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血 作者:河边草
第九卷旌旗漫卷不须夸第七百六十四章入瓮(二)
(感谢几位友的提醒,查资料是最让阿草痛苦的事情,古代的战例确实很多,但总是很笼统,一些地名也变迁的很厉害,所以查来查去,总是要查一大堆,阿草估计啊,写完这本,阿草都快成人形地图册了。
不过有些东西还是查的不太仔细,没办法,参考的其实是北宋伐北汉的战例,赵光义打北汉的时候,就是先扫清太原外围,然后打下的太原,很费劲,赵光义更是因为这样,一怒之下,将太原烧了个精光,后来重建的,也不在原址了,而盂县之所以重要,其实就是因为那里连通辽国,辽国援兵总是从那里过来。
再有,确实是阳曲,不是曲阳,阿草看差了,还有,阿草差了很多资料,好像没看见过从山西进军河北有顺着黄河走的,太行八陉,各个险要,太行山真的很长,而从山西到河北,或到河南,一路都是关卡,如果说打河北,阿草觉得吧,还是两条路,一条从大同太原这边向东,从太行山几个缺口冲过去,一个就是从河南北渡,顺着黄河走,好像不太靠谱,不知道对不对,大家给个建议撒。。。。。。。。
阿草已经在文中做了修改,大家见谅,再有,这样中肯的建议希望多些,能省阿草不少时间,可以多写一些,呵呵。)
“孟青。”
“末将在。”顶盔贯甲,越发显得英武非常的后周降躬身行礼。
空旷的中军大帐中,没有旁人,这是赵石第一次单独见孟青,可以这么说,自孟青入秦军以来,并未受到怎样的重用,朝廷降旨,许了他从六品都尉,参将职,但想要就此融入秦军体系,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尤其是在河中秦军中,若没有主帅赵石发话,即便是三品大将军,想要领兵出战,也是痴心妄想,随着在这里呆的日子久了,孟青深深的明白这一点,其实最让他吃惊的是,这位身上有着平蜀之功的大将军,对于这支军旅中的堪称恐怖的威望。
军中将校,不是这人的门生便是旧部,其心腹之人,充斥着这支军旅的每一个角落,不说这位大将军一手操练的猛虎武胜军,就说其中出身禁军,以及潼关的将校军兵,也尽皆服膺,可谓是军令一下,便无半点阻滞,这要搁在后周军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便是当年他父亲的江淮旧部,或与朝廷大人们有些这样那样的关联,或是出身以及经历的不同,俨然分出派系,所以一旦军中议事,定然各怀心思,让父亲时常为难。。。。。。。。。。。。。但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虽也有着远近亲疏的差别,但只要这位大帅开口,各色人等,却只有俯首令的份儿了,这样的军旅,在后周是绝无仅有,他时常也心里嘀咕,难道西秦朝廷,就不怕大将自专,最终闹出天大祸事出来?
当然,这些也只是他心中所想罢了,并没有宣之于口过,他毕竟对秦人的政军情形都不甚了了,而身为降将,谨慎还来不及,又怎会置喙于这等事情?
年轻而又身受皇帝宠信重用的大将军,有些狂热,却又锐气逼人的年轻军旅,背后越来越强盛的大秦,都说天下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那么割据数百年的中原大地,现在是不是 已经到了分久必合的关头?每每思及于此,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心中到底是个什么滋味?
而他还有大仇在身,大丈夫生而在世,当中军爱民,建不世之功业,这些从小耳闻目染,到的,看到的东西,却已经离他越来越远了,他的心里,其实只剩下了快意恩仇几个字,其他的,好像都不那么重要了,所以,他站在这里,一身的锋芒,尽数收敛,有些紧张和期盼,因为久经战阵的他,已经隐隐察觉出了不对。
尤其是这个关头,这位大将军身边,心腹大将几乎都派了出去,剩下的,或是官职不高,或是太过年轻威望不足,或是略缺才干以及领兵经验,而这便是他孟青的机会,领兵的机会。
越是此等艰难之时,也越能显出本事,他明白这个道理。。。。。。。
也确如他所料,赵石并没有言及其他,而是直接便道:“你率五兵马,回守榆次,再传信给种怀玉,准他便宜行事,你二人同心协力,定要保得大军后路不失。”
“末将遵令。”
孟青回答的干脆,一如他所臆测,大军情势果然急转直下,不然绝对不会让他回守榆次,不过他心里非但没有什么轻视,而是升起了几分敬佩,这位年轻的大将军果然非同寻常,虽然之前有着轻兵冒进之嫌,不过一旦察觉不对,便即应对,分外果决,果然盛名无虚。
“记得,不要堕了你父威名。。。。。。。。。”
淡淡的一句话,让孟青猛的抬起头,不过在他深不见底的黑眸注视之下,好像整个人都被看穿的感觉纷涌而至,让孟青心中凛然。
“请大帅放心,孟青百死偷生之人。。。。。。。。定不会让大帅失望便是。”
“好。。。。。。。。。我非轻信之人,这一次予你重任,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只要你不负于我,将来,我定然也不会负了你。”
这一句,才是孟青最想要的,“谢大帅信重,孟青无以为报,只愿为大帅效死而已。”
“嗯,其他等你回来再说,我这里没有精锐予你,五人马,皆是河中新征之军,一切都要瞧你的本事,去与赵幽燕挑选人马,记得,大军后路,时不我与,现在你就去整兵,今晚离营,持我手令,榆次两守军,也归你统辖
1/4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器
第九卷旌旗漫卷不须夸第七百六十四章入瓮(二)
第九卷旌旗漫卷不须夸第七百六十四章入瓮(二)
(感谢几位友的提醒,查资料是最让阿草痛苦的事情,古代的战例确实很多,但总是很笼统,一些地名也变迁的很厉害,所以查来查去,总是要查一大堆,阿草估计啊,写完这本,阿草都快成人形地图册了。
不过有些东西还是查的不太仔细,没办法,参考的其实是北宋伐北汉的战例,赵光义打北汉的时候,就是先扫清太原外围,然后打下的太原,很费劲,赵光义更是因为这样,一怒之下,将太原烧了个精光,后来重建的,也不在原址了,而盂县之所以重要,其实就是因为那里连通辽国,辽国援兵总是从那里过来。
再有,确实是阳曲,不是曲阳,阿草看差了,还有,阿草差了很多资料,好像没看见过从山西进军河北有顺着黄河走的,太行八陉,各个险要,太行山真的很长,而从山西到河北,或到河南,一路都是关卡,如果说打河北,阿草觉得吧,还是两条路,一条从大同太原这边向东,从太行山几个缺口冲过去,一个就是从河南北渡,顺着黄河走,好像不太靠谱,不知道对不对,大家给个建议撒。。。。。。。。
阿草已经在文中做了修改,大家见谅,再有,这样中肯的建议希望多些,能省阿草不少时间,可以多写一些,呵呵。)
“孟青。”
“末将在。”顶盔贯甲,越发显得英武非常的后周降躬身行礼。
空旷的中军大帐中,没有旁人,这是赵石第一次单独见孟青,可以这么说,自孟青入秦军以来,并未受到怎样的重用,朝廷降旨,许了他从六品都尉,参将职,但想要就此融入秦军体系,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尤其是在河中秦军中,若没有主帅赵石发话,即便是三品大将军,想要领兵出战,也是痴心妄想,随着在这里呆的日子久了,孟青深深的明白这一点,其实最让他吃惊的是,这位身上有着平蜀之功的大将军,对于这支军旅中的堪称恐怖的威望。
军中将校,不是这人的门生便是旧部,其心腹之人,充斥着这支军旅的每一个角落,不说这位大将军一手操练的猛虎武胜军,就说其中出身禁军,以及潼关的将校军兵,也尽皆服膺,可谓是军令一下,便无半点阻滞,这要搁在后周军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便是当年他父亲的江淮旧部,或与朝廷大人们有些这样那样的关联,或是出身以及经历的不同,俨然分出派系,所以一旦军中议事,定然各怀心思,让父亲时常为难。。。。。。。。。。。。。但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虽也有着远近亲疏的差别,但只要这位大帅开口,各色人等,却只有俯首令的份儿了,这样的军旅,在后周是绝无仅有,他时常也心里嘀咕,难道西秦朝廷,就不怕大将自专,最终闹出天大祸事出来?
当然,这些也只是他心中所想罢了,并没有宣之于口过,他毕竟对秦人的政军情形都不甚了了,而身为降将,谨慎还来不及,又怎会置喙于这等事情?
年轻而又身受皇帝宠信重用的大将军,有些狂热,却又锐气逼人的年轻军旅,背后越来越强盛的大秦,都说天下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那么割据数百年的中原大地,现在是不是 已经到了分久必合的关头?每每思及于此,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心中到底是个什么滋味?
而他还有大仇在身,大丈夫生而在世,当中军爱民,建不世之功业,这些从小耳闻目染,到的,看到的东西,却已经离他越来越远了,他的心里,其实只剩下了快意恩仇几个字,其他的,好像都不那么重要了,所以,他站在这里,一身的锋芒,尽数收敛,有些紧张和期盼,因为久经战阵的他,已经隐隐察觉出了不对。
尤其是这个关头,这位大将军身边,心腹大将几乎都派了出去,剩下的,或是官职不高,或是太过年轻威望不足,或是略缺才干以及领兵经验,而这便是他孟青的机会,领兵的机会。
越是此等艰难之时,也越能显出本事,他明白这个道理。。。。。。。
也确如他所料,赵石并没有言及其他,而是直接便道:“你率五兵马,回守榆次,再传信给种怀玉,准他便宜行事,你二人同心协力,定要保得大军后路不失。”
“末将遵令。”
孟青回答的干脆,一如他所臆测,大军情势果然急转直下,不然绝对不会让他回守榆次,不过他心里非但没有什么轻视,而是升起了几分敬佩,这位年轻的大将军果然非同寻常,虽然之前有着轻兵冒进之嫌,不过一旦察觉不对,便即应对,分外果决,果然盛名无虚。
“记得,不要堕了你父威名。。。。。。。。。”
淡淡的一句话,让孟青猛的抬起头,不过在他深不见底的黑眸注视之下,好像整个人都被看穿的感觉纷涌而至,让孟青心中凛然。
“请大帅放心,孟青百死偷生之人。。。。。。。。定不会让大帅失望便是。”
“好。。。。。。。。。我非轻信之人,这一次予你重任,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只要你不负于我,将来,我定然也不会负了你。”
这一句,才是孟青最想要的,“谢大帅信重,孟青无以为报,只愿为大帅效死而已。”
“嗯,其他等你回来再说,我这里没有精锐予你,五人马,皆是河中新征之军,一切都要瞧你的本事,去与赵幽燕挑选人马,记得,大军后路,时不我与,现在你就去整兵,今晚离营,持我手令,榆次两守军,也归你统辖
1/4
是 由】更多章节请到网址隆重推荐去除广告全文字器
第九卷旌旗漫卷不须夸第七百六十四章入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