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加梁孝王墓中文物留到后世的可能性,他打算就地取材,为梁孝王墓修筑一道具有防盗作用的金刚墙……
这事听起来很复杂,但其实操作起来非常简单。
这道金刚墙只需使用瓬人军掘墓时挖出的石块胡乱堆砌起来即可,越乱越好,甚至摇摇欲坠效果更佳,而后便可以回土。
这种防盗手段早在春秋时期的墓中便有使用。
倘若瓬人军离去之后再有人来盗墓,挖到这道金刚墙时,只要抽出其中的一块乱石,整片金刚墙便会轰然倒塌。
大量石块砸落下来,可瞬间将一个小型盗墓团伙埋葬!
至于更加专业的考古团队,发掘时一向小心谨慎,甚至连一块普通砖石都要小心清理查看,极少冒进,自然很难中招。
其实吴良也不是歧视谁。
只是无奈大部分小型盗墓团队眼中都只有利益,不但肆意破坏在他们眼中“不值钱”的重要文物,有些人还会将具有重要意义的国宝卖到海外,实在可恨。
相比较而言,考古团队虽然也是一种盗墓行为,但至少能够保证文物的历史价值与流向。
第二十五章 贵人
这工程没什么技术含量。
吴良虽名义上是负责人,但其实也仅仅只是与屯长简单交流了一番,屯长便已领会他的意思,带人下去干活了。
如今瓬人军上下人人都知道吴良立了头功。
加上曹禀又对他极为器重,甚至有传言说这次回去之后,曹禀便可能将军候一职让与他来做,因此人人都会他极为客气,命令传达下去执行的也是颇为顺利。
至于那传言嘛……
八成是陈金水那几个大嘴巴传出来的,因为曹禀说这番话的时候就他们六人在场。
安排妥当之后,吴良难得清闲下来。
独自走在寝园之内,总算有了功夫细想那个神秘小鼓的事情。
结合《史记》中有关梁孝王的记载,吴良依旧觉得这小鼓与那头背上长着脚的怪牛关系匪浅,没准儿小鼓的鼓面与背带就是用那头怪牛的皮所制。
而且那头怪牛必定不是俗物!
还是那句话,如果只是一般的兽皮,绝对不可能经历这么长的时间之后,依旧保持新皮一般的柔软与韧性。
“牛……牛……牛……”
顺着这个线索,吴良闭上眼睛搜索自己脑中所知的所有与牛有关的历史传说与典故。
良久之后。
“夔(kui二声)牛?”
吴良蓦然睁眼,终于找到了一个自认为比较接近的答案。
《山海经·大荒经》中收录过这样一种异兽,这种异兽叫做“夔牛”。
夔牛长得像牛,但只有一只脚,浑身青色,头上没有角,叫声像打雷一般,轰隆隆震天动地,只要它一进水,必然狂风大作,风雨交加,是一种极为罕见的上古异兽。
相传天下只有三头夔牛。
第一头夔牛被黄帝捉住,剥了皮做成了战鼓,剔了骨做成了鼓槌,听说此鼓一击声震500余里,黄帝部落的将士听到鼓声之后群情激奋,奋勇无比,而蚩尤的部落则闻风丧胆,于是天下大定;
第二头夔牛则被秦始皇找到,他也想效仿往日黄帝用天鼓振奋士气,从而征服六国,踏平天下,一统华夏,于是他也将夔牛杀了做成了鼓,但这鼓制成之后敲击起来效果不知为何却差强人意,又被他一怒之下毁了;
自此,夔牛便只剩下了一头。
可是自秦始皇之后一直到吴良生活的二十一世纪,之间历经两千多年的历史,便再也没有了有关夔牛的任何线索,仿佛第三头夔牛凭空消失了一般,不免令人疑惑。
而吴良之所以会将神秘小鼓与夔牛联系在一起,主要是基于三点:
第一、神秘小鼓的鼓面中确实透着些许青色,起初他还以为这是因为采用了某种特殊的鞣制技术所致,因此并没有太关注。
但现在看来,倒确实与夔牛的皮毛颜色有些类似。
并且外形也有待商榷,背上长着脚与一只脚的牛,总觉得有点相似之处;
第二、仍要说回《史记》。
作为一部篇幅冗长的纪传体通史,《史记》中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里面可谓人物众多事迹众多。
因此若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断然是没有资格载入《史记》的。
而偏偏这头长着脚的怪牛的事便被载入了其中,这从另外一个侧面是不是也可以证明,这头怪牛其实很有来头,只是司马迁没有细写,又或者因为某种原因没敢细写罢了?
毕竟据吴良所知,梁孝王刘武虽然没有当过皇帝,但其实一直有一颗称帝的心。
并且为此还命人暗杀了十多名反对他称帝的朝廷重臣,当时的皇帝汉景帝刘启得知此事之后震怒,刘武不得不命手下谋士自杀顶罪,又与窦太后合演了一处假死的戏码,才终于逃过死罪,自此却也难逃汉景帝刘启的怨恨……
而在这不久之后,有人为刘武献上一头背后长着脚的怪牛。
又过了没多久,刘武便忽然得了热病暴毙而亡。
假设那怪牛就是夔牛,试想这样一个有野心的人,发现夔牛之后将其杀死制作成鼓以求一统天下不是顺理成章的事么?
这事听起来很复杂,但其实操作起来非常简单。
这道金刚墙只需使用瓬人军掘墓时挖出的石块胡乱堆砌起来即可,越乱越好,甚至摇摇欲坠效果更佳,而后便可以回土。
这种防盗手段早在春秋时期的墓中便有使用。
倘若瓬人军离去之后再有人来盗墓,挖到这道金刚墙时,只要抽出其中的一块乱石,整片金刚墙便会轰然倒塌。
大量石块砸落下来,可瞬间将一个小型盗墓团伙埋葬!
至于更加专业的考古团队,发掘时一向小心谨慎,甚至连一块普通砖石都要小心清理查看,极少冒进,自然很难中招。
其实吴良也不是歧视谁。
只是无奈大部分小型盗墓团队眼中都只有利益,不但肆意破坏在他们眼中“不值钱”的重要文物,有些人还会将具有重要意义的国宝卖到海外,实在可恨。
相比较而言,考古团队虽然也是一种盗墓行为,但至少能够保证文物的历史价值与流向。
第二十五章 贵人
这工程没什么技术含量。
吴良虽名义上是负责人,但其实也仅仅只是与屯长简单交流了一番,屯长便已领会他的意思,带人下去干活了。
如今瓬人军上下人人都知道吴良立了头功。
加上曹禀又对他极为器重,甚至有传言说这次回去之后,曹禀便可能将军候一职让与他来做,因此人人都会他极为客气,命令传达下去执行的也是颇为顺利。
至于那传言嘛……
八成是陈金水那几个大嘴巴传出来的,因为曹禀说这番话的时候就他们六人在场。
安排妥当之后,吴良难得清闲下来。
独自走在寝园之内,总算有了功夫细想那个神秘小鼓的事情。
结合《史记》中有关梁孝王的记载,吴良依旧觉得这小鼓与那头背上长着脚的怪牛关系匪浅,没准儿小鼓的鼓面与背带就是用那头怪牛的皮所制。
而且那头怪牛必定不是俗物!
还是那句话,如果只是一般的兽皮,绝对不可能经历这么长的时间之后,依旧保持新皮一般的柔软与韧性。
“牛……牛……牛……”
顺着这个线索,吴良闭上眼睛搜索自己脑中所知的所有与牛有关的历史传说与典故。
良久之后。
“夔(kui二声)牛?”
吴良蓦然睁眼,终于找到了一个自认为比较接近的答案。
《山海经·大荒经》中收录过这样一种异兽,这种异兽叫做“夔牛”。
夔牛长得像牛,但只有一只脚,浑身青色,头上没有角,叫声像打雷一般,轰隆隆震天动地,只要它一进水,必然狂风大作,风雨交加,是一种极为罕见的上古异兽。
相传天下只有三头夔牛。
第一头夔牛被黄帝捉住,剥了皮做成了战鼓,剔了骨做成了鼓槌,听说此鼓一击声震500余里,黄帝部落的将士听到鼓声之后群情激奋,奋勇无比,而蚩尤的部落则闻风丧胆,于是天下大定;
第二头夔牛则被秦始皇找到,他也想效仿往日黄帝用天鼓振奋士气,从而征服六国,踏平天下,一统华夏,于是他也将夔牛杀了做成了鼓,但这鼓制成之后敲击起来效果不知为何却差强人意,又被他一怒之下毁了;
自此,夔牛便只剩下了一头。
可是自秦始皇之后一直到吴良生活的二十一世纪,之间历经两千多年的历史,便再也没有了有关夔牛的任何线索,仿佛第三头夔牛凭空消失了一般,不免令人疑惑。
而吴良之所以会将神秘小鼓与夔牛联系在一起,主要是基于三点:
第一、神秘小鼓的鼓面中确实透着些许青色,起初他还以为这是因为采用了某种特殊的鞣制技术所致,因此并没有太关注。
但现在看来,倒确实与夔牛的皮毛颜色有些类似。
并且外形也有待商榷,背上长着脚与一只脚的牛,总觉得有点相似之处;
第二、仍要说回《史记》。
作为一部篇幅冗长的纪传体通史,《史记》中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里面可谓人物众多事迹众多。
因此若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断然是没有资格载入《史记》的。
而偏偏这头长着脚的怪牛的事便被载入了其中,这从另外一个侧面是不是也可以证明,这头怪牛其实很有来头,只是司马迁没有细写,又或者因为某种原因没敢细写罢了?
毕竟据吴良所知,梁孝王刘武虽然没有当过皇帝,但其实一直有一颗称帝的心。
并且为此还命人暗杀了十多名反对他称帝的朝廷重臣,当时的皇帝汉景帝刘启得知此事之后震怒,刘武不得不命手下谋士自杀顶罪,又与窦太后合演了一处假死的戏码,才终于逃过死罪,自此却也难逃汉景帝刘启的怨恨……
而在这不久之后,有人为刘武献上一头背后长着脚的怪牛。
又过了没多久,刘武便忽然得了热病暴毙而亡。
假设那怪牛就是夔牛,试想这样一个有野心的人,发现夔牛之后将其杀死制作成鼓以求一统天下不是顺理成章的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