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中血路 作者:寒云01

    第 49 章

    “我说肯定有。”柳从风肯定地说。“学生中有特务,我们同样要抓和要杀。”丘逢清的杀气,一下冲上脸来。

    “抓特务的盖子愈揭愈大,我们一个个来抓,一个个来治。不能急,一急左腾就会插手。”柳从风满脑子圈圈,想得非常周到。

    “好呀!在珠溪中学挖出几个女学生特务,那就更够热闹哩!”林绮梦的嫉妒心又在膨胀。她想抓几个女学生来侮辱一番,比起玩姜嫣兰一定还要过瘾哩!

    “好!从风你好好干,功劳始终有你一份。”丘逢清又对林绮梦说:“绮梦!你一定要好好帮助从风,有你从旁帮助和提点,一定成功。同时,你要好好照顾从风的生活,不让他分心。有机会我会提拔你。”

    “多谢丘队长!”林绮梦眉飞色舞,连声道谢。

    丘逢清踌躇满志,兴致勃勃,前程锦绣;柳从风信心十足,心高气傲,成功在望;林绮梦心情舒畅,美梦连绵,满面春风。美哉!时势在创造“英雄”。

    周泰柏和珠溪中学众多无辜师生,从此陷入更深的刼难……正是:

    弹冠相庆群妖舞,设就网罗擒凤龙;

    得志屠夫污圣殿,凤凰树下血殷彤。

    中卷 杏坛蒙羞 第十七章 乌云蔽日干城急 大祸临头宿儒灾

    周泰柏,出身于书香之家,父亲为前清秀才,兄弟六人,他排行第二。北京大学毕业,参加过“五四”爱国运动。北伐军兴,周泰柏曾参加北伐军,任团长。第一次北伐失败,避居安南。之后回上海,任上海铁路局经理,和上海名媛浦裳梅小姐结婚。这是周泰柏的第三任妻子。周泰柏进入北大前,父亲已为他娶了妻子,后又为他娶第二任妻子,皆仳离,没有子女。周泰柏父亲娶过三个妻子,他的治家家训是:妻妾多,儿女多,家庭才能兴旺。

    日寇侵华,淞沪战败,周泰柏举家移居香港。他在香港琼崖商会当秘书。时琼崖商会主席周雨亭,商界翘楚,太平绅士。周雨亭儿子周文济同周泰柏手足谊深。时中共要员廖承志居港,和周泰柏时有交往。

    一九四二年,日军炮击九龙,周泰柏带着年轻妻子浦裳梅及在香港出生的小儿女,避难广州湾霞山,在正义中学任教导主任。时正义中学校长王茀椿,爱国人士,和周泰柏交谊甚深。

    周泰柏对当时的政治腐败,怀有强烈的忧国恤民的民族感情。但他自知回天无力,唯极力推行“教育兴国”的抱负。他把对国家民族复兴富强的一切希望,寄托在年青一代热血青年的身上。他对好友吴干桐推荐来校的学生多加保护。他知道他们都是中共地下党员,烈士林英就曾是周泰柏的得意门生。家乡解放后,吴干桐任行署文教处处长,多次邀请,周泰柏才离开霞山返回家乡,出任珠溪中学校长。

    周泰柏校长在珠溪中学经正楼楼上有校长室,前半办公后半当寝室。他在离学校里把路的试榜村,租赁半间村屋安置家眷。他身边有太太浦裳梅和读小学的小女阿莲和小儿阿权。

    这天傍晚,周泰柏从学校步行回家用膳。

    路上,周泰柏迎面碰到试榜村的吴六叔。六叔说:

    “周校长!你回来啦!”

    “六叔!你近来身体好吗?我回来好几天了。”

    周泰柏停下来,和吴六叔热情打招呼。吴六叔是个朴实农民,对周泰柏非常敬重,每次见面,周泰柏总会和他聊聊家常。

    “周校长!你回来就好了。”吴六叔瞄瞄四周没有人,放低声音说:

    “你离开珠溪中学这段时间,十三区,珠溪中学,真的变天啦!现在到处抓人,许多世代农民、大字认不得几个,也被当做特务抓了。珠溪中学连老师也抓了。土改斗地主,分田地,人人拥护,感谢共产党毛主席;有特务坏人就要抓。但不知怎搞,抓特务,斗地主,总是时兴打人,许多人被打致伤残,有人挨不住拷打而自杀,甚至一家老少几人一起投井自杀,这是什么世道呢!我相信一定不是上级的政策,总是下面干部不按政策胡来。周校长,你是读书人,上头的大官你也认识,你一定要想想办法,让他们改变作法,搭救一些无辜的农民,搭救珠溪中学的老师和学生。”

    吴六叔一席感人肺腑的话,令周泰柏非常感动,他紧握吴六叔长布满老茧的手,激动地说:

    “六叔!请你相信人民政府,下面的人胡来,上头的人知道了,一定会出来纠正。周某没有能力去阻止他们,但一定会想办法向上头反映。”

    吴六叔语重心长,更令周泰柏心情沉重。这是十三区广大朴实勤劳的农民的一片心底话呵!由于时势比人强,为免于无辜受罪,都把话藏在心底,不敢说出来。今天,吴六叔对他坦诚诉求,是六叔对他周泰柏的绝对信任,并对他寄予厚望。可是,他周泰柏一介寒儒,回天乏力,他能有什么作为呢!想着,深感惭愧,眼中不由映出了泪花。

    周泰柏心头像压着一块重重的大石,几乎透不过气来。他在海椰城时,珠溪中学的教师詹秉文、姜嫣兰、校医岳群被逮捕;他回来后,孙承俊、金仲贤、云大芹、姚婉华四位中青年教师,更是在他的眼皮底下被抓走。他到区公所去干涉,凌如泉、陈哲对他诸多推诿和搪塞,不让他探望被捕的教师。听闻他们受尽法西斯般的酷刑,屈打成招,然后解送到县监狱。

    他已给县文教科科长凌岸波去信,多天了,好像石沉大海,毫无讯息。他本来想亲自往县城走一趟,但现在珠溪中学全校师生,人心惶惶,他身为一校之长,必须亲自坐镇,稳住局面,一刻也不能离开。他准备再过两天,如果县里没有回音,他再给行署程德恭秘书长写信。问问程德恭,今天珠溪中学搞到如此局面,叫他周某如何来施展教育兴国的抱负呢!如何对得住临终犹谆谆教诲的老朋友、已故的吴干桐处长呢!

    周泰柏回到试榜村家门,太太浦裳梅笑眯眯迎上来,关切地说:

    “老周!你回来啦!”

    周泰柏老家在毗邻的萝荳墟塘洼村。当时在老家,有三娘、大哥的侄子和三弟、六弟几家人居住。周家早已分家,周泰柏名份下的房屋,在日占时,为日寇飞机炸毁,因此无法将妻儿遣回老家,而在学校附近租屋安置。屋主北山嫂,婚后丈夫去南洋,直到去世都未曾回来。她无儿无女,守着一间有厅房、横廊、厨房的村屋,和两亩田地孤凄地过活。当周泰柏向她提出租赁部份房子安置家眷时,她便一口应承。结果,租下大厅一边厢房和一间横廊厢房,厨房共享。

    在北山嫂看来,周泰柏是备受社会尊敬的珠溪中学校长,周太太又是知书识礼的城里人。周泰柏,一天三餐在家里用膳,到晚上往往带着儿子回学校住宿。周太太晚上辅导女儿做功课,但在白天,她下田下地后,家里的家务,比如屋内外打扫,照料鸡鸭,厨房柴火,都是周太太一人来做。周家要吃个荤,加个菜,周太太总会给她预留一份。周太太为人随和,容易相处,北山嫂有空就和她聊家常。自从周家搬来后,北山嫂心情舒畅,逢人都夸,说周泰柏一家是大大的好人。

    周泰柏进门后,在厅上大椅坐下,太太已给他端来一壶降火润肺的菊花茶,关切地说:

    “老周!喝杯茶,洗澡,再吃饭。”

    “家里有消息吗?”周泰柏忧心地问。

    “三叔托人捎声来,说是家里评为地主阶级。三奶奶、大伯父的经策侄、三婶、五婶、六叔已多次被拉去批斗,还受到捆吊、殴打的刑罚。我真担心,老奶奶会挨不住。”太太低声诉说。

    周泰柏几兄弟早已分家,自立门户,但由于三老奶奶还健在,土改队就把周家几户合评为大地主,连一直在外几十年的周泰柏,也囊括进地主之行列。浦裳梅跟丈夫调回珠溪中学二年多,她只是假期或逢年过节,才跟随丈夫回乡村拜望老奶奶。在她眼中的老奶奶,是个知书识礼的传统女性,是个慈祥的长者,甚得邻里的敬重。土改来了,老奶奶受到农民的批斗,动辄还要饱餐老拳,对裳梅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更令她忧心忡忡。因此,一提起老奶奶受批斗,她就会泪水盈眶。

    “裳梅!现在形势的发展,令人担忧,令人费解。除了农村,现在连学校这个文化殿堂也难幸免。”周泰柏心情沉重,不由叹喟。

    “老周!你虽是一校之长,但是现在学校教育,已非传统传授知识那么简单,学校已卷进政治斗争的漩涡。你也不必要什么事情都揽到自己头上,学校的事,并不是你一个人说了算。”太太在规劝。

    “有些事情,他们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

    “老周!世事万变,我们要的是洁身自好,不要惹祸上身。”

    “我一生光明磊落,对得起天地良心,我问心无愧。”

    “是!但是作人太过于梗直,也会吃亏。同时,你也要注意身体呀!”

    浦裳梅站在椅子后面,帮丈夫摸揑肩头。这时周泰柏扭回头,拍拍妻子的手,对人生仍充满信心,他安慰地说:

    “你放心!我们不会有事的。”

    说时,读小学五年级的十一岁小儿子阿权和读六年级的十四岁女儿阿莲,挎着恋耽美蹦跳进来。他们姐弟同声叫“爸爸!妈妈!”阿莲进房去换衫,准备帮妈妈做家务。阿权一下就靠到爸爸的怀里。妈妈把他抛在地上的恋耽美放好,口中嘟哝着说:

    “让你爸爸喝杯茶,休息休息!”

    “爸爸!今天的作文题目是‘我的志愿’。”

    “你怎写呢?”周泰柏揽着小儿子亲了亲。

    “我的志愿是好好读书,长大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建设美好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小阿权沾沾自喜地举起右手。

    “那你想当官,还是想当什么呢?”爸爸兴趣地问。

    第 49 章

    恋耽美

章节目录

雾中血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np只为原作者寒云01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寒云01并收藏雾中血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