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937 作者:我是猫
第 1596 章
舰上日军官兵全部身着雪白的礼服,拎着箱子,昂首挺胸、步伐整齐地走在横须贺市的大街中央。
横须贺简直是万人空巷,港里的工人、横须贺市的市民,以最热烈的欢呼迎接着这艘军舰。两边的小楼上、人行道上、甚至树上、房顶上,都挤满了人。工人、职员、店铺老板、小学生、包括妓女,全都疯狂挥舞着小国旗、小军旗,热泪盈眶,喊哑了嗓子:
“万岁!!!”
“大日本海军威武!!!”
“保卫日本,就靠你们啦!!!”
“拜托啦!!!”
“日本万岁!!!”
“天皇陛下万岁!!!”
……
而在北方一千多公里外的满洲,大战过后,大明军政各方也在打扫战场,进行着善后处理。大量的物资——粮食、布匹、燃料、药品、生活用品,日夜用火车运到关外,尽快滋养这块被战火蹂躏过的土地。除了大明政府,大明各界也纷纷出钱出力,踊跃捐款捐物,由各个民间慈善组织筹办押运,跟着列车一起送往东北去。就连朱佑榕也带领皇室成员慷慨解囊,捐出不少私房钱,购买了大量衣服、药品,出钱包车,送往关外。
大明政府提出的目标是:大战过后,不能再饿死一人。
而与此同时,开往关外的军列更加频繁了。更大量的弹药、燃料、军需品,昼夜不停递送到关外明军各单位手中。在战役中伤亡的明军官兵不断运回关内,而生力军则不断的补充到关外。
明军意思很明显,虽然不再往关外增兵了,但是也不打算丝毫减弱关外的军力。始终维持着50个师的精锐部队。
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那一边,苏联的军列也在昼夜不停地往返。一个团一个团的士兵齐刷刷地下车,几十辆几十辆的坦克被卸下来……苏军在不断增兵。但是由于两房运输线长度的悬殊,苏军增兵的速度是不能跟明军比的。虽然现在明军已经不再增兵了,但是苏军想要在兵力上赶上、或者接近明军的水平,好像都遥遥无期。
苏联寄希望与谈判解决中亚问题,在明军喝日军鏖战的时候,采取了作壁上观的政策。也许是斯大林不希望在扩大战端,不希望把战火从中亚烧到远东。那样的话,苏军胜算太小了。当然斯大林相信苏军不会像日军这样惨败,但他也绝不会天真到认为能大胜明军。从双方的运输线长度来看,苏军天然就吃亏,而且是吃大亏。何况从明军横扫日军所展现出的强大战斗力来看,苏军也很难占上风。
最好的结果,就是双方不胜不败,在远东僵持着。那么,一个新的大泥潭又形成了。
在中亚已经陷入了一个大泥潭了,斯大林实在不能接受再在远东陷入另一个大泥潭。那样搞不好他在党内的地位都会动摇。
但是现在,随着十万日军灰飞烟灭,东北由明军一家独大之后,斯大林似乎又清醒了些,有些后悔作壁上观了。现在明军下一步的目标,有可能是朝鲜,但也很有可能是苏联。
明军当然有足够的理由进攻朝鲜——那样明国就会取得他们梦寐以求的日本海出海口。而且占据了朝鲜半岛这个战略要地,今后遏制日本将更加方便。至少对马海峡再不是日本独享的了。只需一次成功的登陆战,明军就能把军队送上日本本土。
而且现在日本弱小,苏联强大,这时候避实击虚、先解决掉一个弱的敌人,是每个聪明人都会做出的选择。朝鲜半岛虽然防御严密,但毕竟是有限的,有一个边界。从战争开始的时候,就很容易看到战争将在哪里结束。而进攻苏联,那将是一个“无限战争”。对于明国来说,广袤的苏联是“没有边界”的。进攻开始的时候,根本看不到战争的结束点。
换句话说,我苏联怕陷入泥潭,他明国凭什么就不怕陷入泥潭?以苏联的体制,可以死伤上千万人毫不在乎,因为国民是麻木的,至少国民的大脑如何思考这件事,是控制在党的手里的。而明国那种脆弱的“立宪政体”,每个国民都能正常思考,正常看待“死亡”的意义。他们的国民能承受过高的伤亡吗?
斯大林托着烟斗,在烟雾弥漫的房间中缓缓踱着步子,长长地思考着。
……
在南京,也有一个房间此时也是烟雾弥漫。不过却是另一种气氛。
向小强、十四格格、还有大明的外交部、东厂的一些要人,和几个俄国人坐在一起,亲热地说笑着。
其中一个人身着沙俄陆军将军服,面色冷峻,听得多说的少。这就是邓尼金。
[ ]
第138集 俄罗斯联邦共和国
现在两场秘密谈判同时在南京进行。一场是跟莫斯科的代表,商谈两国停战、以及疆界划分事宜。另一场是和邓尼金、克伦斯基等一帮**政府的军政首脑,商谈帮助他们建立自由俄罗斯。
确切的说,现在大明跟莫斯科的谈判,根本就是在演戏了。大明一边据理力争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领土补偿方案,一边不断抗议着苏军在远东的增兵。同时还对苏军把一万多日军接走表示强烈愤慨。总之,显得大明也是非常有诚意——至少是非常希望结束战争、建设北方的。
但是现在,大明已经磨刀霍霍了。白让苏联吞掉偌大的南北二疆,打死那么多人、那么大的损失,现在想跟他在远东要一块沿海土地,面积差不多的补偿,它都不愿意,这如何能善罢甘休?
向小强已经进宫和朱佑榕谈过了,大明决不能被人欺负后草草了事。无论是日本还是苏联,都要打得它们肠子悔青,连本带利都吐出来。
而大明的内阁、海陆军首脑们充分交流过后,最后得出结论:比较理想的战果,就是大明把北方版图恢复到19世纪中叶之前的水平,也就是把19世纪下半叶俄国巧取豪夺的清国土地要回来。基本上是两大块,东北恢复到外兴安岭,西北恢复到巴尔喀什湖。
对苏作战,肯定要采取“以俄制俄”的方针,就是大明出钱出枪,白俄出人。至于白俄政府能否召集起足够的人,这个朱佑榕总是有些担心,但是向小强并不担心。只要实行“分粮分地”的“土改开路”的政策,再多的俄国兵都召集得起来。现在苏联最不得人心的就是把农民剥夺一空,把农民束缚在国营农场上做工,成为苏联时代的“新农奴”。
如果白俄军队打到哪里,就把哪里的国营农场分给农民,把土地、牲畜、农具等等全分给农民,并允许农民自由处置自己的劳动所得,自由买卖,那么无论打到哪里,都会受到当地农民的狂热拥护。那么兵员、税赋,就完全不成问题了。这一点,向小强可是有着来自后世的经验的。而且,邓尼金、克伦斯基等白俄首脑,也是这样认为的。
不过最大的不同就是,后世的那种“土改战争”本质上和历代的农民**、杀富济贫、吃大户没有区别。虽然也在短期内聚拢了大量人心,聚拢了大量兵员,但其实就是带领一部分国民对另一部分国民进行的一次大抢劫,把大多数农民都裹挟成了抢劫犯。不但彻底破坏了“公民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一规则(这一重要规则被破坏后,很快那些参与抢劫别人的农民们,自己也被更强大的力量抢劫得一无所有了),更严重的是,把全社会的精英(士绅、实业家、知识分子、人才)都逼到了绝路上,把他们都推到了当时虽然腐败**、但却承诺能保护他们财产的政权的怀抱。
但凡叫“精英(或者叫人才)”,都是有本事的人。而有本事的人往往也都是有财富的人。他们不但是拥有财富的人,更是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人。这种为了一己私利、只顾眼前的“土改战争”,就是饮鸩止渴。
但是现在要在苏联实行的“土改战争”则恰恰相反,正是要把一些人以“国家”的名义从人民手里夺走、并以“公有”的名义不许任何人碰的东西,再夺回来,分给人民。前者是把正常变为扭曲,这种是把扭曲变为正常。
……
南京吴王山庄,在白俄首脑们和大明高层商量过后,大致确定了一些基本问题。
首先,把国号定了下来,就叫“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对于大国来说,实行联邦制,的确是比较合适的。第二,现在的“俄联邦政府”还在南京,因为是**政府。但是下一步,一旦收复一块俄国土地之后,俄联邦政府就要搬迁到俄国的土地上办公。这很重要,以免给别人“这是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的感觉。第三,军队的名称,就叫“自由俄罗斯解放军”。
这个军队的名称,向小强听起来很别扭。且不提那最后三个字,就这“自由俄罗斯解放军”这么一串,怎么听怎么像某个恐怖组织的名字……
但是没办法,无论是朱佑榕、还是大明的军政要员们,还是白俄**政府这些人,都觉得这个名字很不错,尤其是对“解放”二字很欣赏,认为恰如其分。向小强只得作罢,也不打算在这无关紧要的问题上争执。
还有,这个政权以什么性质而存在。克伦斯基是很想尽快打出“俄罗斯联邦共和国”这个招牌的,想尽快建立首都,一切都正规化起来,不要再像世纪初的国内战争一样,被人“白匪、白匪”的叫着。而且,克伦斯基也想尽快跟大明建交,最好也能得到英法美等国家的承认,尽快在国际上取得一席之地。
不过邓尼金不同意。他考虑问题很实际。他主张这个政权还是不要独立建国,而是以“国内***武装”、“国内反对派”的身份自居,不要去急着搞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向小强在旁边听到这里,立刻明白了。
“秀秀,”他转过脸低声说,“你去隔壁书房,把那本美国《中立法》拿过来。”
秀秀点点头,悄悄地起身出去了。过了片刻,她又夹了一本小册子,轻轻地坐了回来。向小强接过这本中文小册子,很熟练地大致从头到尾扫了两遍,然后心里有数了。
果然,邓尼金的翻译正在说:
“……我们的定位,就是这是一场内战,是我们自由俄罗斯和布尔什维克在俄国国内的战争。而你们明国和苏联的国家间的战争,则是另一回事。两场战争是完全不相干的。这样,一旦我们拿下某个俄国港口,例如海参崴,那么我们自由俄罗斯就可以从美国购买东西,购买很多东西……当然,这需要你们付账。”
第 1596 章
恋耽美
第 1596 章
舰上日军官兵全部身着雪白的礼服,拎着箱子,昂首挺胸、步伐整齐地走在横须贺市的大街中央。
横须贺简直是万人空巷,港里的工人、横须贺市的市民,以最热烈的欢呼迎接着这艘军舰。两边的小楼上、人行道上、甚至树上、房顶上,都挤满了人。工人、职员、店铺老板、小学生、包括妓女,全都疯狂挥舞着小国旗、小军旗,热泪盈眶,喊哑了嗓子:
“万岁!!!”
“大日本海军威武!!!”
“保卫日本,就靠你们啦!!!”
“拜托啦!!!”
“日本万岁!!!”
“天皇陛下万岁!!!”
……
而在北方一千多公里外的满洲,大战过后,大明军政各方也在打扫战场,进行着善后处理。大量的物资——粮食、布匹、燃料、药品、生活用品,日夜用火车运到关外,尽快滋养这块被战火蹂躏过的土地。除了大明政府,大明各界也纷纷出钱出力,踊跃捐款捐物,由各个民间慈善组织筹办押运,跟着列车一起送往东北去。就连朱佑榕也带领皇室成员慷慨解囊,捐出不少私房钱,购买了大量衣服、药品,出钱包车,送往关外。
大明政府提出的目标是:大战过后,不能再饿死一人。
而与此同时,开往关外的军列更加频繁了。更大量的弹药、燃料、军需品,昼夜不停递送到关外明军各单位手中。在战役中伤亡的明军官兵不断运回关内,而生力军则不断的补充到关外。
明军意思很明显,虽然不再往关外增兵了,但是也不打算丝毫减弱关外的军力。始终维持着50个师的精锐部队。
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那一边,苏联的军列也在昼夜不停地往返。一个团一个团的士兵齐刷刷地下车,几十辆几十辆的坦克被卸下来……苏军在不断增兵。但是由于两房运输线长度的悬殊,苏军增兵的速度是不能跟明军比的。虽然现在明军已经不再增兵了,但是苏军想要在兵力上赶上、或者接近明军的水平,好像都遥遥无期。
苏联寄希望与谈判解决中亚问题,在明军喝日军鏖战的时候,采取了作壁上观的政策。也许是斯大林不希望在扩大战端,不希望把战火从中亚烧到远东。那样的话,苏军胜算太小了。当然斯大林相信苏军不会像日军这样惨败,但他也绝不会天真到认为能大胜明军。从双方的运输线长度来看,苏军天然就吃亏,而且是吃大亏。何况从明军横扫日军所展现出的强大战斗力来看,苏军也很难占上风。
最好的结果,就是双方不胜不败,在远东僵持着。那么,一个新的大泥潭又形成了。
在中亚已经陷入了一个大泥潭了,斯大林实在不能接受再在远东陷入另一个大泥潭。那样搞不好他在党内的地位都会动摇。
但是现在,随着十万日军灰飞烟灭,东北由明军一家独大之后,斯大林似乎又清醒了些,有些后悔作壁上观了。现在明军下一步的目标,有可能是朝鲜,但也很有可能是苏联。
明军当然有足够的理由进攻朝鲜——那样明国就会取得他们梦寐以求的日本海出海口。而且占据了朝鲜半岛这个战略要地,今后遏制日本将更加方便。至少对马海峡再不是日本独享的了。只需一次成功的登陆战,明军就能把军队送上日本本土。
而且现在日本弱小,苏联强大,这时候避实击虚、先解决掉一个弱的敌人,是每个聪明人都会做出的选择。朝鲜半岛虽然防御严密,但毕竟是有限的,有一个边界。从战争开始的时候,就很容易看到战争将在哪里结束。而进攻苏联,那将是一个“无限战争”。对于明国来说,广袤的苏联是“没有边界”的。进攻开始的时候,根本看不到战争的结束点。
换句话说,我苏联怕陷入泥潭,他明国凭什么就不怕陷入泥潭?以苏联的体制,可以死伤上千万人毫不在乎,因为国民是麻木的,至少国民的大脑如何思考这件事,是控制在党的手里的。而明国那种脆弱的“立宪政体”,每个国民都能正常思考,正常看待“死亡”的意义。他们的国民能承受过高的伤亡吗?
斯大林托着烟斗,在烟雾弥漫的房间中缓缓踱着步子,长长地思考着。
……
在南京,也有一个房间此时也是烟雾弥漫。不过却是另一种气氛。
向小强、十四格格、还有大明的外交部、东厂的一些要人,和几个俄国人坐在一起,亲热地说笑着。
其中一个人身着沙俄陆军将军服,面色冷峻,听得多说的少。这就是邓尼金。
[ ]
第138集 俄罗斯联邦共和国
现在两场秘密谈判同时在南京进行。一场是跟莫斯科的代表,商谈两国停战、以及疆界划分事宜。另一场是和邓尼金、克伦斯基等一帮**政府的军政首脑,商谈帮助他们建立自由俄罗斯。
确切的说,现在大明跟莫斯科的谈判,根本就是在演戏了。大明一边据理力争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领土补偿方案,一边不断抗议着苏军在远东的增兵。同时还对苏军把一万多日军接走表示强烈愤慨。总之,显得大明也是非常有诚意——至少是非常希望结束战争、建设北方的。
但是现在,大明已经磨刀霍霍了。白让苏联吞掉偌大的南北二疆,打死那么多人、那么大的损失,现在想跟他在远东要一块沿海土地,面积差不多的补偿,它都不愿意,这如何能善罢甘休?
向小强已经进宫和朱佑榕谈过了,大明决不能被人欺负后草草了事。无论是日本还是苏联,都要打得它们肠子悔青,连本带利都吐出来。
而大明的内阁、海陆军首脑们充分交流过后,最后得出结论:比较理想的战果,就是大明把北方版图恢复到19世纪中叶之前的水平,也就是把19世纪下半叶俄国巧取豪夺的清国土地要回来。基本上是两大块,东北恢复到外兴安岭,西北恢复到巴尔喀什湖。
对苏作战,肯定要采取“以俄制俄”的方针,就是大明出钱出枪,白俄出人。至于白俄政府能否召集起足够的人,这个朱佑榕总是有些担心,但是向小强并不担心。只要实行“分粮分地”的“土改开路”的政策,再多的俄国兵都召集得起来。现在苏联最不得人心的就是把农民剥夺一空,把农民束缚在国营农场上做工,成为苏联时代的“新农奴”。
如果白俄军队打到哪里,就把哪里的国营农场分给农民,把土地、牲畜、农具等等全分给农民,并允许农民自由处置自己的劳动所得,自由买卖,那么无论打到哪里,都会受到当地农民的狂热拥护。那么兵员、税赋,就完全不成问题了。这一点,向小强可是有着来自后世的经验的。而且,邓尼金、克伦斯基等白俄首脑,也是这样认为的。
不过最大的不同就是,后世的那种“土改战争”本质上和历代的农民**、杀富济贫、吃大户没有区别。虽然也在短期内聚拢了大量人心,聚拢了大量兵员,但其实就是带领一部分国民对另一部分国民进行的一次大抢劫,把大多数农民都裹挟成了抢劫犯。不但彻底破坏了“公民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一规则(这一重要规则被破坏后,很快那些参与抢劫别人的农民们,自己也被更强大的力量抢劫得一无所有了),更严重的是,把全社会的精英(士绅、实业家、知识分子、人才)都逼到了绝路上,把他们都推到了当时虽然腐败**、但却承诺能保护他们财产的政权的怀抱。
但凡叫“精英(或者叫人才)”,都是有本事的人。而有本事的人往往也都是有财富的人。他们不但是拥有财富的人,更是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人。这种为了一己私利、只顾眼前的“土改战争”,就是饮鸩止渴。
但是现在要在苏联实行的“土改战争”则恰恰相反,正是要把一些人以“国家”的名义从人民手里夺走、并以“公有”的名义不许任何人碰的东西,再夺回来,分给人民。前者是把正常变为扭曲,这种是把扭曲变为正常。
……
南京吴王山庄,在白俄首脑们和大明高层商量过后,大致确定了一些基本问题。
首先,把国号定了下来,就叫“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对于大国来说,实行联邦制,的确是比较合适的。第二,现在的“俄联邦政府”还在南京,因为是**政府。但是下一步,一旦收复一块俄国土地之后,俄联邦政府就要搬迁到俄国的土地上办公。这很重要,以免给别人“这是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的感觉。第三,军队的名称,就叫“自由俄罗斯解放军”。
这个军队的名称,向小强听起来很别扭。且不提那最后三个字,就这“自由俄罗斯解放军”这么一串,怎么听怎么像某个恐怖组织的名字……
但是没办法,无论是朱佑榕、还是大明的军政要员们,还是白俄**政府这些人,都觉得这个名字很不错,尤其是对“解放”二字很欣赏,认为恰如其分。向小强只得作罢,也不打算在这无关紧要的问题上争执。
还有,这个政权以什么性质而存在。克伦斯基是很想尽快打出“俄罗斯联邦共和国”这个招牌的,想尽快建立首都,一切都正规化起来,不要再像世纪初的国内战争一样,被人“白匪、白匪”的叫着。而且,克伦斯基也想尽快跟大明建交,最好也能得到英法美等国家的承认,尽快在国际上取得一席之地。
不过邓尼金不同意。他考虑问题很实际。他主张这个政权还是不要独立建国,而是以“国内***武装”、“国内反对派”的身份自居,不要去急着搞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向小强在旁边听到这里,立刻明白了。
“秀秀,”他转过脸低声说,“你去隔壁书房,把那本美国《中立法》拿过来。”
秀秀点点头,悄悄地起身出去了。过了片刻,她又夹了一本小册子,轻轻地坐了回来。向小强接过这本中文小册子,很熟练地大致从头到尾扫了两遍,然后心里有数了。
果然,邓尼金的翻译正在说:
“……我们的定位,就是这是一场内战,是我们自由俄罗斯和布尔什维克在俄国国内的战争。而你们明国和苏联的国家间的战争,则是另一回事。两场战争是完全不相干的。这样,一旦我们拿下某个俄国港口,例如海参崴,那么我们自由俄罗斯就可以从美国购买东西,购买很多东西……当然,这需要你们付账。”
第 1596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