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中血路 作者:寒云01

    第 10 章

    林绮梦的父亲是农村小学教师,母亲务农,她还有一位小她两岁的弟弟。父亲身体不太好,但家庭经济主要靠他执教鞭那微薄的薪水。几年前,林绮梦读珠溪书院(解放后改名:珠溪中学)读初中二年级时,她弟弟也考上初中,家庭经济实在无法支持她姐弟同时读初中。林绮梦毅然答应父母,辍学在家务农,让弟弟进读初中。村人皆赞林绮梦乖,孝顺父母。

    其实林绮梦有一个秘密无法为外人道,连父母也不知道。她当时已十七岁,正值少女怀春期,在学校和一位官僚子弟谈恋爱,她贪慕虚荣,结果答应对方,偷尝禁果,失去贞操。不久又为对方所抛弃,花边新闻很快在同学中传开。她悲愤交集,为摆脱失恋的痛苦和颜面,便一口应承父母,回家务农。可是在农村的艰苦生活,对她思想打击更大,对人生失去信心,千方百计想离开农村,寻觅自己人生的道路。

    当林绮梦母亲得知南洋客潭源回乡娶妻时,就有意将闺女嫁给潭源。她找丈夫商量,丈夫沉吟,不置可否,因为潭源年龄比绮梦大一倍有余,主要看闺女会不会同意。母亲找绮梦,说嫁给潭源今后可以出国享福,在经济上也可支持弟弟继续读书;如弟弟学有所成,出人头地,干大事业,就是荣宗耀祖。

    经过相亲,林绮梦看到潭源风度翩翩,为人随和,虽然年龄当自己的父亲有余,但看起来人并不老,谓之成熟的壮年。她主要考虑的是,世代在农村,面对黄土背朝天,辛劳一世,生儿育女,女子不过是传宗接代的机器,更谈不上人生之乐趣。如果能够摆脱农村,去南洋,不但可以发财,人也得到自由,外面可是个花花绿绿的世界呵!林绮梦对于这门亲事,点头应允。

    潭源给一笔可观的金钱,作为林绮梦弟弟读中学的费用;另一笔钱孝敬岳父母和支付林绮梦嫁妆需用。双方谈妥,择吉日成亲,老夫少妻,曾引起社会上不少人的哗然和议论。

    林绮梦婚后,潭源对她恩爱有加,鱼水之欢,令她尽享人生之乐趣。不久,南洋大婆来信,说儿子患病入院,催潭源尽速归去。因此,婚后仅仅一个多月潭源又回南洋去了。临走前,潭源信誓旦旦,一定会尽速回来,带她去南洋,母亲可托付亲人照顾。潭源确实给林绮梦迷住了。

    人算不如天算,随之内战炽烈,断了南洋客返乡之路,潭源之诺言无法兑现。解放前夕,家姑忽然得病亡故,潭源再有孝心也无法回乡奔丧,只是寄一笔钱回来,办理母亲丧事和安抚妻子。

    家姑亡故,对林绮梦打击很大。过去,丈夫走后,独守空闺,午夜梦回,只感寂寞,日常饮食浆洗、家务琐事,尽得家姑操持;现在一切都落在她头上,自己不动手,连饭也吃不上。幸好,农田不多,一个人生活简单,加上夫婿不断汇款回来,手头宽裕,还算安下心来。在娘家,由于父亲身体不好,不再任教,弟弟在珠溪中学初中毕业后,已接父亲的衣钵,在小学执教鞭。母亲勤劳能干,除了照顾父亲,还负责农田耕作。弟弟还未结婚,教学束修照顾父母,再加上她手头宽松,也会孝敬父母多少,因此娘家生活基本还过得去。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林绮梦很少回娘家,特别是解放后。

    解放了,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政府组织成人识字班,宣传队,孑然一身、无牵无挂的林绮梦,积极参加,很快成为众人瞩目的积极份子。她当扫盲班导师,宣传队小队长,编写文娱节目,写一些鼓动宣传打油诗。虽然她初中尚未毕业,但农村能读初中的人就不多,何况是女子,故群众都誉称她为“女秀才”。

    林绮梦宣传新《婚姻法》时就想到自己,她老公在南洋有妻子,又无法回来慰妻,她大可名正言顺地向政府提出离婚,但她没有这样做。因为离了婚,她就失去潭源在经济上的支持;保持名义上的夫妻关系,她却有绝对的自由身,碰到恰当的男子,她可择肥而噬,有时玩玩下,也不受到束缚。

    林绮梦是个活跃份子,龙潭乡乡长龙彬,就大力推介她当乡文书。其实当乡文书,也没有多少文牍工作可做,不外跟乡亲开张证明,统计各村缴交公购粮数据上报等一些琐事。她每天按时上班,没有什么事时就看看书,打发时间。中午许多时没有回家吃饭,而托蔡婶代做午饭,午休则在厅房床上休息。由于她父亲当教师,家里有不少藏书,在父亲辅导下,她从小就喜欢看书,读五六年级时,她就迷上看一些古典文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更是反复阅读。虽然她没有深懂,但故事情节却是大致明白……

    听了颜强的介绍,柳从风一下就把林绮梦这个与众不同的少妇底蕴摸透了。颜强根本无法道出,林绮梦对男女情欲的内心世界,但柳从风凭想象到林绮梦的心境,描绘出林绮梦闺房寂寞、心思空旷、咬碎银牙的怨妇形象来。凭想象,林绮梦的倩影在他面前不断变幻,让他想入非非。

    “林绮梦!在龙潭乡可算是一个难得的年青妇女,有文化,有魅力,许多青年人都想接近她。”年青青的颜强也露出羡慕之意。

    “哈哈!二位大男人在背后谈论别人的长短。”

    突然,一个女子娇滴滴的声音,打断了柳从风和颜强的谈话,林绮梦一下出现在颜强宿舍的门口。颜强脸红红站起来,尴尬地说:

    “绮梦姐!你要走啦!”

    林绮梦对颜强点头。凤眼流波,对着柳从风笑笑,欠身道歉地说:

    “柳队长!对不起,刚才冒犯了。希望你大人大量,不要记怪无知村妇,说了不该说的话。”

    “哪里!林姑娘是个聪明人,希望今后能多给我们提意见,把龙潭乡、十三区的剿匪工作做好。”面对这么一位见识不凡的少妇,柳从风赶快站起来回话,并尽量表现出一种男士的翩翩风度。

    “我一个弱质女子,舞刀弄枪怎轮到我呢?”林绮梦嫣然一笑。

    “舞刀弄枪之事,就靠颜强他们;运筹帷幄之事,林姑娘正好用得着。”柳从风笑着,敏锐的眼睛直瞪着林绮梦,希望摸透她的心思。

    “不敢当,柳队长太过奖了。不过如果需要抄抄写写时,小女子什么时候都愿意效劳。”林绮梦瞅瞅柳从风,点点头。

    “多谢林姑娘!”柳从风拱拱手,表示感谢。

    林绮梦笑咪咪,眼泛清波,大大方方伸出她的纤纤玉手,柳从风竟然伸出双手紧握,并且摇摇;林绮梦纤纤玉手,润滑柔嫩,像剥壳之玉笋。只见柳从风脸红气粗,好像已昏了大浪。正是:

    一见倾城铸孽缘,胡天胡帝任疯癫;

    佳人他日甘成贼,应悔妖媚性本然。

    上卷 烟雨迷蒙 第十章 操演声势恃人众 熟习环境探实虚

    天蒙蒙亮,苍穹抹着朝霞,高耸连绵十多里的七岭,奇石兀突的顶峰,雾霭迷蒙;岭腰至岭脚,树林茂密,苍葱黛绿,显得一片的神秘。

    七岭是前铺港、新铺港东面沿着海岸线屹起的山脉,因有大小七峰相连而得名。七岭脚下由于地形险恶,可耕地少,村落也疏落,那里历史上曾是“无王管”、土匪横行之地带,却又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抗日前,七岭是地下游击队根据地,他们经常从那里出击,打击国民政府的地方政权。抗日时,日军炮艇封锁新铺港和七星港,对七岭日夜征剿,地下游击队只好退出七岭,向内地五指山山区集结。地下游击队撤走,原来驻守城镇的国军转为地下抗日,七岭不久就成为国军保六团的根据地。后来,国军也撑不住日寇的扫荡进逼,也向内地山区撤退。日军在七星港,筑炮楼,设军港,扼守要塞。

    抗日时,地下游击队大队长凌如泉,由于是本县人,各方面都很熟悉,又有群众基础,因此他所属的大队,经常化整为零,跳出日军的封锁线,到七岭一带农村活动,发动群众,伺机打击日伪军。丘逢清参加地下游击队后,曾跟随凌如泉在五指山区经过一年艰苦的训炼,抗日胜利前夕,他跟随凌如泉回七岭一带活动。解放战争时,七岭又成为他们地下游击队打击国军的基地。

    七岭西面偏南麓是大岭,大岭是七岭之延续,却又独立成型,因为七岭和大岭间还隔着上十里高低起伏的丘陵地带和峡谷。大岭已远离海岸十多里,因此大岭就成为七岭陆地西南之屏障。抗日胜利前,内战爆发后,游击队势力不断壮大,活动范围随时扩展到大岭一带。柳从风虽然内战后期才参加革命,但丘逢清经常带他在此一带活动,他对这里也比较熟悉。

    解放后,七岭海边七星港,设有解放军的要塞基地,七岭和大岭之间的丘陵地带、靠着七岭也设有军营,可以说,七岭一带的防卫属于解放军。而十三区的治安,基本上只是负责到大岭一带。大岭脚下村落处处,山坡农田,纵横交错,往西往南都是大片平原。由于人口稠密,侨户多,读书人多,为官、为商、为学者众,社会结构也就显得很复杂了。

    晨曦破晓,雾霭未消,沉睡的大地,突然沸腾起来。十三区的龙潭乡、铺西乡、铺东乡、新铺乡、东溪乡、藤萝乡、萝荳乡等,九乡五六十个大小村庄的几千民兵群众,手持锄头棍棒、大刀长矛,以乡干部、基干民兵为骨干打头阵,按照预定的布置,从四面八方,浩浩荡荡,分赴包围大岭。

    龙潭乡和新铺乡挨在大岭之西北和西南脚,两乡民兵和铺东乡、铺西乡民兵,分别从西和南进剿大岭,和从七岭和大岭间之岗坡、峡谷包抄过来的东溪乡、藤萝乡、萝荳乡部分民兵,遥相呼应,加上十三区其他各乡的基干民兵和群众,把个方圆十余里的大岭,形成大包围。如此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完全达到凌如泉“发动群众,锻炼群众”、“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目的。

    传说是龙荣的二儿子龙彪带着一批武装特务潜回,要杀人报复,要把失去的一切重夺回来。区政府号召全民动员,征剿龙彪的匪特。今天,龙潭乡龙潭、小潭、潭口、大寨、寨门几个村的群众,几乎都出动了。因为这些村的贫苦人,几乎都曾是龙荣的佃户。连龙潭小学、大寨小学的年纪较大的小学生和教师,也跟在后面摇旗吶喊,助长声势。

    凌如泉区长在动员报告时就指出,敌人虽然手中有枪,但不要害怕,敌人不敢随便开枪。一开枪就会暴露自己,最后必然为群众剁为肉酱;他们只有转移躲藏,但是敌人一旦移动,很快就会被人群发现,最后也只有投降,束手就擒。如果敌人往七岭逃窜,那边有军营,觧放军就会把他们歼灭。凌如泉的话,令人非常信服,群众情绪高涨,信心增强,就是犹豫和怕死的群众也踊跃参加了。

    大岭山高林密,到处人声喧闹,甚至敲锣打鼓。这不是部队轻骑奔袭,也不是远征转移,而是别开生面的人海包围战。这时,任何行动都不需要保密,彼此呼应,制造声势,逼廹蛰伏着的暗藏敌人,惊慌逃窜,现显原形。

    丘逢清、柳从风带着颜强,走在龙潭乡民兵之后面。颜强紧握“七九”步枪,眼观四方,神情紧张。柳从风紧靠丘逢清,保持警惕,但并不显得紧张,驳壳枪还在盒里,还不时回过头来和丘逢清低声说话。柳从风心中明白,让群众前面哄闹,如果真的捉到土匪,一定会送到他们这里来,最后功劳还是他们的。如果真的驳火,也只是个别不好彩的民兵或群众中枪,而他们也会及时赶到现场,将敌人击毙。

    丘逢清心中非常清楚,如此张扬,富有战斗经验的敌人,早就在群众包围之前跳出圈外,逃之夭夭,或者藏了起来。如果藏身于高树密叶间,海汊红树林间,再多人也难找得到。他今天最大的希望,就是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判断有没有潜藏特务在活动,能有多少人,以便制定今后征剿的计划。因此,他腰插双枪,气定神闲,以看热闹的心情,检阅群众运动的巨大声势;以无限感慨的心清,浏览山光景色。他回首往事,寻觅过去在这一带出生入死战斗的遗迹和光辉的片断。

    前面的民兵、群众已进入深山,丘逢清他们也来到茂密树林边。忽然,山中传来“呯!呯!”二响枪声。

    颜强非常紧张,一下跳到一棵大树后,手持步枪,四围张望;柳从风也习惯地右手按在驳壳枪套上。丘逢清仅仅耳朵耸动一下,蹙下眉头。

    这时,前面的民兵群众一阵哄动,传来一阵欢呼声。丘逢清向柳从风使个眼色,他会意,拔出驳壳枪,往前面冲去。颜强怯生生地跟在丘逢清后面,不紧不慢地穿林傍木向前走。一会柳从风走回来,笑着说:

    “铁柱他们射杀了一只二百多斤重的大野猪。”

    “吁!”颜强不由吁了一口气。

    丘逢清只是抿抿嘴笑。他向左边一指说:

    “我们从左边走。”

    丘逢清敏捷地左穿右拐,来到一个小小山洞前,他细心察看洞口的枯枝腐叶,看看有没有被人踩踏过的痕迹。颜强紧张的神经一直绷得紧紧的,出于条件反射,不需命令,他的枪口一下对着洞口。丘逢清笑笑,不吭声往前走。

    看到颜强的紧张失措,柳从风悄悄地附耳对他说:

    “颜强!不要怕。跟着丘队长和我,什么都不要怕,绝对安全。”

    第 10 章

    恋耽美

章节目录

雾中血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np只为原作者寒云01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寒云01并收藏雾中血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