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虽冷,洛阳城内的未眠之人却多,执金吾胡母班就是其中之一。
他在书房里已经待了很久,夫人几次来催,他都不肯回房,原因也很简单,他睡不着。
下午时分,胡府迎来了两名贵客,让胡母班怎么都想不到的两位贵客。朱隽和皇甫嵩,大汉朝的两大柱石,居然联袂而来!
同朝为臣,胡母班对这二位当然不陌生,不过彼此间也没什么交情,无论地位还是名声,他都跟对方差得太多,又没有渊源,根本就攀不上交情。
这二位的突然造访,着实让胡母班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等到他听过对方的来意后,就更惊讶了,要不是清楚的知道这二位的人品和忠诚,他几乎就要起身赶人,然后想办法善后了。
朱隽二人的来意很明确,他们是冲着王羽来的!这叫胡母班如何不惊?
不过,等到皇甫嵩开诚布公的把他的分析一说,胡母班变得又惊又喜起来。虽然他不知道王羽的具体行踪,可他知道王羽来洛阳的目的,甚至还知道王羽最近离开了洛阳。
他这边一走,河东就出事,倒霉的是卫家,白波贼则出人意表的大放异彩,董卓则是焦头烂额……想到王羽的目的,以及和卫家的恩怨,这事怎么可能跟他没关系?
胡母班行事稳重,尽管心里已经有所判断,对皇甫嵩二人也没什么怀疑,不过,他还是没露丝毫口风,只说将这些事都记下了。
皇甫嵩、朱隽是何等人物,从胡母班的神态中,就已经将真相推断的八九不离十了,更加没有听不懂胡母班言外之音的道理。
当下双方约定了联络方法,朱隽二人告辞而去。
再然后,胡母班就睡不着了。
当日他和韩融等人奉命出使,看似站在董卓一边,实际上,他们心里也有衡量。诸侯联军攻打洛阳,无论输赢,朝局都不会得到好转,反倒是平添连场兵灾,苦了司隶州的百姓。
所以,王羽潜入洛阳时,他才提供了诸多帮助。
现在,王羽的行动有了初步的效果,河东的局面大为改善;在洛阳,连皇甫嵩这样的当世名将都对王羽赞誉有加,并且表示要鼎力相助,言语间,甚至表达出了甘愿服从王羽调遣的意思!
这可是非同小可的一件事!
说这话的人是皇甫义真!名震天下的皇甫嵩!
除了替王羽高兴,胡母班也为大汉重兴的希望而振奋。
有了皇甫嵩的帮助,直接在洛阳解决董卓的机会就大了许多,大汉中兴有望!
想到兴奋处,他哪里还睡得着?恨不得立刻见到王羽,商量出个对策,明天就全面发动!
“啪嗒!”
窗棂处传来的一声轻响打断了胡母班的畅想,一惊之下,他右手已经握住了腰间的长剑,然而,下一刻,他心中微动,轻声道:“是鹏举吗?屋里只有我一个人。”
木窗无风自动,开合之间,带着一阵冷风,一个俊秀少年的身影出现在了书房内:“姑丈,别来无恙?”
胡母班松了口气,感叹道:“鹏举,你做得好大事。”
“哦?姑丈已经猜到了?”王羽微微有些意外,自家这位姑丈跟老爹的脾气差不多,智谋都在中人以上,但绝不是那种一步三计,触类旁通的人物。
胡母班笑道:“猜到的须不是我,而是皇甫义真……”他把皇甫嵩的分析转述了一遍。
“是他?”王羽这次是真的吃了一惊,自家姑丈的嘴很严,自己来洛阳的风声也没走漏出去,最重要的是,皇甫嵩跟自己毫无瓜葛,居然仅凭着河东传来的情报,就将真相推测出的八九不离十了……盛名之下无虚士,好在此人不是自己的敌人,自己的谨慎也果然没错。
王羽没有大张旗鼓的回城,而是将五百护卫安顿在了河阳,只带了徐晃一个帮手回洛阳。进城后,也没忙着回司徒府,而是先到胡母班这里来打探消息。
“可是,他为何找上姑丈来说这些?”
“他和朱公伟来此,就是表示,你若有意,他们愿助你一臂之力,共诛国贼,重兴大汉!”
“一臂之力?”王羽有些迟疑。
密谋搞兵变或者造反,向来都是知道的人越多,就越容易失败。远的不说,黄巾起义的第一波,之所以被镇压的那么快,就是因为走漏了风声,只能仓促起事,结果没有形成配合。
皇甫嵩和朱隽都是超级猛人,若是愿意投靠自己,那真是做梦都会笑。可是这两个人的长处在于运筹帷幄,而不是搞刺杀,搞阴谋,这个当口,他们能帮上自己什么忙?
见他神色,胡母班知道他对洛阳的情况不熟,解释道:“如今洛阳的驻军,除了西凉军和并州军之外,还有北军在!北军的将校,不少都是皇甫义真、朱公伟的老部下,得这二人之助,再离间了吕布,董卓还能翻出什么浪?鹏举你也不需孤身行刺了。”
“北军?有多少人?现在是何人统属?”
北军就是大汉最精锐的禁卫军,因为原驻地在长安城北,故而得名。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一支南军,驻守在未央宫。后来宫室逐渐增加,二军合而为一,并称为北军。
王羽以前看书的时候经常会奇怪,在中平元年,黄巾起义最开始那会儿,皇甫嵩、朱隽、卢植带着平乱的,都是北军。扫平了黄巾,又在西凉打败了王国的叛军,这应该是一支强兵才对。
然而,自董卓进京之后,这支兵马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包括李傕、郭汜作乱,汉献帝亡命东逃的时候,北军也没出现,反而是杨奉、韩暹等白波军在和李、郭作战。
与之相关的,还有西园八校之类的名词,反正王羽是很糊涂的。
“这个么……”对北军的过去和现状,胡母班倒是门清,可要解释就复杂了,这里面涉及到了大汉朝的军制,还有历史因素,总之,牵扯很多,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释完的,他索性直接回答王羽的两个问题。
“现在洛阳城中,包括北军在内的卫戎部队,共有三万余,其中一部分是北军,但其他部队也都是与北军统一接受指挥的,指挥他们的是董太后的内侄董承。”
“董贼的亲戚?”王羽顺口问了一句。
“算是吧。”胡母班苦笑道。
董卓进京,以及废立皇帝的背景之一,就是董太后与何太后争风,为的就是太子和陈留王谁继承皇位的问题。董太后跟董卓没啥关系,不过都姓董,政治立场又一致,扯上点亲缘关系,然后再订立同盟,大家就都放心了。
所以,说董承是董卓的亲戚,倒也不能算错,至少当事双方自己都是这么认为的。
“这样说来,还有在外面的?”
“正是。”胡母班点点头,“你应当知道,之前在梁东打败孙文台的徐公卿吧?他麾下兵马,也有一部分是北军,而非是西凉军。”
“徐荣?”王羽对此事印象颇深,就是这件事让他意识到,书里对人物的评价,很多都是错的,或者疏漏过去的。
能打败孙坚的人,岂是寻常?但小说里对徐荣的记载,似乎只有几句话,王羽依稀记得,徐荣一出场,就被夏侯淳给砍了。
结果现在一看,此人是个非同一般的强劲对手,若不是自己移兵南阳,很可能已经跟此人对上了。
“正是此人。”
胡母班无意多说徐荣的事,继续说道:“董承碌碌之人,对董贼也并非死心塌地,不足为惧。皇甫义真、朱公伟振臂一呼,三万兵马,至少也能倒戈近半,西凉军如今只剩飞熊军的万余人,以及胡轸的数千残兵在,只要吕布袖手旁观,拿下董贼又有何难?若能先行刺死董贼,西凉诸将群龙无首,平定洛阳更是易如反掌!”
“既如此,事不宜迟,小侄这就回返司徒府,带天明后,便与王公商议。”思忖片刻,王羽当机立断:“王公筹谋此事已久,手上想必也是有些实力,小侄这次在河东,也得了些助力,三方合力,何愁大事不成?”
“王子师?”胡母班微微一愣。
王羽见他神色有异,心中微微一凛:“王公有不妥?”
“谈不上不妥,不过王子师行事,向来只重利害,不看人情,若是事有不谐,他很可能……”
胡母班想了一会,认为事关重大,还是不要因为避嫌,误了事的好:“总之,你自己要小心,不要轻易将身份托出,最好也不要提到皇甫义真他们,以免变生肘腋,反而害了他们。”
“小侄省得了。”王羽对王允本来就多有提防,此刻经胡母班一说,警惕心更是提到了极高。
说起来,王允这次派给自己的两个随从,在自己离开白波谷后,就都跑的不见踪影了。许蒙是李儒的手下,被徐晃给截住了;那个王三不是奸细,据韩暹说,此人离开白波谷后,直接循旧路东归了,估计是怕被自己的军令状给连累,故而先跑回来报信。
那人是王允的心腹家人,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王允的态度,只要达到了驱使白波军南下的目标,自己的死活,王允是不会放在心上的。
把计划对这人合盘托出?那还真是威胁呢。
不过没关系,王允的态度,自己有办法可以摸底,在司徒府,自己还有个内线呢。
想到这里,王羽心里一热,现在正好是三更天,时辰刚好,为了公理和正义,哥要去和内线碰头了。
(未完待续)
他在书房里已经待了很久,夫人几次来催,他都不肯回房,原因也很简单,他睡不着。
下午时分,胡府迎来了两名贵客,让胡母班怎么都想不到的两位贵客。朱隽和皇甫嵩,大汉朝的两大柱石,居然联袂而来!
同朝为臣,胡母班对这二位当然不陌生,不过彼此间也没什么交情,无论地位还是名声,他都跟对方差得太多,又没有渊源,根本就攀不上交情。
这二位的突然造访,着实让胡母班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等到他听过对方的来意后,就更惊讶了,要不是清楚的知道这二位的人品和忠诚,他几乎就要起身赶人,然后想办法善后了。
朱隽二人的来意很明确,他们是冲着王羽来的!这叫胡母班如何不惊?
不过,等到皇甫嵩开诚布公的把他的分析一说,胡母班变得又惊又喜起来。虽然他不知道王羽的具体行踪,可他知道王羽来洛阳的目的,甚至还知道王羽最近离开了洛阳。
他这边一走,河东就出事,倒霉的是卫家,白波贼则出人意表的大放异彩,董卓则是焦头烂额……想到王羽的目的,以及和卫家的恩怨,这事怎么可能跟他没关系?
胡母班行事稳重,尽管心里已经有所判断,对皇甫嵩二人也没什么怀疑,不过,他还是没露丝毫口风,只说将这些事都记下了。
皇甫嵩、朱隽是何等人物,从胡母班的神态中,就已经将真相推断的八九不离十了,更加没有听不懂胡母班言外之音的道理。
当下双方约定了联络方法,朱隽二人告辞而去。
再然后,胡母班就睡不着了。
当日他和韩融等人奉命出使,看似站在董卓一边,实际上,他们心里也有衡量。诸侯联军攻打洛阳,无论输赢,朝局都不会得到好转,反倒是平添连场兵灾,苦了司隶州的百姓。
所以,王羽潜入洛阳时,他才提供了诸多帮助。
现在,王羽的行动有了初步的效果,河东的局面大为改善;在洛阳,连皇甫嵩这样的当世名将都对王羽赞誉有加,并且表示要鼎力相助,言语间,甚至表达出了甘愿服从王羽调遣的意思!
这可是非同小可的一件事!
说这话的人是皇甫义真!名震天下的皇甫嵩!
除了替王羽高兴,胡母班也为大汉重兴的希望而振奋。
有了皇甫嵩的帮助,直接在洛阳解决董卓的机会就大了许多,大汉中兴有望!
想到兴奋处,他哪里还睡得着?恨不得立刻见到王羽,商量出个对策,明天就全面发动!
“啪嗒!”
窗棂处传来的一声轻响打断了胡母班的畅想,一惊之下,他右手已经握住了腰间的长剑,然而,下一刻,他心中微动,轻声道:“是鹏举吗?屋里只有我一个人。”
木窗无风自动,开合之间,带着一阵冷风,一个俊秀少年的身影出现在了书房内:“姑丈,别来无恙?”
胡母班松了口气,感叹道:“鹏举,你做得好大事。”
“哦?姑丈已经猜到了?”王羽微微有些意外,自家这位姑丈跟老爹的脾气差不多,智谋都在中人以上,但绝不是那种一步三计,触类旁通的人物。
胡母班笑道:“猜到的须不是我,而是皇甫义真……”他把皇甫嵩的分析转述了一遍。
“是他?”王羽这次是真的吃了一惊,自家姑丈的嘴很严,自己来洛阳的风声也没走漏出去,最重要的是,皇甫嵩跟自己毫无瓜葛,居然仅凭着河东传来的情报,就将真相推测出的八九不离十了……盛名之下无虚士,好在此人不是自己的敌人,自己的谨慎也果然没错。
王羽没有大张旗鼓的回城,而是将五百护卫安顿在了河阳,只带了徐晃一个帮手回洛阳。进城后,也没忙着回司徒府,而是先到胡母班这里来打探消息。
“可是,他为何找上姑丈来说这些?”
“他和朱公伟来此,就是表示,你若有意,他们愿助你一臂之力,共诛国贼,重兴大汉!”
“一臂之力?”王羽有些迟疑。
密谋搞兵变或者造反,向来都是知道的人越多,就越容易失败。远的不说,黄巾起义的第一波,之所以被镇压的那么快,就是因为走漏了风声,只能仓促起事,结果没有形成配合。
皇甫嵩和朱隽都是超级猛人,若是愿意投靠自己,那真是做梦都会笑。可是这两个人的长处在于运筹帷幄,而不是搞刺杀,搞阴谋,这个当口,他们能帮上自己什么忙?
见他神色,胡母班知道他对洛阳的情况不熟,解释道:“如今洛阳的驻军,除了西凉军和并州军之外,还有北军在!北军的将校,不少都是皇甫义真、朱公伟的老部下,得这二人之助,再离间了吕布,董卓还能翻出什么浪?鹏举你也不需孤身行刺了。”
“北军?有多少人?现在是何人统属?”
北军就是大汉最精锐的禁卫军,因为原驻地在长安城北,故而得名。与之相对应的还有一支南军,驻守在未央宫。后来宫室逐渐增加,二军合而为一,并称为北军。
王羽以前看书的时候经常会奇怪,在中平元年,黄巾起义最开始那会儿,皇甫嵩、朱隽、卢植带着平乱的,都是北军。扫平了黄巾,又在西凉打败了王国的叛军,这应该是一支强兵才对。
然而,自董卓进京之后,这支兵马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包括李傕、郭汜作乱,汉献帝亡命东逃的时候,北军也没出现,反而是杨奉、韩暹等白波军在和李、郭作战。
与之相关的,还有西园八校之类的名词,反正王羽是很糊涂的。
“这个么……”对北军的过去和现状,胡母班倒是门清,可要解释就复杂了,这里面涉及到了大汉朝的军制,还有历史因素,总之,牵扯很多,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释完的,他索性直接回答王羽的两个问题。
“现在洛阳城中,包括北军在内的卫戎部队,共有三万余,其中一部分是北军,但其他部队也都是与北军统一接受指挥的,指挥他们的是董太后的内侄董承。”
“董贼的亲戚?”王羽顺口问了一句。
“算是吧。”胡母班苦笑道。
董卓进京,以及废立皇帝的背景之一,就是董太后与何太后争风,为的就是太子和陈留王谁继承皇位的问题。董太后跟董卓没啥关系,不过都姓董,政治立场又一致,扯上点亲缘关系,然后再订立同盟,大家就都放心了。
所以,说董承是董卓的亲戚,倒也不能算错,至少当事双方自己都是这么认为的。
“这样说来,还有在外面的?”
“正是。”胡母班点点头,“你应当知道,之前在梁东打败孙文台的徐公卿吧?他麾下兵马,也有一部分是北军,而非是西凉军。”
“徐荣?”王羽对此事印象颇深,就是这件事让他意识到,书里对人物的评价,很多都是错的,或者疏漏过去的。
能打败孙坚的人,岂是寻常?但小说里对徐荣的记载,似乎只有几句话,王羽依稀记得,徐荣一出场,就被夏侯淳给砍了。
结果现在一看,此人是个非同一般的强劲对手,若不是自己移兵南阳,很可能已经跟此人对上了。
“正是此人。”
胡母班无意多说徐荣的事,继续说道:“董承碌碌之人,对董贼也并非死心塌地,不足为惧。皇甫义真、朱公伟振臂一呼,三万兵马,至少也能倒戈近半,西凉军如今只剩飞熊军的万余人,以及胡轸的数千残兵在,只要吕布袖手旁观,拿下董贼又有何难?若能先行刺死董贼,西凉诸将群龙无首,平定洛阳更是易如反掌!”
“既如此,事不宜迟,小侄这就回返司徒府,带天明后,便与王公商议。”思忖片刻,王羽当机立断:“王公筹谋此事已久,手上想必也是有些实力,小侄这次在河东,也得了些助力,三方合力,何愁大事不成?”
“王子师?”胡母班微微一愣。
王羽见他神色有异,心中微微一凛:“王公有不妥?”
“谈不上不妥,不过王子师行事,向来只重利害,不看人情,若是事有不谐,他很可能……”
胡母班想了一会,认为事关重大,还是不要因为避嫌,误了事的好:“总之,你自己要小心,不要轻易将身份托出,最好也不要提到皇甫义真他们,以免变生肘腋,反而害了他们。”
“小侄省得了。”王羽对王允本来就多有提防,此刻经胡母班一说,警惕心更是提到了极高。
说起来,王允这次派给自己的两个随从,在自己离开白波谷后,就都跑的不见踪影了。许蒙是李儒的手下,被徐晃给截住了;那个王三不是奸细,据韩暹说,此人离开白波谷后,直接循旧路东归了,估计是怕被自己的军令状给连累,故而先跑回来报信。
那人是王允的心腹家人,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王允的态度,只要达到了驱使白波军南下的目标,自己的死活,王允是不会放在心上的。
把计划对这人合盘托出?那还真是威胁呢。
不过没关系,王允的态度,自己有办法可以摸底,在司徒府,自己还有个内线呢。
想到这里,王羽心里一热,现在正好是三更天,时辰刚好,为了公理和正义,哥要去和内线碰头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