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公、云麾将军、陕西路宣抚使!
林昭的头衔很多,但真正震主的只有一个,那便是陕西路宣抚使!
主管西北军政大权,掌管大宋战斗力最强的西军,这是实权。虽说有枢密院节制,但是西军主将一旦战功赫赫,威望崇高,就很难控制。
比如当年的狄青,如今的林昭!
所以赵顼动了心思,准备解除林昭陕西路宣抚使的职位。至于接替的人选,他已经想好了,让王韶去。
本来熙河开边是主角是他,结果因为其母重病,留下尽孝了。如今王老夫人痊愈,王韶也就没什么牵挂了。他熟悉西北军务,没有军功,不至于功高震主,可保西北安定,是最合适的人选。
坐上皇位六年时间,因为他父亲赵宗实是以宗室子弟即位,环境特殊,压力很大。结果赵宗实没撑住,在位短短四年,这种压力自然而然传递到赵顼身上。
而他本人即位的时候也才不过二十岁,很年轻,有志向,做事情风风火火。但是内心之中,他并不自信。加之登基之后的各种事端,叛乱、天灾,朝堂上的争斗,都给赵顼造成了沉重的压力。
不自信就表现为多疑,猜忌之心强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猜忌之心也越来越重。
林昭为他立下了汗马功劳,人还没回到汴京,他就开始猜忌了。没想着如何慰劳赏赐立功的臣子,反而已经开始疑心他的忠诚,会不会威胁到自己?并且在想办法对付他。
赵顼最初有些犹豫,原因倒是不说过意不去,而是害怕操之过急,留下话柄,让人说三道四。
可是他又害怕夜长梦多,西北不安定下来,他总是不太放心。他甚至已经打算好,明日三月二十有大朝会。林昭上殿面君,便可以论功行赏,明升暗降。
可是很不巧,偏生在这个时候,传来消息,林昭旧伤复发,病倒在中牟。
真是太不凑巧了!
赵顼很无奈,可多疑的性格让他下意识地怀疑,林昭是不是有些不轨之举?仔细思量,却又想不出什么。这些年林昭的表现一直是忠心耿耿。没有什么异常。
或许是自己多心了吧!
正好在这个时候。中牟县令李成华上书了!是向朝廷禀报郑国公卧病中牟,字里行间则有一些自己如何悉心照顾的文字。
李成华上书,一来是怕林昭有个三长两短,自己不好交代。先禀报朝廷。同时也是在向朝廷表功,希望官家和相公们看在自己殷勤侍候大宋英雄的份上,略微提拔!在官家和相公们面前混个脸熟也是好的。
地方官的奏疏,应该没问题,林昭可能真的病了!战场上之上刀剑无眼,受伤是常有的事情,策马回京,颠簸劳累诱发旧伤也在情理之中。
赵顼稍微心安,但片刻之后脸上又多了一层寒霜。更坚定了他抑制林昭之心。
李成华好歹是一个县令,对林昭却如此殷勤,显然是多有巴结。作为一个臣子,他的威望和影响力已经有些太高了,必须要打压!
赵顼猛地将李成华的奏疏派在御案上。良久不语。内侍来取批复的奏疏时,以为官家要留中不发,也就没有过问……
~~~~~~~~~~~~~~~~~~~~~~~~~~~~~~~~
林昭是幸运的,幸好结识了邵雍这也的大师,并且路过洛阳拜会过他。
明月宗传递消息的速度很快,赵顼决定三月二十九仁宗皇帝祭日举行隆重祭礼之后,当天林昭就收到消息了。
邵雍得知后,建议林昭暂缓回京速度!
四月十四换成了三月二十九,足可见赵顼急不可耐,半个月的时间都等不及。如此,很有可能连一两天都等不及。
陕西路宣抚使的职位对林昭很重要,这关系到控制西军,名正言顺返回西北等诸多事情。万一赵顼等不及,趁机很快拿掉林昭的职位,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即便是证明自己的皇子身份,也可能被赵顼强硬挽留在汴京!如果有陕西路宣抚使的身份,那就不同了,至少可以据理力争!
当然了,或许赵顼不会如此着急,但事关重大,着实不能冒险。
最好的方式就是拖延时间!
而唯一的由头就是装病,选择的地点则是中牟!
这里离汴京很近,有什么风吹草动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得知,也可以及时赶回汴京城。同时,一座小县城隔绝了与权贵交往的可能,不至于被猜忌。如果留下洛阳,那赵顼肯定会猜疑林昭的用心。
西北大战之后,前所未有的赫赫战功,论功行赏自然不会草率,必定要选择大朝会之日。只要挨上几天,过了三月二十和三月二十五的大朝会,就可以顺利撑到二十九那日。
与此同时,邵雍觉得,光是一个陕西路宣抚使的身份,顺利掌控西军怕还是会有难度。思索之后,献上一策!
林昭听过之后大为兴奋,绝妙一招,不怕赵顼不答应!
不过在此之前,需要熬过这关键的十天!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汴京春意正浓。
城中许多百姓争相出城踏青春游,即便是不出城,汴河两岸,金水河,铁塔湖边观景赏春之人也是络绎不绝。
春天给人以希望,汴京百姓全都洋溢在春天的喜悦里。看着别人的笑容,吕惠卿却笑不起来。
他现在是参知政事,副宰相,新党的魁首人物。按理说,这样的身份在大宋是呼风唤雨的风云人物。
吕惠卿之前也是这样认为的,取代了王安石,便是指点江山,风光无限。可是很不凑巧,自从他上台之后,大宋侧重点从内政转为对外战争。
西北与吐蕃和西夏鏖战,南方又与交趾打的热火朝天。之前两年又遭受了旱灾和水灾,变法的推行举步维艰。尤其是青苗法,本该在这种时候发挥作用,可是执行过程中,反而给老百姓加重了负担,以至于怨声载道。
王安石好歹是个君子,对属下要求颇为严格。如今他走了,新党官员头顶少了一道束缚,新上任的吕惠卿本就不是善类,上梁不正下梁歪。以至于竟有胡作非为。倒行逆施的行为。
新党受到的诘难越来越多。名声更是不怎能样,甚至连皇帝赵顼都开始有意见了。吕惠卿承受的压力着实不小,大权在握的感觉没有体会到,反而地位岌岌可危。尤其是皇帝的恩宠。若是失宠,后果会很可怕!
这些年他得罪的人可不少,一旦失势,会有多少人想要置他于死地?
吕惠卿殚精竭虑,好不容等到年终岁尾,财政收入这块还看得过眼,皇帝赵顼勉强赞扬的几句。今年年初,百姓生计略有复苏,新法推行还算顺利。赵顼还算满意,吕惠卿脸上才有了一点颜面。
本想趁机出点风头,刷点存在感的,尚未来得及,西北的捷报就到了。
眼下大宋风头最盛的就是战功赫赫的林昭了。如同炙热的太阳,掩盖了他们这些萤烛之光。
吕惠卿心中很不舒坦,要是其他人,心中也只是些许嫉妒而已。可偏生此人是林昭,是害死两个弟弟的大仇人,吕惠卿心中就更不是滋味了。
虽说已经好几年,吕和卿本与吕升卿坟头上的青草已经很深了,但吕惠卿从未放弃过报仇。
原以为当上参知政事,成为副宰相,就有对付林昭的实力和资本。
无情的现实让他失望了,林昭的前进速度远超于他,如今已经是公爵,这次回来论功行赏,说不定还会加宰相衔,抑或是某某大将军,权势与威望不可限量。
以自己的实力,根本无可奈何,报仇将会成为永远的奢望!
吕惠卿不甘心,怀着沉郁的心情进了政事堂,面见了皇帝的赵顼。
等他再次离开皇宫的时候,吕惠卿的脸上多了几分轻松表情!
报仇并非没有可能!
林昭如今是风光,权势滔天,可有道是盛极必衰,登高跌重。越是身居高位,越是摇摇欲坠。
自己是对付不了林昭,但有一个人可以做到,那就是皇帝!
想要在朝堂上混得好,就要懂得揣摩皇帝的心思,吕惠卿对此已经是驾轻就熟。
皇帝很敏感,对功高震主的大臣多有忌惮,一旦开始猜忌,就会痛下狠手。上次韩琦的遭遇就是个明显的例子,这一遭林昭进入了赵顼猜忌的范围。
吕惠卿清楚地记得,当时青唐城和兰州城的捷报送来之后,赵顼先是兴奋,最后眼神之中却有一丝忧虑。
他在忧虑什么?
今日在政事堂,吕惠卿发现中牟县令李成华的奏疏被官家留中了,听说还为之动怒,显然格外关心。而其中的内容正是官员林昭旧伤复发,病倒在中牟,地方官殷勤照顾。
奏时的时候,他特意选个机会,不着急痕迹地询问此事。吕惠卿注意到官家眼神之中的惶急与不安!登基之初,富弼就告诫过赵顼,为君王者要喜怒不形于色,不能让人看出自己的喜恶。金玉良言,可惜赵顼不曾记在心里,也有可能是根本做不到。
很明显,赵顼已经对林昭起了猜忌之心!在吕惠卿看来,这是功高震主之后的必然结局,尤其是碰上赵顼这样多疑的皇帝!
对他而言,正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如果能让赵顼加重对林昭的猜忌与怀疑,会是什么结果呢?如果再能寻找到些许确凿的证据,想必官家会更喜欢的。
明升暗降,终不如永绝后患让人安心!
吕惠卿很乐意煽风点火!
林昭的头衔很多,但真正震主的只有一个,那便是陕西路宣抚使!
主管西北军政大权,掌管大宋战斗力最强的西军,这是实权。虽说有枢密院节制,但是西军主将一旦战功赫赫,威望崇高,就很难控制。
比如当年的狄青,如今的林昭!
所以赵顼动了心思,准备解除林昭陕西路宣抚使的职位。至于接替的人选,他已经想好了,让王韶去。
本来熙河开边是主角是他,结果因为其母重病,留下尽孝了。如今王老夫人痊愈,王韶也就没什么牵挂了。他熟悉西北军务,没有军功,不至于功高震主,可保西北安定,是最合适的人选。
坐上皇位六年时间,因为他父亲赵宗实是以宗室子弟即位,环境特殊,压力很大。结果赵宗实没撑住,在位短短四年,这种压力自然而然传递到赵顼身上。
而他本人即位的时候也才不过二十岁,很年轻,有志向,做事情风风火火。但是内心之中,他并不自信。加之登基之后的各种事端,叛乱、天灾,朝堂上的争斗,都给赵顼造成了沉重的压力。
不自信就表现为多疑,猜忌之心强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猜忌之心也越来越重。
林昭为他立下了汗马功劳,人还没回到汴京,他就开始猜忌了。没想着如何慰劳赏赐立功的臣子,反而已经开始疑心他的忠诚,会不会威胁到自己?并且在想办法对付他。
赵顼最初有些犹豫,原因倒是不说过意不去,而是害怕操之过急,留下话柄,让人说三道四。
可是他又害怕夜长梦多,西北不安定下来,他总是不太放心。他甚至已经打算好,明日三月二十有大朝会。林昭上殿面君,便可以论功行赏,明升暗降。
可是很不巧,偏生在这个时候,传来消息,林昭旧伤复发,病倒在中牟。
真是太不凑巧了!
赵顼很无奈,可多疑的性格让他下意识地怀疑,林昭是不是有些不轨之举?仔细思量,却又想不出什么。这些年林昭的表现一直是忠心耿耿。没有什么异常。
或许是自己多心了吧!
正好在这个时候。中牟县令李成华上书了!是向朝廷禀报郑国公卧病中牟,字里行间则有一些自己如何悉心照顾的文字。
李成华上书,一来是怕林昭有个三长两短,自己不好交代。先禀报朝廷。同时也是在向朝廷表功,希望官家和相公们看在自己殷勤侍候大宋英雄的份上,略微提拔!在官家和相公们面前混个脸熟也是好的。
地方官的奏疏,应该没问题,林昭可能真的病了!战场上之上刀剑无眼,受伤是常有的事情,策马回京,颠簸劳累诱发旧伤也在情理之中。
赵顼稍微心安,但片刻之后脸上又多了一层寒霜。更坚定了他抑制林昭之心。
李成华好歹是一个县令,对林昭却如此殷勤,显然是多有巴结。作为一个臣子,他的威望和影响力已经有些太高了,必须要打压!
赵顼猛地将李成华的奏疏派在御案上。良久不语。内侍来取批复的奏疏时,以为官家要留中不发,也就没有过问……
~~~~~~~~~~~~~~~~~~~~~~~~~~~~~~~~
林昭是幸运的,幸好结识了邵雍这也的大师,并且路过洛阳拜会过他。
明月宗传递消息的速度很快,赵顼决定三月二十九仁宗皇帝祭日举行隆重祭礼之后,当天林昭就收到消息了。
邵雍得知后,建议林昭暂缓回京速度!
四月十四换成了三月二十九,足可见赵顼急不可耐,半个月的时间都等不及。如此,很有可能连一两天都等不及。
陕西路宣抚使的职位对林昭很重要,这关系到控制西军,名正言顺返回西北等诸多事情。万一赵顼等不及,趁机很快拿掉林昭的职位,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即便是证明自己的皇子身份,也可能被赵顼强硬挽留在汴京!如果有陕西路宣抚使的身份,那就不同了,至少可以据理力争!
当然了,或许赵顼不会如此着急,但事关重大,着实不能冒险。
最好的方式就是拖延时间!
而唯一的由头就是装病,选择的地点则是中牟!
这里离汴京很近,有什么风吹草动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得知,也可以及时赶回汴京城。同时,一座小县城隔绝了与权贵交往的可能,不至于被猜忌。如果留下洛阳,那赵顼肯定会猜疑林昭的用心。
西北大战之后,前所未有的赫赫战功,论功行赏自然不会草率,必定要选择大朝会之日。只要挨上几天,过了三月二十和三月二十五的大朝会,就可以顺利撑到二十九那日。
与此同时,邵雍觉得,光是一个陕西路宣抚使的身份,顺利掌控西军怕还是会有难度。思索之后,献上一策!
林昭听过之后大为兴奋,绝妙一招,不怕赵顼不答应!
不过在此之前,需要熬过这关键的十天!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汴京春意正浓。
城中许多百姓争相出城踏青春游,即便是不出城,汴河两岸,金水河,铁塔湖边观景赏春之人也是络绎不绝。
春天给人以希望,汴京百姓全都洋溢在春天的喜悦里。看着别人的笑容,吕惠卿却笑不起来。
他现在是参知政事,副宰相,新党的魁首人物。按理说,这样的身份在大宋是呼风唤雨的风云人物。
吕惠卿之前也是这样认为的,取代了王安石,便是指点江山,风光无限。可是很不凑巧,自从他上台之后,大宋侧重点从内政转为对外战争。
西北与吐蕃和西夏鏖战,南方又与交趾打的热火朝天。之前两年又遭受了旱灾和水灾,变法的推行举步维艰。尤其是青苗法,本该在这种时候发挥作用,可是执行过程中,反而给老百姓加重了负担,以至于怨声载道。
王安石好歹是个君子,对属下要求颇为严格。如今他走了,新党官员头顶少了一道束缚,新上任的吕惠卿本就不是善类,上梁不正下梁歪。以至于竟有胡作非为。倒行逆施的行为。
新党受到的诘难越来越多。名声更是不怎能样,甚至连皇帝赵顼都开始有意见了。吕惠卿承受的压力着实不小,大权在握的感觉没有体会到,反而地位岌岌可危。尤其是皇帝的恩宠。若是失宠,后果会很可怕!
这些年他得罪的人可不少,一旦失势,会有多少人想要置他于死地?
吕惠卿殚精竭虑,好不容等到年终岁尾,财政收入这块还看得过眼,皇帝赵顼勉强赞扬的几句。今年年初,百姓生计略有复苏,新法推行还算顺利。赵顼还算满意,吕惠卿脸上才有了一点颜面。
本想趁机出点风头,刷点存在感的,尚未来得及,西北的捷报就到了。
眼下大宋风头最盛的就是战功赫赫的林昭了。如同炙热的太阳,掩盖了他们这些萤烛之光。
吕惠卿心中很不舒坦,要是其他人,心中也只是些许嫉妒而已。可偏生此人是林昭,是害死两个弟弟的大仇人,吕惠卿心中就更不是滋味了。
虽说已经好几年,吕和卿本与吕升卿坟头上的青草已经很深了,但吕惠卿从未放弃过报仇。
原以为当上参知政事,成为副宰相,就有对付林昭的实力和资本。
无情的现实让他失望了,林昭的前进速度远超于他,如今已经是公爵,这次回来论功行赏,说不定还会加宰相衔,抑或是某某大将军,权势与威望不可限量。
以自己的实力,根本无可奈何,报仇将会成为永远的奢望!
吕惠卿不甘心,怀着沉郁的心情进了政事堂,面见了皇帝的赵顼。
等他再次离开皇宫的时候,吕惠卿的脸上多了几分轻松表情!
报仇并非没有可能!
林昭如今是风光,权势滔天,可有道是盛极必衰,登高跌重。越是身居高位,越是摇摇欲坠。
自己是对付不了林昭,但有一个人可以做到,那就是皇帝!
想要在朝堂上混得好,就要懂得揣摩皇帝的心思,吕惠卿对此已经是驾轻就熟。
皇帝很敏感,对功高震主的大臣多有忌惮,一旦开始猜忌,就会痛下狠手。上次韩琦的遭遇就是个明显的例子,这一遭林昭进入了赵顼猜忌的范围。
吕惠卿清楚地记得,当时青唐城和兰州城的捷报送来之后,赵顼先是兴奋,最后眼神之中却有一丝忧虑。
他在忧虑什么?
今日在政事堂,吕惠卿发现中牟县令李成华的奏疏被官家留中了,听说还为之动怒,显然格外关心。而其中的内容正是官员林昭旧伤复发,病倒在中牟,地方官殷勤照顾。
奏时的时候,他特意选个机会,不着急痕迹地询问此事。吕惠卿注意到官家眼神之中的惶急与不安!登基之初,富弼就告诫过赵顼,为君王者要喜怒不形于色,不能让人看出自己的喜恶。金玉良言,可惜赵顼不曾记在心里,也有可能是根本做不到。
很明显,赵顼已经对林昭起了猜忌之心!在吕惠卿看来,这是功高震主之后的必然结局,尤其是碰上赵顼这样多疑的皇帝!
对他而言,正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如果能让赵顼加重对林昭的猜忌与怀疑,会是什么结果呢?如果再能寻找到些许确凿的证据,想必官家会更喜欢的。
明升暗降,终不如永绝后患让人安心!
吕惠卿很乐意煽风点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