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景祺进来的时候见着朱怡成和蒋瑾都看着自己,脸上还挂着意味深长的笑意,这让汪景祺有些摸不着头脑,搞不明白这是什么情况。
不过汪景祺表面并没有丝毫变化,依旧按着礼节先向朱怡成行礼,等朱怡成让他入座后,坐在上首的蒋瑾在朱怡成的授意下笑着把岳钟琪的密奏递给了他。
看完密奏,汪景祺这才恍然大悟,当即就略有兴奋道:“皇爷,此乃好事啊!足以做一篇大大的文章!”
话音刚落,朱怡成就大笑起来,包括蒋瑾也忍不住抚掌笑出了声。
“无已兄,皇爷让你来正是为此。”见汪景祺有些发愣,蒋瑾笑着说了这么一句。
汪景祺顿时就明白过来,起身对朱怡成行礼道:“皇爷英明,此事的确当是如此,清廷如此倒行逆施,乃自取灭亡之道,皇爷高瞻远目,臣佩服万分。”
“好啦,这些马屁话就不用说了,汪卿你觉得如何做这文章。”朱怡成早就对一般马屁话免疫了,不过汪景祺说话好听,他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当即开口询问道。
汪景祺也不尴尬,继续捧了捧朱怡成这才侃侃而谈,对于宣传一事朝中如果说是汪景祺第二,那么没人能够排得了第一,当年汪景祺就是靠着抹黑清廷入了朱怡成的法眼,一步步走到今天。
何况现在宣传部就归汪景祺主管,这更是他份内之事,略微思索了下心里就有了主意,等汪景祺大概说完,朱怡成把目光投向蒋瑾,蒋瑾想了想后微微点头,表示基本赞同汪景祺的做法。
既然如此,朱怡成就把宣传一事交给了汪景祺处置,不过对于汪景祺所提出的希望把清廷投大明的那些汉臣全部接来京师,要求这些人进行配合的要求朱怡成却有些迟疑。
倒不是这件事不好办,这事说好办其实也好办,让西安那边直接把人送过来就行。只不过田文镜这些人虽然弃清而走,却并非是要真正投靠大明,按照岳钟琪密奏中所写的,田文镜这些人只是对清廷失望,却没有转换门庭的想法,入大明仅仅是打算告老还乡,从此不闻世事当一个普通老百姓罢了。
“此事皇爷不必担心,既然这些人已走出了这么一步,那么接下来就荣不得他们自己决断了。况且入我大明,就是我大明的臣民,这天下无二日,大明才是天下之主,哪里能让其如此的道理?”汪景祺很有把握地说道,在他看来田文镜既想立牌坊又要做婊子,这天下哪来这么容易的事?既然来了,就由不得他们了,在自己手里这些人还不是任其搓扁弄圆么?
朱怡成思索了下觉得汪景祺的建议有他的道理,再说这些人用好了对于大明是件好事,至于个人的想法么,正如汪景祺说的那样,如果他们真对清廷忠心不二,那么又如何会做出弃清的事来?
“此事军机处全力配合,另外辽东、西北、西南三地后续如何,军机处尽快拿个章程。”朱怡成不是扭扭捏捏的人,既然下定了决心他也不再考虑其他,这件事必须利益最大化,直接开口对蒋瑾吩咐。
半月后,留在西安的田文镜、张溪等百人被送往京师,这些人中除田文镜、张溪带头的两人外,还有其余十一个清廷汉官,他们的品级都不高不低,此外还有他们各自的家眷。
大明这边对于田文镜等人的待遇还是不错的,在西安时就给他们妥善安置,等出发去京师的时候,军方还特意安排了十几辆马车,此外还有一队军士护送。
坐在马车上,田文镜看着道路两旁的景色,说起来他自西安去西域前后也不过短短两三年而已,可就这两年的时光,虽然关中大地依旧,可从细处看却面貌于之前大为不同。
大明拿下关中后就着手恢复地方生产,同时从江南和中原向关中输送了大量物资,以改变关中之前贫乏落后的面貌。此外,由于大明这些年向海外扩张迅猛,同时也减少了地方土地的压力,使得土地矛盾锐减。再加上工商的快速发展,大明的产业解构已经和以前完全不同,朝廷也不仅仅只靠土地来获得赋税,尤其是朱怡成大幅度消减赋税,鼓励生产的政策,大明地方的日子远比满清时期要好得许多。
田文镜是当过地方官的人,在旁人眼里或许是不在意的东西,但在田文镜眼里却是看得明白。虽然刚入大明不久,可无论是在西安或是现在一路东行,田文镜都感受到了大明地界中和他之前在清廷为官时的大不相同。
城市繁华,物资充裕。田野乡民淳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除此之外,官府各司其职,律法执行严厉,隐隐已是盛世之相。
虽然康熙年间,清廷吹嘘着康熙盛世,可作为地方官的田文镜却知道这所谓的盛世只不过是表面而已,在地方上哪里来什么盛世,如果不是气候的改善和高产农作物的耕作,康熙盛世只不过是一个笑话。再加上旗人的特权存在,汉人的压迫比前明更甚,要不然后来也不会再江南闹出遍地反叛的事件,从而导致清廷败走西域了。
而现在,一切都改变了,而且改变的时间居然这么短。要知道关中是清廷败走西域后才被大明占领的,就连占领不久的关中都是如此,那么东南一带究竟会是如何景象,田文镜根本不敢想象。
一路行来,田文镜不由得有些迷茫,但他却暗暗告诫自己,这只不过是大明朝廷对天下人的笼络之举罢了。虽然他现在不再是清臣了,可在清廷那么多年,从内心深处田文镜依旧还是对清廷有些感情的,他之所以离开清廷并非是要投靠大明,而是对清廷现在的样子心中失望,无力改变之下告老还乡,从此不问世事罢了。
田文镜一行人走的不慢,毕竟给他们准备了马车,一日间行出上百里地轻而易举。不出几日就出了关中,向北入了山西境地,等到了山西再往东就能进入直隶了。
这一日,临近傍晚他们在一处小县停下,停下后不久田文镜刚在驿站歇下准备喝杯茶,还没等他一口茶喝下口,张溪就急急找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一份邸报。
“抑光!你看看这个。”张溪神色有些紧张,快步进门后就把手里的邸报塞给了田文镜,田文镜起初也不在意,接过后低头仔细一看,当他看清楚邸报正面的一篇文章时整个人顿时一愣,随后一张老脸猛然涨得通红,拍案而起就破口大骂道:“简直是胡言乱语!胡言乱语!”
不过汪景祺表面并没有丝毫变化,依旧按着礼节先向朱怡成行礼,等朱怡成让他入座后,坐在上首的蒋瑾在朱怡成的授意下笑着把岳钟琪的密奏递给了他。
看完密奏,汪景祺这才恍然大悟,当即就略有兴奋道:“皇爷,此乃好事啊!足以做一篇大大的文章!”
话音刚落,朱怡成就大笑起来,包括蒋瑾也忍不住抚掌笑出了声。
“无已兄,皇爷让你来正是为此。”见汪景祺有些发愣,蒋瑾笑着说了这么一句。
汪景祺顿时就明白过来,起身对朱怡成行礼道:“皇爷英明,此事的确当是如此,清廷如此倒行逆施,乃自取灭亡之道,皇爷高瞻远目,臣佩服万分。”
“好啦,这些马屁话就不用说了,汪卿你觉得如何做这文章。”朱怡成早就对一般马屁话免疫了,不过汪景祺说话好听,他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当即开口询问道。
汪景祺也不尴尬,继续捧了捧朱怡成这才侃侃而谈,对于宣传一事朝中如果说是汪景祺第二,那么没人能够排得了第一,当年汪景祺就是靠着抹黑清廷入了朱怡成的法眼,一步步走到今天。
何况现在宣传部就归汪景祺主管,这更是他份内之事,略微思索了下心里就有了主意,等汪景祺大概说完,朱怡成把目光投向蒋瑾,蒋瑾想了想后微微点头,表示基本赞同汪景祺的做法。
既然如此,朱怡成就把宣传一事交给了汪景祺处置,不过对于汪景祺所提出的希望把清廷投大明的那些汉臣全部接来京师,要求这些人进行配合的要求朱怡成却有些迟疑。
倒不是这件事不好办,这事说好办其实也好办,让西安那边直接把人送过来就行。只不过田文镜这些人虽然弃清而走,却并非是要真正投靠大明,按照岳钟琪密奏中所写的,田文镜这些人只是对清廷失望,却没有转换门庭的想法,入大明仅仅是打算告老还乡,从此不闻世事当一个普通老百姓罢了。
“此事皇爷不必担心,既然这些人已走出了这么一步,那么接下来就荣不得他们自己决断了。况且入我大明,就是我大明的臣民,这天下无二日,大明才是天下之主,哪里能让其如此的道理?”汪景祺很有把握地说道,在他看来田文镜既想立牌坊又要做婊子,这天下哪来这么容易的事?既然来了,就由不得他们了,在自己手里这些人还不是任其搓扁弄圆么?
朱怡成思索了下觉得汪景祺的建议有他的道理,再说这些人用好了对于大明是件好事,至于个人的想法么,正如汪景祺说的那样,如果他们真对清廷忠心不二,那么又如何会做出弃清的事来?
“此事军机处全力配合,另外辽东、西北、西南三地后续如何,军机处尽快拿个章程。”朱怡成不是扭扭捏捏的人,既然下定了决心他也不再考虑其他,这件事必须利益最大化,直接开口对蒋瑾吩咐。
半月后,留在西安的田文镜、张溪等百人被送往京师,这些人中除田文镜、张溪带头的两人外,还有其余十一个清廷汉官,他们的品级都不高不低,此外还有他们各自的家眷。
大明这边对于田文镜等人的待遇还是不错的,在西安时就给他们妥善安置,等出发去京师的时候,军方还特意安排了十几辆马车,此外还有一队军士护送。
坐在马车上,田文镜看着道路两旁的景色,说起来他自西安去西域前后也不过短短两三年而已,可就这两年的时光,虽然关中大地依旧,可从细处看却面貌于之前大为不同。
大明拿下关中后就着手恢复地方生产,同时从江南和中原向关中输送了大量物资,以改变关中之前贫乏落后的面貌。此外,由于大明这些年向海外扩张迅猛,同时也减少了地方土地的压力,使得土地矛盾锐减。再加上工商的快速发展,大明的产业解构已经和以前完全不同,朝廷也不仅仅只靠土地来获得赋税,尤其是朱怡成大幅度消减赋税,鼓励生产的政策,大明地方的日子远比满清时期要好得许多。
田文镜是当过地方官的人,在旁人眼里或许是不在意的东西,但在田文镜眼里却是看得明白。虽然刚入大明不久,可无论是在西安或是现在一路东行,田文镜都感受到了大明地界中和他之前在清廷为官时的大不相同。
城市繁华,物资充裕。田野乡民淳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除此之外,官府各司其职,律法执行严厉,隐隐已是盛世之相。
虽然康熙年间,清廷吹嘘着康熙盛世,可作为地方官的田文镜却知道这所谓的盛世只不过是表面而已,在地方上哪里来什么盛世,如果不是气候的改善和高产农作物的耕作,康熙盛世只不过是一个笑话。再加上旗人的特权存在,汉人的压迫比前明更甚,要不然后来也不会再江南闹出遍地反叛的事件,从而导致清廷败走西域了。
而现在,一切都改变了,而且改变的时间居然这么短。要知道关中是清廷败走西域后才被大明占领的,就连占领不久的关中都是如此,那么东南一带究竟会是如何景象,田文镜根本不敢想象。
一路行来,田文镜不由得有些迷茫,但他却暗暗告诫自己,这只不过是大明朝廷对天下人的笼络之举罢了。虽然他现在不再是清臣了,可在清廷那么多年,从内心深处田文镜依旧还是对清廷有些感情的,他之所以离开清廷并非是要投靠大明,而是对清廷现在的样子心中失望,无力改变之下告老还乡,从此不问世事罢了。
田文镜一行人走的不慢,毕竟给他们准备了马车,一日间行出上百里地轻而易举。不出几日就出了关中,向北入了山西境地,等到了山西再往东就能进入直隶了。
这一日,临近傍晚他们在一处小县停下,停下后不久田文镜刚在驿站歇下准备喝杯茶,还没等他一口茶喝下口,张溪就急急找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一份邸报。
“抑光!你看看这个。”张溪神色有些紧张,快步进门后就把手里的邸报塞给了田文镜,田文镜起初也不在意,接过后低头仔细一看,当他看清楚邸报正面的一篇文章时整个人顿时一愣,随后一张老脸猛然涨得通红,拍案而起就破口大骂道:“简直是胡言乱语!胡言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