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媳妇摇摇头嘟囔一句:“也不知道谁,原先竞争不过还不服气,这会儿倒是一口一个褚厂长了。那你们就日本的了?”
郭帅笑笑:“这可不一定,厂长说看看美国的公司还送别的好处吗?”
当然,他们迎来的不是什么美国好处,而是阅览室的同事在一本《机械》杂志上翻出的短小新闻——日本产的八位微控制器数控车床,在美国目前已经收到了22起投诉,他们所配的刀具出现断裂问题,已经造成了五起重伤事故,并将出现问题的13家机床公司列在其中。
赫然就是刚刚发布广告的那13家。
同事还说呢:“不知道怎么了,七八家杂志都转发了这条新闻,看样子是真的。”
看到杂志郭帅都愣了,“这么巧?”
褚淑敏点点头:“真是太巧了!”
很多人都觉得巧,可是又不得不信——
“文章源自美国机床时报,看样子是很正规的媒体。”
“如果是真的,也不是不可以理解,你看看,正好就是他们这次降价的型号,如果没有问题,他们怎么可能这么好心降价呢?如果想要降价的话,在燎原一号一出现,就会跟太阳机床厂一样立刻降价了。现在过了一个月,显然是想把有问题的东西给我们。”
“他们不是不可能这样。原先一把铣刀都这么小气,突然这么大方,必定有鬼,反正我是不信他们。”
川野清他们都以为,广告一发,咨询的人肯定是如山如海一般涌过来——他们的产品质量一向有口碑,价格已经落到了最低点,只要想买机床,就不可能绕过他们。
结果第二天早上到了十点,有但是并不算太多,还有不少人旁敲侧击问他们,这么降价是不是设备不好。佳子都快急疯了,一直在解释保质保量,但人家却总是反问:“一样吗?那你们过去一把铣刀都买不到,怎么现在这么大方?!”
这事儿真难以解释,饶是佳子这样的销冠也是哑口无言。
后来他们就分析,为什么都这么问呢,佳子故意反问了一句,怎么这么不信任我们,才知道发生了什么?!据统计,那则小新闻足足在70家相关报刊转发,这一看就知道,肯定是美国人的手段,这是他们最擅长的。
于是整个九月,许如意都在见识80年代的商战是什么样子——少了点电子设备,不能够翻墙拍照之类的,不过手段可是如出一辙。
继古田丢了广告带后,太阳机床厂也被盗了,据说啥也没丢,但是刘晓红提供信息——太阳机床厂似乎换了大门。随后,太阳机床厂被爆出了多起因为生产时切削力度过大,机床铸铁居然出现裂纹,导致操作人员受伤的消息。
当然这都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有人举报,太阳机床厂涉嫌偷税漏税,审计机构提供虚假信息,这下直接被查封了。当然,长崎为首的几家机床公司也未能幸免,因为很快就有人举报,他们在几年前的夏国机床采购中,涉嫌贿赂相关企业负责人。
夏国人哪里见过这个啊,简直目瞪口呆,明明是降价呢,怎么都降到了派出所去了,自然想买机床也就无从下手了,于是,许如意发现,兜兜转转,九月份的成交量居然还是燎原厂第一。
张元看着数据都有些不敢置信,问许如意:“厂长,这也是您料到的吗?”
许如意心想,我就算是重生,也料不到这个啊,实在是资本世界太复杂了。她只准备了正常的商战,没准备变异的商战,还是他们会玩。
当然,他们相互攀扯,怎么可能放过燎原厂呢!
可是燎原总厂成立时间短,许如意要求的严格,本身又以身作则,买个彩电都要开发票盖章,根本没处可攻击,至于燎原一号,他们倒是想找点负面新闻,可惜刚刚问世,第一批用户才刚到手,哪里也不可能找到的。
燎原厂遇到的事儿,并不是这方面的,而是突然有人提了建议——燎原总厂规模实在是太庞大了,而且论起来,手推车厂已经不属于户外产品的范畴,其实燎原总厂四个厂是四个行业,他们认为,如此不搭界,还凑在一起,并不利于管理,如果可以拆分开来,就能各个发扬壮大,有四家龙头企业。
这事儿倒不是没人同意,事实上,还有不少人很赞成。
用张维的话说:“四家有着巨额利润的工厂,只有你一个厂长,如果拆分开来,就会多出多少位置?你们的规模这么大,每家厂子都可以再设分厂,又是多少位置?”
许如意也不得不说,这法子的确有点用处。
但她没什么惧怕的,做到这个程度,如果让人说说就分了,也太失败了,她直接问:“那现在是怎么说的呢。”
张维是打的电话,根本就没让她去省厅:“我直接骂回去了?!就他会数学题啊。又不是只有你们业务跨度大,哪家厂没有点副业,他们的大集体公司是干什么的?现在建筑公司也有,雪糕公司也有,怎么各个都不说?
谁家经营的好就拆谁?日后厂长们谁还愿意努力经营?这简直就是昏招!杨厅长也赞同我的想法,你不用管了。”
于是所谓的商战,许如意根本没正面碰上。
等着这场闹剧结束,太阳机床厂和长崎、古田等机床公司,被彻查了一遍,该补税的补税,该受罚的受罚——这说的是古田铁工所前任夏国分公司总经理田中,他当初不少合同都是通过贿赂签约的,价格远远高于市价,如果田中当初按着公司的要去,卸任后直接返回日本,肯定对他鞭长莫及。
可惜的是,田中因为心中不岔,宁愿降职也要留在夏国,这会儿却是逮了个正着,听说已经关进去了,恐怕是要坐牢的。
许如意听到后,替郭大伟说了一声:活该!
他们终于恢复了正常营业,已经到了十月初——美国国际机床展览会要开始了。虽然总部都要参加,对于夏国分公司来说,是不需要参展的。更何况,这样的国际机床展,他们也参与过多次了,根本没有什么兴趣。
只是万万没想到,贝尔和川野清在开展的第一天,就收到了来自美国同事的消息——来自夏国的燎原机床厂推出了16位微控制器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加工中心,这些系统和设备的性能优良,不亚于展出的同类型产品,最重要的是,数控系统的售价只有5万美元。
这个价钱,只同水平系统的五成!
而且他们还买了超多的广告在电视,报纸,甚至是传单在周边宾馆散发,现在,所有参展的采购商都已经疯狂了!
贝尔和川野清此时此刻几乎异口同声:他们哪里来的16位微控制器?哪里来的加工中心?他们什么时候研发的?这不符合常理!
当然,比起震惊,最重要的是,燎原厂疯了吗?8位的刚降价?16位的也降价?这可是如今最主流的系统,那国际订单还有他们的份吗?
第103章 三章合一
根据摩尔定律,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每18个月左右会增加一倍,那么每18个月左右,电脑的性能也会提升两倍。
事实上,这么多年来,大差不差都是根据摩尔定律发展的。
74年世界上第一台8位微控制器诞生,随后在78年左右就诞生了16位微控制器。不过,进入数控系统则有延迟性,事实上,1982年,大多数厂商才推出了16位的微控制器控制系统。
而从8位到16位,绝对不是翻倍这么简单。
8位、16位其实都是说的字长,也就说,数字越大,微控制器一次能够处理的信息越多,而且,存储量也越大。从8位进化到16位,数控机床的进步可以用飞来形容。
如8位微控制器数控机床,可以故障诊断,可以编程。而16位微控制器数控机床则可以做到人机会话,动态图形显示,实施软件精度补偿,还可以进行无人化运转要求。
也就是说,16位微控制器是进入全自动化的门槛。
这让贝尔和川野清怎么可能不大吃一惊,非但是他们,事实上,得知这个消息的所有人都在吃惊,这个进步也太快了,甚至不能够用他们通用的摩尔定律来套用,这是违反规律的。
当然,他们这会儿不仅仅是担心规律是否还能成为真理,担心的是,夏国如今的机床水平。
要知道,数控机床提高的绝对不仅仅是人工效率,事实上,如果仅是干得快的话,他们根本就干不过夏国——他们的人太多了。数控机床带来的是产业的革新,是可以更精确,可以质量更好,可以将一些原先不能够达到的标准成为现实。同时,再配上它的生产效率,这才是王炸。
而夏国拿出了8位微控制器,代表燎原厂入门了,不过8位能干的事情太少了,只能是普通的三轴机床,所以他们虽然震惊,也认同应该对夏国燎原厂进行打压,但并不是特别的着急。
从8位到16位,燎原厂需要走的路很长,即便如日本,也需要三年多的时间,而夏国的技术出现的如此突兀,他们认为即便是做出来了,后续想要发展,也需要不停补足之前的缺课。
因此,只要将燎原厂在这个阶段捏死就行了。
大幅度下调价格只是第一阶段,随后,他们就会寻找合适的夏国企业合资,投资兴建夏国的数控机床厂,给出最低的价格最好的政策,手把手的教这些厂家如何组装更挣钱,当然,还会将大量的订单交给这些厂家,快速挣钱,形成产业,外加上其他一些办法,到时候,随着市场的冲击,燎原厂又有什么本事,跟数个跨国大公司进行抗衡呢。
燎原厂唯一的结果就是倒闭。
当然,他们肯定会买下燎原厂或者是燎原厂的技术,这时候再仔细研究研究,这个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8位微控制器是怎么来的?说不定会给他们不少启发,得到更好的思路?
但这只是预想,现在他们还没开始做呢。燎原厂居然已经拿出了16位微控制器数控系统,你知道这代表着什么吗?
16位是现在的主流,而且也不是所有机床厂都能做到的,也就是说燎原厂追上了大家的步伐,这代表着燎原厂已经正式进入了机床国际市场,它不再是过去那个卖点零配件在桌子底下捡饭吃的小厂子,它已经有了上桌吃饭的资格。
你现在再想捏死它已经很难了。
毕竟,论价格,他们的成本再低,能低得过夏国的人力成本?美国年人均收入两万美元,夏国的年人均收入800块人民币。燎原厂的人力成本论起来,比零多不到哪里去。
至于其他,他们至今还不知道燎原厂的产业链是怎么回事,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没用他们的东西。
夏国的物价摆在那里,你凭什么跟燎原厂比价格?甚至,当时愿意降价的时候,他们也知道,5万左右的价格,对他们而言是亏到吐血骨折价,对燎原厂而言,肯定有余地。
至于其他的办法,建厂挤兑,8位数数控系统其实就是入门,又不是主流,即便是登上了国际市场,他们也可以用差不多的产品降价应对,事实上,这次国际展出,他们已经准备好了。
可是16位呢,这是他们主推的,难不成也降到这种程度吗?
更何况,如果燎原厂这么快拿出了16位微控制器、加工中心,那么他们就要思考一下,加工中心有没有柔性制造系统的影子,燎原厂会不会短时间内上柔性制造系统——这个系统其实就是指对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的整合,配上物料的传送装置,可以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加工多种工件,使得所有的设备可以高效利用,同时还能节省人工。
这是目前最先进的系统了。
如果燎原厂连这个苗头都有了,那么它背后的技术储备将不可估量,说不定手中都有32位微控制器的技术,如果有的话,就代表着一些高端机床的门槛它也进入了,譬如五轴机床,那就防不住了。
那将是对夏国策略的大变动——他们的禁运条例就失效了。
所以,这个消息一出,许如意这边清闲舒适,其他参展机床公司,已经彻底从内部彻底忙了起来——恐怕很多人都想不到,燎原厂一个广告,采购商们还没激动过劲儿呢,先全球制造商加了班。
按理说这种分析,必须得有实质内容,但是,燎原厂奇怪就奇怪在这里,第一台燎原一号目前虽然有交付,但是只限于夏国部分工厂。
这部分工厂可是燎原厂一推出燎原一号立刻签合同订购的,也就是说,这是燎原厂的忠实支持者外加毫无疑惑的爱国工厂,他们本来已经试过很多次了,想看看样机到底什么样子,但是全完没有机会。
这一次,目前正在布展,按理说可以看看了,结果燎原厂太鸡贼了,机器运进去后,弄了一大块黑色布料,将整个展台围的严严实实,里面灯火辉煌,外面一点看不见,想偷窥?只有天窗,你好意思爬吗?
所以,加班的对象就是分析燎原厂的广告。
燎原厂一共通过三个途径散发了广告,一是电视,内容很简单,画面上是一台数控车床,正在加工大家非常熟悉的测试题目——方形菱形圆形加工测试,整体看,系统运行顺畅,平稳,铣刀路线优秀——但更多就没有了,因为只有20秒。
后面直接显示文字,16位微控制器数控机床,数控展区166号展台,一台只要五万美元。
这是最直观的感受了,其他的报纸和传单内容差不多,只是放了大的照片,介绍了一下数控系统的优点,跟其他厂商的是差不多的,根本看不出来什么。
所有加班的人就一个想法:就这?
长崎机床公司社长川田祥太接到消息后,直接到了公司,盯着他们的研发人员问:“能看出什么?”
“太短了!”研发人员也很无奈啊,这么短根本看不出来,“要是再长一些也行,这样只能看出他们暂时很平稳,路线暂时还可以,更多的就不够用了。”
川田祥太就是干这行的,他如何不知道呢。
他此时简直对许如意的厌恶到达了极点,那个可恶的女人,在夏国放那种无聊的广告都可以一分钟,为什么到了美国宣传就只有20秒?你要不不放,要不就多放点?你没钱吗?这是干什么!!!
他只能问:“我们最低报价是多少?”
相关负责人小心翼翼地说:“只论数控系统的话,最低6万美元左右。”
川田祥太就一个想法,该死的燎原厂,又把价格定在这个难受的位置!
“八嘎!”他忍不住骂了一句。
但是有什么用呢,倒是让所有人都发现了他的无奈。
至于美国人自然是比远在亚洲的日本要方便多了,他们当然明面上也收到了这些信息,可是别忘了,印刷厂、报社和电视台都是他们美国的,背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太阳机床厂的总裁杰奎琳就直接找到了广告部的负责人:“他们送了几个样带,有没有更多信息?”
结果对方的回应是:“只有这一个,广告是在夏国拍好带来的,我本来以为不能用,毕竟他们的设备很落后,可能达不到我们的播放标准,没想到他们已经实际打听过了,完全合格。而且内容很正常,我们就同意了。”
杰奎琳又多问了句:“是谁帮忙联系的。”
对方给出了一个她很熟悉的名字:“是一位很体面的绅士,应该是华裔,叫做齐丰。”
杰奎琳就知道是他!
81年,燎原厂那个震惊体新闻就是齐丰帮忙找到机械日报发表的。随后,这新闻成功点燃了美国机床届对进口机床的反抗,最终以美日机床协议结束,他们取得了胜利。
当时她觉得,这对于美国对于太阳机床厂是大有益处,非常得意,至于燎原厂由此而得到了一些曝光,她认为根本没有用处——燎原厂实在是太弱小了。
可谁能想到呢,那个没任何根基的小厂子居然将这条新闻传播到了全世界的国家中去,由此接纳了他们不稀罕,日本人没顾得上的落后国家旧机床改造生意。
到此杰奎琳都觉得这是无所谓的,毕竟与其让日本人将所有的钱都挣了,不如分点给夏国人。夏国虽然庞大但真的太弱了,根本不值一提。
郭帅笑笑:“这可不一定,厂长说看看美国的公司还送别的好处吗?”
当然,他们迎来的不是什么美国好处,而是阅览室的同事在一本《机械》杂志上翻出的短小新闻——日本产的八位微控制器数控车床,在美国目前已经收到了22起投诉,他们所配的刀具出现断裂问题,已经造成了五起重伤事故,并将出现问题的13家机床公司列在其中。
赫然就是刚刚发布广告的那13家。
同事还说呢:“不知道怎么了,七八家杂志都转发了这条新闻,看样子是真的。”
看到杂志郭帅都愣了,“这么巧?”
褚淑敏点点头:“真是太巧了!”
很多人都觉得巧,可是又不得不信——
“文章源自美国机床时报,看样子是很正规的媒体。”
“如果是真的,也不是不可以理解,你看看,正好就是他们这次降价的型号,如果没有问题,他们怎么可能这么好心降价呢?如果想要降价的话,在燎原一号一出现,就会跟太阳机床厂一样立刻降价了。现在过了一个月,显然是想把有问题的东西给我们。”
“他们不是不可能这样。原先一把铣刀都这么小气,突然这么大方,必定有鬼,反正我是不信他们。”
川野清他们都以为,广告一发,咨询的人肯定是如山如海一般涌过来——他们的产品质量一向有口碑,价格已经落到了最低点,只要想买机床,就不可能绕过他们。
结果第二天早上到了十点,有但是并不算太多,还有不少人旁敲侧击问他们,这么降价是不是设备不好。佳子都快急疯了,一直在解释保质保量,但人家却总是反问:“一样吗?那你们过去一把铣刀都买不到,怎么现在这么大方?!”
这事儿真难以解释,饶是佳子这样的销冠也是哑口无言。
后来他们就分析,为什么都这么问呢,佳子故意反问了一句,怎么这么不信任我们,才知道发生了什么?!据统计,那则小新闻足足在70家相关报刊转发,这一看就知道,肯定是美国人的手段,这是他们最擅长的。
于是整个九月,许如意都在见识80年代的商战是什么样子——少了点电子设备,不能够翻墙拍照之类的,不过手段可是如出一辙。
继古田丢了广告带后,太阳机床厂也被盗了,据说啥也没丢,但是刘晓红提供信息——太阳机床厂似乎换了大门。随后,太阳机床厂被爆出了多起因为生产时切削力度过大,机床铸铁居然出现裂纹,导致操作人员受伤的消息。
当然这都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有人举报,太阳机床厂涉嫌偷税漏税,审计机构提供虚假信息,这下直接被查封了。当然,长崎为首的几家机床公司也未能幸免,因为很快就有人举报,他们在几年前的夏国机床采购中,涉嫌贿赂相关企业负责人。
夏国人哪里见过这个啊,简直目瞪口呆,明明是降价呢,怎么都降到了派出所去了,自然想买机床也就无从下手了,于是,许如意发现,兜兜转转,九月份的成交量居然还是燎原厂第一。
张元看着数据都有些不敢置信,问许如意:“厂长,这也是您料到的吗?”
许如意心想,我就算是重生,也料不到这个啊,实在是资本世界太复杂了。她只准备了正常的商战,没准备变异的商战,还是他们会玩。
当然,他们相互攀扯,怎么可能放过燎原厂呢!
可是燎原总厂成立时间短,许如意要求的严格,本身又以身作则,买个彩电都要开发票盖章,根本没处可攻击,至于燎原一号,他们倒是想找点负面新闻,可惜刚刚问世,第一批用户才刚到手,哪里也不可能找到的。
燎原厂遇到的事儿,并不是这方面的,而是突然有人提了建议——燎原总厂规模实在是太庞大了,而且论起来,手推车厂已经不属于户外产品的范畴,其实燎原总厂四个厂是四个行业,他们认为,如此不搭界,还凑在一起,并不利于管理,如果可以拆分开来,就能各个发扬壮大,有四家龙头企业。
这事儿倒不是没人同意,事实上,还有不少人很赞成。
用张维的话说:“四家有着巨额利润的工厂,只有你一个厂长,如果拆分开来,就会多出多少位置?你们的规模这么大,每家厂子都可以再设分厂,又是多少位置?”
许如意也不得不说,这法子的确有点用处。
但她没什么惧怕的,做到这个程度,如果让人说说就分了,也太失败了,她直接问:“那现在是怎么说的呢。”
张维是打的电话,根本就没让她去省厅:“我直接骂回去了?!就他会数学题啊。又不是只有你们业务跨度大,哪家厂没有点副业,他们的大集体公司是干什么的?现在建筑公司也有,雪糕公司也有,怎么各个都不说?
谁家经营的好就拆谁?日后厂长们谁还愿意努力经营?这简直就是昏招!杨厅长也赞同我的想法,你不用管了。”
于是所谓的商战,许如意根本没正面碰上。
等着这场闹剧结束,太阳机床厂和长崎、古田等机床公司,被彻查了一遍,该补税的补税,该受罚的受罚——这说的是古田铁工所前任夏国分公司总经理田中,他当初不少合同都是通过贿赂签约的,价格远远高于市价,如果田中当初按着公司的要去,卸任后直接返回日本,肯定对他鞭长莫及。
可惜的是,田中因为心中不岔,宁愿降职也要留在夏国,这会儿却是逮了个正着,听说已经关进去了,恐怕是要坐牢的。
许如意听到后,替郭大伟说了一声:活该!
他们终于恢复了正常营业,已经到了十月初——美国国际机床展览会要开始了。虽然总部都要参加,对于夏国分公司来说,是不需要参展的。更何况,这样的国际机床展,他们也参与过多次了,根本没有什么兴趣。
只是万万没想到,贝尔和川野清在开展的第一天,就收到了来自美国同事的消息——来自夏国的燎原机床厂推出了16位微控制器数控系统和数控机床、加工中心,这些系统和设备的性能优良,不亚于展出的同类型产品,最重要的是,数控系统的售价只有5万美元。
这个价钱,只同水平系统的五成!
而且他们还买了超多的广告在电视,报纸,甚至是传单在周边宾馆散发,现在,所有参展的采购商都已经疯狂了!
贝尔和川野清此时此刻几乎异口同声:他们哪里来的16位微控制器?哪里来的加工中心?他们什么时候研发的?这不符合常理!
当然,比起震惊,最重要的是,燎原厂疯了吗?8位的刚降价?16位的也降价?这可是如今最主流的系统,那国际订单还有他们的份吗?
第103章 三章合一
根据摩尔定律,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每18个月左右会增加一倍,那么每18个月左右,电脑的性能也会提升两倍。
事实上,这么多年来,大差不差都是根据摩尔定律发展的。
74年世界上第一台8位微控制器诞生,随后在78年左右就诞生了16位微控制器。不过,进入数控系统则有延迟性,事实上,1982年,大多数厂商才推出了16位的微控制器控制系统。
而从8位到16位,绝对不是翻倍这么简单。
8位、16位其实都是说的字长,也就说,数字越大,微控制器一次能够处理的信息越多,而且,存储量也越大。从8位进化到16位,数控机床的进步可以用飞来形容。
如8位微控制器数控机床,可以故障诊断,可以编程。而16位微控制器数控机床则可以做到人机会话,动态图形显示,实施软件精度补偿,还可以进行无人化运转要求。
也就是说,16位微控制器是进入全自动化的门槛。
这让贝尔和川野清怎么可能不大吃一惊,非但是他们,事实上,得知这个消息的所有人都在吃惊,这个进步也太快了,甚至不能够用他们通用的摩尔定律来套用,这是违反规律的。
当然,他们这会儿不仅仅是担心规律是否还能成为真理,担心的是,夏国如今的机床水平。
要知道,数控机床提高的绝对不仅仅是人工效率,事实上,如果仅是干得快的话,他们根本就干不过夏国——他们的人太多了。数控机床带来的是产业的革新,是可以更精确,可以质量更好,可以将一些原先不能够达到的标准成为现实。同时,再配上它的生产效率,这才是王炸。
而夏国拿出了8位微控制器,代表燎原厂入门了,不过8位能干的事情太少了,只能是普通的三轴机床,所以他们虽然震惊,也认同应该对夏国燎原厂进行打压,但并不是特别的着急。
从8位到16位,燎原厂需要走的路很长,即便如日本,也需要三年多的时间,而夏国的技术出现的如此突兀,他们认为即便是做出来了,后续想要发展,也需要不停补足之前的缺课。
因此,只要将燎原厂在这个阶段捏死就行了。
大幅度下调价格只是第一阶段,随后,他们就会寻找合适的夏国企业合资,投资兴建夏国的数控机床厂,给出最低的价格最好的政策,手把手的教这些厂家如何组装更挣钱,当然,还会将大量的订单交给这些厂家,快速挣钱,形成产业,外加上其他一些办法,到时候,随着市场的冲击,燎原厂又有什么本事,跟数个跨国大公司进行抗衡呢。
燎原厂唯一的结果就是倒闭。
当然,他们肯定会买下燎原厂或者是燎原厂的技术,这时候再仔细研究研究,这个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8位微控制器是怎么来的?说不定会给他们不少启发,得到更好的思路?
但这只是预想,现在他们还没开始做呢。燎原厂居然已经拿出了16位微控制器数控系统,你知道这代表着什么吗?
16位是现在的主流,而且也不是所有机床厂都能做到的,也就是说燎原厂追上了大家的步伐,这代表着燎原厂已经正式进入了机床国际市场,它不再是过去那个卖点零配件在桌子底下捡饭吃的小厂子,它已经有了上桌吃饭的资格。
你现在再想捏死它已经很难了。
毕竟,论价格,他们的成本再低,能低得过夏国的人力成本?美国年人均收入两万美元,夏国的年人均收入800块人民币。燎原厂的人力成本论起来,比零多不到哪里去。
至于其他,他们至今还不知道燎原厂的产业链是怎么回事,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没用他们的东西。
夏国的物价摆在那里,你凭什么跟燎原厂比价格?甚至,当时愿意降价的时候,他们也知道,5万左右的价格,对他们而言是亏到吐血骨折价,对燎原厂而言,肯定有余地。
至于其他的办法,建厂挤兑,8位数数控系统其实就是入门,又不是主流,即便是登上了国际市场,他们也可以用差不多的产品降价应对,事实上,这次国际展出,他们已经准备好了。
可是16位呢,这是他们主推的,难不成也降到这种程度吗?
更何况,如果燎原厂这么快拿出了16位微控制器、加工中心,那么他们就要思考一下,加工中心有没有柔性制造系统的影子,燎原厂会不会短时间内上柔性制造系统——这个系统其实就是指对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的整合,配上物料的传送装置,可以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加工多种工件,使得所有的设备可以高效利用,同时还能节省人工。
这是目前最先进的系统了。
如果燎原厂连这个苗头都有了,那么它背后的技术储备将不可估量,说不定手中都有32位微控制器的技术,如果有的话,就代表着一些高端机床的门槛它也进入了,譬如五轴机床,那就防不住了。
那将是对夏国策略的大变动——他们的禁运条例就失效了。
所以,这个消息一出,许如意这边清闲舒适,其他参展机床公司,已经彻底从内部彻底忙了起来——恐怕很多人都想不到,燎原厂一个广告,采购商们还没激动过劲儿呢,先全球制造商加了班。
按理说这种分析,必须得有实质内容,但是,燎原厂奇怪就奇怪在这里,第一台燎原一号目前虽然有交付,但是只限于夏国部分工厂。
这部分工厂可是燎原厂一推出燎原一号立刻签合同订购的,也就是说,这是燎原厂的忠实支持者外加毫无疑惑的爱国工厂,他们本来已经试过很多次了,想看看样机到底什么样子,但是全完没有机会。
这一次,目前正在布展,按理说可以看看了,结果燎原厂太鸡贼了,机器运进去后,弄了一大块黑色布料,将整个展台围的严严实实,里面灯火辉煌,外面一点看不见,想偷窥?只有天窗,你好意思爬吗?
所以,加班的对象就是分析燎原厂的广告。
燎原厂一共通过三个途径散发了广告,一是电视,内容很简单,画面上是一台数控车床,正在加工大家非常熟悉的测试题目——方形菱形圆形加工测试,整体看,系统运行顺畅,平稳,铣刀路线优秀——但更多就没有了,因为只有20秒。
后面直接显示文字,16位微控制器数控机床,数控展区166号展台,一台只要五万美元。
这是最直观的感受了,其他的报纸和传单内容差不多,只是放了大的照片,介绍了一下数控系统的优点,跟其他厂商的是差不多的,根本看不出来什么。
所有加班的人就一个想法:就这?
长崎机床公司社长川田祥太接到消息后,直接到了公司,盯着他们的研发人员问:“能看出什么?”
“太短了!”研发人员也很无奈啊,这么短根本看不出来,“要是再长一些也行,这样只能看出他们暂时很平稳,路线暂时还可以,更多的就不够用了。”
川田祥太就是干这行的,他如何不知道呢。
他此时简直对许如意的厌恶到达了极点,那个可恶的女人,在夏国放那种无聊的广告都可以一分钟,为什么到了美国宣传就只有20秒?你要不不放,要不就多放点?你没钱吗?这是干什么!!!
他只能问:“我们最低报价是多少?”
相关负责人小心翼翼地说:“只论数控系统的话,最低6万美元左右。”
川田祥太就一个想法,该死的燎原厂,又把价格定在这个难受的位置!
“八嘎!”他忍不住骂了一句。
但是有什么用呢,倒是让所有人都发现了他的无奈。
至于美国人自然是比远在亚洲的日本要方便多了,他们当然明面上也收到了这些信息,可是别忘了,印刷厂、报社和电视台都是他们美国的,背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太阳机床厂的总裁杰奎琳就直接找到了广告部的负责人:“他们送了几个样带,有没有更多信息?”
结果对方的回应是:“只有这一个,广告是在夏国拍好带来的,我本来以为不能用,毕竟他们的设备很落后,可能达不到我们的播放标准,没想到他们已经实际打听过了,完全合格。而且内容很正常,我们就同意了。”
杰奎琳又多问了句:“是谁帮忙联系的。”
对方给出了一个她很熟悉的名字:“是一位很体面的绅士,应该是华裔,叫做齐丰。”
杰奎琳就知道是他!
81年,燎原厂那个震惊体新闻就是齐丰帮忙找到机械日报发表的。随后,这新闻成功点燃了美国机床届对进口机床的反抗,最终以美日机床协议结束,他们取得了胜利。
当时她觉得,这对于美国对于太阳机床厂是大有益处,非常得意,至于燎原厂由此而得到了一些曝光,她认为根本没有用处——燎原厂实在是太弱小了。
可谁能想到呢,那个没任何根基的小厂子居然将这条新闻传播到了全世界的国家中去,由此接纳了他们不稀罕,日本人没顾得上的落后国家旧机床改造生意。
到此杰奎琳都觉得这是无所谓的,毕竟与其让日本人将所有的钱都挣了,不如分点给夏国人。夏国虽然庞大但真的太弱了,根本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