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高骈几次大败黄巢,朝廷对他很信任,朝廷的大员们都很看好他,觉得这个人是大唐的中流砥柱,但是看到这个折子,满朝失望。
皇帝看了高骈的折子,很生气,责备他之前遣散诸道援兵的专断,要是不遣散诸道援军早把黄巢干掉了,哪还有这事。
高骈无奈,上表辩解了一回,就不理这件事了,反正天高皇帝远,又推脱患了风痹症,固守江淮,不和黄巢交战,一心想着白日飞升。朝廷很无奈。
高骈靠不上了,朝廷也不能看着黄巢乱闹啊,随即又是一系列的军事调动,防备黄巢进攻东都,江南闹就闹了,反正已经闹乱了,但是东都可不能让黄巢随意搞。
但是黄巢还就是奔着洛阳去了,先是在淮河一线,击溃曹全晟大军六千人。
话说曹全晟也挺亏得,他之前坚守淮河北岸,还小败过几次黄巢,他觉得只要是自己能把黄巢堵在这里,那么只要是周边的援军来了,黄巢就要被围困,胜利倚马可待。
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高骈被黄巢打怕了,根本就不出兵,搬了个小板凳,在一边坐着一边看曹全晟的六千大军被黄巢十五万人打的支离破碎。根本没有派半个援军。
而此时驻守汝州的齐克让一看曹全晟全军覆没,吓了一跳,他的人马也就这么几千人,和黄巢的十几万大军比起来根本就是送菜的。
既然打不过,那就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带着他的那点家底,撤了。
齐克让撤了,但是这一下引起的连锁反应可能是他没有想到的,此后唐朝的军队大部分丧失了斗志,要么弃城而逃,要么投降,黄巢在中原根本没有遇到有效的抵抗,十月份占据宋州、颍州、徐州。一路势不可挡。
而此时黄巢整的一个《告唐军将士书》被送到了唐僖宗的案头上,唐僖宗一看,上面写着:“各地的守军不要乱动,我马上就要到洛阳了,然后直接进入长安,我就想问问皇帝为什么不管百姓的死活,给你们没有关系。”言外之意那就是我的目标是皇帝,你们只要是不拦我,我也不找你们的事。
唐僖宗看了之后,把折子一甩:“这是分化瓦解之计啊”当即召集大臣开会,商讨对策。大臣们此时哪里有什么良策,眼看洛阳不保,无非就是固守潼关一带。
十一月十二日,唐僖宗召开延英殿最高决策会议,因为找不到御敌良策,哭的那是两眼泪汪汪啊,此时田令孜看皇帝和群臣没主意了,他觉得他表演的时候到了。
“皇上不用担心,让我带着禁军的弓箭手去守潼关,绝对不会有失”。
唐僖宗还不明白他那几斤几两,而且对于他身边的禁军也很清楚:“禁军侍卫,已经和之前不一样了,又没打过仗,靠不住啊。”
一计不成,田令孜又生一计,其实我觉得这才是田令孜的真实意图,四川那可是田令孜的一个基地,那里的四川三节度陈敬瑄、杨师立等都是他的心腹。
“当年安禄山造反的时候,玄宗皇帝去了四川,现在陛下也可以去追寻先帝足迹到四川玩玩。”
僖宗一听,觉得这样最保险,古言蜀道难,自然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要是去了哪里,倒是安全,当即就同意了,并让田令孜全排这件事。
但是僖宗皇帝一想,要是现在还派人道潼关固守,那岂不是更安全,就算是不能挡住黄巢,那也能为自己逃到四川争取时间啊。所以又让田令孜带人去守潼关。
但是眼看着皇帝就要去四川了,作为皇帝的贴身大太监,怎么能到潼关呢,肯定是跟着皇帝好处多啊。
于是他又向僖宗推荐了禁军的左右马步统领张承范、王师回、赵柯等数人。小皇帝此时正想着怎么去四川呢,那里还会管这事,就让田令孜自己看着办,然后准备出发的时候告诉他一声就行了。
十三日,齐克让传来急报,说是黄巢已经快到了洛阳了,他带着残兵退守潼关,但是他的军队打仗时间长了,装备和物资跟不上了,皇帝看看能不能支援点。
僖宗一听,这是个忠臣啊,二话不说选了禁军两千八百人弓箭手让张承范带着去援助潼关。其实唐军中原的溃败和齐克让不能说没有关系,这个人作战能力一般,但是人情交际可谓是老奸巨猾,不过老狐狸还是没斗过白眼狼,最后结局凄惨。
十七日,黄巢攻打洛阳,洛阳留守携百官出城投降。
一直到了二十一日,唐僖宗才知道东都失陷,二十二日,急忙让田令孜总督诸军率领禁军讨伐黄巢,而就在此时,虢州被黄巢攻下,义军距离潼关一步之遥。距离长安还有一个华州。
二十五日,张承范带着“禁军”出发了,这里的禁军我用了双引号,这说明此时的禁军已经不能称之为禁军了,并不是仅仅说说他们的能力不符合,而是人都换了。
唐末的禁军平时因为不用打仗,福利又好,社会地位又高,所以被当成了一个黄金职业,长安很多有钱人都花钱进禁军,所以禁军里面大多是一些富家子弟,所谓的金玉其外败絮其内,他们加入禁军就是为了挂个牌,混福利,这要是让他们打仗根本没门,所以僖宗调拨禁军打仗的命令一下达,可谓是数万禁军同一哭。
后来也不知道谁想了个办法,带着钱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雇佣穷人替他们出征,后来那些被选召的禁军有样学样,但是这些穷人这一辈子没摸过大刀没碰过弓箭,根本不会用。所以我说此时的禁军名不副实。
这一天,唐僖宗在信门楼为大军送行,张承范对皇帝说:“黄巢的大军有十万,齐克让不过万人,而且缺衣少粮,我这虽然派去了二千人马,但是却没与听说朝廷要给我们准备军粮,希望陛下马上调派精兵调拨军粮支持潼关!”
唐僖宗胸脯拍得当当响:“嗯,没事,你们先行一步,大军马上就到。”
张承范带着人走了,但是到华州的时候,却发现,华州已经空了,华州刺史带着军民逃到了华山中,所幸府库里还有些军粮,张承范就带了三天的粮食,奔赴潼关。
十二月初一,抵达潼关,此时齐克让和黄巢已经开始交火了,白天的时候小败了黄巢的先锋部队,但是到了下午,黄巢大军主力抵达,齐克让一看情势不对立马撤退,退入潼关。
初二,黄巢急攻潼关,初三上午,潼关全线失守,张承范乔装后带着残部逃回长安。
随后,黄巢进驻华州,河中留守王重荣投降黄巢。这个王重荣大家留意一下,是个人物。
初四,唐僖宗眼看黄巢要打到长安了,急忙下旨封黄巢为天平军节度使。但是这个时候已经不是黄巢在广州的时候了,现在距离长安一步之遥,区区一个天平军节度使,那里还会瞧得上,只能说朝廷太天真了。
初五,黄巢大军先锋进入长安城,田令孜带着唐僖宗从金光门出城,而文武百官,竟然不知道皇帝去哪里了,而此时的长安城也乱成了一锅粥,皇宫和府库被百姓和军士洗劫,长安大乱。
傍晚的时候,黄巢的先锋大将柴存进入长安城,黄巢抵达霸上,随后进城。黄巢还是比较有远见的,当即告谕百姓:“我黄巢起兵就是为了百姓,所以大家不要惊慌,该干啥干啥,我不像唐朝皇帝那样不爱惜百姓。”
黄巢的本意是好的,但是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就有,这中间还有一个故事。
黄巢的军队,一路劫掠而来都是比较富裕的,所以在长安城见了穷人,都施舍一些金银,那些穷人此时各个感恩戴德,但是这些人心底就是一伙强盗,就算是打下了长安。一时半会也改不过来,钱总有花完的时候,几天之后这些人钱花完了,那咋办,他们是强盗那就是一个字“抢”呗。于是有各自出来大肆抢掠,到处杀人,黄巢根本不能禁止。
十一日,黄巢杀掉了留在京城的李氏族人,十二日开始住进皇宫,这之前他都是住在田令孜家。
十三日,在含元殿登基称帝,定国号大齐,改年号王霸三年为金统元年,看来他还没忘记那句民谣:“金色蛤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而黄巢的姓“黄”正是金,所以这个年号的寓意就不言而喻了,那就是黄巢统治呗。而对于唐朝之前的年号“广明”他是这样解释的,“唐”去掉“”剩下广,而把“黄”填到“广”下面,则是“廣”,“明”拆开则是“日”“月”这寓意就是黄家日月,乃是福瑞啊。
而后大齐政权内部进行了大规模的封赏活动,投军三年半的朱温被封为了诸卫大将军,四方游奕使之一,已经成了黄巢手下的一员大将。(未完待续)
皇帝看了高骈的折子,很生气,责备他之前遣散诸道援兵的专断,要是不遣散诸道援军早把黄巢干掉了,哪还有这事。
高骈无奈,上表辩解了一回,就不理这件事了,反正天高皇帝远,又推脱患了风痹症,固守江淮,不和黄巢交战,一心想着白日飞升。朝廷很无奈。
高骈靠不上了,朝廷也不能看着黄巢乱闹啊,随即又是一系列的军事调动,防备黄巢进攻东都,江南闹就闹了,反正已经闹乱了,但是东都可不能让黄巢随意搞。
但是黄巢还就是奔着洛阳去了,先是在淮河一线,击溃曹全晟大军六千人。
话说曹全晟也挺亏得,他之前坚守淮河北岸,还小败过几次黄巢,他觉得只要是自己能把黄巢堵在这里,那么只要是周边的援军来了,黄巢就要被围困,胜利倚马可待。
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高骈被黄巢打怕了,根本就不出兵,搬了个小板凳,在一边坐着一边看曹全晟的六千大军被黄巢十五万人打的支离破碎。根本没有派半个援军。
而此时驻守汝州的齐克让一看曹全晟全军覆没,吓了一跳,他的人马也就这么几千人,和黄巢的十几万大军比起来根本就是送菜的。
既然打不过,那就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带着他的那点家底,撤了。
齐克让撤了,但是这一下引起的连锁反应可能是他没有想到的,此后唐朝的军队大部分丧失了斗志,要么弃城而逃,要么投降,黄巢在中原根本没有遇到有效的抵抗,十月份占据宋州、颍州、徐州。一路势不可挡。
而此时黄巢整的一个《告唐军将士书》被送到了唐僖宗的案头上,唐僖宗一看,上面写着:“各地的守军不要乱动,我马上就要到洛阳了,然后直接进入长安,我就想问问皇帝为什么不管百姓的死活,给你们没有关系。”言外之意那就是我的目标是皇帝,你们只要是不拦我,我也不找你们的事。
唐僖宗看了之后,把折子一甩:“这是分化瓦解之计啊”当即召集大臣开会,商讨对策。大臣们此时哪里有什么良策,眼看洛阳不保,无非就是固守潼关一带。
十一月十二日,唐僖宗召开延英殿最高决策会议,因为找不到御敌良策,哭的那是两眼泪汪汪啊,此时田令孜看皇帝和群臣没主意了,他觉得他表演的时候到了。
“皇上不用担心,让我带着禁军的弓箭手去守潼关,绝对不会有失”。
唐僖宗还不明白他那几斤几两,而且对于他身边的禁军也很清楚:“禁军侍卫,已经和之前不一样了,又没打过仗,靠不住啊。”
一计不成,田令孜又生一计,其实我觉得这才是田令孜的真实意图,四川那可是田令孜的一个基地,那里的四川三节度陈敬瑄、杨师立等都是他的心腹。
“当年安禄山造反的时候,玄宗皇帝去了四川,现在陛下也可以去追寻先帝足迹到四川玩玩。”
僖宗一听,觉得这样最保险,古言蜀道难,自然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要是去了哪里,倒是安全,当即就同意了,并让田令孜全排这件事。
但是僖宗皇帝一想,要是现在还派人道潼关固守,那岂不是更安全,就算是不能挡住黄巢,那也能为自己逃到四川争取时间啊。所以又让田令孜带人去守潼关。
但是眼看着皇帝就要去四川了,作为皇帝的贴身大太监,怎么能到潼关呢,肯定是跟着皇帝好处多啊。
于是他又向僖宗推荐了禁军的左右马步统领张承范、王师回、赵柯等数人。小皇帝此时正想着怎么去四川呢,那里还会管这事,就让田令孜自己看着办,然后准备出发的时候告诉他一声就行了。
十三日,齐克让传来急报,说是黄巢已经快到了洛阳了,他带着残兵退守潼关,但是他的军队打仗时间长了,装备和物资跟不上了,皇帝看看能不能支援点。
僖宗一听,这是个忠臣啊,二话不说选了禁军两千八百人弓箭手让张承范带着去援助潼关。其实唐军中原的溃败和齐克让不能说没有关系,这个人作战能力一般,但是人情交际可谓是老奸巨猾,不过老狐狸还是没斗过白眼狼,最后结局凄惨。
十七日,黄巢攻打洛阳,洛阳留守携百官出城投降。
一直到了二十一日,唐僖宗才知道东都失陷,二十二日,急忙让田令孜总督诸军率领禁军讨伐黄巢,而就在此时,虢州被黄巢攻下,义军距离潼关一步之遥。距离长安还有一个华州。
二十五日,张承范带着“禁军”出发了,这里的禁军我用了双引号,这说明此时的禁军已经不能称之为禁军了,并不是仅仅说说他们的能力不符合,而是人都换了。
唐末的禁军平时因为不用打仗,福利又好,社会地位又高,所以被当成了一个黄金职业,长安很多有钱人都花钱进禁军,所以禁军里面大多是一些富家子弟,所谓的金玉其外败絮其内,他们加入禁军就是为了挂个牌,混福利,这要是让他们打仗根本没门,所以僖宗调拨禁军打仗的命令一下达,可谓是数万禁军同一哭。
后来也不知道谁想了个办法,带着钱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雇佣穷人替他们出征,后来那些被选召的禁军有样学样,但是这些穷人这一辈子没摸过大刀没碰过弓箭,根本不会用。所以我说此时的禁军名不副实。
这一天,唐僖宗在信门楼为大军送行,张承范对皇帝说:“黄巢的大军有十万,齐克让不过万人,而且缺衣少粮,我这虽然派去了二千人马,但是却没与听说朝廷要给我们准备军粮,希望陛下马上调派精兵调拨军粮支持潼关!”
唐僖宗胸脯拍得当当响:“嗯,没事,你们先行一步,大军马上就到。”
张承范带着人走了,但是到华州的时候,却发现,华州已经空了,华州刺史带着军民逃到了华山中,所幸府库里还有些军粮,张承范就带了三天的粮食,奔赴潼关。
十二月初一,抵达潼关,此时齐克让和黄巢已经开始交火了,白天的时候小败了黄巢的先锋部队,但是到了下午,黄巢大军主力抵达,齐克让一看情势不对立马撤退,退入潼关。
初二,黄巢急攻潼关,初三上午,潼关全线失守,张承范乔装后带着残部逃回长安。
随后,黄巢进驻华州,河中留守王重荣投降黄巢。这个王重荣大家留意一下,是个人物。
初四,唐僖宗眼看黄巢要打到长安了,急忙下旨封黄巢为天平军节度使。但是这个时候已经不是黄巢在广州的时候了,现在距离长安一步之遥,区区一个天平军节度使,那里还会瞧得上,只能说朝廷太天真了。
初五,黄巢大军先锋进入长安城,田令孜带着唐僖宗从金光门出城,而文武百官,竟然不知道皇帝去哪里了,而此时的长安城也乱成了一锅粥,皇宫和府库被百姓和军士洗劫,长安大乱。
傍晚的时候,黄巢的先锋大将柴存进入长安城,黄巢抵达霸上,随后进城。黄巢还是比较有远见的,当即告谕百姓:“我黄巢起兵就是为了百姓,所以大家不要惊慌,该干啥干啥,我不像唐朝皇帝那样不爱惜百姓。”
黄巢的本意是好的,但是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就有,这中间还有一个故事。
黄巢的军队,一路劫掠而来都是比较富裕的,所以在长安城见了穷人,都施舍一些金银,那些穷人此时各个感恩戴德,但是这些人心底就是一伙强盗,就算是打下了长安。一时半会也改不过来,钱总有花完的时候,几天之后这些人钱花完了,那咋办,他们是强盗那就是一个字“抢”呗。于是有各自出来大肆抢掠,到处杀人,黄巢根本不能禁止。
十一日,黄巢杀掉了留在京城的李氏族人,十二日开始住进皇宫,这之前他都是住在田令孜家。
十三日,在含元殿登基称帝,定国号大齐,改年号王霸三年为金统元年,看来他还没忘记那句民谣:“金色蛤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而黄巢的姓“黄”正是金,所以这个年号的寓意就不言而喻了,那就是黄巢统治呗。而对于唐朝之前的年号“广明”他是这样解释的,“唐”去掉“”剩下广,而把“黄”填到“广”下面,则是“廣”,“明”拆开则是“日”“月”这寓意就是黄家日月,乃是福瑞啊。
而后大齐政权内部进行了大规模的封赏活动,投军三年半的朱温被封为了诸卫大将军,四方游奕使之一,已经成了黄巢手下的一员大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