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谜 作者:书自清
分卷阅读583
“伯昭兄,这是怎么回事?”一旁的京兆尹李岘陷入了一头雾水的迷惑境地之中。
“府君,这几人都是重犯,您千万要小心押解回去,下狱后切记要重兵看守,万万不可掉以轻心。这几个人手上有数十上百条人命,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沈某还有些事需要处理,会尽快去协助您侦查此案。”沈绥道。
“这三个人,是那四海镖局镖头之死的凶手吗?”
“他们是否与镖头案有关,我还有些细节需要详查,暂时不能确认。”
“那近来长安城中发生的连环凶杀案,也是他们犯下的?”李岘又问。
沈绥没有回答,只是道:“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府君还是快点押走他们,打扫现场罢。恕沈某先告辞了。”
她转身匆匆离去,并没有注意到,方才去缉捕凶手的一名刑捕校尉在李岘耳畔悄悄说了什么,李岘面色忽变,神情凝重地思索了片刻后,他似乎做了什么决定。
……
道政坊封锁了半日的时间,午间总算重新开放。沈绥在晨间那场骚乱之后,就立刻将家里人送回了家中。娘亲秦怜、筱沅,张若菡、凰儿、颦娘、沈缙、千鹤、忽陀都没有大碍,千羽门伤了几个兄弟,幸而并无殒命之人。经此动乱,所有人都心绪不宁。沈绥归家后,迅速沐浴更衣,草草吃了点东西,然后叮嘱亲自从长安总部赶来沈府的崔钱,一定要保卫好沈府的安全。她自己辞别家人,在秦怜、张若菡等人担忧的目光下,带上雪刀,与千鹤、忽陀一起出了门。千鹤同行是家中所有人的强烈要求,沈绥没有拒绝。而沈绥此行的目的地,所有人都知道,正是秦府。
秦府就位于道政坊,早间张若菡在被堵城门下时,就发了个信鸽给长安总部,要长安总部盯紧秦府。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就在刚刚,长安总部发回消息:秦臻已于昨日午后回府。
道政坊发生了如此大事,秦臻却掐着这个时间点回到了长安?沈绥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其他,但当务之急,她必须要去见外公。
当她站在道政坊西曲那处熟悉的宅邸门口时,她不禁回想起了五年前初回长安时,她拜访秦府的场景。那日大雪飘飞,整个长安天寒地冻,她与外公围炉而坐,闲谈朝局。今日天阴云厚,街道人踪绝迹,她带着千鹤与忽陀站在门口,敲响了秦府的大门。
开门的依旧是那位熟悉的老管家,见沈绥出现,他笑了笑,将沈绥三人让了进来:
“郎主正在书斋,早间还与我说,或许您很快就会来呢。”老管家笑道。
沈绥不曾言语,随着老管家穿过庭院廊道,当她再次看到书斋院子石拱门上砖刻的“银壶”二字时,脑中似乎回想起了什么,渐渐抿紧了双唇。
书斋门开,管家退下,千鹤、忽陀守于门外。沈绥步入屋内,便听到那熟悉苍老的声音响起:
“伯昭啊,四年了,你还知道要来看我啊。”
赭袍白须的老者正坐在案后,抬眉笑呵呵地望着她。沈绥立定,平举双手交于身前,一揖拜下,俯身叩首道:
“孙儿不孝,四年未见,外公身体可安?”
她缓缓抬起身来,看到了老者面上说不清道不明的神情。也不知过了多久,老者缓缓起身,走到沈绥身前,将她扶起:
“伯昭,近些年来我总想着,或许这么一天很快就会到来了。近来我总做梦啊,梦见你的娘亲,我知道,你就要来找我了。”
“您早就知道我是您的外孙女……”沈绥道。
“是。”
“何时知道的?”
“我从来就不曾失去你的下落。”
“有多少事是您做的?”
“大部分。”
“为什么?”
“你坐下伯昭,坐下,我们慢慢说。”他没有再回答,指了指一旁的席垫。沈绥走过去,跽坐而下。
他慢吞吞地重新在案后坐下,长叹一声,道:
“伯昭啊,你熟读史书,可知道春秋时期,有一个‘赵氏孤儿’的故事?”
沈绥周身一颤,忽然鼻尖一酸,泪意上涌。
“你就是我的赵氏孤儿啊。”老人颤抖着声线,缓缓说道。
作者有话要说: 现在看的迷惑没关系,很快你们就会恍然大悟的。秦臻说他做了大部分的事,代表着有些事不是他做的。他到底做了什么,下章揭晓。
第二百五十四章
赵氏孤儿案, 是发生于春秋时期晋国的一桩争权案, 于《左传》《史记》均有记载。而《左传》所记内容与《史记》大相径庭, 后世已然证明, 太史公所记乃史误,左丘明所记才更加贴近史实。
晋成公时, 赵氏一家独大,家主赵盾乃晋国正卿, 相当于如今的宰相, 执政多年, 打压公室,使晋国国君与其他的卿大夫心怀不满。
赵盾有子名赵朔, 晋成公之女孟姬嫁与他为妻, 奈何赵朔英年早逝,留下妻子与刚出生的儿子赵武,孤儿寡母无依无靠。赵朔谥号为庄, 故孟姬又称赵庄姬。赵盾另有三个弟弟,赵括、赵同与赵婴。孟姬与他们乃是叔父与侄媳的关系。赵盾、赵朔父子俩死后, 赵氏大权旁落于赵括赵同手中, 孟姬与儿子赵武的日子愈发难过。
分卷阅读583
分卷阅读583
“伯昭兄,这是怎么回事?”一旁的京兆尹李岘陷入了一头雾水的迷惑境地之中。
“府君,这几人都是重犯,您千万要小心押解回去,下狱后切记要重兵看守,万万不可掉以轻心。这几个人手上有数十上百条人命,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沈某还有些事需要处理,会尽快去协助您侦查此案。”沈绥道。
“这三个人,是那四海镖局镖头之死的凶手吗?”
“他们是否与镖头案有关,我还有些细节需要详查,暂时不能确认。”
“那近来长安城中发生的连环凶杀案,也是他们犯下的?”李岘又问。
沈绥没有回答,只是道:“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府君还是快点押走他们,打扫现场罢。恕沈某先告辞了。”
她转身匆匆离去,并没有注意到,方才去缉捕凶手的一名刑捕校尉在李岘耳畔悄悄说了什么,李岘面色忽变,神情凝重地思索了片刻后,他似乎做了什么决定。
……
道政坊封锁了半日的时间,午间总算重新开放。沈绥在晨间那场骚乱之后,就立刻将家里人送回了家中。娘亲秦怜、筱沅,张若菡、凰儿、颦娘、沈缙、千鹤、忽陀都没有大碍,千羽门伤了几个兄弟,幸而并无殒命之人。经此动乱,所有人都心绪不宁。沈绥归家后,迅速沐浴更衣,草草吃了点东西,然后叮嘱亲自从长安总部赶来沈府的崔钱,一定要保卫好沈府的安全。她自己辞别家人,在秦怜、张若菡等人担忧的目光下,带上雪刀,与千鹤、忽陀一起出了门。千鹤同行是家中所有人的强烈要求,沈绥没有拒绝。而沈绥此行的目的地,所有人都知道,正是秦府。
秦府就位于道政坊,早间张若菡在被堵城门下时,就发了个信鸽给长安总部,要长安总部盯紧秦府。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就在刚刚,长安总部发回消息:秦臻已于昨日午后回府。
道政坊发生了如此大事,秦臻却掐着这个时间点回到了长安?沈绥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其他,但当务之急,她必须要去见外公。
当她站在道政坊西曲那处熟悉的宅邸门口时,她不禁回想起了五年前初回长安时,她拜访秦府的场景。那日大雪飘飞,整个长安天寒地冻,她与外公围炉而坐,闲谈朝局。今日天阴云厚,街道人踪绝迹,她带着千鹤与忽陀站在门口,敲响了秦府的大门。
开门的依旧是那位熟悉的老管家,见沈绥出现,他笑了笑,将沈绥三人让了进来:
“郎主正在书斋,早间还与我说,或许您很快就会来呢。”老管家笑道。
沈绥不曾言语,随着老管家穿过庭院廊道,当她再次看到书斋院子石拱门上砖刻的“银壶”二字时,脑中似乎回想起了什么,渐渐抿紧了双唇。
书斋门开,管家退下,千鹤、忽陀守于门外。沈绥步入屋内,便听到那熟悉苍老的声音响起:
“伯昭啊,四年了,你还知道要来看我啊。”
赭袍白须的老者正坐在案后,抬眉笑呵呵地望着她。沈绥立定,平举双手交于身前,一揖拜下,俯身叩首道:
“孙儿不孝,四年未见,外公身体可安?”
她缓缓抬起身来,看到了老者面上说不清道不明的神情。也不知过了多久,老者缓缓起身,走到沈绥身前,将她扶起:
“伯昭,近些年来我总想着,或许这么一天很快就会到来了。近来我总做梦啊,梦见你的娘亲,我知道,你就要来找我了。”
“您早就知道我是您的外孙女……”沈绥道。
“是。”
“何时知道的?”
“我从来就不曾失去你的下落。”
“有多少事是您做的?”
“大部分。”
“为什么?”
“你坐下伯昭,坐下,我们慢慢说。”他没有再回答,指了指一旁的席垫。沈绥走过去,跽坐而下。
他慢吞吞地重新在案后坐下,长叹一声,道:
“伯昭啊,你熟读史书,可知道春秋时期,有一个‘赵氏孤儿’的故事?”
沈绥周身一颤,忽然鼻尖一酸,泪意上涌。
“你就是我的赵氏孤儿啊。”老人颤抖着声线,缓缓说道。
作者有话要说: 现在看的迷惑没关系,很快你们就会恍然大悟的。秦臻说他做了大部分的事,代表着有些事不是他做的。他到底做了什么,下章揭晓。
第二百五十四章
赵氏孤儿案, 是发生于春秋时期晋国的一桩争权案, 于《左传》《史记》均有记载。而《左传》所记内容与《史记》大相径庭, 后世已然证明, 太史公所记乃史误,左丘明所记才更加贴近史实。
晋成公时, 赵氏一家独大,家主赵盾乃晋国正卿, 相当于如今的宰相, 执政多年, 打压公室,使晋国国君与其他的卿大夫心怀不满。
赵盾有子名赵朔, 晋成公之女孟姬嫁与他为妻, 奈何赵朔英年早逝,留下妻子与刚出生的儿子赵武,孤儿寡母无依无靠。赵朔谥号为庄, 故孟姬又称赵庄姬。赵盾另有三个弟弟,赵括、赵同与赵婴。孟姬与他们乃是叔父与侄媳的关系。赵盾、赵朔父子俩死后, 赵氏大权旁落于赵括赵同手中, 孟姬与儿子赵武的日子愈发难过。
分卷阅读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