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掀开眼皮,不看线团,只看她:“买那么多,干嘛用,钱是乱花的喽。”
向苒便老老实实答:“做帽子。”
“你不是做了吗,就一个脑袋,做那么多干嘛用。”
婆婆嘴上没几句好听的,手上功夫却很利索,一边唠叨一边起身,哗啦啦扯开抽屉,又从另一侧柜子最下层拽出一个破帆布袋子。
店里收拾赶不上糟蹋,东西究竟放在哪儿,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挑拣了一番,又对照着向苒拿下来的线团看了看,几分钟后递给向苒一排缠在纸片上的线头。
“看看,这颜色前两年我进过一批,库房里应该还剩下几捆,你要是要,得等着,不好找。”
见向苒点头,她高声朝着门后的小屋喊:“老头子,去拿线。”
库房里一共翻出两捆线,勉强能做出一顶帽子,一点富裕都没有,向苒连缠在纸片上那半米都带走了,担心不够用。
她跟着沈鹤学过些基础的勾线方法,但实操太少,手上功夫不算利索,打线力道不够,做出来的东西总是软塌塌的,婆婆说了她好几次,她自己也清楚,那两团红毛线被她拆了打,打了拆,熬了两个大夜才终于成型。
那是一顶漂亮的红帽子,顶端有一朵大大的毛线球,向苒捧在手上看,满意,戴在头上看,更满意。
都不想送人了。
那个年代,钩针棒针一类的手工活只是老一辈的爱好,年轻人少有研究的,而后过了几年,才流行起半成品diy的风潮,手工和真心两个字画上了等号,一到情人节,宿舍就会长毛线团。
和一屋子焦头烂额的女大学生。
恋爱中的少女想要给心上人做一条围巾,于是一鼓作气,激情下单大采购,再而愁眉苦脸,三而哭嚎求助。
向苒架不住舍友的软磨硬泡,只好接过来帮忙,第八百次讲解做法,第八百次指出错处,舍友左耳朵进右耳多出,两只手互相看不惯,凑在一起就要打架。
听见向苒叹气,舍友也跟着叹气,幽幽地说:“烦死了,分了得了。”
向苒戳穿她:“等情人节过了,再复合?”
“哎呀,你别说出来嘛。”舍友嗔怪道,而后眼珠一转,忽然坐起身,坏笑着问,“不过,你这手艺这么熟练,老师傅啊,说,给谁做过?”
老师傅笑笑,并不回答。
2011年11月7日,立冬,星期一,食堂煮了一大锅饺子,难吃的那种。
江语乔带了六个饭盒,用大布袋子装着,冲进食堂时活像扛了个炸药包。值班老师皱眉盯着她看,她也不怕,拆开一盒酱牛肉满脸真诚地问:“我奶奶做的,可好吃了,老师您来点不?”
大概是因为食堂的饭太难吃,原礼附中有一条约定俗成的规矩,谁过生日,就要请大家吃顿好的,江语乔挨个拆开饭盒,红烧排骨、辣子鸡、酸菜坛子肉......
满满六盒,都是硬菜,她刚求食堂大妈帮忙加热过,这会儿还是热乎的。
向苒坐在她身后,看着她呼朋唤友,喊了一桌子人跑来改善伙食,值班老师生怕他们闹事,苦大仇深地站在一旁,趁人不注意咽了三次口水。
好香,标准直白的香味和一整个食堂格格不入,论谁路过都要歪头看一眼,时不时有认识的同班往这边跑,敲敲桌,说一声生日快乐,压着口水问:“还有辣酱吗,借一勺辣酱。”
江语乔来食堂总会带着一瓶剁椒酱,半罐子辣椒半罐子牛肉,用料很实在,向苒在食堂撞见她,尝能看见她桌上放着个小罐子,那罐子像是放在教室的卷纸,自带吸引力,江语乔也乐得分享,听见询问一仰头:“好吃吧,我奶奶做的。”
她一定很爱她奶奶,她奶奶也一定很爱她,而自己,好像有四年没有见过奶奶了,奶奶的样子在向苒的记忆中,是一张失焦的照片。
所有人都在狼吞虎咽,江语乔吃饱喝足,揉揉肚子,正在给大家讲解奶奶牌酱牛肉的奥秘,向苒吃完半盘饺子,看了眼时间,趁着教学楼无人独自回班,拿出了一早就准备好的礼物袋。
她偷溜进江语乔的教室,把礼物袋放进她的桌斗。桌斗里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巴掌大的音乐盒,带细闪的香薰蜡烛,崭新的、还没有打开过的密码本......一看就是上午刚刚收到的礼物。
向苒把礼物袋往中间推了推,而后停顿片刻,又把袋子放回原位,她转身要走,然而纠结了一秒,又伸出手,仍旧将袋子送回中间,她也说不出这两个相差十厘米的位置究竟有什么不同,但就是觉得不对,放在哪里都不对。
远处传来脚步声,有人正在上楼,向苒慌乱地更换着位置,一会儿往左一会儿往右,安静的教室被纸袋摩擦拉扯的声音填满了,像是一声声沙哑的催促。
脚步声也渐渐逼近了,向苒跑出七班时,上楼的人紧跟着出现在拐角,她没敢回头看,一路小跑着回班,坐下时已经记不起纸袋究竟有没有放在正中间。
只有心脏仍在快速跳动着,像是细密的鼓声。
长这么大,向苒第一次有这样奇异的感觉,精心准备了礼物却又不愿意透露姓名,偷偷潜入又慌忙逃窜生怕被人发现,明明是祝福却慌张的像在做坏事,摆放位置很别扭,逃跑姿势很别扭,趴在桌上想七想八的自己也很别扭,每一步都别扭。
向苒便老老实实答:“做帽子。”
“你不是做了吗,就一个脑袋,做那么多干嘛用。”
婆婆嘴上没几句好听的,手上功夫却很利索,一边唠叨一边起身,哗啦啦扯开抽屉,又从另一侧柜子最下层拽出一个破帆布袋子。
店里收拾赶不上糟蹋,东西究竟放在哪儿,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挑拣了一番,又对照着向苒拿下来的线团看了看,几分钟后递给向苒一排缠在纸片上的线头。
“看看,这颜色前两年我进过一批,库房里应该还剩下几捆,你要是要,得等着,不好找。”
见向苒点头,她高声朝着门后的小屋喊:“老头子,去拿线。”
库房里一共翻出两捆线,勉强能做出一顶帽子,一点富裕都没有,向苒连缠在纸片上那半米都带走了,担心不够用。
她跟着沈鹤学过些基础的勾线方法,但实操太少,手上功夫不算利索,打线力道不够,做出来的东西总是软塌塌的,婆婆说了她好几次,她自己也清楚,那两团红毛线被她拆了打,打了拆,熬了两个大夜才终于成型。
那是一顶漂亮的红帽子,顶端有一朵大大的毛线球,向苒捧在手上看,满意,戴在头上看,更满意。
都不想送人了。
那个年代,钩针棒针一类的手工活只是老一辈的爱好,年轻人少有研究的,而后过了几年,才流行起半成品diy的风潮,手工和真心两个字画上了等号,一到情人节,宿舍就会长毛线团。
和一屋子焦头烂额的女大学生。
恋爱中的少女想要给心上人做一条围巾,于是一鼓作气,激情下单大采购,再而愁眉苦脸,三而哭嚎求助。
向苒架不住舍友的软磨硬泡,只好接过来帮忙,第八百次讲解做法,第八百次指出错处,舍友左耳朵进右耳多出,两只手互相看不惯,凑在一起就要打架。
听见向苒叹气,舍友也跟着叹气,幽幽地说:“烦死了,分了得了。”
向苒戳穿她:“等情人节过了,再复合?”
“哎呀,你别说出来嘛。”舍友嗔怪道,而后眼珠一转,忽然坐起身,坏笑着问,“不过,你这手艺这么熟练,老师傅啊,说,给谁做过?”
老师傅笑笑,并不回答。
2011年11月7日,立冬,星期一,食堂煮了一大锅饺子,难吃的那种。
江语乔带了六个饭盒,用大布袋子装着,冲进食堂时活像扛了个炸药包。值班老师皱眉盯着她看,她也不怕,拆开一盒酱牛肉满脸真诚地问:“我奶奶做的,可好吃了,老师您来点不?”
大概是因为食堂的饭太难吃,原礼附中有一条约定俗成的规矩,谁过生日,就要请大家吃顿好的,江语乔挨个拆开饭盒,红烧排骨、辣子鸡、酸菜坛子肉......
满满六盒,都是硬菜,她刚求食堂大妈帮忙加热过,这会儿还是热乎的。
向苒坐在她身后,看着她呼朋唤友,喊了一桌子人跑来改善伙食,值班老师生怕他们闹事,苦大仇深地站在一旁,趁人不注意咽了三次口水。
好香,标准直白的香味和一整个食堂格格不入,论谁路过都要歪头看一眼,时不时有认识的同班往这边跑,敲敲桌,说一声生日快乐,压着口水问:“还有辣酱吗,借一勺辣酱。”
江语乔来食堂总会带着一瓶剁椒酱,半罐子辣椒半罐子牛肉,用料很实在,向苒在食堂撞见她,尝能看见她桌上放着个小罐子,那罐子像是放在教室的卷纸,自带吸引力,江语乔也乐得分享,听见询问一仰头:“好吃吧,我奶奶做的。”
她一定很爱她奶奶,她奶奶也一定很爱她,而自己,好像有四年没有见过奶奶了,奶奶的样子在向苒的记忆中,是一张失焦的照片。
所有人都在狼吞虎咽,江语乔吃饱喝足,揉揉肚子,正在给大家讲解奶奶牌酱牛肉的奥秘,向苒吃完半盘饺子,看了眼时间,趁着教学楼无人独自回班,拿出了一早就准备好的礼物袋。
她偷溜进江语乔的教室,把礼物袋放进她的桌斗。桌斗里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巴掌大的音乐盒,带细闪的香薰蜡烛,崭新的、还没有打开过的密码本......一看就是上午刚刚收到的礼物。
向苒把礼物袋往中间推了推,而后停顿片刻,又把袋子放回原位,她转身要走,然而纠结了一秒,又伸出手,仍旧将袋子送回中间,她也说不出这两个相差十厘米的位置究竟有什么不同,但就是觉得不对,放在哪里都不对。
远处传来脚步声,有人正在上楼,向苒慌乱地更换着位置,一会儿往左一会儿往右,安静的教室被纸袋摩擦拉扯的声音填满了,像是一声声沙哑的催促。
脚步声也渐渐逼近了,向苒跑出七班时,上楼的人紧跟着出现在拐角,她没敢回头看,一路小跑着回班,坐下时已经记不起纸袋究竟有没有放在正中间。
只有心脏仍在快速跳动着,像是细密的鼓声。
长这么大,向苒第一次有这样奇异的感觉,精心准备了礼物却又不愿意透露姓名,偷偷潜入又慌忙逃窜生怕被人发现,明明是祝福却慌张的像在做坏事,摆放位置很别扭,逃跑姿势很别扭,趴在桌上想七想八的自己也很别扭,每一步都别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