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前面就是延津渡口,过了渡口,向南再行数十里,就是酸枣了。”
“嗯。”王羽抬眼望去,唯见四野苍茫,不见人烟,比河内战场显得更加荒凉。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关东义士,名不虚传啊。”
贾诩很惊讶的问道:“咦?将军还会作诗?嗯,这诗句听起来似乎有些味道,莫非还有上下句么?”
王羽一眼就看破了胖子的伪装,对方的惊讶,肯定是装出来的。
被自己威逼利诱之后,这位毒士虽然老实了不少,但只是在大方向上,暗中的小动作却不少,不易发觉的试探,轻微的嘲讽,反正是一直没彻底打消回洛阳的心思。
“先生也好此道?那正好,本将对诗赋很感兴趣,但却一直没有知音,亦无人指点,只能自行摸索。先生既然精通,正好切磋请教,不如今晚来本将的军帐,你我……”
“不,不,”贾诩脸色一肃,慌不迭的推辞道:“将军雅意心领了,不过,贾某生平最讨厌的就是诗词歌赋这些东西,您还是找别人吧。反正酸枣大营名士汇聚,将军不愁找不到知音。”
“真是太遗憾了……”王羽看着胖子,长叹一声,眼神中尽是不舍之意。
贾诩被他看得发毛,知道又输了一阵,赶忙转换话题:“将军别出心裁,以弩骑兵退敌,确是神来之笔。不过,以诩观之,将军此举,似乎并非是一时权宜,而是早有准备,莫非将军有意效法秦制,造就这样一支骑兵么?”
“先生看出来了?”王羽一挑眉毛。
“只是略有猜测,”贾诩皱皱眉,“弩骑兵来去迅捷,又有强弩可以远程攻敌,进退皆从容,是支强兵不假,可其弊端却也不少。”
“愿闻其详。”王羽饶有兴致的问道。
“首先是兵少,其次是武器的问题。泰山军卒用的是强弩,须得以脚踩踏方能张之。尽管将军任用得其人,操练得其法,使用轮射,增强攻击的连续性。可是,除非下马修整,否则弩骑兵顶多只能进行一次攻击,能取得的战果十分有限……”
“另外,军中战马既少且劣,便是双马,也及不上西凉军的良驹。之前的追击战中,吕奉先带的是嫡系军马,与将军只有意气之争,却没多少仇恨,否则,将军恐怕……此事不可不虑啊。”
“再则,若是在大战之中,弩骑兵骤出,迂回敌后,攻击敌阵薄弱处,或许可收奇袭的效果。但将军在一场无关轻重的追击战中,就将此奇兵暴露了,而且,将军既有称雄问鼎之心,也确定了方略,又何苦在洛阳徒耗这许多心力?诩窃为将军不值也。”
贾诩一脸沉重,但眯成一条缝的眼睛里,却微微闪着精光。显然,他点出这些关窍,为的不是帮王羽拾缺补遗,只是为了搞点难题给对方,顺便打击对方的信心罢了。
“有劳文和先生,为本将参赞军务了。先生的顾虑,本将也都想过,一一解释太麻烦,先生不如且观之,待时机到时,一切自然水落石出。”
王羽用马鞭遥指酸枣方向,悠然道:“关东名士尽在酸枣,要扬名,还有比那里更好的舞台吗?何况,先生顾虑的难题,解决之道,大多都着落在这里呢。”
“哦?”此时,河内军已经开始渡河了,贾诩举目南望,若有所思。
这是一个极度看重名声的时代。无论想称霸一方,还是出仕为官,都得先有足够的名气才行。
当然,名气之外,也得有实际的东西,不过,名气是最根本的。象他自己,就是靠名士阎忠的推崇,才微有薄名,得到了董卓的征召。
扬名靠的是口碑,在名士圈子里的口碑。只有得到名士们的认可,得到他们的推荐,事迹才会得到认可,才能拥有名声。
从这个角度来讲,王羽的选择是正确的。酸枣名士众多,只要得到其中一两成名士的认可,就能迅速名扬天下。
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这个选择也有很多问题。
东线的战况,贾诩并不是很清楚,不过多少知道点军情。
联军分三个方向进攻洛阳,除了南阳方面的袁术之外,联军主力尽在酸枣,大军云集,已逾十万。王羽这数千兵马根本算不得什么。
名义上,河内方面以王匡为先锋,渤海太守袁绍为主力。但是,尽管河内已经打得如火如荼,袁绍的兵马却始终没出现,袁绍自己却跑来了酸枣。
这里面的味道,很是诡异,贾诩可以判定,王羽的酸枣之行,恐怕远谈不上一帆风顺,说是荆棘密布,步步惊心还差不多。
当然,这些疑虑,贾诩就不打算明言了。
一来王羽不是笨蛋,这些东西他自己应该也看出来了;另外,贾诩本来也没彻底归心,他还在观望之中。
王羽很有本事没错,但天下有本事的人多了,谁知道哪个人会在乱世中脱颖而出,笑到最后?
就目前而言,董卓虽然受到围攻,但势头却是最猛的,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若是果断放弃洛阳,更可以效先秦,拥山海之险,观诸侯自相厮杀,养精蓄锐,待诸侯力疲,再来收拾残局。
此外,四世三公的袁家,虽然兄弟不合,但其门生故吏广布天下,名声更是响彻海内。
袁绍去渤海尚不足半年,河北英杰却像是看到蜜糖的蜜蜂一般,成批成批的聚拢在他的麾下。短时间建成的军队,不但数目庞大,而且幕僚将校极为齐全,装备也颇为精良,堪称强军。
南阳的袁术也不逊乃兄,鲁阳大营,同样群英荟萃,大军云集,大有和酸枣分庭抗礼之势。
其余各路诸侯,也无不是一时俊彦,相对而言,王家父子这点家底,实在不值一提。若不是王羽本身很逆天,贾诩连观望的兴趣都没有。
如今么……且看王公子如何应付内忧外患,斩荆披棘吧。贾诩眯起了眼睛,意味深长的笑了。
时近二月,黄河已经有了化冻的迹象,但黄河南岸却没有多少春意。
越接近酸枣,就越荒凉,北岸多少还有些犬吠鸡鸣的声音,而酸枣附近,却是连飞鸟都绝迹了。
这一次,感叹的不光是王羽,军卒们也都心惊肉跳,家在河内的郡兵们,更是庆幸不已。好在联军没真的跑去盟津会盟,否则河内就惨了。
王使君只是吃大户,联军这边是鸡犬不留哇!
要知道,这里可是兖州最富庶的郡国之一,陈留国!这么富的地方都被搞成这副模样,换成其他地方还了得?
直到依稀望见酸枣大营,压抑的气氛才逐渐消散,不管怎么样,成功会师,就是安全的保障。零星的欢呼声中,王羽的神色却有些凝重。
于禁沉声提示道:“主公,大营已经发现我军接近了,却没有任何表示。没加强戒备,表示他们已经知道您的身份了;但却没人出来迎接,甚至连个接洽的人都没有,恐怕……”
“嗯,咱们的确不怎么受欢迎。”王羽的眼力比于禁好,看到的也更多一些。
没人接待,暗示出的是大人物们的看法;而守寨军卒脸上的不豫之色,则是直接反映出,对河内军的到来,联军上下的态度是一致的,就是不欢迎。
“走了这么远,兄弟们也都辛苦了,管他有没有人来迎接,文则,先寻个地方扎下营盘再说。”
“喏。”于禁领命去了。很快就找到一处空旷地,叮叮当当的敲打起来。
看见这边的动静,大营内也是一阵纷乱,王羽面带冷笑,只是冷眼旁观。再过片刻,营门终于打开了,一个文士带着几个随从,快步迎了出来,远远便扬声笑道:“来的可是鹏举贤侄?”
“在下正是王羽,敢问尊驾……”对方的称呼颇为亲热,王羽一时也摸不清路数,只能暂且应着。
“洪盼贤侄久矣,今日一见,果然不凡,少年英雄,一时俊彦啊!”
说话间,来人已至近前,上下打量了王羽一番,连声赞叹后,这才解释道:“某乃臧洪,在广陵太守张使君麾下效力,张使君的兄长邈公,与汝父相交莫逆……都是一家人,所以洪也就不见外,称一声贤侄了。”
“原来是臧叔父,小侄没见过叔父,多有失礼之处,还请见谅。”
臧洪和张邈,这二位王羽都知道,不是通过后世的见识,而是檄文上有此二人的名字。张邈是陈留太守,诸侯之一,臧洪则是檄文的起草者。
王匡临走之前,曾说过,他与袁绍、张邈都有交情,前者是他高攀,后者则是平辈相交。因此,臧洪表示出的善意,应该有一定的真实性。
在这个时代,除了名声,关系渊源也是重要的政治资源,轻视不得。
“贤侄说的哪里话,贤侄远来,张使君本有意亲自出迎,结果却出了点意外,一时脱不开身……慢待之处,还望贤侄不要往心里去。”臧洪说话颇有技巧,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连客套带解释就都有了。
“意外?”王羽对解释什么的不怎么在意,对那个所谓的意外却很有兴趣。
“公孙太守和韩冀州闹起来了,差点酿成大乱,二位张使君也是焦头烂额,不可开交啊。”臧洪摇摇头,并不隐瞒。
“公孙太守?是辽东那位?他也来了?还和韩刺史闹起来了?”王羽很惊讶。
三国时代姓公孙的,最出名的无疑就是白马公孙瓒,那位白马将军与冀州刺史韩馥,确实也不怎么对付。不过,两个怎么会在这时候就闹起来了?
“唉,说来话长……”臧洪叹了口气,“联盟成立以来,兵将越来越多,但势头却是越来越……唉!”
“嗯。”王羽抬眼望去,唯见四野苍茫,不见人烟,比河内战场显得更加荒凉。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关东义士,名不虚传啊。”
贾诩很惊讶的问道:“咦?将军还会作诗?嗯,这诗句听起来似乎有些味道,莫非还有上下句么?”
王羽一眼就看破了胖子的伪装,对方的惊讶,肯定是装出来的。
被自己威逼利诱之后,这位毒士虽然老实了不少,但只是在大方向上,暗中的小动作却不少,不易发觉的试探,轻微的嘲讽,反正是一直没彻底打消回洛阳的心思。
“先生也好此道?那正好,本将对诗赋很感兴趣,但却一直没有知音,亦无人指点,只能自行摸索。先生既然精通,正好切磋请教,不如今晚来本将的军帐,你我……”
“不,不,”贾诩脸色一肃,慌不迭的推辞道:“将军雅意心领了,不过,贾某生平最讨厌的就是诗词歌赋这些东西,您还是找别人吧。反正酸枣大营名士汇聚,将军不愁找不到知音。”
“真是太遗憾了……”王羽看着胖子,长叹一声,眼神中尽是不舍之意。
贾诩被他看得发毛,知道又输了一阵,赶忙转换话题:“将军别出心裁,以弩骑兵退敌,确是神来之笔。不过,以诩观之,将军此举,似乎并非是一时权宜,而是早有准备,莫非将军有意效法秦制,造就这样一支骑兵么?”
“先生看出来了?”王羽一挑眉毛。
“只是略有猜测,”贾诩皱皱眉,“弩骑兵来去迅捷,又有强弩可以远程攻敌,进退皆从容,是支强兵不假,可其弊端却也不少。”
“愿闻其详。”王羽饶有兴致的问道。
“首先是兵少,其次是武器的问题。泰山军卒用的是强弩,须得以脚踩踏方能张之。尽管将军任用得其人,操练得其法,使用轮射,增强攻击的连续性。可是,除非下马修整,否则弩骑兵顶多只能进行一次攻击,能取得的战果十分有限……”
“另外,军中战马既少且劣,便是双马,也及不上西凉军的良驹。之前的追击战中,吕奉先带的是嫡系军马,与将军只有意气之争,却没多少仇恨,否则,将军恐怕……此事不可不虑啊。”
“再则,若是在大战之中,弩骑兵骤出,迂回敌后,攻击敌阵薄弱处,或许可收奇袭的效果。但将军在一场无关轻重的追击战中,就将此奇兵暴露了,而且,将军既有称雄问鼎之心,也确定了方略,又何苦在洛阳徒耗这许多心力?诩窃为将军不值也。”
贾诩一脸沉重,但眯成一条缝的眼睛里,却微微闪着精光。显然,他点出这些关窍,为的不是帮王羽拾缺补遗,只是为了搞点难题给对方,顺便打击对方的信心罢了。
“有劳文和先生,为本将参赞军务了。先生的顾虑,本将也都想过,一一解释太麻烦,先生不如且观之,待时机到时,一切自然水落石出。”
王羽用马鞭遥指酸枣方向,悠然道:“关东名士尽在酸枣,要扬名,还有比那里更好的舞台吗?何况,先生顾虑的难题,解决之道,大多都着落在这里呢。”
“哦?”此时,河内军已经开始渡河了,贾诩举目南望,若有所思。
这是一个极度看重名声的时代。无论想称霸一方,还是出仕为官,都得先有足够的名气才行。
当然,名气之外,也得有实际的东西,不过,名气是最根本的。象他自己,就是靠名士阎忠的推崇,才微有薄名,得到了董卓的征召。
扬名靠的是口碑,在名士圈子里的口碑。只有得到名士们的认可,得到他们的推荐,事迹才会得到认可,才能拥有名声。
从这个角度来讲,王羽的选择是正确的。酸枣名士众多,只要得到其中一两成名士的认可,就能迅速名扬天下。
不过,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这个选择也有很多问题。
东线的战况,贾诩并不是很清楚,不过多少知道点军情。
联军分三个方向进攻洛阳,除了南阳方面的袁术之外,联军主力尽在酸枣,大军云集,已逾十万。王羽这数千兵马根本算不得什么。
名义上,河内方面以王匡为先锋,渤海太守袁绍为主力。但是,尽管河内已经打得如火如荼,袁绍的兵马却始终没出现,袁绍自己却跑来了酸枣。
这里面的味道,很是诡异,贾诩可以判定,王羽的酸枣之行,恐怕远谈不上一帆风顺,说是荆棘密布,步步惊心还差不多。
当然,这些疑虑,贾诩就不打算明言了。
一来王羽不是笨蛋,这些东西他自己应该也看出来了;另外,贾诩本来也没彻底归心,他还在观望之中。
王羽很有本事没错,但天下有本事的人多了,谁知道哪个人会在乱世中脱颖而出,笑到最后?
就目前而言,董卓虽然受到围攻,但势头却是最猛的,他挟天子以令诸侯,若是果断放弃洛阳,更可以效先秦,拥山海之险,观诸侯自相厮杀,养精蓄锐,待诸侯力疲,再来收拾残局。
此外,四世三公的袁家,虽然兄弟不合,但其门生故吏广布天下,名声更是响彻海内。
袁绍去渤海尚不足半年,河北英杰却像是看到蜜糖的蜜蜂一般,成批成批的聚拢在他的麾下。短时间建成的军队,不但数目庞大,而且幕僚将校极为齐全,装备也颇为精良,堪称强军。
南阳的袁术也不逊乃兄,鲁阳大营,同样群英荟萃,大军云集,大有和酸枣分庭抗礼之势。
其余各路诸侯,也无不是一时俊彦,相对而言,王家父子这点家底,实在不值一提。若不是王羽本身很逆天,贾诩连观望的兴趣都没有。
如今么……且看王公子如何应付内忧外患,斩荆披棘吧。贾诩眯起了眼睛,意味深长的笑了。
时近二月,黄河已经有了化冻的迹象,但黄河南岸却没有多少春意。
越接近酸枣,就越荒凉,北岸多少还有些犬吠鸡鸣的声音,而酸枣附近,却是连飞鸟都绝迹了。
这一次,感叹的不光是王羽,军卒们也都心惊肉跳,家在河内的郡兵们,更是庆幸不已。好在联军没真的跑去盟津会盟,否则河内就惨了。
王使君只是吃大户,联军这边是鸡犬不留哇!
要知道,这里可是兖州最富庶的郡国之一,陈留国!这么富的地方都被搞成这副模样,换成其他地方还了得?
直到依稀望见酸枣大营,压抑的气氛才逐渐消散,不管怎么样,成功会师,就是安全的保障。零星的欢呼声中,王羽的神色却有些凝重。
于禁沉声提示道:“主公,大营已经发现我军接近了,却没有任何表示。没加强戒备,表示他们已经知道您的身份了;但却没人出来迎接,甚至连个接洽的人都没有,恐怕……”
“嗯,咱们的确不怎么受欢迎。”王羽的眼力比于禁好,看到的也更多一些。
没人接待,暗示出的是大人物们的看法;而守寨军卒脸上的不豫之色,则是直接反映出,对河内军的到来,联军上下的态度是一致的,就是不欢迎。
“走了这么远,兄弟们也都辛苦了,管他有没有人来迎接,文则,先寻个地方扎下营盘再说。”
“喏。”于禁领命去了。很快就找到一处空旷地,叮叮当当的敲打起来。
看见这边的动静,大营内也是一阵纷乱,王羽面带冷笑,只是冷眼旁观。再过片刻,营门终于打开了,一个文士带着几个随从,快步迎了出来,远远便扬声笑道:“来的可是鹏举贤侄?”
“在下正是王羽,敢问尊驾……”对方的称呼颇为亲热,王羽一时也摸不清路数,只能暂且应着。
“洪盼贤侄久矣,今日一见,果然不凡,少年英雄,一时俊彦啊!”
说话间,来人已至近前,上下打量了王羽一番,连声赞叹后,这才解释道:“某乃臧洪,在广陵太守张使君麾下效力,张使君的兄长邈公,与汝父相交莫逆……都是一家人,所以洪也就不见外,称一声贤侄了。”
“原来是臧叔父,小侄没见过叔父,多有失礼之处,还请见谅。”
臧洪和张邈,这二位王羽都知道,不是通过后世的见识,而是檄文上有此二人的名字。张邈是陈留太守,诸侯之一,臧洪则是檄文的起草者。
王匡临走之前,曾说过,他与袁绍、张邈都有交情,前者是他高攀,后者则是平辈相交。因此,臧洪表示出的善意,应该有一定的真实性。
在这个时代,除了名声,关系渊源也是重要的政治资源,轻视不得。
“贤侄说的哪里话,贤侄远来,张使君本有意亲自出迎,结果却出了点意外,一时脱不开身……慢待之处,还望贤侄不要往心里去。”臧洪说话颇有技巧,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连客套带解释就都有了。
“意外?”王羽对解释什么的不怎么在意,对那个所谓的意外却很有兴趣。
“公孙太守和韩冀州闹起来了,差点酿成大乱,二位张使君也是焦头烂额,不可开交啊。”臧洪摇摇头,并不隐瞒。
“公孙太守?是辽东那位?他也来了?还和韩刺史闹起来了?”王羽很惊讶。
三国时代姓公孙的,最出名的无疑就是白马公孙瓒,那位白马将军与冀州刺史韩馥,确实也不怎么对付。不过,两个怎么会在这时候就闹起来了?
“唉,说来话长……”臧洪叹了口气,“联盟成立以来,兵将越来越多,但势头却是越来越……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