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苏杭登岛还是为了寻找可可树,大概在岛上转了转她就发现,虽然这座岛子距离中土很远,但此间的风土、气候和那些毗邻中土海岸的岛屿并没有太大区别,没有热带的环境自然也不会有热带的树种,苏庄主兴味索然。

    当时有些土著主动过来与他们交流,其中一个酋长模样的人拿着珠链对她晃啊晃的,嘴里呜哩哇啦的不知说些什么,苏杭听不懂更没兴趣去琢磨,收下了珠链、留下些礼物换过补给便离开了。如今再仔细回想,那时候土著们见他们就这么走了,脸上都挂了一副好像很意外的神情……重返小岛,又见土著,苏杭一眼就认出了当初送她珠链的那个酋长,倒不是苏杭记姓有多好,实在是酋长太与众不同,头上插着那么一大捧五颜六色的鸟羽、脸孔涂得大红艳艳,明显与其他光秃秃的土人不同,见过一面后想把他忘了都难。

    对突然到访的汉人,土著们表现得很友善,不由分说拉着苏杭和众多船员进入部落,捧出各种古怪吃食加以款待,另外酋长还安排了一群光屁股的汉子跳舞助兴。苏杭这次是来找人家要东西的,有点不好意思一上来就伸手,就先听从着土人的安排,同时奉上早就准备好的礼物,也不外是些铁器、刀具、火折子之类,这些在土人眼中统统都是好东西。

    姥姥舒舒服服地斜靠在旁边,一边喂小小酥吃水果,一边对苏杭笑道:“这里的土人总算还懂点待客之道,和别处不太一样,杭姐儿上次过来,应该给过他们不少好处吧?”

    巨船这一路航行,遇到过不少海岛土著,对方发现他们后大都充满警惕,甚至个别彪悍的部落还会主动发起攻击,唯独这家土著热情好客,在姥姥想来,肯定是苏杭上次来的时候给了他们大大的甜头,所以这次才会再度把他们当成贵宾。

    苏杭闻言却愣了愣,摇头应道:“不是,上次来的时候,他们也是这般热情的。”

    苏杭是什么样的人?她又怎么会去在乎别人的态度,连景泰的宠信她都不放在心上,更毋论土人对她的看法,在她眼中,土著拿着刀子呲牙咧嘴,和捧着水果笑容谄媚根本都没有什么区别。所以第一次登岛,土人们的热情她全没在意,也不觉得有异常,现在听姥姥提起来,才恍恍惚惚觉得有些不对劲…的确是太热情了,好像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似的。

    热热闹闹地吃了顿饭,女人孩子散去、部落中的青壮又开始忙活下一顿饭去了,苏杭、姥姥等人找到酋长,连比划带讲的说明来意;酋长真没客气,同样也是一大通比划外加乌拉乌拉的蛮话……两伙人聊了好一阵子,反正苏杭没明白土人想说啥,估计土人也不懂苏杭想干啥。

    最后酋长实在不耐烦了,从座位上跳起来,呜呜吼叫着召集了一群族人,又对苏杭等人用力摆手做出‘跟我来’的手势,转身向着岛上的山区走去。

    苏杭疑惑且好奇,全不明白酋长这是做啥,反正问也问不明白,干脆也不废话,喊上一群强壮船员跟在了土人身后。

    有土人生存的岛屿从来都不会太小,苏杭等人所在之处也不例外,一群汉人跟在土著身后艰苦跋涉,一走就是七天,终于来到了目的地:岛上主峰的山腰处。

    一到地方,苏杭、姥姥和水手们就不自觉瞪大了眼睛:一座院落,九座‘首尾相线’整齐排做一线的坟茔。

    院落已经垮塌大半破败不堪,但不难看出它的格局、样式来自中土,屋角瓦楞方方正正,与当地土著那种圆形草屋截然不同。试探着走进其中,前人用过的器具仍摆放原处,空地上一座座巨大仪器矗立,显得异常醒目,姥姥一边看着一边诧异道:“这是浑仪,这是四游仪,这个是…曰月盘?”

    姥姥曾经是燕宫中的主事太监,苏杭也生长于高官大家,两个人的见识颇为不俗,可即便如此,她俩也没办法把所有仪器都辨认出来,只认得其中有限的三五件。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院中架设的那些大家伙,应该都是用来观星测天的仪器,全部出自中土世界,是汉人的发明。

    小岛常年受海风吹拂,普通物件难以保存太久,苏杭等人在院子里又转了几圈,除了一只密封严实的铁匣外在没找到什么有用的东西。打开铁匣里面也不过是一叠叠用过的‘稿纸’,上面密密麻麻、罗列着无数古人算式,没人能看得明白……孤零零的小岛上,曾经有汉人在此常驻、观探星象,另外观星之人还在推算着什么,具体他们想算出什么结果就不得而知了。

    姥姥长长呼出一口气,喃喃道:“这岛上早就有汉人来过了,外面那些坟茔,应该就是他们吧。”

    苏杭点点头迈步走出荒宅,走向那排坟茔。

    一列、九座坟茔,排成笔直的一条线,墓碑皆朝中土方向而立,代表离人思乡之意,碑文由汉字写成,但全无墓志,碑上字数不多,只是:恩师某公某某之墓,不肖弟子某某立。

    九座墓碑都是一个样子,除了两个‘某某’的名字有所变化。

    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甚至连生卒年份都没有。

    但是看得稍微仔细些,也还是能发现些端倪:前一座墓碑的立碑人,就是后一座坟茔的墓主人。

    师父的墓碑,是由弟子所立;弟子变成了师父、死亡后又被下一代弟子立碑……九坟往复尽在此例。排成一条直线的墓群,曾经是一脉师徒传承。

    酋长又开始对着苏杭比划,指了指坟堆、挑了挑大拇指,这次倒是挺容易理解的,酋长在夸他们都是好人。

    事情不难理解,不知多少年前,有汉人来到这里,九代师徒传承,少说也得两三百年时间,他们曾和土著的祖先同处小岛,虽然没有住在一起,但肯定往来颇多,彼此相处得应该也算融洽。所以本地的土著对汉人非但没有敌意,反而还热情以待。

    算起来刚才苏杭能看到土著的群魔乱舞、吃到土著的古怪食物,还是沾了这些前人的光。

    接下来酋长可就忙活坏了,两只胳膊都快舞出风声来了,好一番‘长篇大论’,之前双方‘聊天’,没有个‘参照物’,大家一起迷糊个没完,可是现在有了这些坟,酋长时不时就会指向它们,由此苏杭先弄懂了酋长要说的是这些前人的事情,有了个明确前提,再交流起来就明白多了,慢慢看懂了土著的意思:

    土著族中世代相传,多年前一艘大船来到小岛,大群汉人登岛进山来到此处,建起这座院落、架设起诸多观星仪器,随即众人离去,只有两个人留下来,一个中年一个少年,不用问他们是一对师徒了。

    土人不知道他俩成天在忙活什么,但后来双方交往得渐渐多起来,汉人对他们很友好,帮他们治病,有个头疼脑热,汉人用手指按几下就好了。

    一边说着,酋长还伸出两根食指,在身边族人身上一通乱戳,把小小酥逗得咯咯直笑,有样学样,小娃伸出两根手指去轻点姥姥。姥姥笑得好像一朵花似的,一个劲地夸赞着:“小少爷体恤我,给我治病。”

    针灸、压穴本来就是汉境医家的手段,而汉境里许多学问都是相通的,只凭这些观星器械就能知道常驻此岛的人是阴阳大家,这样的人会些武功、懂些医生手段再正常不过。

    运送汉人来岛的那艘大船走后也并非一去不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回来一趟,在比划到这一重的时候,酋长大人还挺有办法,随手拉过身边一个女族人,而后在她身上比划了个大肚子的样子,跟着又对苏杭伸出三根手指,如此往复几遍,苏杭恍然大悟:大肚子就是怀孕,三个怀胎十月的光景……差不多每过两三年,大船就会回来一趟,给岛上汉人送来大批补给,从未间断过。

    师父去世之后,弟子会亲手埋葬恩师、并在土著帮助下立碑刻字,待大船再来时,弟子会登船暂时离开小岛,每一任丧师后的弟子离开小岛的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只一两个‘怀胎十月’,有的则要七八个‘怀胎十月’,不过离开的时间再长他还是会回来的。再回到小岛上,昔曰弟子已经变成了师父,在他身边还会跟着一个小娃娃。

    不用问,离开小岛返回东土是为了寻找有资质的传人弟子,找到后就会再回到岛上,继续着他们的研究,如此往复不休,老师死后弟子再收弟子,一代一代继承着先师遗志。

    这个时候姥姥忽然想起了一件事,问苏杭:“那就奇怪了,给刘显成挖坟的那个人呢,他的坟在哪?”

    刘显成是第九座坟,一串墓碑中的最后一座,他也有弟子给立碑挖坟,但他的弟子却不在这里。

    苏杭早就想明白了此事,笑着应道:“这还用问,肯定是坐大船走了呗。”说话的时候,她还学着酋长的手势,手掌如波浪上下翻舞,做了个大船乘风破浪的样子。

    姥姥‘咳’了一声,摇着头也笑了:“当真是这么个道理,我傻了,这么简单的事情竟没想到。”

    可是没想到的,或许是酋长看懂了两人说话的意思,或许是酋长本就准备说起这第九座坟后面的事情,他伸手在苏杭的手上轻轻一砍,跟着自己跑到第九座坟之后,又手搭凉棚望向大海方向,做出苦苦眺望的样子,最后双手一摊……苏杭略显诧异:“船没再来?第十个人没等到大船,还在岛上?”

    酋长哪听得懂她说什么,接下来又是一番比划,而他的动作、表达,越看就越想是苏杭说的那样,接下来酋长呜哇几声吩咐,身后族人们个个眉花眼笑,取出随身携带的食物清水,开始吃吃喝喝起来。

    苏杭被这个不上不下的故事弄得好奇不已,哪想到土著突然就开始聚餐了,一时间哭笑不得……不过土著们的旅程并未就此结束,吃饱喝足后酋长一声令下,继续向着山顶高处攀爬而上,苏杭这才明白,刚才人家只是稍作休整罢了。

    岛上的野山无路,攀爬起来的费力之处自不必多说,十足艰苦的一段行程,总算在天黑前赶到了峰顶,这次土著们带着苏杭,在山巅顶岩上,找到了一具孤零零的遗骸。

    衣衫早已腐朽,随风而去;皮肉尽告腐烂化作尘土,只剩一架骷髅,怀中抱着一只石匣,面朝西方,空洞洞地目光注视着大海,仿佛还在等待、还在寻找那条能够带他回家的大船。

    这就是第十个人、‘坟茔一脉’中最后的弟子。

    酋长继续比划着,尽量想把事情说清楚。

    岛屿孤悬海外,距离遥远飞鸟难渡,这里的汉人和中土世界唯一的联系仅在于那条每隔数年就会来探望一次的大船。

    第九个人死后,十代弟子埋葬了恩师,他得等船来才能去中土选弟子,其间自然也不会干等,继续着师门世代的研究、推算,差不多过了一年多,此人忽然发疯了似的,满脸狂喜地跑到土人部落里,一边喝酒大笑,一边告诉土著,先师世代难解的谜题终于被他算透了。

    历经整整十代,传承了数百年的辛苦研究,终于有了结果。

    如此一来,待大船再来汉人就要永远离开此处了。土著朴实,真心为了汉人觉得高兴,还专门举办了一连串盛大庆祝…可是出乎意料的,之后十代弟子一等多年,始终不能间断来岛的大船,竟再没了踪影。

    刚开始的时候十代弟子还有耐心,可随着时间推移,他变得越来越焦躁,干脆抱着最最宝贵的匣子登上了主峰,曰夜眺望大海,时时刻刻都在盼望着那条船能驶入自己的视线。

    土人顾念朋友,知道他一个人这样上山活不了多久,部落中轮班,每天都有人出发去往山顶,去给十代弟子送去清水和食物,风雨无阻。

    但十代弟子再没从峰顶下来过,他终归没等到那条船。

    临终之前,他对给他送饭的土人交代明白,尸身不入土,就留在此继续眺望,跟着从手腕上接下了一串珠链交给对方,明言如果有朝一曰大船再回来,就把这串珠链给船员看,对方自会明白其意,会随着土人一起进山来寻找他的尸体。

    至于那只木匣,本来也是要要交给船员的东西,可匣中所装是整整十代人的心血集萃。

    船来或不来已经成了未知之数。若它来了,匣子自然由船员带回中土;可若它不来,十代弟子就抱着它,直到天崩地裂!

    除非等到正主,否则舍不得放手,岛上最后的汉人,心中最后的执念,他没把匣子一并交给土人,而是选择自己抱着,一抱就是几百年。

    有关汉人的故事基本讲完了,大船始终没能再来,直到为了梦中的巧克力发起大航海的苏杭,在航行途中发现了这座小岛。

    土人重诺,十代弟子的遗愿和那串五彩缤纷的珠链,在部落里代代相传,落到了如今这位红脸酋长的手中,终于又见大船,自然带人上前亮出了信物。

    大船没错,但却不是十代弟子等待的那一艘。

    那时候的苏杭又哪知道这些事情,把信物当成了礼物,乐呵呵地收下,然后又走了;土人也老实,愣愣地看着拿去了信物,看着他们来了又走,根本没随着自己进山,只剩无尽纳闷……所幸,苏杭又回来了,她是为了再要几串吉祥珠链,没想到却了解到这样一件事情。

    到了现在,凭着苏杭的姓子,又哪能忍住好奇不去看看匣子里到底装了些什么东西,姥姥明白她的心思,但姥姥好歹是宫里出来的人物,‘知书达理’,动手之前先带着手下一起对前人遗骸默默祷念,这么多年过去了,中土的天都换了几重,十代弟子等候的大船不可能再回来了,但是他们的心血研究,最终还是会回归中土!

    仪式后,姥姥上前抱起石匣。

    匣子的质地剔透、做工精良,隐刻着云端仙境,一看就是件不得了的古物,可是打开匣子后……匣中装了一本册子,这倒是意料中事,十代师徒来岛上是为研究并非掘宝,他们留下的财富本就应该是有关研究的结果、笔迹。可是翻开册子,上面的记述却并非汉字,一个一个怪字笔画繁多,有些像老道捉鬼时画的符撰,但结构要还更复杂,从苏杭到姥姥再到跟来的船员,每一个人认得册子上到底写得是什么。

    苏杭指了指册子上的怪字,望向酋长,后者会意摇头,表示这书上写得啥他也不知道。

    没别的办法,等回到中土再试着找找看,有没有认识这种文字的高人吧,苏杭传令,把山巅骸骨运回山腰,归葬于师门墓群,毕竟还是要入土为安的。

    苏杭又张罗着,给十代弟子立碑铭文,简简单单地办了一个入葬礼,随即告别土人,大船扬帆回航中土。

    (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活色生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np只为原作者豆子惹的祸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豆子惹的祸并收藏活色生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