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美国的机床厂,或者他们的协会之类的,一篇采访而已,推广一下只是随手的事情。”
齐丰根本不理解:“没必要吧,这才多大的事儿?”
许如意却知道,这不在于事儿大,而在于揭露日本人的阴险,这是一种隐晦的宣传。
齐丰虽然努力去了解这个行业,可能也知道一些知识和数据,但他不是许如意,许如意是从后世来的,太知道此时的日本机床业给美国的机床业怎样的冲击!
美国机床行业马上就要被日本机床行业吃掉了。
他们所有新增出的需求,并没有被本土机床厂接收,而是都归了日本机床公司。
因此,在1982年,美国机床协会不得不对日本机床进口实行限额,为的就是保护本土公司。
这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对任何可以打击到对方的办法,都去试一试,推一推,倒也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目前一些事情还未发生,许如意也不能说的详细:“长期的宣传就会造成刻板印象,自然会引起美国人对于日本机床公司的厌恶。就跟他们如此宣传夏国一样。水滴石穿的事儿,不用太大,坚持就行。”
这点齐丰是知道的,他无奈地点点头:“也是。不过这样的话,这条新闻势必最近会被不停提起,你不是想只在美国走个过场,在其他国家转载宣传吗?这动静可不小!怎么办?长崎那边会不会有意见?”
许如意压根不怕。
她没准备在美国下功夫,是因为数显装置在美国安装率已经超过了五成,而且美国的机床虽然在后世丧失了市场,但在现在还是强者。燎原厂暂时也进不去。
但是,如果有这样的机会,可以不停地和长崎机床厂一并提起,她干嘛不要啊。
虽然现在他们进不去美国,可不代表以后不去。
许如意笑着说:“那就让他们宣传,适当的话,咱们也可以帮忙增加一下曝光,别让热度凉下来。而且趁机往其他国家转发,这消息来源可更让人相信了。”
齐丰应了一声:“好!”
许如意倒是没想到,在八十年代,她还会面临两个国家的媒体宣传狂潮。
夏国这边人民报的专访,直接将燎原机床厂参加国际机床展并取得了好成绩的消息,传到了全国各地,无论是机床行业,还是其他行业,都知道了在南河省有这样一个工厂,居然不但能够在广交会上赚外汇,还能去外国赚他们的钱!
这年头外汇异常重要,所以燎原厂这种跑出去的做法,赢得了不少喝彩。
他们厂不但接到了很多的贺信、电话,甚至还收到了不少机床厂和其他厂子的来电,说是想要来参观学习,也想出去赚外汇。
这在八十年代可是非常流行的做法,而且还能增进相互之间的联系,许如意就把自己收集的一些关于国外展会的资料拿了出来,还让出国的同志各自写了一篇所见所想,汇在一起,如果来参观学习就当是课本了,如果不来,也会免费邮寄赠送,让大家看看,国外的展览是什么样。
倒是得到了不少厂子的称赞。
如果说人民报在大面积范围内引起了轰动,是扬名,那么179家报刊刊登的那一篇《机床升级改造的意义》,则是真正的在基层范围内,引起了注意和共鸣。
虽然在国外,数控机床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在国内,也有了不少的研究和落地,但其实在基层很多人对于数控、数显还是陌生的。
尤其是,这个行业很多人的文化水平并不高,数控和数显一看就是很高大上的设备,还带着显示器,大家一听第一反应就是,我们手工就挺好,这东西肯定又贵又难操作,没这个必要。
而在这篇文章中,许如意就像是个幼儿园的老师,从数控和数显的定义区别入手,几乎是将这门技术揉碎了讲给大家,这是什么原理,比之人工操作有什么样的优势。
当然,最重要的是成本,许如意直接将改造的成本和利润完全算了出来给大家看,譬如一台立车装上两座数显,在国内的价格是7000元。这一年就可以新增1140工时,按着正常的工时价格来计算,一年可以多产生12000元的利润。不到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况且,不仅仅是多赚钱了,数显装置还可以提高加工质量和精度,减少辅助工时,这又是一笔隐形的财富。
比之大家偶尔能接触到的专业期刊,这篇文章真的是太详细了,就像是各家的技术员和会计合在一起,跟你在这儿掰扯,这东西是干什么的,有什么用,装上有啥好处,这下可都能看懂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的普及性文章,如果是发在了机床报这样的全国媒体上,其实效果不会特别好,一方面是常年订阅这些报纸的人员已经有了这样的认知,另一方面是,需要这些知识的人,其实拿不到这些报刊的。
否则的话,为什么许如意当初拿着老师的过期杂志,居然还能卖出去几十块钱?还是获取知识渠道的问题。
但这个问题,放在这179家期刊上,就不是问题了。
他们不是厂办就是学校办,大部分都是内刊性质,这样反倒是有个好处,能切切实实的让这部分基层厂子都看到这篇文章,从而了解改造升级需要付出多少,又会得到多少。
更何况,又因为不带有盈利性质,所以一些在大刊上不能写的内容,在这里面也都是可以写出来的,譬如许如意还写道:他们提倡升级改造就是想要提高国内各厂的效率和利润,燎原机床厂会根据各厂的情况作出详细的分析,这里面还包括需要投入多少,多长时间收回成本,利润能提高多少,满意了,才签合同。
这些可爱的主编们,居然都没有给她去掉,而这一条,也是让很多厂子动心的原因——谁家也不富裕,能够实打实地知道,自己不会亏本还能赚钱,明明白白地签合同,这才能放心改造啊。
所以,文章在这179家报刊一发表,回来后就没事干的张元他们,终于也忙活起来了。
倒是美国那边,齐丰经常会给许如意打电话报告一下进程,震惊体既然能够脱颖而出,的确是有优势的,它可以在短短的标题内,制造最大的悬念吸引人看下去,所以即便有人抨击这样的题目一点都不文雅,可在美国也迅速的流传开来。
用齐丰的话说:“简直到处都能看见。”
同样能到处看见的,就是对震惊体怎么来的溯源,很多报纸都进行了转载。尤其是再配上这样的名字:《惊!原来震惊体是这么来的!》《美国人都知道了,震惊体居然来自日本》《震惊体怎么来的,男的看了沉默,女的看了流泪!》
想坚持住那是不可能的,但凡看,就会知道,一切的来源就是日本的长崎机床厂在日本的国际展会上出于嫉妒,违反规定进行的一次不正当竞争!
所以,不过寥寥数日,不但长崎机床厂,就连日本机床行业的名声都坏透了!
在大家看来,他们自己没本事卖不过别人——溯源删去了他们卖的具体东西。还不正当竞争——溯源删去了图尔机床厂,直接用长崎机床厂代替。最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国际机床展上,他们居然能这么干,这不但说明日本国际机床展根本就不公平,还说明在看不见的地方,他们不知道使用多少花招!
不少美国人都认为,应该反对日本机床进入美国!
许如意这才知道推这一手的意义——他们在为进口机床限额造声势,原来这一局里,没一个是笨蛋。
当然,长崎机床厂美国分公司的人很快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仿佛是突然间出现的,一下子就风靡了起来,现在满大街都是。起源是这个。”工作人员将一份印着《美国人都知道了,震惊体居然来自日本》的报纸递给了负责人入江友。
入江友皱着眉头看了看,燎原厂和图尔厂的冲突其实就是一件小事,所以入江友完全不知情,看到后,自然也是很吃惊,立刻打了电话给了川田祥太汇报,并且将这份报纸传真回了总部。
川田祥太是一边接电话一边看的报纸,听了后直接就骂了一声:“八嘎!”
他一直认为,那不过是一个小冲突,来自于夏国的燎原厂,已经在这次冲突中获得了好处,这件事情已经结束了。可哪里想到,居然会在美国发酵起来,作为一个社长,他当然知道,这不是燎原厂能够办到的,肯定跟那群看他们不顺眼的美国佬有关系,如果任其发酵,恐怕不仅是长崎名声受损,甚至连其他的日本机床厂也会遭殃。
毕竟这个意图太显眼了。
他们这是打不过就想赶他们走,哪里有这么简单?!
他直接说:“立刻压下去!”
当然,对燎原厂,川田祥太也是异常愤怒的,和美国人斗智斗勇他觉得这是因为他们强大了,但是被一个来自比日本弱的国家的一个小厂子这么挑衅,他很不爽。
他皱眉问:“整理一下燎原厂的资料,整理一下夏国合作企业的资料。”
入江友听到了吩咐后,第一站就是跟《机械日报》来谈判,要求他们不再接受采访,这是为了从源头断绝,只可惜的是这家报纸简直丧心病狂,居然狮子大开口要了一笔匪夷所思的费用。如果是平日,他们根本不会答应的,但此时,入江友只能应了下来。
他以为一切都会顺利,不过是多出点钱而已,但显然这才是最顺利的一步。
随后这件事的发酵,就不受控制起来,溯源的文章到处发,非但如此,还有了不少日本威胁论的论调出现——他们将日本的汽车机床当做了洪水猛兽,认为如果任由他们肆意发展,美国的工业会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大量的工人即将失业,这会给整个社会带来隐患!
而且,社会上关于反对日本机床进口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大,此时此刻,去花钱要求各个报纸不在进行转发,根本就没有用了。
因为这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和愤怒。
他们已经不需要再看震惊体是哪里来的,他们只需要听——周围的人,电视上的人在告诉他们,日本人抢走了他们的利润,抢走了他们的饭碗,不能在这样下去了。
很快就有了风声:美国似乎在考虑,对进口机床限额,日本是对美机床最大的出国口,这不就是限制他们吗?
川田祥太接到消息的当天,就飞到了美国,试图去左右这条政策的下达,但显然,对于一场很可能形成危机来说,一个公司的力量太薄弱了。
他在一名官员的办公室里等了许久,最终也没有见到人,由此,他可以确定,这个政策肯定会下达。
出来的时候,川田祥太都觉得不可思议:谁能想到,对日本机床行业,对长崎机床厂至关重要的一个政策,起因居然是国际机床展上的一次小摩擦?一个跟笑话一样的文章标题?这太匪夷所思了,他想不通怎么会如此呢?
车子停在门口,出来后他就想上车,恰好听到了路边两个正在玩滑板的年轻人的对话:
“你知道震惊体怎么来的吗?”
“好像是两个机床厂起冲突的一个八卦新闻。我觉得日本的那个太过分了,质量不如对方,销售也不如对方,就用了阴招。我不喜欢他们。”
川田祥太身体晃了晃:什么叫质量和销售都不如对方?长崎机床厂怎么可能和燎原机床厂是一样的?!
第90章 三章合一
在川田祥太眼中,不要说燎原厂,就是整个夏国的机床厂,都没有一个有分量的。
而如今,凭什么和长崎并列,还被说不如它?
即便知道这很失礼,而且并没有什么用处,在这一天,在刚刚知道有个坏事肯定会发生的情况下,川田祥太忍不住关上了车门,走到了那两个滑板少年旁边。
两个人大概十四五岁的样子,正在练习,虽然看见他过来了,但根本就没搭理他。
不过川田祥太并不在意这个,他直接开口:“我必须纠正你们的错误,长崎机床公司是日本最好的机床厂之一,是世界排名前二十的机床厂,我们生产的数控机床在全球具有领先优势,而你们说的燎原机床厂,只是一个来自夏国的小工厂,他们甚至都没有自己的机床生产线!他怎么可能比我们的质量好?请收回你们的言论!”
如果是在日本,恐怕对面的男孩会低头说一声嗨,但别忘了,这是美国。
两个男孩就跟看傻子一样看着他,都兴奋起来:“他一定是日本人!嘿,你在干什么小垃圾?”
“你们很厉害吗?我看过那篇报道,你们就是只会用阴招的垃圾!”
“你管我怎么说,这是我的底盘,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哦哦哦,日本的机床就是不如夏国的,日本的机床太垃圾了,滚出美国!”
那两个家伙不但在侮辱他,冲着他叫嚣,甚至还舞动起来,做着各种可恶的动作,川田祥太简直怒火冲天,真想上去狠狠地踢这两个家伙,但被慌忙下车的司机和秘书连忙抱住了,“记者记者!”他们喊!
川田祥太根本就不想顺从,但这会儿实在是太敏感了,虽然说限额出台是肯定的事儿,但此事就是从长崎机床公司所出,如果再因为他门的不谨慎继续拱火,有了其他的变故,那真是在国内也无法自处!
他紧紧地握住自己的手,张开又合上,是做了数次心理建设,才终于松开了拳头,一把甩开了抱住他的下属:“走!”
这一幕并没有被所谓的记者看到,毕竟记者也不是万能的,但无论他动不动手,已经不能改变这件事的发展方向了。对于进口机床侵占美国本土市场的反对声越演越烈,甚至有不少机床厂的工人开始上街游行。
当然,与此同时,作为这件事的源头,燎原厂被提起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当然都是和长崎机床厂放在一起,被称之为质量不错却被故意针对的一方,燎原厂的形象在这一刻和许多美国机床厂结合了起来。
他们都是可怜的被欺负者,据调查,很多美国人都对燎原厂抱有同情。
许如意的确是没想到,震惊体的生命力会这么强悍,即便在几十年前的美国,也能掀起热潮。但是她很快适应了,作为一个在短视频年代冲浪的选手,她太知道流量来袭时最重要的是干什么?
不是沉淀,而是快速将流量转化。
所以,很多美国人在周末逛超市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个现象,他们最喜欢逛的户外专区似乎有些不一样了。
原先这些东西都是老老实实地放在那里,你随便去看去试去选择,可今天,他们在路的中间设置了小场景,绿地之上,一个巨大结实的帐篷,上面撑着漂亮的天幕,有户外的桌椅,还有他们这一年里最受欢迎的产品收缩拖车。
这个场景前面放了一个牌子:燎原牌户外产品推荐。
燎原?
这两字其实在美国并不常见,但此时此刻,很多人都觉得,怎么这么耳熟啊。
然后,终于会有人恍然大悟,这不就是最近最红的震惊体起源,因为质量好被日本机床厂欺负的燎原机床厂吗?原来,他们最喜欢的户外产品都是燎原牌的。
报纸上终究是虚幻的名声,如果没有后续产品的落地,那么很快燎原厂就会被遗忘。
但是,现在,虽然他们的机床产品没办法在美国上市,可是,美国人终于将这个遥远的并不知道是哪里的工厂从报纸上落到了生活上。
——果不其然,这个企业就是很厉害!
——用过的就知道,他们的户外用品比别家的更结实还便宜,这显然说明,他们的质量就是不错。而我开的就是日本车,他们的车子的确省油,但是外壳真的跟纸皮一样。
齐丰根本不理解:“没必要吧,这才多大的事儿?”
许如意却知道,这不在于事儿大,而在于揭露日本人的阴险,这是一种隐晦的宣传。
齐丰虽然努力去了解这个行业,可能也知道一些知识和数据,但他不是许如意,许如意是从后世来的,太知道此时的日本机床业给美国的机床业怎样的冲击!
美国机床行业马上就要被日本机床行业吃掉了。
他们所有新增出的需求,并没有被本土机床厂接收,而是都归了日本机床公司。
因此,在1982年,美国机床协会不得不对日本机床进口实行限额,为的就是保护本土公司。
这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对任何可以打击到对方的办法,都去试一试,推一推,倒也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目前一些事情还未发生,许如意也不能说的详细:“长期的宣传就会造成刻板印象,自然会引起美国人对于日本机床公司的厌恶。就跟他们如此宣传夏国一样。水滴石穿的事儿,不用太大,坚持就行。”
这点齐丰是知道的,他无奈地点点头:“也是。不过这样的话,这条新闻势必最近会被不停提起,你不是想只在美国走个过场,在其他国家转载宣传吗?这动静可不小!怎么办?长崎那边会不会有意见?”
许如意压根不怕。
她没准备在美国下功夫,是因为数显装置在美国安装率已经超过了五成,而且美国的机床虽然在后世丧失了市场,但在现在还是强者。燎原厂暂时也进不去。
但是,如果有这样的机会,可以不停地和长崎机床厂一并提起,她干嘛不要啊。
虽然现在他们进不去美国,可不代表以后不去。
许如意笑着说:“那就让他们宣传,适当的话,咱们也可以帮忙增加一下曝光,别让热度凉下来。而且趁机往其他国家转发,这消息来源可更让人相信了。”
齐丰应了一声:“好!”
许如意倒是没想到,在八十年代,她还会面临两个国家的媒体宣传狂潮。
夏国这边人民报的专访,直接将燎原机床厂参加国际机床展并取得了好成绩的消息,传到了全国各地,无论是机床行业,还是其他行业,都知道了在南河省有这样一个工厂,居然不但能够在广交会上赚外汇,还能去外国赚他们的钱!
这年头外汇异常重要,所以燎原厂这种跑出去的做法,赢得了不少喝彩。
他们厂不但接到了很多的贺信、电话,甚至还收到了不少机床厂和其他厂子的来电,说是想要来参观学习,也想出去赚外汇。
这在八十年代可是非常流行的做法,而且还能增进相互之间的联系,许如意就把自己收集的一些关于国外展会的资料拿了出来,还让出国的同志各自写了一篇所见所想,汇在一起,如果来参观学习就当是课本了,如果不来,也会免费邮寄赠送,让大家看看,国外的展览是什么样。
倒是得到了不少厂子的称赞。
如果说人民报在大面积范围内引起了轰动,是扬名,那么179家报刊刊登的那一篇《机床升级改造的意义》,则是真正的在基层范围内,引起了注意和共鸣。
虽然在国外,数控机床已经发展了很多年,在国内,也有了不少的研究和落地,但其实在基层很多人对于数控、数显还是陌生的。
尤其是,这个行业很多人的文化水平并不高,数控和数显一看就是很高大上的设备,还带着显示器,大家一听第一反应就是,我们手工就挺好,这东西肯定又贵又难操作,没这个必要。
而在这篇文章中,许如意就像是个幼儿园的老师,从数控和数显的定义区别入手,几乎是将这门技术揉碎了讲给大家,这是什么原理,比之人工操作有什么样的优势。
当然,最重要的是成本,许如意直接将改造的成本和利润完全算了出来给大家看,譬如一台立车装上两座数显,在国内的价格是7000元。这一年就可以新增1140工时,按着正常的工时价格来计算,一年可以多产生12000元的利润。不到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况且,不仅仅是多赚钱了,数显装置还可以提高加工质量和精度,减少辅助工时,这又是一笔隐形的财富。
比之大家偶尔能接触到的专业期刊,这篇文章真的是太详细了,就像是各家的技术员和会计合在一起,跟你在这儿掰扯,这东西是干什么的,有什么用,装上有啥好处,这下可都能看懂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的普及性文章,如果是发在了机床报这样的全国媒体上,其实效果不会特别好,一方面是常年订阅这些报纸的人员已经有了这样的认知,另一方面是,需要这些知识的人,其实拿不到这些报刊的。
否则的话,为什么许如意当初拿着老师的过期杂志,居然还能卖出去几十块钱?还是获取知识渠道的问题。
但这个问题,放在这179家期刊上,就不是问题了。
他们不是厂办就是学校办,大部分都是内刊性质,这样反倒是有个好处,能切切实实的让这部分基层厂子都看到这篇文章,从而了解改造升级需要付出多少,又会得到多少。
更何况,又因为不带有盈利性质,所以一些在大刊上不能写的内容,在这里面也都是可以写出来的,譬如许如意还写道:他们提倡升级改造就是想要提高国内各厂的效率和利润,燎原机床厂会根据各厂的情况作出详细的分析,这里面还包括需要投入多少,多长时间收回成本,利润能提高多少,满意了,才签合同。
这些可爱的主编们,居然都没有给她去掉,而这一条,也是让很多厂子动心的原因——谁家也不富裕,能够实打实地知道,自己不会亏本还能赚钱,明明白白地签合同,这才能放心改造啊。
所以,文章在这179家报刊一发表,回来后就没事干的张元他们,终于也忙活起来了。
倒是美国那边,齐丰经常会给许如意打电话报告一下进程,震惊体既然能够脱颖而出,的确是有优势的,它可以在短短的标题内,制造最大的悬念吸引人看下去,所以即便有人抨击这样的题目一点都不文雅,可在美国也迅速的流传开来。
用齐丰的话说:“简直到处都能看见。”
同样能到处看见的,就是对震惊体怎么来的溯源,很多报纸都进行了转载。尤其是再配上这样的名字:《惊!原来震惊体是这么来的!》《美国人都知道了,震惊体居然来自日本》《震惊体怎么来的,男的看了沉默,女的看了流泪!》
想坚持住那是不可能的,但凡看,就会知道,一切的来源就是日本的长崎机床厂在日本的国际展会上出于嫉妒,违反规定进行的一次不正当竞争!
所以,不过寥寥数日,不但长崎机床厂,就连日本机床行业的名声都坏透了!
在大家看来,他们自己没本事卖不过别人——溯源删去了他们卖的具体东西。还不正当竞争——溯源删去了图尔机床厂,直接用长崎机床厂代替。最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国际机床展上,他们居然能这么干,这不但说明日本国际机床展根本就不公平,还说明在看不见的地方,他们不知道使用多少花招!
不少美国人都认为,应该反对日本机床进入美国!
许如意这才知道推这一手的意义——他们在为进口机床限额造声势,原来这一局里,没一个是笨蛋。
当然,长崎机床厂美国分公司的人很快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仿佛是突然间出现的,一下子就风靡了起来,现在满大街都是。起源是这个。”工作人员将一份印着《美国人都知道了,震惊体居然来自日本》的报纸递给了负责人入江友。
入江友皱着眉头看了看,燎原厂和图尔厂的冲突其实就是一件小事,所以入江友完全不知情,看到后,自然也是很吃惊,立刻打了电话给了川田祥太汇报,并且将这份报纸传真回了总部。
川田祥太是一边接电话一边看的报纸,听了后直接就骂了一声:“八嘎!”
他一直认为,那不过是一个小冲突,来自于夏国的燎原厂,已经在这次冲突中获得了好处,这件事情已经结束了。可哪里想到,居然会在美国发酵起来,作为一个社长,他当然知道,这不是燎原厂能够办到的,肯定跟那群看他们不顺眼的美国佬有关系,如果任其发酵,恐怕不仅是长崎名声受损,甚至连其他的日本机床厂也会遭殃。
毕竟这个意图太显眼了。
他们这是打不过就想赶他们走,哪里有这么简单?!
他直接说:“立刻压下去!”
当然,对燎原厂,川田祥太也是异常愤怒的,和美国人斗智斗勇他觉得这是因为他们强大了,但是被一个来自比日本弱的国家的一个小厂子这么挑衅,他很不爽。
他皱眉问:“整理一下燎原厂的资料,整理一下夏国合作企业的资料。”
入江友听到了吩咐后,第一站就是跟《机械日报》来谈判,要求他们不再接受采访,这是为了从源头断绝,只可惜的是这家报纸简直丧心病狂,居然狮子大开口要了一笔匪夷所思的费用。如果是平日,他们根本不会答应的,但此时,入江友只能应了下来。
他以为一切都会顺利,不过是多出点钱而已,但显然这才是最顺利的一步。
随后这件事的发酵,就不受控制起来,溯源的文章到处发,非但如此,还有了不少日本威胁论的论调出现——他们将日本的汽车机床当做了洪水猛兽,认为如果任由他们肆意发展,美国的工业会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大量的工人即将失业,这会给整个社会带来隐患!
而且,社会上关于反对日本机床进口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大,此时此刻,去花钱要求各个报纸不在进行转发,根本就没有用了。
因为这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和愤怒。
他们已经不需要再看震惊体是哪里来的,他们只需要听——周围的人,电视上的人在告诉他们,日本人抢走了他们的利润,抢走了他们的饭碗,不能在这样下去了。
很快就有了风声:美国似乎在考虑,对进口机床限额,日本是对美机床最大的出国口,这不就是限制他们吗?
川田祥太接到消息的当天,就飞到了美国,试图去左右这条政策的下达,但显然,对于一场很可能形成危机来说,一个公司的力量太薄弱了。
他在一名官员的办公室里等了许久,最终也没有见到人,由此,他可以确定,这个政策肯定会下达。
出来的时候,川田祥太都觉得不可思议:谁能想到,对日本机床行业,对长崎机床厂至关重要的一个政策,起因居然是国际机床展上的一次小摩擦?一个跟笑话一样的文章标题?这太匪夷所思了,他想不通怎么会如此呢?
车子停在门口,出来后他就想上车,恰好听到了路边两个正在玩滑板的年轻人的对话:
“你知道震惊体怎么来的吗?”
“好像是两个机床厂起冲突的一个八卦新闻。我觉得日本的那个太过分了,质量不如对方,销售也不如对方,就用了阴招。我不喜欢他们。”
川田祥太身体晃了晃:什么叫质量和销售都不如对方?长崎机床厂怎么可能和燎原机床厂是一样的?!
第90章 三章合一
在川田祥太眼中,不要说燎原厂,就是整个夏国的机床厂,都没有一个有分量的。
而如今,凭什么和长崎并列,还被说不如它?
即便知道这很失礼,而且并没有什么用处,在这一天,在刚刚知道有个坏事肯定会发生的情况下,川田祥太忍不住关上了车门,走到了那两个滑板少年旁边。
两个人大概十四五岁的样子,正在练习,虽然看见他过来了,但根本就没搭理他。
不过川田祥太并不在意这个,他直接开口:“我必须纠正你们的错误,长崎机床公司是日本最好的机床厂之一,是世界排名前二十的机床厂,我们生产的数控机床在全球具有领先优势,而你们说的燎原机床厂,只是一个来自夏国的小工厂,他们甚至都没有自己的机床生产线!他怎么可能比我们的质量好?请收回你们的言论!”
如果是在日本,恐怕对面的男孩会低头说一声嗨,但别忘了,这是美国。
两个男孩就跟看傻子一样看着他,都兴奋起来:“他一定是日本人!嘿,你在干什么小垃圾?”
“你们很厉害吗?我看过那篇报道,你们就是只会用阴招的垃圾!”
“你管我怎么说,这是我的底盘,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哦哦哦,日本的机床就是不如夏国的,日本的机床太垃圾了,滚出美国!”
那两个家伙不但在侮辱他,冲着他叫嚣,甚至还舞动起来,做着各种可恶的动作,川田祥太简直怒火冲天,真想上去狠狠地踢这两个家伙,但被慌忙下车的司机和秘书连忙抱住了,“记者记者!”他们喊!
川田祥太根本就不想顺从,但这会儿实在是太敏感了,虽然说限额出台是肯定的事儿,但此事就是从长崎机床公司所出,如果再因为他门的不谨慎继续拱火,有了其他的变故,那真是在国内也无法自处!
他紧紧地握住自己的手,张开又合上,是做了数次心理建设,才终于松开了拳头,一把甩开了抱住他的下属:“走!”
这一幕并没有被所谓的记者看到,毕竟记者也不是万能的,但无论他动不动手,已经不能改变这件事的发展方向了。对于进口机床侵占美国本土市场的反对声越演越烈,甚至有不少机床厂的工人开始上街游行。
当然,与此同时,作为这件事的源头,燎原厂被提起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当然都是和长崎机床厂放在一起,被称之为质量不错却被故意针对的一方,燎原厂的形象在这一刻和许多美国机床厂结合了起来。
他们都是可怜的被欺负者,据调查,很多美国人都对燎原厂抱有同情。
许如意的确是没想到,震惊体的生命力会这么强悍,即便在几十年前的美国,也能掀起热潮。但是她很快适应了,作为一个在短视频年代冲浪的选手,她太知道流量来袭时最重要的是干什么?
不是沉淀,而是快速将流量转化。
所以,很多美国人在周末逛超市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个现象,他们最喜欢逛的户外专区似乎有些不一样了。
原先这些东西都是老老实实地放在那里,你随便去看去试去选择,可今天,他们在路的中间设置了小场景,绿地之上,一个巨大结实的帐篷,上面撑着漂亮的天幕,有户外的桌椅,还有他们这一年里最受欢迎的产品收缩拖车。
这个场景前面放了一个牌子:燎原牌户外产品推荐。
燎原?
这两字其实在美国并不常见,但此时此刻,很多人都觉得,怎么这么耳熟啊。
然后,终于会有人恍然大悟,这不就是最近最红的震惊体起源,因为质量好被日本机床厂欺负的燎原机床厂吗?原来,他们最喜欢的户外产品都是燎原牌的。
报纸上终究是虚幻的名声,如果没有后续产品的落地,那么很快燎原厂就会被遗忘。
但是,现在,虽然他们的机床产品没办法在美国上市,可是,美国人终于将这个遥远的并不知道是哪里的工厂从报纸上落到了生活上。
——果不其然,这个企业就是很厉害!
——用过的就知道,他们的户外用品比别家的更结实还便宜,这显然说明,他们的质量就是不错。而我开的就是日本车,他们的车子的确省油,但是外壳真的跟纸皮一样。