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荣华盛世 作者:紫月纱依

    第6节

    随后不久,姬婉和进宫看她的元康公主就得知了卫昭病倒的消息,两人苦于不能前来宣室殿,便让人去东宫请太子。

    卫明赶到未央宫时,姬婉和元康公主正抱头痛哭,吕韬的诊断结果,她们都知道了,也都不愿相信,卫昭,他怎么可能……

    卫明见状忙劝慰道:“母后,皇姐,还请稍安勿躁,我们都未见过阿昭,情况兴许并不像他们说得那样严重。”卫夙身边的人,没有几个是亲近中宫的,传出的消息未必属实。

    姬婉闻言,心下稍安。元康公主抹泪道:“我听宣室殿的人说,父皇砸了一屋子的东西,吕院判从殿内出来,走路都是一撅一拐的。”

    卫明心里不由一沉,面上却不表现出来:“与其在这里胡思乱想,不如我过去看看。”如果不是卫昭情况不好,卫夙如何会气得砸东西和打骂太医。

    姬婉收敛心神,镇定下来,叮嘱道:“太子,你速去,有消息及时传回来。”她的昭儿,可千万不能有事啊。

    卫明颔首,转身去了宣室殿。他很后悔,昨夜没把卫昭强行带走,要是他再坚持一下,卫昭就不会……

    其实卫明心里很清楚,便是他坚持也不会有用,卫昭不可能听到的,他们兄弟但凡起了争执,最后妥协的一定是他,从无例外。

    卫明到了宣室殿,听说卫夙在御书房批阅折子,就先去暖阁看了卫昭。

    卫昭昏睡着,脸颊绯红,呼吸微乱。卫明不懂医术,只看表象并不觉得卫昭的病情有多严重,但想到卫夙的表现,他仍然不敢掉以轻心。

    榻前有两个小太监守着,卫明给卫昭理了理被他踢开小半的薄被,把两个小太监数落一顿,要求他们务必照顾好四皇子,才转身去见卫夙。

    卫夙说是在批阅折子,其实从他进门起,拿起的第一份折子都没看完。

    他是真没想到,卫昭的身体已经被赫连濯折磨地那样糟糕,如果不是时机不成熟,他恨不得马上就派兵灭了扶余。

    卫昭的名字来自昭阳侯,而他无论长相还是性情,都有几分肖似君临。

    当然,卫昭的母亲姬婉和君临的母亲姬扬是同胞姐妹,表兄弟两个在相貌上有相似之处,并不稀奇。

    真正让卫夙欣喜的,是卫昭像足了君临的性子。

    君临英年早逝,卫夙伤怀不已,他此后重用姬玉、鹿子谦、李伉,就是想要填补君临留下的空白。

    但是这几个人,较之君临各有不足,竟然先后丧生在幽州战场,使得幽州得了个“帝国名将坟场”的称号。

    倒是卫昭,他在永嘉三十九年的表现,隐约让卫夙重新看到了少年时代的君临。

    那个时候,卫夙的心情简直可以用失而复得来形容,他坚信有朝一日,自己能将卫昭打造成第二个君临。

    卫家人善战的不多,除了平郡王一系和早已绝嗣的静亲王一系,便只有世宗皇帝的长子卫琳是以军功闻名的。

    由此可见,卫家要想出个能打战的皇子是不容易的,卫夙的骄傲,溢于言表。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卫昭的起点就是他的终点,比起战死殉国的姬玉和鹿子谦,卫昭束手就擒的结果让卫夙更不能接受。

    君临从来不会失败,卫昭怎么可以败,他只是想再要一个君临,真的就那样难么?

    卫昭被俘后,有关他的消息从未断绝,尤其是他给赫连濯生了个儿子,此事闹得天下皆知。

    卫夙永远不会忘记,他收到赫连濯寄来的信,心头是怎样的滋味,他的儿子,不可能是个贪生怕死的人。

    所以,卫夙从来没有想过派人营救卫昭,卫家的皇子,可以战死疆场,却不能苟且偷生,他从此只当没有生过这个儿子好了。

    整整五年过去了,就在卫夙以为,他把卫昭忘得差不多的时候,卫明告诉他,卫昭回来了。

    假若卫昭是自己回来的,卫夙或许会很高兴,忍常人所不能忍,成常人所不能成,卫昭的前途,大有可期。

    谁知卫昭竟然带了伊殷回来,他在扶余生的那个孩子,气得卫夙一口老血哽在胸口,咽不下去,吐不出来,难受至极。

    卫夙不想见到伊殷,干脆就连卫昭也不见,不想这孩子对他的心思了若指掌,特意挑了个这样的天气进宫来,以自己的性命为要挟,逼他就范。

    其他人敢这样做,卫夙直接就能咔擦了他,卫昭这样做,卫夙很无奈,要么他低头,要么卫昭死,根本没得第三种选择。

    第026章 名字

    卫夙想得太过入神,卫明在他面前重复了两次请安的话,他都没有听到。卫明无可奈何,只得高声道:“儿臣叩见父皇。”他不想提醒卫夙,他的折子拿反了。

    卫夙回过神,随手把折子往御案上一扔,招呼道:“太子来了,又是来劝朕的?”卫明的心思,他还能不知道,肯定是来帮卫昭说话的,卫昭能有今日的任性,他这个兄长当居首功。

    卫明稍作犹豫,还是把心里的话说了出来,他劝卫夙改变主意,认了伊殷,卫昭牵挂孩子,说不定会因此多几分求生的意志,否则再拖下去,就很危险了……

    卫夙闻言很生气,痛骂卫明一顿,说是父母兄姐俱在,卫昭岂会只想着那只小狼崽子,此乃大不孝之罪过。

    骂过卫明,卫夙又补充道:“若是阿昭能醒过来,朕就当是天意,认了那只小狼崽子。”说完气呼呼地走了,把剩下的折子留给卫明,让他看着办,能处理的先处理了,不能的暂且留着。

    卫明喜出望外,他就知道,在卫昭的任性面前,父皇是招架不住的。卫明进到暖阁,在卫昭耳边说道:“阿昭,你要快点好起来,父皇答应了,只要你好了,他就认了阿殷。”

    卫昭仍然昏睡着,自然不会有回应。卫明摸摸他的额头,感觉体温比之前好像又高了些。恰在此时,吕韬让人送了卫昭的药过来。卫明亲自从来人手中接过药碗,一勺勺吹凉,再喂给卫昭。

    给卫昭喂了药,卫明让人往未央宫传话,说卫昭暂无大碍,又在榻边守了他一阵子,才回到御书房,处理卫夙留给他的折子。

    宣室殿到底不是住人的地方,卫昭在此养病很不方便,卫夙当天晚上就让人把他挪回了以前住过的永福宫。姬婉和元康公主,也能亲自过去照顾他了。

    但是,卫昭的病情一直不见起色,烧得越来越厉害,吕韬开的药灌下去,根本不起作用。

    卫夙无奈,只得召了上官翔进宫,此人乃是越国公上官翱的胞弟,素有医神之称,与医仙端木惠齐名,只是他救人治病,方法太过匪夷所思,不到万不得已,宫里绝不召他。

    上官翔给卫昭诊了脉,说法和吕韬差不多,也是气血虚亏之兆,而且他还补充了点,就是卫昭前几年各种好药用得太多,以至于大多数的药物,对他已经无效。上官翔给卫昭施了针,但他同时告诉卫夙,此举乃是尽人事,听天命,秦王殿下能不能撑过来,全靠他自己了,他们帮不到他。

    卫昭昏迷了三天三夜,命在旦夕。元康公主想着父子连心,让人去接伊殷进宫,兴许就有奇迹发生呢。实在不成,也得让他们父子见到最后一面,不然她的弟弟,就真是太可怜了。

    宫里派人来接他的时候,伊殷已经在长宁王府急得团团乱转。卫昭一走就是四天,音讯了无,姬辛在西城大营,根本不着家,王府的丫鬟只管照顾他的饮食起居,什么外面的消息都没有。

    伊殷不是没想过偷偷溜出去,但是渝京很大,皇宫的守卫也很森严,凭他如今的小身板,是绝对不可能混进去的。

    再说皇宫是卫昭的家,他的父母兄长都在里面,伊殷与其说是担心卫昭的下落,不如说是害怕他被皇帝扣下了,再不允许他们父子相见。

    但无论如何,卫昭在宫里都是没有危险的,因此伊殷虽然着急,也还等得下去,便是卫昭带不出话来,太子伯父应该也会帮忙的,他耐心等着便是。

    因而,当元康公主府的长史告诉他,秦王病危,公主命他接他进宫时,伊殷根本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四天前,卫昭进宫前都是好好的,怎么可能突然就病危了,他不信,他们肯定是骗他的。

    从长宁王府坐马车到了白虎门,公主府长史带着伊殷下车,从侧门进了宫,换乘宫车,往永福宫而去。

    通常情况下,除了帝后嫔妃,皇子皇女,其他人在宫里是不得乘车的,今日有宫车等候,不是帝后特许,就是太子安排的,看得出来是要他们赶时间。

    伊殷想到此节,更是心急如焚,卫昭究竟病得多重,以至于他们这般匆忙要他进宫,好像动作稍微慢点,就会……

    伊殷不敢往下想了,到了永福宫,他嗖地跳下车,蹬蹬蹬就往里跑,随行的人,根本追不上。

    “爹爹,爹爹……”伊殷一路唤着,径直冲进了卫昭的寝殿,可惜他的床前围着太多人,他年幼力弱,居然挤不进去。

    卫夙见到伊殷大怒,说卫昭那样在乎他,要是卫昭死了,就让伊殷给他陪葬,成全他们的父子之情,伊殷惊骇不已,猛地冲过人墙,扑到卫昭身上。

    “爹爹,我是阿殷,我来了,你快点醒过来好不好?爹爹,呜呜……”你要是再不醒,你儿子就要没命了,伊殷嘴上说的和心里想的,并不完全一致。

    伊殷不是怕死,他怕的,是卫昭可能会死。重生将近一年,伊殷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卫昭是真正把他看得比自己的性命更重要的,他不能失去卫昭,如果卫昭死了,他也不要活了。

    姬婉忧心儿子的病情,对突然冒出来的孙子,并未太过在意。倒是卫明和元康公主,先后抱了抱伊殷,柔声安慰他不要怕,卫昭一定会好起来的。

    伊殷在卫昭床前坐下,紧紧握着他滚烫的右手不放。在扶余的时候,他们经历了那样多的磨难,卫昭都熬过来了,没理由回到了大衍,他心心念念的故乡,才说要放弃的。

    许是卫夙的恐吓起了作用,卫昭终于在第四日的午后醒了过来,姬婉和元康公主喜极而泣,卫明也是激动不已,只有卫夙故作镇定,可惜衣袖下面颤抖的双手出卖了他的心思。

    伊殷见卫昭缓缓睁开双眼,先是难以置信地抬手揉了揉眼睛,然后小心翼翼扑上去,抱着卫昭哇哇大哭:“爹爹,你以后再也不要生病了,呜呜……”

    卫昭浑身乏力,连动一根手指都会感到费劲,他蹭蹭伊殷的脸颊,吃力道:“阿殷,爹爹答应你。”说完又把视线投向伊殷身后的卫夙等人,虚弱道:“父皇,母后,儿臣不孝,让你们担心。皇兄,皇姐,非离哥哥,也辛苦你们了,都是我……咳咳……”

    卫明见他咳得厉害,还有些喘,忙道:“阿昭,你别说话,我们明白你的意思。”说着命人速传太医。

    卫夙瞪了卫昭一眼,拂袖道:“晓得自己不孝,以后说话、做事,就要先想清楚。”言罢扬长而去。

    姬婉福身道:“臣妾恭送陛下。”卫夙这样说,就是意味着,他不再追究这件事了。

    卫明、卫昭、君非离和元康公主同声道:“儿臣恭送父皇。”伊殷眨眨眼,觉得大衍人的礼节真繁琐。

    吕韬很快就到了,这几日为了秦王的病,他是焦头烂额,几宿没睡好,眼眶都凹了下去,就怕秦王有个万一,陛下拿他出气,把他给咔擦了。

    如今见到卫昭醒了,吕韬比谁都高兴。给卫昭诊过脉,吕韬欣喜道:“回皇后娘娘,回太子殿下,内君殿下,公主殿下,秦王的病情已经无碍,只需安心静养即可。”

    卫明欲要开口问话,就听卫昭低声道:“吕院判,我体内尚有禁制功力的扶余秘药,你可能解开?”在长宁王府,卫昭不便召见太医,才把这件事拖了下来。

    吕韬回话道:“启禀秦王殿下,微臣不善此道,还请殿下恕罪。不过陈院使有个弟子,名唤庄钰的,精于此道。待殿下身体复原,可传他前来问诊,只是眼下,却是不适合的。”

    卫昭颔首,表示知道了。卫明笑道:“阿昭,你不要心急,先把身体养好了,什么事做不得。”其实,卫昭的病根是拔不去的,仔细调养,也不过是为了不折寿数。

    姬婉见卫昭面露倦容,便道:“太子,非离,元康,你们各自有事,便先回去吧,阿昭也该休息了。”三人应是,随即退下。

    卫昭目送他们出去,向皇后道:“母后,你也回宫吧,莫要因为儿臣,累着自己。”

    姬婉笑笑:“母后不累,你累了就睡吧,母后看着你。”六年未见的儿子,她无论看多久,都是看不够的。

    卫昭劝不动皇后,便拍拍伊殷的后背,提醒道:“阿殷,你还没叫皇祖母呢,还不快点……”

    伊殷扭头看着姬婉:“皇祖母好。”姬婉点点头,笑了笑,没说话。她对伊殷的感情很复杂,以至于在见到他的时候,有些不知该如何相处。

    卫昭歉意道:“母后,阿殷不懂宫里的规矩……”见到皇后竟敢不下跪行礼,卫昭对儿子已经无语了,他似乎忘了,伊殷见到皇帝,也是没有下跪,没有行礼的。

    姬婉并不在意,只说小孩子年纪小,规矩慢慢教就是,催促卫昭休息。卫昭也的确累了,不多时就睡着了,剩下伊殷和皇后,相对两无言。

    卫昭养病期间,姬婉和卫明是日日必到永福宫的,元康公主在宫外,也是隔三差五就进宫来,君非离也带着孩子来过几次。

    卫明膝下三子一女,长子卫萱,今年十三,长女卫蔻,年方十岁,次子卫兰,刚满八岁,幼子卫茂,只得五岁,全是君非离所出。跟着君非离来到永福宫的是年纪稍长的卫萱和卫蔻,他没带上卫兰和卫茂,说是两个小儿子太调皮,来了只会影响卫昭休息,不如不带他们,等卫昭病好了,他再让他们来找伊殷玩。

    卫萱和卫蔻都是温柔和善的性子,君非离待人也是谦和有礼,伊殷对太子伯父全家的印象是非常好的,再想起他们前世悲惨的遭遇,更是唏嘘不已。

    随着卫昭病情的逐渐好转,给伊殷重新取名的事被提上了议程。卫昭想了个“荣”字,既符合辈分,寓意又好,而且没人用过。

    然而,宗正卿却不同意,说是小皇孙来历不明,不能用草字头的字。卫昭如何肯干,死活要用“荣”字,事情闹到卫夙那里,卫夙说伊殷和其他人不一样,名字也不能一样。

    之后,卫明出面说合,“荣”字照用,前面加个“崇”字,卫昭和宗正卿各退一步,伊殷的新名字就算定了下来。

    “卫荣”变成“卫崇荣”,卫昭是很不高兴的。因为大衍的皇家和世族,历来皆以单名为尊,双名为贱。

    在大衍之前的神川皇朝,嫡庶之分尤为严重,嫡出单名,庶出双名,是流传了几百年的规矩,便是皇子皇女,也不能例外。

    但在神川皇朝的中后期,神川家族自己打破了这个规矩,天底下还能有比皇帝更尊贵的人么?堂堂帝王,名字却是双字,岂不让人笑话。

    于是,神川家并非嫡出的帝王们,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往往就是给自己改名,去掉一个多余的字。

    后来,除了嫡子嫡女,皇帝也给宠妃宠侍的儿女取单名。再后来,干脆就一视同仁,只要是皇子皇女,通通都是单名。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给所有子女都取单名的风气盛行于整个世族阶层。卫家早年也是世族出身,自然遵循这个规矩,因此卫家历代的皇子皇孙,就没有一个是双名的。

    因着“卫崇荣”这个名字,卫昭郁闷了好几日,凭什么他的儿子,就要有个和别人不一样的名字。

    当然,卫昭不是没有别的选择,如果他不用草字头的字,宗正寺并不反对他给伊殷改个单名,只是那样的话,伊殷入不了行辈,还不如双名呢。

    卫崇荣对此倒是毫不在意,他不觉得自己是扶余人,也不认为自己是大衍人,姓赫连还是姓卫,对他而言并不重要。

    不过“卫”是卫昭的姓氏,能跟他一样,他还是挺开心的。除此之外,卫崇荣对卫氏皇族,对大衍皇朝,没有任何归属感。

    再说,卫昭虽然不满意这个名字,也只是私下里不开心,而不是像先前那样,为了给他争取“卫”这个姓氏,要死要活地跟皇帝对着干。

    可见在卫昭心目中,他能不能姓“卫”,是顶顶要紧的,绝对不能退让。至于他的名字是一个字还是两个字,则是可以商榷的。

    除了觉得“卫崇荣”三个字写起来太麻烦,没有“卫荣”那样简便,卫崇荣并不认为两者之间有多大的差异。

    但卫家皇室的人,显然不是这样想的。卫昭最早提出“卫荣”这个名字,那个据说跟他同辈,头发和胡子全都花白了的宗正卿瞬间变了脸。

    然后就是长长的引经据典,宗正卿说话啰里啰嗦,卫崇荣记不住全文,只晓得大概意思是说,他若是叫了“卫荣”,卫昭就是对不起卫氏宗族,对不起卫家祖宗十八代。

    卫昭的性子有多倔强,只看他和卫夙的对持就能了解一二,可就是他,也没扛过宗正卿的压力,卫明再一劝说,就屈服了。

    第027章 君情

    卫崇荣见不得卫昭闷闷不乐的表情,想办法逗他开心,谁知卫昭意兴阑珊,压根儿不想搭理他。

    “爹爹,你好歹说句话嘛!”自从那日被元康公主派人接进宫,卫崇荣就跟着卫昭住在他旧日在宫中的住处,永福宫。

    永福宫位于未央宫右侧,属东六宫。按照最初的规划,东六宫是正三品以上君侍的住处,与其相对应的,西六宫则是正三品以上嫔妃的住处,泾渭分明,互不往来。

    但实际上,距离紫宸宫和未央宫最近的永寿宫和永福宫,往往成为各路王爷在宫中的临时住处,如太宗年间的雍王,世宗年间的长宁王,以及宪宗年间的齐王。

    卫昭懒懒看他一眼,索然道:“出去玩去,别烦我!”宗正寺那群老家伙,每天正事不做,专门和他过不去,就连父皇也是支持他们的,卫昭越想越不忿。

    卫崇荣知道卫昭还在计较自己的名字,晃着他的胳膊撒娇道:“可是没人陪我玩。”

    比起扶余的王宫,大衍的皇宫不知大了多少倍,单是卫昭的永福宫,就能直接碾压对手。只是宫里的人,卫崇荣大都不认识,且有正事在身,他就显得很无聊了。

    卫昭可能也是觉得对儿子的态度凶了点,就从软榻上坐起身,柔声道:“荣儿,你想去哪里玩?”

    卫崇荣不是很能接受“荣儿”这个称谓,但是卫昭不喜欢“崇”字,“阿荣”叫起来又感觉怪怪的,只好勉为其难地接受了,他看着卫昭,问道:“爹爹,我们能出宫吗?”

    陡然听到儿子说要出宫,卫昭怔愣了下,随即问道:“荣儿,你是想要出宫去玩,还是想要搬到宫外去住?”

    卫崇荣愕然睁大眼睛,没想到这句话竟然有两种解读方式,大大出乎他的意料,遂道:“爹爹,我既想出宫去玩,也想到宫外去住。”

    前世,卫崇荣大半辈子都是在宫里度过的,留下的尽是些不美好的记忆,如果有可能,他当然不想在宫里住,即使卫昭的永福宫,比他以前住过的地方要精致华丽许多。

    卫昭想了想,肯定道:“荣儿,你要出去玩,我们现在就能走,可你要是想出去住,估计就得等段时间了。待会儿回宫,我去问问母后,我的府邸什么时候能收拾好。”

    “呃?!”卫崇荣目瞪口呆,他就是随便问问而已,并未想到卫昭真的会有出宫的计划,而且他不是说自己在宫外没有府邸么,怎么突然又有了。

    卫昭根本不看卫崇荣惊愕的表情,接着道:“当年出征扶余之前,父皇就让工部的人给我修建王府了,等我回来,便能就藩。”

    “就藩?!”卫崇荣已经跟不上卫昭的思路了,这都哪儿跟哪儿,皇子就藩的规矩,他又不是不知道。

    对大衍的皇子来说,就藩既是好事,又是坏事。此事的好处在于,你的人身安全从此有了保障,而坏处则是,就此远离大衍的政治中心,只能当个逍遥度日的富家翁了。

    要知道,大衍的亲王、郡王对封地的政权、军权,都是不能插足的,他们唯一能享受的,就是封地的赋税,住在京城还是封地,其实并无区别。但是太祖皇帝曾有明言,皇子除非在朝任职的,否则元服之后,成亲之前,必须就藩,不得违背。

    卫昭少年从军,一心想要建功立业,而且他和赫连濯,还有尚未了结的恩怨,他怎么可能去就藩,从此放弃前程和仇恨。

    卫昭见卫崇荣懵住了,不由失笑,逗他道:“荣儿,你想到什么了,吓得傻乎乎的?”

    卫崇荣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忙问道:“爹爹,我们要去哪里?”话刚说完,他就想骂自己笨蛋,卫昭能去哪里就藩,他是秦王,他的封地直接都把渝京围起来了好不好。

    大衍开国近三百年,只有两位皇子的封地是在京畿重地附近。一位是开国皇帝卫律和孝烈高皇后的独子,雍王卫胤。太祖、太宗两朝,雍王权倾天下,势不可挡,死后陪葬昭陵,哀荣无限。

    而另一位,就是卫昭了。只看当今太子对他的疼爱程度,就能想象出他未来的权势,绝不会亚于昔年的雍王。毕竟,太宗皇帝和雍王分别是前后两任皇后之子,而卫明、卫昭,却是同胞兄弟。

    满意地看着卫崇荣一脸懊恼的表情,心情大好的卫昭笑道:“我们能去哪里,爹爹的王府就在尚冠里,若是时间来得及,我们等下可以先去看看。”

    卫崇荣不高兴地鼓了鼓脸颊,心想卫昭这是什么习惯,没事竟然戏耍儿子,很好玩么?

    卫昭让人跟皇后打了声招呼,就带着卫崇荣出宫了。他们是微服出行的,身边连个侍从都没带,让不习惯被人跟随的卫崇荣心情有所好转。

    “爹爹,你要带我去哪里玩?”手里举着一串卫昭强行塞过来的糖葫芦,卫崇荣没话找话说,他在渝京生活了近二十年,岂能看不出来,卫昭带着他走的,是去昭阳侯府方向的路。

    卫昭可不像他儿子那样矜持,三下五除二就把手上的一串糖葫芦吞下肚了,拍拍手回答道:“我们到昭阳侯府,看看情儿去。”

    卫崇荣了然地点点头。从他们进京起,就听说君情身体不好,卫昭还说过要去看他,但是住在长宁王府的半个月,卫昭压根儿就没出过门。之后卫昭回宫,随即就是大病一场,差点丧命,君情竟然也没进宫看过他,如果不是病得厉害,以他和卫昭的交情,似乎有点说不过去,可是看卫昭脸上的表情,又是毫无忧色,卫崇荣就有点看不懂了。

    两人往前走了不远,卫昭又看上了五味斋的酥糖,他问卫崇荣:“荣儿,这家店的酥糖特别好吃,我们买点尝尝?”说完不等卫崇荣回答,就直接排队去了。

    卫崇荣拿着好容易吃下去一颗的糖葫芦,面上的表情快要崩溃了,谁能告诉他,卫昭为何对甜食如此情有独钟,他一点都不喜欢吃甜食好不好,又甜又腻,难受死了。

    卫昭买好酥糖回来,看到卫崇荣的糖葫芦只吃了一颗,很不爽地瞥了他一眼。卫崇荣眨眨眼,委屈道:“爹爹,牙疼,我不想吃糖了。”

    卫昭不说话,伸手接过卫崇荣手上的糖葫芦,帮他吃掉了。于是卫崇荣就在想,卫昭小时候,为了保住他的牙齿,皇帝和皇后肯定头痛死了,这些年在扶余,也真是难为他了。

    昭阳侯府毗邻皇城,从白虎门出来不远就到了,位置相当不错,和长宁王府隔得也不远。由于君华的缘故,卫崇荣以前来过侯府几次,对此并不陌生。

    故地重游,看着美轮美奂,除了仪制所限比起宫里也是丝毫不差的昭阳侯府,卫崇荣必须承认,卫夙对君临的偏爱,远非常人能及,就是卫明和卫昭,也未必比得过他。

    除了开国时的四王八公,在大衍皇朝,能靠军功取得的最高爵位便是侯爵。不过同是侯爵,也有食邑数量的差异,最少的只有几百户,大多数人是在一两千户,只有昭阳侯,是罕见的万户侯。

    君临在世的时候,昭阳侯的食邑从最初的八百户,一路往上增长,最终达到两万三千户。君临不幸病逝,年仅三岁的独子君情袭爵,卫夙把对君临的喜爱,全部转移到了君情身上。

    从小跟卫昭一起养在皇后身边就不说了,卫夙生怕在钱银上委屈了君情,不断找各种理由给他加封,到君情从宫里出来,他的食邑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三万户,这是大衍开国至今从未有过的。

    卫崇荣很清楚,这还不是君家最鼎盛的时候,卫夙驾崩前,君情的独子君华尚不满八岁,他不但下令把昭阳侯的食邑加到三万六千户,还告诫卫阳,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君家的食邑数量。

    卫阳始终对君华耿耿于怀,这些不能不说是原因。卫崇荣一边回忆往事一边跟着卫昭往里走,由于太过入神,竟连什么时候停下来的,也没留意到。

    忽然间,他感觉有人推了推自己的肩膀,猛然抬头,就看到卫昭正瞪着自己,嘴上吩咐道:“荣儿,还不见过昭阳侯?”

    卫崇荣转过身,看到一张和记忆中的君华有几分相似,但比他更冷淡的容颜,忙道:“见过昭阳侯。”按照辈分,他该管君情叫表兄的,不过卫昭没说,他也就当不知道。

    君情微微颔首,转而对卫昭道:“不像你,眼睛特别不像。”卫昭无语望天,翻出大片的眼白对着君情。

    卫崇荣打过招呼,就把视线收回来,不然老是仰着头,脖子很累的。以卫崇荣目前的身高,平视出去正好看到卫昭等人的腰腹,他恍惚觉得哪里不对。

    再一细看,他顿时悟了,不对的地方是君情的肚子,似乎有点微微隆起,跟他高挑纤细的身型很不相称,而且算算日子,君华也该在他母亲的肚子里了。

    卫崇荣没想到的是,君华所谓的母不详,其实应该是父不详才对,因为他是君情亲自生的。

    尽管圣眷优渥,可惜君家父子,都不是长寿之人,君临英年早逝的时候只有二十四岁,君情战死幽州之时,也不过二十五岁,只留下个君华,在比君情更年幼的年纪,就成了孤儿。

    前世,君华从两岁起就养在卫夙身边。起初,因为君临和君情的缘故,卫夙对他疼爱有加,如同自家儿孙一般。

    永嘉四十九年,巫蛊事件爆发,祸及东宫,卫明为求自保,不得不起兵反抗,元康公主和长宁王姬辛也参与了此事。

    第二年,姬辛战死,太子兵败自尽,元康公主自尽,太子内君和三子一女全部被人杀害,就连卫萱出生不足百日的女儿,也被人活生生地摔死。

    皇后闻讯,自尽身亡,皇帝盛怒,夺长宁王、宋国公、宜春侯爵位,成年男丁腰斩,女眷没入掖庭,幼子流放三千里。一时间,渝京城内血流成河,比起先前的兵祸,有过之而无不及。

    君华当时只有四岁,又是养在宫里,便没有被卷进此事。不出一年,卫夙幡然醒悟,意识到是自己冤枉了太子,还下了罪己诏,但是太子和元康公主全家,无人幸免。

    卫夙和姬皇后结缡近五十年,共育有两子三女。长子卫明,长女元康公主,均死于巫蛊之祸;次子卫昭,被扶余俘虏多年,后来自尽;次女遂宁公主,在君临病逝后为他殉情;幼女高昌公主,和亲乌孙,其后两国交恶,再无音讯。此外,姬辛战死时未有子嗣,这意味着,对卫氏皇族有过莫大功绩的姬家,就只剩君华一丝血脉了。

    其实,被鹿鸣带回渝京的卫崇荣也算是姬家后人,但是卫夙不喜欢他,更不想见到他。于是,他把对太子,对姬家所有的歉意,通通补偿到了君华身上,对他甚至比对卫阳都好。

    卫阳改元当年,他的生母赵太后就过世了,虽然太医院的医案看起来毫无破绽,但是卫阳坚信,他的母亲是被人害死的,偏偏进宫抚养他的万春长公主跟他怀疑的上官家是有亲的。

    卫阳谁都不信,除了卫崇荣和君华,因为他们跟他一样,在这个世界上都已经是举目无亲了。卫崇荣那个时候对卫阳很好,掏心掏肺地好,君华偶尔提醒他,他还嫌他心眼小,事儿多。

    之后的事实证明,君华对卫阳有所保留的态度是对的。卫阳那样的人,就不适合与人深交,若即若离是最好的,就像他一直不喜欢君华,两人的关系却维持着微妙的平衡。

    反而是卫崇荣,他对卫阳太好,好得过了界。卫阳不是信不过卫崇荣,他是不允许自己有任何的弱点,卫崇荣太了解他了,他害怕,怕得要命,所以卫崇荣必须死。

    卫阳看着卫崇荣喝了鸩酒就走了,其他人谁也不敢进来。卫崇荣躺在冰冷的大理石地面上,笑得无比讥讽,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就是个彻底的笑话,他是多余的存在,谁也不需要他。

    君华便是这个时候进来的,他的右腿有些毛病,若是走得快了,就会一高一低,因而平时都很注意,会尽量走得慢些,不让人看出自己腿上的异常来。

    但是那天,君华走得很快,右腿也跛得很明显,他显然是不在乎,只想尽快走到卫崇荣的面前。

    当时,卫崇荣的视线已经很模糊了,可他还是清楚地看见,君华看他的表情,悲伤到无以复加。

    君华对他说了些话,可卫崇荣已经听不清了,但他还是很高兴,因为在他临死之前,终究是有个人愿意为他伤心的。

    卫崇荣胡思乱想完了,就伸手去摸君情的肚子,反正他还是小朋友,估计不会有人说他失礼的。

    岂料君情是个很不喜欢和人有肢体接触的人,卫崇荣的手刚碰上去,他就无意识地向后一退,动作之敏捷,完全不像是有了身孕的人。

    第028章 故人

    卫崇荣愣住了,傻傻站在原地,有些不知所措。他没有别的目的,就是想要摸摸君华,他有点想他了。

    他告诉自己,以后要疼爱君华,要对他很好,毕竟他是上辈子唯一在乎过他的人。尽管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君华并没把这种在乎表现出来。

    卫昭没料到卫崇荣会有这样的举动,倒是君情的反应,在他看来很正常,他把卫崇荣拉到身边,沉声道:“荣儿,不得胡闹。”

    卫崇荣抿着嘴,不说话,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就是曾经有太医说过,君华的腿疾不是天生的,而是出生时难产,强行被拽出来的时候接生的人手法不对,硬给扯伤的。

    如果可以避免这件事就好了,没有腿疾的君华,应该会更可爱的,卫崇荣鼓起腮帮子认真地想到。只是君情的性子一看就不是那种容易亲近的,这个事做起来,只怕不容易。

    君情避开卫崇荣的接触,纯属本能反应,此时见他埋着头不说话,不禁暗自检讨,是不是自己做得不对。卫崇荣的身世不同寻常,性格多半也很敏感,其他人对他疏远也就罢了,自己可是卫昭最好的朋友,怎能对他如此。虽说卫崇荣的举动有些突然,但人家小朋友对他表达善意,他却躲开了,会不会让他很伤心。君情不是擅长跟人打交道的性格,就用求助的眼神看向卫昭。

    “小气包,真生气了?”卫昭拿手戳戳儿子肉嘟嘟的脸蛋,才不信他会生气。

    卫崇荣摇头,认真道:“爹爹,我想摸摸小弟弟。”装嫩就装嫩吧,只要有用,他就不嫌丢人了。

    卫昭冲着君情眨了眨眼,意思是你看着办,君情虽不习惯,还是让卫崇荣把小手放了上来。谁知卫崇荣的手刚摸上君情的肚子,就感觉有什么东西在掌心轻轻蠕动。

    卫崇荣怔住了,眼中随即闪过惊喜之情,这是君华在动,是不是意味着,他对他印象不错呢。卫崇荣转过身,得意道:“爹爹,小弟弟在动!”

    “真的?”卫昭好奇道,也伸手来摸,可惜什么也没摸到。君情最是不喜有人触碰他的身体,卫崇荣年纪小,他勉强忍了,对卫昭却不客气,毫不犹豫就把他的手拍开了。

    随后,卫昭把卫崇荣打发到院子里玩,自己和君情两个人在屋里说话,他问君情:“你是怎么想的?竟然被那个小家伙给欺负了。”

    君情容色清冷,淡然道:“你情我愿,有什么欺负不欺负的。再说陛下仍未放弃对幽州的念想,说不定哪天就要动兵,我能让他冒这个险?”

    卫昭白他一眼,没好气道:“说得好像你就不用上战场似的。情儿,你是昭阳桓侯的儿子,就是冲着这点,父皇也不会轻易放过你。”

    君情无甚惊色,平静道:“我不是父亲,他能做到的那些事,我可能永远也做不到。”

    卫夙常对人说,子不类父,太子的性格温和谦雅,跟他完全相反。其实,这句话用在君临和君情身上,也是很准确的。

    君临出身的君家,是久负盛名的书香世家,传承数百年之久。但是君临身上,没有一丝君家的书卷气,他是天生的将星,注定为了战场而生。君情三岁丧父,从此被卫夙养在宫里,刀马骑射,兵书阵法,都是从小就学的,只是他和卫昭不一样,卫昭学习那些东西,是因为他喜欢,而君情,则是由于皇帝要他学,他想培养出第二个君临。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十年寒暑,匆匆而过。年幼的孩子长成了英俊的少年,卫夙不得不骄傲又带着些许遗憾地承认,比起君情,卫昭才是更像君临的那个人。

    如果卫昭没在幽州出事,卫夙不会重新再打君情的主意,姬辛太年轻了,他等不及,而其他人,都没有君情来得让他放心。君情到底是他亲手培养出来的,他身上留着君临的血。

    君情不是君临,他自己明白,卫昭也明白,只有皇帝,他似乎不明白,两人想到这里,同时陷入了沉默。

    良久,卫昭突然道:“还说他没欺负你,下手那样狠,孩子差点都要保不住了。”卫昭硬生生地把话题转了回去。

    闲极无聊,躲在打开的窗户下偷听他们对话的卫崇荣闻言一哆嗦,他和君华还真是同命相怜,都是还没出生,就被人嫌弃上了。

    的确,卫昭刚回京的时候,君情正卧床保胎呢,连床都下不了,如何能去看他,只是个中缘由,却和卫崇荣的想象,有些不一致。

    只见君情斜斜睨了卫昭一眼,解释道:“那是误会,我们不过是正常切磋武艺,谁能想到就有了孩子呢,不是说年过二十再服素云丹,不见得有效么?”

    “他就没看出什么异常么?”卫昭犹自不信,他有卫崇荣的前几个月,吐得是死去活来,以至于赫连濯,那段时期都不敢再折腾他。

    君情摇头,坦言道:“别说他了,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不然我们如何会动武。”卫昭也是无语,只能感叹孩子福大命大,经得住父亲的全力一击。

    卫崇荣正听得津津有味,忽然感觉自己被人抱了起来,回身一看,却是姬辛,忙叫道:“姬辛哥哥,你来了?”

    姬辛点点他的鼻头,轻笑道:“小王爷,偷听墙角可不是个好习惯哦!”此言一出,四道凛冽的目光同时射了过来,吓得卫崇荣往姬辛怀里缩了缩。

    正常情况下,以卫昭和君情的功力,早该发现卫崇荣了,但是他们一个有孕,身体状况不佳,另一个内力被禁制,尚未完全恢复,兼之卫崇荣年纪小,呼吸轻,一时竟没察觉。直到姬辛出声,他们才晓得,有个不听话的小家伙,已经偷听他们的对话很久了。尽管没说什么不可告人的事,可卫昭对卫崇荣的行径很不满,寒厉的视线有如实质。

    姬辛比卫昭和君情小了六岁,从小追在他们身后,没少因为读书不够认真或者练武不够刻苦的原因被他们责罚,因而见到卫昭有发火的征兆,下意识就帮卫崇荣求请,说是小孩子,难免贪玩。

    卫昭冷冷哼了声,没说话。姬辛和卫崇荣对视一眼,作出爱莫能助的表情,便抱着他进了屋。

    进屋以后,姬辛把卫崇荣放在地上,径直走到君情身边,问他身体如何,晚上睡得可香,早起是否呕吐,每餐用了什么,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简直是温柔体贴好男人的典范。

    看着泰然自若的姬辛和熟视无睹的卫昭,再看神情寡淡却也没有不耐烦,而是一一作了解答的君情,卫崇荣后知后觉地问道:“爹爹,姬辛哥哥是……”

    其实,这个问题已经不需要卫昭回答了,不是君华的亲爹,如何会对他和君情关怀备至,而卫昭到了长宁王府就不再提出要看君情的事,想必是从姬辛那里得知实情了。

    果然,卫昭轻轻点头:“长宁王是小宝宝的另一个爹爹。”君情和姬辛的关系,并未公之于众,不过告诉卫崇荣,却是无碍的。

    无意中知晓了君华的身世,卫崇荣突然就在想,卫夙知道他是君情和姬辛的儿子吗?也许是知道的,所以他对君华的宠爱,才会到了让卫阳羡慕嫉妒恨的程度。

    昭阳侯府和长宁王府相隔不远,但是姬辛常年扎根西城大营,在家的日子屈指可数,自从君情闭门养胎,他们就少有见面的机会。

    卫昭不想打扰他们,便要带着卫崇荣告辞,但在临走之前,他语气严厉地敲打了姬辛一番,说是他要再伤着君情,他就两罪并罚,决不轻饶。

    姬辛满脸苦笑,忙不迭地保证道,类似的错误绝不会再犯。他从来没想过要伤害君情,而且从小到大,他也没有赢过君情,那天的事情,纯属意外。

    那日,两人像往常一样,在校场比武。前面百招,君情稍占上风,岂料百招过后,他力有不逮,露出个明显的破绽。姬辛如何会错过这样的机会,毫不犹豫就攻了上去。

    若在平时,君情纵是落败,也不至于让姬辛伤到自己。但是那天,他的状态特别不对,姬辛收手不及,重重一掌拍了过去。君情的抵抗软弱无力,被狠狠摔在地上,口吐鲜血。

    之后就是一通兵荒马乱,当军医说到君情内伤无碍,但动了胎气可能导致流产时,两个人都惊呆了。

    君情是服过素云丹,不过那时他已经年满二十,服药也未必有用,而且他和姬辛,也只有过几次而已,哪能想到竟然就有了,此前分明一点症状都没有。

    军医只擅长外伤、骨伤,忙让姬辛另请高明,好在他是跟随过君临的人,并不会把此事宣扬出去。后来,君情为了保住孩子吃尽苦头,姬辛只恨自己对他不够好,怎么可能再伤到他。

    从昭阳侯府出来,卫昭见时辰还早,就带着卫崇荣去看他的王府,若是他有什么不喜欢的或是要添加的,回去就好告诉工部的人,让他们尽快整改。

    开国以来,以皇城正门朱雀门对着的朱雀大街为界线,渝京城形成了西富东贵的格局。皇室宗亲,世家贵族,朝廷高官的府邸,全都集中于此。尚冠里位于东城北部,紧靠皇城,乃是黄金地段的黄金地段,有资格住在这里的,除了开国的四王八公,便是能够留京的皇子皇女,以及军功封侯的新晋贵族。

    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自然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绝不会有空宅子存在,有人想要搬进来,都得先看看有没有住在这里的哪家人不够格了,否则就是皇帝下旨,也不能撵人搬家的。

    在大衍的历史上,多的是皇子开府,公主下降,由于尚冠里没空地从而把王府和公主府建到临近的梧桐里和荷花里的情况。卫昭的运气算是不错的,卫夙提出要给他开府的时候,少府正好收回重庆长公主的公主府不久,卫夙便让人把公主府推到重建,日后给卫昭当作王府。

    尚冠里住的都是高门大户,主人家出门也多是车轿代步,像卫昭和卫崇荣这样步行的,非常罕见。他们走过齐国公的府邸,卫昭告诉卫崇荣,齐国公世子顾毓,曾是他的同学。

    卫崇荣立即回想起来,顾毓待他的确算是不错的,不过那时,他已经是齐国公了。他原先不明就里,现在终于明白,原来是看在卫昭的面子上,不由有些感概。

    这时,一辆从他们身边经过的马车忽然停下来,车上的人掀起帘子,惊喜道:“秦王殿下?”

    卫昭闻言一愣,面上的表情稍显慌乱,他既没应声,也没转过头。卫崇荣仰起头,正好看到从马车上下来的人,永安王姜澈。

    姜澈跟车夫说了两句话,车夫就赶着马车自行离开了。他走到卫昭身边,拱手道:“微臣姜澈,见过秦王殿下。”

    永安王姜家和长宁王姬家,是大衍皇朝仅有的两家异姓诸侯王,与世代从军的姬家不同,姜家除了第一代的姜不疑和第五代的姜岚,其余历代家主,都是走的文臣路线。

    “永安王免礼,小王不敢当。”姜澈和卫昭同是郡王爵位,见面彼此致意就好,不用行礼。

    姜澈放下手,在身侧紧紧握成拳,沉吟道:“早闻殿下回京,却一直没能进宫看望,真是、真是……”

    卫昭回过神,急急打断姜澈的话:“小病而已,不值一提,中书省事务繁杂,永安王不必挂在心上。”姜澈不到三十,就已经是中书右侍郎,再有家世加成,个人能力也不容小觑。

    姜澈急了,分辩道:“阿昭,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们……我们何必如此生疏……”情急之下,他对卫昭的称呼,也都变了。

    卫昭默然,良久方道:“阿澈,我们已经回不去了,你又何必强求呢?”其实,就算没有卫昭在扶余的那段经历,他和姜澈,也是不可能的,他们一个是秦王,一个是永安王。

    果然,姜澈沉默了,久久不语。卫昭看着他,也是只言不发。卫崇荣在旁边看了,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以为他不知道吗,卫昭和姜澈是有段过去的,卫昭的素云丹,也是为了姜澈服用的。

    在卫崇荣的前世,姜澈一直对他照顾有加,明里暗里都有。虽然他当时并不清楚原因,但靠着各种旁敲侧击得来的消息,还是可以了解到,大抵是由于卫昭的缘故。

    卫阳七岁登基,卫夙给他留下四位辅政大臣,分别是永安王姜澈,越国公上官轩,虢国公孙舒和齐国公顾毓。其中,孙舒在太平二年就去世了,所以长期辅政的只有三个。

    卫阳对付上官家,姜家和顾家不欲出手,保持中立态度,但是为了他,姜澈破了例,只可惜卫阳猜忌心重,以为卫崇荣隐瞒实力,对他更不信任。

    眼看两人之间的气氛越来越尴尬,卫崇荣赶紧发挥小朋友的作用,说自己肚子饿了。于是顺理成章的,三个人去了朱雀大街一家很有名的食肆。

    第029章 困境

    故友重逢,若是坚持“食不语”的规矩,显然是有点好笑,可卫昭和姜澈都不知该说什么,就聊起了朝堂之事。这样的话,他们至少不会冷场,更不会相对两无言。

    卫崇荣怀疑自己的存在有点多余,影响了卫昭和姜澈聊天的心情,就匆匆扒完饭跑出去玩。谁知卫昭和姜澈还是老样子,反而更不知该说什么了,卫崇荣躲在门口,看着可着急了。

    只见姜澈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故作镇定道:“阿昭,你这些年,过得还好么?”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自己简直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卫昭闻言失笑,笑得前俯后仰,好容易止住笑,他看着姜澈,喃喃道:“阿澈,你是不是喝醉了?我怎么可能过得好?”

    “阿昭,对不起,是我说错话了!”姜澈看着卫昭笑出来的眼泪,一脸的惊慌失措,再无人前的从容淡定。

    卫昭摇了摇头,漠然道:“你都看到了,我有个儿子,我和赫连濯的儿子……”

    姜澈不等卫昭把话说完,斩钉截铁道:“阿昭,这不重要,我知道他是你的儿子,这就够了。”

    “阿澈,你听我把话说完。”卫昭做了个噤声的动作,继续道:“姜家的爵位需要传人,而你也需要一个王妃,一个世子。至于我,我有荣儿就够了,他很好。”

    姜澈不相信,质疑道:“阿昭,你以前不是这样说的。”起初,年幼的小皇子告诉他,他喜欢他,姜澈有喜有忧。

    喜的是他爱慕的人有着和自己相同的心思,忧的是过于高贵的出身让他们完全没有在一起的机会,卫昭是得宠的嫡皇子,没有下降的可能,他是世袭罔替的永安王独子,也不可能进宫。

    即便如此,卫昭还是服用了素云丹,他说自己想要的东西,从来没有要不到的。

    服药的前三个月,最是痛苦难熬,偏偏卫昭还是瞒着宫里人的,除了在姜澈面前有发泄的机会,全得咬牙忍着。

    有好几次,卫昭痛到受不了,抱着姜澈直哭,边哭边说以后只生两个儿子,一个姓卫,一个姓姜,刚好可以继承王位。

    面对这样的卫昭,姜澈又是心疼又是得意,根本说不出劝卫昭放弃的话。他的小王子为了他,什么事都可以做,什么苦都可以吃,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但是现在,卫昭说他要放弃了……

    卫昭唇角微翘,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阿澈,我不是小孩子了,我已经明白,人活在世上,不可能每件事都依照自己的心意运行,要得到有些东西,就必须放弃某些东西。”

    姜澈直直看着卫昭,似要从他眼中探出究竟。不知过了多久,他站起身,走到卫昭面前,单膝跪地,拱手道:“无论何时,只要殿下用得着微臣,微臣定当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卫昭扶起姜澈,与他平视,道:“我不用你死,我要你好好活着。”卫崇荣越听越困惑,正在皱眉思索,就被出门的姜澈发现了,然后就被生气的卫昭拎回宫了。

    半天出宫之行,卫昭发现卫崇荣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偷听大人说话,因而对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训,还把他关了一晚上的小黑屋。

    若是真正的小孩子,从小跟着乳母、丫鬟睡惯了的,突然间一个人被关在一间空旷的寝殿,肯定会被吓得哇哇大哭,但是卫崇荣不会,身边没人守着,他比平时睡得更香。

    尽管不怕卫昭的惩罚,卫崇荣仍然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省,得出的结论就是,墙角以后还是要听的,就是功夫要练到家,不能轻易被人发现,这样卫昭就不会嫌他丢人了。

    翌日,卫昭早起,看到卫崇荣已经在院子里练功了,无语望天。他有种感觉,卫崇荣根本不怕他,但愿只是他的错觉,不然四岁就管教不了,长大后如何了得。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卫昭没有再带卫崇荣出宫,这并不是卫昭在处罚儿子,而是他催促多回,庄钰终于同意给他拔除体内未净的药性了。

    庄钰并非故意拖延,不给卫昭诊治,而是扶余的秘药,自有它的独到之处,需得内服外敷双管齐下,才能将其拔净。

    先前,卫昭重病初愈,还需调养,他如何能够下手,便是现在,庄钰也觉得有些勉强,只是卫昭不肯等了,催得厉害,他才硬着头皮上的。

    内服简单,再苦也不过是几碗汤药,捏着鼻子喝下去完事。倒是外敷,让庄钰很为难,因为最重要的那剂药,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才能起效,可是药都敷上去了,如何还能加温。

    庄钰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个法子,他改良了药方,把原来的外敷改成了药浴。这样一来,温度就不成问题了,只是苦了卫昭,每天要在味道古怪的浴桶里泡上三次,每次至少半个时辰。

    卫崇荣对卫昭,向来是最亲近的,哪天不缠着他亲上几次,抱上几次。可自从卫昭身上沾染了挥之不去的药味,卫崇荣见到他,就会避让三尺了,那个味道,实在是让人受不了。

    卫昭见状很不爽,让庄钰也给卫崇荣整了个药浴的方子,泡了有助于根骨生长,对他练武很有好处。卫崇荣自然是不情愿的,但卫昭软硬不吃,撒娇没用,反抗也无效,只能委屈地接受了。

    从此以后,卫昭每天泡药浴有人陪了,不至于太过无聊,而卫崇荣身上的药味比卫昭还重,也没理由嫌弃他了,父子关系恢复如常。

    日复一日的治疗枯燥无味,好在夏天结束秋天到来的时候,庄钰总算宣布,卫昭体内的药性已经清除完毕,剩下就是长期调养了,毕竟他被下药的时间,有差不多五年,总是有些后遗症的。

    最倒霉的是卫崇荣,庄钰给他开的是长期方子,日日坚持,不可懈怠。想到未来至少有十年时间,天天要跟苦哈哈的药汁打交道,就是不用喝下去,卫崇荣也是烦得要命,可惜就是不能反驳。

    与此同时,卫昭早就修建完成的王府也装饰一新,随时可以入住。对于卫昭出宫开府的事,卫夙和姬婉并无过多不舍,卫昭好歹是在京城,常年都能见到,比起就藩的卫晓,不知好了多少。再说卫昭早已成年,自己开府才是正理,没得说一直住在宫里的道理。只是卫夙也说了,就算卫昭出了宫,永福宫照样给他留着,逢年过节可以回去小住。

    卫崇荣对出宫这件事充满期待,大衍的皇宫实在太大,宫里的人也都隔得太远,兼之前世不愉快的记忆,他住在里面,浑身不自在,只想尽快搬出去。

    九月十九,黄道吉日,宜嫁娶、祭祀、开光、出行、搬家、安床,卫昭便在这一日,带着卫崇荣搬进了崭新的王府。由于卫昭失陷扶余多年,永福宫大多数伺候过他的宫人都已被放出宫外,或者是被皇后调往宫中他处,只有绿衣、青袖、蓝裳、紫纱四位大宫女随他出宫。除此之外,王府的其余下人,都是皇后让少府的人精心挑选的。

    在永福宫,卫崇荣是跟着卫昭住的,虽然不像在扶余时睡在一张床上,也是一个里间,一个外间,晚上能够照应到,只有被罚那回,卫崇荣被卫昭扔到了无人的偏殿。

    搬到王府,卫昭给了卫崇荣一个单独的院子,说是他明年就要到宫学读书了,因他没有基础,怕他届时跟不上进度,打算过几天给他请个先生来,先恶补下基础知识,自己有个院子方便点。

    在大衍,无论皇室宗亲,还是世家贵族,未成年的少爷小姐,日常生活都是乳母负责照料,少有当家主母亲自照顾儿女的,她们主持中馈,料理家务还忙不过来。

    秦王府没有女主人,卫昭纵然关心卫崇荣,衣食住行这些细节,也不是他能想到的,至于卫崇荣的乳母,不提也罢。于是,他把蓝裳和紫纱给了卫崇荣,让她们照顾他的饮食起居。

    卫昭三岁习武,从此勤练不缀,直到落入赫连濯的手中,被他禁制住全身武功。自从庄钰为他解开了药性,卫昭就想恢复练武,但是庄钰再三提醒,此事不可操之过急,秦王的身体尚需调养,短时期内不能承受太过剧烈的活动。绿衣她们几个奉了皇后的诏令,对卫昭盯得很紧,他稍有异动就会传到未央宫,因此卫昭再是心急,也没敢在宫里就开始练武。

    搬家第二天,技痒难耐的卫昭早早就到了练武场。他尝试着去拉弓,但是两只手抖得不行,根本拉不开。

    卫昭瞬间愣住了,满眼写着难以置信。常年被人下药,并且伤病不断,卫昭能够想象到,纵然自己解开禁制,武功也不可能恢复到最佳状态。可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的体力和功力,竟会退化到如此地步,就连王府最轻的弓也拉不开。要知道,这是他不到十岁就能运用自如的弓,还曾在上林狩猎的时候,亲自用它为父皇射杀过白虎,从而被卫夙赞道:“此子颇有昭阳遗风。”

    现如今,他却连这张弓都拉不开了,他还有可能重新回到战场,亲自手刃仇人吗?卫昭抱着弓箭,一脸似笑非笑,欲哭不哭的表情。

    说卫昭在笑,他的眼里却是凄厉之色,好像下一秒,就能落下泪来,哪有半点笑意;若说他在哭,他的唇角又是微微上扬的,仿佛噙着一抹嘲讽的冷笑,若隐若现。

    绿衣和青袖自小进宫,都是从小宫女时候就开始伺候卫昭的人,曾经的四皇子是何等的英姿勃发,她们都是见识过的,见到此时的卫昭,难免伤心抹泪,还得躲远点,免得被他发现了。

    卫崇荣练功的地方和卫昭相隔不远,自然看到了他的异常,心下也是胆战心惊,卫昭的心理素质不会这样差吧,他这些年不是病就是伤的,拉不开弓怎么了,很正常,慢慢练习不就好了。

    卫崇荣很想上前安慰卫昭,但他知道,现在的卫昭肯定是不愿见到自己的,所以他远远瞧着,不让卫昭发现自己的存在,只是他自己,也没练习的心思了。

    霍青阳不知什么时候也来了,他拍拍卫崇荣的肩膀,轻声道:“小王爷不必担心,殿下只是一时不能适应,他会调整好自己的。”他的脚步很轻,走到身后卫崇荣都没有反应。

    卫崇荣转身,讶然地看着凭空出现的霍青阳,只见他的眸子亮晶晶的,对卫昭是全然的信任,心里不自觉就安定下来,卫昭肯定不会这样脆弱的,因为他是卫昭。

    沉默半晌,卫崇荣后知后觉道:“青阳哥哥,你什么时候来的,我如何不知道?”有客上门,估计还是没帖子的,门房不该知会卫昭和他一声么。

    霍青阳凝神看了卫昭一眼,挑眉道:“我昨天半夜就到了,有人睡得跟小猪似的,当然不知道了。”

    卫崇荣气急,跟他睡得熟不熟有何干系,秦王府比永福宫大多了,他和卫昭的院子说是挨着的,两边的正房也隔了老远,除非有人过来传报,不然谁能知道院子外面发生的事。

    这样的理由不好道出,卫崇荣干脆问道:“青阳哥哥,你怎么半夜三更过来,有什么急事么?”他们还在长宁王府的时候,霍青阳就跟着姬辛去了西城大营,此后一直没有见过面。

    霍青阳叹了口气,无奈道:“殿下搬家,我要道贺,如何不是急事。再说我只得一日假期,若是今早出门,到了王府恐怕只能赶上午饭,岂不是很浪费?”

    其实,霍青阳早就想看卫昭了,只是西城大营管得严,他每个月只有一天假期,偏偏卫昭住在宫里,他有时间也见不到他。前几日,听姬辛说,秦王要出宫了,霍青阳便把这个月的假给请了。

    卫崇荣想想也是,遂点了点头,把视线重新投回练武场上的卫昭。霍青阳也不再说话,动作和卫崇荣如出一辙。

    果然,正如霍青阳说的那样,卫昭很快就冷静下来,他继续练习,一遍又一遍,毫不气馁。

    不知练了多少次,卫昭终于能把弓拉满了,可射出去的箭却不听话,不是高了就是低了,没有一支射在靶子上的,他不放弃,继续张弓。

    第6节

    恋耽美

章节目录

重生之荣华盛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np只为原作者紫月纱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紫月纱依并收藏重生之荣华盛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