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诱迁
郭威有着太多以他的身份不可能知道的事情。
那天曹元忠送走了桑维翰以后,充满苦恼地和康隆等说:“这次我们亏得大了。”虽然这一次张迈并没有责罚,曹元忠也并未损失钱财或者职位,但政治资源的增减很多时候就是看自己在最高首脑心中是加分了还是减分了。“我们这次做的事情,显然很不符元帅的意,唉……”
曹元忠能够成为这个政治团体的领袖主要是身份使然,论到心『性』与能力其实是不大合格的,他的城府太也不够深——不过也正因为这个让他显得更为忠直一些,从而在气质上与岭西众热血男儿接近——这也是张迈选择他而不是曹元深的原因。
但慕容归盈却说:“不,这是一件好事。”
“好事?”
“好事!”慕容归盈说:“四公子做错了事,但元帅也没有责罚,这说明四公子在元帅心中还是有分量的,这次我们是逆势而行了,所以稍见挫折,但下次如果我们顺势而行,那么就能将刚刚失去的这一局扳回来。”
曹元忠忙问:“慕容叔叔是不是有什么好主意?”
见到曹元忠向自己请教,慕容归盈心中涌起了一种很微妙的欣慰感,归义军并入安西军一事导致了他与曹氏家族产生了一条巨大的裂缝,曹元深至今不肯与他有私下的来往,但曹元忠的这一问却让慕容归盈感觉仿佛回到了当年曹慕两家还在紧密合作的时期。
“现在有三件大事。第一件,是外部的——我们回绝了石敬瑭,接下来中原就有可能要发生大变。”慕容归盈说:“当前中原的形势是李从珂占上风,石敬瑭处下风——他随时都有被削藩的可能。元帅如今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他虽然说如果契丹介入我们天策军将举义气援救中原,但实际上他现在并不希望中原发生大变——那对我们天策军没好处。所以现阶段最好的仍然是让李从珂和石敬瑭之间的这种薄弱的均衡能够继续下去。可是,我们天策军既然已经拒绝了石敬瑭,又怎么样才能帮他维持这种均衡呢?”
这确实是一个难题,别说曹元忠,连康隆这样的老狐狸都想不出办法来。
“还有第二件事,是内部的。”慕容归盈道:“河西安西,都是地广人稀,只有沙州地少人多,民乐农商而厌征战,元帅一直想将一部分的沙州人口迁徙出来,却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要强制嘛,怕引起内部的动『荡』,要用软的嘛,他在沙民之中的影响力又还不够。”
张迈虽然在进入沙州之后连续做了好几场影响甚大的个人秀,比如单挑回纥王子、祭祀张义『潮』等等,调动起了不少沙州激进派的雄心,不过曹议金治沙二十年所留下的根基,却还远不是这么几件大事所能替代,沙州的亲张派至今仍然属于少数,未及一半。归义军政权的畏战、内敛、阴柔并不是曹议金一个人带来的,曹氏能够在沙州维系这么长时间的统治正是源于大部分沙民对这个政权属『性』的默认——他们对曹议金自弱养胡、法令松弛、因循守旧等种种内外问题也都很不满,但这种不满还远远未到他们想要推翻这个政权的地步——因为大部分的沙民本身就是畏战的、内敛的、阴柔的、因循的,曹议金的施政不过是因应了这种民『性』。
所以张迈虽然吸引了沙州的部分激进派,又利用形势吞并了归义军,但他希望将沙民变得勇猛、开放、阳刚,那便如硬是要将一个躲在阴暗处数十年的“畏光症患者”强行拉到阳光之下,哪怕张迈的本心是好的,也会引起沙民的群体抵触,甚至加深他们对天策政权的反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上次他鼓励沙民迁徙才会失败——因为这一部分的沙民不信任他。
“而第三件事,就是我们的事情了。”慕容归盈道:“如今天策之中枢已经移到凉州,但我们在凉州以及毗邻的甘、兰、鄯诸州,实力却甚薄弱,别说不能与岭西派相比,就算是张毅或者百帐部,力量也比我们都强!”
张家以及与张家联姻的几个家族的子弟在过去半年进入到河西政务系统的各个枢纽上,这奠定了张毅作为河西派文臣之首的地位,而其大批子弟迁徙到凉州附近的神乌县,更是让张氏家族在凉州地区如鱼得水;当初曾号称“河西五都尉”的姜山、曹昆、薛云飞等人率领经过整编的瓜肃汉兵东进,占据了凉兰五大军事要冲,成为了凉州地区的拱卫力量,因此五将虽然都未列将军之位,缺少高层代表人物,但在军方却也占据了一个稳固的地位。
与之相比,曹元忠在凉州却是要兵没兵,要人没人,只是个架子底下空『荡』『荡』的“国舅爷”而已。
“慕容兄,”康隆道:“你说出这三件事情来,都是大难事啊。前两个也不用我们『操』心,至于第三件,却实在想不通能怎么办。现在岭西派还有张毅他们,摆明了就要压制我们,他们又已经各据要津,我们若想要虎口夺食,那真是谈何容易!”
慕容归盈嘿地一笑,说:“如果你只是想解决第三件事,那自然是解决不了,但你别忘了,第二件事情,我们却是可以办到的。”
康隆一时还没想明白,慕容归盈道:“张龙骧虽然有种种不好处,比如有时候不近人情,有时候飞扬跋扈,可是他也有一点大好处,那就是处事基本还算公正,而且很多时候能够压制个人的喜恶,我想,这应该是他能够成就如此大业的最大原因。现在他既然有了难事,若我们能帮他解决,那么以他的为人,是不会吝于满足我们的渴盼。如果我们的建策刚好能够顺他的心,帮他解决他解决不了的难题,那么他将会将我们引为自己人。”
说到这里,他悠悠一叹:“而且,这也是我们显示对他忠心的机会,我们的忠心,他也是需要的。”
众人看他一副满有把握的样子,却都还是没听明白他所要建策的核心,曹元忠道:“你是说,要以第二件事,来换取第三件事情么?但那样怎么做?”
“不是以第二件事情换取第三件事情。”慕容归盈道:“是三件事情一并解决!这三件事情,其实就是一件事情。”
康隆、康兴等人面面相觑,实在想不通慕容归盈有什么办法能够一次『性』解决天策军的外部与内部以及沙州派的三大难题。
慕容归盈当即将自己的想法稍为剖说,曹元忠听得大喜,道:“好!这个主张,元帅必然赞同!”
他寻了个时间,又来见张迈,这次却不走私门,而是正正经经地以下属的身份求见,张迈正与李膑商议北庭的事情,听说曹元忠来,便请他入内相见,礼见毕,李膑借故要走,曹元忠道:“司马不需要走,我这次来是有一件大事要与元帅商量,李司马在时,或许能给一点主意。”他不与张迈私谈,更是显得坦『荡』磊落。
李膑看看张迈,见他点头,便不走了,张迈问道:“元忠这次来,是为了什么事情?”
曹元忠道:“之前我推荐了桑维翰来见元帅,原也是一片报国热心,只是如今我们既然拒绝了桑维翰,虽然我们没有走漏消息,但仍然难保小唐朝廷看出端倪来。而且石敬瑭既然下了这样的重本来求援,只怕他本身就处于危急之中了,如今若是李石相争,对我们来说只怕没有好处。”
“不错,”张迈道:“契丹如果南犯,我们自然举义旗援助洛阳,可是现在中原就起大『乱』,却不是我愿意看见的。近期北庭似有大变之端倪,我们必须尽量维持东方的均势。我有心缓解中原的形势,然而这毕竟是小唐朝廷的内政,我要干预,一时间却也无从下手。”他停了停,问道:“元忠,你既来到,可是有了什么主张?”
“我确实想到了一个主意。”曹元忠道:“我们虽然不能过问小唐朝廷的内政,但如果在外围对中原施加压力,使李国主心有忌惮,只怕短期之内,他就不敢干削藩这样的大事了。”
张迈一时不接口,李膑道:“这个确实是个一条思路,只是我们如今与洛阳方面乃是同盟,同盟之间又没法张牙舞爪地做威胁,如果处理不当,只怕反而要葬送这来之不易的邦交。”他话说的客气,其实却是暗有所指:“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也要想出一个具体的办法才行。”
曹元忠道:“其实我们也不用故作威胁,只要做出某种姿态,让洛阳方面心生警惕就行了。”
“说!”张迈道。
曹元忠道:“如今凉兰既是我天策之中枢,也是我东部之前线,瓜北大营尚有三万沙州兵,我建议便将这三万人连同军眷一起东徙,迁到凉兰地区屯田,在各要害地点设建屯田区,如此一来有四大好处:其一,凉兰地广人稀,沙民东迁可以充实这片虚旷的土地,又可减轻沙州田少民多的压力;其二,三万大军留在瓜北毫无作用,一旦东移,就地驻扎屯田,陇东防御便增强,元帅却可以调出部分精兵,向南可以加强对鄯州、河州的控制,甚至深入吐蕃高地,向西可以进军北庭,助杨都督以攻防;其三,我军忽然有大军东移,李从珂必然警戒,会以为我们如此行动是否是为了进军中原做准备,但军民迁徙,乃是我天策军之内政,他心中再不放心,也只能放在心里,没法拿来质问我们,这样对李从珂来说是不『逼』之『逼』,不胁之胁,只要我们大营一动,他就算不想加强西面的防御也不行了,他的精力既用在了西边,对石敬瑭那边只怕就得暂以安抚为策了,石敬瑭的形势得到和缓,或许也就不会狗急跳墙——如此一来,岂不是三全其美?”
张迈刚刚听到“将瓜北大营东移”,心头已是大动。
天策军军中大将,从杨易到薛复到郭师庸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沙州之兵不耐远征,而宜屯守,只是既要屯守,就得选在边疆前线,瓜北却是天策军的大后方,将三万人放在那里纯属浪费,要将之解甲归田又怕引起沙民的人心不稳,引起难以估量的后遗症——将沙民东迁,正是张迈一直想做而没能做的事情,其中的好处哪里还需要曹元忠来分析?
一直以来,张迈和郑渭都觉得曹元忠、慕容归盈这一派乃是迁徙沙民最大阻力的代表,没想到这次曹元忠居然会主动来提出这个建议,所以一听之下不由得重新打量起曹元忠来,心中已有了刮目相看之意。
“元忠,”张迈说道:“你这个建策甚有道理,我其实也早就准备了一十九个宜耕宜屯的地点,只是沙民对于东迁似乎很有抵触,若只调军人,不迁家眷,则士兵在这边也难以有恒心,所以我一直没有动手。不是不想动,而是不敢妄动。”
曹元忠道:“元帅,如果你信得过我,我想接手此事,尽我说能劝服他们。”
张迈一喜,道:“咱们既是朋友,又是亲戚,有什么信不过的?不过这可是个得罪人的活!你愿意揽上身?”他是知道曹元忠本来就是沙州守旧派的代表,这件事情若是由他来做自然最为合适,只是张迈一直以为曹元忠等人不愿意做这件事,因此这时听他主动请缨不由得喜出望外。
曹元忠道:“我也没有十足把握,但如果元帅授命,那我就尽力一试!只不过行事之际用什么办法,却得请元帅容我便宜行事。”
“好!”张迈道:“只要你有这份心,这件事情我就全权交给你!回头我就让郑渭将相关文书都移到你处,你放心大胆地去干,万一有什么困难压力,也有我帮你顶着。”
曹元忠大喜,领命去了,李膑目视他的背影,道:“元帅,他忽然有这样的转变,只怕不无私心。”
“谁没有私心呢!我们也有啊!”张迈道:“有忠心而误国也该杀,有私心而能利国,那不但是好事,而且应该鼓励。我可从没想过要天策军人人都变成圣人,我只想着怎么让大家的利益方向能够尽量一致,这样大伙儿力往一处使,才是我们天策大唐兴旺发达的最稳固的基石!”
天策政权的办事效率十分迅速,当天张迈就给了曹元忠正式任命,从这件大工程的人事任命权到安置的具体措施,全都由曹元忠接管。曹元忠便请以慕容腾为副手,在接到命令的同时却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要求:要张迈下令禁口,不许在场几个知情的高层将此事泄『露』出去。
张迈虽然觉得这个要求有些古怪,却还是答应了。
但曹元忠也没有马上命瓜北大营东迁,而是先从瓜北军中抽出了曹氏、慕容氏、康氏及其姻亲子弟共二千余人,先一步东行,并将曹氏、慕容氏、康氏的神主牌都运往东方。
瓜北大营三万大军,眼看走了这两千多人,谁不瞩目?自然不免东打听,西打听,那三姓子弟原本都是都是得过嘱咐,要他们“不得泄『露』秘密”,但要两千多人都不多口,那哪里有可能?不久“秘密”便泄『露』了出来:“原来”自福安公主生下麟儿,“国舅爷”曹元忠大见宠信,他在凉州相中了几块膏腴之地,便向元帅请求作为曹氏宗族的封地,元帅却道天策军自建军以来未有这样的规矩,但又却不过“国舅爷”的面皮,就许“国舅爷”从瓜北大营将其宗族调出,安置在昌松县。
“说是去屯田,其实屯着屯着,几年下来,那不就变成自己的基业了?那块地皮啊,是国舅爷相准了,说到水土肥沃,沙州这边的水田也没得比!现在虽然还只是荒地,但只要开垦过后,将来就都是传子传孙的良田美宅了。”
“真有那么好?”
“若不是这么好,国舅爷能命人将大半宗族丁口都迁过去么?慕容家、康家会跟着去抢?”
又有人道:“其实东边肯定比这边好,要不然当初张家也不会抢着去了。如今国舅爷也都举家东迁,连家庙都搬过去了,那还有什么好怀疑的?”
有道是:肥田不耕没人要,瘦田耕开人人争,“秘密”传开以后,瓜北大营竟相钻营,与三大家族有亲的遍托关系,没有亲戚的花钱也争着要往东边来,免得吃亏。
曹元忠眼看时机已经成熟,这才下令,将瓜北大营的兵将分批调往东方,军人先至,只一个月内便依地形入驻军屯地点——虽只是十九片荒地,但都面积比他们在沙州老家的田亩多出数倍,张迈拨出来的这十九个军屯地点,水土较之沙州本来胜出多多,所以沙州兵抵达之后尽皆欢喜,当初在沙州时任你怎么说他们也不肯轻信,如今却是眼见为实,看出在这边开创基业确实比挤在沙州好,更有不少人当即催促沙州家属变卖沙州瘠地,赶来相依。
原来沙州军民在归义军麾下日久,已经养成了“不信官府消息”的习『性』,当日张迈公开引沙民东迁无人愿意,这时眼看张家、曹家、慕容家、康家、宋家、李家等大族先后向东,便人人都认为东方有利可图!
民间的力量发动了起来,一时间迁徙之众相接于途,这数万沙民东迁起来可就比牧民北迁难得多了,当初牧民北迁,一月之中就大致安定,如今沙民东迁,费时三月也还没完。
但前面三万大军已经分部各处,依着军旅编制,聚拢为十九座农牧并举的大小军屯——此即郭威沿途所见者,预计在总体搬迁结束以后,将可能从沙州迁出**万人口,都处于凉州、兰州之间,也有部分被安排到了鄯州的交通干道上。其中在金城的上下游更有两座城寨依黄河而建,名曰小北城、小西城,都位于黄河西岸,与东岸的金城一起构成一个三角形。
后唐朝廷闻说果然大骇,李从珂下令边境诸州都加派间谍侦察天策军动向,李从珂本来以西面局势稍缓,正要戮力于内政,这时又将原本收归中央的部分钱粮发了下来,以作西北增防之用,至于本来就要进行的削藩之事也推迟了。
石敬瑭听说此事之后也松了一口气,天策军只是执行了一项内政,但却导致了后唐境内原本剑拔弩张的形势竟因此缓和了下来。
慕容归盈所定这条计谋,郑渭、李膑等人洞若观火,他们原也不是想不出这一招,只是这一招若由他们使出,怕就难以收到如今这般功效。
曹元忠在三万沙州兵抵达之后,又亲自下田野率领他们开垦荒地、重修水利设施,以图赶在冬天到来之前播种,至此凉、兰形势一日好似一日,张迈见曹元忠果然办成了这件大事,对他也更加信任,又升了他做上将军以嘉奖他的大功。
张毅眼见曹慕康三姓宗族遍布凉兰,心中忧虑,与两个儿子商议说:“没想到曹元忠会来这一招,多半是慕容归盈定的计策,这个小老儿好生厉害,这么一来,凉州中枢便形势大变,这三万人平时务农,缓急之际又可为兵,曹元忠有了这三万人做底子,往后说话的底气就不同了!他曹家如今内有大公子做号召,外有沙系军民做呼应,等到这几万人在凉兰一带站稳脚跟,只怕就连我们都得仰起鼻息行事了。”说着甚觉沮丧。
张中谋却道:“爹爹,我却觉得事情不至如此悲观。元帅并非昏庸之主,如果曹氏势力过大就有可能形成尾大不掉之患,那样一来元帅为了要制衡他,必然会抑制曹氏而抬启另外一派人马,曹元忠虽然封了做上将军,不过那只是为了安抚东迁的沙洲军民,让他们安心,说到军功他根本没法跟薛复相比,你看吧,我料定不久之后元帅多半就会升多一二位上将以作平衡。至于政务更是『操』在郑渭手中,我们只要靠紧了这两人就肯定没事。”
张毅哼了一声,道:“薛复的军功虽高,郑渭相权虽重,但终究是随时能免职的外人,斗不过的。若是郭洛在这里或许还有得一拼,现在却……”说着连连摇头:“郭夫人至今没为元帅生下一个孩子,就算是郭家,如今只怕也比不上了。”
父子正自商议,忽有急令从天策上将府传出,要他们父子二人都赶过去商议大事。
张毅道:“现在都已经入夜了,什么事情这么急?”
传令者道:“属下不清楚,不过好像是北庭来的消息!”
郭威有着太多以他的身份不可能知道的事情。
那天曹元忠送走了桑维翰以后,充满苦恼地和康隆等说:“这次我们亏得大了。”虽然这一次张迈并没有责罚,曹元忠也并未损失钱财或者职位,但政治资源的增减很多时候就是看自己在最高首脑心中是加分了还是减分了。“我们这次做的事情,显然很不符元帅的意,唉……”
曹元忠能够成为这个政治团体的领袖主要是身份使然,论到心『性』与能力其实是不大合格的,他的城府太也不够深——不过也正因为这个让他显得更为忠直一些,从而在气质上与岭西众热血男儿接近——这也是张迈选择他而不是曹元深的原因。
但慕容归盈却说:“不,这是一件好事。”
“好事?”
“好事!”慕容归盈说:“四公子做错了事,但元帅也没有责罚,这说明四公子在元帅心中还是有分量的,这次我们是逆势而行了,所以稍见挫折,但下次如果我们顺势而行,那么就能将刚刚失去的这一局扳回来。”
曹元忠忙问:“慕容叔叔是不是有什么好主意?”
见到曹元忠向自己请教,慕容归盈心中涌起了一种很微妙的欣慰感,归义军并入安西军一事导致了他与曹氏家族产生了一条巨大的裂缝,曹元深至今不肯与他有私下的来往,但曹元忠的这一问却让慕容归盈感觉仿佛回到了当年曹慕两家还在紧密合作的时期。
“现在有三件大事。第一件,是外部的——我们回绝了石敬瑭,接下来中原就有可能要发生大变。”慕容归盈说:“当前中原的形势是李从珂占上风,石敬瑭处下风——他随时都有被削藩的可能。元帅如今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他虽然说如果契丹介入我们天策军将举义气援救中原,但实际上他现在并不希望中原发生大变——那对我们天策军没好处。所以现阶段最好的仍然是让李从珂和石敬瑭之间的这种薄弱的均衡能够继续下去。可是,我们天策军既然已经拒绝了石敬瑭,又怎么样才能帮他维持这种均衡呢?”
这确实是一个难题,别说曹元忠,连康隆这样的老狐狸都想不出办法来。
“还有第二件事,是内部的。”慕容归盈道:“河西安西,都是地广人稀,只有沙州地少人多,民乐农商而厌征战,元帅一直想将一部分的沙州人口迁徙出来,却一直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要强制嘛,怕引起内部的动『荡』,要用软的嘛,他在沙民之中的影响力又还不够。”
张迈虽然在进入沙州之后连续做了好几场影响甚大的个人秀,比如单挑回纥王子、祭祀张义『潮』等等,调动起了不少沙州激进派的雄心,不过曹议金治沙二十年所留下的根基,却还远不是这么几件大事所能替代,沙州的亲张派至今仍然属于少数,未及一半。归义军政权的畏战、内敛、阴柔并不是曹议金一个人带来的,曹氏能够在沙州维系这么长时间的统治正是源于大部分沙民对这个政权属『性』的默认——他们对曹议金自弱养胡、法令松弛、因循守旧等种种内外问题也都很不满,但这种不满还远远未到他们想要推翻这个政权的地步——因为大部分的沙民本身就是畏战的、内敛的、阴柔的、因循的,曹议金的施政不过是因应了这种民『性』。
所以张迈虽然吸引了沙州的部分激进派,又利用形势吞并了归义军,但他希望将沙民变得勇猛、开放、阳刚,那便如硬是要将一个躲在阴暗处数十年的“畏光症患者”强行拉到阳光之下,哪怕张迈的本心是好的,也会引起沙民的群体抵触,甚至加深他们对天策政权的反感,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上次他鼓励沙民迁徙才会失败——因为这一部分的沙民不信任他。
“而第三件事,就是我们的事情了。”慕容归盈道:“如今天策之中枢已经移到凉州,但我们在凉州以及毗邻的甘、兰、鄯诸州,实力却甚薄弱,别说不能与岭西派相比,就算是张毅或者百帐部,力量也比我们都强!”
张家以及与张家联姻的几个家族的子弟在过去半年进入到河西政务系统的各个枢纽上,这奠定了张毅作为河西派文臣之首的地位,而其大批子弟迁徙到凉州附近的神乌县,更是让张氏家族在凉州地区如鱼得水;当初曾号称“河西五都尉”的姜山、曹昆、薛云飞等人率领经过整编的瓜肃汉兵东进,占据了凉兰五大军事要冲,成为了凉州地区的拱卫力量,因此五将虽然都未列将军之位,缺少高层代表人物,但在军方却也占据了一个稳固的地位。
与之相比,曹元忠在凉州却是要兵没兵,要人没人,只是个架子底下空『荡』『荡』的“国舅爷”而已。
“慕容兄,”康隆道:“你说出这三件事情来,都是大难事啊。前两个也不用我们『操』心,至于第三件,却实在想不通能怎么办。现在岭西派还有张毅他们,摆明了就要压制我们,他们又已经各据要津,我们若想要虎口夺食,那真是谈何容易!”
慕容归盈嘿地一笑,说:“如果你只是想解决第三件事,那自然是解决不了,但你别忘了,第二件事情,我们却是可以办到的。”
康隆一时还没想明白,慕容归盈道:“张龙骧虽然有种种不好处,比如有时候不近人情,有时候飞扬跋扈,可是他也有一点大好处,那就是处事基本还算公正,而且很多时候能够压制个人的喜恶,我想,这应该是他能够成就如此大业的最大原因。现在他既然有了难事,若我们能帮他解决,那么以他的为人,是不会吝于满足我们的渴盼。如果我们的建策刚好能够顺他的心,帮他解决他解决不了的难题,那么他将会将我们引为自己人。”
说到这里,他悠悠一叹:“而且,这也是我们显示对他忠心的机会,我们的忠心,他也是需要的。”
众人看他一副满有把握的样子,却都还是没听明白他所要建策的核心,曹元忠道:“你是说,要以第二件事,来换取第三件事情么?但那样怎么做?”
“不是以第二件事情换取第三件事情。”慕容归盈道:“是三件事情一并解决!这三件事情,其实就是一件事情。”
康隆、康兴等人面面相觑,实在想不通慕容归盈有什么办法能够一次『性』解决天策军的外部与内部以及沙州派的三大难题。
慕容归盈当即将自己的想法稍为剖说,曹元忠听得大喜,道:“好!这个主张,元帅必然赞同!”
他寻了个时间,又来见张迈,这次却不走私门,而是正正经经地以下属的身份求见,张迈正与李膑商议北庭的事情,听说曹元忠来,便请他入内相见,礼见毕,李膑借故要走,曹元忠道:“司马不需要走,我这次来是有一件大事要与元帅商量,李司马在时,或许能给一点主意。”他不与张迈私谈,更是显得坦『荡』磊落。
李膑看看张迈,见他点头,便不走了,张迈问道:“元忠这次来,是为了什么事情?”
曹元忠道:“之前我推荐了桑维翰来见元帅,原也是一片报国热心,只是如今我们既然拒绝了桑维翰,虽然我们没有走漏消息,但仍然难保小唐朝廷看出端倪来。而且石敬瑭既然下了这样的重本来求援,只怕他本身就处于危急之中了,如今若是李石相争,对我们来说只怕没有好处。”
“不错,”张迈道:“契丹如果南犯,我们自然举义旗援助洛阳,可是现在中原就起大『乱』,却不是我愿意看见的。近期北庭似有大变之端倪,我们必须尽量维持东方的均势。我有心缓解中原的形势,然而这毕竟是小唐朝廷的内政,我要干预,一时间却也无从下手。”他停了停,问道:“元忠,你既来到,可是有了什么主张?”
“我确实想到了一个主意。”曹元忠道:“我们虽然不能过问小唐朝廷的内政,但如果在外围对中原施加压力,使李国主心有忌惮,只怕短期之内,他就不敢干削藩这样的大事了。”
张迈一时不接口,李膑道:“这个确实是个一条思路,只是我们如今与洛阳方面乃是同盟,同盟之间又没法张牙舞爪地做威胁,如果处理不当,只怕反而要葬送这来之不易的邦交。”他话说的客气,其实却是暗有所指:“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也要想出一个具体的办法才行。”
曹元忠道:“其实我们也不用故作威胁,只要做出某种姿态,让洛阳方面心生警惕就行了。”
“说!”张迈道。
曹元忠道:“如今凉兰既是我天策之中枢,也是我东部之前线,瓜北大营尚有三万沙州兵,我建议便将这三万人连同军眷一起东徙,迁到凉兰地区屯田,在各要害地点设建屯田区,如此一来有四大好处:其一,凉兰地广人稀,沙民东迁可以充实这片虚旷的土地,又可减轻沙州田少民多的压力;其二,三万大军留在瓜北毫无作用,一旦东移,就地驻扎屯田,陇东防御便增强,元帅却可以调出部分精兵,向南可以加强对鄯州、河州的控制,甚至深入吐蕃高地,向西可以进军北庭,助杨都督以攻防;其三,我军忽然有大军东移,李从珂必然警戒,会以为我们如此行动是否是为了进军中原做准备,但军民迁徙,乃是我天策军之内政,他心中再不放心,也只能放在心里,没法拿来质问我们,这样对李从珂来说是不『逼』之『逼』,不胁之胁,只要我们大营一动,他就算不想加强西面的防御也不行了,他的精力既用在了西边,对石敬瑭那边只怕就得暂以安抚为策了,石敬瑭的形势得到和缓,或许也就不会狗急跳墙——如此一来,岂不是三全其美?”
张迈刚刚听到“将瓜北大营东移”,心头已是大动。
天策军军中大将,从杨易到薛复到郭师庸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沙州之兵不耐远征,而宜屯守,只是既要屯守,就得选在边疆前线,瓜北却是天策军的大后方,将三万人放在那里纯属浪费,要将之解甲归田又怕引起沙民的人心不稳,引起难以估量的后遗症——将沙民东迁,正是张迈一直想做而没能做的事情,其中的好处哪里还需要曹元忠来分析?
一直以来,张迈和郑渭都觉得曹元忠、慕容归盈这一派乃是迁徙沙民最大阻力的代表,没想到这次曹元忠居然会主动来提出这个建议,所以一听之下不由得重新打量起曹元忠来,心中已有了刮目相看之意。
“元忠,”张迈说道:“你这个建策甚有道理,我其实也早就准备了一十九个宜耕宜屯的地点,只是沙民对于东迁似乎很有抵触,若只调军人,不迁家眷,则士兵在这边也难以有恒心,所以我一直没有动手。不是不想动,而是不敢妄动。”
曹元忠道:“元帅,如果你信得过我,我想接手此事,尽我说能劝服他们。”
张迈一喜,道:“咱们既是朋友,又是亲戚,有什么信不过的?不过这可是个得罪人的活!你愿意揽上身?”他是知道曹元忠本来就是沙州守旧派的代表,这件事情若是由他来做自然最为合适,只是张迈一直以为曹元忠等人不愿意做这件事,因此这时听他主动请缨不由得喜出望外。
曹元忠道:“我也没有十足把握,但如果元帅授命,那我就尽力一试!只不过行事之际用什么办法,却得请元帅容我便宜行事。”
“好!”张迈道:“只要你有这份心,这件事情我就全权交给你!回头我就让郑渭将相关文书都移到你处,你放心大胆地去干,万一有什么困难压力,也有我帮你顶着。”
曹元忠大喜,领命去了,李膑目视他的背影,道:“元帅,他忽然有这样的转变,只怕不无私心。”
“谁没有私心呢!我们也有啊!”张迈道:“有忠心而误国也该杀,有私心而能利国,那不但是好事,而且应该鼓励。我可从没想过要天策军人人都变成圣人,我只想着怎么让大家的利益方向能够尽量一致,这样大伙儿力往一处使,才是我们天策大唐兴旺发达的最稳固的基石!”
天策政权的办事效率十分迅速,当天张迈就给了曹元忠正式任命,从这件大工程的人事任命权到安置的具体措施,全都由曹元忠接管。曹元忠便请以慕容腾为副手,在接到命令的同时却提出了一个奇怪的要求:要张迈下令禁口,不许在场几个知情的高层将此事泄『露』出去。
张迈虽然觉得这个要求有些古怪,却还是答应了。
但曹元忠也没有马上命瓜北大营东迁,而是先从瓜北军中抽出了曹氏、慕容氏、康氏及其姻亲子弟共二千余人,先一步东行,并将曹氏、慕容氏、康氏的神主牌都运往东方。
瓜北大营三万大军,眼看走了这两千多人,谁不瞩目?自然不免东打听,西打听,那三姓子弟原本都是都是得过嘱咐,要他们“不得泄『露』秘密”,但要两千多人都不多口,那哪里有可能?不久“秘密”便泄『露』了出来:“原来”自福安公主生下麟儿,“国舅爷”曹元忠大见宠信,他在凉州相中了几块膏腴之地,便向元帅请求作为曹氏宗族的封地,元帅却道天策军自建军以来未有这样的规矩,但又却不过“国舅爷”的面皮,就许“国舅爷”从瓜北大营将其宗族调出,安置在昌松县。
“说是去屯田,其实屯着屯着,几年下来,那不就变成自己的基业了?那块地皮啊,是国舅爷相准了,说到水土肥沃,沙州这边的水田也没得比!现在虽然还只是荒地,但只要开垦过后,将来就都是传子传孙的良田美宅了。”
“真有那么好?”
“若不是这么好,国舅爷能命人将大半宗族丁口都迁过去么?慕容家、康家会跟着去抢?”
又有人道:“其实东边肯定比这边好,要不然当初张家也不会抢着去了。如今国舅爷也都举家东迁,连家庙都搬过去了,那还有什么好怀疑的?”
有道是:肥田不耕没人要,瘦田耕开人人争,“秘密”传开以后,瓜北大营竟相钻营,与三大家族有亲的遍托关系,没有亲戚的花钱也争着要往东边来,免得吃亏。
曹元忠眼看时机已经成熟,这才下令,将瓜北大营的兵将分批调往东方,军人先至,只一个月内便依地形入驻军屯地点——虽只是十九片荒地,但都面积比他们在沙州老家的田亩多出数倍,张迈拨出来的这十九个军屯地点,水土较之沙州本来胜出多多,所以沙州兵抵达之后尽皆欢喜,当初在沙州时任你怎么说他们也不肯轻信,如今却是眼见为实,看出在这边开创基业确实比挤在沙州好,更有不少人当即催促沙州家属变卖沙州瘠地,赶来相依。
原来沙州军民在归义军麾下日久,已经养成了“不信官府消息”的习『性』,当日张迈公开引沙民东迁无人愿意,这时眼看张家、曹家、慕容家、康家、宋家、李家等大族先后向东,便人人都认为东方有利可图!
民间的力量发动了起来,一时间迁徙之众相接于途,这数万沙民东迁起来可就比牧民北迁难得多了,当初牧民北迁,一月之中就大致安定,如今沙民东迁,费时三月也还没完。
但前面三万大军已经分部各处,依着军旅编制,聚拢为十九座农牧并举的大小军屯——此即郭威沿途所见者,预计在总体搬迁结束以后,将可能从沙州迁出**万人口,都处于凉州、兰州之间,也有部分被安排到了鄯州的交通干道上。其中在金城的上下游更有两座城寨依黄河而建,名曰小北城、小西城,都位于黄河西岸,与东岸的金城一起构成一个三角形。
后唐朝廷闻说果然大骇,李从珂下令边境诸州都加派间谍侦察天策军动向,李从珂本来以西面局势稍缓,正要戮力于内政,这时又将原本收归中央的部分钱粮发了下来,以作西北增防之用,至于本来就要进行的削藩之事也推迟了。
石敬瑭听说此事之后也松了一口气,天策军只是执行了一项内政,但却导致了后唐境内原本剑拔弩张的形势竟因此缓和了下来。
慕容归盈所定这条计谋,郑渭、李膑等人洞若观火,他们原也不是想不出这一招,只是这一招若由他们使出,怕就难以收到如今这般功效。
曹元忠在三万沙州兵抵达之后,又亲自下田野率领他们开垦荒地、重修水利设施,以图赶在冬天到来之前播种,至此凉、兰形势一日好似一日,张迈见曹元忠果然办成了这件大事,对他也更加信任,又升了他做上将军以嘉奖他的大功。
张毅眼见曹慕康三姓宗族遍布凉兰,心中忧虑,与两个儿子商议说:“没想到曹元忠会来这一招,多半是慕容归盈定的计策,这个小老儿好生厉害,这么一来,凉州中枢便形势大变,这三万人平时务农,缓急之际又可为兵,曹元忠有了这三万人做底子,往后说话的底气就不同了!他曹家如今内有大公子做号召,外有沙系军民做呼应,等到这几万人在凉兰一带站稳脚跟,只怕就连我们都得仰起鼻息行事了。”说着甚觉沮丧。
张中谋却道:“爹爹,我却觉得事情不至如此悲观。元帅并非昏庸之主,如果曹氏势力过大就有可能形成尾大不掉之患,那样一来元帅为了要制衡他,必然会抑制曹氏而抬启另外一派人马,曹元忠虽然封了做上将军,不过那只是为了安抚东迁的沙洲军民,让他们安心,说到军功他根本没法跟薛复相比,你看吧,我料定不久之后元帅多半就会升多一二位上将以作平衡。至于政务更是『操』在郑渭手中,我们只要靠紧了这两人就肯定没事。”
张毅哼了一声,道:“薛复的军功虽高,郑渭相权虽重,但终究是随时能免职的外人,斗不过的。若是郭洛在这里或许还有得一拼,现在却……”说着连连摇头:“郭夫人至今没为元帅生下一个孩子,就算是郭家,如今只怕也比不上了。”
父子正自商议,忽有急令从天策上将府传出,要他们父子二人都赶过去商议大事。
张毅道:“现在都已经入夜了,什么事情这么急?”
传令者道:“属下不清楚,不过好像是北庭来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