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937 作者:我是猫
第115集 潜艇战参谋部
大明1937 作者:我是猫
第115集 潜艇战参谋部
第115集 潜艇战参谋部
大明也算是较早大规模建立潜艇部队的国家。但是向小强越发的发现,这时代的人的思想,真的跳不出这个时代。
要说大明建立潜艇部队,那还是一战时的事情。当时德国的无限制潜水艇战正如火如荼,几乎要把英国的脖子掐断了。德国的大洋舰队和英国的主力舰队一场日德兰大海战,可谓是巨兽大战,双方多年来的国力、技术、心血、以及海军竞赛结果的大比拼。就那样,德国也不过算是取得了那场海战的战术胜利,但是却依然没实现战略目的:突入大西洋。
而与此同时,德国的潜艇部队,那群不起眼的“小不点”,却做到了大洋舰队那群“巨兽”没做到的事情。不但随意进出大西洋如自家后院,而且几乎掐断英国的喉咙。全世界都看到了潜艇的巨大威力,发现了潜艇这种低成本、高战果的武器。所有有眼光的海军军事家们都发现,早先在他们眼中只能“偷鸡摸狗”的潜艇,现在几乎成了一种“战略武器”:哪怕潜艇再渺小,但只要足够多,就可以有效的封锁一个国家,至少能有效的封锁一个岛国,掐断它国民经济的血管——海上运输线。哪怕那个岛国是世界第一海军强国。这就是不折不扣的战略武器。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不少国家都开始筹备建设自己的潜艇部队。而大明更是不甘落后,火速开始组建了大明的潜艇部队。大明有自己的考虑:放眼世界,再没有比明日两国更像英德两国的了。不但同样一个是大陆国家、一个是岛国,而且双方的海军军力差别,也和那时候的英德两国很接近。而日本正是大明潜在的海上对手。在大明群臣看来,德国能做得到的,大明一样做的到。
不过后来协约国实行了“船队护航体制”,不再让货船单独航行,而是把很多货船集中起来组成一支支船队,再派军舰护航。这样一来德国潜艇在大洋上发现货船的几率大大降低了,二来就算偶尔发现,德国潜艇也都是单枪匹马行动的,面对船队的重重护卫,单艘潜艇很难打出多少战果。再加上后来协约国反潜技术不断进步,声波探测器等新式装备不断应用,德国潜艇击沉货船量急剧下滑,自身损失量急剧上升。到了1918年,在全世界的睽睽众目下,德国投降,德国海军集体自沉,“无限制潜水艇战”失败了。
而从此以后,潜艇在各国海军眼中的地位急剧下滑,从1916年、1917年时的“战略利器”,一下又变回了“歪门邪道”、“偷鸡摸狗”的东西。就连大明,也几欲裁撤刚成立的潜艇部队。也就是这支襁褓里的潜艇部队,及时体现了自己的新用途,才免于被裁撤的命运。
所谓的“新用途”,也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即长期的、大规模的敌后行动。虽然海军部和海总参没体会到潜艇的什么用处,但是东厂锦衣卫这些特工单位,却尝到了潜艇这种“新式交通工具”的甜头。过去大明特工想要渗入北清,或者想从北清接个什么人出来,都异常困难。要么九死一生地从长江上偷渡,要么搭乘水面船只在半夜里从某处荒芜的海岸登陆。但这两样被发现的几率都太大了。
但是现在,乘坐潜艇几乎可以从北清海岸线任何一点靠岸,从岸边几百米、甚至几十米处浮上来,乘坐小橡皮筏子上岸,隐蔽性大为提高,北清警备部队想发现,简直难如登天。拜潜艇所赐,大明对北清的敌后工作一下子开展得如火如荼。也就是这个原因,新成立的大明潜艇部队才逃脱了夭折的命运,勉强存活了下来。后来在二十多年中不断争取,一步步发展壮大,才到了今天九十多艘潜艇的规模。直到今天,明军潜艇部队中,最有实战经验的还不是远洋潜艇部队,还是负责敌后行动的“蚱蜢号”那样的小型潜艇部队。
……
这些东西,向小强也都是从秋湫的口中得知的。向小强很明白秋湫她们对潜艇的复杂情感。一方面,潜艇提供给了她们女孩子一个也能到第一线作战的机会,提供给了她们也能成为战斗英雄的机会。另一方面,潜艇的备受冷落,甚至潜艇这种武器的“式微”,又让她们黯然神伤。她们也是这个时代的人,不是向小强这种“事后诸葛亮”。她们不会自认为比海军部里的大长官们更高明,所以在她们看来,潜艇这种武器,多多少少也是即将没落的。
现在,向小强打算重建大明海军对于潜艇的信心。就像他培养他们对航母的信心一样。
向小强对熊鼎铭尽力地摆明了所有道理:
第一, 潜艇造价低廉,工期较短,短期内大量生产是可行的。
第二, 正因为潜艇造价低,工期短,所以潜艇固有的缺陷——航速慢、视野窄,完全可以用数量来弥补。甚至如果在潜艇上投入更多研发力量的话,潜艇技术也会发展,航速不会永远低下去。
第三, 潜艇能做到水面舰艇部队做不到的事情,即方便地突破封锁,深入大洋。注意,这可是说“方便地”突破封锁。当然明军水面舰艇部队也能突破封锁。但是代价太大,首先只能选择琉球岛链最南端的台湾附近,然后再向北绕一大圈。其次每次通过,都需要做好空战和海战的准备。就像这次天枢号分舰队突入大洋一样。而潜艇可以任意选择岛链的任何一处,轻松穿过。从岛链的北边进入大洋,还能更加节省时间,缩短航程。
第四, 今后的海战和陆战一样,制空权是关键。随着天枢号分舰队这次辉煌出航,“没有制空权就没有制海权”,很快就会成为各国的共识。就算这次还没明白过来,那么接下来再来几场海空战,最迟钝的人也会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要想封锁日本,就要掌握西太平洋的制海权。而谁能掌握西太平洋的制海权,取决于谁能掌握西太平洋的制空权。
第五, 从地理上看,日本列岛比大明更深入太平洋。飞机从日本起飞,航程更短。航母从日本直接进太平洋,也更方便。而反过来,大明的飞机直航进太平洋,航程肯定不够,必须用航空母舰,而明军的航母每次进出太平洋,都需要大费周折,完全不能跟日本比。将来出现的情况很可能是:明军千辛万苦派过去的几艘航母,要迎战从日本本土直接起飞的大群陆基飞机。吃亏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也就是说,在西太平洋上争制空权很难争过日本。这不是大明的飞机不够多,也不是不是飞行员不行,而是两国的地理位置决定的。
第六, 既然在西太平洋上争制空权很难争过日本,那么就很有必要采用基本不需要制空权的作战方式——潜艇战。
……
这些道理,向小强一二三四地摆在桌面上,而且彼此都能说的通。熊鼎铭尽管受老观念所制,但是面对如此理性的分析,他也不得不认真对待了。
“向大人,”熊鼎铭一边低头思考,一边慢慢说道,“我知道,你的两位夫人都是潜艇军官出身,所以……”
“熊大人,”向小强很敏感,马上说道,“熊大人,这跟她们没关系。我支持潜艇,可不是因为我夫人是潜艇军官。你看,我之前还大力支持了坦克、飞机、航母,难道我还有老婆是坦克兵、飞行员、航母军官吗?”
熊鼎铭抬起头来,哑然失笑。他呵呵笑道:
“不不,向大人,你误会了。我是说,你的两位夫人都是潜艇军官出身,所以想必你对潜艇也是相对了解些的。至少不是一无所知。那么我想,你既然先前大力主张的几种东西——装甲兵、航空兵、冲锋枪、航母,都证实取得了巨大成功,那么现在你又主张潜艇,想必也不是无的放矢的。”
向小强现在觉得很顺耳了,笑道:
“对啊,对啊,你看,我之前支持了那么多新式武器、新式战术,有一个错了的么。”
熊鼎铭呵呵笑道:
“这样吧,那个‘航母小参谋部’,你先交出来吧。我新弄一个类似的‘潜艇小参谋部’,你来负责。可以让尊夫人也参加进来。我让潜艇部队司令部配合你,也组织一次‘潜艇战役’,证实一下潜艇的实战效果。你看如何?”
第115集 潜艇战参谋部在线阅读
第115集 潜艇战参谋部
第115集 潜艇战参谋部
第115集 潜艇战参谋部
大明1937 作者:我是猫
第115集 潜艇战参谋部
第115集 潜艇战参谋部
大明也算是较早大规模建立潜艇部队的国家。但是向小强越发的发现,这时代的人的思想,真的跳不出这个时代。
要说大明建立潜艇部队,那还是一战时的事情。当时德国的无限制潜水艇战正如火如荼,几乎要把英国的脖子掐断了。德国的大洋舰队和英国的主力舰队一场日德兰大海战,可谓是巨兽大战,双方多年来的国力、技术、心血、以及海军竞赛结果的大比拼。就那样,德国也不过算是取得了那场海战的战术胜利,但是却依然没实现战略目的:突入大西洋。
而与此同时,德国的潜艇部队,那群不起眼的“小不点”,却做到了大洋舰队那群“巨兽”没做到的事情。不但随意进出大西洋如自家后院,而且几乎掐断英国的喉咙。全世界都看到了潜艇的巨大威力,发现了潜艇这种低成本、高战果的武器。所有有眼光的海军军事家们都发现,早先在他们眼中只能“偷鸡摸狗”的潜艇,现在几乎成了一种“战略武器”:哪怕潜艇再渺小,但只要足够多,就可以有效的封锁一个国家,至少能有效的封锁一个岛国,掐断它国民经济的血管——海上运输线。哪怕那个岛国是世界第一海军强国。这就是不折不扣的战略武器。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不少国家都开始筹备建设自己的潜艇部队。而大明更是不甘落后,火速开始组建了大明的潜艇部队。大明有自己的考虑:放眼世界,再没有比明日两国更像英德两国的了。不但同样一个是大陆国家、一个是岛国,而且双方的海军军力差别,也和那时候的英德两国很接近。而日本正是大明潜在的海上对手。在大明群臣看来,德国能做得到的,大明一样做的到。
不过后来协约国实行了“船队护航体制”,不再让货船单独航行,而是把很多货船集中起来组成一支支船队,再派军舰护航。这样一来德国潜艇在大洋上发现货船的几率大大降低了,二来就算偶尔发现,德国潜艇也都是单枪匹马行动的,面对船队的重重护卫,单艘潜艇很难打出多少战果。再加上后来协约国反潜技术不断进步,声波探测器等新式装备不断应用,德国潜艇击沉货船量急剧下滑,自身损失量急剧上升。到了1918年,在全世界的睽睽众目下,德国投降,德国海军集体自沉,“无限制潜水艇战”失败了。
而从此以后,潜艇在各国海军眼中的地位急剧下滑,从1916年、1917年时的“战略利器”,一下又变回了“歪门邪道”、“偷鸡摸狗”的东西。就连大明,也几欲裁撤刚成立的潜艇部队。也就是这支襁褓里的潜艇部队,及时体现了自己的新用途,才免于被裁撤的命运。
所谓的“新用途”,也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即长期的、大规模的敌后行动。虽然海军部和海总参没体会到潜艇的什么用处,但是东厂锦衣卫这些特工单位,却尝到了潜艇这种“新式交通工具”的甜头。过去大明特工想要渗入北清,或者想从北清接个什么人出来,都异常困难。要么九死一生地从长江上偷渡,要么搭乘水面船只在半夜里从某处荒芜的海岸登陆。但这两样被发现的几率都太大了。
但是现在,乘坐潜艇几乎可以从北清海岸线任何一点靠岸,从岸边几百米、甚至几十米处浮上来,乘坐小橡皮筏子上岸,隐蔽性大为提高,北清警备部队想发现,简直难如登天。拜潜艇所赐,大明对北清的敌后工作一下子开展得如火如荼。也就是这个原因,新成立的大明潜艇部队才逃脱了夭折的命运,勉强存活了下来。后来在二十多年中不断争取,一步步发展壮大,才到了今天九十多艘潜艇的规模。直到今天,明军潜艇部队中,最有实战经验的还不是远洋潜艇部队,还是负责敌后行动的“蚱蜢号”那样的小型潜艇部队。
……
这些东西,向小强也都是从秋湫的口中得知的。向小强很明白秋湫她们对潜艇的复杂情感。一方面,潜艇提供给了她们女孩子一个也能到第一线作战的机会,提供给了她们也能成为战斗英雄的机会。另一方面,潜艇的备受冷落,甚至潜艇这种武器的“式微”,又让她们黯然神伤。她们也是这个时代的人,不是向小强这种“事后诸葛亮”。她们不会自认为比海军部里的大长官们更高明,所以在她们看来,潜艇这种武器,多多少少也是即将没落的。
现在,向小强打算重建大明海军对于潜艇的信心。就像他培养他们对航母的信心一样。
向小强对熊鼎铭尽力地摆明了所有道理:
第一, 潜艇造价低廉,工期较短,短期内大量生产是可行的。
第二, 正因为潜艇造价低,工期短,所以潜艇固有的缺陷——航速慢、视野窄,完全可以用数量来弥补。甚至如果在潜艇上投入更多研发力量的话,潜艇技术也会发展,航速不会永远低下去。
第三, 潜艇能做到水面舰艇部队做不到的事情,即方便地突破封锁,深入大洋。注意,这可是说“方便地”突破封锁。当然明军水面舰艇部队也能突破封锁。但是代价太大,首先只能选择琉球岛链最南端的台湾附近,然后再向北绕一大圈。其次每次通过,都需要做好空战和海战的准备。就像这次天枢号分舰队突入大洋一样。而潜艇可以任意选择岛链的任何一处,轻松穿过。从岛链的北边进入大洋,还能更加节省时间,缩短航程。
第四, 今后的海战和陆战一样,制空权是关键。随着天枢号分舰队这次辉煌出航,“没有制空权就没有制海权”,很快就会成为各国的共识。就算这次还没明白过来,那么接下来再来几场海空战,最迟钝的人也会明白这个道理。所以要想封锁日本,就要掌握西太平洋的制海权。而谁能掌握西太平洋的制海权,取决于谁能掌握西太平洋的制空权。
第五, 从地理上看,日本列岛比大明更深入太平洋。飞机从日本起飞,航程更短。航母从日本直接进太平洋,也更方便。而反过来,大明的飞机直航进太平洋,航程肯定不够,必须用航空母舰,而明军的航母每次进出太平洋,都需要大费周折,完全不能跟日本比。将来出现的情况很可能是:明军千辛万苦派过去的几艘航母,要迎战从日本本土直接起飞的大群陆基飞机。吃亏到什么程度,可想而知。也就是说,在西太平洋上争制空权很难争过日本。这不是大明的飞机不够多,也不是不是飞行员不行,而是两国的地理位置决定的。
第六, 既然在西太平洋上争制空权很难争过日本,那么就很有必要采用基本不需要制空权的作战方式——潜艇战。
……
这些道理,向小强一二三四地摆在桌面上,而且彼此都能说的通。熊鼎铭尽管受老观念所制,但是面对如此理性的分析,他也不得不认真对待了。
“向大人,”熊鼎铭一边低头思考,一边慢慢说道,“我知道,你的两位夫人都是潜艇军官出身,所以……”
“熊大人,”向小强很敏感,马上说道,“熊大人,这跟她们没关系。我支持潜艇,可不是因为我夫人是潜艇军官。你看,我之前还大力支持了坦克、飞机、航母,难道我还有老婆是坦克兵、飞行员、航母军官吗?”
熊鼎铭抬起头来,哑然失笑。他呵呵笑道:
“不不,向大人,你误会了。我是说,你的两位夫人都是潜艇军官出身,所以想必你对潜艇也是相对了解些的。至少不是一无所知。那么我想,你既然先前大力主张的几种东西——装甲兵、航空兵、冲锋枪、航母,都证实取得了巨大成功,那么现在你又主张潜艇,想必也不是无的放矢的。”
向小强现在觉得很顺耳了,笑道:
“对啊,对啊,你看,我之前支持了那么多新式武器、新式战术,有一个错了的么。”
熊鼎铭呵呵笑道:
“这样吧,那个‘航母小参谋部’,你先交出来吧。我新弄一个类似的‘潜艇小参谋部’,你来负责。可以让尊夫人也参加进来。我让潜艇部队司令部配合你,也组织一次‘潜艇战役’,证实一下潜艇的实战效果。你看如何?”
第115集 潜艇战参谋部在线阅读
第115集 潜艇战参谋部
第115集 潜艇战参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