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国 作者:佛婆
第二百单九章,高谈阔论
定国 作者:佛婆
第二百单九章,高谈阔论
定国 作者:佛婆
第二百单九章,高谈阔论
李道明查抄了林府的许多家产,还有地契房屋,请了旨意就地发卖……
因听济老说起武陵大学,正是苏三的倡议,便做主把林府给贱卖了……
便是贱卖,那一千几百两的银子,只怕也买不到这偌大的林府。可是李道明在武陵府那是灸手可热的人物,谁不捧着他一点,托着他一点。
他一句话,也许就摘了人头上的乌纱;一句话,也许就把人抬上了高位……这武陵府里的官员,哪个不巴结?
这其中最巴结李道明的,便是何应文。
在这次林海录事件中。何应文一直是死心蹋地的给吴王卖命的。因此,吴王那边已经在保举何应文来做这个府尹……
皇上那里却没有最终定论,似乎有些犹豫。在最近一本回给李道明奏折的朱批上,问他武陵府的官员有谁可以勘用?还是需从外省调派大员?
这样的朱批,一来显示出皇上对李道明的信重;二来,也表示李道明的一句话,也许就决定着何应文能否顺利出任武陵府府尹……
只需要李道明在下一次奏折中,为何应文美言几句,那何应文出任府尹,基本上是铁定的事实……
何应文因此必须要力挺李道明……而李道明想把武陵大学办起来的事情,就是一个机会……
他所在的提举常平司,就管着学政的大权……他大手一挥,便从司库里拔出五万两,助武陵大学买下了林府……其实是换汤不换药的。无非是把提举司库里的钱,变成了府库里的钱而已,只要他当上了府尹,那还是他的钱……
李道明对何应文这个举动,当然是认可的……他心里自有一杆称,既然吴王已属意何应文,那自己不妨做个顺手推舟的人情,已经得罪了太子爷,没有必要再去得罪一个吴王,就算何应文不这么巴结他,他也要是为何应文说几句好话的……
何应文这边有了举动,那些大小官员们当然也是闻风而动,这个捐钱,那个捐物,还有人帮着规划,翻新林府……一个‘武陵大学’竟然在几天之间,变得风风火火、有模有样……
宋平在说起这些的时候,总觉得有些难以相信,就好像是做梦一般……
苏三却对这些淡然处之,他更关心的是‘武陵大学’将来的发展。既然是学院,那就要以‘学’为主。事实上,这样弄得满城皆知,反而不利于学院的宁静。他也担心宋平等人志得意满,从此自大起来。这得来的容易,败下去也快,他不得不提醒他们几句……
宋平几个人过来的时候,确实有些心猿意马。苏三当头喝了几句,把这些表象一一剥去,大家才发现,现在的学院还只是个空架子,许多真正意义上的事情,还没有去做……因此,一个个都静下心来,与苏三讨论接下去要做的事情……
苏三也很是动了一番脑筋,主要就院规院训,还有办学的宗旨,进入的准则之类做了具体的规范……又建议成立学院的董事会,一切学院的重大改策,都要在这个会上讨论表决通过……
这些东西都是新东西,让宋平等人消化掉,就花了不少时间,再让他们从理解到坚决执行,苏三更是费了不少唇舌……
好在宋平等人这几天已经被苏三这一套一套的理论给震得死死的,对苏三说的话,那不仅是全盘接受,而且是一字不落地吞了下去……
苏三道:“因为是大学,大家都可以来学。以后就逃不过一个‘公’字。虽然你们是第一批为大学做出贡献的人,但是你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你们的力也是有限的,也许五年,十年后,你们就要离开大学……你们离开后,大学却不能倒,所以就要有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只要这个机制在,我们这个武陵大学就不会倒,就可以不断地造福穷困的学子……”
苏三又道:“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士子们有好的条件,可以接受好的教育,因此他们往往站在比普通人,要高一层的位置上……打破这种局面,就要重视教育。今天我们在武陵办了大学,明天我们就可以去金陵办大学,然后各个城镇都可以办这种大学……只要穷人的子弟都可以读上书,那大家的起跑线就差不多扯平了……”
苏三还说:“财务是大学,生存的本。因为是义学,所以穷学生是不用交钱的。但大学办出名了,富人家的子弟也想来大学进学,怎么办?好办,交钱。交比其他地方更多的钱,这个钱不叫学费,叫赞助费。交了钱的学生,并没有什么特权,吃要一样,住要一样,不许带书僮丫头之类的,要与伙伴们同吃同住,同苦同乐……”
苏三最后说:“穷人的孩子,很懂吃苦。但做学问,不是死读书,要活学活用……人情炼达即文章,一味地作学问,不管世情,不学人情,便是做出了一些学问,也基不稳……自强是好事,太强了,则易折,因此也要厚德……我看武陵大学的院训就叫: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好了……”
宋平等人,每次从苏三那里回来,都是神饱满,干劲十足,就好像全身有使不完的力气一些……
自己在私底下踅了半天,一点头绪都没有的问题,到了苏三那里,几句话的功夫,就总能让人顿悟。同样的感觉也出现在身边这些朋友们的心里……
他们在一起说起苏三的时候,最后终要把他归结成二个字,那就是:奇才。
不过他们眼中的奇才,现在只对玉儿做的吃食稍稍感兴趣。除此之外,他对其的事情,一概不感兴趣……
至少苏三本人以为是这样……可直到有一天,虞凤跑到了东湖,苏三才发现,自己还有其他一些牵挂在……
虞凤是从唐丽那里知道苏三就藏在东湖的……其实知道苏三在东湖的人,还有周济和周盈盈,李老爷子和李月儿。李老爷子和李月儿,虞凤是问不着的,周济与周盈盈那里,她却并没有想起去问……因为,虞凤本就没有想过去找苏三……
可事实上虞凤却是找上了苏三,这里面其实有个缘由……
一日,因是中午时分,青风楼里还没有开始营业,虞凤正在楼里静坐,便想起苏三。
‘也真是怪事,这苏三只叫自己装病,说林家过不了几天,便顾不上自己了……后来,林荣也不见来,又过了几日,林海录竟然在府衙里畏罪自杀了……’
‘这些事情,苏三一定是知道内情的,要不然他不会在自己面前,说出‘拖一拖’的话来……’
‘可是,他一个富户家的子弟,怎么就那么笃定,林海录就会顾不上自己呢?他有什么神通,使得又是什么手段……’
‘唐氏兄妹最近与他也多有往来,小小的年纪,有时候感觉他有些孟浪,有时候却显得超乎寻常的沉稳……’
‘自己看着这青楼,每天迎来送往的,原以为练出了一些看破红尘的心境。可怪怪的,这苏三却总让人心神不宁。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让人不自禁地去看、去想……难道自己三十多岁的年纪,倒让一个毛孩子给扰动了心境?’
‘他倒是一付看见了自己,眼睛里便有些拔不出去的架式,自己也自然可以看出他心里那点心意,可是他是真心实意的吗?’
‘哎呀,好端端地怎么就想到了这些?真是羞人……如今林海录也死了,老爷的仇也算报了……我这青风楼有没有,也没什么意义了。怎么感觉仇报了,生活反而没有了奔头一样呢?’
虞凤怔怔地想着这些,靠在窗边看着后园里的景色
第二百单九章,高谈阔论在线阅读
第二百单九章,高谈阔论
肉文屋 /
第二百单九章,高谈阔论
第二百单九章,高谈阔论
第二百单九章,高谈阔论
定国 作者:佛婆
第二百单九章,高谈阔论
定国 作者:佛婆
第二百单九章,高谈阔论
李道明查抄了林府的许多家产,还有地契房屋,请了旨意就地发卖……
因听济老说起武陵大学,正是苏三的倡议,便做主把林府给贱卖了……
便是贱卖,那一千几百两的银子,只怕也买不到这偌大的林府。可是李道明在武陵府那是灸手可热的人物,谁不捧着他一点,托着他一点。
他一句话,也许就摘了人头上的乌纱;一句话,也许就把人抬上了高位……这武陵府里的官员,哪个不巴结?
这其中最巴结李道明的,便是何应文。
在这次林海录事件中。何应文一直是死心蹋地的给吴王卖命的。因此,吴王那边已经在保举何应文来做这个府尹……
皇上那里却没有最终定论,似乎有些犹豫。在最近一本回给李道明奏折的朱批上,问他武陵府的官员有谁可以勘用?还是需从外省调派大员?
这样的朱批,一来显示出皇上对李道明的信重;二来,也表示李道明的一句话,也许就决定着何应文能否顺利出任武陵府府尹……
只需要李道明在下一次奏折中,为何应文美言几句,那何应文出任府尹,基本上是铁定的事实……
何应文因此必须要力挺李道明……而李道明想把武陵大学办起来的事情,就是一个机会……
他所在的提举常平司,就管着学政的大权……他大手一挥,便从司库里拔出五万两,助武陵大学买下了林府……其实是换汤不换药的。无非是把提举司库里的钱,变成了府库里的钱而已,只要他当上了府尹,那还是他的钱……
李道明对何应文这个举动,当然是认可的……他心里自有一杆称,既然吴王已属意何应文,那自己不妨做个顺手推舟的人情,已经得罪了太子爷,没有必要再去得罪一个吴王,就算何应文不这么巴结他,他也要是为何应文说几句好话的……
何应文这边有了举动,那些大小官员们当然也是闻风而动,这个捐钱,那个捐物,还有人帮着规划,翻新林府……一个‘武陵大学’竟然在几天之间,变得风风火火、有模有样……
宋平在说起这些的时候,总觉得有些难以相信,就好像是做梦一般……
苏三却对这些淡然处之,他更关心的是‘武陵大学’将来的发展。既然是学院,那就要以‘学’为主。事实上,这样弄得满城皆知,反而不利于学院的宁静。他也担心宋平等人志得意满,从此自大起来。这得来的容易,败下去也快,他不得不提醒他们几句……
宋平几个人过来的时候,确实有些心猿意马。苏三当头喝了几句,把这些表象一一剥去,大家才发现,现在的学院还只是个空架子,许多真正意义上的事情,还没有去做……因此,一个个都静下心来,与苏三讨论接下去要做的事情……
苏三也很是动了一番脑筋,主要就院规院训,还有办学的宗旨,进入的准则之类做了具体的规范……又建议成立学院的董事会,一切学院的重大改策,都要在这个会上讨论表决通过……
这些东西都是新东西,让宋平等人消化掉,就花了不少时间,再让他们从理解到坚决执行,苏三更是费了不少唇舌……
好在宋平等人这几天已经被苏三这一套一套的理论给震得死死的,对苏三说的话,那不仅是全盘接受,而且是一字不落地吞了下去……
苏三道:“因为是大学,大家都可以来学。以后就逃不过一个‘公’字。虽然你们是第一批为大学做出贡献的人,但是你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你们的力也是有限的,也许五年,十年后,你们就要离开大学……你们离开后,大学却不能倒,所以就要有一个有效的管理机制。只要这个机制在,我们这个武陵大学就不会倒,就可以不断地造福穷困的学子……”
苏三又道:“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士子们有好的条件,可以接受好的教育,因此他们往往站在比普通人,要高一层的位置上……打破这种局面,就要重视教育。今天我们在武陵办了大学,明天我们就可以去金陵办大学,然后各个城镇都可以办这种大学……只要穷人的子弟都可以读上书,那大家的起跑线就差不多扯平了……”
苏三还说:“财务是大学,生存的本。因为是义学,所以穷学生是不用交钱的。但大学办出名了,富人家的子弟也想来大学进学,怎么办?好办,交钱。交比其他地方更多的钱,这个钱不叫学费,叫赞助费。交了钱的学生,并没有什么特权,吃要一样,住要一样,不许带书僮丫头之类的,要与伙伴们同吃同住,同苦同乐……”
苏三最后说:“穷人的孩子,很懂吃苦。但做学问,不是死读书,要活学活用……人情炼达即文章,一味地作学问,不管世情,不学人情,便是做出了一些学问,也基不稳……自强是好事,太强了,则易折,因此也要厚德……我看武陵大学的院训就叫: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好了……”
宋平等人,每次从苏三那里回来,都是神饱满,干劲十足,就好像全身有使不完的力气一些……
自己在私底下踅了半天,一点头绪都没有的问题,到了苏三那里,几句话的功夫,就总能让人顿悟。同样的感觉也出现在身边这些朋友们的心里……
他们在一起说起苏三的时候,最后终要把他归结成二个字,那就是:奇才。
不过他们眼中的奇才,现在只对玉儿做的吃食稍稍感兴趣。除此之外,他对其的事情,一概不感兴趣……
至少苏三本人以为是这样……可直到有一天,虞凤跑到了东湖,苏三才发现,自己还有其他一些牵挂在……
虞凤是从唐丽那里知道苏三就藏在东湖的……其实知道苏三在东湖的人,还有周济和周盈盈,李老爷子和李月儿。李老爷子和李月儿,虞凤是问不着的,周济与周盈盈那里,她却并没有想起去问……因为,虞凤本就没有想过去找苏三……
可事实上虞凤却是找上了苏三,这里面其实有个缘由……
一日,因是中午时分,青风楼里还没有开始营业,虞凤正在楼里静坐,便想起苏三。
‘也真是怪事,这苏三只叫自己装病,说林家过不了几天,便顾不上自己了……后来,林荣也不见来,又过了几日,林海录竟然在府衙里畏罪自杀了……’
‘这些事情,苏三一定是知道内情的,要不然他不会在自己面前,说出‘拖一拖’的话来……’
‘可是,他一个富户家的子弟,怎么就那么笃定,林海录就会顾不上自己呢?他有什么神通,使得又是什么手段……’
‘唐氏兄妹最近与他也多有往来,小小的年纪,有时候感觉他有些孟浪,有时候却显得超乎寻常的沉稳……’
‘自己看着这青楼,每天迎来送往的,原以为练出了一些看破红尘的心境。可怪怪的,这苏三却总让人心神不宁。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让人不自禁地去看、去想……难道自己三十多岁的年纪,倒让一个毛孩子给扰动了心境?’
‘他倒是一付看见了自己,眼睛里便有些拔不出去的架式,自己也自然可以看出他心里那点心意,可是他是真心实意的吗?’
‘哎呀,好端端地怎么就想到了这些?真是羞人……如今林海录也死了,老爷的仇也算报了……我这青风楼有没有,也没什么意义了。怎么感觉仇报了,生活反而没有了奔头一样呢?’
虞凤怔怔地想着这些,靠在窗边看着后园里的景色
第二百单九章,高谈阔论在线阅读
第二百单九章,高谈阔论
肉文屋 /
第二百单九章,高谈阔论
第二百单九章,高谈阔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