士兵的表情就有些变了,可他们很清楚自己的身份,自始至终保持沉默。
随即,营帐的门帘被人掀开了,姬清站在门边,低声道:“你先进来吧。”
卫夙看他一眼,抬腿走了进去。这是主帅居住的营帐,里面宽大整洁,以幔布隔开,分作两间,外间办公,里间休息。卫夙见姬清直接往里走去,便跟着他走了进去。
营帐的里间安置着一张床榻,榻上躺了个人,因他背朝外面,卫夙看不清他的脸。可是一进入这里,他就闻到了浓郁的药味和血腥味,不禁皱眉问道:“阿清,那是谁?”
姬清张了张嘴,似是要说什么,可他终究没有说出来。榻上的人听到卫夙的声音,慢慢转过身来,那是一张苍白虚弱的脸,看上去和姬清有几分相像,他缓缓开口道:“陛下!”
卫夙愣住了,他左看右看,视线在姬清和那人身上来回转移,半晌方道:“这到底怎么回事?”如果是熟悉卫夙的人,就能从他貌似平静的语气中听出,他开始有点生气了。
见“姬清”张口欲言,却迟迟不语,那人叹了口气,强撑着想要坐起来。他的手抖得厉害,仿佛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姬清”立即扶住他,柔声道:“大哥,你小心一些。”
“陛下,臣身体有恙,不能前来救驾,便拜托阿扬跑了一趟,咳咳……”他说到一半,突然咳了起来,咳得像是喘不过气,好容易缓过来,才继续道:“若是阿扬君前失仪,臣……”
话已至此,卫夙哪里还看不出来,床榻上这个病骨嶙峋的男人才是手握重兵,为大衍皇朝镇守北疆的长宁王姬清,他摆了摆手,示意他不用再说,转而向“姬清”道:“你是姬扬?”
姬扬抿着唇,一脸视死如归的表情,认真地点了点头。卫夙长吁口气,压下心头突然涌起的一股郁气,沉声道:“原来是仙游县主,朕先前问你是不是长宁王的时候,你为何不否认?”
姬扬转头看了姬清一眼,见兄长的脸色还算平和,挑眉道:“我若说了自己是姬扬,陛下还会跟我走么?你在写给大哥的信里说过,这辈子再也不想见到我,就算见到了也不会搭理我……”
“你……”卫夙气极,被姬扬堵得说不出话。他恨自己眼拙,竟然没能看出姬扬是女扮男装,他更气姬清不守信用,把他们的通信给了姬扬看,难怪路上他们聊天,姬扬一点破绽都没有。
姬清默默听着皇帝和姬扬的对话,先是一言不发,见皇帝面露不豫之色立时喝道:“阿扬,不得无礼,咳咳……”他的这个妹妹,别的什么都好,就是这个脾气,实在是没救了。
姬扬从不畏惧皇帝,以前不怕,现在更不怕。但她一见兄长咳嗽,神情马上就变了,连声道:“我不说,我什么都不说了,大哥,你别生气,师兄不是说了么?你是绝对不能动气的。”
卫夙说不上有多生气,他更多的其实是心塞,毕竟除了童年时代的那次交锋,他和姬扬并无其他恩怨。倒是过去两天,太皇太后派来的追兵和伏兵都是个顶个的高手,如果没有姬扬全力护着,他根本不可能平安来到朔州大营,更不要说谋图日后了。他见姬清的情况着实不好,不由带着点歉意问道:“阿清的病,可是那次中毒的后遗症?”
“不是。”
“是的。”
兄妹两个同时开口,给出了完全相反的答案,卫夙顿时就明白了真相。
姬清再要说点什么,此时外面有人禀告:“王爷,送药来了。”
姬扬转身出去,把药端进来。姬清接过药碗,默不作声,把药喝了。
姬扬拿着空碗,低声道:“大哥,你歇着吧,我们商量好的事,我先告诉陛下,他若有疑问,再来问你不迟。”为了能够顺利接应到卫夙,姬清可谓是弹精竭虑,万不能再伤神了。
生平第一次,卫夙站在了和姬扬完全相同的立场,附和道:“仙游县主说得对,有事朕和她商量,不劳长宁王费心,你就安心歇着吧!此乃圣旨,不可违抗!”
第15节
恋耽美
第15节
卫昭看到皇帝有所心动却迟迟不肯开口,拱手道:“请父皇准许儿臣的请求。”
卫明见状跟着劝道:“父皇,荣儿聪慧果敢,智勇双全,担得起世子之位。”
皇帝的视线在两个儿子脸上转来转去,片刻方沉声道:“准奏。”
“儿臣谢父皇恩典。”卫昭稽首谢恩,随即向卫明投去感激的一瞥。
卫夙缓缓点头,示意卫昭平身。太子和秦王兄友弟恭,他看了是极满意的。
卫昭出宫回府,卫崇荣已经把霍青月和霍莹莹安顿到了王府的偏院。霍青阳封了武安侯,皇帝肯定是要赐宅子的,可他人在灵州,短时间内回不来,工部的人多半不会太勤快的。
再说便是有了府邸,霍青月一个被扶余人掳走多年还带着个有一半异族血统的女儿的单身女子,在人生地不熟且霍青阳不在的情况下,如何在京城生活,所以卫昭直接把她们带回了王府。
卫昭听了卫崇荣的汇报,觉得很妥当,就没多问霍家母女的事,反而问道:“荣儿,那个拓跋先翰,你打算如何安置他?”先前在扶余,卫崇荣身边连个同龄的小伙伴都没有,拓跋先翰对他有救命之恩,又比他大不了几岁,他便让他跟着他,既是伙伴,也是随从。如今回到京城,就不能再那样随意了,拓跋先翰本事是有的,人尽其用才算是不浪费。
卫崇荣略加思忖,随即道:“先翰呐,先让他给我当伴读吧,他不会说汉话,也不识字,以后要帮我做点什么都不方便。”有些时候,他会觉得拓跋先翰很像前世的自己。
卫昭对卫崇荣的安排没有异议,只是问了一句:“他今年多大了?”扶余的孩子普遍早熟,要从外表判断他们的年龄,实在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卫昭早就放弃进行这样的努力了。
“十三岁,比我大四岁。”卫崇荣说着伸出右手,收起拇指,张开其余四个指头。
回京休整数日,卫崇荣开始回到宫学读书,带着个比他高了大半个头的伴读。大半年没有正经上课,虽然卫崇荣有抽空自己读书,还是比班上的同学落后了不少进度。
在宫学,卫崇荣最好的朋友是顾川,可他在家守孝,还没回来。卫崇荣跟其他人都是泛泛之交,没有特别熟悉的,他想找个人借笔记看看,看来看去选中了卫茂。
“三哥,你能帮我一个忙吗?”课间休息时,卫崇荣突然走到卫茂面前,把他吓了一跳。
卫茂愣了一瞬,醒过神来迅速摆出一副兄长的姿态,慢条斯理地说道:“什么事?你说。”
卫崇荣压根儿不跟他客气,开门见山道:“三哥,我想把你的笔记借来看看。”
卫茂又是一愣,他没听错吧,卫崇荣居然是来找他帮忙的,这个感觉真不错。卫茂坐直了身体,视线在卫崇荣身上来回扫荡,半晌方道:“我记的东西都放在东宫,明天给你带来行吗?”
卫崇荣笑着点了点头:“可以,谢谢三哥。”说完在卫茂惊诧的目光玩,中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卫茂掐着自己的脸,喃喃自语道,仿佛身处梦境一般。
第二天,卫茂给卫崇荣带来了他缺课期间的全部笔记。他把东西给了卫崇荣,漫不经心地道:“就是这些了,你拿回去慢慢看,有不懂的地方,随时可以来问我。”
卫崇荣双手接过笔记,大致翻看了下,发现记得特别齐全,旁边还写着自己的见解,全是卫茂亲笔所书,不由抬头冲他一笑:“谢谢三哥,我不会客气的。”
卫茂抬手挠了下脑袋,仍是感到困惑,不过卫崇荣向他求助,这种感觉真是太好了。
回家路上,拓跋先翰用扶余话对卫崇荣说:“小王爷,你是故意的?”
卫崇荣笑而不语,心里却是很高兴的。回京之前,卫昭再三嘱咐他,特殊时期,要和东宫的堂兄们搞好关系,万不可起了冲突,给他人可乘之机。
对此,卫崇荣深感为难,他和卫萱,那是从一开始就很好。他和卫兰、卫茂,却是第一次见面就不对盘,双方能保持井水不犯河水的局面,就算是很和谐了。要想改善,谈何容易。
但是太子全家出城迎接他们那日,卫茂认赌服输的表现给了卫崇荣不一样的感观。
卫昊不到四岁,再是顶着小皇叔的身份,卫茂要蒙他还不容易,可他没有那样做,而是兑现了承诺。所以卫崇荣准备尝试下,比起个性高傲、不易接触的卫兰,卫茂还是要更可爱些的。
卫崇荣找卫茂借笔记纯属一时兴起,他若肯借给他,他就此多个理由亲近他,他要是不肯,两人的关系不过是维持现状,对卫崇荣而言,没有任何损失。
卫崇荣没想到的是,卫茂竟是个表里如一的乖小孩,不仅答应借他笔记,还对他毫无保留。要知道,就是卫崇荣自己写的东西,除了卫昭,他再不可能全部给人看的。
拓跋先翰见卫崇荣只顾着发笑,也是忍俊不禁。卫崇荣回过神,用汉话问道:“你能听懂我们说的话吗?看来你学东西还挺快的。回府以后,我教你认字。”
拓跋先翰点头,缓缓道:“能听懂一些,大致意思能猜到,你能顺便教教莹莹吗?”他的汉话不是回到渝京才开学的,而是在庆佳的时候,就跟着霍青月和霍莹莹学了一些。
“莹莹啊……”卫崇荣说着拍了下自己的脑袋,“幸亏有你提醒,不然我就忘了,我得告诉蒙俊达一声,给她请个女先生回来,教她读书识字,琴棋书画等等。”
拓跋先翰愕然,愣愣道:“可以吗?”卫崇荣对霍莹莹这样好,他有些意外。
“当然可以了。”卫崇荣很认真地对拓跋先翰说道:“莹莹是武安侯的外甥女,眼下不过是在王府做客,请个女先生算什么,完全是应该的。”连拓跋先翰都有这样的错觉,他或许该再敲打下王府的下人了,霍青月和霍莹莹不是寄人篱下的寡母孤女,她们是霍青阳的亲人。不管霍青阳出身如何,他能十九岁就以军功封侯,前途不可限量,他的姐姐和外甥女是不该被怠慢的。
拓跋先翰了然一笑,是他先入为主了,却忘了霍莹莹的身份早已是今非昔比。
两人回到王府,卫崇荣首先找来蒙俊达,传达了自己的意思。蒙俊达立即表示,霍夫人和霍小姐都是王爷请来的贵客,他是万不敢轻待的,女先生他马上就去请,保证请来京城最好的。
当年,卫昭是想换掉蒙俊达这个长史的,不料他挨过一顿板子以后突然开了窍,办事又利索又妥当。卫昭瞧着还算满意,就放弃了换人的打算,让他一直干到了现在。
卫崇荣对蒙俊达一向是很放心的,事情交代完了就让他退下了。他让拓跋先翰把他的东西和卫茂的笔记拿回他的院子,他独自去了主院,准备给卫昭请安。
卫昭请旨回京的理由是生病,卫夙如何舍得让他继续操劳,东城大营的日常事务全部给了平郡王卫昌不说,还特许卫昭在家休养,除了初一、十五的大朝,年内都不用上朝。
除此之外,皇帝每旬打发太医上门,给卫昭请平安脉。鲁王内君孙野得了皇帝的旨意,也是有事没事就往秦王府跑,他的医术固然是在太医之上,就是为人……有点不大好相处。
卫崇荣走过穿堂,便听得屋内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算你还有自知之明,没有逞强留在灵州,你要真想着过了冬天再回来,我估计你就永远都回不来了……”
“四哥,你过来坐。”院子里的石凳上坐着个约莫五六岁的男孩子,看见卫崇荣朝他招了招手,示意他过去坐,那是鲁王夫夫的独生子卫若,也是他唯一的一个堂弟,今年六岁。
“若儿,你们来了多久了?”卫崇荣走过去,挨着卫若坐下。
卫若伸出手,蜷着大拇指、无名指和小指,竖着食指和中指。
卫崇荣汗颜,对屋内被孙野唠叨了两个时辰的卫昭表示深深的同情,不过他没有进去解救他的打算,因为鲁王内君话唠的功力实在非比寻常,就连他的宝贝儿子都无力抗拒,只能避其锋芒。
陪着卫若坐了会儿,卫崇荣感叹道:“我很好奇,三伯父平时的日子是怎么过的?”
卫若面无表情,吐出八个字:“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只有他夹在中间,是最可怜的。
卫崇荣把手搭在卫若肩膀上,轻轻拍了拍,满眼写着爱莫能助。
卫昭在家猫了一个冬天,直到开春才重新回到东城大营。很多人猜测,卫昭并不是真的生病了,而是韬光养晦,避免和东宫正面对上,就像他之前放弃封赏,只为儿子求一个世子之位。
对于这种说法,无论卫昭还是卫明,都是不予回应,简直就是无稽之谈。
对宫学的孩子们来说,三月有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上林春猎。卫崇荣弓马娴熟,每年春猎都是名列前茅,赢得人咬牙切齿,却又对他无可奈何。
今年春猎,君情极为罕见地来了,据说是出于君华的强烈要求。
“荣哥哥,你带我去骑马好不好?爹爹不让我一个人骑。”卫崇荣还没想好要做什么,就被君华扯住了衣袖。
君华刚满五岁,长得玉雪可爱,眼珠子又黑又亮,就跟水晶葡萄似的,任谁看了也不忍心拒绝他提出的要求。卫崇荣向来宠着君华,自然不会不答应,当即带着他去到马棚选马。
“荣哥哥,我要那匹黑马,我要——”君华一到马棚,就看中了一匹高大的黑色骏马。
卫崇荣笑着摇了摇头,那匹马太高了,速度也快,骑着打猎不错,可是他们骑着玩,就有点浪费了。好在君华不是不讲理的孩子,卫崇荣细心给他说明了原因,他就同意另外选一匹马了。
他们正在慢慢选着,卫茂过来了,同样是一眼就看上了那匹黑马,他跟御马监的人说了声,把马牵走了。君华不高兴地嘟了嘟嘴:“漂亮马儿不见了……”
卫崇荣揉揉他的脑袋,笑着说:“等你再长大点,我带你骑我们家的‘流云’。”
君华很高兴,展颜笑了,笑得眉眼弯弯。最终,卫崇荣挑选了一匹性格温顺的白色母马。
第061章 转折
抱着君华上了马,卫崇荣控着马,在围场里跑了起来。他们的速度并不算快,但对君华来讲,已经算得上是很刺激的体验了,他指着眼前跑过的山鸡和野兔,兴奋地咯咯直叫。
只听“咻”的一声,一支箭矢从他们的面前掠过,死死地钉在了一只拼命逃跑的野兔身上。
卫崇荣抬眼一看,就见霍莹莹身着一袭红色骑装,手上还举着一张弓。很显然,刚才的那一箭是她射出来的,正中心口,分毫不差,不由轻轻拍了拍手,露出赞赏的笑容。
君华转过头,用亮晶晶的双眼看着卫崇荣:“荣哥哥,我们也去打小兔子!”
卫崇荣皱眉道:“小猴子,我们没带弓箭哎。”上林春猎,弓箭是管得很严格的,每支箭矢上面还有编号,每个人领箭的时候都要做登记,卫崇荣想着今天要陪君华玩,根本没去领箭。
君华眨了眨眼,扯着他的衣袖撒娇道:“没关系的,我们回去拿弓箭好了。”那个穿红衣服的姐姐好厉害,他也想要跟她一样,如果荣哥哥肯帮他的忙,他一定能赢过六皇子的。
卫崇荣被君华缠得没办法,只好带着他领取了弓箭。又因君华想要亲自拉弓射箭,卫崇荣特地选了最轻的弓,最短的箭。方便倒是方便了,就是不知道用起来效果如何。
皇家围场狩猎,不会真的让小皇子小公主们背着弓箭,漫山遍野去寻找猎物,自会有侍卫骑马在前面驱赶,把小动物们集中起来,让他们更加容易射中猎物。
以往,卫崇荣独自参加射猎,都是一骑绝尘,远远甩开众人。今天带着君华,就不能太过恣意妄为了,小家伙刚学射箭不久,固定靶勉强还能射中,骑在马背上射跑动的猎物,那就很难说了。
卫崇荣小心地控制着缰绳,不让马儿跑太快。君华拉开弓,朝着不远处一只正在悠闲地晒着太阳的锦鸡射过去一箭。他的准头还算不错,就是力道不足,箭矢在距离锦鸡一步的地方落了空。
幸运逃过一劫的锦鸡原地蹦了两下,竟然没有逃开。君华不服气,从背上抽出一支箭,再度张弓射去。卫崇荣闭上眼睛,不忍看到这一幕。果然,这一箭偏得更厉害,起码差了两三步。
意识到有人不射中自己决不罢休,锦鸡扑棱了两下翅膀,连滚带爬地逃走了。
君华放下手上的小弓,沮丧道:“荣哥哥,我是不是好笨,什么东西都射不到……”
卫崇荣见他一副不开心的样子,赶紧鼓励道:“我家小猴子是最聪明的,谁敢说你笨啊!射箭这个东西,多练习几次就会好了,你还小嘛,不要着急,慢慢来,我会教你的。”
君华仍然有些不高兴,嘟囔道:“爹爹跟我说过,荣哥哥和我一样大的时候,已经是宫学的第一名了,谁也比不过你。六皇子比我还要小一岁,我却连他都赢不了,好丢人哦!”
卫昊?!卫崇荣回想了下,之前他们从林子那边过来,的确是看到他拎着一只受伤的小白兔。可卫昊是被燕离抱着骑马的,他射到的那只小白兔,有没有燕离的帮忙很难说的。
卫崇荣想到这里,贴在君华耳边说道:“小猴子,不要紧,下次看到猎物,我们两个人一起拉弓,保证不会让你空手而归的。”小朋友第一次打猎,自信心还是需要保护的。
“嗯嗯。”见卫崇荣承诺要帮他,君华的表情多云转晴,重新露出笑脸。
安抚好了君华,卫崇荣勒紧马缰,重新出发,他看到前面有好几只小兔子在蹦来蹦去。
就在此时,卫崇荣听到身后传来一声马儿的长嘶,他扭头一看,脸色顿时就变了。
原来,卫茂骑的那匹黑马突然发了狂,抬起前蹄就跟疯了似的拼命往前冲,瞬间超过了他们。
卫茂吓得脸色苍白,冷汗淋漓,他抓紧缰绳,想要控制马儿降低速度。但是黑马神志不清,根本不听他的使唤,尖锐地嘶叫着向前冲去,速度越来越快,差点就把卫茂甩了下来。
“三哥,你不要慌,千万抓紧了,我想办法救你。”卫崇荣见情形不对,拍马追了上去。
只是他的马没有卫茂的好,黑马还发了疯,根本追不上,两人的差距越拉越大。眼看黑马就要跑出他的射程,卫崇荣不敢再耽搁,他夺过君华的弓,又从他背上抽了支箭,张弓射去。
随着“嗖”的一声,卫崇荣射出的箭射进了黑马的脖子。如果卫崇荣用的是自己平时惯用的弓,这支箭肯定已经没入了黑马的脖子,可惜这把弓是给君华选的,太轻了,石力不够。
黑马受到刺激,变得更加疯狂,卫茂双目紧闭,紧紧拉着缰绳,早已吓得魂飞魄散。
卫崇荣大呼不好,可他距离卫茂太远了,根本帮不到他,侍卫们也没来得及赶过来。
眼看卫茂就要坚持不住,被失控的黑马摔落在地,另一支箭带着破空之声飞速而来。
黑马中箭以后轰然倒地,卫茂跌坐在地上,脚软地根本站不起来。
卫崇荣带着君华匆匆赶到,他跳下马,跪在卫茂身边问道:“三哥,你怎么样了?”
卫茂不停喘着粗气,好半天才抬起头,看着卫崇荣问道:“你救了我?”
卫崇荣摇头,老实回道:“第一支箭是我射的,弓不称手,差点帮了倒忙。”
君华不明所以,只觉惊险刺激,补充了句:“那是我的弓。”卫崇荣揉揉君华的脑袋,用眼神示意他不要多话,卫茂已经够衰了,就不要再刺激他了,君华乖巧地点了点头。
卫茂长吁口气:“还是要谢你的,比那些侍卫动作快多了。”
卫崇荣拔出箭矢,看了看上面的编号,递给卫茂:“你派人打听下,谁是你真正的救命恩人。”他和君华赶到的时候,卫茂身边什么人都没有,估计他也没有看清,是谁救了他。
卫茂接过箭,半天没有说话。此时,侍卫们赶了过来,见两位小皇孙和昭阳侯的小世子都是平安无事,不由心下甚慰。同样是失责之罪,小主子们有没有出事,处理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见卫茂差不多缓过来了,卫崇荣扶着他站起来,让侍卫们把他送回去。卫茂把箭递给侍卫,叫他们打听箭的主人是谁,打听到了要迅速报给他知道。
发生了这样的事,今天的狩猎肯定不能再继续。卫萱闻言更是震惊,立即命人去查,是谁有这样大的胆子,竟敢谋害他的弟弟,被他查出来了,定然叫他不得好死。
稍时,御马监的人前来回报,发疯的马此前并无病痛症状,也没有其它异常。
卫萱蹙眉,语气很是不善:“你的意思是说,那匹马是无缘无故发疯的?”
马夫连连摇头,不停地磕头请罪。他其实也是觉得莫名其妙,可这种听起来就像是推卸责任的话,他是不敢在临淄王面前说的,说了只会罪加一等。
卫萱喝退了马夫,眉头紧锁,凝目深思。这件事他必须查个水落石出,否则的话,两位父亲那里是交待不过去的。对方针对的很可能不是卫茂,而是整个东宫。
射杀黑马的那支箭很快查出了主人是谁,不是别人,正是霍莹莹。
消息传开,包括卫崇荣在内的所有人都觉得难以置信。卫崇荣不怀疑霍莹莹的箭法,可是以她八岁的年龄,真的能有那样的力量吗,还是说霍家的人都是天生神力,与众不同。
质疑归质疑,箭矢上的编号做不得假,那支箭的确是霍莹莹领出去的。
确定是霍莹莹救了卫茂,皇后和太子内君都对她进行了重赏。卫茂更是亲自登了秦王府的门,对霍莹莹的救命之恩表示感激。面对诸多封赏,霍莹莹保持着惯有的冷静和沉默。
数日过后,黑马发疯的原因查出来了,说是御马监的人在喂食时不小心混进了一种野草,这种草和某种香料混合,就会引起马匹神智癫狂。皇帝大怒,处罚了御马监的相关负责人。
对于这个结果,卫崇荣是持怀疑态度的,御马监养着那么多马,喂食都是统一进行的,如果说是马草弄错了,发疯的不该只有一匹马,而是有很多匹才对。
还有就是那个所谓的香料,其他人他不清楚,卫茂他还能不了解吗,他是从来不带香囊、荷包一类的东西的,更不会在衣服上熏香,根本不具备这个引发条件。
卫崇荣很怀疑,在黑马身上做手脚的人想要针对的,其实不是卫茂,而是他。
因为过去几年的春猎,他每次挑选的都是性子最烈、速度最快的马匹,今年要不是带着君华,他肯定会选那匹黑马的。它的个头,它的气势,跟其他马比起来,完全不是一个境界。
只是,是谁要害他呢?卫崇荣想不明白。他一个尚未正式册封的郡王世子,应该不会碍到谁的眼吧?以前的话,他还能认为是卫茂跟他过不去。现如今,这个可能也没有了,且不说卫茂是不是真的有心跟他交好,就冲着他主动牵走那匹发疯的黑马这个举动,就知道这件事与他无关。
就在卫崇荣困惑不已的时候,拓跋先翰为他提供了一条很有用的线索。
狩猎那日,卫崇荣带着君华选马之前,他看到有人靠近过那匹黑马。当时,拓跋先翰以为那人是帮他的主子挑马的,并未在意。后来出了卫茂的事,他就留神去查了查那个人。
结果发现,那人和五皇子卫时有过接触。
卫时?!卫崇荣简直要怀疑自己的耳朵。他们两个,真的是前世无冤,今生无仇啊。
无论哪辈子,卫崇荣印象中的卫时,都是个标准的小透明。前世,卫时十一岁封了代王,随即就藩,在卫夙的六个儿子里面,算是待遇最差的。
卫时上面有四位兄长,长兄是太子暂且不论,二哥封了郑王,三哥封了鲁王,四哥封了秦王,封地一个比一个富庶,他完全没法比。再说就藩的时间,郑王卫旭早逝,秦王卫昭被俘,但他们从封王之日起,从未去过自己的藩地。鲁王卫晓倒是去就藩了,可他也是二十岁成亲以后再去的,不像卫旭,年仅十一岁就被卫夙打发去了封地。
今生,卫时封王的时间没变,封号也没变,但是皇帝的想法变了,没让他小小年纪就去就藩。
饶是如此,卫崇荣和卫时的接触也很少,偶尔在宫里遇上了,也不过是点头之交。要是追究上一辈的恩怨,更是只有卫时欠卫崇荣的,因为陷害卫昭被俘的人,就是卫时的舅舅李伉。
只是逝者已逝,而是还是战死的,皇帝后来从卫昭那里得知了真相,也没把这件事公开。
毕竟,李伉的英雄形象已经树立了很多年,卫昭没有证据,口说无凭。愣是把他拉下神坛,只会引起民众的反弹,觉得他是在给自己的战败寻找借口和替罪羊,哪怕他说的,全部都是事实。
卫崇荣不知道,卫萱是没有查到卫时,还是查到了更多的东西不便说出来。不过涉及到了自己的人身安全,卫崇荣把他知道的信息毫无保留地告诉了卫昭,剩下的事情就不归他管了。
卫崇荣满心以为,卫昭会像以往那样,很快查清事情的缘由。毕竟,卫时只是个尚未开府的小皇子,且没有母族可以依仗,他在宫里做点什么,手脚不可能太干净。
岂料没过两日,卫昭就很严肃地告诉他,此事到此为止,以后再不要提起。
卫崇荣愕然,随即明白,这件事比他想象地还要复杂,卫萱查不下去,卫昭一样无可奈何。
春猎过后,卫崇荣进宫读书变得小心翼翼,宫学以外的地方,绝不随便乱走。
树欲静而风不止,他算是深深地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了。进入五十一年,皇帝的身体变得时好时坏,不管太子和秦王有多克制自己的举止,各种有理无理的说法还是不胫而走。
最开始,卫崇荣对卫夙的病并不在意。上辈子,太子和元康公主冤死,卫昭被俘自尽,君情以身殉国,皇帝照样撑到了永嘉五十四年,活了整整七十岁。
如今,巫蛊之祸没有发生,皇帝的儿子除了卫旭全部健在,北疆的失土如数收回,还开拓了灵州大片土地。卫崇荣怎么想,都觉得卫夙搞不好比原来还能多活几年。
他甚至因此暗暗同情过他的太子伯父,亏得他生得比较晚,是卫夙年近而立才生的儿子,不然依着卫夙的寿数,他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熬不过他,那就悲剧了。
不想卫夙的病情反反复复,竟是越来越严重了,孙野和上官翔对皇帝进行了会诊。两人的结论是相同的,就是皇帝没有致命绝症,而是年纪大了,寿数到了,药石罔效。
卫崇荣闻讯惊骇不已,这是什么道理。难道说,以前国事家事乱成一团麻的时候,皇帝是强撑着不敢死,而今心愿得偿,了无牵挂,反而撑不住了。
第062章 帝崩
皇帝病重,不能理事,朝中政事由太子全权处理,边关防务则是秦王在负责。
卫昭生怕刚刚收回的幽州和灵州局势不稳,不但连给霍青阳去了三封急信,要他务必小心谨慎,既要防范已经迁走的扶余人,也要留意已经归顺的那些,朝廷正值多事之秋,出不得半点疏漏。
除此之外,卫昭还将鹿鸣派往了朔州,牢牢盯着铁勒人的动向。卫斯雷这个人,他不是很信任得过,倘若给了他可乘之机,后果很难预料,所以要提前做好应对一切变化的准备。
论理,皇帝龙体不适,皇子皇孙们是应该轮流侍疾的,就像两年前那次一样。但是,卫夙除了卫昭,根本不召见其他皇子,更不要说是让他们侍疾了,压根儿就见不着皇帝的面。
太子卫明忙于政事,无暇分心也就罢了。鲁王卫晓身无实职,每天最主要的任务便是带孩子,空闲时间多的是,可他见到皇帝的次数,远远不及他家内君。
代王卫时尚未成年,还在宫学读书,他和卫兰是同班同学。皇帝并未传召他们侍疾,因而宫学的正常教学秩序没有受到影响。
卫昊和卫阳两位小皇子更是年幼,连进宫学读书的年龄都还不够,他们听说父皇生病了,都闹着要去请安,见不着皇帝,就在紫宸宫外哭个不停。
卫昊活泼开朗,卫阳酷肖皇帝,卫夙对两位老来子,一向是疼爱有加的。然而这一回,他只召见了他们一次,就派人告诉燕离和赵姬,仔细看好孩子,不得惊扰圣驾。
如此一来,卫昭就成了众矢之的,所有人都在猜测,皇帝频繁召见他,到底说了些什么。
要说皇帝偏爱秦王冷落东宫,大部分人都是承认的,可要说皇帝动了储君换人的心思,却又看着不像。毕竟,卫夙只是不大见太子的面,朝中大小事情都是全权交给了他的,并未让秦王插手。
再则说,卫夙虽然不大过问朝事了,可他偶尔身体情况好转,也会召见孙舒、姜澈、上官轩等朝中重臣,说的都是让他们辅佐太子一类的话,只字不提秦王。
除了卫昭,见驾机会最多的就是昭阳侯君情了。皇帝有时候会分开召见他们两个,遇上机会合适了,也会两个一起见。卫夙仍然不喜欢卫崇荣,每次召见卫昭都不会带上他。但他很喜欢君华,君情哪次进宫没有带上他,卫夙都会特意问起,为何不把君华带来。
面对皇帝的疑问,君情平静地解释道:“小猴子喜欢荣儿,进宫见不到他,自然不愿来了。”不管皇帝有多疼他,宫里的环境都是比较约束的,小孩子不喜欢也很正常。
卫夙皱眉,面露不满之色:“华儿马上就要读书了,你们怎么还是小猴子、小猴子的叫他,真是不像话。”再是聪明俊秀的孩子,配上这么个不伦不类的小名,都会让人觉得性子野得很。
君情抿了抿唇,笑意微露:“他本来就是小猴子嘛,这样叫着亲切。”
卫夙无奈地摇了摇头,揶揄道:“猴年生的叫做小猴子,下一个叫什么?小虎子吗?”明年恰好就是虎年,以君情简单粗暴的命名方式,他家二小子被叫做小虎子,是可以预见的。
君情微愕,右手不自觉地就放到了目前还未曾显山露水的腹部,回过神来才重新垂下去。尽管内心波涛汹涌,可他面上仍是不动声色,不叫皇帝看出自己的心潮起伏。
见君情久久不说话,卫夙叹气道:“罢了罢了,还是朕先给华儿起个字吧,指着你们两个,还不知会想出什么稀奇古怪的来,没得惹人笑话。”
皇帝赐字,那是何等的荣幸,君情稽首谢恩道:“陛下厚爱,微臣代华儿谢过了。”
卫夙摆了摆手,久病的憔悴神色显出几分笑意:“怀字代表想念,熙字寓意光明,华儿就字怀熙吧。”他顿了顿,接着问道:“二小子姓什么?名字你们有着落了吗?”
至此,君情终于明白,皇帝不是在跟他开玩笑,而是在很认真地讨论这个问题,不禁哑然,一时不知该说什么。他抬起头,直直看着皇帝,半晌方喃喃道:“陛下……”
卫夙半躺着,靠在靠枕上,接过君情的话说道:“你们两个,躲躲藏藏这些年,闹得也差不多了。你们不累啊,朕看着都累,不要再躲了,朕给你们赐婚,以后正大光明在一起。省得华儿见了辛儿,还要叫声长宁王,别不别扭……”皇帝等了好些年,一直不见姬辛和君情来找自己,终于忍不住了,自己把赐婚的话说了出来。
“可是……”君情没有露出卫夙期待中的惊喜表情,而是迟疑道:“我若是当了长宁王妃,那昭阳侯……”君情不是在乎名分的人,而昭阳侯的爵位是父亲唯一留给他的东西,他必须保住。
卫夙闻言轻笑道:“傻孩子,难道你当了长宁王妃,你就不是昭阳侯了么?”
长久以来,凡是有爵位继承的人家,都没有过嫡长子出嫁的先例。但这绝不意味着,已经承袭爵位的人下嫁他人就会失去爵位。只不过说,以往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罢了。
君情愣住了,只觉得脑袋乱哄哄的,有种转不过来的感觉。这一天,他受到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皇帝知道了他和姬辛的事情不说,还要给他赐婚,给他们的儿子赐名,真是太意外了。
卫夙见君情良久不语,自顾自地往下说道:“看你这个样子朕就知道,你们肯定是没想过的,也不指望你们了,朕干脆把二小子的名字也给取了吧,省得你们临时再抱佛脚。”
君情总算反应过来,呐呐道:“要是个闺女怎么办?”
卫夙扑哧笑了,随即说道:“就叫姬卉吧,不管是二小子还是二丫头,都能用得上。”
君情再度谢恩,心绪起伏不平,皇帝今天太奇怪了,怪得都有点不像是他了。
卫夙说话算话,没过几日就下了赐婚的旨意。只是赐婚的双方,着实让人惊讶,竟是长宁王和昭阳侯。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他们是不是听错了,这不可能是真的。
皇帝特意在圣旨里说了,昭阳侯虽然嫁入长宁王府,可他的爵位保留,日后可传给世子。
卫崇荣是听卫昭说起这桩婚事的,他当时的第一个想法就是,皇帝的身体状况已经很不乐观了,所以他才急着想要安排好一切。而君情,几乎可以算得上是他疼爱地最纯粹的孩子了。
正常情况下,亲王郡王这一级别的婚事,程序都是很繁琐的。从赐婚算起,到大婚当日,拖上两三年的大有人在。不过君情和姬辛情况特殊,皇帝要求少府在年内就把他们的婚事办妥。
较之其他人的惊讶或者悲伤,君华无疑是最兴奋的,他先是高兴地告诉卫崇荣,他要当哥哥了,后来又很激动地告诉他,他爹爹要嫁给他父王了,他们全家人从此可以生活在一起了。
长宁王和昭阳侯的婚礼由太子亲自主婚,其规格之高仅亚于当年太子大婚。遗憾的是,笼罩在皇帝病重的阴影下,原本喜庆的婚事,也透出了几分隐约的悲伤的气息。
卫昭基本已经不回王府了,他带着卫崇荣住在永福宫,比住在东宫的太子一家距离紫宸宫更近。无论哪一世,卫崇荣和卫夙的关系都说不上亲密,他对祖父的即将离世,并没有父亲和伯父那样发自内心的哀伤和不舍。他的难过,更多的是因为卫昭的难过而来。
每次从紫宸宫回来,卫昭的心情都会变得很低落,卫崇荣尝试过安慰他,发现效用不大也就放弃了。的确,安慰的语言在这个时候是显得最苍白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陪在卫昭身旁。
某日,卫崇荣下课回宫,竟然看到卫昭在弹琴,整个人都惊呆了。他从来不知道,卫昭还有这样一项技能,以前也没看他展示过。带着好奇的心情,卫崇荣驻足在了书房门口。
一刻钟后,秦王世子表示,他后悔了。因为卫昭的琴技,实在是突破下限的糟糕,他身为人子,都没法昧着良心说出一个好字。没有当场扭头就走,已经是他给予卫昭的最大鼓励了。
可就是这样一首曲不成调的曲子,卫崇荣听了会儿,愣是听出了些许忧伤的意味。为了不触及卫昭的痛处,卫崇荣没有问过他有关这首曲子的事,而卫昭后来,也没再弹过这首曲子。
新年到来的时候,皇帝的病情已经到了沉疴难起的地步。除夕大宴被取消,祭祖祭天均是太子代劳。孙野私下里告诉卫昭,皇帝不过是在挨日子罢了,能不能过了正月都很难说。
正月里头,卫夙不再是只见卫昭和君情,他挨着召见了他在京城的全部儿女,从小到大,一个一个来。皇帝在最后的清醒时刻见的人是太子,他交待给卫明很多事情,先是国事,再是家事。
卫夙说,他一生征伐不休,耗尽国力,但收回了北疆全部失土,还开拓了灵州,总算是不辜负太祖皇帝的遗训。眼下,边关初定,国库空虚,还得休养生息才能逐渐恢复国力。卫明登基以后,当以稳定为主,南疆的失土,暂且就不要管它了,安心把幽州和灵州拿稳了,就是功德无限。
卫明含着泪,一一应了。其实,就是卫夙不说,他也会这样做的。后宫诸多事宜,卫夙交待地很简单,他相信以卫明的胸襟和气量,会把弟弟们都照顾好的。
永嘉五十二年正月二十四,大衍皇朝第十任皇帝卫夙驾崩,享年六十八岁。
正月二十五,大行皇帝遗诏昭告天下,停灵元仪殿。
正月二十六,太子卫明登基为帝,以次年为泰安元年。
正月二十八,新皇给大行皇帝上谥号“纯”,庙号兴祖,而非卫崇荣记得的中宗。
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谓之祖宗者,其庙皆不毁。前世,卫夙至死没收回幽州,功绩比起前面几任皇帝,并无过人之处,因此不能称“祖”,而只能是“宗”。今生,卫昭收回了幽州,开拓了灵州,卫夙有了开疆辟土的功绩,尊其为“祖”,乃是顺理成章之事。
作者有话要说:
皇帝祖父下线了,太子伯父上线了,小攻小受也要长到可以谈恋爱的年纪了……
不过由于剧情发展的需要,我要插入两章番外,关于老皇帝的,姬清的,君临的……
第063章 卫夙
身为大衍皇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卫夙刚出生时也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皇子。
神宗皇帝诸子里头,卫夙排行第九,完全不占任何优势。卫夙的母亲和妃孙氏,在神宗皇帝的后宫里,也是属于不上不下的那种,既非宠冠六宫的宠妃,也不是被人遗忘的存在。
论出身,论情分,和妃比不过顾皇后,人家是齐国公府的嫡长女,自幼和神宗皇帝青梅竹马,还给皇帝生了对龙凤呈祥的双胞胎。而她不过是虢国公府不受重视的庶女,进宫纯属巧合,孙家人都不在乎她在宫中能取得怎样的地位,只要不犯下错误,连累孙家就好,何况她还无子,膝下只有三位公主。
拼美貌,拼宠爱,和妃又不及丽妃,那位出身低微,家里勉强算是世族,其实早已败落,连着几代无人出仕。可惜皇帝就是喜欢丽妃,觉得她长得好,会说话,懂得他的心思,只看她的封号,也能看出皇帝的想法。和妃倒也不是完全不得宠,不然她也生不出三位公主来,只是在神宗皇帝心里,她属于可有可无的类型,有她不多,无她不少,没什么值得让人牵挂的特殊地方。
原本,顾皇后生有嫡长子,其他皇子是不用再肖想太子之位的。然而,没等神宗皇帝正式册封大皇子卫凤为太子,他就在十岁那年一病没了,令帝后二人伤心欲绝、哀痛难逾。
尽管皇帝追封了早逝的爱子为孝真太子,可是大衍皇朝,终归是要有一位皇太子的。
立子以嫡,无嫡立长,这是自古以来的惯例。卫凤之后,神宗皇帝的二皇子和三皇子皆是早夭,丽妃所出的四皇子卫周也就成了事实上的皇长子。
卫夙两岁那年,神宗皇帝几经思虑,册封丽妃田氏为贵妃,令十二岁的四皇子入主东宫。
在未来的岁月中,如果丽贵妃母子不主动犯错,卫夙和九五之尊的位置,基本是无缘的。
显德九年,铁勒入燕州,占西北两郡,大衍不敌,双方议和,铁勒提出和亲,要求下降真公主。
铁勒可汗博雅阿图提出的要求传回渝京,朝廷上下,一片哗然,就像一锅沸腾的开水。
开国两百多年,大衍和铁勒时战时和,偶尔也有和亲的举动,但都是把宗室女甚至宫女以公主的名义嫁过去,卫家真正的公主,是从来没有和过亲的。
满朝文武,众说纷纭,有说要和铁勒血战到底的,绝不咽下这口窝囊气,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说是要打可以,要钱没钱,要人没人,拿什么去和铁勒的无敌铁骑硬拼。
神宗皇帝和群臣商量了三天三夜,得出的结论是,形势不如人,只能暂且答应铁勒的要求。如此一来,紧张的就是后宫的诸位娘娘了,谁都不想自己的宝贝女儿嫁到不毛之地去。
皇帝女儿不少,适婚的却不多,只有顾皇后所出的嫡长女卫凰,以及和妃的大女儿新安公主。
论年龄,十八岁的顾长公主显然比十五岁的新安公主更合适。但是,顾皇后仅有一子一女,儿子已经去了,就剩下女儿在身边,她还病得很重,素来心软的神宗皇帝根本没法对她开口。
就在这个时候,丽贵妃突然跳了出来,对皇帝进言道,顾皇后病重,把她唯一的女儿嫁去和亲,实在是太不人道了,不如让她为皇后分忧,让巴陵公主代替姐姐嫁过去。
丽贵妃的话说得倒是恳切,可她唯一的女儿巴陵公主年方十岁,远不到出嫁的年龄,就是和妃的二女儿南阳公主,也比巴陵公主大了三岁,无论谁代替卫凰和亲,都轮不到她。
丽贵妃说了这样的话,和妃哪里还能坐得住,她是个聪明的女人,她从一开始就看得出来,皇帝舍不得卫凰,所以她再是不舍,也主动在皇帝面前说出了让新安公主和亲铁勒的话。
于是,在卫夙三岁的时候,他最爱的大姐姐就被迫嫁去了异国他乡,姐弟两人终生不曾再见。卫夙对铁勒的痛恨,以及欲除之而后快的决心,就是在这个时候种下萌芽的。
新安公主远嫁两个月后,顾皇后薨逝,谥号“敬”。后宫不可一日无主,丽贵妃份位最高,又是太子生母,由她暂管凤印,统摄六宫乃是情理之中,并无人有异议。
倘若丽贵妃安分守己,做好她的本职工作,待孝敬皇后孝期一过,被册封为新后也是顺理成章。可惜丽贵妃太性急了,她还没当上皇后,就摆起了皇后的威风。更要命的是,她对其他低位嫔妃苛刻些也就罢了,她总喜欢跟和妃过不去,处处挑她的刺,寻她的麻烦。
神宗皇帝的确不是很宠和妃,可她毕竟是虢国公府的女儿,父兄在朝堂有一席之地,而且新安公主又和亲去了铁勒,皇帝不看僧面看佛面,对和妃的态度明显比过去亲近了许多。
丽贵妃对和妃的明显打压行为引起了皇帝的注意,他开始思考,她是否真的能够胜任皇后一职。以前顾皇后在的时候,宫里哪有这些事情,看来出身不够,的确是个致命伤。
作为皇帝,神宗皇帝勉强只能算是合格,可他的心思却是极细腻的。因他身体不好,经常就会担心,等他百年之后,年幼的卫夙等人会被人苛待。有一回,皇帝召丽贵妃侍寝,不经意就说起,他大行以后,希望丽贵妃和太子能善待宫里其他嫔妃和她们的皇子皇女。
但凡换个有脑筋的女人,就是心里再不爽,也会笑意盈盈地应承下来。皇帝说出这话,分明是有托孤和立后的想法,除了太后和新皇,谁需要照顾先皇的嫔妃和子女啊。
可丽贵妃听完这话,不仅没有答应,反而生起气来,她可不愿意照顾那些跟她争过宠的女人以及她们的孩子。神宗皇帝惊呆了,怒极反笑,只差没有发作而已,他不知道该说什么。
就是从那个时候起,皇帝动了要换太子的念头,他可以不立丽贵妃为皇后,但只要卫周登基,她母凭子贵,照样是高高在上的皇太后,他没办法,只能连太子一起换了。
神宗皇帝儿子生得多,可惜站住的没几个,大多还生母出身卑微,也就只有九皇子卫夙,算是正经的世家贵女所出。皇帝恨屋及乌,连带着对太子也没了好感,便开始关注卫夙。
感觉到皇帝的冷落,丽贵妃不思挽救,反倒出了个大昏招,坑死了自己和儿子。
丽贵妃对卫夙下毒,打算毒死他,直接从根源解决问题,从此一了百了。谁知卫夙运气不错,那块被人下了药的水晶芙蓉糕他没吃着,而是给了进宫找他玩的长宁王世子姬清。
姬清代卫夙受过,几乎小命不保,好容易救了回来,也是伤了筋脉,毁了习武根基。
事情败露,皇帝震怒不已,长宁王府人丁单薄,几乎代代都是单传,丽贵妃毁了姬清,是想要让姬家后继无人吗?再说丽贵妃的初衷,可是要除去卫夙的,他绝对不能再忍了。
显德十二年,卫周被废太子位,改封代王,立即就藩,丽贵妃贬为庶人,囚禁永巷。次年,卫周在封地自尽,年仅十七岁,庶人田氏闻讯,忧愤而亡。
显德十五年,神宗皇帝册封和妃孙氏为皇后。次年,卫夙元服,加封为皇太子。
皇帝多病,且性情软弱,朝政大权长期落入太后谢逸之手。谢逸并非皇帝生母,而是养母,他的亲生子乃是楚王。皇帝生怕太子年幼,日后钳制不住谢逸,想给他说一门得力的亲事。
不料卫夙听说,他父皇看中的人选是长宁王府的仙游县主姬扬,当场就拒绝了。
卫夙一直觉得,姬清、姬扬兄妹两个是生错了性别,哥哥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妹妹野蛮暴力,全无淑女形象。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姬扬是在六岁的时候,不过是说错了一句话,就被她暴打一顿,浑身痛得要命,却看不出一点挨打的痕迹。包括和妃在内,所有人都在夸赞姬扬,称她将门虎女,名不虚传,都没一个人在意受伤的他,只有姬清,给了他同情的一瞥。
由于卫夙的坚持,他和姬扬的婚事尚未正式提出就胎死腹中,几乎不被人知晓。
两年后,仙游县主嫁给君家少主的消息传出,天下皆惊。因为在所有人看来,姬家和君家,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家族。他们之间不要说联姻了,就是有所往来,都会让人感到奇怪的。
姬家自不用说,大衍开国两大异姓王之一,和永安王府姜家并称天下世族之首。
长宁王府以军功起家,无论儿女,都是精通兵法,弓马娴熟。姬家的历代县主,要么入宫为后,要么嫁入同样的世族人家,从来没有下嫁寒门的说法,一次例外也没有。
偏偏姬扬就开了这样一个先例,怎能不让人惊讶,并对此议论纷纷。当然,琅琊君家也不是普通人家,他们虽然没有世族的身份,却是大衍皇朝很特殊的一个存在,无人敢轻慢他们。
君家是以诗书传家的,他们家传的,不是一般的书,而是中原有史以来,历朝历国的史书。
如果没有君家先人的努力,神川皇朝之前的中原历史,很可能就在战火中烟消云散了。因此从神川皇朝到大衍皇朝,虽然君家的嫡系子弟从不出仕,可他们家的地位,却是绝对超然的。
君家少主君雅,才名闻达天下,他的师兄俞宗就曾说过,如果君雅愿意参加科举,他状元郎的头衔肯定是保不住的,可惜君雅就是不来考,神宗皇帝扼腕叹息之余也是无可奈何。
君雅娶了姬扬,姬扬嫁了君雅……
卫夙闻讯既是觉得好笑,又感到浑身轻松,不管怎么说,父皇是不能再逼他了。
在卫夙看来,他娶不娶姬扬和长宁王府是否支持他,根本没有必然联系。老长宁王已经去了,现在的姬家是姬清当家做主,他相信凭着他们两个人的交情,姬清会毫不犹豫站在他一边的。
显德二十二年,神宗皇帝驾崩,谥号“惠”,年仅十六岁的卫夙登基为帝。
就像先皇想到的那样,太皇太后谢逸牢牢地把持着朝局,根本不给小皇帝任何机会。卫夙年轻气盛,如何忍得下去,他不是先皇,也没有他那般软弱的性子,他是不会任由谢逸摆布的。
永嘉元年,卫夙为了打压谢家的气势,罢免了谢逸的侄儿谢宁中书令的职务,换成俞栋担任此职。同时他把侍中余宪和尚书令韦传也给撤职了,换上了桂儒和孙晏。
俞栋是前科状元郎俞宗的叔父,也是君家的学生,他虽不是卫夙的人,可也不是谢逸的,中立姿态站得很稳。至于桂儒和孙晏,前者是卫夙的老师,后者是他的舅舅,就都是自己人了。
谢逸冷眼看着小皇帝的举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是想着,哀家经营了几十年的朝堂,不是你撤换几个官员就能撼动的,要是那样容易的话,先皇早就成功了,哪里会轮得到他。
果然,新上任的三省长官就职不到半年,就纷纷被谢逸寻到了错处,俞栋下狱自杀,桂儒、孙晏免官回家。卫夙气得半死,却是无能为力,他发现在太皇太后面前,自己的力量太渺小了。
卫夙的危机没有就此解除,谢逸罢免了他的人仍不罢休,他动了换个皇帝的心思。
得知太皇太后传召楚王进京的消息,卫夙慌了。
谢逸不是他的亲祖母,可他却是楚王的生母,谁近谁远,显而易见。更重要的是,在皇帝有错的情况下,大衍皇朝的太后或者太皇太后,论律是有废立皇帝的权力的。
卫夙有错,这是事实,尽管上升不到废帝的高度,可要是谢逸铁了心,想把亲生儿子扶上位,小题大做也不是没有可能,毕竟朝堂上下,从先皇登基起就是掌握在太皇太后手里。
卫夙不想坐以待毙,他赶在楚王抵京之前,打着巡视河工的旗号出宫了。他要去朔州,他要去找姬清,真的和太皇太后对持起来,只有姬清手上的兵权能帮到他。
出宫不久,卫夙就让影卫化妆成他的样子,代替自己巡视河工去了。他私下带着一行侍卫,改道向北,投奔姬清。不想太皇太后早有预料,提前派人在路上伏击了他。
侍卫们拼死力战,可惜力有不敌,渐渐被人包围。随着对方步步紧逼,包围圈越来越小,眼看就要被人突破。卫夙勉强维持着面上的平静神色,心里却多少有些开始慌乱了。
他不由自主在想,如果被太皇太后抓回宫去,自己会有什么下场。也许会像伯祖父齐怀王那样,直接被人废了,再赐上一杯鸩酒。齐怀王还有皇祖父这个弟弟,虽然赐死了他,却以帝礼治丧。他只有三个姐姐,真要是被人废了,只怕结局比齐怀王还要不如,天知道谢逸和楚王会如何对待他。
关键时刻,一道白色身影闯入卫夙的视线,只见他左突右挡,三两步就冲到了卫夙面前。
“快跟我走!”白衣人抓住卫夙的胳膊,带他飞身掠起,动作快得其他人根本来不及拦截。
卫夙隐隐觉得这个声音有些耳熟,可他还没想起是在哪里听过,就被人带着风驰电掣一般疾走了。一口气奔出二三十里,见身后没有追兵追来,白衣人放下卫夙,让他稍作喘息。
卫夙虽有习武,可不过是为了强身健体,并未修习过内功和轻功,陡然经历这么一回,确是有些吃不消。他在树下坐了会儿,直直盯着白衣人看了片刻,突然道:“你是阿清,对不对?”
由于年纪相当,卫夙打从会走路会说话起,就和长宁王世子姬清玩在一起,两人的关系非常亲密。但是那年姬清代替卫夙中毒之后,老长宁王把儿子送到昆仑山养伤驱毒。后来,老长宁王遭人暗算死于朔州,姬清下山后直接赶往朔州袭爵,并接掌军权。卫夙以前从未出过京城,所以他和姬清已有十余年未曾见过,彼此的联系都是靠的书信。
姬清勾唇笑笑,温言道:“陛下,你能走了么?此地距离朔州千余里,我们必须尽快到达,以免夜长梦多。”他笑起来的神态,还有说话的语气,都让卫夙感觉特别地熟悉。
卫夙一跃而起,兴奋道:“阿清,你的伤是如何治好的?我记得太医曾经说过,你不能再练武的。”为了这个事情,他当初难过了好久,为什么不是他吃了那块芙蓉糕,他是不用练武的。
“太医的话,通常只能听一半。”姬清说完,再度拖着卫夙掠起,到了他的藏马之处。
卫夙看着全身乌黑、四蹄雪白的高大骏马,不解地问道:“为何只有一匹马?”
姬清撇了撇嘴,笑问道:“陛下最长时间骑过多久的马?不超过半个时辰吧?”见他默然不语,继续说道:“此去朔州,我们路上不能耽搁,陛下一个人,是坚持不住的。”
姬清说完翻身上马,再把卫夙拉了上去。卫夙对姬清说的那番话,感到有些不服气,他有心想要反驳他,又觉得用事实来说话更有说服力,于是保持沉默。一个时辰后,他什么都不想说了。
一路疾驰两天两夜,打发了三拨伏兵和两拨追兵,姬清终于带着卫夙到了朔州大营。
下马的时候,卫夙已经感觉不到自己的腿是自己的了,他很想发誓,这辈子再也不要骑马了,可看到姬清完全如常的步伐,没好意思说出来,默默把话吞了下去。
他们刚刚走进营地,就有亲兵上前回话,姬清听完立即扔下卫夙,拔腿跑了。
卫夙莫名其妙,抬腿跟了过去,他尚未走进营帐,就听到姬清惊慌失措的声音:“大哥!”
大哥?!老长宁王有一子两女,姬清乃是长子,他哪里来的什么大哥,真是奇怪。
第064章 姬清
卫夙想要走进营帐,被看守的士兵伸手拦住,他们不认识他是谁,也不知道他的身份,不给进。
卫夙活了十八岁,从来没有想去哪里去不成的经历,不由有些新鲜,他没有发火,只是扬声唤道:“阿清!”士兵不过是尽忠职守,姬清把他带来这里,却不交代清楚,应该找他算账。
话音未落,两个士兵的表情就有些变了,可他们很清楚自己的身份,自始至终保持沉默。
随即,营帐的门帘被人掀开了,姬清站在门边,低声道:“你先进来吧。”
卫夙看他一眼,抬腿走了进去。这是主帅居住的营帐,里面宽大整洁,以幔布隔开,分作两间,外间办公,里间休息。卫夙见姬清直接往里走去,便跟着他走了进去。
营帐的里间安置着一张床榻,榻上躺了个人,因他背朝外面,卫夙看不清他的脸。可是一进入这里,他就闻到了浓郁的药味和血腥味,不禁皱眉问道:“阿清,那是谁?”
姬清张了张嘴,似是要说什么,可他终究没有说出来。榻上的人听到卫夙的声音,慢慢转过身来,那是一张苍白虚弱的脸,看上去和姬清有几分相像,他缓缓开口道:“陛下!”
卫夙愣住了,他左看右看,视线在姬清和那人身上来回转移,半晌方道:“这到底怎么回事?”如果是熟悉卫夙的人,就能从他貌似平静的语气中听出,他开始有点生气了。
见“姬清”张口欲言,却迟迟不语,那人叹了口气,强撑着想要坐起来。他的手抖得厉害,仿佛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姬清”立即扶住他,柔声道:“大哥,你小心一些。”
“陛下,臣身体有恙,不能前来救驾,便拜托阿扬跑了一趟,咳咳……”他说到一半,突然咳了起来,咳得像是喘不过气,好容易缓过来,才继续道:“若是阿扬君前失仪,臣……”
话已至此,卫夙哪里还看不出来,床榻上这个病骨嶙峋的男人才是手握重兵,为大衍皇朝镇守北疆的长宁王姬清,他摆了摆手,示意他不用再说,转而向“姬清”道:“你是姬扬?”
姬扬抿着唇,一脸视死如归的表情,认真地点了点头。卫夙长吁口气,压下心头突然涌起的一股郁气,沉声道:“原来是仙游县主,朕先前问你是不是长宁王的时候,你为何不否认?”
姬扬转头看了姬清一眼,见兄长的脸色还算平和,挑眉道:“我若说了自己是姬扬,陛下还会跟我走么?你在写给大哥的信里说过,这辈子再也不想见到我,就算见到了也不会搭理我……”
“你……”卫夙气极,被姬扬堵得说不出话。他恨自己眼拙,竟然没能看出姬扬是女扮男装,他更气姬清不守信用,把他们的通信给了姬扬看,难怪路上他们聊天,姬扬一点破绽都没有。
姬清默默听着皇帝和姬扬的对话,先是一言不发,见皇帝面露不豫之色立时喝道:“阿扬,不得无礼,咳咳……”他的这个妹妹,别的什么都好,就是这个脾气,实在是没救了。
姬扬从不畏惧皇帝,以前不怕,现在更不怕。但她一见兄长咳嗽,神情马上就变了,连声道:“我不说,我什么都不说了,大哥,你别生气,师兄不是说了么?你是绝对不能动气的。”
卫夙说不上有多生气,他更多的其实是心塞,毕竟除了童年时代的那次交锋,他和姬扬并无其他恩怨。倒是过去两天,太皇太后派来的追兵和伏兵都是个顶个的高手,如果没有姬扬全力护着,他根本不可能平安来到朔州大营,更不要说谋图日后了。他见姬清的情况着实不好,不由带着点歉意问道:“阿清的病,可是那次中毒的后遗症?”
“不是。”
“是的。”
兄妹两个同时开口,给出了完全相反的答案,卫夙顿时就明白了真相。
姬清再要说点什么,此时外面有人禀告:“王爷,送药来了。”
姬扬转身出去,把药端进来。姬清接过药碗,默不作声,把药喝了。
姬扬拿着空碗,低声道:“大哥,你歇着吧,我们商量好的事,我先告诉陛下,他若有疑问,再来问你不迟。”为了能够顺利接应到卫夙,姬清可谓是弹精竭虑,万不能再伤神了。
生平第一次,卫夙站在了和姬扬完全相同的立场,附和道:“仙游县主说得对,有事朕和她商量,不劳长宁王费心,你就安心歇着吧!此乃圣旨,不可违抗!”
第15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