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史,小世界:从大爆炸到你(出书版) 作者:辛西娅·斯托克斯·布朗/译者:徐彬/ 于秀秀/刘晓婷

    第 9 章

    [domain] 资讯网站,提供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的地图。

    [domain] 斯隆数字巡天,提供大尺度宇宙图片。

    [domain] NASA的文章“宇宙膨胀有多快”(How Fastthe Universe Expanding)。

    [domain] 网站实时更新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资讯及相关信息。

    [domain] NASA科学网站,天体物理学版块可查询黑洞信息。

    [domain] 该哈勃网站提供更多黑洞信息。

    [domain] 2009年对泰森的采访,他在其中讲述了宇宙对他的召唤。

    第4章 临界点3:复杂的原子——恒星如何锻造元素

    (137亿年前到现在)

    大历史讲到这儿,现在存在的原子只有氢、氦和少量的锂。其他类型的原子从何而来?自然界天然生成的原子有92种——宇宙是如何制造它们的呢?

    化学元素的性质

    像往常一样,我们需要从最基本的定义开始说起,这样我所说的句子的含义才能明了。化学是研究原子如何结合生成新的物质的学科,本章就会用到一些化学术语。

    化学家用“元素”或“化学元素”指仅由一种原子组成、未与其他原子结合的纯物质。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组成,是元素的最小微粒。原子序数(原子量)是指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序号,数值等于原子核中的质子数。

    氢(原子序数是1)和氦(原子序数是2)为基本元素。更为复杂的元素有碳(原子序数是6)、氧(原子序数是8)、钠(原子序数11)和氯(原子序数17)等。

    元素周期表

    每个方格代表一种元素,从左至右,原子序数越来越大。表格中,具有相似化学行为的元素,置于同一竖列。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壳层容纳电子的方式造成的。

    了解完整的元素列表,请查看“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俄罗斯化学家德米特里·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yev,1834—1907)于1869年首创的。门捷列夫发现,随着质子的增多,相似的元素特性有规律地重复出现。铀(原子序数92)以下的原子,都是天然生成的。物理学家借助粒子加速器,可以产生原子量超过92的原子,但是由于这些原子的原子核太大,质子无法长时间聚集在一起,因此这样的原子很快就会分裂。

    有时一个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相同。但有时,中子数与质子数不同,这类原子叫作同位素。

    我们周围看到的大部分物质都不是元素,而是化合物。2个元素以上的原子结合,化合物就产生了。举个简单例子,水就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的化合物。分子是2个及以上的原子构成的,甚至是相同元素的原子。有些分子由几百个原子构成,以特定的方式结合在一起。

    我们呼吸的氧气就是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3个氧原子构成的分子叫作臭氧。虽然臭氧对人体有害,但是它在地球大气层上形成了臭氧层,可以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几乎完全相同的同卵双胞胎

    某种元素的每一个原子核内的质子数都是特定的。而核内质子数也决定了其为何种元素。中子数与质子数,有时相同,有时不同。一般说来,原子序数越高,中子数越多。如,铀有92个质子和146个中子。由于强力因距离增加衰减的速度要比电磁力衰减的速度快得多,因此,原子核越大,就需要越多的中子来做“黏合剂”。

    中子数不同的原子,被称为某种元素的同位素。同位素是具有不同中子数的、相同元素的原子。质子数加中子数,叫作元素的原子量。元素的原子量标注在化学符号左上方,但为了输入方便,通常写在右侧,比如C12,指的就是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

    目前已知碳有15种形式,或说15种同位素。最常见的是C12和C13,意为具有6或7个中子的碳。这两种非常稳定,不会丢失中子。碳还有另外13种同位素,范围从C8(6个质子,2个中子,核内粒子总量为8)到C22(6个质子,16个中子)。

    92种元素中,有81种元素的同位素都是稳定的,不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剩下的元素叫作放射性元素,会随时间衰变。衰变的过程中,原子核以多种不同方式释放辐射,失去能量。原子核衰减一半的速率叫作该元素的半衰期。

    C14是重要的同位素的典型,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植物生长的过程中,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时候会吸收少量C14。动物吃掉植物后,也会吸收C14。动植物死后,体内C14的半衰期需要5730年,也就是说,体内一半的C14同位素会每隔5730年发生衰变。

    20世纪40年代,加利福尼亚物理学家威拉德·利比(willard Libby,1908—1980)发现,测量出死亡有机体内的C14,并将其与活的有机体内的C14进行比对,就能得出前者的死亡时间。如果有一半的碳原子仍然是C14,另一半已经衰变,那么此有机体就已经死了5730年。如果四分之一的碳原子仍然是C14,剩下的四分之三已经衰变,那么此有机体就已经死了11460年。借助这个方法,可以判断一直到5万年前的有机物的年龄——这是研究事物的年龄方面的关键发现,正是这种年代测定的技术使得叙述“大历史”成为可能。

    前12种元素的同位素

    本表列出了前12种元素的中子数的不同情况。表中也显示了哪些同位素稳定,哪些不稳定。

    共价键

    水(H2 O)就是“共价键”化合物,说得直白一点,就叫“共享键”的化合物。由于氧原子外壳层只有6个电子,因此2个氢原子,每个都能给氧原子提供1个电子,把氧原子的外壳层填充完整。

    原子是如何结合的?还记得原子的构成吗?小小的电子绕着硕大的原子核旋转,两者之间有很大的空间。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轨迹,就跟一系列的3D走廊似的,也就是壳层。第一层容纳2个电子,第二、三层,每层容纳8个电子。具有完整壳层的元素是最稳定的。如果最外一层不满,电子就会从一个元素的壳层跳到另一个上去。化学反应就是电子的重新排列,这一过程就是原子核之间的化学键形成或断开的过程。化学是研究电子及其在化学键形成或断开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以多种方式结合。有时,一个原子的电子也会绕着另一个原子核旋转,为相邻的原子共有。这种情况下,电子受到不止一个原子核的正电荷吸引,大体在两者之间活动。这类电磁结合力将多个原子结合在一起,叫作共价键。

    有时,电子会从一个原子转移到另一个原子上。就拿食盐来说,含有11个电子的钠原子,最外一层的电子转移到一个氯原子上,而氯原子含有17个电子。这样一来,钠原子只剩10个电子,而氯原子则有18个电子——对两者来说,都有了完整的壳层。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带有了正电荷。而氯原子就带有了负电荷,所以二者相互吸引。这类化学键叫作离子键。

    恒星的生命周期

    恒星也有生命。虽然我们并不认为恒星像地球上的生物体那样有生命,但是我们仍然用“出生”和“死亡”等词来谈论恒星。

    恒星的“生命”取决于最初形成它的物质云的大小。质量最小的恒星差不多是太阳质量的0.01倍,而最大的能达到200多倍。恒星质量越大,燃烧速度越快。质量最大的恒星仅能维持1.25万年左右,而最小的则能存在约16万亿年。

    天文学家无法观察任何单一恒星的整个生命周期,因为天文学家活不了那么久。但天文学家可以观察很多恒星,每一颗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些是刚刚形成的“恒星宝宝”,有些则是中年恒星,比如太阳,有些年纪大了,行将灭亡,比如50亿年后的太阳。

    恒星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稳定地燃烧氢,将其转化成氦。这个过程叫作核聚变。由于恒星中心的温度极高,4个氢原子中的质子结合起来(熔合),这样就形成了氦元素,氦核中有2个质子和2个中子。4个质子中的2个质子会释放出正电荷。根据爱因斯坦的著名方程,这样一来,质子的一小部分质量转化成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以光子的形式进入空间。

    随着恒星燃烧,会耗尽氢原子。向外的能量流一停止,引力就开始超过向外的力,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取决于恒星的大小。

    如果恒星较小,核心会坍缩,外层散入空间。核心会变小,温度上升,成为白矮星,继续燃烧一段时间。慢慢地,白矮星的温度会降低,最终变成灰烬,成为黑矮星。这颗死亡的恒星会在宇宙空间飘荡。

    如果恒星体积较大,核心坍缩时,外层温度会升高到足以继续发生核聚变,该恒星就会变成红巨星。核心的温度会上升到足以使氦原子聚合成铍,而铍只能存在不到一秒的时间,随后便与另外一个氦核聚合,形成碳。

    氦耗尽后,恒星核心会再次发生坍缩。如果质量不足以继续,恒星就会爆炸,将碳原子散播到宇宙空间;如果质量足够,其核心温度就会上升到足以使碳原子融合成氧,然后融合成硅。在这个连续的核聚变过程中,每个后续阶段消耗的时间都会更短。

    比方说,比太阳质量大很多的恒星,可能要用几百万年的时间耗尽氢,然后用50万年左右的时间聚合成氦,然后用600年的时间融合形成碳,6个月融合形成氧,仅用1天融合形成硅。

    只要恒星有足够的质量,这个过程就会循环往复,温度也越来越高。最终,一颗有足够质量的恒星,不同的层会消耗不同的燃料,以难以想象的高温燃烧。温度达到约40亿摄氏度(约104亿华氏度)时,恒星开始制造出铁(原子序数26)。

    大恒星内部新元素的形成

    这幅图显示的是一颗古老的巨大恒星的多个层在发生核聚变。当恒星的核心开始产生铁时,恒星就会坍缩,而且如果质量足够,就会发生超新星爆发。

    之后,恒星到达终点。铁是最稳定的元素,它的核不会聚合。因此,通过原子核的聚合(核聚变)产生新元素的过程也就到此为止了。随着燃料耗尽,不再有能量流来抵消引力。随之而来的快速坍缩会释放大量能量,行将死亡的恒星会发生剧烈爆炸,这种爆炸被称作“超新星爆发”。

    超新星

    超新星是指某个超级巨大的恒星,在生命末期发生的剧烈爆炸。超新星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释放的能量,比太阳终其一生释放的能量还要多。超新星爆炸威力巨大,能将新类型的原子散播到整个星系。

    第 9 章

    恋耽美

章节目录

大历史,小世界:从大爆炸到你(出书版)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np只为原作者辛西娅·斯托克斯·布朗/译者:徐彬/ 于秀秀/刘晓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辛西娅·斯托克斯·布朗/译者:徐彬/ 于秀秀/刘晓婷并收藏大历史,小世界:从大爆炸到你(出书版)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