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文豪 作者:木兰竹
第22节
指挥使见洪敏之这沉默的样子,也知道这背后之人心思实在是……
不过这计谋虽然蠢,但若实现了,对余会元肯定是天大的打击,说不定就要毁在这。对洪敏之而言,估计也会惹一身骚。
至少给了人攻击他的把柄。
而且那请帖的确是他字迹,来请之人也是和洪敏之有关之人,连马车都是首辅府上的,洪敏之肯定脱不了干系。
☆、第56章
四月十五殿试。
殿试只考策问。余柏林除每日读史、读各地地志之外,闲暇时间,都用来习字练画。
史书和地志能让他在策问中言之有物,一手好字能让阅卷官心生好感,作画能让他平心静气。
大概是有皇帝陛下保证在先,余柏林并不觉紧张。
同样是因为有封庭的保证,封蔚情绪比会试之前稳定的多,还有心思说笑。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被这么坑一次,洪敏之就算不对你释放善意,也不会为难你。三位阁老有两位都支持你,这次不需要哥多说什么,你这状元都稳了。”封蔚笑道。
余柏林放下画笔,道:“难道不是六位阁老中有三位都支持我吗?”
封蔚问道:“三位?你从哪又认识了一位阁老?我怎么不知道?”
余柏林见着封蔚一副“你居然背着我做了什么我不知道的事”的惊讶表情,给了他一个关爱智障的眼神:“你不就是吗?”
封蔚恍然大悟:“对哦,我也是辅政大臣。”
“嗯,封阁老。”
“……别这么叫,很奇怪。”
“二阁老?”
“长青你故意的是吧。”
“嗯。”
“嗯什么?”
“故意的。”
看着封蔚横眉冷对的样子,余柏林笑道:“这表情不错,保持一下。”
说罢,他拿起笔,继续作画。
封蔚非要让他画一幅英武的小画像,可余柏林画完身体轮廓之后,脸上总下不了笔。封蔚一副笑容满面的样子,怎么画都画不出英武的样子。这样带点怒气,要稍微好一些。
余柏林刚说让封蔚保持,封蔚就保持不住了。他想笑,但是又记着余柏林要让他保持住怒气腾腾的样子,便努力皱着眉头,目光炯炯的瞪着余柏林。
余柏林刚画完一笔,一抬头,就看着封蔚那一副眉毛眼睛皱做一团的样子,忍不住手一抖,一滴墨落在纸上,瞬间晕染成一个墨团,忙活了许久,快要收尾的画,就这么毁了。
余柏林:“……”
封蔚:“……哎,我的画!”
“抱歉,你的表情太好笑了。”余柏林放下笔,用袖子掩住嘴,肩膀抖个不停。
封蔚很委屈的看着余柏林:“很好笑吗?你叫我保持啊。”
“我叫你保持,没让你把眼睛眉毛皱成一团。”余柏林放下袖子,放声大笑。
封蔚看了看被墨团污染了画,又看看笑个不停的余柏林,阴郁的气氛快把他整个人都笼罩了进去。
余柏林继续大笑,封蔚真是太逗了。和他住一起,每天都不会无聊啊。
封蔚耷拉着眉毛:“重新画一幅。”
“好。”余柏林边笑边道。
结果他仍旧没能画出一副英武不凡的封蔚,画中的封蔚还是即使尽力让自己面无表情,但是那一双眼睛却是快乐的,让人看着,心底也不由涌起一股快乐的感情。
后世余公为德王作画最多,据说是因为他们两为莫逆,做事时又互为搭档,相处最久的缘故。
只是后世流传德王肖像总是如罗刹一般凶恶,而余公所画的德王的画像,总是笑着的。余公流传至今的画作中,没有一张不是德王快乐的样子。
以余公和德王友谊,后世史学家认为,这应该是德王真正样子。其他画作大概是德王战功非凡,艺术化了的作品。
至于余公画作中德王为什么总是开心的笑着,无忧无虑,像个大男孩一样,这还用问啊,因为两人关系好嘛,谁会对着好友冷着脸?
嗯,可以,这很纯洁。
日子一天天过去,不知不觉就到了殿试那一天。头一晚,余柏林睡得很好,比起会试前的辗转反侧,这夜他沾枕头就睡着了,一觉睡到起床时。
沐浴并擦干头发之后,看着端上来的提神的参汤,余柏林道:“我精神很好,用不着。”
“喝几口,别喝多了,到时候可没办法如厕。”封蔚已经穿戴整齐,准备出发了。作为阅卷官,他要比考生们更早入宫,“多吃点点心,饿了就用梅干凑合一下。”
封蔚对这一套很熟悉,余柏林虽然不喜参汤的味道,还是用了几口,然后吃了好几个没味道的馒头垫肚子,漱口之后,又喝了几口花茶清新口气。
若是吃有馅儿的早点,即使用青盐漱口,仍旧可能会有味道。因此最好吃无味又抗饿的东西。
比如死面馒头。
余柏林穿上贡士衣袍,束发并带上儒巾之后,便提上考篮,坐马车来到宫门前。
此刻天才蒙蒙亮,三百一十四位贡生已经恭敬等候在宫门之前。因贡生除非失仪或犯忌,不然至少也是个三甲同进士,因此贡生们虽然为进入皇宫而紧张忐忑,总体而言,比会试之前气氛要轻松不少,大家脸上带着也是喜气多过忐忑。
这三百一十四位考生,乃是十几二十比一的比例,从全国举子中脱颖而出。以后在朝为官,这些贡生们便是文臣中一个利益相关的重要团体——同榜。
众人不认识余柏林,但余会元的年龄已经成为了传说。一眼见到余柏林出现,贡生们就纷纷猜测,这少年郎是不是就是那名扬天下的余会元。
“长青兄。”
余柏林刚下马车,就听见有人呼唤他,一转头,果然是赵信。
赵信大步上前,拱手行礼。
“子诚兄。”余柏林也回礼。
听赵信这么一嗓子,众人才确定,这的确就是那会元郎,不由私语纷纷,有说余柏林一看就满腹诗书才华的,有说余柏林相貌堂堂当真是文曲星下凡,也有的暗自比较然后哀叹不如的,更多的是踌躇要不要上前行礼提前认识的。
这时候宫门一开,门前贡生们立刻鸦雀无声,垂手而立。一官员大声道:“诸位列队!”
贡生们立刻依照名次排成几列,其中余柏林作为会元,居第一排正中,一侧正是李潇。
李潇此时已经全无余柏林当日所见颓废之气,只一双桃花眼仍旧眼波婉转,带着一丝风流之意。
李潇见到余柏林之后,露出一个狡黠的微笑,看得余柏林背后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明明是一个正常的笑容,看着怎么跟脉脉含情似的。
后排陈磊清咳一声,提醒二人,二人立刻表情肃然,再不东顾西盼。
官员见贡生们都排好列之后,高声宣读入宫注意事项。贡生们都竖着耳朵仔细听着,深怕一步踏错就殿前失仪被拖了出去,喜事变悲事。
纪律宣读完毕之后,众贡生在余柏林带领下对官员齐齐行礼,然后随着官员步伐,鱼贯进入宫门之中。
众贡生垂手低头,只余乌靴踏在青石板上,和衣袍掀动的声音。
进入宫门之后,余柏林用眼角余光偷偷打量。不同后世已经成为名胜古迹,人来人往的故去宫城,这个时空的皇宫没有后世的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寂静和肃穆沉甸甸的压在心头,让人大气都不敢喘。
侍卫夹道而立,神情威严。余柏林等贡生从两侧辅道而入,胆子小一点的额头已经开始冒细汗。
走过白玉做的石桥,眼前又是一扇铜钉朱门。
“新科贡士入!”随着一声大喝,朱门大开,恢弘皇宫内城,才展现在众人眼帘之中。
贡士们心中原有的轻松,在这一段压抑的路之后,已经全无踪迹。连余柏林这个对皇宫最无敬意的人,心中也多了几分谨慎。
又走了一段路,心理素质不好的贡生不仅脑门上出了细汗,背后也被微微汗湿,众人终于来到将要举行殿试的大殿之前。
殿中几十位官员已经等候多时,看着那一溜官袍玉带乌纱帽,许多贡生忍不住呼吸都停滞了。
这些都是朝中高官,辅政大臣、各部尚书,对很多贡生而言,这一辈子估计也就见这么一次了。
待贡生入场之后,这些官员齐刷刷的把打量的目光投过来,刺的贡生们心中更是忐忑。
余柏林和其他贡生一样,都垂首用眼光偷偷打量各位重臣。这些重臣上首,立着六位神色轻松,居然彼此之间还在谈笑的官员。
这六位大臣,有三位衣着和旁人不太一致,为武官样式。
这混入文臣中的唯三叛徒……咳咳,武臣,应该就是三位辅政大臣了。
余柏林不是第一次见封蔚身着官袍的样子,不过这样偷偷打量还是第一次。因为低着头,他只能窥见封蔚下巴,心中颇为怪异。
余柏林在偷偷打量封蔚的时候,封蔚也在正大光明的打量余柏林。
他可是辅政大臣,打量贡生们理所当然嘛。会元和经魁,人人都会多打量几眼嘛。
嗯,还是自家长青看着最精神。封蔚眼中不由闪过一丝得意之意。
太监尖细的嗓音随着宫乐一同响起,众位官员立刻沉默站立,封庭在内侍和侍卫的簇拥下,缓步走出,在龙椅上坐下。
众人三呼万岁,行叩拜礼。
封庭高坐丹陛之上,扫了跪下众人一眼,内侍唤众人请起之后,首辅洪敏之上前接过殿试试题,于封庭面前拆开,再由官吏分发给贡生。贡生跪接考题,然后依照会试名次依次进入大殿之内,大殿之内摆满了密密麻麻的小矮桌,众人要跪坐答卷。对于凳椅早已经推行几百年的现在,跪坐还真有些不习惯。
入殿之后虽说是自己择座,实际上要前一个名次坐下之后,后一个名次的人才能择座坐下。这是未明言的规则。
比如余柏林第一个择座,经魁也有名次,以各自名次入座。若后一名次未等前一名次入座便抢先坐下,这就是御前失仪了。
座位最好的当然是第一排,按照惯例,就是从第一排正中开始坐下,然后左右前后依次排开。余柏林自然毫不犹豫的在首排正中入座。
殿中只能容纳两百人,两百人后,便只能在殿前走廊入座。若遇到疾风骤雨,这些排名靠后的考生一边答题还要一边护住卷子,很是影响发挥。再加上在殿前走廊答题,皇帝根本看不到,也别谈什么主意了。
因此会试两百名之后的考生,在殿试之时多落入三甲之中,除本身实力之外,这些因素也确有影响。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前两百名落入三甲的也有,后一百名殿试一鸣惊人进入二甲前列的也有。只是一甲之人肯定是在殿试前列入座中出现。
殿试比会试乡试纪律都要宽松许多——几十名大臣,上百名侍卫内侍,看着这么三百来名贡生,这样还能作弊,那贡生必定有超自然的力量帮忙。
殿试侧殿备有茶水房,内侍还给每位贡生发了糕饼,贡生可以随时吃糕饼、去茶水房添水、以及如厕。
糕饼的味道还不错。
虽然准备周全,但在御前频繁如厕有失体统,而文章最好一气呵成,最忌断断续续。因此封蔚才如此提醒余柏林,让他填饱肚子,备上梅干。待两篇策问初稿写完之后,再果腹喝水如厕一次性做完,接下来继续修改誊抄。
到了考试开始之时,内侍退下,贡生们在一干重臣如炬目光中抽出考卷,审题答题。
余柏林心道,这还真考验心理素质。怪不得明知道殿前不失仪不犯忌至少也是个三甲进士,每年都会有一二名贡生凄惨落榜。
这里被拖出去,连再次会试的资格都没有,甚至连原本功名都会革除。对读书人而言,基本上一生希望都断绝了。
上有皇帝打量,周围有重臣高官扫视,心理脆弱的贡生眼中看着两道考题,脑袋里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殿试时间为天黑后再分发给贡生三根粗壮的蜡烛。待蜡烛燃尽之后,考生必须立场。许多考生殿前失仪,就是在这时候被强行拖出去时哭天抢地导致。
两道策问试题,一题是有关新政,考验贡生对新政的熟悉程度,然后说出建议。第二道题是有关教化,从论语子曰“有教无类”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破题论述。
余柏林扫一眼这两道题,心中立刻就有了腹稿。
拥有现代的知识积淀,对于写策问来说,的确是一件很占便宜的事。
田地赋税和教化是华夏传承几千年中,一直看重的两条线,其历史上总会有多次改革,这些改革在后世也会经常研究,以史为鉴。
虽然历史进程不同,但历史走向都是类似的。这个时代的政策和余柏林所学历史也多有类同。因此,这些政策的起因、经过、结果,施行过程中的阻挠、缺陷等等,余柏林都了然于心。而后世学者评论过去政策,也都会讨论“假如我在那个时代,该怎么做”,所以要提出建议,也十分容易。
比如土地政策推行原因,不就是土地兼并问题,农民无地生计堪忧,豪门大置田地还不用缴税。导致社会矛盾激烈税收减少。再加上税目繁重农民压力大,官吏可操作的地方也多。本来土地兼并就活不下去了,再这么剥削,各地就该此起彼伏的揭竿起义了。
重新丈量土地,统一税制,改粮为银,本就是大势所趋。
余柏林稍稍打好腹稿之后,以后世方法先在草稿纸上写上大纲,然后修改几分之后,提笔洋洋洒洒,一千字片刻即就。余柏林写了这么久的圣贤文章,今天终于直抒胸臆言之有物一回,心中热血澎湃,文思泉涌,似乎不经思考,笔墨自动便转化成了锦绣文章,如有天助。
到第二篇,就更容易了。
这两句话,在后世也讨论了无数回。
这句话,在最初断句时,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好似孔子赞同愚民政策似的。
其实纵观孔子言论,其实不然。孔子生平,在当时便是“离经叛道”之人。周时,政府设国学和乡学两类。国学又分大学和小学两级,而乡学则多称为庠、序、校、塾等,教育局限在贵族之中,平民几乎难以入学。这时候的教育,是真正的贵族教育。平民连读书习字的机会都没有。
东周时期,各国实力割据,为培养人才,有才干的平民也可以入学。孔子对扩大教育持极力支持的态度,他认为,教化民众能增强国家实力。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当时来说,非常超前,他认为不能仅仅局限在有潜力有培养价值的人,而应推广至所有国民。
孔子不仅言语支持,更是身践力行,推广私学,他的三千弟子,来自各个国家,不但打破国家之分,甚至打破夷夏之分,学生更是来自不同的阶层,不同职业。
这在现在来看,都是很难想象的。
这样的一个明确表示要推行全民教育的人,怎么可能说出“不能让民众知道”的话?
完全是前后矛盾。
余柏林写完孔子生平之后,笔锋一转,开始阐述为什么会有这种误解的思想。
最先提出这个断句的人,乃是士族门阀巅峰时期的人。那个时候简直是社会风气倒退时期,讲究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教育再次被贵族垄断。作为贵族代言人,他曲解孔子真正含义,可想而知。
而后来之人,大多是跟风了。
后面那人,虽然跟风,但本身行为上,却是倡导推行教化,并且也做出了许多实事。
余柏林一边写一边心中感慨,其实历朝历代朝廷并没有实施什么愚民政策,反而大多推行教育,力图让更多的人成为人才,为己所用。虽然说学的四书五经局限性很大,从后世来看,禁锢了思想。但对于当时而言,统一思想有,但愚民是绝对没有的。
真正的愚民政策,那是在某几个少数名族王朝才会推行。以少数治多数,人家那么做也可想而知。
那时候不只是教育,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等等各方面,都在倒退,不单单仅仅是愚民一项。
比如现在这一策问,明摆着主流文化是不相信“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的。现在普遍的断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即老百姓,若可任使,就让他们听命;若不可任使,就让他们明理。
以写经义的方式解读完这一题目之后,余柏林就开始写从古至今推行教育教化的一系列措施,然后根据本朝实际,以及他后世所见所闻,写自己的见解。
待第二篇文写完之后,余柏林才觉腹中饥渴。草稿已经写完,只需要修改誊抄,余柏林神闲气定,不慌不忙的解决肚中饥渴已经生理问题。
封蔚见其他考生有抓头挠耳,有冷汗直冒,有冥思苦想,也有神情严肃奋笔疾书。唯有余柏林神情与众人完全不搭,在众生相中突兀无比。
他一边姿态优雅的吃着手中糕饼,好像是吃着什么绝世美味一般,一边喝着杯中茶水,仿佛品着上好佳茗似的。他不像是来考试,倒像到一处风景绝好之处,施施然随意坐下,取出笔墨纸砚,随兴而书,端的是潇洒非凡。
封庭坐在高高的丹陛之上,殿中之事尽收眼中。余柏林座位那么特殊,最前排正对着他,其一举一动自然也被封庭全看着。
见余柏林毫不犹豫便下笔,飞快写完草稿之后,就开始慢吞吞悠哉哉的啃饼子,其胸有成竹的态度,影响了周围不少人。
有的人在余柏林影响下拂去焦躁,终于进入状态;而有些人则越发焦躁了。
不过这和余柏林都没关系。他一边吃糕饼,一边看着自己已经写好的两篇文章,心中对其进行评改。待糕饼吃完之后,他整理好仪容和桌面之后,便迅速进入状态,开始修改稿子。
待余柏林修改并誊抄之后,蜡烛居然还未用上。
余柏林道:“学生已经写完。”奏请交卷之后,居然第一个离开考场了,许多考生被惊的停了笔,差点写文思路都断了。
出大殿之后,余柏林回头一望,那五彩晚霞,映照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如同祥云仙境一般。
他的应试生涯,终于结束了啊。
☆、第57章
殿试三日后授官放榜。按照规矩,贡生们多在这时拜访朝中的同乡官员,让他指点一下官场规矩。而相熟贡生,也会在这时聚一聚。
就跟后世聚会多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前一样,这时候殿试名次没出来,大家拜访聚会也不尴尬。若名次出来,一些考得差的人,可能短时间内不愿与人多交流了。
余柏林户籍在京城,京城高官太多不需要他一一拜见。要说做官规矩,他老师就能给他讲明白。
家中本来就有人在朝做官的贡生也是一样。
余柏林殿试后第二日便去拜访了张岳。同样是因为避嫌,张岳并未参加殿试阅卷工作,现在正闲着。
张岳听余柏林说自己发挥正常之后,心中喜的不行。
他早听宫里传来消息,说会员郎殿试时挥洒自如,为第一个交卷。以余柏林谨慎沉着,不会在忌讳和格式问题上出错。张岳担心的只是余柏林文章质量。
但他既然第一个交卷,显然胸有成竹。
但张岳还是要听了余柏林亲口说了之后,才放下心来。
若余柏林发挥正常,哪怕有贡生文章能与他比肩,甚至比他好上些许,余柏林状元之位也是稳稳的。
张岳心里得意的不行。不过余柏林得会元之时,他已经被好几位好友打了出来,特别是那何振洲,打的是真疼,一点没留手。这次余柏林若是得了状元,三元,不,六元及第……
嗯,即使还会被打出来,他也是要炫耀的。
因封蔚被关在宫里阅卷,阅不完不准出宫,吃喝睡都在宫里。家中苗苗又有李叔李妈悉心照顾,余柏林便在张岳家住了一日,张岳教导恩荣宴上所需注意事项。至于为官之道,之后张岳自会慢慢与余柏林细说。
京城有人,就是不慌不忙。
第三日,余柏林拜访了乡试的座师何振洲,听了他的教诲之后,又去拜访了陈老。
陈老对余柏林如同自家子侄一般,也是细细嘱咐了他很久,并对陈磊说,让他好好护着余柏林,切莫让他在恩荣宴上被人欺负了去。
陈家如今已经起复,陈磊身份背景,在恩荣宴上也无人敢得罪。
陈磊自然是应下。自己弟子自己疼,谁敢欺负,做老师的肯定要为弟子出头。
这一点陈磊和张岳一样,都对余柏林护犊子护的紧。
张岳也说,恩荣宴他会出席,到时候谁为难余柏林,他自会给那人点颜色瞧瞧。
不仅两位老师,余柏林另两位友人也说,到时恩荣宴会好好看护他,以赵、卫两家权势,即使友人妒忌为难,也要掂量几分。
余柏林不由再次摸摸自家脸颊。怎么一个两个都这么担心,他长着一张好欺负的脸吗?
余柏林和皇家的关系(指认识于微末这个借口),他已经告诉张岳。其余三人也都知道这事。明知道有皇帝德王护着他,还这么担心,果然是他看着就单纯好欺负吗?
其余人还真是这么想的。余柏林年纪又小,长的又文弱,除了一在外地经商的舅舅,可谓是在京城举目无亲。再加上余柏林天性纯善(余柏林:?),身体羸弱(余柏林:??),一心向学在人际交往上多凭赤子之心太过单纯(余柏林:???),又不善与人争辩(余柏林:????),实在是让人难以放下心。
不只是对他那两位老师而言,把余柏林当亲儿子疼宠,对其余两人友人,渐渐也把余柏林当弟弟一般爱护。
余柏林后来得知之后,压力山大。
他完全不知道这误解是怎么产生的,只是“以貌取人”也不会有这么大误解吧?
后来他才知道,还是那“认识于微末”惹的祸。能以一介平民之身,与当时京中人人疏远的皇太孙小可怜一家成为莫逆,待皇太孙登基为帝之后,还初心不改以原本态度交往,可不是单纯天真?
余柏林觉得这很有道理,他自己都信了。
因余柏林几位友人都确信自己肯定有个不错的成绩,至少不会下了二甲。他们便约了殿试放榜后再相约。
至于京城其他贡生,见几人没有出来聚会的意思,又是高门大户不好登门拜访(余柏林住在张岳家中),即使知道这几人肯定二甲有名,甚至至少是个庶吉士,也只能等着殿试之后再说。
贡生们忙着最后的临阵磨枪,皇宫内殿试阅卷已经紧锣密鼓的开始。
殿试阅卷有五等,最末等画叉,那就是直接罢落了。除非有犯忌、逾制、涂改、格式不对等问题,不然阅卷官是不会画叉的。
其余四等,第一等画圆圈,第二等画三角,第三等画一点,第四等画一竖。
阅卷官阅卷结束后,将选十名圆圈最多的试卷呈给皇帝。
这是一般情况下。这里有两个例外。
第一,历届会元试卷无论阅卷官评定等级如何,都要呈给皇帝——所以说余柏林考得会元之后,皇帝一家子就提前给余柏林庆祝了。
第二,皇帝陛下对呈上来的十份试卷不满意,指明要看其他试卷——遇到皇帝说一不二倒是有可能,遇到皇帝比较软,阅卷官就要“死谏”了。
不过若是皇帝心中有偏袒,可定下前十名名次之后,再问自己偏袒之人。阅卷官一般也会给皇帝面子,在二甲前列给那人一个好位置。
为防徇私舞弊,殿试阅卷官评定的成绩不能相差两个等级。若相差两个等级,那么这两位阅卷官将要面圣陈述自己如此判定的原因,辩论失败的那一人会被处罚。
因此这阅卷的潜规则,便是先画了圈的文,后面阅卷官一般不会画点;先画了竖的文,后面阅卷官一般不会画三角。
除非阅卷官确实觉得前面阅卷者徇私,不然不会做出这种得罪同僚的事。
这种情况下,第一位阅卷官对卷子的评定就较为重要了。
虽然余柏林的试卷必定会呈给皇帝陛下观阅,但皇帝陛下不想让余柏林委屈,仍旧很认真的选了阅卷官的顺序。
封蔚跳着脚想要当第一个,可惜阅卷规则,几位辅政大臣不能排第一。
余柏林会试时房官邱炳本来应该担任阅卷官之一,但他四月初的时候恰巧点了巡按外放去了。
封庭便点了户部尚书齐臻为第一位阅卷官。
齐臻今年刚被提拔上来,是何振洲好友。封庭听说何振洲对余柏林很是喜爱,对外多有夸赞,作为何振洲好友,应该也对余柏林不错才是。
而且齐臻和张岳、陈家都没什么关系,与封蔚更是八竿子打不着,对外看来,并不会让人觉得他跟余柏林有牵连。
封庭为自己的选人技巧点了个赞。
殿试虽说也是糊名制,但就这三百来份卷子,亲近之人字迹一眼就认得出来。余柏林书法自成一派,平时科举他故意写的过于周正,便是为了隐藏自己字迹。这次殿试封庭提前给他打了招呼,让他字写的怎么好怎么来,不用担心笔迹泄露身份遇到人故意为难。
殿试时稍稍有点关系的人,都会故意用常用的字迹,这也算潜规则了。
余柏林对殿试挺有信心,但能行个方便他也不会矫情拒绝。奉旨作弊什么的能叫作弊吗?何况他就是把字写的更好一些而已,哪能叫作弊?
齐臻一拆开余柏林的卷子,就被这一手优美的楷书秀了一脸。
余柏林最擅长的就是楷书。他的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颇有一番盛世风貌。以字观人,定会认为写这幅字者必是久浸书法之道的养尊处优之人。
其实这一番猜测并不错。只是他现在只是一寄人篱下的寒门少年郎,就让观其字的人非常惊讶。
齐臻和何振洲交好,何振洲多次收到过余柏林请教的书信,他对余柏林这和本人经历完全不符的字迹自然印象深刻。
如今一见到这试卷,就知道是余柏林题卷,齐臻顿时有了兴致。
早听说余柏林才华横溢,又听何振洲多次唠叨,齐臻也读过余柏林所著经义和诗作,对其能在殿试上写出何种文章很是好奇。
不说文章,只说这书法,就让人心生好感。齐臻想。
齐臻匆匆检查余柏林文章是否有格式不对、字迹涂改等错误之后,便开始仔细阅读余柏林文章。
两篇文章,一问田策,一问教化。教化不说,田策实际上是问新政,需考生对实事十分关心,才能答出。
齐臻已经遇到好些考生试卷中,连新政条款都说不清,只能凭随口胡扯,或者干脆跳过新政只说自己思考,让他毫不犹豫的画了竖。
科举做官科举做官,可见科举就是为了做官。读书人应重事功,做官便应该做个能做实事的官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是迂夫子,本身就是骂人的话。你都在十年寒窗最后一站,将要授官了,连国中最大的一件事都未曾去了解,难道还指望你做官之后去了解吗?
这样的考生,文章做的再好,也让齐臻不喜。
他若不是个干实事的官员,也不会被封庭这么快提拔到户部尚书的位置了。
齐臻作为户部尚书,对新政一块,朝中除了洪敏之,估计就没人比他更清楚的了。
而他看了余柏林的文章之后,居然陷入沉思。
“难道是张岳……”齐臻自言自语道,“不,应该是陈太师,只有陈太师,才会有如此见地。”
朝中现无太师,只有太子太师,那陈太师指的就是太子太师陈曦。
陈曦被皇帝下旨,德王亲迎至京城,陈家一时风头无两,引起朝中很大轰动。
虽然喜的有忧的有,但没人认为陈曦担不了太子太师重责,对陈曦的品德才华,几乎是晖朝所有人都认可的。连不识字的田野村夫,都知道陈曦陈老大人的大名。
“早听说陈太师对余柏林很是青睐,亲自教导,看得比嫡孙陈磊还重。”齐臻心中不由涌起几分羡慕。对于他这种正直的实干派,陈曦堪比他官场偶像了。只是因为没有交情,陈太师又闭门谢客,他不好上门拜访。
可是陈太师对其余人闭门谢客,连辅政大臣都不给面子,对余柏林这个小辈,却是经常召其前去,听说余柏林还多次留宿太子太师府上。
真是羡慕。
齐臻又把余柏林第一篇策论看了一遍,不知道是不是有偶像效应加成,他越看越觉得其匕首投枪,璧坐玑驰。其中一些观点让他眼前一亮,令他深思,突然有一种回去该好好琢磨一下写奏折的冲动。
第一篇文他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直到内侍把其余阅卷官已经阅好的试卷拿过来,他才发觉已经过了不少时间。
可他觉得自己还没琢磨透,实在舍不得将这篇文章放下。
“若是能临摹一份……”说罢,齐臻忍不住笑了。这是殿试,他当然不能临摹了。不过会元郎的试卷肯定是会呈给陛下看的。陛下看了,可比他自己琢磨了再上折子更为好。
想到这之后,齐臻终于开始看余柏林第二篇文章了。
这下子他又不忍放下了。
余柏林第二篇文章怎么说呢……简直是……损!损的好!损的太好了!
这文章前面写的花团锦簇,徜徉恣肆,将每个时代对这两句话的不同理解结合当时的社会制度背景深刻阐明,震耳发聩。齐臻以前也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如此解读孔圣人的言论,被余柏林这么一说,他心底好像揭开了一层薄薄的窗户纸,瞬间明透了。
不只是这两句,余柏林这种结合当时社会制度和社会背景以及写书人本身背景来阐述经义的方式,在这时候独树一帜,另开先河,让齐臻眼前一亮。
朝中高官,基本都是活到老学到老,从不懈怠学业。齐臻忙着户部的事,对四书五经也从未放下过。余柏林这种论证方式,一下子给齐臻许多启发,让他对之前想不明白、看不清楚的观点,有了解决的思路。
只看了文章前半篇,齐臻就忍不住想回家读书了。
怪不得能写出《浅谈》和《集注》,怪不得许多垂垂老矣的大儒,会称赞余柏林为经义大家,后生可畏。
齐臻之前也是太忙,虽然听何振洲多次夸赞,自己也粗略读过余柏林两本书的前言,还未仔细看——他因余柏林年龄,还是有些轻视。现在看了余柏林的文章,他真是恨不得立刻回去仔细阅读那两本经义。
之前是他偏颇了。
可看到后面半篇文章时,齐臻忍不住笑了。
比起前半篇的光风霁月,后半篇突然在那光明背后有了一丝诡异黑暗。
这篇哪是写什么教化?分明是另辟蹊径,写的是对敌之策。
余柏林道,古时候中原只那么一小块,后来怎么汉人越来越多了?这些汉人,很多以前都被称为夷狄。
这都是从孔子广收门徒开始。
孔子收的那些门徒,有人是卑贱的职业,有人是不识礼数的蛮夷,但后来,他们都成了七十二贤人中的一员,是整个儒家文化的代表。
有教无类,不管什么人,都应该受到教育。
有教无类,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贤,有的不肖。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
我们应该通过前一种“有教无类”的手段,达到后一种“有教无类”效果。
说白了,思想同化。
为什么我们武力上多次击溃那些蛮夷,但只要稍稍松懈,那些蛮夷立刻卷土同类。
因为“有类”。
我们要怎么让他们消弭敌意?
教化民众,从根上断绝他们和我们的不同,让他们后代子孙,从出生起,只知晖朝,不知其他。
“这篇文被兵部尚书看了,想来他会和我刚才一样,恨不得把这篇文章揣走。”齐臻忍不住笑道,“怎么之前怎么就没人这么理解这两句话呢?其实孔圣人说不定本意就是这样,圣人以德治天下,教化民众,不就是为了达到这个效果?可惜……唉。”
被人想岔了。
教化民众,要先打服了才能教化。没有实力,谁会听你说话?
余柏林文章中,也说明了这一点。
“不过比起兵部尚书,那三位阁老……”齐臻突然一个激灵,道,“坏了,三位武阁老也要阅卷,会不会见才心喜把人往武官队伍拉拢?呵呵,应该是我想多了。”
从文臣做到武官也不是没有,他们大晖朝的官员向来上马能拉弓,下马能提笔。就算不是武官,也可能被三位武阁老往兵事上领。
可余柏林之前一篇田赋也是十分出色,这么一个好苗子,被武将扒拉走了,岂不是很亏?
齐臻因为坚决支持洪敏之,所以和他关系还不错。他决定等殿试之后,立刻去跟洪首辅商量,可别被人先拉拢走了。
这时候齐臻又开始抱怨,就算是阁老,但武阁老也是武将,为什么也要来担任殿试阅卷官甄选文人进士啊。
内侍又来催了一道,齐臻才在试卷上画了圈,开始读下一篇文。
只是有了上一篇文做对比,对之后的文,齐臻失望越来越大。
老生常谈,全是老生常谈唉。
怪不得何振洲不顾形象也要亲自拿扫帚把张岳打出来,齐臻现在很能了解何振洲心情,他和何振洲友谊有了进一步升华。
齐臻能被震撼到如此地步,其余考官自然也不在话下。
余柏林做久了经义文章,殿试之前考试的策论也并非真正问策,而是从经义延伸,讽古谏今。终于可以来一篇文章放飞自己,还是自己挺关心的部分,这两篇文章真是写的酣畅淋漓,让余柏林好好的放飞了一番自我。
这两篇文章中可以窥见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厚黑)精华,作为现代人,终究还是能让古人震惊一下下的。
不要说得现代人真的不如古代人似的。
殿试阅卷时,每个阅卷官平均分到试卷,先看完本人所领试卷之后,再将试卷在监领官的监督下,让内侍或小吏将试卷转给其他阅卷官,自己再阅读别人阅过的试卷。试卷轮换过程,称之为转桌。
余柏林试卷转桌之后,都严重拖慢了阅卷官的阅读速度。这一现象很快便被内侍禀报给皇帝陛下。
皇帝陛下还在一边批阅奏折,一边关心这边呢。
内侍不但将这趣事告诉皇帝陛下,还将阅卷官感叹也一并传了过来。
封庭拍案大笑:“这必是长青之文。朕本想行个好,没想到反变成炫耀了。”
封庭十分得意。他弟弟运气好啊,遭遇个血光之灾不但逢凶化吉,还能捡回一个经世之才。
封庭想起余柏林之前谈笑,他也觉得,“德王”这封号是不是错了,应该叫“瑞王”、“福王”、“庆王”之类,才符合自家弟弟的好运气。
不过想想换称号挺麻烦,还是算了。
封庭在这里为余柏林的才华、自己的眼光和封蔚的运气而自豪的时候,封庭也终于看到了余柏林的试卷。
这字迹一眼就认出来了好吧?
封蔚看都没看,立刻给余柏林画了一个大大的圈,比前面阅卷官画的圈都大。
嗯,不愧是我家长青,前面全是圈圈,就该这样。
封蔚还想着,谁要是有眼无珠,他定要找到是谁捣乱,之后好好报复一番。
结果大家眼光都不错嘛。
封蔚画完圈之后,才开始看余柏林的文章。看完之后,封蔚更加得意洋洋。
写得好,写得好!太给兄弟他长脸了!
为什么只能画圈不能写评语呢?他都想好写什么了。“笔落惊风雨,策成泣鬼神”,多么符合长青的文章啊。
可惜了,啧啧。
封蔚遗憾不已。
作者有话要说: 契兄弟也是兄弟,嗯,可以,这很纯洁。
☆、第58章
因封蔚对余柏林太过熟悉,文章他虽惊艳,但并不惊讶。余柏林的文到他这里,倒没有耽误时间。
接下来几位辅政大臣估计见识比较广,也没有之前几位阅卷官那样喜形于色。
不过暗中是否已经定下抢人策略,就不得而知了。
余柏林的试卷以全圈的最优成绩,跻身十位将呈给皇帝陛下的贡生试卷之中。
紧接着便是拆封录名。除这十人名次之外,其余人名次已经定下,可以抄录。若是会元遗漏其中,将挑选出来,抵掉选出的十位贡生中成绩最差的一位面圣。
当众阅卷官揭封之后,不由交换了一个“果然如此”的眼神。
他们之前认为是余柏林所写的文章,的确是余柏林写的。
“本朝要出一个三元及第了。”王海泉捋须微笑道。
“恭喜王阁老了。”众人纷纷道。
王海泉为主考官期间除了一个三元及第的考生,他也多了一大助力。
王海泉忙谦虚了几句。
看在封蔚眼里酸酸的。王海泉算什么,要恭喜也该恭喜他啊。
不过封蔚在外人面前一直是那么一副冷脸,除了他哥之外,没人看得出来他内心的不满。
封庭在看到呈上来的十份已经揭封的试卷之后,直接最先拿起余柏林的试卷一目十行的快速读了一遍,然后道:“余会元发挥不错,朕还担心他殿试上出了差错,让朕错过了六元及第的吉兆,那朕一定得罚他板子。”
第22节
恋耽美
第22节
指挥使见洪敏之这沉默的样子,也知道这背后之人心思实在是……
不过这计谋虽然蠢,但若实现了,对余会元肯定是天大的打击,说不定就要毁在这。对洪敏之而言,估计也会惹一身骚。
至少给了人攻击他的把柄。
而且那请帖的确是他字迹,来请之人也是和洪敏之有关之人,连马车都是首辅府上的,洪敏之肯定脱不了干系。
☆、第56章
四月十五殿试。
殿试只考策问。余柏林除每日读史、读各地地志之外,闲暇时间,都用来习字练画。
史书和地志能让他在策问中言之有物,一手好字能让阅卷官心生好感,作画能让他平心静气。
大概是有皇帝陛下保证在先,余柏林并不觉紧张。
同样是因为有封庭的保证,封蔚情绪比会试之前稳定的多,还有心思说笑。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被这么坑一次,洪敏之就算不对你释放善意,也不会为难你。三位阁老有两位都支持你,这次不需要哥多说什么,你这状元都稳了。”封蔚笑道。
余柏林放下画笔,道:“难道不是六位阁老中有三位都支持我吗?”
封蔚问道:“三位?你从哪又认识了一位阁老?我怎么不知道?”
余柏林见着封蔚一副“你居然背着我做了什么我不知道的事”的惊讶表情,给了他一个关爱智障的眼神:“你不就是吗?”
封蔚恍然大悟:“对哦,我也是辅政大臣。”
“嗯,封阁老。”
“……别这么叫,很奇怪。”
“二阁老?”
“长青你故意的是吧。”
“嗯。”
“嗯什么?”
“故意的。”
看着封蔚横眉冷对的样子,余柏林笑道:“这表情不错,保持一下。”
说罢,他拿起笔,继续作画。
封蔚非要让他画一幅英武的小画像,可余柏林画完身体轮廓之后,脸上总下不了笔。封蔚一副笑容满面的样子,怎么画都画不出英武的样子。这样带点怒气,要稍微好一些。
余柏林刚说让封蔚保持,封蔚就保持不住了。他想笑,但是又记着余柏林要让他保持住怒气腾腾的样子,便努力皱着眉头,目光炯炯的瞪着余柏林。
余柏林刚画完一笔,一抬头,就看着封蔚那一副眉毛眼睛皱做一团的样子,忍不住手一抖,一滴墨落在纸上,瞬间晕染成一个墨团,忙活了许久,快要收尾的画,就这么毁了。
余柏林:“……”
封蔚:“……哎,我的画!”
“抱歉,你的表情太好笑了。”余柏林放下笔,用袖子掩住嘴,肩膀抖个不停。
封蔚很委屈的看着余柏林:“很好笑吗?你叫我保持啊。”
“我叫你保持,没让你把眼睛眉毛皱成一团。”余柏林放下袖子,放声大笑。
封蔚看了看被墨团污染了画,又看看笑个不停的余柏林,阴郁的气氛快把他整个人都笼罩了进去。
余柏林继续大笑,封蔚真是太逗了。和他住一起,每天都不会无聊啊。
封蔚耷拉着眉毛:“重新画一幅。”
“好。”余柏林边笑边道。
结果他仍旧没能画出一副英武不凡的封蔚,画中的封蔚还是即使尽力让自己面无表情,但是那一双眼睛却是快乐的,让人看着,心底也不由涌起一股快乐的感情。
后世余公为德王作画最多,据说是因为他们两为莫逆,做事时又互为搭档,相处最久的缘故。
只是后世流传德王肖像总是如罗刹一般凶恶,而余公所画的德王的画像,总是笑着的。余公流传至今的画作中,没有一张不是德王快乐的样子。
以余公和德王友谊,后世史学家认为,这应该是德王真正样子。其他画作大概是德王战功非凡,艺术化了的作品。
至于余公画作中德王为什么总是开心的笑着,无忧无虑,像个大男孩一样,这还用问啊,因为两人关系好嘛,谁会对着好友冷着脸?
嗯,可以,这很纯洁。
日子一天天过去,不知不觉就到了殿试那一天。头一晚,余柏林睡得很好,比起会试前的辗转反侧,这夜他沾枕头就睡着了,一觉睡到起床时。
沐浴并擦干头发之后,看着端上来的提神的参汤,余柏林道:“我精神很好,用不着。”
“喝几口,别喝多了,到时候可没办法如厕。”封蔚已经穿戴整齐,准备出发了。作为阅卷官,他要比考生们更早入宫,“多吃点点心,饿了就用梅干凑合一下。”
封蔚对这一套很熟悉,余柏林虽然不喜参汤的味道,还是用了几口,然后吃了好几个没味道的馒头垫肚子,漱口之后,又喝了几口花茶清新口气。
若是吃有馅儿的早点,即使用青盐漱口,仍旧可能会有味道。因此最好吃无味又抗饿的东西。
比如死面馒头。
余柏林穿上贡士衣袍,束发并带上儒巾之后,便提上考篮,坐马车来到宫门前。
此刻天才蒙蒙亮,三百一十四位贡生已经恭敬等候在宫门之前。因贡生除非失仪或犯忌,不然至少也是个三甲同进士,因此贡生们虽然为进入皇宫而紧张忐忑,总体而言,比会试之前气氛要轻松不少,大家脸上带着也是喜气多过忐忑。
这三百一十四位考生,乃是十几二十比一的比例,从全国举子中脱颖而出。以后在朝为官,这些贡生们便是文臣中一个利益相关的重要团体——同榜。
众人不认识余柏林,但余会元的年龄已经成为了传说。一眼见到余柏林出现,贡生们就纷纷猜测,这少年郎是不是就是那名扬天下的余会元。
“长青兄。”
余柏林刚下马车,就听见有人呼唤他,一转头,果然是赵信。
赵信大步上前,拱手行礼。
“子诚兄。”余柏林也回礼。
听赵信这么一嗓子,众人才确定,这的确就是那会元郎,不由私语纷纷,有说余柏林一看就满腹诗书才华的,有说余柏林相貌堂堂当真是文曲星下凡,也有的暗自比较然后哀叹不如的,更多的是踌躇要不要上前行礼提前认识的。
这时候宫门一开,门前贡生们立刻鸦雀无声,垂手而立。一官员大声道:“诸位列队!”
贡生们立刻依照名次排成几列,其中余柏林作为会元,居第一排正中,一侧正是李潇。
李潇此时已经全无余柏林当日所见颓废之气,只一双桃花眼仍旧眼波婉转,带着一丝风流之意。
李潇见到余柏林之后,露出一个狡黠的微笑,看得余柏林背后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明明是一个正常的笑容,看着怎么跟脉脉含情似的。
后排陈磊清咳一声,提醒二人,二人立刻表情肃然,再不东顾西盼。
官员见贡生们都排好列之后,高声宣读入宫注意事项。贡生们都竖着耳朵仔细听着,深怕一步踏错就殿前失仪被拖了出去,喜事变悲事。
纪律宣读完毕之后,众贡生在余柏林带领下对官员齐齐行礼,然后随着官员步伐,鱼贯进入宫门之中。
众贡生垂手低头,只余乌靴踏在青石板上,和衣袍掀动的声音。
进入宫门之后,余柏林用眼角余光偷偷打量。不同后世已经成为名胜古迹,人来人往的故去宫城,这个时空的皇宫没有后世的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寂静和肃穆沉甸甸的压在心头,让人大气都不敢喘。
侍卫夹道而立,神情威严。余柏林等贡生从两侧辅道而入,胆子小一点的额头已经开始冒细汗。
走过白玉做的石桥,眼前又是一扇铜钉朱门。
“新科贡士入!”随着一声大喝,朱门大开,恢弘皇宫内城,才展现在众人眼帘之中。
贡士们心中原有的轻松,在这一段压抑的路之后,已经全无踪迹。连余柏林这个对皇宫最无敬意的人,心中也多了几分谨慎。
又走了一段路,心理素质不好的贡生不仅脑门上出了细汗,背后也被微微汗湿,众人终于来到将要举行殿试的大殿之前。
殿中几十位官员已经等候多时,看着那一溜官袍玉带乌纱帽,许多贡生忍不住呼吸都停滞了。
这些都是朝中高官,辅政大臣、各部尚书,对很多贡生而言,这一辈子估计也就见这么一次了。
待贡生入场之后,这些官员齐刷刷的把打量的目光投过来,刺的贡生们心中更是忐忑。
余柏林和其他贡生一样,都垂首用眼光偷偷打量各位重臣。这些重臣上首,立着六位神色轻松,居然彼此之间还在谈笑的官员。
这六位大臣,有三位衣着和旁人不太一致,为武官样式。
这混入文臣中的唯三叛徒……咳咳,武臣,应该就是三位辅政大臣了。
余柏林不是第一次见封蔚身着官袍的样子,不过这样偷偷打量还是第一次。因为低着头,他只能窥见封蔚下巴,心中颇为怪异。
余柏林在偷偷打量封蔚的时候,封蔚也在正大光明的打量余柏林。
他可是辅政大臣,打量贡生们理所当然嘛。会元和经魁,人人都会多打量几眼嘛。
嗯,还是自家长青看着最精神。封蔚眼中不由闪过一丝得意之意。
太监尖细的嗓音随着宫乐一同响起,众位官员立刻沉默站立,封庭在内侍和侍卫的簇拥下,缓步走出,在龙椅上坐下。
众人三呼万岁,行叩拜礼。
封庭高坐丹陛之上,扫了跪下众人一眼,内侍唤众人请起之后,首辅洪敏之上前接过殿试试题,于封庭面前拆开,再由官吏分发给贡生。贡生跪接考题,然后依照会试名次依次进入大殿之内,大殿之内摆满了密密麻麻的小矮桌,众人要跪坐答卷。对于凳椅早已经推行几百年的现在,跪坐还真有些不习惯。
入殿之后虽说是自己择座,实际上要前一个名次坐下之后,后一个名次的人才能择座坐下。这是未明言的规则。
比如余柏林第一个择座,经魁也有名次,以各自名次入座。若后一名次未等前一名次入座便抢先坐下,这就是御前失仪了。
座位最好的当然是第一排,按照惯例,就是从第一排正中开始坐下,然后左右前后依次排开。余柏林自然毫不犹豫的在首排正中入座。
殿中只能容纳两百人,两百人后,便只能在殿前走廊入座。若遇到疾风骤雨,这些排名靠后的考生一边答题还要一边护住卷子,很是影响发挥。再加上在殿前走廊答题,皇帝根本看不到,也别谈什么主意了。
因此会试两百名之后的考生,在殿试之时多落入三甲之中,除本身实力之外,这些因素也确有影响。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前两百名落入三甲的也有,后一百名殿试一鸣惊人进入二甲前列的也有。只是一甲之人肯定是在殿试前列入座中出现。
殿试比会试乡试纪律都要宽松许多——几十名大臣,上百名侍卫内侍,看着这么三百来名贡生,这样还能作弊,那贡生必定有超自然的力量帮忙。
殿试侧殿备有茶水房,内侍还给每位贡生发了糕饼,贡生可以随时吃糕饼、去茶水房添水、以及如厕。
糕饼的味道还不错。
虽然准备周全,但在御前频繁如厕有失体统,而文章最好一气呵成,最忌断断续续。因此封蔚才如此提醒余柏林,让他填饱肚子,备上梅干。待两篇策问初稿写完之后,再果腹喝水如厕一次性做完,接下来继续修改誊抄。
到了考试开始之时,内侍退下,贡生们在一干重臣如炬目光中抽出考卷,审题答题。
余柏林心道,这还真考验心理素质。怪不得明知道殿前不失仪不犯忌至少也是个三甲进士,每年都会有一二名贡生凄惨落榜。
这里被拖出去,连再次会试的资格都没有,甚至连原本功名都会革除。对读书人而言,基本上一生希望都断绝了。
上有皇帝打量,周围有重臣高官扫视,心理脆弱的贡生眼中看着两道考题,脑袋里一片空白,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殿试时间为天黑后再分发给贡生三根粗壮的蜡烛。待蜡烛燃尽之后,考生必须立场。许多考生殿前失仪,就是在这时候被强行拖出去时哭天抢地导致。
两道策问试题,一题是有关新政,考验贡生对新政的熟悉程度,然后说出建议。第二道题是有关教化,从论语子曰“有教无类”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破题论述。
余柏林扫一眼这两道题,心中立刻就有了腹稿。
拥有现代的知识积淀,对于写策问来说,的确是一件很占便宜的事。
田地赋税和教化是华夏传承几千年中,一直看重的两条线,其历史上总会有多次改革,这些改革在后世也会经常研究,以史为鉴。
虽然历史进程不同,但历史走向都是类似的。这个时代的政策和余柏林所学历史也多有类同。因此,这些政策的起因、经过、结果,施行过程中的阻挠、缺陷等等,余柏林都了然于心。而后世学者评论过去政策,也都会讨论“假如我在那个时代,该怎么做”,所以要提出建议,也十分容易。
比如土地政策推行原因,不就是土地兼并问题,农民无地生计堪忧,豪门大置田地还不用缴税。导致社会矛盾激烈税收减少。再加上税目繁重农民压力大,官吏可操作的地方也多。本来土地兼并就活不下去了,再这么剥削,各地就该此起彼伏的揭竿起义了。
重新丈量土地,统一税制,改粮为银,本就是大势所趋。
余柏林稍稍打好腹稿之后,以后世方法先在草稿纸上写上大纲,然后修改几分之后,提笔洋洋洒洒,一千字片刻即就。余柏林写了这么久的圣贤文章,今天终于直抒胸臆言之有物一回,心中热血澎湃,文思泉涌,似乎不经思考,笔墨自动便转化成了锦绣文章,如有天助。
到第二篇,就更容易了。
这两句话,在后世也讨论了无数回。
这句话,在最初断句时,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好似孔子赞同愚民政策似的。
其实纵观孔子言论,其实不然。孔子生平,在当时便是“离经叛道”之人。周时,政府设国学和乡学两类。国学又分大学和小学两级,而乡学则多称为庠、序、校、塾等,教育局限在贵族之中,平民几乎难以入学。这时候的教育,是真正的贵族教育。平民连读书习字的机会都没有。
东周时期,各国实力割据,为培养人才,有才干的平民也可以入学。孔子对扩大教育持极力支持的态度,他认为,教化民众能增强国家实力。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当时来说,非常超前,他认为不能仅仅局限在有潜力有培养价值的人,而应推广至所有国民。
孔子不仅言语支持,更是身践力行,推广私学,他的三千弟子,来自各个国家,不但打破国家之分,甚至打破夷夏之分,学生更是来自不同的阶层,不同职业。
这在现在来看,都是很难想象的。
这样的一个明确表示要推行全民教育的人,怎么可能说出“不能让民众知道”的话?
完全是前后矛盾。
余柏林写完孔子生平之后,笔锋一转,开始阐述为什么会有这种误解的思想。
最先提出这个断句的人,乃是士族门阀巅峰时期的人。那个时候简直是社会风气倒退时期,讲究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士族,教育再次被贵族垄断。作为贵族代言人,他曲解孔子真正含义,可想而知。
而后来之人,大多是跟风了。
后面那人,虽然跟风,但本身行为上,却是倡导推行教化,并且也做出了许多实事。
余柏林一边写一边心中感慨,其实历朝历代朝廷并没有实施什么愚民政策,反而大多推行教育,力图让更多的人成为人才,为己所用。虽然说学的四书五经局限性很大,从后世来看,禁锢了思想。但对于当时而言,统一思想有,但愚民是绝对没有的。
真正的愚民政策,那是在某几个少数名族王朝才会推行。以少数治多数,人家那么做也可想而知。
那时候不只是教育,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等等各方面,都在倒退,不单单仅仅是愚民一项。
比如现在这一策问,明摆着主流文化是不相信“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的。现在普遍的断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即老百姓,若可任使,就让他们听命;若不可任使,就让他们明理。
以写经义的方式解读完这一题目之后,余柏林就开始写从古至今推行教育教化的一系列措施,然后根据本朝实际,以及他后世所见所闻,写自己的见解。
待第二篇文写完之后,余柏林才觉腹中饥渴。草稿已经写完,只需要修改誊抄,余柏林神闲气定,不慌不忙的解决肚中饥渴已经生理问题。
封蔚见其他考生有抓头挠耳,有冷汗直冒,有冥思苦想,也有神情严肃奋笔疾书。唯有余柏林神情与众人完全不搭,在众生相中突兀无比。
他一边姿态优雅的吃着手中糕饼,好像是吃着什么绝世美味一般,一边喝着杯中茶水,仿佛品着上好佳茗似的。他不像是来考试,倒像到一处风景绝好之处,施施然随意坐下,取出笔墨纸砚,随兴而书,端的是潇洒非凡。
封庭坐在高高的丹陛之上,殿中之事尽收眼中。余柏林座位那么特殊,最前排正对着他,其一举一动自然也被封庭全看着。
见余柏林毫不犹豫便下笔,飞快写完草稿之后,就开始慢吞吞悠哉哉的啃饼子,其胸有成竹的态度,影响了周围不少人。
有的人在余柏林影响下拂去焦躁,终于进入状态;而有些人则越发焦躁了。
不过这和余柏林都没关系。他一边吃糕饼,一边看着自己已经写好的两篇文章,心中对其进行评改。待糕饼吃完之后,他整理好仪容和桌面之后,便迅速进入状态,开始修改稿子。
待余柏林修改并誊抄之后,蜡烛居然还未用上。
余柏林道:“学生已经写完。”奏请交卷之后,居然第一个离开考场了,许多考生被惊的停了笔,差点写文思路都断了。
出大殿之后,余柏林回头一望,那五彩晚霞,映照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上,如同祥云仙境一般。
他的应试生涯,终于结束了啊。
☆、第57章
殿试三日后授官放榜。按照规矩,贡生们多在这时拜访朝中的同乡官员,让他指点一下官场规矩。而相熟贡生,也会在这时聚一聚。
就跟后世聚会多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前一样,这时候殿试名次没出来,大家拜访聚会也不尴尬。若名次出来,一些考得差的人,可能短时间内不愿与人多交流了。
余柏林户籍在京城,京城高官太多不需要他一一拜见。要说做官规矩,他老师就能给他讲明白。
家中本来就有人在朝做官的贡生也是一样。
余柏林殿试后第二日便去拜访了张岳。同样是因为避嫌,张岳并未参加殿试阅卷工作,现在正闲着。
张岳听余柏林说自己发挥正常之后,心中喜的不行。
他早听宫里传来消息,说会员郎殿试时挥洒自如,为第一个交卷。以余柏林谨慎沉着,不会在忌讳和格式问题上出错。张岳担心的只是余柏林文章质量。
但他既然第一个交卷,显然胸有成竹。
但张岳还是要听了余柏林亲口说了之后,才放下心来。
若余柏林发挥正常,哪怕有贡生文章能与他比肩,甚至比他好上些许,余柏林状元之位也是稳稳的。
张岳心里得意的不行。不过余柏林得会元之时,他已经被好几位好友打了出来,特别是那何振洲,打的是真疼,一点没留手。这次余柏林若是得了状元,三元,不,六元及第……
嗯,即使还会被打出来,他也是要炫耀的。
因封蔚被关在宫里阅卷,阅不完不准出宫,吃喝睡都在宫里。家中苗苗又有李叔李妈悉心照顾,余柏林便在张岳家住了一日,张岳教导恩荣宴上所需注意事项。至于为官之道,之后张岳自会慢慢与余柏林细说。
京城有人,就是不慌不忙。
第三日,余柏林拜访了乡试的座师何振洲,听了他的教诲之后,又去拜访了陈老。
陈老对余柏林如同自家子侄一般,也是细细嘱咐了他很久,并对陈磊说,让他好好护着余柏林,切莫让他在恩荣宴上被人欺负了去。
陈家如今已经起复,陈磊身份背景,在恩荣宴上也无人敢得罪。
陈磊自然是应下。自己弟子自己疼,谁敢欺负,做老师的肯定要为弟子出头。
这一点陈磊和张岳一样,都对余柏林护犊子护的紧。
张岳也说,恩荣宴他会出席,到时候谁为难余柏林,他自会给那人点颜色瞧瞧。
不仅两位老师,余柏林另两位友人也说,到时恩荣宴会好好看护他,以赵、卫两家权势,即使友人妒忌为难,也要掂量几分。
余柏林不由再次摸摸自家脸颊。怎么一个两个都这么担心,他长着一张好欺负的脸吗?
余柏林和皇家的关系(指认识于微末这个借口),他已经告诉张岳。其余三人也都知道这事。明知道有皇帝德王护着他,还这么担心,果然是他看着就单纯好欺负吗?
其余人还真是这么想的。余柏林年纪又小,长的又文弱,除了一在外地经商的舅舅,可谓是在京城举目无亲。再加上余柏林天性纯善(余柏林:?),身体羸弱(余柏林:??),一心向学在人际交往上多凭赤子之心太过单纯(余柏林:???),又不善与人争辩(余柏林:????),实在是让人难以放下心。
不只是对他那两位老师而言,把余柏林当亲儿子疼宠,对其余两人友人,渐渐也把余柏林当弟弟一般爱护。
余柏林后来得知之后,压力山大。
他完全不知道这误解是怎么产生的,只是“以貌取人”也不会有这么大误解吧?
后来他才知道,还是那“认识于微末”惹的祸。能以一介平民之身,与当时京中人人疏远的皇太孙小可怜一家成为莫逆,待皇太孙登基为帝之后,还初心不改以原本态度交往,可不是单纯天真?
余柏林觉得这很有道理,他自己都信了。
因余柏林几位友人都确信自己肯定有个不错的成绩,至少不会下了二甲。他们便约了殿试放榜后再相约。
至于京城其他贡生,见几人没有出来聚会的意思,又是高门大户不好登门拜访(余柏林住在张岳家中),即使知道这几人肯定二甲有名,甚至至少是个庶吉士,也只能等着殿试之后再说。
贡生们忙着最后的临阵磨枪,皇宫内殿试阅卷已经紧锣密鼓的开始。
殿试阅卷有五等,最末等画叉,那就是直接罢落了。除非有犯忌、逾制、涂改、格式不对等问题,不然阅卷官是不会画叉的。
其余四等,第一等画圆圈,第二等画三角,第三等画一点,第四等画一竖。
阅卷官阅卷结束后,将选十名圆圈最多的试卷呈给皇帝。
这是一般情况下。这里有两个例外。
第一,历届会元试卷无论阅卷官评定等级如何,都要呈给皇帝——所以说余柏林考得会元之后,皇帝一家子就提前给余柏林庆祝了。
第二,皇帝陛下对呈上来的十份试卷不满意,指明要看其他试卷——遇到皇帝说一不二倒是有可能,遇到皇帝比较软,阅卷官就要“死谏”了。
不过若是皇帝心中有偏袒,可定下前十名名次之后,再问自己偏袒之人。阅卷官一般也会给皇帝面子,在二甲前列给那人一个好位置。
为防徇私舞弊,殿试阅卷官评定的成绩不能相差两个等级。若相差两个等级,那么这两位阅卷官将要面圣陈述自己如此判定的原因,辩论失败的那一人会被处罚。
因此这阅卷的潜规则,便是先画了圈的文,后面阅卷官一般不会画点;先画了竖的文,后面阅卷官一般不会画三角。
除非阅卷官确实觉得前面阅卷者徇私,不然不会做出这种得罪同僚的事。
这种情况下,第一位阅卷官对卷子的评定就较为重要了。
虽然余柏林的试卷必定会呈给皇帝陛下观阅,但皇帝陛下不想让余柏林委屈,仍旧很认真的选了阅卷官的顺序。
封蔚跳着脚想要当第一个,可惜阅卷规则,几位辅政大臣不能排第一。
余柏林会试时房官邱炳本来应该担任阅卷官之一,但他四月初的时候恰巧点了巡按外放去了。
封庭便点了户部尚书齐臻为第一位阅卷官。
齐臻今年刚被提拔上来,是何振洲好友。封庭听说何振洲对余柏林很是喜爱,对外多有夸赞,作为何振洲好友,应该也对余柏林不错才是。
而且齐臻和张岳、陈家都没什么关系,与封蔚更是八竿子打不着,对外看来,并不会让人觉得他跟余柏林有牵连。
封庭为自己的选人技巧点了个赞。
殿试虽说也是糊名制,但就这三百来份卷子,亲近之人字迹一眼就认得出来。余柏林书法自成一派,平时科举他故意写的过于周正,便是为了隐藏自己字迹。这次殿试封庭提前给他打了招呼,让他字写的怎么好怎么来,不用担心笔迹泄露身份遇到人故意为难。
殿试时稍稍有点关系的人,都会故意用常用的字迹,这也算潜规则了。
余柏林对殿试挺有信心,但能行个方便他也不会矫情拒绝。奉旨作弊什么的能叫作弊吗?何况他就是把字写的更好一些而已,哪能叫作弊?
齐臻一拆开余柏林的卷子,就被这一手优美的楷书秀了一脸。
余柏林最擅长的就是楷书。他的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颇有一番盛世风貌。以字观人,定会认为写这幅字者必是久浸书法之道的养尊处优之人。
其实这一番猜测并不错。只是他现在只是一寄人篱下的寒门少年郎,就让观其字的人非常惊讶。
齐臻和何振洲交好,何振洲多次收到过余柏林请教的书信,他对余柏林这和本人经历完全不符的字迹自然印象深刻。
如今一见到这试卷,就知道是余柏林题卷,齐臻顿时有了兴致。
早听说余柏林才华横溢,又听何振洲多次唠叨,齐臻也读过余柏林所著经义和诗作,对其能在殿试上写出何种文章很是好奇。
不说文章,只说这书法,就让人心生好感。齐臻想。
齐臻匆匆检查余柏林文章是否有格式不对、字迹涂改等错误之后,便开始仔细阅读余柏林文章。
两篇文章,一问田策,一问教化。教化不说,田策实际上是问新政,需考生对实事十分关心,才能答出。
齐臻已经遇到好些考生试卷中,连新政条款都说不清,只能凭随口胡扯,或者干脆跳过新政只说自己思考,让他毫不犹豫的画了竖。
科举做官科举做官,可见科举就是为了做官。读书人应重事功,做官便应该做个能做实事的官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是迂夫子,本身就是骂人的话。你都在十年寒窗最后一站,将要授官了,连国中最大的一件事都未曾去了解,难道还指望你做官之后去了解吗?
这样的考生,文章做的再好,也让齐臻不喜。
他若不是个干实事的官员,也不会被封庭这么快提拔到户部尚书的位置了。
齐臻作为户部尚书,对新政一块,朝中除了洪敏之,估计就没人比他更清楚的了。
而他看了余柏林的文章之后,居然陷入沉思。
“难道是张岳……”齐臻自言自语道,“不,应该是陈太师,只有陈太师,才会有如此见地。”
朝中现无太师,只有太子太师,那陈太师指的就是太子太师陈曦。
陈曦被皇帝下旨,德王亲迎至京城,陈家一时风头无两,引起朝中很大轰动。
虽然喜的有忧的有,但没人认为陈曦担不了太子太师重责,对陈曦的品德才华,几乎是晖朝所有人都认可的。连不识字的田野村夫,都知道陈曦陈老大人的大名。
“早听说陈太师对余柏林很是青睐,亲自教导,看得比嫡孙陈磊还重。”齐臻心中不由涌起几分羡慕。对于他这种正直的实干派,陈曦堪比他官场偶像了。只是因为没有交情,陈太师又闭门谢客,他不好上门拜访。
可是陈太师对其余人闭门谢客,连辅政大臣都不给面子,对余柏林这个小辈,却是经常召其前去,听说余柏林还多次留宿太子太师府上。
真是羡慕。
齐臻又把余柏林第一篇策论看了一遍,不知道是不是有偶像效应加成,他越看越觉得其匕首投枪,璧坐玑驰。其中一些观点让他眼前一亮,令他深思,突然有一种回去该好好琢磨一下写奏折的冲动。
第一篇文他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直到内侍把其余阅卷官已经阅好的试卷拿过来,他才发觉已经过了不少时间。
可他觉得自己还没琢磨透,实在舍不得将这篇文章放下。
“若是能临摹一份……”说罢,齐臻忍不住笑了。这是殿试,他当然不能临摹了。不过会元郎的试卷肯定是会呈给陛下看的。陛下看了,可比他自己琢磨了再上折子更为好。
想到这之后,齐臻终于开始看余柏林第二篇文章了。
这下子他又不忍放下了。
余柏林第二篇文章怎么说呢……简直是……损!损的好!损的太好了!
这文章前面写的花团锦簇,徜徉恣肆,将每个时代对这两句话的不同理解结合当时的社会制度背景深刻阐明,震耳发聩。齐臻以前也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如此解读孔圣人的言论,被余柏林这么一说,他心底好像揭开了一层薄薄的窗户纸,瞬间明透了。
不只是这两句,余柏林这种结合当时社会制度和社会背景以及写书人本身背景来阐述经义的方式,在这时候独树一帜,另开先河,让齐臻眼前一亮。
朝中高官,基本都是活到老学到老,从不懈怠学业。齐臻忙着户部的事,对四书五经也从未放下过。余柏林这种论证方式,一下子给齐臻许多启发,让他对之前想不明白、看不清楚的观点,有了解决的思路。
只看了文章前半篇,齐臻就忍不住想回家读书了。
怪不得能写出《浅谈》和《集注》,怪不得许多垂垂老矣的大儒,会称赞余柏林为经义大家,后生可畏。
齐臻之前也是太忙,虽然听何振洲多次夸赞,自己也粗略读过余柏林两本书的前言,还未仔细看——他因余柏林年龄,还是有些轻视。现在看了余柏林的文章,他真是恨不得立刻回去仔细阅读那两本经义。
之前是他偏颇了。
可看到后面半篇文章时,齐臻忍不住笑了。
比起前半篇的光风霁月,后半篇突然在那光明背后有了一丝诡异黑暗。
这篇哪是写什么教化?分明是另辟蹊径,写的是对敌之策。
余柏林道,古时候中原只那么一小块,后来怎么汉人越来越多了?这些汉人,很多以前都被称为夷狄。
这都是从孔子广收门徒开始。
孔子收的那些门徒,有人是卑贱的职业,有人是不识礼数的蛮夷,但后来,他们都成了七十二贤人中的一员,是整个儒家文化的代表。
有教无类,不管什么人,都应该受到教育。
有教无类,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贤,有的不肖。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
我们应该通过前一种“有教无类”的手段,达到后一种“有教无类”效果。
说白了,思想同化。
为什么我们武力上多次击溃那些蛮夷,但只要稍稍松懈,那些蛮夷立刻卷土同类。
因为“有类”。
我们要怎么让他们消弭敌意?
教化民众,从根上断绝他们和我们的不同,让他们后代子孙,从出生起,只知晖朝,不知其他。
“这篇文被兵部尚书看了,想来他会和我刚才一样,恨不得把这篇文章揣走。”齐臻忍不住笑道,“怎么之前怎么就没人这么理解这两句话呢?其实孔圣人说不定本意就是这样,圣人以德治天下,教化民众,不就是为了达到这个效果?可惜……唉。”
被人想岔了。
教化民众,要先打服了才能教化。没有实力,谁会听你说话?
余柏林文章中,也说明了这一点。
“不过比起兵部尚书,那三位阁老……”齐臻突然一个激灵,道,“坏了,三位武阁老也要阅卷,会不会见才心喜把人往武官队伍拉拢?呵呵,应该是我想多了。”
从文臣做到武官也不是没有,他们大晖朝的官员向来上马能拉弓,下马能提笔。就算不是武官,也可能被三位武阁老往兵事上领。
可余柏林之前一篇田赋也是十分出色,这么一个好苗子,被武将扒拉走了,岂不是很亏?
齐臻因为坚决支持洪敏之,所以和他关系还不错。他决定等殿试之后,立刻去跟洪首辅商量,可别被人先拉拢走了。
这时候齐臻又开始抱怨,就算是阁老,但武阁老也是武将,为什么也要来担任殿试阅卷官甄选文人进士啊。
内侍又来催了一道,齐臻才在试卷上画了圈,开始读下一篇文。
只是有了上一篇文做对比,对之后的文,齐臻失望越来越大。
老生常谈,全是老生常谈唉。
怪不得何振洲不顾形象也要亲自拿扫帚把张岳打出来,齐臻现在很能了解何振洲心情,他和何振洲友谊有了进一步升华。
齐臻能被震撼到如此地步,其余考官自然也不在话下。
余柏林做久了经义文章,殿试之前考试的策论也并非真正问策,而是从经义延伸,讽古谏今。终于可以来一篇文章放飞自己,还是自己挺关心的部分,这两篇文章真是写的酣畅淋漓,让余柏林好好的放飞了一番自我。
这两篇文章中可以窥见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厚黑)精华,作为现代人,终究还是能让古人震惊一下下的。
不要说得现代人真的不如古代人似的。
殿试阅卷时,每个阅卷官平均分到试卷,先看完本人所领试卷之后,再将试卷在监领官的监督下,让内侍或小吏将试卷转给其他阅卷官,自己再阅读别人阅过的试卷。试卷轮换过程,称之为转桌。
余柏林试卷转桌之后,都严重拖慢了阅卷官的阅读速度。这一现象很快便被内侍禀报给皇帝陛下。
皇帝陛下还在一边批阅奏折,一边关心这边呢。
内侍不但将这趣事告诉皇帝陛下,还将阅卷官感叹也一并传了过来。
封庭拍案大笑:“这必是长青之文。朕本想行个好,没想到反变成炫耀了。”
封庭十分得意。他弟弟运气好啊,遭遇个血光之灾不但逢凶化吉,还能捡回一个经世之才。
封庭想起余柏林之前谈笑,他也觉得,“德王”这封号是不是错了,应该叫“瑞王”、“福王”、“庆王”之类,才符合自家弟弟的好运气。
不过想想换称号挺麻烦,还是算了。
封庭在这里为余柏林的才华、自己的眼光和封蔚的运气而自豪的时候,封庭也终于看到了余柏林的试卷。
这字迹一眼就认出来了好吧?
封蔚看都没看,立刻给余柏林画了一个大大的圈,比前面阅卷官画的圈都大。
嗯,不愧是我家长青,前面全是圈圈,就该这样。
封蔚还想着,谁要是有眼无珠,他定要找到是谁捣乱,之后好好报复一番。
结果大家眼光都不错嘛。
封蔚画完圈之后,才开始看余柏林的文章。看完之后,封蔚更加得意洋洋。
写得好,写得好!太给兄弟他长脸了!
为什么只能画圈不能写评语呢?他都想好写什么了。“笔落惊风雨,策成泣鬼神”,多么符合长青的文章啊。
可惜了,啧啧。
封蔚遗憾不已。
作者有话要说: 契兄弟也是兄弟,嗯,可以,这很纯洁。
☆、第58章
因封蔚对余柏林太过熟悉,文章他虽惊艳,但并不惊讶。余柏林的文到他这里,倒没有耽误时间。
接下来几位辅政大臣估计见识比较广,也没有之前几位阅卷官那样喜形于色。
不过暗中是否已经定下抢人策略,就不得而知了。
余柏林的试卷以全圈的最优成绩,跻身十位将呈给皇帝陛下的贡生试卷之中。
紧接着便是拆封录名。除这十人名次之外,其余人名次已经定下,可以抄录。若是会元遗漏其中,将挑选出来,抵掉选出的十位贡生中成绩最差的一位面圣。
当众阅卷官揭封之后,不由交换了一个“果然如此”的眼神。
他们之前认为是余柏林所写的文章,的确是余柏林写的。
“本朝要出一个三元及第了。”王海泉捋须微笑道。
“恭喜王阁老了。”众人纷纷道。
王海泉为主考官期间除了一个三元及第的考生,他也多了一大助力。
王海泉忙谦虚了几句。
看在封蔚眼里酸酸的。王海泉算什么,要恭喜也该恭喜他啊。
不过封蔚在外人面前一直是那么一副冷脸,除了他哥之外,没人看得出来他内心的不满。
封庭在看到呈上来的十份已经揭封的试卷之后,直接最先拿起余柏林的试卷一目十行的快速读了一遍,然后道:“余会元发挥不错,朕还担心他殿试上出了差错,让朕错过了六元及第的吉兆,那朕一定得罚他板子。”
第22节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