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玄能着急给自己送消息,证明是有大事发生。
赵昭急忙接过一看,神色顿时凝重了不少。
“子瞻,本王怕是得立即会长安!”
“请恕臣冒昧,敢问殿下,发生何事?臣能否帮上什么忙?”苏轼小心翼翼地询问,王朝云的终身大事只要确定了,自家与秦王的关系自然也就非同寻常了。
赵昭笑道:“你的同年来了?可能真需要你好好招待一番!”
“谁?”
“章子厚,人已经到长安了!”
“章惇?”苏轼讶然道:“他不是在经略湖广,安抚西南部族吗?怎么突然来了长安?”
“以前是经略湖广,以后怕是要经略西北了……”赵昭只看了一眼奏报,上面写的分明。皇帝赵顼认为章惇有安抚边疆部族的能力和经验。如果大宋在西北开疆拓土,吸纳的吐蕃人、党项人和羌人不少,正需要这样的人才前来安抚。
故而派了章惇前来,协助秦王,安抚西北羌人,加速归化。赵昭心里清楚,章惇确实有这个能力,但是否真的需要他前来呢?至少必要性没那么高。赵顼派他前来,也绝对不是为了安抚羌人,这是要往自己这里钉钉子啊!
王韶走了,西北之地惊呼全部在自己掌握之中。赵顼自然心有不甘,他肯定想要往西北安插自己的人。但这个需要借口,西北的官员他不好也不敢轻易调动。郭逵带领的十五万京营禁军一日不回汴京,赵顼就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所以。只能采用这等方式来安插他的人。不见得能培植多强的势力。给自己造成麻烦和阻碍,打探消息却是足够了。
目前没有撕破脸皮,哪怕自己是皇叔,可终究君臣有别,没有拒绝的理由,也根本拒绝不得。
赵顼已经向自己出招了!
“子瞻啊,本王得尽快回长安去!”赵昭沉声道:“章子厚既然是要安抚羌人的,凤翔离羌人较多的秦州不远。你与他又是同年,稍后也就长安吧!由你来接待他,给我好好看住他,该怎么做,你该知道吧!”
“是!臣知道!”
赵昭道:“你不必着急,可以稍微慢一两日,来的时候带上朝云,曲江池畔的王府缺一位女主人!”
这句话等于是确定了王朝云的身份,从今日起她就是正经的秦王妃了,不过顶多只是个侧妃而已。可王朝云根本不在乎。只要能和大哥哥在一起,怎么样她都愿意。
如今的王朝云已经不是当初天真无邪的小姑娘。男女间的事情他很清楚。她也知道,大哥哥家里已经有好几位夫人了,可她一点都不在乎。当初在汴京的时候,她不知道有多羡慕王府的诸位夫人。尤其是看到顾月伦姐姐嫁给大哥哥,她心里别提有多羡慕了,当时就想着。如果大红盖头下是自己该多好啊!如今终于有机会实现梦想了!
一时之间,王朝云激动不已。不过女子天生羞涩,前脸绯红的她,悄然转过身去,快步跑开了。
苏轼笑了笑,说道:“朝云年轻,难免羞涩,实际上心里欢喜的很,还望殿下见谅。”
“本王就是喜欢他这样清纯可爱!”赵昭笑道:“不过你也知道,本王如今的处境,朝云入府,最初的名分或许不会太高,还望你和夫人能够转告她,免得朝云觉得委屈。”
“是,殿下放心,朝云很懂事,她会明白的!”苏轼心里很清楚,如今王府的地位可能就是来日天子后宫的地位,王朝云毕竟还年轻,本身的出身也不高,初入王府的地位不会很高,无法与其他几位王妃相比。
不过这才只是开始,将来若是王朝云能生下一男半女,地位肯定会大大提升。其实秦王也是在暗示自己,王朝云的地位与苏家是息息相关的。苏家兄弟如果能立下大功勋,那么王朝云的地位会大大提升。相辅相成,对苏家的地位和利益也是大有好处。
“好了,本王先走了,交代你的事情别忘了!”
“殿下放心,臣一定办妥,不负所望!”如今苏家与秦王的关系已经这般亲密,既然已经决定了投效秦王,那必然要全力以赴,也好让秦王看看苏子瞻的手段。
~~~~~~~~~~~~~~~~~~~~~~~~~~~~~~~~~~~~~~
章惇来长安确实是有使命的。
首先一个是传旨给秦王,既然太庙祭祀之日,行刺秦王和太皇太妃的是西夏人;永昌陵失火也是西夏人所为,西夏人还胆大包天地偷袭宋军在无定河边的营寨,那么就得讨伐西夏人。
于公,太祖的陵寝都被西夏人纵火焚烧了,难道大宋不闻不问吗?于私,西夏人公然行刺秦王母子,难道秦王殿下能咽下这口气?不报仇雪恨,讨回公道吗?何况西夏人已经主动出击,侵扰大宋了。
大宋王朝岂能坐以待毙,不闻不问好?反击是必然的,秦王到长安已经有一个月了。说是检查各地的军备和防御状况,也应该忙活的差不多了。若是再不出兵,只怕就不好交代了。
否则西夏人背上了这几桩黑锅可就成笑话了,大宋王朝可就大失颜面了,所以必须尽快出兵。章惇此来,带来了皇帝赵顼的圣旨。
赵顼之所以这样着急催促赵昭对西夏人开战,实际上就是听了高滔滔那日所言。只有让赵昭和西夏纠缠在一起,他才有机可乘。
赵顼受了点拨,便急不可耐地付诸实施。给赵昭找麻烦只是一方面,只要与西夏开战,那么西军就暂时没有兵力可以调动,兵力空虚的汴京也就暂时安全了。
为了此事,赵顼心里很是忐忑,许久都不曾睡好觉。
至于第二个使命,就是安抚熙河与横/一带归附的羌人。这样的差事落到自己头上,正是因为过去的几年,自己在湖广一带的成功经验。能让西南四十五州的部族安定,他是有真本事的。依样画葫芦用在羌人身上,自然也是可以的。
实际上,章惇是不愿意来西北的。按照最初的想法,他此番回汴京,恰好王安石也回来了。他更想要投身到变法之中,可皇帝偏生给他委派了这样的任务,才道汴京没多久,便又马不停蹄地赶赴西北。
这也就罢了,圣命难违,为人臣者奉旨行事就是了。章惇也清楚,此来西北,还有秦王这样的特殊存在,怕是差事不好办。
可赵顼偏生就给他派个任务,让他明着安抚羌人,加强大宋在西北的控制。实际上上则是打探消息,如果可以趁机在西北培植自己的势力,分化瓦解秦王的力量……
原来是这么回事!
章惇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章惇虽然没有王安石那样的大公无私,可他也不愿意轻易介入皇位争夺的漩涡之中,尤其是眼下情况还不明朗的时候。章惇不傻,能和西南诸多部族打交道,证明这个人的心眼很多,心思灵透,他和大部分一样持观望态度。
想要在局势稍微明朗,选择一个恰当的时候做出选择。可如今官家委派这样的任务,不是让人为难吗?
到了西北,那是秦王的地盘?公然和秦王对着干,即便身后又官家撑腰,也不会讨到好果子吃。毕竟山高皇帝远,官家还在汴京,对西北可以说是鞭长莫及。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也是这个道理。
秦王就是西北的地头蛇,如今又名正言顺地掌控西北军政。想来在西北之地,秦王的话绝对比官家的圣旨更为管用。
自己来了,秦王肯不会待见自己。西边的官员肯定也不会配合,可谓是处境艰难,日子肯定会很不好过。
没有政绩,受到为难也就罢了,这都不要紧。可若不能完成官家的交代的任务又该怎么办?章惇觉得,这件事肯定不好办。
官家和秦王都是皇室成员,是叔侄,他们在争夺皇位,夹在他们之间的人最不好受。所谓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大概就是如此。
到时候必然是两面不是人,最害怕的万一最后秦王获胜了。那么自己只怕有抄家灭族之祸,此事当真是个麻烦。
章惇很无奈,在赵顼的催促之下,尽管心中各种不满。也只好踏上西行之路,心怀忐忑从汴京来到长安。
到了长安城,才发现秦王不在,据说是巡视各地的政务和军备防御状况去了,如今正在凤翔。因为有皇帝的诏书,秦王府长史于玄不敢怠慢,一边请章惇安歇,一边派人前去凤翔通知秦王尽快回来。
在长安,秦王府长史于玄对章惇可是相当厚待,一点都不敢怠慢,好吃好喝地供养者着。章惇对此并不在意,听到秦王在凤翔的消息之后,他的思绪就飘的很远。他知道,嘉佑二年的同科进士苏轼就在那里为官。
听闻苏轼和秦王的关系很好,不知道其中是什么情况?章惇在想,前去熙河安抚羌人之前,是否先去凤翔渐渐苏轼呢?在西北,若是有个同年照顾,或许事情会很容易一些。
章惇正在沉思,边有人来报:“秦王已经返回长安!”(未完待续……)
赵昭急忙接过一看,神色顿时凝重了不少。
“子瞻,本王怕是得立即会长安!”
“请恕臣冒昧,敢问殿下,发生何事?臣能否帮上什么忙?”苏轼小心翼翼地询问,王朝云的终身大事只要确定了,自家与秦王的关系自然也就非同寻常了。
赵昭笑道:“你的同年来了?可能真需要你好好招待一番!”
“谁?”
“章子厚,人已经到长安了!”
“章惇?”苏轼讶然道:“他不是在经略湖广,安抚西南部族吗?怎么突然来了长安?”
“以前是经略湖广,以后怕是要经略西北了……”赵昭只看了一眼奏报,上面写的分明。皇帝赵顼认为章惇有安抚边疆部族的能力和经验。如果大宋在西北开疆拓土,吸纳的吐蕃人、党项人和羌人不少,正需要这样的人才前来安抚。
故而派了章惇前来,协助秦王,安抚西北羌人,加速归化。赵昭心里清楚,章惇确实有这个能力,但是否真的需要他前来呢?至少必要性没那么高。赵顼派他前来,也绝对不是为了安抚羌人,这是要往自己这里钉钉子啊!
王韶走了,西北之地惊呼全部在自己掌握之中。赵顼自然心有不甘,他肯定想要往西北安插自己的人。但这个需要借口,西北的官员他不好也不敢轻易调动。郭逵带领的十五万京营禁军一日不回汴京,赵顼就投鼠忌器。不敢轻举妄动。
所以。只能采用这等方式来安插他的人。不见得能培植多强的势力。给自己造成麻烦和阻碍,打探消息却是足够了。
目前没有撕破脸皮,哪怕自己是皇叔,可终究君臣有别,没有拒绝的理由,也根本拒绝不得。
赵顼已经向自己出招了!
“子瞻啊,本王得尽快回长安去!”赵昭沉声道:“章子厚既然是要安抚羌人的,凤翔离羌人较多的秦州不远。你与他又是同年,稍后也就长安吧!由你来接待他,给我好好看住他,该怎么做,你该知道吧!”
“是!臣知道!”
赵昭道:“你不必着急,可以稍微慢一两日,来的时候带上朝云,曲江池畔的王府缺一位女主人!”
这句话等于是确定了王朝云的身份,从今日起她就是正经的秦王妃了,不过顶多只是个侧妃而已。可王朝云根本不在乎。只要能和大哥哥在一起,怎么样她都愿意。
如今的王朝云已经不是当初天真无邪的小姑娘。男女间的事情他很清楚。她也知道,大哥哥家里已经有好几位夫人了,可她一点都不在乎。当初在汴京的时候,她不知道有多羡慕王府的诸位夫人。尤其是看到顾月伦姐姐嫁给大哥哥,她心里别提有多羡慕了,当时就想着。如果大红盖头下是自己该多好啊!如今终于有机会实现梦想了!
一时之间,王朝云激动不已。不过女子天生羞涩,前脸绯红的她,悄然转过身去,快步跑开了。
苏轼笑了笑,说道:“朝云年轻,难免羞涩,实际上心里欢喜的很,还望殿下见谅。”
“本王就是喜欢他这样清纯可爱!”赵昭笑道:“不过你也知道,本王如今的处境,朝云入府,最初的名分或许不会太高,还望你和夫人能够转告她,免得朝云觉得委屈。”
“是,殿下放心,朝云很懂事,她会明白的!”苏轼心里很清楚,如今王府的地位可能就是来日天子后宫的地位,王朝云毕竟还年轻,本身的出身也不高,初入王府的地位不会很高,无法与其他几位王妃相比。
不过这才只是开始,将来若是王朝云能生下一男半女,地位肯定会大大提升。其实秦王也是在暗示自己,王朝云的地位与苏家是息息相关的。苏家兄弟如果能立下大功勋,那么王朝云的地位会大大提升。相辅相成,对苏家的地位和利益也是大有好处。
“好了,本王先走了,交代你的事情别忘了!”
“殿下放心,臣一定办妥,不负所望!”如今苏家与秦王的关系已经这般亲密,既然已经决定了投效秦王,那必然要全力以赴,也好让秦王看看苏子瞻的手段。
~~~~~~~~~~~~~~~~~~~~~~~~~~~~~~~~~~~~~~
章惇来长安确实是有使命的。
首先一个是传旨给秦王,既然太庙祭祀之日,行刺秦王和太皇太妃的是西夏人;永昌陵失火也是西夏人所为,西夏人还胆大包天地偷袭宋军在无定河边的营寨,那么就得讨伐西夏人。
于公,太祖的陵寝都被西夏人纵火焚烧了,难道大宋不闻不问吗?于私,西夏人公然行刺秦王母子,难道秦王殿下能咽下这口气?不报仇雪恨,讨回公道吗?何况西夏人已经主动出击,侵扰大宋了。
大宋王朝岂能坐以待毙,不闻不问好?反击是必然的,秦王到长安已经有一个月了。说是检查各地的军备和防御状况,也应该忙活的差不多了。若是再不出兵,只怕就不好交代了。
否则西夏人背上了这几桩黑锅可就成笑话了,大宋王朝可就大失颜面了,所以必须尽快出兵。章惇此来,带来了皇帝赵顼的圣旨。
赵顼之所以这样着急催促赵昭对西夏人开战,实际上就是听了高滔滔那日所言。只有让赵昭和西夏纠缠在一起,他才有机可乘。
赵顼受了点拨,便急不可耐地付诸实施。给赵昭找麻烦只是一方面,只要与西夏开战,那么西军就暂时没有兵力可以调动,兵力空虚的汴京也就暂时安全了。
为了此事,赵顼心里很是忐忑,许久都不曾睡好觉。
至于第二个使命,就是安抚熙河与横/一带归附的羌人。这样的差事落到自己头上,正是因为过去的几年,自己在湖广一带的成功经验。能让西南四十五州的部族安定,他是有真本事的。依样画葫芦用在羌人身上,自然也是可以的。
实际上,章惇是不愿意来西北的。按照最初的想法,他此番回汴京,恰好王安石也回来了。他更想要投身到变法之中,可皇帝偏生给他委派了这样的任务,才道汴京没多久,便又马不停蹄地赶赴西北。
这也就罢了,圣命难违,为人臣者奉旨行事就是了。章惇也清楚,此来西北,还有秦王这样的特殊存在,怕是差事不好办。
可赵顼偏生就给他派个任务,让他明着安抚羌人,加强大宋在西北的控制。实际上上则是打探消息,如果可以趁机在西北培植自己的势力,分化瓦解秦王的力量……
原来是这么回事!
章惇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章惇虽然没有王安石那样的大公无私,可他也不愿意轻易介入皇位争夺的漩涡之中,尤其是眼下情况还不明朗的时候。章惇不傻,能和西南诸多部族打交道,证明这个人的心眼很多,心思灵透,他和大部分一样持观望态度。
想要在局势稍微明朗,选择一个恰当的时候做出选择。可如今官家委派这样的任务,不是让人为难吗?
到了西北,那是秦王的地盘?公然和秦王对着干,即便身后又官家撑腰,也不会讨到好果子吃。毕竟山高皇帝远,官家还在汴京,对西北可以说是鞭长莫及。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也是这个道理。
秦王就是西北的地头蛇,如今又名正言顺地掌控西北军政。想来在西北之地,秦王的话绝对比官家的圣旨更为管用。
自己来了,秦王肯不会待见自己。西边的官员肯定也不会配合,可谓是处境艰难,日子肯定会很不好过。
没有政绩,受到为难也就罢了,这都不要紧。可若不能完成官家的交代的任务又该怎么办?章惇觉得,这件事肯定不好办。
官家和秦王都是皇室成员,是叔侄,他们在争夺皇位,夹在他们之间的人最不好受。所谓神仙打架,凡人遭殃大概就是如此。
到时候必然是两面不是人,最害怕的万一最后秦王获胜了。那么自己只怕有抄家灭族之祸,此事当真是个麻烦。
章惇很无奈,在赵顼的催促之下,尽管心中各种不满。也只好踏上西行之路,心怀忐忑从汴京来到长安。
到了长安城,才发现秦王不在,据说是巡视各地的政务和军备防御状况去了,如今正在凤翔。因为有皇帝的诏书,秦王府长史于玄不敢怠慢,一边请章惇安歇,一边派人前去凤翔通知秦王尽快回来。
在长安,秦王府长史于玄对章惇可是相当厚待,一点都不敢怠慢,好吃好喝地供养者着。章惇对此并不在意,听到秦王在凤翔的消息之后,他的思绪就飘的很远。他知道,嘉佑二年的同科进士苏轼就在那里为官。
听闻苏轼和秦王的关系很好,不知道其中是什么情况?章惇在想,前去熙河安抚羌人之前,是否先去凤翔渐渐苏轼呢?在西北,若是有个同年照顾,或许事情会很容易一些。
章惇正在沉思,边有人来报:“秦王已经返回长安!”(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