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内阁六部
在此之前,裴茂曾经在邺城朝廷里就任过清河郡守,后因不满吕布武夫当道而潜逃回河东闻喜老家,但现在闻喜县已经归吕布所有,裴茂的几个儿子也在吕布帐下听命,特别是他长子裴潜虽然谐音为赔钱,却在跟卫家的卫觊负责zhōng yāng军的财政。裴茂虽然对吕布的有些政策不满,却不得不屈从家族利益的压力,追随吕布。
吕布便道:“河东闻喜人裴茂裴巨龙可否?”裴茂有个很响亮的字,巨龙。
裴茂曾在邺城朝廷做过清河郡守,大家对他有些印象,特别是卢植:“先帝时期,我做尚书,裴茂便是我的同僚,此人处事公正果断,应该是一个上好人选。”
既然太傅卢植都发话了,其他臣工也不好再说什么,都同意了吕布对裴茂的荐举。
裴茂尚在河东郡闻喜县,来这里至少也有五六天的路程,法衍和诸葛玄的入职程序却拖不得,吕布便对尚书令黄琬说道:“吏部不可一rì无尚书,不如尚书令先暂代吏部尚书之职,等裴茂到了再行交替。”
黄琬点点头:“这是我分内之事。不过对于法衍和诸葛玄的任命,吏部不能做主,还需要内阁裁决,等内阁同意了,吏部才能做入职备案手续。”
吕布这才想到,他当初构建这个内阁的时候,已经把郡太守以上官职的任命权交给内阁裁决,吏部只对郡守之下的文官有任命权,针对武官的任命权也被吕布放到将军府的军务院里。
吕布哑然失笑,他在外作战一个多月,居然把自己指定的规则都给忘记了,刚才找郑泰是找错人了,郑泰并没有权力否决地诸葛玄和法衍的任命,但他却否决了,说明他做这个吏部尚书很不称职,连朝廷基本的制度都搞不清楚,他遭受这个无妄之灾是自作自受。
吕布通过免去郑泰的吏部尚书之职,极大地震慑了那些蠢蠢yù动想要对吕布不利的世家大臣,内阁其他辅臣不再触吕布的霉头,再说法衍和诸葛玄两人的资历能力都完全胜任,他们都欣然同意了。
内阁确定了任命,吏部开始办手续,同时按照吕布的意思,重新拟定了一份稍微宽松一点儿的荐举连坐制度,吕布仔细看过,然后认真地看着法衍和诸葛玄:“希望你们不要辜负我的一番厚望,莫要犯下大错,更要提防小错,送你们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卢植拍案叫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奉先这句话真乃金玉良言!子琰,着吏部将这句话传达给每一个官吏,让他们谨记,要防微杜渐,从小处约束自己!”
黄琬点头称是,法衍和诸葛玄也表了决心。
在处理了原吏部尚书郑泰、确立了新的吏部尚书裴茂之后,内阁辅臣卢植、蔡邕、马rì磾、黄琬、杨彪、刘弘准备散会,吕布连忙把他们拦住:“诸位,我这次提议召开内阁扩大会议,并不只是为了处理郑泰的用人失察的问题,还有更重要的问题。黄尚书令,您还记得内阁的前身尚书台是什么样子的吗?”
尚书令黄琬笑道:“改组之前的尚书台,有尚书令一人,俸禄为千石,若是三公兼领尚书令,则增加俸禄为两千石,仪礼亦加。尚书仆shè一人,秩六百石,职署尚书事,尚书令不在,则代行处理公务。尚书左、右丞各一人,秩四百石,掌录文书期会,佐令、仆治事。六曹尚书,秩各六百石,分别有三公曹,掌管年终对州郡官吏的考绩;吏部曹,掌管选举和祭祀;民曹,掌管一切有关修建和盐池苑囿的管理;客曹,掌管护驾边疆少数民族朝贺事务;二千石曹,掌管司法诉讼事务;中都官曹,掌管水、火、盗贼等治安工作。尚书侍郎 36 人,秩四百石,每曹6人,职掌文书起草。尚书令史18人,秩二百石,每曹3人,主书。
之前的尚书台,是朝廷政务的中枢机关,既出诏令,又出政令;负责起草发布天子诏令;朝臣选举,由尚书台主管;还拥有纠察、举劾、典案百官之权;参预国家重大政事的谋议、决策。之前的尚书台权力虽重,但台官职位卑微,长官尚书令不过千石,尚在九卿之下,这样位卑权重,皆由天子亲任干练之士充任,便于皇帝控制。然则,如此一来,朝政皆由天子控制,若是天子昏庸,则朝政荒废。
现如今天子年幼,太后虽然临朝听政却并不勤政,为了避免朝政荒废,奉先公你提议重组尚书台,改组为内阁,增强尚书的职位权限,如此这般,虽然天子与太后并不勤政,也不影响大汉朝廷的正常运转。”
吕布笑呵呵地看着在座的辅臣们,心里踌躇满志。
吕布在一个多月前,提出把尚书台改组为内阁,提升尚书的权力地位,一是为了削弱刘汉皇权的威力,二是为了拉拢内阁辅臣,三是为了适应吕布熟知的三省六部制度。
这些内阁辅臣之所以同意削弱刘汉皇权的威力,是被汉桓帝、汉灵帝搞的两次党锢给搞怕了,卢植、蔡邕、杨彪、皇甫嵩、朱儁都吃过皇权太盛的苦头,他们的生死并非取决于自己的功绩而是取决于皇帝的心情,对于这一点儿,他们都甚为不满,所以吕布改组尚书台的提议才得以顺利推行,而太后何莲和天子刘辩为了取得这些德高望重的内阁辅臣的支持,也不得不做出了一些让步,把一些决策权下放给了内阁。
经过吕布的改组,内阁现在辖有吏部、户部、礼部、刑部、工部、兵部等六部,黄琬为尚书令,设有两个尚书仆shè,分别有司徒杨彪、司空刘弘兼任。
吏部由原来的三公曹、吏部曹整合而成,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下设四司: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文选清吏司掌考文职之品级及开列、考授、拣选、升调、办理月选。验封司掌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等事务。稽勋司掌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入籍、复名复姓等事。考功司掌文职官之处分及议叙,办理京察、大计。
户部由大司农衙门改组而成,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其内部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司,现任户部尚书为原来的大司农朱光,是朱儁的族弟。
大司农为九卿之一,依然存在,两汉时大司农掌管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现在大司农的大部分职权都转移到户部衙门,大司农的职权便改为主掌劝课农桑、屯田、水利、救荒等事。现任的大司农是一个世家大族出身的老朽,本身不管事的,真正理事的是大司农丞韩浩。
工部由民曹改组而成,民曹原来掌管一切有关修建和盐池苑囿的管理,改组为工部以后,职权扩大,职掌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凡全国之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工程(包括军器、军火、军用器物等)、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无不综理,并主管一部分金融货币和统一度量衡。工部下设四司:将作司,掌宫室官衙营造修缮;虞衡司,掌制造、收发各种官用器物,主管度量衡及铸钱;都水司,掌估销工程费用,主管制造诏册、官书等事;还有军械司,负责军械打造,暂被吕布的zhōng yāng军军务院掌控。
将作大匠职掌宫室、宗庙、陵寝等的土木营建,虽不是九卿之一,却也不并入工部。
礼部则有客曹和太常衙门改组而成,客曹掌管护驾边疆少数民族朝贺事务,太常掌管礼乐社稷、宗庙礼仪,兼管文化教育、陵县行政,也统辖博士和太学,改组后的礼部掌管全国学校事务、文化教育、博士太学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现任的礼部尚书是一个名不见经传却被士人称许的世家老朽,吕布准备把这个位置留给现任北海相的孔融。
太常作为九卿之首,依然保留,负责建邦之天地、神祇、人鬼之礼,吉凶宾军嘉礼以及玉帛钟鼓等威文物的官员,同时负责宗教事务,不再兼管文化教育事务。
刑部由二千石曹改组而成,二千石曹原来掌管司法诉讼事务,改组后的刑部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御史台管稽察、廷尉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共为“三法司制”。刑部的具体职掌有,审定各种法律,复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会同三司审理“监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审理京畿地区的待罪以上案件,刑部是按州设司。
兵部是由中都官曹和太尉府改组而成,中都官曹掌管水、火、盗贼等治安工作,而太尉除了评定全国武官的功绩高下、以为升降的依据外,就是作为皇帝的最高军事顾问,改组后的兵部职掌内外武职官员的除授、封荫之典,乘载﹑邮传之制,甄核﹑简练之方,士籍﹑军实之数。兵部下设四司:武选司,考核武职官员的品级与选补、升调、承袭、封赠诸事;车驾司﹐掌全国马政及驿传等事;考功司,掌武职官员的叙功﹑核过﹑抚恤﹑军旅之简阅﹑考察﹑巡防等事;武库司,掌全国之兵籍﹑军器之事。
在此之前,裴茂曾经在邺城朝廷里就任过清河郡守,后因不满吕布武夫当道而潜逃回河东闻喜老家,但现在闻喜县已经归吕布所有,裴茂的几个儿子也在吕布帐下听命,特别是他长子裴潜虽然谐音为赔钱,却在跟卫家的卫觊负责zhōng yāng军的财政。裴茂虽然对吕布的有些政策不满,却不得不屈从家族利益的压力,追随吕布。
吕布便道:“河东闻喜人裴茂裴巨龙可否?”裴茂有个很响亮的字,巨龙。
裴茂曾在邺城朝廷做过清河郡守,大家对他有些印象,特别是卢植:“先帝时期,我做尚书,裴茂便是我的同僚,此人处事公正果断,应该是一个上好人选。”
既然太傅卢植都发话了,其他臣工也不好再说什么,都同意了吕布对裴茂的荐举。
裴茂尚在河东郡闻喜县,来这里至少也有五六天的路程,法衍和诸葛玄的入职程序却拖不得,吕布便对尚书令黄琬说道:“吏部不可一rì无尚书,不如尚书令先暂代吏部尚书之职,等裴茂到了再行交替。”
黄琬点点头:“这是我分内之事。不过对于法衍和诸葛玄的任命,吏部不能做主,还需要内阁裁决,等内阁同意了,吏部才能做入职备案手续。”
吕布这才想到,他当初构建这个内阁的时候,已经把郡太守以上官职的任命权交给内阁裁决,吏部只对郡守之下的文官有任命权,针对武官的任命权也被吕布放到将军府的军务院里。
吕布哑然失笑,他在外作战一个多月,居然把自己指定的规则都给忘记了,刚才找郑泰是找错人了,郑泰并没有权力否决地诸葛玄和法衍的任命,但他却否决了,说明他做这个吏部尚书很不称职,连朝廷基本的制度都搞不清楚,他遭受这个无妄之灾是自作自受。
吕布通过免去郑泰的吏部尚书之职,极大地震慑了那些蠢蠢yù动想要对吕布不利的世家大臣,内阁其他辅臣不再触吕布的霉头,再说法衍和诸葛玄两人的资历能力都完全胜任,他们都欣然同意了。
内阁确定了任命,吏部开始办手续,同时按照吕布的意思,重新拟定了一份稍微宽松一点儿的荐举连坐制度,吕布仔细看过,然后认真地看着法衍和诸葛玄:“希望你们不要辜负我的一番厚望,莫要犯下大错,更要提防小错,送你们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卢植拍案叫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奉先这句话真乃金玉良言!子琰,着吏部将这句话传达给每一个官吏,让他们谨记,要防微杜渐,从小处约束自己!”
黄琬点头称是,法衍和诸葛玄也表了决心。
在处理了原吏部尚书郑泰、确立了新的吏部尚书裴茂之后,内阁辅臣卢植、蔡邕、马rì磾、黄琬、杨彪、刘弘准备散会,吕布连忙把他们拦住:“诸位,我这次提议召开内阁扩大会议,并不只是为了处理郑泰的用人失察的问题,还有更重要的问题。黄尚书令,您还记得内阁的前身尚书台是什么样子的吗?”
尚书令黄琬笑道:“改组之前的尚书台,有尚书令一人,俸禄为千石,若是三公兼领尚书令,则增加俸禄为两千石,仪礼亦加。尚书仆shè一人,秩六百石,职署尚书事,尚书令不在,则代行处理公务。尚书左、右丞各一人,秩四百石,掌录文书期会,佐令、仆治事。六曹尚书,秩各六百石,分别有三公曹,掌管年终对州郡官吏的考绩;吏部曹,掌管选举和祭祀;民曹,掌管一切有关修建和盐池苑囿的管理;客曹,掌管护驾边疆少数民族朝贺事务;二千石曹,掌管司法诉讼事务;中都官曹,掌管水、火、盗贼等治安工作。尚书侍郎 36 人,秩四百石,每曹6人,职掌文书起草。尚书令史18人,秩二百石,每曹3人,主书。
之前的尚书台,是朝廷政务的中枢机关,既出诏令,又出政令;负责起草发布天子诏令;朝臣选举,由尚书台主管;还拥有纠察、举劾、典案百官之权;参预国家重大政事的谋议、决策。之前的尚书台权力虽重,但台官职位卑微,长官尚书令不过千石,尚在九卿之下,这样位卑权重,皆由天子亲任干练之士充任,便于皇帝控制。然则,如此一来,朝政皆由天子控制,若是天子昏庸,则朝政荒废。
现如今天子年幼,太后虽然临朝听政却并不勤政,为了避免朝政荒废,奉先公你提议重组尚书台,改组为内阁,增强尚书的职位权限,如此这般,虽然天子与太后并不勤政,也不影响大汉朝廷的正常运转。”
吕布笑呵呵地看着在座的辅臣们,心里踌躇满志。
吕布在一个多月前,提出把尚书台改组为内阁,提升尚书的权力地位,一是为了削弱刘汉皇权的威力,二是为了拉拢内阁辅臣,三是为了适应吕布熟知的三省六部制度。
这些内阁辅臣之所以同意削弱刘汉皇权的威力,是被汉桓帝、汉灵帝搞的两次党锢给搞怕了,卢植、蔡邕、杨彪、皇甫嵩、朱儁都吃过皇权太盛的苦头,他们的生死并非取决于自己的功绩而是取决于皇帝的心情,对于这一点儿,他们都甚为不满,所以吕布改组尚书台的提议才得以顺利推行,而太后何莲和天子刘辩为了取得这些德高望重的内阁辅臣的支持,也不得不做出了一些让步,把一些决策权下放给了内阁。
经过吕布的改组,内阁现在辖有吏部、户部、礼部、刑部、工部、兵部等六部,黄琬为尚书令,设有两个尚书仆shè,分别有司徒杨彪、司空刘弘兼任。
吏部由原来的三公曹、吏部曹整合而成,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下设四司: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文选清吏司掌考文职之品级及开列、考授、拣选、升调、办理月选。验封司掌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等事务。稽勋司掌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入籍、复名复姓等事。考功司掌文职官之处分及议叙,办理京察、大计。
户部由大司农衙门改组而成,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其内部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司,现任户部尚书为原来的大司农朱光,是朱儁的族弟。
大司农为九卿之一,依然存在,两汉时大司农掌管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现在大司农的大部分职权都转移到户部衙门,大司农的职权便改为主掌劝课农桑、屯田、水利、救荒等事。现任的大司农是一个世家大族出身的老朽,本身不管事的,真正理事的是大司农丞韩浩。
工部由民曹改组而成,民曹原来掌管一切有关修建和盐池苑囿的管理,改组为工部以后,职权扩大,职掌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凡全国之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工程(包括军器、军火、军用器物等)、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无不综理,并主管一部分金融货币和统一度量衡。工部下设四司:将作司,掌宫室官衙营造修缮;虞衡司,掌制造、收发各种官用器物,主管度量衡及铸钱;都水司,掌估销工程费用,主管制造诏册、官书等事;还有军械司,负责军械打造,暂被吕布的zhōng yāng军军务院掌控。
将作大匠职掌宫室、宗庙、陵寝等的土木营建,虽不是九卿之一,却也不并入工部。
礼部则有客曹和太常衙门改组而成,客曹掌管护驾边疆少数民族朝贺事务,太常掌管礼乐社稷、宗庙礼仪,兼管文化教育、陵县行政,也统辖博士和太学,改组后的礼部掌管全国学校事务、文化教育、博士太学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现任的礼部尚书是一个名不见经传却被士人称许的世家老朽,吕布准备把这个位置留给现任北海相的孔融。
太常作为九卿之首,依然保留,负责建邦之天地、神祇、人鬼之礼,吉凶宾军嘉礼以及玉帛钟鼓等威文物的官员,同时负责宗教事务,不再兼管文化教育事务。
刑部由二千石曹改组而成,二千石曹原来掌管司法诉讼事务,改组后的刑部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御史台管稽察、廷尉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共为“三法司制”。刑部的具体职掌有,审定各种法律,复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会同三司审理“监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审理京畿地区的待罪以上案件,刑部是按州设司。
兵部是由中都官曹和太尉府改组而成,中都官曹掌管水、火、盗贼等治安工作,而太尉除了评定全国武官的功绩高下、以为升降的依据外,就是作为皇帝的最高军事顾问,改组后的兵部职掌内外武职官员的除授、封荫之典,乘载﹑邮传之制,甄核﹑简练之方,士籍﹑军实之数。兵部下设四司:武选司,考核武职官员的品级与选补、升调、承袭、封赠诸事;车驾司﹐掌全国马政及驿传等事;考功司,掌武职官员的叙功﹑核过﹑抚恤﹑军旅之简阅﹑考察﹑巡防等事;武库司,掌全国之兵籍﹑军器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