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老十三,就不能不提老四。老四这个人看起来平平无奇,可作为兄弟,建兴皇帝如何不知道自己这个四哥是不省油的灯?老十三能轻易去了蒙古,建兴皇帝肯定这背后有老四的影子,可是他却没有抓到任何证据,再加上老四这个雍亲王自他登基以来一直表现得极其底调,每日里除了公务之外就是在他的王府钻研佛经,似乎沉迷佛学,想当一个出家人一样。
这些日子,建兴皇帝一直派人盯着老四,可怎么都没发觉异常,但越是这样,建兴皇帝就越不放心。
眼下,他只希望隆科多能给自己带来中原之战的好消息,更希望鄂尔泰在蒙古能找到老十三,把这家伙带到自己的面前。
还有,那就是鄂尔泰和罗刹国的合作,在不久前,鄂尔泰密折汇报,同罗刹国的合作已经展开,罗刹国的火器和战力的确不凡,在同明军交战之下丝毫不落下风,对此鄂尔泰提议全面展开同罗刹国的合作,如果清军能够像罗刹国的军队一样完成火器化装备,那么对阵明军就再也不会处于下风了,到时候战胜明军,夺回失地并非难事。
不过,要做到这程度也不是容易的,除了火器的来源外还有训练。如今,清廷自造的火器无论是技术还是质量或者产量都远不能满足,锐利的火器只能从罗刹国处得到,如果要仿制也不是一日两日就能成功的。训练稍好些,可以让罗刹国的人来帮助清军进行训练,但这些都是次要的,关键在于罗刹国所提出的条件。
虽然建兴皇帝早就知道同罗刹国合作不是那么容易,对方也定然会提出一些条件,但想不到对方的胃口居然如此之大,不仅要了蒙古大片草原,同时还把目标投向了辽东,妄图一口吞下大半个辽东以作酬劳。
这简直于虎谋皮!不由得让建兴皇帝恼怒异常。蒙古草原也就罢了,毕竟那是蒙古王公的地盘,虽说大清控制着蒙古,但实际上蒙古各部依旧是各自为政,大清和蒙古的关系只不过是武林盟主和各个武林高手之间的关系罢了。
所以,私下把蒙古草原作为筹码给予罗刹人,这对于建兴皇帝还是可以接受的,然后再多掏点金银,这也没问题,可是罗刹人要染指辽东,这就是不能接受的情况,要知道辽东可是大清的龙兴之地,是祖宗之地,建兴皇帝如何肯出让?
再者,当年康熙和罗刹国大战,其目的同样也是如此。而他作为继承者,假如把辽东拱手相让,那么全天下如何看待他这个皇帝?就连大清内部也必然会起波澜,那些本就不满自己上位的皇亲贵族肯定要就此发难,大清到时候还能经得起这样的折腾么?
所以,建兴皇帝一直咬着这件事不答应,只是让鄂尔泰继续和罗刹国那边谈,其他的利益可以出让,辽东万万不可!这也是鄂尔泰一直按兵不动,未能对山西以东发起主动进攻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过鄂尔泰也不是什么都没做,在同罗刹国谈判的同时,对于十三阿哥下落的找寻也在继续,从密折的上奏来看,他已安排人去了漠北土谢图汗部那边,只要十三阿哥在漠北,必然就逃脱不了他的耳目。
此外,对于土谢图汗部的解决办法,鄂尔泰也提出了他的看法,对此建兴皇帝已表示同意,此外还有扎萨克图汗部和车臣汗部这两部,一旦解决了漠北土谢图汗部后,那么这两部也是解决的目标。
甚至建兴皇帝授意鄂尔泰,等处理了漠北三部后,不仅能够把三部人口、牛羊和财富就地瓜分,朝廷取大部,其余蒙古各部各取一分。至于三部的草原等,除了分给其他蒙古部落外,也可以拿出来作为和罗刹国谈判的筹码,想来用这来换取他们对辽东的条件应该不成问题。
在此同时,鄂尔泰还给建兴皇帝送来了罗刹国的火铳等物,以便造样研制。这件事建兴皇帝已经交给了大阿哥胤禔,也就是如今的直亲王,研制火器的工作是由直亲王在负责。
丢失北京,再加上康熙暴死,建兴及位,清廷可用的人才是越来越少,而且由于老三的谣言,导致朝中许多官员对此有所顾虑,真正让建兴皇帝信任的人并不多。
虽然在早年,建兴皇帝以“八贤王”之称笼络了许多人,可实际上建兴皇帝心里非常清楚,这些人中真正和自己一条心的没有多少,尤其是那些皇亲贵族们,许多人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根本成不了什么大事。
至于自己的兄弟就更不用说了,当初为了夺嫡就分成好几派,各自瞧各自看不上眼,而建兴皇帝上位时康熙又死的如此奇怪,更不得不让他们多想。
真正能用的,也只有亲信的几个兄弟而已,再想来想去,也只有直亲王勉强可用。不管怎么说,直亲王在早年就彻底失去了皇位争夺之权,甚至被康熙圈禁了起来,经历这一系列的遭遇,再加上年岁已大,他现在倒也没了早年争强好胜的心态,变得沉稳的多了。
尤其是在北京出逃之前,建兴皇帝利用太子之权把他给放了出来,同时恢复了他当初郡王的爵位,而且经过一番商谈,直亲王表示愿意投靠建兴皇帝,而且在之后无论是担任军中职务还有后来康熙死后的一系列事件中,他都站在了建兴皇帝这边。
如今,建兴皇帝虽然未再给他实际的兵权,但在各兄弟中,除了老九、老十、老十四这三人外,直亲王算是比较受重用的亲王。建兴皇帝特意把研制火器的任务交给了他,他一直任劳任怨干的还算不错。
就在不久前,直亲王入宫面见建幸皇帝,告诉他除红夷大炮和普通火铳外,已完成了对明军佛朗机炮的仿制,虽然佛朗机炮清军也一直都在使用,可是清军的佛朗机炮无论结构还是威力都比不上明军的,这次研制仿制成功的佛朗机炮已达到了明军佛朗机炮八成以上威力,而且撞填速度也大大增加,这令建兴皇帝极为高兴。
这些日子,建兴皇帝一直派人盯着老四,可怎么都没发觉异常,但越是这样,建兴皇帝就越不放心。
眼下,他只希望隆科多能给自己带来中原之战的好消息,更希望鄂尔泰在蒙古能找到老十三,把这家伙带到自己的面前。
还有,那就是鄂尔泰和罗刹国的合作,在不久前,鄂尔泰密折汇报,同罗刹国的合作已经展开,罗刹国的火器和战力的确不凡,在同明军交战之下丝毫不落下风,对此鄂尔泰提议全面展开同罗刹国的合作,如果清军能够像罗刹国的军队一样完成火器化装备,那么对阵明军就再也不会处于下风了,到时候战胜明军,夺回失地并非难事。
不过,要做到这程度也不是容易的,除了火器的来源外还有训练。如今,清廷自造的火器无论是技术还是质量或者产量都远不能满足,锐利的火器只能从罗刹国处得到,如果要仿制也不是一日两日就能成功的。训练稍好些,可以让罗刹国的人来帮助清军进行训练,但这些都是次要的,关键在于罗刹国所提出的条件。
虽然建兴皇帝早就知道同罗刹国合作不是那么容易,对方也定然会提出一些条件,但想不到对方的胃口居然如此之大,不仅要了蒙古大片草原,同时还把目标投向了辽东,妄图一口吞下大半个辽东以作酬劳。
这简直于虎谋皮!不由得让建兴皇帝恼怒异常。蒙古草原也就罢了,毕竟那是蒙古王公的地盘,虽说大清控制着蒙古,但实际上蒙古各部依旧是各自为政,大清和蒙古的关系只不过是武林盟主和各个武林高手之间的关系罢了。
所以,私下把蒙古草原作为筹码给予罗刹人,这对于建兴皇帝还是可以接受的,然后再多掏点金银,这也没问题,可是罗刹人要染指辽东,这就是不能接受的情况,要知道辽东可是大清的龙兴之地,是祖宗之地,建兴皇帝如何肯出让?
再者,当年康熙和罗刹国大战,其目的同样也是如此。而他作为继承者,假如把辽东拱手相让,那么全天下如何看待他这个皇帝?就连大清内部也必然会起波澜,那些本就不满自己上位的皇亲贵族肯定要就此发难,大清到时候还能经得起这样的折腾么?
所以,建兴皇帝一直咬着这件事不答应,只是让鄂尔泰继续和罗刹国那边谈,其他的利益可以出让,辽东万万不可!这也是鄂尔泰一直按兵不动,未能对山西以东发起主动进攻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过鄂尔泰也不是什么都没做,在同罗刹国谈判的同时,对于十三阿哥下落的找寻也在继续,从密折的上奏来看,他已安排人去了漠北土谢图汗部那边,只要十三阿哥在漠北,必然就逃脱不了他的耳目。
此外,对于土谢图汗部的解决办法,鄂尔泰也提出了他的看法,对此建兴皇帝已表示同意,此外还有扎萨克图汗部和车臣汗部这两部,一旦解决了漠北土谢图汗部后,那么这两部也是解决的目标。
甚至建兴皇帝授意鄂尔泰,等处理了漠北三部后,不仅能够把三部人口、牛羊和财富就地瓜分,朝廷取大部,其余蒙古各部各取一分。至于三部的草原等,除了分给其他蒙古部落外,也可以拿出来作为和罗刹国谈判的筹码,想来用这来换取他们对辽东的条件应该不成问题。
在此同时,鄂尔泰还给建兴皇帝送来了罗刹国的火铳等物,以便造样研制。这件事建兴皇帝已经交给了大阿哥胤禔,也就是如今的直亲王,研制火器的工作是由直亲王在负责。
丢失北京,再加上康熙暴死,建兴及位,清廷可用的人才是越来越少,而且由于老三的谣言,导致朝中许多官员对此有所顾虑,真正让建兴皇帝信任的人并不多。
虽然在早年,建兴皇帝以“八贤王”之称笼络了许多人,可实际上建兴皇帝心里非常清楚,这些人中真正和自己一条心的没有多少,尤其是那些皇亲贵族们,许多人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根本成不了什么大事。
至于自己的兄弟就更不用说了,当初为了夺嫡就分成好几派,各自瞧各自看不上眼,而建兴皇帝上位时康熙又死的如此奇怪,更不得不让他们多想。
真正能用的,也只有亲信的几个兄弟而已,再想来想去,也只有直亲王勉强可用。不管怎么说,直亲王在早年就彻底失去了皇位争夺之权,甚至被康熙圈禁了起来,经历这一系列的遭遇,再加上年岁已大,他现在倒也没了早年争强好胜的心态,变得沉稳的多了。
尤其是在北京出逃之前,建兴皇帝利用太子之权把他给放了出来,同时恢复了他当初郡王的爵位,而且经过一番商谈,直亲王表示愿意投靠建兴皇帝,而且在之后无论是担任军中职务还有后来康熙死后的一系列事件中,他都站在了建兴皇帝这边。
如今,建兴皇帝虽然未再给他实际的兵权,但在各兄弟中,除了老九、老十、老十四这三人外,直亲王算是比较受重用的亲王。建兴皇帝特意把研制火器的任务交给了他,他一直任劳任怨干的还算不错。
就在不久前,直亲王入宫面见建幸皇帝,告诉他除红夷大炮和普通火铳外,已完成了对明军佛朗机炮的仿制,虽然佛朗机炮清军也一直都在使用,可是清军的佛朗机炮无论结构还是威力都比不上明军的,这次研制仿制成功的佛朗机炮已达到了明军佛朗机炮八成以上威力,而且撞填速度也大大增加,这令建兴皇帝极为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