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937 作者:我是猫
第158集 舰队决战vs吨位战
大明1937 作者:我是猫
第158集 舰队决战vs吨位战
第158集 舰队决战vs吨位战
今年的冬天特别寒冷,而海参崴今年的冰封期来的也特别早,十一月下旬就开始出现陆缘冰,也就是紧贴着海岸线开始结冰,但是还勉强可以进出大型船只。到了十二月初,整个海湾就完全冰封了。
12月5日夜里,一艘大型货轮心存侥幸,试图以自己的力量破冰进港的时候,推进器螺旋桨被碎冰碰伤了。然后船长不敢冒险,命令停下来,准备请求他船出来把它拖进港。但是就这么一耽搁的功夫,整艘船被冻住了,动弹不得。到了第二天早晨,这艘倒霉的货船成了明军飞机的靶子,一枚炸弹把它炸沉在了海湾里。
所谓“陆缘冰”,其实并不是海水结冰,而是淡水结冰。陆地上的淡水河流把大量的冰块、以及冰冷的淡水注入海里,造成大量的浮冰堆积,逐渐沿着陆地边缘结成了冰壳。海水因为盐分太高,是很难结冰的。现在在海参崴形成陆缘冰的,就是那条拉兹多利那亚河。拉兹多利那亚河表层结冰,但是冰层之下,仍有大量的淡水流动,源源不断注入海湾。
这个时候,污染水源计划就不得不中止了。拦网上的浮尸都被冻在那里,不但接触不到下面流动的河水,而且这样等于被冻在冰箱里,再过几个月都不会腐烂。
于是,明军把拦网上的尸体都敲下来,埋掉了。
冬天对海参崴来说,可谓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是,河流表面冰封,明军被迫中止污染河水,海参崴饮用水不再是问题了。有弊的是,冬季的严寒加剧了海参崴对于“热量”的需求。
一方面,围城内的食物和燃料匮乏,在寒冷的日子里就更难熬。进入十一月,海参崴每天都有老百姓冻饿而死,而苏军官兵尽管也是吃不饱穿不暖,但却没有一个人冻死饿死的。海参崴的各种供应都是优先保障军队的。另一方面,海湾冰封,致使海上补给几乎中断,更加剧了这种物资匮乏。海参崴内不论军民,凡是头脑清醒的人,都明白这样下去,海参崴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随着明军大量潜艇从日本海解放出来,对日本列岛自身的封锁,也进入了高峰期。在十一月到十二月上旬这一个多月里,又有40艘新潜艇出厂,进入海军潜艇部队服役。现在,明海军的潜艇总量已经达到了156艘,能够经常保持在海上作战的,达到了60艘左右。在十一月中旬到十二月上旬这一个月里,货船和油轮的击沉总量,达到258645吨。
了在1937年底,日本终于感受到了空前的巨大压力。内阁有人开始提议,减少大型舰艇的建造计划,把有限的资源用来建造更多的货船,运更多的货物,用于抵销被击沉的货船和货物量。还要建造更多的驱逐舰,用于给船队护航,维持日本脆弱的战争血管。但是,即便是如此清醒的提议,也遭到了军部的反对,还有很多人的围攻。说这是懦弱、胆小、保守,说一旦走上了这条单纯的“防御”道路,那么日本将永远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现在日本军部的主要论调,仍然是“舰队决战”,强调现在使用巨舰大炮和明军的舰队进行海上决战,把日清战争、日俄战争的那种“海上大决战”、“一战定国运”的模式,复制到日明战争中来。“吨位战”这种细水长流式的、一点一点抗衡较劲的做法,既不符合日本的精神,也不符合军部高层的胃口。
说实话,日本军部上层的这种看法,除了热血和肾上腺素起的作用外,也确实有比较合理的地方,也确实符合日本的国情。因为现在的日本和一战时的英国不一样。
第一,日本的工业基础和产量就比不上英国,第二,更重要的是,英国本土虽小,但海外有大片的殖民地为它提供支撑,战争潜力并不小,而且还有美国做它的物资后盾,敞开供应战争物资。等于说,英国拥有全世界的殖民地提供原料,有整个美国的工厂提供工业品,后来美国还赤膊上阵、直接参战,这才和德国打赢了吨位战。
而现在日本却是在孤军奋战,那个最大的“货主”美国,现在贸易大门对日本紧紧关闭,现在能跟日本做生意的国家并不多。而且,在这有限的国家中,能向美国那样大量提供战争物资的,一个也没有。相反明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工业雄厚,统一之后更是把北清的工业力量都拿过来为己所用了。在国际上,日本能买到的东西明国都能买到,日本买不到的东西明国也能买到。况且论钱的话,人家明国也比日本有钱的多,不管是拼自产还是拼购买,日本都拼不过明国。
不管怎么说,和明国长期的打吨位战,企图凭着日本孱弱的国力拼赢这场吨位战,完全不可能。一旦走上这条路,日本就输定了。而拼舰队决战,现在日本海军还是优势地位,相反却有很大的胜算。
因此,日本高层否决了节省大型舰艇的资源、用于建造货船和驱逐舰的提法。大和号和武藏号两艘巨舰,照常建造。哪怕勒裤腰带也要建造。在日本人看来,这两艘“无敌巨舰”一旦服役,明国海军就输定了。
但是在南京,明军统帅部又是另一幅算盘。海总参有不少将领仍然很想和日本舰队决战,像日德兰大海战那样,钢铁巨兽排成战列舰队,喷着黑烟、劈波斩浪,万炮齐发,相互对射……那是一副多么威武、浪漫的情形。
大明海军这些将领,很多都是童年时期就憧憬这一副情形,血管里少年的热血无数次沸腾过的,长大了才去报考海军学校,走到今天的。这一代人生长在战列舰时代,骨子里就盼望着自己人生中能有这么一次机会,指挥钢铁巨舰进行海上决战,不枉此生。这种情结是不受理智控制的。包括向小强自己,也都有这种情结。
但是这毕竟是关乎到国运,关乎到许多人生命的事情。海军又是“理智”兵种,大明又不像日本那样举国疯狂。在大明海总参里,至少熊鼎铭站在向小强这一边。他已经看到了潜艇战的威力,同时也很清楚明日两国的国力对比。而且相对于舰队决战,潜艇战的伤亡少得多。可以说,一艘潜艇被击沉,可能都不如战列舰挨一炮死的人多。
因此,他主张明军舰队不要主动去寻求和日本舰队的决战。要把主要力量放在守卫近海制海权、以及保卫大明自己的海上运输线上。和日本军舰作战,要尽量保证以多打少、以强打弱,确定不吃大亏。明军也派出一些航速快的巡洋舰,一艘单独或两艘结伴,深入到西太平洋日本的控制区内游荡,作为远洋袭击舰,伺机攻击日本商船。
第158集 舰队决战vs吨位战在线阅读
第158集 舰队决战vs吨位战
第158集 舰队决战vs吨位战
第158集 舰队决战vs吨位战
大明1937 作者:我是猫
第158集 舰队决战vs吨位战
第158集 舰队决战vs吨位战
今年的冬天特别寒冷,而海参崴今年的冰封期来的也特别早,十一月下旬就开始出现陆缘冰,也就是紧贴着海岸线开始结冰,但是还勉强可以进出大型船只。到了十二月初,整个海湾就完全冰封了。
12月5日夜里,一艘大型货轮心存侥幸,试图以自己的力量破冰进港的时候,推进器螺旋桨被碎冰碰伤了。然后船长不敢冒险,命令停下来,准备请求他船出来把它拖进港。但是就这么一耽搁的功夫,整艘船被冻住了,动弹不得。到了第二天早晨,这艘倒霉的货船成了明军飞机的靶子,一枚炸弹把它炸沉在了海湾里。
所谓“陆缘冰”,其实并不是海水结冰,而是淡水结冰。陆地上的淡水河流把大量的冰块、以及冰冷的淡水注入海里,造成大量的浮冰堆积,逐渐沿着陆地边缘结成了冰壳。海水因为盐分太高,是很难结冰的。现在在海参崴形成陆缘冰的,就是那条拉兹多利那亚河。拉兹多利那亚河表层结冰,但是冰层之下,仍有大量的淡水流动,源源不断注入海湾。
这个时候,污染水源计划就不得不中止了。拦网上的浮尸都被冻在那里,不但接触不到下面流动的河水,而且这样等于被冻在冰箱里,再过几个月都不会腐烂。
于是,明军把拦网上的尸体都敲下来,埋掉了。
冬天对海参崴来说,可谓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是,河流表面冰封,明军被迫中止污染河水,海参崴饮用水不再是问题了。有弊的是,冬季的严寒加剧了海参崴对于“热量”的需求。
一方面,围城内的食物和燃料匮乏,在寒冷的日子里就更难熬。进入十一月,海参崴每天都有老百姓冻饿而死,而苏军官兵尽管也是吃不饱穿不暖,但却没有一个人冻死饿死的。海参崴的各种供应都是优先保障军队的。另一方面,海湾冰封,致使海上补给几乎中断,更加剧了这种物资匮乏。海参崴内不论军民,凡是头脑清醒的人,都明白这样下去,海参崴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随着明军大量潜艇从日本海解放出来,对日本列岛自身的封锁,也进入了高峰期。在十一月到十二月上旬这一个多月里,又有40艘新潜艇出厂,进入海军潜艇部队服役。现在,明海军的潜艇总量已经达到了156艘,能够经常保持在海上作战的,达到了60艘左右。在十一月中旬到十二月上旬这一个月里,货船和油轮的击沉总量,达到258645吨。
了在1937年底,日本终于感受到了空前的巨大压力。内阁有人开始提议,减少大型舰艇的建造计划,把有限的资源用来建造更多的货船,运更多的货物,用于抵销被击沉的货船和货物量。还要建造更多的驱逐舰,用于给船队护航,维持日本脆弱的战争血管。但是,即便是如此清醒的提议,也遭到了军部的反对,还有很多人的围攻。说这是懦弱、胆小、保守,说一旦走上了这条单纯的“防御”道路,那么日本将永远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现在日本军部的主要论调,仍然是“舰队决战”,强调现在使用巨舰大炮和明军的舰队进行海上决战,把日清战争、日俄战争的那种“海上大决战”、“一战定国运”的模式,复制到日明战争中来。“吨位战”这种细水长流式的、一点一点抗衡较劲的做法,既不符合日本的精神,也不符合军部高层的胃口。
说实话,日本军部上层的这种看法,除了热血和肾上腺素起的作用外,也确实有比较合理的地方,也确实符合日本的国情。因为现在的日本和一战时的英国不一样。
第一,日本的工业基础和产量就比不上英国,第二,更重要的是,英国本土虽小,但海外有大片的殖民地为它提供支撑,战争潜力并不小,而且还有美国做它的物资后盾,敞开供应战争物资。等于说,英国拥有全世界的殖民地提供原料,有整个美国的工厂提供工业品,后来美国还赤膊上阵、直接参战,这才和德国打赢了吨位战。
而现在日本却是在孤军奋战,那个最大的“货主”美国,现在贸易大门对日本紧紧关闭,现在能跟日本做生意的国家并不多。而且,在这有限的国家中,能向美国那样大量提供战争物资的,一个也没有。相反明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工业雄厚,统一之后更是把北清的工业力量都拿过来为己所用了。在国际上,日本能买到的东西明国都能买到,日本买不到的东西明国也能买到。况且论钱的话,人家明国也比日本有钱的多,不管是拼自产还是拼购买,日本都拼不过明国。
不管怎么说,和明国长期的打吨位战,企图凭着日本孱弱的国力拼赢这场吨位战,完全不可能。一旦走上这条路,日本就输定了。而拼舰队决战,现在日本海军还是优势地位,相反却有很大的胜算。
因此,日本高层否决了节省大型舰艇的资源、用于建造货船和驱逐舰的提法。大和号和武藏号两艘巨舰,照常建造。哪怕勒裤腰带也要建造。在日本人看来,这两艘“无敌巨舰”一旦服役,明国海军就输定了。
但是在南京,明军统帅部又是另一幅算盘。海总参有不少将领仍然很想和日本舰队决战,像日德兰大海战那样,钢铁巨兽排成战列舰队,喷着黑烟、劈波斩浪,万炮齐发,相互对射……那是一副多么威武、浪漫的情形。
大明海军这些将领,很多都是童年时期就憧憬这一副情形,血管里少年的热血无数次沸腾过的,长大了才去报考海军学校,走到今天的。这一代人生长在战列舰时代,骨子里就盼望着自己人生中能有这么一次机会,指挥钢铁巨舰进行海上决战,不枉此生。这种情结是不受理智控制的。包括向小强自己,也都有这种情结。
但是这毕竟是关乎到国运,关乎到许多人生命的事情。海军又是“理智”兵种,大明又不像日本那样举国疯狂。在大明海总参里,至少熊鼎铭站在向小强这一边。他已经看到了潜艇战的威力,同时也很清楚明日两国的国力对比。而且相对于舰队决战,潜艇战的伤亡少得多。可以说,一艘潜艇被击沉,可能都不如战列舰挨一炮死的人多。
因此,他主张明军舰队不要主动去寻求和日本舰队的决战。要把主要力量放在守卫近海制海权、以及保卫大明自己的海上运输线上。和日本军舰作战,要尽量保证以多打少、以强打弱,确定不吃大亏。明军也派出一些航速快的巡洋舰,一艘单独或两艘结伴,深入到西太平洋日本的控制区内游荡,作为远洋袭击舰,伺机攻击日本商船。
第158集 舰队决战vs吨位战在线阅读
第158集 舰队决战vs吨位战
第158集 舰队决战vs吨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