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血 作者:河边草
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纷扰
不得不说,大秦成武六年末尾到成武七年初的一段时日里,大秦朝堂上经历了一连串的动荡不用去细究这场风波到底由何而来,因为只有那些站在最高处,也是大秦最睿智的那些人,才能体会到这场风波缘起于何处。
但就算是他们,在风雨到来之后,也无法独善其身,不可避免的被卷入其中,多数也都是身不由己罢了。
而明面上,由大秦军事改革而引发的这场政治斗争,让大秦渐渐加速的扩张脚步猛然间停止了下来……
大秦成武七年二月,大秦朝堂上乱象纷呈,文武之间,相互攻讦,相互参劾,渐渐演变成火花四射的政争。
自古以来,这样的政争并不少见,但每一次的结果,都是惨烈无比的,也许风波所及,改朝换代也不过是反掌间事罢了。
实际上,用更为浅白的话来说,这样的政争局面,对于一个王朝而言,都是有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
许多人都明白这一点,但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会明白,这样的政争是如何的凶险莫测,又是如何的难以控制。
就像现在大秦朝堂上的朝臣们一般,政争即起,谁也就不愿退后一步,因为那关系到自家的身家性命,退一步便海阔天空的念头,在这里根本没有存在的余地。
到了大秦成武七年二月,大秦中书重臣终于将矛头对准了枢密使李承乾,参劾李承乾的奏折。雪片般飞入宫中。连带着。几位枢密副使,兵部尚书,兵部侍郎,也都成了众矢之的……
其实,到了这个时节,这场政争已然失控,夹杂上了排除异己,了结私怨等等复杂的因素。即便是皇帝陛下,以及几位中书重臣,也都没有办法再掌握其中分寸了。
而枢密院和兵部重臣的反抗也越来越是激烈,他们的同僚友好也皆卷入其中,不管最终结果如何,这个时候,朝堂重臣们都已经明白,这么下去的话,将一发不可收拾,也许。到了最后,到来的将是一场没人能够预料到的清洗。
其惨烈之处。恐怕,即便是历朝夺位之争,也要膛乎其后……
这个时候,好像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场激烈的政争还只停留在大秦中枢之地,并未波及地方以及各处军中将领,而外间,也并没有强劲的外敌。
当然,如果不能尽早结束这场争斗,那么地方大吏,军中上将参与进来,也是早晚的事情,到了那个时候,会是怎样一个景象,就没有人敢去想象了。
所以,无论是皇帝陛下,还是朝中重臣,都在努力的掌控着局面。
于是,大秦成武七年初的大秦京师长安,气氛变得越来越是压抑,暗流汹涌之中,藏着无数凶险,即便是长安的普通百姓,好像也感觉到了什么,往常最热闹的酒楼茶肆之中,流动着诡异的氛围,少有人再谈及什么朝廷政事。
而作为长安最繁华的彩玉坊,也再次变得萧条了起来。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朝臣们的府邸,一到晚间,各处府邸门外,都可以看到成排的马车轿子……
像长安李氏,郑氏这样的簪缨豪族的门前,更是灯火通明,车水马龙,直到深夜,衣朱带紫的人流也是络绎不绝,到了此时,谁也别想什么独善其身了。
皇宫的宫门,也不再准时关闭,深夜召朝臣入宫的旨意,也变得稀松平常了起来,经过连续的争吵,那些朝堂上举足轻重的臣子们,入宫的次数反而越来越少了。
这般诡异的局面,只能表明,无论是皇帝陛下,还是重臣们,都在避嫌,到了这个地步,只要脑子不糊涂,也就明白,妥协的希望已然越来越是渺茫。
也许……长安之乱那样的事情,将再次发生在眼前……长安之乱才过于数载,许多人想到这个,开始变得心惊胆战,目光不可抑制的转向各处京军以及附近的殿前司禁军。
从长安出发的信使,频繁的出没于路途之上,由此,朝堂上的消息也开始蔓延开来,也许不用太长的时间,整个大秦便将陷入这场突然爆发的内讧之中了,到了那个时候,别有用心的人们,也将参与进来,也就没有人能再控制所谓的局面了。
武臣们脾气越来越是暴躁,大将军种燧在早朝上怒斥中书重臣夸夸其谈,不知所谓,虽然遭到了皇帝陛下的斥责,并罚俸半年,也让中书的老臣们感到了极大的压力,清晰的感觉到长安之变的阴霾,正在靠近之中。
而接下来,除了极力关注外间军旅调动之事外,同门下平章事李圃终于正式上书,请罢李承乾枢密使之职。
这位三朝老臣的赤膊上阵,让情势更是凶险了起来,显然,中书这里,已然破釜沉舟,打算借彻底搬倒枢密使李承乾,打掉武臣们越发骄横的势头,让朝堂政局恢复“正常”……
而枢密使李承乾一旦倒下,可能随之限制军中将领兵权之事,便会摆在皇帝陛下的龙案之上,而这也是军中将领们绝对不愿看来,更不可能接受的事情。
这样的激烈举动,出自这位三朝老臣之手,也表明局势至此,没有什么转圜的余地了。
皇帝陛下随即召枢密使李承乾,同门下平章事李圃两人深夜入宫,谈了些什么,没有人清楚,但两位位极人臣的文武之首同时出宫,一言不发便分道扬镳的场景,还是告诉人们,这最后的妥协机会,可能也就此失去了。
于是,或自保,或进取的准备,都开始紧锣密鼓的上演,而更多人的目光,都开始转向另外一位可以影响朝政的人物身上。
不用说了,如今大秦朝堂之上,还能跟两位辅相,枢相相提并论,并能在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的人,便是晋国公赵柱国了。
实际上,直到这个时候,赵石也在犹豫,是不是该开口说话,而这样的情形,在赵石身上,并不多见。
犹豫也就意味着没有决断,更意味着可能失去先机等等,赵石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但一直以来,朝堂上的诸般争端,对他而言,都可以说是兴趣寥寥,这些年来,他也从来不曾过深的参与到朝堂政争当中去。
而参与最深的一次,其实就是几年前的长安之变了,那也不过是被逼无奈而已。
尤其是,以他如今的身份地位,一些小事已然无关紧要,所以,自从他回京以来,过的可谓是十分悠闲自如,甚至在一定程度能,能随意的决定自己的行止。
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朝堂局势竟然会在短时间内演变到如此地步。
而当他意识到,不能任由局势这般下去的时候,再想说话,却……好像只能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了。
文武之间,太过激烈的对抗,在他看来,是得不偿失之举,谁也不会在其中得到什么好处,就像同门下平章事李圃,亲自上书弹劾枢密使李承乾一般,即便胜了,长安李氏也将永无宁日。
因为这一次,他们触动了皇权,和长安之变中,赵石自己扮演的角色有着本质的区别,一个根深蒂固的家族,呼风唤雨,展现权威的同时,很可能引来的是皇帝陛下深深的忌惮……
而在这个时候,赵石也算真正看清了这些门阀大族的面目,归根结底,什么江山社稷,什么黎民百姓,什么国家大局,都不能跟他们自身的利益相比,不然的话,以这位老臣的睿智,必定不会行此不智之举。
赵石不相信,以这位老臣的眼光,看不清当前的局面,只要各退上一步,与他赵石同心协力,这些纷纷扰扰,也就随时能够平息下来了。
而这老头儿连个想商量商量的意思都没有,甚至连个口信都没送过来,便拿了主意,根本没有了任何妥协的意思。
这让本打算拜访一下李圃,将事情控制下来的赵石一下便冷静了下来,他心里只剩下了冷笑,将整个长安李氏摆在赌桌上,难道就会让天平倾斜?
长安王氏才倒下多久?就忘了鲜血带来的教训,这些豪族啊……总是这么傲慢,也许……应该抛掉李承乾,先看看局面再说?
来日方长,难道还能将皇帝从龙椅上赶下来?若真有那般胆魄,他赵石二话不说,立马带着妻儿远走高飞,看看你长安李氏能走到哪一步……
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纷扰
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纷扰
不得不说,大秦成武六年末尾到成武七年初的一段时日里,大秦朝堂上经历了一连串的动荡不用去细究这场风波到底由何而来,因为只有那些站在最高处,也是大秦最睿智的那些人,才能体会到这场风波缘起于何处。
但就算是他们,在风雨到来之后,也无法独善其身,不可避免的被卷入其中,多数也都是身不由己罢了。
而明面上,由大秦军事改革而引发的这场政治斗争,让大秦渐渐加速的扩张脚步猛然间停止了下来……
大秦成武七年二月,大秦朝堂上乱象纷呈,文武之间,相互攻讦,相互参劾,渐渐演变成火花四射的政争。
自古以来,这样的政争并不少见,但每一次的结果,都是惨烈无比的,也许风波所及,改朝换代也不过是反掌间事罢了。
实际上,用更为浅白的话来说,这样的政争局面,对于一个王朝而言,都是有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
许多人都明白这一点,但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会明白,这样的政争是如何的凶险莫测,又是如何的难以控制。
就像现在大秦朝堂上的朝臣们一般,政争即起,谁也就不愿退后一步,因为那关系到自家的身家性命,退一步便海阔天空的念头,在这里根本没有存在的余地。
到了大秦成武七年二月,大秦中书重臣终于将矛头对准了枢密使李承乾,参劾李承乾的奏折。雪片般飞入宫中。连带着。几位枢密副使,兵部尚书,兵部侍郎,也都成了众矢之的……
其实,到了这个时节,这场政争已然失控,夹杂上了排除异己,了结私怨等等复杂的因素。即便是皇帝陛下,以及几位中书重臣,也都没有办法再掌握其中分寸了。
而枢密院和兵部重臣的反抗也越来越是激烈,他们的同僚友好也皆卷入其中,不管最终结果如何,这个时候,朝堂重臣们都已经明白,这么下去的话,将一发不可收拾,也许。到了最后,到来的将是一场没人能够预料到的清洗。
其惨烈之处。恐怕,即便是历朝夺位之争,也要膛乎其后……
这个时候,好像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这场激烈的政争还只停留在大秦中枢之地,并未波及地方以及各处军中将领,而外间,也并没有强劲的外敌。
当然,如果不能尽早结束这场争斗,那么地方大吏,军中上将参与进来,也是早晚的事情,到了那个时候,会是怎样一个景象,就没有人敢去想象了。
所以,无论是皇帝陛下,还是朝中重臣,都在努力的掌控着局面。
于是,大秦成武七年初的大秦京师长安,气氛变得越来越是压抑,暗流汹涌之中,藏着无数凶险,即便是长安的普通百姓,好像也感觉到了什么,往常最热闹的酒楼茶肆之中,流动着诡异的氛围,少有人再谈及什么朝廷政事。
而作为长安最繁华的彩玉坊,也再次变得萧条了起来。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朝臣们的府邸,一到晚间,各处府邸门外,都可以看到成排的马车轿子……
像长安李氏,郑氏这样的簪缨豪族的门前,更是灯火通明,车水马龙,直到深夜,衣朱带紫的人流也是络绎不绝,到了此时,谁也别想什么独善其身了。
皇宫的宫门,也不再准时关闭,深夜召朝臣入宫的旨意,也变得稀松平常了起来,经过连续的争吵,那些朝堂上举足轻重的臣子们,入宫的次数反而越来越少了。
这般诡异的局面,只能表明,无论是皇帝陛下,还是重臣们,都在避嫌,到了这个地步,只要脑子不糊涂,也就明白,妥协的希望已然越来越是渺茫。
也许……长安之乱那样的事情,将再次发生在眼前……长安之乱才过于数载,许多人想到这个,开始变得心惊胆战,目光不可抑制的转向各处京军以及附近的殿前司禁军。
从长安出发的信使,频繁的出没于路途之上,由此,朝堂上的消息也开始蔓延开来,也许不用太长的时间,整个大秦便将陷入这场突然爆发的内讧之中了,到了那个时候,别有用心的人们,也将参与进来,也就没有人能再控制所谓的局面了。
武臣们脾气越来越是暴躁,大将军种燧在早朝上怒斥中书重臣夸夸其谈,不知所谓,虽然遭到了皇帝陛下的斥责,并罚俸半年,也让中书的老臣们感到了极大的压力,清晰的感觉到长安之变的阴霾,正在靠近之中。
而接下来,除了极力关注外间军旅调动之事外,同门下平章事李圃终于正式上书,请罢李承乾枢密使之职。
这位三朝老臣的赤膊上阵,让情势更是凶险了起来,显然,中书这里,已然破釜沉舟,打算借彻底搬倒枢密使李承乾,打掉武臣们越发骄横的势头,让朝堂政局恢复“正常”……
而枢密使李承乾一旦倒下,可能随之限制军中将领兵权之事,便会摆在皇帝陛下的龙案之上,而这也是军中将领们绝对不愿看来,更不可能接受的事情。
这样的激烈举动,出自这位三朝老臣之手,也表明局势至此,没有什么转圜的余地了。
皇帝陛下随即召枢密使李承乾,同门下平章事李圃两人深夜入宫,谈了些什么,没有人清楚,但两位位极人臣的文武之首同时出宫,一言不发便分道扬镳的场景,还是告诉人们,这最后的妥协机会,可能也就此失去了。
于是,或自保,或进取的准备,都开始紧锣密鼓的上演,而更多人的目光,都开始转向另外一位可以影响朝政的人物身上。
不用说了,如今大秦朝堂之上,还能跟两位辅相,枢相相提并论,并能在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的人,便是晋国公赵柱国了。
实际上,直到这个时候,赵石也在犹豫,是不是该开口说话,而这样的情形,在赵石身上,并不多见。
犹豫也就意味着没有决断,更意味着可能失去先机等等,赵石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但一直以来,朝堂上的诸般争端,对他而言,都可以说是兴趣寥寥,这些年来,他也从来不曾过深的参与到朝堂政争当中去。
而参与最深的一次,其实就是几年前的长安之变了,那也不过是被逼无奈而已。
尤其是,以他如今的身份地位,一些小事已然无关紧要,所以,自从他回京以来,过的可谓是十分悠闲自如,甚至在一定程度能,能随意的决定自己的行止。
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朝堂局势竟然会在短时间内演变到如此地步。
而当他意识到,不能任由局势这般下去的时候,再想说话,却……好像只能起到火上浇油的作用了。
文武之间,太过激烈的对抗,在他看来,是得不偿失之举,谁也不会在其中得到什么好处,就像同门下平章事李圃,亲自上书弹劾枢密使李承乾一般,即便胜了,长安李氏也将永无宁日。
因为这一次,他们触动了皇权,和长安之变中,赵石自己扮演的角色有着本质的区别,一个根深蒂固的家族,呼风唤雨,展现权威的同时,很可能引来的是皇帝陛下深深的忌惮……
而在这个时候,赵石也算真正看清了这些门阀大族的面目,归根结底,什么江山社稷,什么黎民百姓,什么国家大局,都不能跟他们自身的利益相比,不然的话,以这位老臣的睿智,必定不会行此不智之举。
赵石不相信,以这位老臣的眼光,看不清当前的局面,只要各退上一步,与他赵石同心协力,这些纷纷扰扰,也就随时能够平息下来了。
而这老头儿连个想商量商量的意思都没有,甚至连个口信都没送过来,便拿了主意,根本没有了任何妥协的意思。
这让本打算拜访一下李圃,将事情控制下来的赵石一下便冷静了下来,他心里只剩下了冷笑,将整个长安李氏摆在赌桌上,难道就会让天平倾斜?
长安王氏才倒下多久?就忘了鲜血带来的教训,这些豪族啊……总是这么傲慢,也许……应该抛掉李承乾,先看看局面再说?
来日方长,难道还能将皇帝从龙椅上赶下来?若真有那般胆魄,他赵石二话不说,立马带着妻儿远走高飞,看看你长安李氏能走到哪一步……
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纷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